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的浪花一朵
0
0
0
说点什么...
发送
纽约等(2)
自然之音,且听心底细细吟
午夜人们睡意正酣时,一场雨便带着秋意倾盆而下。雨点从半开着的窗敲进,在雾蒙蒙的玻璃上爬出无数条曲线,又顺着窸窣的草叶子滑下来,催得纺织娘赶紧收起乐器早回家歇息。雨后月明星稀,水洼里霎时响起一片此起彼伏的蛙声,再加上有蟋蟀们骄傲地“提琴合奏”伴着,热闹极了。可屋里的人此时非但对外面水平极高的音乐会“熟睡无睹”,反而踹踹被子挠挠头,在一片喧闹中睡得越加像个婴儿———自然界亲自弹弄的“舒适噪音”带来了宁静。
“噪音”声中找安宁
并不是所有的噪音都让人心神不宁。声音的频率高低有别,在频谱上的分布也绝无雷同,彩虹的七个单色光调和起来,就成了看不见摸不着的白色光,有一种噪音,混合了频谱上高高低低的所有频音,便得了“白噪音”的名号:出差在外的人清早起来伸个懒腰,发现房间的电视依然“嘤嘤”自语,自己却睡得毫无察觉;茶壶里的水开了,水汽冒出来,“咝咝”;夏天空调有规律地吹出冷风,“呼呼”;晚风掠过树叶,“沙沙”;钟表指针不紧不慢地转圈,“嘀嗒”,这些都是让人回归安详的“白噪音”。与之相对,我们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声音则属于频谱上的中低频音:“粉色噪音”。
眼下,忙碌的城市已经很难自己奏出舒适的白噪音了,一些音频制造商便运用电脑合成技术,把自然中的舒适噪音直接翻录下来,制成循环播放的音频放到网站上供人们下载。去年12月,“道远音频”发布了一段名为“睡枕”的音频,好让饱受失眠之苦的人早早跟随周公遍览梦中桃花源。不过此音并非只有失眠症患者爱听,多数使用者用“睡枕”来抵御青天白日里办公楼上震耳欲聋的电钻声和饶舌同事滔滔不绝的闲话。“大家下载‘睡枕’各有用场。有人想让自己避开嘈杂的环境,把注意力更集中于工作;有人想在闹腾腾的车里补会儿觉;有人习惯于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胡思乱想。只有听‘睡枕’的时候他们的耳根子才能得点清静”,道远音频纽约分公司的董事本尼·沙维说,“‘睡枕’售价1.99美元,一月份就登上了iTunes保健音乐排行榜的前50位,至今为止下载量已经突破了160万人。”
卓君是中关村一家电子产品公司的人力资源师,最近正埋头于一堆来自全国各地分公司的季度绩效评估表格。“公司里的生活忙忙碌碌,脑子里的弦总绷着,中午听听舒缓的声音可以小睡一会儿,下午干活的劲儿还大。”不过卓君经常把“放松时间”延长一整个下午,这样自己会更专注。她开玩笑说自己的手机里装了个鸟鸣涧,除了下雨的刷刷声和瀑布从天而降的声音外,班得瑞的曲子多年来一直听着,“有一次竟从里面听到了蝴蝶扇动翅膀的声音!心神安定极了。”
品位不设限,依喜好点“餐”
珍妮特·伯克曼是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位退休项目经理,她在吵嚷的地铁环境里会习惯性地打开ipod,随着潺潺的水流声和雨打芭蕉的声音阅读。“现在找个清静地儿不易,这些声音能让我专心读几页书。”珍妮特说。
道远音频的本尼·沙维指出,时下网上流行的舒适噪音大多数是雨声、风声、蟋蟀声和海浪拍岸的声音,不过由于噪音品位因人而异,道远音频也收集了不少“不一般”的声音,如冰块在杯里摩擦的声音,马在草原上奔驰的声音,甚至还有梳子梳头的声音!“经常出差的人爱听跟飞机有关的声音,你当着他的面让长途大巴的发动机叫唤,他肯定抓狂;坐飞机时,经济舱里的乘客喜欢有商务舱的调调,听着这类音频,他们会觉得自己像是真坐上了商务舱似的,周围人的窃窃私语消失了,小孩的哭闹也变得柔和起来。”
虽然各大音频网站都说自己制作的声音是白噪音,但这些声音听着舒服,“成色”却不一定足。“白噪音涵盖了频谱上绝大多数噪音的频率,因此能有效遮住其他噪音,最能放松情绪。不过市面上所谓的白噪音并非都货真价实,只要频率覆盖的范围够广,其他颜色的噪音也能带来平和的心态。大家听来听去也不一定了解自己听的到底是什么,只求舒心罢了。”迈阿密大学听觉语音学教授罗伯特·C·菲尔说。
尽管如此,音频网站近来还是收到了五花八门的音频订单:有人喜欢听来来往往的车流声和机场熙熙攘攘的人群声;一位曾在潜艇上服役的水兵对水下探测声纳的声音朝思暮想;一位女士每晚临睡前都得听着吹风机的嗡嗡声进入梦乡,至今已经有6把吹风机因劳碌过度光荣下岗,她只得在TMSoft网站订制了一把“虚拟吹风机”,让真正的吹风机重新回归吹头发的岗位……网站对所有的声音口味都有求必应:既然听着舒服,品位怪异又何尝不可?
自制音频,回忆盈心音绕耳
《白色风扇》和《安抚沐浴》是两张比较有名的白噪音CD,前者好似风扇轻轻吹动,后者犹如淋浴淅淅沥沥,能有效地让耳神经放松,再急躁的人听了也会变得安然。自己动手制造的舒适噪音虽然不一定能与这两张真正的白噪音CD相媲美,但是情感的融入往往能把心境调和得更加柔软。
王佳飞在英国留学已经两年了,今年暑假回家,她特地到不远的海边录了此起彼落的海潮声。佳飞的奶奶是虔诚的佛教徒,在孙女启程回校前,老人从寺里求了僧人焚香诵经的佛音给她随身带着。佳飞受了奶奶的启发,也开始收集家里的声音:潮水的声音有点杂,混进了海边养殖户捡虾、捞蛤蜊时的笑声和讨价还价的吆喝;母亲熨衣服“滋滋”作响;洗衣机甩干时微微震动;家里猫咪柔声喵呜;墙角蟋蟀悄悄鸣奏……晚上夜幕降临,结束了一天繁重的课程,佳飞觉得这些声音很能令她安心:“家里各个角落的味道都会从耳机里涌出,实在太熟悉了,家似乎就在眼前。”
熟悉的声音总能勾起一些回忆。杰瑞德·考沃斯基是美国加州一位34岁的独角滑稽演员,舞台上他倾尽全力逗乐打趣,然而欢声笑语背后,他不得不独斟苦酒对影自啜:焦虑症每时每刻都在他的眼前盘旋。为此,他试着用TMSoft网站提供的程序制作舒适噪音:“‘嘀嗒嘀嗒’是爷爷的挂钟,倒进小猫的‘喵喵’声搅匀,调入湿润雨林‘啾啾’酱,再撒点水车喷水‘沙沙’粉,听起来犹如回到了儿时在婶婶家玩耍的时刻。”杰瑞德说,他从此能从容面对堵车,再也不用为是否会耽误演出担惊受怕了:“耳机一塞,闹市马上走开。”
2011-01-01发布拍摄于2018-03-14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