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等(5)
平遥古城墙等(7)
走出心中围城--纪念山西3日游
<strong>说说这次旅行</strong>
十一黄金周将至,总觉得那么多天都闷在家里太委屈自己了,跟朋友谋划一番后,决定去山西一游,主要是由于俺们内蒙离山西比较近,去山西小游一下下,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路上,旅游的时间会比较宽裕。考虑到十一黄金周期间平遥古城会很火爆,俺们提前半个月在携程网预订了古城里的客栈(事实证明如果需要在平遥住宿,一定要住在古城里面,各种便捷),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旅游资料,简单做了下功课。10月1日晚,我们乘坐呼和浩特开往平遥的火车,出发了。
<strong>平遥</strong>
早晨6点左右我们到达平遥,也不知道是山西的空气污染严重还是我们到达的时间太早,天空看起来灰蒙蒙的。不过不管天气如何,俺们出来游玩的心情还是蛮激动的啦啦啦!二话不说,我跟朋友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古城。平遥县城很小,从火车站乘出租车很快就到古城了。远观那深灰色的颇有历史感的古城墙,我不禁想起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strong>东南海宾舍</strong>
我们顺利到达预订的客栈。客栈名曰“东南海宾舍”,在平遥大戏堂里面、古城的东南角,住这里的好处是晚上可以去平遥大戏堂免费看戏。据我了解,可以在平遥大戏堂免费看戏的渠道有两种:一种是购买平遥古城的套票(国庆期间是160元,平时要便宜一些),凭套票可免费看戏;另一种就是在这个位于大戏堂院子里的东南海宾舍住宿。附几张东南海宾舍的照片,环境不错哦。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偶们住的客房,话说这家客栈已有300多年历史了,这间客房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陋室铭》里的那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But,换个角度想,阴冷老宅,在这300多年里都发生过什么……?太吓人了!还是不要想了不要想了……
客房门的玻璃上贴着传统的红色窗花,很有地方特色。
<strong>平遥</strong>
放下行李,我们简单收拾了一下,便轻装上阵出去逛古城了。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丽江古城)。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南门,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店铺林立。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50%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我们来到古城南大街是早晨7点左右,街上游人还不是很多,正中央的就是古市楼,是当年管理市集的政府单位。
可能是由于国庆长假期间吧,古城南大街两侧的商铺挂满了国旗,节日气氛很浓。
街边的建筑都有些年头了,想象着昔日的古城曾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繁华之景,仿佛觉得自己已经穿越时空……
<strong>浑漆齐大院</strong>
我们在古城里闲逛,正找不到北,一辆人力三轮车停到了我们身边,车上坐着几个游客模样的背着单反相机的大叔大妈,师傅见我脖子上也挂着单反相机,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直截了当地跟我们讲:“两位美女,一大早哪里都不开门,你们不如先坐我的车把整个古城大致游览一下,每人只收10元,另外城里有个拍照的最佳地点,我也会带你们去”,我跟朋友觉得这个蛮合适,二话不说便上了车。谁知这位师傅拉着我们一车人径直来到了浑漆齐大院。(后来我们才反应过来,这里不光是古城的“最佳”拍照地点,更是一个最佳购物地点,三轮车师傅带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可想而知,用同车的大叔大妈的话讲,我们跟她们是上了同一条贼船,哈哈哈……)
平遥漆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幅是我比较喜欢的漆画,两只阿喵,(*^__^*) 嘻嘻……
在浑漆齐大院里拍到的古城日出,怎样?在师傅所讲的“最佳拍照地点”拍的,呵呵。
古朴而又沧桑的石雕,极富历史感,桀骜的龙头似乎向人们诉说着大院不平凡的故事……
<strong>早点铺子</strong>
从浑漆齐大院出来,古城里的店铺也基本都开始营业了,我们随便找了一家馆子吃了早点。这里的早点铺子卖的基本都是面食,种类很多,比如光莜面就有莜面条、莜面卷两种,具体到做法,又分为蒸、煮。我们要了一份莜面栲栳栳(就是蒸莜面卷)和一份猫耳朵面,味道真心不错。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一点儿不假。
<strong>平遥古城墙</strong>
吃完早点,我们买了套票,开始游览古城。(在这里要说明一下,进入平遥古城是不需要门票的,但如果要参观古城里的景点就要买套票,凭票可以参观县衙、日升昌票号、文庙等19处景点。古城里出售套票的售票处还是蛮多的,在西大街、文庙和城隍庙大门口都有。另外,平遥古城不大,在古城内闲逛一般不需要乘车,步行即可,比较累的时候可以坐人力黄包车,这是古城里特有的交通工具。)
