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视频
承德
避暑山庄上的“小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
清初,康熙皇帝为了维持满洲人秋天狩猎的风俗,于北京通往内蒙古的要道上设立“木兰围场”,每年率众北巡;如此大规模的阵仗,促成围场附近“热河行宫”(后称“避暑山庄”)的建造,当时康熙帝常有半年在此坐镇,对于清初军政的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重要性不亚于北京紫禁城。
行宫城墙外围,基于政治需要,历经康、乾两朝修建了庞大的寺院群,清朝皇帝笃信佛教,希望皇家获得庇佑,同时也藉此与信奉藏传佛教的藏、蒙民族联盟,以维系良好关系、巩固中央政权。寺院共有十二座,分属朝廷直接派驻喇嘛及发放饷银的其中八座寺庙管辖,因远在京城之外,所以一般统称“外八庙”;其中位于热河行宫北侧的普陀宗乘之庙,建筑规模最为宏伟,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
该庙宇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为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大寿而建的。
普陀宗乘之庙布局分三个部分:前部包括山门、碑亭、五塔门;中部包括琉璃牌坊、白台、僧房等;后部是主体建筑大红台及周围其他建筑,大小共60余处,被包围在雉堞衔连、依着山势起伏而环寺一周的高大围墙之内。漫步五孔石桥,进入藏式山门,便是黄琉璃瓦覆顶的碑亭。亭内竖着三座石,以汉、满、蒙、藏四种文字分载《普陀宗乘之庙碑记》、《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三文。 碑亭后是五塔门。五塔门满壁白色,上有三层藏式盲窗,下为三座拱门,门顶上有五座喇嘛塔,门前有一对大石象,象征着吉祥和佛教大乘派的力量无边。
其主体建筑大红台位于山巅,通高43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60余座(现存40余座)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随山势呈纵深式自由布局,无明显轴线。1994年12月,包括普陀宗乘之庙在内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遗产。
#承德外八庙
#河北承德
#旅行中的古风
#周边游安心好去处
2021-02-102021-02-10
2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