阿维拉等(4)
阿维拉城墙诉不尽的沧桑
我曾是中世纪战争电子游戏的狂热爱好者,曾无数次“指挥”大军修筑城墙、炮塔,“指挥”持强弓硬弩的弓箭手在塔楼顶部向来犯之敌射出火箭,“指挥”士兵将滚烫的油锅从城墙上泼下,而作为“统帅”,亲自登上中世纪城墙,抚摸那历经战火淬炼的砖石也自然成为心中的梦,于是寻找中世纪城墙也是我穿梭于欧洲大陆的兴趣点之一。
距离马德里百公里之遥的阿维拉,有着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墙,堪称中世纪城墙的典范。在一个阴云密布的春日,我乘火车从马德里来到阿维拉古城。
重要的战略地位
阿拉伯人从非洲穿过狭窄的直布罗陀海峡,在西班牙盘踞近800年时间。卡斯蒂利亚-莱昂地区是基督教国王们与阿拉伯人长期拉锯征战的前沿阵地,阿维拉扼守着穿越格雷多斯山脉向北进入卡斯蒂利亚-莱昂中央高原的门户,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阿维拉在很长时期位于前线,战火连绵,昔日重镇被基督教王国和阿拉伯人轮番占领,没有居民居住。
西班牙基督徒与阿拉伯人的战争吸引了很多欧洲特别是法兰西的冒险家,许多贵族的骑士纷纷来到伊比利亚半岛,以谋求在本国难以取得的地位、荣誉。法兰西王国勃艮第伯爵的四子,16岁的雷蒙多前来为阿方索六世征战效劳。
阿拉伯王国分裂成很多小王国后,走向衰落,为基督教收复失地提供了良好机遇。1085年,卡斯蒂利亚-莱昂国王阿方索六世占领马德里以南的托莱多,曾经作为前沿阵地的阿维拉一线成为后方,国王鼓励向这一带移民,以建设强有力的后方基地。雷蒙多领导了这一区域的移民,表现出色,深得国王厚爱,他与阿方索六世的女儿完婚,并于1090年开始在阿维拉修建城墙以抵御阿拉伯人反扑。
被封为伯爵的雷蒙多花费9年时间完成了城墙建设,完成了这件中世纪的杰作。但他并没有足够的运气去长期享受他应得的奖励,完成城墙后8年,雷蒙多即英年早逝,妻子继承了王位,儿子后成为卡斯蒂利亚-莱昂国王。
阿维拉城墙巍峨壮观
从马德里一路穿越海拔2000多米的格雷多斯山脉的隘口,地形多变,天气无常,时而乌云翻滚,时而细雨纷纷,时而大雨如注,时而云层中显露出鲜亮的蓝天。大山隘口历来就是连接山脉两侧的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穿过山脉,地势变得平坦,即到达阿维拉。战事过后,城墙失去了其守护价值,城镇已经超出了城墙的界限。火车站位于城镇的东端,我在细雨中向城墙走去。穿过圣特蕾莎广场后即来到城墙脚下,城堡门巍峨,傲然挺立,灰色的城墙在阴云下更透出一份凝重。
阿维拉城墙整体修建在一块平坦的岩石山头上,呈不规则四角形,周长2500米,厚3米,8个城门,每隔25米即有一座顶部修建成锯齿状的塔楼,总计88座。
两座著名的城门之间是阿维拉大教堂,教堂巧妙地镶嵌在城墙之中,半圆形的后殿成为城墙的一部分,两侧的塔楼更可以居高临下拱卫城墙,兼有教堂功能同时起到防守作用。
沿着城内石板路前行,城墙内侧有很多建筑与城墙连接在一起,一些房屋已经将城墙作为房屋的一部分,可知千百年来,这座城墙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从西侧穿过阿维拉城,跨过阿达哈河,沿着公路来到城市西北方向的四柱台,这里地势较高,可以将壮观的城池尽收眼底,可见城墙外侧保持完好,众多塔楼呈半圆形高高耸立,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冷兵器时代,这座城池曾巍峨壮观,俨然不可侵犯,而当今,这座城池却更像是一个童话世界。
期待重回阿维拉
雨中,在安静的小城游荡,觉凉气袭人,遂走进马约尔广场一家咖啡馆小坐,几个顾客悠闲地啜饮着咖啡。我在吧台上与伊莎贝拉闲聊,她热情地指着墙面上的照片,颇为自豪地向我介绍着圣特蕾莎节和圣周的游行。
阿维拉也是圣女特蕾莎出生并成长的地方,城墙内外散布着与圣女相关的广场、教堂和修道院,每年10月15日圣特蕾莎节,盛装的游行队伍高擎特蕾莎塑像从大教堂游行到特蕾莎教堂,持续一个月时间,阿维拉都有游行、烟花、奏乐表演。而在阿维拉举行的圣周活动也已经成为整个西班牙关注的节日,圣周星期五的清晨,围绕着城墙的大游行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看客。
告别伊莎贝拉,在城中散步,这座城市的建筑似乎永远停留在数百年前,这座高原上的古城难以再现昔日辉煌,只有厚重的城墙和众多的古建筑在诉说着沧桑。
小贴士
1、阿维拉距离马德里113公里,可乘坐火车或汽车方便到达,约需要1.5 小时。
2、观赏阿维拉全城的最佳地点位于城市西北方向的四柱台,西门出城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