十几个景点也不少的,我跟朋友谋划了一番,决定先逛古城墙。古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明洪武年间扩建为砖石城墙,城墙上面可以并行两辆马车。
PS:话说这十一黄金周真不是闹着玩儿的,上午10点左右,古城里的游客已经很多了,相对清晨的古城来说,此时的古城多了几分嘈杂和拥挤。
在城墙上极目远眺,古朴的民宅尽收眼底。
城墙上的古炮台。
在城墙上俯瞰到一个比较完整的院子,这是古城内最为典型的房屋结构,院中间有一个水缸,寓意“门前有大海,天天发大财”、“肥水不流外人田”,里边再放些鱼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同时,山西干旱,水缸有储水的作用,紧急情况水缸里的水可以用来灭火。(其实这一点根据房屋结构也能看出来,倾斜向下的房顶,可以让雨水全部流进院子。)
城墙上有很多这样的人物雕像,给原本厚重深沉的古城墙增添了几分趣味。
<strong>平遥城隍庙</strong>
下了古城墙,我们前往城隍庙。平遥城隍庙是一座年代久远,文化内涵丰富,宗教规制齐全的官祀道教庙宇,建筑规模宏大且保存完好,在国内县级城隍庙中当属珍品。(注:城隍是古代汉民族崇祀的神,据《周礼》记载是腊祭八神之七的“水庸神”,后演化为城市的守护神。)
城隍庙里的树上绑了好多红布条,布条上写满了愿望和祝福。按照传统习俗,在树上绑红丝带、红布条的意思大多都是许愿、祈福及驱邪。有些地方还会讲究红丝带、红布条绑的越高越吉利。
这个,如果能把钱币扔上去应该是很吉利的事情吧,呵呵……
从城隍庙出来,我跟朋友在古城里闲逛,居然遇到了“县衙的人”巡街,一瞬间感觉自己穿越了……
<strong>古城南大街</strong>
古城南大街的十字路口,两个街头艺人在表演杂耍。
<strong>同兴公镖局</strong>
古城南大街的同兴公镖局是当年最著名的镖局之一,由平遥名扬京城、威震全国的武林大师王正清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创建。
镖局账房,是镖局与客户进行业务洽谈、接镖、起镖、结算等的场所,当年每个镖局都有自己的账房先生记账。
镖局的正厅是接待大客户用的,相当于现在的贵宾室。正中的这把椅子曾被江湖人称为“娇椅”,一般人不能坐,只有江湖老大才可以坐。后面的画像供奉的是关公,因为习武之人一般讲究“忠义”二字。两边的对联写着“一声哈武镖车走,半年江湖平安回”,上联中的“哈武”是一个名词,是说当时走镖时需要喊镖,喊镖一是为了宣传,二是为了与当地的武林人士打好关系,下联是说当时走镖挺不容易的,来回得半年时间。
镖师的床,墙壁上还挂着两把斧子,因为床旁边就是金库入口,镖师要时刻准备跟抢金库的人PK……这安全系数……晚上能睡安稳吗?
<strong>平遥云锦成客栈</strong>
离开镖局,我跟朋友已经饥肠辘辘,谋划一番后,我们来到明清街的云锦成吃午饭。之前在网上了解到,云锦成是平遥古城里唯一一家民俗五星级客栈,拥有300多年历史。来了以后我们发现这里果然名不虚传,很干净,服务也好,平遥所有的特色菜在这里基本都可以吃到。价格虽然比别的馆子贵一些,但也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我跟朋友2个人总共花费100多就吃得很好了。
<strong>世界第一筷</strong>
吃完午饭,我们接着闲逛。在一家百年漆艺老店的后院发现了这双号称“世界第一筷”的纯天然大漆筷子,这双筷子长6.08米,重118公斤,已入选基尼斯之最。看着眼前的这双筷子,我突然意识到这年月搞个神马之最貌似也挺容易的,“世界第一筷”有了,大家还可以接着搞“世界第一锅”、“世界第一碗”、“世界第一勺”、“世界第一盆”之类的东东,只要个头儿足够大……据说摸摸筷子能快快乐乐,我跟朋友都不失时机地摸了摸。
<strong>日升昌票号</strong>
作为金融界人士,我和朋友都对票号(清代出现的一种金融机构)尤为感兴趣。左绕右绕,我们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日升昌”。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票号,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的古城西大街,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著名,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就是这样的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着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strong>奔赴衙门</strong>
从日升昌出来遇到N多游人匆匆忙忙从我们身边走过,一打听才知道是县衙的升堂表演马上要开始了,于是乎,我跟朋友也跟着这波游人一起奔赴县衙。
进了县衙,发现这里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十一黄金周的游客之多真不是闹着玩儿的,表演还没开始,我跟朋友就走散了,表演结束之后我们打电话对了接头暗号才找到对方,不过这个表演还是不错的,值得一看。
进了县衙,发现这里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十一黄金周的游客之多真不是闹着玩儿的,表演还没开始,我跟朋友就走散了,表演结束之后我们打电话对了接头暗号才找到对方,不过这个表演还是不错的,值得一看。
县衙里的牢房,还是蛮吓人的……
