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的浪花一朵
0
0
0
谈谈感受
说点什么...
发送
快捷回复:
加进旅行计划
1/1
旧金山等(2)
网络讽刺:亦真亦假辨立场
网络时代,言论当道,真真假假,虚实莫辨。是无心的说笑,还是有意的嘲讽?无从判断的我们求助于科学技术;也有一些人自创出特殊字符,在混淆中摆明自己的讽刺立场。
<strong>呃,他真是那个意思吗</strong>
自电子邮件诞生伊始,数字通讯时代的冷嘲热讽已经引发了不少亲朋、同仁、眷侣之间的龃龉不合,一种语气、一个眼色或是一句唠叨,都是嘲讽的最佳表达。毕竟泛泛之交无法像熟人那样深谙你我的幽默之道,如今随着人们纷纷在网站上发表观点,大众对于讽刺的理解分歧不断加大。“工作电邮已崩溃,身心俱疲”、“上次我们相处得实在太愉快了”……诸如此类的话语在一百个读者眼里会有一百种理解。这可苦了数据分析员,他们得辨明哪些是随意的调侃,哪些是真正的挖苦。
所谓讽刺,即用反讽的语气形容他物。对于舆情监测程序的专家和开发商来说,它已然成为现在丞需攻克的一大难题。想要从浩如烟海的网络闲聊中了解公众对于产品和政客的真实看法,无异于大海捞针。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计算机、语言学和心理学教授什里坎特·纳拉亚南表示,讽刺话语“是计算机信息处理中最难的部分之一。”因为计算机编程有一套严谨的规则,但人类的自然语言,尤其是像“圈内笑话”这样的网络语言却并非如此。
<strong>“空椅子”是一种讽刺</strong>
这也正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堡创新研究室需要跨越的一大障碍。作为汇聚诸多社会学和计算机专家,拥有IBM、美国直播电视、华纳兄弟等公司赞助的跨学科中心,安纳堡创新研究室的“微博情绪分析”项目旨在生成一部供计算机海量辨析网民观点的词典。语言学、社会学、计算机专家通力合作,试图利用美国总统大选季不断改进计算机程序,准确分析网民的真实想法。
该研究室的负责人乔纳森·特普林以前曾做过电影制片人、歌手鲍勃·迪伦的巡回演出经理和投资银行家。他与团队成员——其他两位教授和8名研究生共同编创的“自然语言处理”程序能对微博进行分类,其内容包括刚刚结束的美国总统大选和其他政治话题。迄今为止,美国南加州大学安纳堡创新研究室已分析了4000多万条微博。此外,项目工作人员和近15万志愿者还会蜂拥登录实验室的网站,阅读涉及候选人的微博,判断其话语背后的情绪消极与否,然后根据网站的引导标注出哪些是讽刺类微博。目前已有5万多条微博通过上述方式被人工分析。
“安纳堡”项目最忙碌的日子莫过于美国总统大选全国电视辩论和大会演讲的时候了。一旦电视辩论、演讲中出现爆炸性新闻,微博上便炸开了锅,项目程序员们就得快速反应,设置、更新计算机程序。正如8月份好莱坞影星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美国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将一把空椅子假想成奥巴马当众痛斥之后,“在内容或者标签中出现‘空椅子’的微博很可能就是一种讽刺。”特普林说。
所有的数据分析服务(有时也被称为“网络情绪监听”)都有赖于自然语言的电脑分析程序和人工分析员。它们主要搜寻的是感叹号、字符组成的表情符等线索。但美国数字营销机构360i的规划部主任凯特·宝琳却表示,靠标点符号洞悉情绪不完全准确。微笑符并没有多少价值,青少年和微博用户都喜欢用表情符号做调侃。“与多种符号相比,一个简单的感叹号可能表示他其实毫无兴趣。”宝琳说道。
<strong>讽刺是一种“信仰”</strong>
对讽刺风格青睐有加的微博用户们通常喜欢自娱自乐。前文中因为工作电邮而“身心俱疲”的艾丽莎·里克特是唐娜·凯伦公司负责全球公关的高级副总裁。在她看来,讽刺是一种“信仰”。当然,作为时尚品牌的社交操纵手,她得尽量不让自己的黑色幽默惹恼大众,于是里克特便自创出一种简短、温和的符号——“(*S)”来表示讽刺。这样,当她发微博抱怨丢失工作邮件时,粉丝们便知道她只是嘲讽而已。“没法在文字里读出语调可真是个问题。”里克特说。她的微博粉丝相继采纳了这一创意。旧金山的学生埃米莉·费尔班克在注意到“里克特式讽刺符号”后,也开始将它用在自己的微博里表明嘲讽态度。她解释道:“当你的微博粉丝里有一半的陌生人时,就得需要一个讽刺指示符号啦。”
其实早在十年前,美国密歇根州华盛顿乡的会计师道格·萨克便发现了此类符号的妙用。当时他的朋友听不出萨克在邮件里的反讽语气,之后萨克便发明了“萨式符号”——中间印有圆点的小写倒置字母“e”。当人们相处得不“太愉快”时,“萨式符号”会很管用。萨克目前正设法与手机运营商就“萨式符号”的字体录入进行沟通。他还推出了“萨式符号”手机应用程序并且免费提供下载服务。
10年来萨克一直致力于“萨式符号”的开发并为此投入近10万美金。对此,他坦言:“我并不是在拯救世界,但多少也有些关联(*S)。”
2012-11-16发布拍摄于2018-03-14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