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的浪花一朵
0
0
0
评论一下~
说点什么...
发送
快捷回复:
差点被骗到
感谢大数据推我
我向往你的生活
洛杉矶市等(3)
玩具发烧友,换种方式回访童年
玩具曾是儿童的专利,他们用玩具模拟着成年人的生活,想像着成年人所拥有的世界。而今,许多童心未泯的成年人也开始玩起了玩具,在充满童趣的世界里畅游,不过他们可不是简单的“不想长大”,而是通过玩玩具的方式释放内心的“儿童我”,重回童年天堂。
成年人也成玩具发烧友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星球大战》迷,洛杉矶的音乐人理查德·帕特里克的家就像遥远的外太空一般:数以百计的星战玩具遍布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飞船、机器人、克隆兵、绝地武士……这些玩具已经彻底融入到了帕特里克的生活中,“家里只有我和妻子睡的床上没有玩具”,这些玩具现在已经价值数千美元,“但我可绝对不会把他们卖掉,有它们相伴的感觉真的很好。”
现如今,像帕特里克这样的成年玩具发烧友可不在少数,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助理教授保罗·詹森就是乐高积木的痴迷者,他搜集的乐高积木装满了整个地下室。如果哪天你在玩具柜台看到詹森,可千万不要去打扰他,没准他正深深沉浸于童年的欢乐气氛之中。虽然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可詹森对乐高积木的痴迷可是一点不减,作为“乐高成年粉丝联盟”的忠实会员,他用这种最简单的方式,纪念着自己那解不开的“童年情结”。
至于来自华盛顿的大厨吉姆·海姆斯蒂德,则更是玩具发烧友的典型代表,家里的衣柜、整理箱、储藏室,都有提线木偶的踪迹。偶尔他还会重新整理一下这些木偶,尤其是那些令他钟情的角色,比如《大青蛙布偶秀》里面的猪小妹和科米蛙,它们已经成为了海姆斯蒂德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帕特里克、詹森和海姆斯蒂德都不是自私贪玩的“童心成人”,他们不穿儿童化的服装,也从不讲幼稚的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与无数个有工作有家庭的成年人一般无二,然而在玩具的世界里,他们却能迅速回到童年。正如《爱玩具》杂志的发行人盖尔·赛蒙斯所说的那样,“成年人玩玩具无疑是玩具产业最重要的趋向,而且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他们还会持续购买更多的玩具。”
“我们并非不想长大”
曾几何时,成年人玩玩具被视为“离奇古怪”,“有些成年人的确是以扮演童真来逃避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拒绝长大:动画片、儿童足球和纸托蛋糕》一书的作者克里斯多佛·诺克森说。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情况变得复杂起来”,不能再把成年人玩玩具简单地定义为逃避现实。对很多人来说,童年是永恒的,长大成人并不意味着向童年永远告别。“孩童般的好奇心和胸无城府与成年后的严肃认真并不冲突,而且同样重要”,诺克森如是说。
“孩子气是创造力和想像力萌发的地方”,儿童教育与发展研修班的讲师蒙达纳·米勒说,“只要酷爱玩具的成年人不变成社会的负担,不做违法的事情,就没什么不好的。”玩具产业研究专家理查德·高列则向我们指出,“童年缩水”是导致成年玩具发烧友出现的重要原因:因为各种原因,孩子们很早就把玩具丢到一边,而当他们长大,便开始回访童年。他说这种回访体现了“对孩童时期的向往,因为每个人都有永葆青春的梦想。”
当然,许多商家也看到了这一商机,它们根据成年人的需求调整了设计理念和经营策略。 “玩具公司从电影和电视周边产品中获益颇丰”,赛蒙斯说,“随着顾客群体的年龄不断增长,它们也会对这些衍生品做相应改进。”与儿童玩具相比,成年人所玩的玩具要更注重智慧性和技术性。“玩具商为成年人提供的玩具和周边产品要更复杂一些”,玩具产业联盟的趋势调研专家里妮·赖斯说。她说,蜘蛛侠人物模型有50多个活动关节,而星球大战的模型则配有组装设计图纸———这些显然是给成人看的。“如此精细的做工和技巧是小孩注意不到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它们的目标市场就是成年人。”
同时,与“明星玩具”有关的一些商业活动,也把成年人对童年时光的怀念推向了高潮。譬如今年的乐高玩具50周年纪念就让无数人重温了与积木相伴的日子,卷心菜娃娃的25周年庆典也让娃娃们的“爸爸”、“妈妈”走上纽约时报广场尽情欢呼,至于明年的芭比娃娃50周年庆典,更吊足了无数芭比迷的胃口。
把玩玩具,把玩童年
米勒把童年作为社会结构的一部分来研究,“我认为如果每个人都能够接受对童真对玩乐的喜好,整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米勒说。的确,对很多成年人来说,把玩玩具就是把玩童年,“搜集玩具对我来说是内心的一种象征”,詹森这样评价。
据詹森介绍,乐高粉丝联盟的会员们把没有玩具相伴的那段日子命名为“黑暗时光”,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那是从15岁到25岁乃至30岁之间”,而当他们有能力与玩具朝夕相伴,出于补偿心理,很多人开始延续那未完成的梦想,在搭建积木的过程中寻找儿时的欢乐。以詹森为例,他开始搜集乐高积木是在二十多岁,刚找到工作的他有了必备的物质条件,又在搜集玩具的过程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最终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乐高玩具发烧友。
对于这些玩具发烧友来说,电影、木偶剧留给他们的美好记忆已经凝结在玩具中,“我喜欢《星球大战》给我的特别感受”,帕特里克说。海姆斯蒂德也有相似的感受,“这些提线木偶对我来说可不只是玩具”,他说自己深深地敬仰提线木偶制造者吉姆·汉森,“他想为我们展示一个不同角色和谐共处的世界,我欣赏这种温和的生活状态。”
泰迪熊的忠实粉丝伊薇特·杰森则把她塞满泰迪熊的房间作为唤醒客人“心底孩童”的工具,她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自己顽皮的一面暴露给别人,“那么可能我们彼此会找到更美好、更温和的相处方式。”
“很多民族都倡导与自我坦诚相对,然而,很多普通的快乐感受对我们来说也是奢侈”,当这种压抑许久的情感被释放出来,人们就会积极关照自己的心灵,寻求情感上的联系。而这正是玩具生产商詹森·费恩伯格力图在自己的玩具里面呈现出来的,他从历史故事和现代生活中提取著名的形象,然后批量生产,“我的理念就是通过玩具来激发成人们心底的深层情感需求”,费恩伯格如是说。
2011-01-01发布拍摄于2018-03-14
签证
美国签证在线办理
个人旅游签证 | 商务签证 | 探亲访友签证
拒签全退(符合条件)
7*24小时服务
携程推荐
去App查看全部
文中提及 (1)
签证
美国签证在线办理
个人旅游签证 | 商务签证 | 探亲访友签证
拒签全退(符合条件)
7*24小时服务
携程推荐
美国出境必备
WiFi电话卡
交通工具
外币兑换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