<strong>樱花屋酒吧</strong>
黄昏时分,我跟朋友去樱花屋酒吧小资了一把(酒吧在古城东大街靠近中心的位置)。这家酒吧是丽江古城樱花屋酒吧的分店,里面的东东以西餐为主,味道很赞,推荐。
上在路边摊发现了这个,可以买来损人用,哈哈哈……
<strong>大戏堂听戏</strong>
住东南海宾舍可以在大戏堂免费看戏,我们当然不会放着这么大的便宜不占,回客栈简单收拾了一下,我跟朋友便去大戏堂看戏了。
住东南海宾舍可以在大戏堂免费看戏,我们当然不会放着这么大的便宜不占,回客栈简单收拾了一下,我跟朋友便去大戏堂看戏了。
唢呐绝活表演,可同时吹响6个唢呐
大戏堂的表演蛮精彩的,推荐大家去看。另外说明一下,这里的演出每天晚上都是一样的,所以提醒那些计划来平遥多玩几天的亲们,抽一晚的时间去看就可以了。
<strong>王家大院</strong>
今天终于看到蓝天了,各种好心情,呵呵。前一天我们联系好了司机师傅,今天拼车去游览王家大院(古城里做周边游生意的门店很多,临时找师傅拼车方便得很)。我们早晨9点出发,基本是上午10点半左右到达王家大院。
这里我要说一下,我们到了以后,司机师傅主动要求帮我们买票,我们等了近1个小时他才把票买回来,害得跟我们同车的一对小夫妻差点误了下午的火车,后来我们一车人跟师傅大吵一架,这里面肯定有猫腻,所以大家去的话自己买票就好,别让师傅帮买。另外山西这边的大院特别多,个人觉得挑一个游览就可以了,大同小异。我比较推荐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只是让电视剧给炒火了,名气大而已,跟王家大院比起来各种不如。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
古时候从门槛就能衡量出一个家族的地位和身份,门槛越高代表地位越高。进入王家大院,朋友冲着我大发感慨:“我说亲爱的,这王家大院的门槛怎么比平遥县衙的还高呢?”我沉默……
“矩”字里面多了一个点,意为王家的规矩要比别人家多一点。
大猴子身后背着小猴子,寓意“辈辈封侯”。
墙面都是钱币图案
两步上马凳,据说只有官居四品以上才能用这个。
墙里的这个东东,据说是在里面点上蜡烛,外面挂上镜子,供夜晚照明之用。
在这里给吃货们发个福利,王家大院里卖的这种酥饼很好吃哦,甜口的,推荐。
<strong>路边豆腐</strong>
出了王家大院有好多路边摊,虽然知道不太干净,但还是没忍住,买了一份煎豆腐,蛮好吃的……
<strong>平遥大戏院</strong>
逛完王家大院很累了,我跟朋友当天返回平遥,回客栈休息了。下午,我们简单逛了下客栈的后院(也是大戏堂的院子)。话说这个后花园,晚上来应该蛮恐怖的,杂草丛生……
戏堂里挂的脸谱。
大戏堂门口的九龙壁很给力。PS:发现大戏堂原来是航天员刘旺的母校的原址。
<strong>天元奎饭店</strong>
晚饭时间,我们发掘到一家名曰“天元奎”的客栈。来这里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路过发现这家客栈里有好多老外在就餐,通过这些天的观察我们发现老外非常“狡猾”,他们去的地方一般不会差,哈哈哈……果然,这家的饭菜味道相当不错,值得一提的是他家的菜单,做的非常人性化,把所有的菜按照受欢迎程度进行了标星排序,排前几位的就是顾客点的比较多、口碑比较好的菜,老板真是个有心人啊!
就餐环境温馨浪漫。
吃完晚饭,我们在古城南大街比较繁华的地方逛了下,买了些杂七杂八的小纪念品。PS:这个猫头鹰的布包包做的真雷人啊!这斗鸡眼儿!这配色!把人家猫头鹰的形象都毁了!
<strong>冲澡计划泡汤</strong>
晚上回到客栈,我跟朋友本来计划美美的冲个热水澡。结果我进到洗澡间后,赫然发现地上有一只硬币大小的叫不上来名的大黑虫子!而且它的地理位置靠近门,搞得我都不敢开门逃跑,担心一开门惊动这家伙,它再乱爬爬到我脚上,万一它还会飞、还会咬人,后果更是不堪设想……OMG!我开始大声向门外的朋友呼救,结果朋友更是狡猾得很,不进来营救我也就罢了,居然冠冕堂皇地拿出刚买的毛主席语录中英双语版,隔着门开始给我念,美其名曰可以更好地鼓励我灭掉虫子!神马“将敌人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我晕啊!无奈之余,我终于豁出去了!瞄准虫子狠狠地踏上了一只脚!虫子被我灭掉了,但是我已经没心情冲热水澡了……我打开门走出去,让朋友进来看那只虫子的“尸体”,朋友顿时觉得一阵恶心,立刻马上开始尖叫,说早知道是这么大一只她就不给我念毛主席语录了,这是什么逻辑啊!
最后,我俩都早早睡了,冲热水澡的计划因一只虫子而泡汤……
<strong>绵山</strong>
说起去绵山,绝对是我一觉醒来做的决定。想想今天一整天无事可做,客栈又阴冷潮湿又有虫子,立马觉得还是去绵山比较靠谱。我把原计划睡懒觉的朋友叫醒,跟半睡半醒的她说了我的行动计划,她一开始不想去,最后抵不过我唾沫星子横飞的念叨,终于妥协了,哈哈哈……立刻马上行动!我给前一天带我们去王家大院的司机师傅打电话,让他帮我们安排今天去绵山。不一会儿,我便接到另一个师傅打来的电话,说1小时后来接我们,OK啦,就这样,我们稀里糊涂的出发去绵山了。绵山,亦名绵上,是中国清明节(寒食节)的发源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子推“割股奉君”。19年后,重耳返国为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赏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之中。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来到绵山寻而无果。文公无奈,下令一面放火烧山,本想把他逼出来,但是,奸臣故意陷害,四面烧山,直到大火熄灭,才发现介子推母子相拥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悼念介子推,文公下诏,在介子推忌日,禁烟寒食。这就是绵山最被广为传颂的介子推被焚的故事。
