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的浪花一朵
0
0
0
评论一下~
说点什么...
发送
快捷回复:
刷到了宝藏
北京
高手转行:正能量掌舵谱华章
在职场流行一个原则:“不要轻易转行——转行的风险很大,若无大决心、大魄力,最好不要轻率为之。”而对那些在某些行业里小有所成的名人来说,这种转行挑战更大,意味着一次全方位的“转型”。随着兴趣的转移、年龄的增大、意外的伤病,很多在行业中的成功者都会面对转行的选择。这些美丽逝去后重新散发光芒的勇气、这些离开“万人迷”的舞台遭遇心酸后重新振作的斗志,让人心生敬佩。藏龙卧虎的北京曾因他们的拔尖儿光芒四射,而他们的华丽转身同样也为北京书写上浓浓的励志一笔。他们“正能量”的转移无疑会使北京更加缤纷,更加有滋味。说不准哪天你碰到的合作伙伴以前就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呢。
与成功再见,从零开始
IT圈中时尚优雅的女强人,被称为“IT玫瑰”的张亚玲,1985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并在1985年到1989年之间任教于这所学校。她后来赴法留学,同年,进入法国ARCHOS公司,后晋升为亚洲区总监。47岁那年,她放下了自己打拼多年的事业,加盟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美国企业SONOS,又重新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对她来说,放弃教师行业转型后从事IT,是她对自己事业与人生的一次挑战。
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布鲁斯·詹纳,可以说是勇敢转行的鼻祖。他曾经捧回了蒙特利尔夏季奥运会的男子十项全能金牌。从2007年起,他与他的子女肯德尔和凯莉·詹纳,出演了真人秀节目。美国娱乐杂志《US Weekly》评点称,从奥运会冠军到最红真人秀节目明星,布鲁斯·詹纳开创了文体明星先河。
其实现在社会中,“跳槽”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转行”也日趋流行。“跳槽”与“转行”逐渐地被看成是个人能力高、社会网络广、挑战意识强、身份地位上升的标志。与“跳槽”相比,“转行”意味着跨越不同的专业领域,掌握不同的职业技能,乃至要求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某个行业的知名人士由于拥有更多的社会声望、社会资源与能力禀赋, 转行也更受公众关注。但是,名人们在转行时如何减轻自身背负的心理压力,如何克服转行的恐惧、调整心态,是成功转型的第一步。
跨越做出决定的门槛
张亚玲也坦言,之所以有勇气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她对自我的激励。机遇不是无来由的,而是给有准备的人。她的坚持和勇于尝试,成就了她今日的辉煌。张亚玲认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想要实现自我,是需要付出很多实际努力的,想到与得到之间永远有两个字的鸿沟,那就是“做到”。“当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里选择出自己的目标,就要开始以实际行动坚持不懈的地努力,最终实现使理想照进现实的‘超越’。对选择一个新行业,或者一个新的工作,我都没有太多的担心。其实人们总说‘隔行如隔山’,但是我的体会是‘其实隔山不隔理’,或者说,我可能读了经济、法律,毕业以后觉得自己很有底气。接下来,你在中国懂法律、学法律的这个背景,会帮助你能够在一个新的行业里走向成功。”
曾经的国家队羽毛球运动员董颖,因为伤病的原因,虽然手捧全国第四的好成绩也只好无奈退役。坚韧不拔的运动员性格让他舍弃安逸的生活,进入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进修英语专业。一直在体校训练比赛的他,四年里必须比普通大学生付出更多,专业课程的学习几乎从最基本的ABC开始。“我们班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运动员,我是班上最小的几名学生之一。大家都非常珍惜学校的学习环境。”从董颖的口中不难感受到他是多么珍惜有这样一次重新走入校园的机会,同时他也进行了自我提醒:“很多运动员因为从小经历超强度的训练,在退役之后不愿意再去拼搏,很容易就让自己懈怠下来。在失去了运动场上的光辉后,没有了赛场上的专注,又怎能让转型后的生活过得更好?”对于一个运动员,离开让他发光发热的比赛场,重新拿起书本,学习几乎零基础的英语,需要花费比平常人多出好几倍的努力。“从初中到高中六年的英语课程,我需要在三个月内快速掌握。”董颖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在运动队训练的艰苦,才让我很快适应了这一段的学习生活。当然,我也曾经挣扎动摇过,但是最后还是顺利地走过来了。”
马艳丽,典雅的东方气质中透着迷人的现代气息,无论是T型台上还是台下都是人们目光的焦点。年幼时的她是河南省运动队的一名水上运动员,正值花季却因为受伤,不得不退出了运动队,使她面对了第一次的人生选择。1995年她参加了上海举办了第一次中国国际模特大赛,获得了大赛的第一名。夺冠之后,马艳丽毅然放弃唾手可得的名和利,返身回到了学校继续进修,这是她战胜自我的又一个决定。“模特这个行业我不能做一辈子,那么接下来该怎么办,应该有一个方向,我希望能够有一个铺垫的开始。我父亲也经常告诉我,任何时候都要多读书,多了解更多的知识,这才是别人真正抢不走的。”15年间,马艳丽化茧为蝶由一位运动员,成为中国首席名模,并成功转型为时装设计师与企业家,她的美丽不但没有陨落,反而在岁月的历练中更加充满神韵。
及时定义自我,把握“贵人”
原湖南省羽毛球队运动员杨康,1997年进入国家队担任陪练,2000年奥运会后结束了自己的运动员生涯。面对人生如此的大起大落,从杨康的脸上似乎并没有看见很多世俗的痕迹。他说:“转型后,必需迅速调整心态,做好自身准备,把握每次机遇。”退役后的他被一家知名的演艺公司聘用,从会计、场记、副导演等职位各做了一遍,没日没夜的配音、字幕、转录、剪接工作让他很快熟悉了电视剧拍摄的所有流程。他说:“运动员改行后做其他事情,很容易做出成绩来。在职场商海中吃的苦受的累,和运动场上比起来实在不值得一提。”拍片场一般都要兼顾四面八方,协调各条工作线, 有的人嫌工作琐碎不愿意做,而杨康都做起来得心应手。2004年,杨康又经历了另一次转行,他进入福田汽车公司。“在这样一个接一个职业的辗转中,我不断地寻找着自己的人生定位。”他进入福田汽车公司以来,迅速定位,从心理上完成更为彻底的转型。
其实,很多时候人们难以在最开始就对自己的转型有一个精准的定位。就算有,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环境的改变也会出现偏差。因此,及时地对定位进行调整是十分有必要的。“转型可以说是对自己人生定位的不断调整,直到找到自己最适合的职业领域。”毕业后的董颖在北京热力集团工作,他很感谢公司赋予他的“第二次生命”,让他在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中能够迅速成长。也正是因为他退役后正确的选择、及时自我定位、刻苦地钻研以及谦虚热情的处事方式,才让他这匹“千里马”遇到了“伯乐”。比起运动员的经历,他更享受现在的生活。他说:“专业知识的储备、个人素质的提升,都是你在等待机遇中必须积累的。及时地提升自我,你一定会遇见生命中的‘贵人’。”
2011-01-01发布拍摄于2018-03-14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