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说点什么...
发送
1/242
阿拉善左旗等(11)
通湖草原等(8)
初夏,我们在宁夏。
<strong>说说这次旅行</strong>
说来惭愧,长这么大我对西北却是完全陌生的。除了一次在西安咸阳机场转机外,从未在真正意义上踏上过那片神奇的土地。
印象中,西北是头裹毛巾、腰舞红绸的陕北农民载歌载舞的欢乐;是“黄河远上白云间,孤城一片万仞山”风景中不言而喻的寂寥;是草原上骏马奔腾、牛羊成群的洒脱与自由;是沙漠里烈日炎炎、驼铃悠悠的空旷与思念。
5月15日,我和小伙伴儿们决定去亲眼目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和“沙海藏绿洲、塞上有江南”的神奇!
先预览一下我这次去过的地方:
我们三天内共去了三个城市:银川、中卫和吴忠,构成了一个大三角,基本上是一天游完一个城市内的景区。建议有条件的朋友可以自驾或在当地租车。从银川市开车到中卫市需要3个多小时,先去中卫还是吴忠可以根据天气情况自由选择。建议在天气晴好、无风的时候去中卫的通湖草原和沙坡头,因为大风会影响沙漠的观览和体验,当然也要防暑防晒。
第一天:宁夏博物馆、镇北堡西部影城、贺兰山岩画。(银川市)
这三个景区在银川市市区及银川市北部,游玩下来需要一天的时间。如果次日想去通湖草原和沙坡头,建议当天晚上赶到中卫市入住。因为从银川市到中卫市需要3个多小时的车程。如果次日启程,玩通湖草原和沙坡头的时间就比较紧张了。
1、宁夏博物馆
2、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3、贺兰山岩画
第二天 通湖草原 、沙坡头(中卫市)
这两个景区的主要看点就是沙漠和绿洲,因此天气非常重要。出发前一定要查看天气情况,如有大风,建议更改行程,因为会严重影响体验度,甚至参加不了其中的娱乐项目。
1、通湖草原
2、沙坡头
第三天
中华黄河坛、青铜峡黄河大峡谷、青铜峡一百零八塔(吴忠市)
纳家户大寺、中华回乡文化园(永宁县)
除青铜峡黄河大峡谷外,其余的景区都是建筑。或者是气势恢宏的黄河坛、或者是历经沧桑的一百零八塔、或者是翠瓦飞檐的清真寺、或者是充满异域风情的回乡文化园,它们从不同的角度诉说着宁夏的前世今生。如果走马观花的看一遍,一天的时间也是足够的。我们因中华回乡文化园正在修建而未能进入参观,有些遗憾。
1、中华黄河坛
2、青铜峡黄河大峡谷
3、青铜峡一百零八塔
4、中华黄河楼
5、纳家户清真寺
6、中华回乡文化园
<strong>行前准备</strong>
1、长袖薄外套、太阳镜、遮阳帽、魔术围巾(防沙用)、最好不要穿网面的鞋子(否则就需要租鞋套穿了)。
2、润唇霜、防晒霜、湿巾,如能有随身杯携带茶水更好。
3、感冒药、解暑药、晕车药、有助消化的药品、眼药水。
4、相机、充电器、数据线、手机、移动电源(最好能携带防止相机和手机进沙的保护套或透明袋)。
<strong>注意事项</strong>
1、宁夏深处内陆,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较大,建议带几件长袖薄外套,在白天烈日当头时可以防晒,晚上外出时还不会冷。
2、沙漠中紫外线强烈,遮阳帽和太阳镜是必不可少的物品。这次出行因走得匆忙,忘记带太阳镜,行程中吃了不少苦头,眼睛会干涩疼痛。遮阳伞不是很方便,因为在骑马、骑骆驼、滑沙、冲浪车等项目中,根本无法打伞。
3、防沙口罩或围巾,也是必需品。“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我们玩的时候带了导游准备的魔术围巾,嘴里还是能进沙子。不带的话可想而知。
4、鞋子最好不要穿带网面的,因为在沙漠中行走,沙粒进网面里,非常难清理,刷多少遍都难以恢复原状。除非租鞋套穿(十元一副),不过那样会严重影响拍照的效果,还怎么美美的拍照呢?
5、宁夏空气非常干燥,加上民族信仰和饮食习惯,菜品多为温和滋补、火气较重的牛羊肉,嘴唇特别容易干裂起泡,建议带上润唇霜、湿巾。女士更要做好补水、防晒的准备。如果条件允许,随身携带装有茶水的随行杯,去去火气、清清肠道,还是极好的。当然,如果能多喝一些当地的八宝盖碗茶,则是不错不错的。
6、宁夏昼夜温差大、午间气温很高,加上舟车劳顿,建议体质不强的朋友备上一些感冒药和解暑药。至于有助消化的药品,要因人而异,看看能不能控制住自己的嘴和胃了。这里的牛羊肉非常纯正,味道香浓,带些有助消化的药品,还是有助缓解暴饮暴食带来的不适的。
7、出行游玩时,一定要注意相机和手机的安全。在骑马、骑骆驼、坐冲浪车的时候,难免颠簸,如果手机或相机掉入沙中,不仅会造成人身危险,沙漠里风沙流动,比较难找。更为重要的是,那里的沙粒细如盐巴,很容易进入相机和手机的里面,损坏设备的功能。最好能带上防沙的塑封袋。
8、到达宁夏后,请尊重回族人民的文化和饮食。不要提及与“ZHU”有关的字眼,哪怕是人的姓氏。但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清真餐。我们本次出行,贴心的导游怕我们连吃清真餐上火,就穿插着安排了几顿汉餐。不过,既然来宁夏了,不就是要尝尽当地美食的吗?