从平遥古城到绵山大概1个多小时的车程,国庆期间的绵山景区,节日气氛很浓。
我们去到绵山没多久,天上就落下了小雨点儿,我跟朋友在蒙蒙细雨中的绵山漫步,别有一番乐趣。
<strong>绵山</strong>
说起去绵山,绝对是我一觉醒来做的决定。想想今天一整天无事可做,客栈又阴冷潮湿又有虫子,立马觉得还是去绵山比较靠谱。我把原计划睡懒觉的朋友叫醒,跟半睡半醒的她说了我的行动计划,她一开始不想去,最后抵不过我唾沫星子横飞的念叨,终于妥协了,哈哈哈……立刻马上行动!我给前一天带我们去王家大院的司机师傅打电话,让他帮我们安排今天去绵山。不一会儿,我便接到另一个师傅打来的电话,说1小时后来接我们,OK啦,就这样,我们稀里糊涂的出发去绵山了。
从平遥古城到绵山大概1个多小时的车程,国庆期间的绵山景区,节日气氛很浓。
从平遥古城到绵山大概1个多小时的车程,国庆期间的绵山景区,节日气氛很浓。
<strong>下山</strong>
可能是由于下雨的原因吧,今天绵山景区的游客不是很多,我跟朋友顺着山路往里走,越走人烟越稀少。个人觉得这绵山景区是属于那种“不来怕后悔、来了更后悔”的类型,在景区入口处还有些小瀑布之类的景,进了景区之后山里的风景就没多大变化了。一路遇到不少返程的游客,我们问他们再往前走有什么,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就这些,没区别”,我们顿时失去了继续往山里走的动力。谋划一番后,我们也开始返程了。返程途中遇到不少往山里走的游客,问我们再往里走有什么,我俩装出一副“过来人”的高姿态,答曰:“就这些,没区别”……于是乎,这些游客一阵叽叽喳喳之后,开始跟我们一起返程。返程途中,雨越下越大,我们坐着景区的大巴车下了山,话说绵山还是很险的,好在盘山路修得比较宽,两辆大巴车在上面并行也绰绰有余。
<strong>回城吃饭</strong>
我们返回平遥已经是下午了,折腾了大半天也很累了,而且平遥今天也在下很大的雨,我跟朋友一回到古城就开始寻觅吃东西的地方。本来计划再去云锦成小资一下的,结果人家号称要到晚上吃饭时间才开始营业,我们去的时间不当不正人家不营业。好吧,由于要赶晚上的火车,容不得在找餐馆上浪费太多时间,我们还是直奔天元奎了。
我跟朋友点了一大桌子菜,因为晚上上火车就只能吃泡面了,现在必须提前犒劳一下自己,嘻嘻……我们一边吃吃喝喝、一边看着窗外那些在雨中匆忙穿梭的游人,一瞬间仿佛觉得时间静止了,唯一能听到的只有雨落在地上的声音……突然!我感觉到耳边有一阵凉风,紧接着听到“啪”的一声,定睛一看,原来是店老板拿着苍蝇拍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落在我们桌角的苍蝇灭掉了……看来这位老板不光是在设计菜单上有一套,拍苍蝇的功夫更是了得!该不会是练过什么武功吧……?不过这位老板有一点不太让人喜欢,就是有些“精明”过头。我跟朋友两个人点了一大桌子菜,本来计划一下午就在这里泡着了,结果由于下雨,这家店的顾客尤其多,好多刚来的顾客没地儿坐,老板看我们吃的差不多了,便直接过来话里有话地跟我们讲:“两位是不是吃完了?如果吃完了的话我叫店员帮两位简单收拾一下桌子,你们再好好聊,要不这桌子多乱啊!”我们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他的意思,心想收拾一下也好,便答应了。谁知这位老板随后和店员一起,再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把我们桌子上所有的东西全都收走了,重新给我们倒了两杯茶,我晕!看着门口那一群没有地方坐的刚来的顾客,我们也不好意思继续占着一张桌子闲聊,知趣地走了。PS:这老板真是让人很无语,我们旁边那桌是两个老外,目测那两个家伙在店里坐了快有一下午了,两个人就要了2瓶啤酒,一小盘瓜子,在那里边打牌边避雨不亦乐乎。老板怎么不先把这两个抠门儿的外国友人变相赶走,而是先赶我们这种点了一大桌子菜的优质顾客?应该不单纯是因为他不会讲英文吧?无语……
<strong>尾声</strong>
回客栈休息片刻,收拾了下东西,我们便踏上了返程之路。此时的天已经完全黑了,古城里的路纵横交错,我俩开始左绕右绕找出城的路。
远远看到正前方走来一波人,手里大包小包的提着好多东西,看样子像从城外来的,我俩便不失时机地问他们:怎么才能出城?
那波人给我们顺手一指,说:直着往前走就出去了。
紧接着他们问:怎么才能进城?
我们:直着往前走就进城了。
他们又好奇地问:城里面什么样?繁华吗?
我们再次装出一副“过来人”的高姿态,开始给他们描述城里那一派繁华的景象,这群人眨着充满好奇的大眼睛认真听着我们的描述……描述完我们自己也觉得好笑,简直就一现实版的《围成》,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去……
临出城,我们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大姐,她见我们大包小包提了好多东西,猜到我们是去火车站的,便主动跟我们说从这道门出去不好打车,让我们在她家等一下,等她老公回来之后让她老公开车送我们去车站,车费只收我们正常价,我们欣然接受。大姐人很健谈,跟我们讲了好多古城的历史,还说她家已经在这城里住了好多年了,听得我们心生羡慕。不一会儿她老公回来了,看面相应该是一位憨厚老实的大哥,我们上了车,跟大姐简单告别,踏上了返程之路。我会记着你们的!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还有这里的人……
<strong>小贴士</strong>
小贴士:1、平遥的牛肉很有名,想购物的朋友可以在古城里的商店买一些,类似“冠云”这种品牌的牛肉都是不错的。另外山西陈醋不推荐从这里买,没什么特别的,跟各大超市里卖的一样。
