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说点什么...
发送
1/1
德国等(4)
3周德国全景游
<strong>说说这次旅行</strong>
和很多朋友一样,从微博上看过关于德国的各种传说,公交准点到分钟、抽水马桶水箱都封在墙内、厕纸永远准备2卷、窗户全朝内开、集雨槽让屋檐告别滴水。。。历史上的各种故事就不说了,尤其是我们相对熟悉的二战和希特勒。有3周的时间深入这个国家,让我有更多机会了解这里的历史、文化。
我的旅程从法兰克福开始,一路北上,到汉堡向东南,基本上是在德国转了一个大圈,前西德地区和前东德地区都有时间走一走,感触还真是蛮深的。前西德地区对德国历史上的文化古迹保留得比较完整,当地建筑也以特色的深灰色鱼鳞瓦片屋顶的样式居多,虽然使用了新式现代材料,外观感觉整个城市浑然一体,毫无违和感。而东德地区。。。则感觉回到了中国,遍地是各种现代后现代建筑,毫无特点的立方体大楼,有种回到国内的赶脚。而这里街头的行人精神状态也显然和前西德地区不同。很难想象,在柏林墙倒掉后二十多年后的今天,人为造成的差异仍然巨大。对我们游客的影响就是,到了前东德地区,晚上出门购物必须结伴,而且速去速回,路上遇到的行人给我们的不是和善有礼,而是有点危险的感觉。糟糕的是,这不完全是心理作用。
德国的历史,也是一部欧洲史。应该说德国进入文明社会时间并不是很长。看过《权力的游戏》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里的很多地名、人名都很熟悉,再看看德国的城堡,哈哈,足以浮想联翩了。德国的历史和中国历史没法比,在中华文明高度发达的时候,他们还在各部落混战中。但是,德国社会一直在进步。以前我以为叫帝国的都是君权神授,一姓绵延、代代相传,在德国才知道,罗马帝国衰落后,查理曼大帝使西欧文明独立出来,而很快进入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后,所谓的皇帝,并不是一姓相传,而是由7位选帝侯(本身自己也是候选人)选出,怎么样,选票在手的感觉有木有?这还是在公元14世纪啊,亲!19世纪,拿破仑来了,(德国史给我的感觉基本上就是跟法国在打,此消彼长的历史),后面的情况可能在国内学过历史课的童鞋们都相对比较熟悉了。不过我还是建议去德国之前,多看看德国的历史(欧洲的历史),这样,我们每到一个地方,你能知道这里历史上发生过什么事,这个城市的命名过程又有什么样的故事,这里的教堂和谁有关系。。。这样,同样是自由行,你也能看到表面景观之下更多的文化信息。
德国的气候是温带气候,由于北部有入海口,当地也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德国的环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空气湿润,植物多样,空气质量很好(各位帝都、魔都去的童鞋,可以好好呼吸一下),我在当地查询PM2.5数值,最差的一天都没有超过50的。。。当然,这跟德国人的努力是有极大关系的。导游和当地人介绍说,德国其实空气在上个世纪一些年非常的糟糕,尤其是在鲁尔工业区这样的重工业集中地。空气污染造成的酸雨甚至将未完工的科隆大教堂(虽然从13世纪开始施工,宣称1880年已经完工,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二战空袭战的功劳,实际上修补不断,至今也没完工,这就是建造世界奇观的节奏啊,请玩过《AOE帝国时代》的自动脑补)从白色染成黑色。当地曾引莱茵河水清洗,但是清洗完成不久又变成黑色。加上同期很多其他环境污染事件的影响,德国人深深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相信现在国内很多人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德国人真的把意识变成了日常的行动!在德国,他们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从原来的核电(现在在逐一关闭)到风电和分布式太阳能电站,由于对新能源提供财政补贴,所有德国人需要承受欧洲最高的电价,但是为了子孙后代,他们愿意承受。同时,他们发展出全球领先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等环保技术,在国内技术成熟后,现在正在向全球输出,将环保真正做成了一个产业。
因为是第一次去德国,所以走马观花地去了很多地方,虽然提前作了功课,但是真到了德国仍然还是觉得准备不足。希望后面去的朋友可以做好准备。