我曾是中世纪战争电子游戏的狂热爱好者,曾无数次“指挥”大军修筑城墙、炮塔,“指挥”持强弓硬弩的弓箭手在塔楼顶部向来犯之敌射出火箭,“指挥”士兵将滚烫的油锅从城墙上泼下,而作为“统帅”,亲自登上中世纪城墙,抚摸那历经战火淬炼的砖石也自然成为心中的梦,于是寻找中世纪城墙也是我穿梭于欧洲大陆的兴趣点之一。
距离马德里百公里之遥的阿维拉,有着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城墙,堪称中世纪城墙的典范。在一个阴云密布的春日,我乘火车从马德里来到阿维拉古城。
重要的战略地位
阿拉伯人从非洲穿过狭窄的直布罗陀海峡,在西班牙盘踞近800年时间。卡斯蒂利亚-莱昂地区是基督教国王们与阿拉伯人长期拉锯征战的前沿阵地,阿维拉扼守着穿越格雷多斯山脉向北进入卡斯蒂利亚-莱昂中央高原的门户,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阿维拉在很长时期位于前线,战火连绵,昔日重镇被基督教王国和阿拉伯人轮番占领,没有居民居住。
西班牙基督徒与阿拉伯人的战争吸引了很多欧洲特别是法兰西的冒险家,许多贵族的骑士纷纷来到伊比利亚半岛,以谋求在本国难以取得的地位、荣誉。法兰西王国勃艮第伯爵的四子,16岁的雷蒙多前来为阿方索六世征战效劳。
阿拉伯王国分裂成很多小王国后,走向衰落,为基督教收复失地提供了良好机遇。1085年,卡斯蒂利亚-莱昂国王阿方索六世占领马德里以南的托莱多,曾经作为前沿阵地的阿维拉一线成为后方,国王鼓励向这一带移民,以建设强有力的后方基地。雷蒙多领导了这一区域的移民,表现出色,深得国王厚爱,他与阿方索六世的女儿完婚,并于1090年开始在阿维拉修建城墙以抵御阿拉伯人反扑。
被封为伯爵的雷蒙多花费9年时间完成了城墙建设,完成了这件中世纪的杰作。但他并没有足够的运气去长期享受他应得的奖励,完成城墙后8年,雷蒙多即英年早逝,妻子继承了王位,儿子后成为卡斯蒂利亚-莱昂国王。
阿维拉城墙巍峨壮观
从马德里一路穿越海拔2000多米的格雷多斯山脉的隘口,地形多变,天气无常,时而乌云翻滚,时而细雨纷纷,时而大雨如注,时而云层中显露出鲜亮的蓝天。大山隘口历来就是连接山脉两侧的交通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穿过山脉,地势变得平坦,即到达阿维拉。战事过后,城墙失去了其守护价值,城镇已经超出了城墙的界限。火车站位于城镇的东端,我在细雨中向城墙走去。穿过圣特蕾莎广场后即来到城墙脚下,城堡门巍峨,傲然挺立,灰色的城墙在阴云下更透出一份凝重。
阿维拉城墙整体修建在一块平坦的岩石山头上,呈不规则四角形,周长2500米,厚3米,8个城门,每隔25米即有一座顶部修建成锯齿状的塔楼,总计88座。
两座著名的城门之间是阿维拉大教堂,教堂巧妙地镶嵌在城墙之中,半圆形的后殿成为城墙的一部分,两侧的塔楼更可以居高临下拱卫城墙,兼有教堂功能同时起到防守作用。
沿着城内石板路前行,城墙内侧有很多建筑与城墙连接在一起,一些房屋已经将城墙作为房屋的一部分,可知千百年来,这座城墙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从西侧穿过阿维拉城,跨过阿达哈河,沿着公路来到城市西北方向的四柱台,这里地势较高,可以将壮观的城池尽收眼底,可见城墙外侧保持完好,众多塔楼呈半圆形高高耸立,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冷兵器时代,这座城池曾巍峨壮观,俨然不可侵犯,而当今,这座城池却更像是一个童话世界。
期待重回阿维拉
雨中,在安静的小城游荡,觉凉气袭人,遂走进马约尔广场一家咖啡馆小坐,几个顾客悠闲地啜饮着咖啡。我在吧台上与伊莎贝拉闲聊,她热情地指着墙面上的照片,颇为自豪地向我介绍着圣特蕾莎节和圣周的游行。
阿维拉也是圣女特蕾莎出生并成长的地方,城墙内外散布着与圣女相关的广场、教堂和修道院,每年10月15日圣特蕾莎节,盛装的游行队伍高擎特蕾莎塑像从大教堂游行到特蕾莎教堂,持续一个月时间,阿维拉都有游行、烟花、奏乐表演。而在阿维拉举行的圣周活动也已经成为整个西班牙关注的节日,圣周星期五的清晨,围绕着城墙的大游行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的看客。
告别伊莎贝拉,在城中散步,这座城市的建筑似乎永远停留在数百年前,这座高原上的古城难以再现昔日辉煌,只有厚重的城墙和众多的古建筑在诉说着沧桑。
小贴士
1、阿维拉距离马德里113公里,可乘坐火车或汽车方便到达,约需要1.5 小时。
2、观赏阿维拉全城的最佳地点位于城市西北方向的四柱台,西门出城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
2012-09-19发布拍摄于2018-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