2、套票里的景点,像票号、镖局这种,挑几个有代表性的去看一下就好了,没必要都走遍,大同小异。
3、每年9月份在平遥古城有一个国际摄影大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采风。
4、我们此行的花销大概是2000元/人,供大家参考。
<strong>说说这次旅行</strong>
十一黄金周将至,总觉得那么多天都闷在家里太委屈自己了,跟朋友谋划一番后,决定去山西一游,主要是由于俺们内蒙离山西比较近,去山西小游一下下,不会浪费太多时间在路上,旅游的时间会比较宽裕。考虑到十一黄金周期间平遥古城会很火爆,俺们提前半个月在携程网预订了古城里的客栈(事实证明如果需要在平遥住宿,一定要住在古城里面,各种便捷),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旅游资料,简单做了下功课。10月1日晚,我们乘坐呼和浩特开往平遥的火车,出发了。
<strong>平遥</strong>
早晨6点左右我们到达平遥,也不知道是山西的空气污染严重还是我们到达的时间太早,天空看起来灰蒙蒙的。不过不管天气如何,俺们出来游玩的心情还是蛮激动的啦啦啦!二话不说,我跟朋友拦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古城。平遥县城很小,从火车站乘出租车很快就到古城了。远观那深灰色的颇有历史感的古城墙,我不禁想起了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strong>东南海宾舍</strong>
我们顺利到达预订的客栈。客栈名曰“东南海宾舍”,在平遥大戏堂里面、古城的东南角,住这里的好处是晚上可以去平遥大戏堂免费看戏。据我了解,可以在平遥大戏堂免费看戏的渠道有两种:一种是购买平遥古城的套票(国庆期间是160元,平时要便宜一些),凭套票可免费看戏;另一种就是在这个位于大戏堂院子里的东南海宾舍住宿。附几张东南海宾舍的照片,环境不错哦。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偶们住的客房,话说这家客栈已有300多年历史了,这间客房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陋室铭》里的那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But,换个角度想,阴冷老宅,在这300多年里都发生过什么……?太吓人了!还是不要想了不要想了……
客房门的玻璃上贴着传统的红色窗花,很有地方特色。
<strong>平遥</strong>
放下行李,我们简单收拾了一下,便轻装上阵出去逛古城了。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丽江古城)。
平遥古城的交通脉络由纵横交错的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构成。南大街为平遥古城的中轴线,北起东、西大街衔接处,南到大南门,以古市楼贯穿南北,街道两旁老字号店铺林立。清朝时期,南大街控制着全国50%以上的金融机构,被誉为中国的“华尔街”。
我们来到古城南大街是早晨7点左右,街上游人还不是很多,正中央的就是古市楼,是当年管理市集的政府单位。
可能是由于国庆长假期间吧,古城南大街两侧的商铺挂满了国旗,节日气氛很浓。
街边的建筑都有些年头了,想象着昔日的古城曾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一派繁华之景,仿佛觉得自己已经穿越时空……
<strong>浑漆齐大院</strong>
我们在古城里闲逛,正找不到北,一辆人力三轮车停到了我们身边,车上坐着几个游客模样的背着单反相机的大叔大妈,师傅见我脖子上也挂着单反相机,仿佛看穿了我的心思,直截了当地跟我们讲:“两位美女,一大早哪里都不开门,你们不如先坐我的车把整个古城大致游览一下,每人只收10元,另外城里有个拍照的最佳地点,我也会带你们去”,我跟朋友觉得这个蛮合适,二话不说便上了车。谁知这位师傅拉着我们一车人径直来到了浑漆齐大院。(后来我们才反应过来,这里不光是古城的“最佳”拍照地点,更是一个最佳购物地点,三轮车师傅带我们来这里的目的可想而知,用同车的大叔大妈的话讲,我们跟她们是上了同一条贼船,哈哈哈……)
平遥漆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幅是我比较喜欢的漆画,两只阿喵,(*^__^*) 嘻嘻……
在浑漆齐大院里拍到的古城日出,怎样?在师傅所讲的“最佳拍照地点”拍的,呵呵。
古朴而又沧桑的石雕,极富历史感,桀骜的龙头似乎向人们诉说着大院不平凡的故事……
<strong>早点铺子</strong>
从浑漆齐大院出来,古城里的店铺也基本都开始营业了,我们随便找了一家馆子吃了早点。这里的早点铺子卖的基本都是面食,种类很多,比如光莜面就有莜面条、莜面卷两种,具体到做法,又分为蒸、煮。我们要了一份莜面栲栳栳(就是蒸莜面卷)和一份猫耳朵面,味道真心不错。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一点儿不假。
<strong>平遥古城墙</strong>
吃完早点,我们买了套票,开始游览古城。(在这里要说明一下,进入平遥古城是不需要门票的,但如果要参观古城里的景点就要买套票,凭票可以参观县衙、日升昌票号、文庙等19处景点。古城里出售套票的售票处还是蛮多的,在西大街、文庙和城隍庙大门口都有。另外,平遥古城不大,在古城内闲逛一般不需要乘车,步行即可,比较累的时候可以坐人力黄包车,这是古城里特有的交通工具。)