当然,去国外必须有各种购物啦,便宜嘛。有需要购物的朋友,可以考虑圣诞节前去,基本上圣诞节提前1个月就能在各城市见到圣诞市场,商场也有打折活动,尤其是更靠近圣诞节的时候。购物种类方面,在德国买衣服不合算,很贵,不过去大的购物村,折扣比较好,也可以,还有退税嘛。在德国买婴幼儿食品和用品很便宜,一桶HIPP的婴儿米粉才2.99欧,一大罐Bubchen的护臀膏才2.99欧,一大支同品牌的润肤露也是这个价,家里养孩子的知道,简直便宜极了。婴儿车、小家电都是适合买的。不过买苹果系列就没有这个必要了(可以考虑美国或香港买)。在德国买东西需要注意两件事是1,重量,超重费很贵,还不如提前装箱寄回来,就是邮寄比较慢,而且海关还会再征税;2,退税,退税很方便,但是如果商场能将不同小票加一起退税,退的点更高更合适,此外是需要随身带护照或复印件以便开退税单有的商场要查验一下。
图为柏林大教堂。德国人喜欢把尸骨存于教堂地下室,由于柏林大教堂是王室教堂,这里不仅装饰豪华,还能在地下室看到很多王室成员精心雕刻的灵柩。这里的管风琴也是超级豪华。
<strong>行前准备</strong>
行李箱:可以只带一个小的,或者破的,到德国换成新的,还可以省了行李重量。衣服可以少带,冬季德国感觉比北京暖和,万一不够的可以当地买,化妆品保养品可以不用带,如果北京出发,在T3免税店买即可(便宜啊),如果喜欢德国牌子在德国当地买也可以。带上一本《Lonely Planet-德国》、记事本(或绘图本)、彩色铅笔。手机下载地图或者使用在线地图都行。德国人喜欢喝气泡水,如果喜欢喝白开水,建议自带一个电热水壶,酒店有的有提供,有的没有。带一两双舒服一点的鞋,或者直接去买新鞋也行。不过德国服装偏贵。另外随身需要带一些欧元现金,但是真不用多带,这里刷卡环境很好,现金基本上只有在圣诞市场、上厕所时(要付小费,2毛-1元)用得到,有个200欧应该就足够了,到了赶紧换点零钱先对付上厕所的花费。
<strong>购物</strong>
1、遇到需要买的东西,一定当时就要买。德国的商店包括百货公司货品并不齐全,往往你想着要下一站再比较一下,下一站就还真没货。另外定价方面,基本上全国统一,有的商贸发达的城市比如法兰克福,商品价格就略高一点点,不过差别不是很大。各种购物村的价格比较便宜一点,但是货更不全。在大众汽车城的购物村,我遇到过le creuset打8折,只是货品不全。
2、如果跟团,在一些大的购物商场,旅行社有折扣,可以跟导游要折扣卡。
3、商场的退税,可以不同的商品一起退。由于退税点是根据购物金额累进的,购物金额越高,退税点越高。不过如果想要跟同行的人凑一起退税,就有行李抽查的问题,如果没有在一个箱子里,比较难跟一板一眼的德国人解释。检查的几率倒是不高,我没有遇到过。
4、通常航班的托运行李限制20公斤,出门带个弹簧秤是有必要的。随身行李可以有一个小箱子,另外如果手里提一袋子,也倒问题不大。如果你是乘坐的航空公司金卡银卡客户,当我没说好了。
5、关于退税,据说现在可以退到支付宝了。不过导游提醒退现金比较方便,因为万一退税中间出现问题,当时可以解决,只是比退到卡里退的点要低一点点。万一出问题,你回国后再打电话查询,语言首先就是个问题,然后还耗费你的精力,不划算。不过我没有亲身经历退税退到卡里的情况,所以也不好说。
6、购物刷什么卡?建议刷卡前都问一下,能不能走银联通道?如果可以,能省不少钱,因为银联为了竞争,免收货币兑换费。回来的话,你直接还人民币就行。当然了,货币汇率波动大的话,也有别的可能性。
7、纪念品:德国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徽章,背后是该地区的历史和文化,可以收一套。给国内亲友带礼物,带双立人的水果刨或小刀就很划算,比国内便宜很多,而且德国制造的品质也有保证(在国内你会买到国产的),就是一定要问好是不是德国制造,如果是欧洲制造的话,反正德国人是不太看得起欧洲制造的。到科隆的话,可以买一些让拿破仑着迷的香水,这可是真正古龙水哦。另外,德国也有很多工艺品,只是由于人工很贵,价格也不菲,但是好的东西做工和艺术水平都很高就是了。
<strong>美食</strong>
到德国,必须要喝啤酒。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啤酒,而且酒吧的酒都是自家酿的,风味各有不同。另外,必须要品尝德国的香肠,不过1500多种香肠,一趟可吃不完。推荐到慕尼黑尝尝巴伐利亚香肠,白色,是小牛肉和猪肉做的,当地人吃法是买偶数量,最少吃两根,用刀叉把肠衣和肉分开吃肉,或者整根咬。需要搭配心形的椒盐卷饼,上面有大颗粒的盐,最好剥掉再吃。
<strong>交通</strong>
德国的交通很方便,火车也可以到达各个城市。但是如果看微博上有人传的关于德国的多少件事那种帖子之后,你以为德国的火车很准时并且精确到分钟,那就错了。德国的公共汽车也许是很准时,但是火车绝对不,以至于德国的媒体会有专门做火车晚点信息的内容。不过德国的地铁设计很厉害,一个站台,解决好几路地铁车站换乘的问题,也就是你从这个站台下车,只需要原地等你需要换乘的车来就是了,不像北京的地铁,同一个站点,换乘一条线路,少则让你走3分钟,多则。。。请自动脑补地铁2号线换成13号线,没坐过的建议去体验一下。
<strong>其他</strong>
2014-08-03发布拍摄于2018-04-20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