十几个景点也不少的,我跟朋友谋划了一番,决定先逛古城墙。古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明洪武年间扩建为砖石城墙,城墙上面可以并行两辆马车。
PS:话说这十一黄金周真不是闹着玩儿的,上午10点左右,古城里的游客已经很多了,相对清晨的古城来说,此时的古城多了几分嘈杂和拥挤。
在城墙上极目远眺,古朴的民宅尽收眼底。
城墙上的古炮台。
在城墙上俯瞰到一个比较完整的院子,这是古城内最为典型的房屋结构,院中间有一个水缸,寓意“门前有大海,天天发大财”、“肥水不流外人田”,里边再放些鱼就是“年年有余”的意思。同时,山西干旱,水缸有储水的作用,紧急情况水缸里的水可以用来灭火。(其实这一点根据房屋结构也能看出来,倾斜向下的房顶,可以让雨水全部流进院子。)
城墙上有很多这样的人物雕像,给原本厚重深沉的古城墙增添了几分趣味。
<strong>平遥城隍庙</strong>
下了古城墙,我们前往城隍庙。平遥城隍庙是一座年代久远,文化内涵丰富,宗教规制齐全的官祀道教庙宇,建筑规模宏大且保存完好,在国内县级城隍庙中当属珍品。(注:城隍是古代汉民族崇祀的神,据《周礼》记载是腊祭八神之七的“水庸神”,后演化为城市的守护神。)
城隍庙里的树上绑了好多红布条,布条上写满了愿望和祝福。按照传统习俗,在树上绑红丝带、红布条的意思大多都是许愿、祈福及驱邪。有些地方还会讲究红丝带、红布条绑的越高越吉利。
这个,如果能把钱币扔上去应该是很吉利的事情吧,呵呵……
从城隍庙出来,我跟朋友在古城里闲逛,居然遇到了“县衙的人”巡街,一瞬间感觉自己穿越了……
<strong>古城南大街</strong>
古城南大街的十字路口,两个街头艺人在表演杂耍。
<strong>同兴公镖局</strong>
古城南大街的同兴公镖局是当年最著名的镖局之一,由平遥名扬京城、威震全国的武林大师王正清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创建。
镖局账房,是镖局与客户进行业务洽谈、接镖、起镖、结算等的场所,当年每个镖局都有自己的账房先生记账。
镖局的正厅是接待大客户用的,相当于现在的贵宾室。正中的这把椅子曾被江湖人称为“娇椅”,一般人不能坐,只有江湖老大才可以坐。后面的画像供奉的是关公,因为习武之人一般讲究“忠义”二字。两边的对联写着“一声哈武镖车走,半年江湖平安回”,上联中的“哈武”是一个名词,是说当时走镖时需要喊镖,喊镖一是为了宣传,二是为了与当地的武林人士打好关系,下联是说当时走镖挺不容易的,来回得半年时间。
镖师的床,墙壁上还挂着两把斧子,因为床旁边就是金库入口,镖师要时刻准备跟抢金库的人PK……这安全系数……晚上能睡安稳吗?
<strong>平遥云锦成客栈</strong>
离开镖局,我跟朋友已经饥肠辘辘,谋划一番后,我们来到明清街的云锦成吃午饭。之前在网上了解到,云锦成是平遥古城里唯一一家民俗五星级客栈,拥有300多年历史。来了以后我们发现这里果然名不虚传,很干净,服务也好,平遥所有的特色菜在这里基本都可以吃到。价格虽然比别的馆子贵一些,但也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我跟朋友2个人总共花费100多就吃得很好了。
<strong>世界第一筷</strong>
吃完午饭,我们接着闲逛。在一家百年漆艺老店的后院发现了这双号称“世界第一筷”的纯天然大漆筷子,这双筷子长6.08米,重118公斤,已入选基尼斯之最。看着眼前的这双筷子,我突然意识到这年月搞个神马之最貌似也挺容易的,“世界第一筷”有了,大家还可以接着搞“世界第一锅”、“世界第一碗”、“世界第一勺”、“世界第一盆”之类的东东,只要个头儿足够大……据说摸摸筷子能快快乐乐,我跟朋友都不失时机地摸了摸。
<strong>日升昌票号</strong>
作为金融界人士,我和朋友都对票号(清代出现的一种金融机构)尤为感兴趣。左绕右绕,我们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日升昌”。日升昌是中国第一家票号,坐落于“大清金融第一街”的古城西大街,是中国现代银行的开山鼻祖。从清道光初年成立票号到歇业,历经一百多年,曾经“执中国金融之牛耳”,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而著名,被余秋雨先生誉为中国大地各式银行的“乡下祖父”。就是这样的一座小小院落,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并一度操纵着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
<strong>奔赴衙门</strong>
从日升昌出来遇到N多游人匆匆忙忙从我们身边走过,一打听才知道是县衙的升堂表演马上要开始了,于是乎,我跟朋友也跟着这波游人一起奔赴县衙。
进了县衙,发现这里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十一黄金周的游客之多真不是闹着玩儿的,表演还没开始,我跟朋友就走散了,表演结束之后我们打电话对了接头暗号才找到对方,不过这个表演还是不错的,值得一看。
进了县衙,发现这里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我们再一次感受到十一黄金周的游客之多真不是闹着玩儿的,表演还没开始,我跟朋友就走散了,表演结束之后我们打电话对了接头暗号才找到对方,不过这个表演还是不错的,值得一看。
县衙里的牢房,还是蛮吓人的……
<strong>樱花屋酒吧</strong>
黄昏时分,我跟朋友去樱花屋酒吧小资了一把(酒吧在古城东大街靠近中心的位置)。这家酒吧是丽江古城樱花屋酒吧的分店,里面的东东以西餐为主,味道很赞,推荐。
上在路边摊发现了这个,可以买来损人用,哈哈哈……
<strong>大戏堂听戏</strong>
住东南海宾舍可以在大戏堂免费看戏,我们当然不会放着这么大的便宜不占,回客栈简单收拾了一下,我跟朋友便去大戏堂看戏了。
住东南海宾舍可以在大戏堂免费看戏,我们当然不会放着这么大的便宜不占,回客栈简单收拾了一下,我跟朋友便去大戏堂看戏了。
唢呐绝活表演,可同时吹响6个唢呐
大戏堂的表演蛮精彩的,推荐大家去看。另外说明一下,这里的演出每天晚上都是一样的,所以提醒那些计划来平遥多玩几天的亲们,抽一晚的时间去看就可以了。
<strong>王家大院</strong>
今天终于看到蓝天了,各种好心情,呵呵。前一天我们联系好了司机师傅,今天拼车去游览王家大院(古城里做周边游生意的门店很多,临时找师傅拼车方便得很)。我们早晨9点出发,基本是上午10点半左右到达王家大院。
这里我要说一下,我们到了以后,司机师傅主动要求帮我们买票,我们等了近1个小时他才把票买回来,害得跟我们同车的一对小夫妻差点误了下午的火车,后来我们一车人跟师傅大吵一架,这里面肯定有猫腻,所以大家去的话自己买票就好,别让师傅帮买。另外山西这边的大院特别多,个人觉得挑一个游览就可以了,大同小异。我比较推荐王家大院,乔家大院只是让电视剧给炒火了,名气大而已,跟王家大院比起来各种不如。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
古时候从门槛就能衡量出一个家族的地位和身份,门槛越高代表地位越高。进入王家大院,朋友冲着我大发感慨:“我说亲爱的,这王家大院的门槛怎么比平遥县衙的还高呢?”我沉默……
“矩”字里面多了一个点,意为王家的规矩要比别人家多一点。
大猴子身后背着小猴子,寓意“辈辈封侯”。
墙面都是钱币图案
两步上马凳,据说只有官居四品以上才能用这个。
墙里的这个东东,据说是在里面点上蜡烛,外面挂上镜子,供夜晚照明之用。
在这里给吃货们发个福利,王家大院里卖的这种酥饼很好吃哦,甜口的,推荐。
<strong>路边豆腐</strong>
出了王家大院有好多路边摊,虽然知道不太干净,但还是没忍住,买了一份煎豆腐,蛮好吃的……
<strong>平遥大戏院</strong>
逛完王家大院很累了,我跟朋友当天返回平遥,回客栈休息了。下午,我们简单逛了下客栈的后院(也是大戏堂的院子)。话说这个后花园,晚上来应该蛮恐怖的,杂草丛生……
戏堂里挂的脸谱。
大戏堂门口的九龙壁很给力。PS:发现大戏堂原来是航天员刘旺的母校的原址。
<strong>天元奎饭店</strong>
晚饭时间,我们发掘到一家名曰“天元奎”的客栈。来这里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路过发现这家客栈里有好多老外在就餐,通过这些天的观察我们发现老外非常“狡猾”,他们去的地方一般不会差,哈哈哈……果然,这家的饭菜味道相当不错,值得一提的是他家的菜单,做的非常人性化,把所有的菜按照受欢迎程度进行了标星排序,排前几位的就是顾客点的比较多、口碑比较好的菜,老板真是个有心人啊!
就餐环境温馨浪漫。
吃完晚饭,我们在古城南大街比较繁华的地方逛了下,买了些杂七杂八的小纪念品。PS:这个猫头鹰的布包包做的真雷人啊!这斗鸡眼儿!这配色!把人家猫头鹰的形象都毁了!
<strong>冲澡计划泡汤</strong>
晚上回到客栈,我跟朋友本来计划美美的冲个热水澡。结果我进到洗澡间后,赫然发现地上有一只硬币大小的叫不上来名的大黑虫子!而且它的地理位置靠近门,搞得我都不敢开门逃跑,担心一开门惊动这家伙,它再乱爬爬到我脚上,万一它还会飞、还会咬人,后果更是不堪设想……OMG!我开始大声向门外的朋友呼救,结果朋友更是狡猾得很,不进来营救我也就罢了,居然冠冕堂皇地拿出刚买的毛主席语录中英双语版,隔着门开始给我念,美其名曰可以更好地鼓励我灭掉虫子!神马“将敌人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我晕啊!无奈之余,我终于豁出去了!瞄准虫子狠狠地踏上了一只脚!虫子被我灭掉了,但是我已经没心情冲热水澡了……我打开门走出去,让朋友进来看那只虫子的“尸体”,朋友顿时觉得一阵恶心,立刻马上开始尖叫,说早知道是这么大一只她就不给我念毛主席语录了,这是什么逻辑啊!
最后,我俩都早早睡了,冲热水澡的计划因一只虫子而泡汤……
<strong>绵山</strong>
说起去绵山,绝对是我一觉醒来做的决定。想想今天一整天无事可做,客栈又阴冷潮湿又有虫子,立马觉得还是去绵山比较靠谱。我把原计划睡懒觉的朋友叫醒,跟半睡半醒的她说了我的行动计划,她一开始不想去,最后抵不过我唾沫星子横飞的念叨,终于妥协了,哈哈哈……立刻马上行动!我给前一天带我们去王家大院的司机师傅打电话,让他帮我们安排今天去绵山。不一会儿,我便接到另一个师傅打来的电话,说1小时后来接我们,OK啦,就这样,我们稀里糊涂的出发去绵山了。绵山,亦名绵上,是中国清明节(寒食节)的发源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子推“割股奉君”。19年后,重耳返国为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赏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之中。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来到绵山寻而无果。文公无奈,下令一面放火烧山,本想把他逼出来,但是,奸臣故意陷害,四面烧山,直到大火熄灭,才发现介子推母子相拥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悼念介子推,文公下诏,在介子推忌日,禁烟寒食。这就是绵山最被广为传颂的介子推被焚的故事。
从平遥古城到绵山大概1个多小时的车程,国庆期间的绵山景区,节日气氛很浓。
我们去到绵山没多久,天上就落下了小雨点儿,我跟朋友在蒙蒙细雨中的绵山漫步,别有一番乐趣。
<strong>绵山</strong>
说起去绵山,绝对是我一觉醒来做的决定。想想今天一整天无事可做,客栈又阴冷潮湿又有虫子,立马觉得还是去绵山比较靠谱。我把原计划睡懒觉的朋友叫醒,跟半睡半醒的她说了我的行动计划,她一开始不想去,最后抵不过我唾沫星子横飞的念叨,终于妥协了,哈哈哈……立刻马上行动!我给前一天带我们去王家大院的司机师傅打电话,让他帮我们安排今天去绵山。不一会儿,我便接到另一个师傅打来的电话,说1小时后来接我们,OK啦,就这样,我们稀里糊涂的出发去绵山了。
从平遥古城到绵山大概1个多小时的车程,国庆期间的绵山景区,节日气氛很浓。
从平遥古城到绵山大概1个多小时的车程,国庆期间的绵山景区,节日气氛很浓。
<strong>下山</strong>
可能是由于下雨的原因吧,今天绵山景区的游客不是很多,我跟朋友顺着山路往里走,越走人烟越稀少。个人觉得这绵山景区是属于那种“不来怕后悔、来了更后悔”的类型,在景区入口处还有些小瀑布之类的景,进了景区之后山里的风景就没多大变化了。一路遇到不少返程的游客,我们问他们再往前走有什么,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就这些,没区别”,我们顿时失去了继续往山里走的动力。谋划一番后,我们也开始返程了。返程途中遇到不少往山里走的游客,问我们再往里走有什么,我俩装出一副“过来人”的高姿态,答曰:“就这些,没区别”……于是乎,这些游客一阵叽叽喳喳之后,开始跟我们一起返程。返程途中,雨越下越大,我们坐着景区的大巴车下了山,话说绵山还是很险的,好在盘山路修得比较宽,两辆大巴车在上面并行也绰绰有余。
<strong>回城吃饭</strong>
我们返回平遥已经是下午了,折腾了大半天也很累了,而且平遥今天也在下很大的雨,我跟朋友一回到古城就开始寻觅吃东西的地方。本来计划再去云锦成小资一下的,结果人家号称要到晚上吃饭时间才开始营业,我们去的时间不当不正人家不营业。好吧,由于要赶晚上的火车,容不得在找餐馆上浪费太多时间,我们还是直奔天元奎了。
我跟朋友点了一大桌子菜,因为晚上上火车就只能吃泡面了,现在必须提前犒劳一下自己,嘻嘻……我们一边吃吃喝喝、一边看着窗外那些在雨中匆忙穿梭的游人,一瞬间仿佛觉得时间静止了,唯一能听到的只有雨落在地上的声音……突然!我感觉到耳边有一阵凉风,紧接着听到“啪”的一声,定睛一看,原来是店老板拿着苍蝇拍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落在我们桌角的苍蝇灭掉了……看来这位老板不光是在设计菜单上有一套,拍苍蝇的功夫更是了得!该不会是练过什么武功吧……?不过这位老板有一点不太让人喜欢,就是有些“精明”过头。我跟朋友两个人点了一大桌子菜,本来计划一下午就在这里泡着了,结果由于下雨,这家店的顾客尤其多,好多刚来的顾客没地儿坐,老板看我们吃的差不多了,便直接过来话里有话地跟我们讲:“两位是不是吃完了?如果吃完了的话我叫店员帮两位简单收拾一下桌子,你们再好好聊,要不这桌子多乱啊!”我们一开始没反应过来他的意思,心想收拾一下也好,便答应了。谁知这位老板随后和店员一起,再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把我们桌子上所有的东西全都收走了,重新给我们倒了两杯茶,我晕!看着门口那一群没有地方坐的刚来的顾客,我们也不好意思继续占着一张桌子闲聊,知趣地走了。PS:这老板真是让人很无语,我们旁边那桌是两个老外,目测那两个家伙在店里坐了快有一下午了,两个人就要了2瓶啤酒,一小盘瓜子,在那里边打牌边避雨不亦乐乎。老板怎么不先把这两个抠门儿的外国友人变相赶走,而是先赶我们这种点了一大桌子菜的优质顾客?应该不单纯是因为他不会讲英文吧?无语……
<strong>尾声</strong>
回客栈休息片刻,收拾了下东西,我们便踏上了返程之路。此时的天已经完全黑了,古城里的路纵横交错,我俩开始左绕右绕找出城的路。
远远看到正前方走来一波人,手里大包小包的提着好多东西,看样子像从城外来的,我俩便不失时机地问他们:怎么才能出城?
那波人给我们顺手一指,说:直着往前走就出去了。
紧接着他们问:怎么才能进城?
我们:直着往前走就进城了。
他们又好奇地问:城里面什么样?繁华吗?
我们再次装出一副“过来人”的高姿态,开始给他们描述城里那一派繁华的景象,这群人眨着充满好奇的大眼睛认真听着我们的描述……描述完我们自己也觉得好笑,简直就一现实版的《围成》,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去……
临出城,我们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大姐,她见我们大包小包提了好多东西,猜到我们是去火车站的,便主动跟我们说从这道门出去不好打车,让我们在她家等一下,等她老公回来之后让她老公开车送我们去车站,车费只收我们正常价,我们欣然接受。大姐人很健谈,跟我们讲了好多古城的历史,还说她家已经在这城里住了好多年了,听得我们心生羡慕。不一会儿她老公回来了,看面相应该是一位憨厚老实的大哥,我们上了车,跟大姐简单告别,踏上了返程之路。我会记着你们的!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还有这里的人……
<strong>小贴士</strong>
小贴士:1、平遥的牛肉很有名,想购物的朋友可以在古城里的商店买一些,类似“冠云”这种品牌的牛肉都是不错的。另外山西陈醋不推荐从这里买,没什么特别的,跟各大超市里卖的一样。
2、套票里的景点,像票号、镖局这种,挑几个有代表性的去看一下就好了,没必要都走遍,大同小异。
3、每年9月份在平遥古城有一个国际摄影大赛,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采风。
4、我们此行的花销大概是2000元/人,供大家参考。
2015-09-11发布拍摄于201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