<strong>特别提示+节日介绍</strong>
规划行程时,要尽量避开斋月(开斋节前一个月)、古尔邦节和圣纪节。以免到了宁夏之后,不仅品尝不到当地的正宗美食,还可能因找不到食物而饿晕。如遇到圣纪节,大家都过节去了,自己在马路上转悠,还玩个毛线啊!先来了解一下这三个节日。
开斋节。斋月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九月,在这个月里,人们在东方发白前吃好、喝好,直到太阳落山前水米不沾,待太阳落山后再进饮食。十月一日(伊斯兰教历)为开斋节。这天,男女老幼喜气洋洋,沐浴盛装,上寺礼拜,走亲戚拜邻居,互相问候。家家户户置办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的传统食品。有不少男女青年喜欢在开斋节举办婚礼。开斋节后,饮食时间恢复正常,不再受日出日落的限制。
古尔邦节。又叫"宰牲节",在开斋节后第70天举行。时间是伊斯兰教历太阴年十二月十日。因为教历每年十二月十日上旬为穆斯林朝觐麦加的朝圣期,十二月十日为朝觐最后一天,要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传说伊斯兰教先知易卜拉欣梦见安拉(真主)要他亲手杀自己的爱子作祭品,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忠诚的易卜拉欣果然准备于次日遵命动手,此举感动了安拉,便派天仙送来一只羊代替其子作祭品。穆罕默德为了纪念易卜拉欣,便规定将朝觐的最后一天作为"宰牲节"。节日这天穆斯林们衣冠整洁,喜气洋洋地上寺会礼(聚礼)。典礼活动别开生面,有条件的地方,每人要宰一只羊,七人合宰一头牛或一峰骆驼。然后将肉分成三份:一份留给自己,一份馈赠待客,一份济贫施舍。典礼之后,开始访亲问友。
圣纪节。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的三月十二日,这是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穆斯林们重视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先圣,赞颂穆罕默德的美德,永远不忘他的教诲。这天要集会、诵经、赞圣、讲述圣人的事迹,还要聚餐,俗称办"圣会"。相传穆罕默德也是在这天逝世的,故穆斯林又称此日为"圣忌"。
<strong>宁夏博物馆</strong>
【第一天】 历史,这样告诉我们。
第一站 宁夏博物馆
“宁夏博物馆新馆位于银川市金凤区人民广场东侧,共四层。其中,地下一层为文物库房、设备用房及办公区域,文物饱和藏量达150000件。地上建筑一层为中厅、贵宾接待室、临时展厅和观众服务厅;二、三层为各类展厅、图书阅览室和书库、多媒体教室及观众服务区。新馆主体建筑平面呈“回”字型布局,贴应了回族自治区的“回”字。出入口立面借鉴了伊斯兰民族风格,与三层外墙局部装修所采用的玻璃幕墙,形成了传统艺术与现代美感的强烈对比,又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上部透空隔架与下部石材结合,充分表现整个建筑优雅、简洁、均衡、沉稳的个性。外墙装饰所运用的迦陵频伽、力士志文支座等建筑构件形象,以及四个大门使用的装饰图案,都是宁夏历史文化遗存的代表,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在宁夏博物馆入口处,凭身份证可以免费领取自助解说机。只要在解说机上输入展品前的数字编号,解说机就可以自动介绍展品的历史和特点,非常方便。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分为:《宁夏历史文物陈列》 (按人类社会发展顺序陈列在宁夏地区出土的文物,反映宁夏自原始社会至明清的历史概貌)、《西夏文物陈列》 (集中了考古发掘的西夏文物精品,包括文字、工艺、佛教、建筑等)、《回族民俗文物展》 等。在这里可以对宁夏的历史文化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未能来得及对全部展品进行参观。如果想参观全部的展出藏品,估计需要两个小时。
宁夏博物馆
宁夏博物馆
西夏王陵模型
西夏王陵模型
宁夏博物馆
西夏鎏金铜牛
宁夏博物馆
宁夏博物馆
流泪的佛头
宁夏博物馆
宁夏博物馆
宁夏博物馆
北周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的陶俑阵容
宁夏博物馆
宁夏博物馆
宁夏博物馆
<strong>镇北堡西部影城</strong>
第二站 镇北堡西部影城
从宁夏博物馆出来,我们便前往镇北堡西部影城,需40分钟车程,部分路段正在维修,耽误了一些时间。只见司机师傅驱车一路向着贺兰山山脉行使,道路两旁栽种的钻天杨和槐树擦身而过。据导游介绍,银川市政府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号召全民种树,并以树的成活率考核结果。如果有一棵树不能存活,就会罚款300元。正因如此举措,如今银川市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并没有西北大漠的荒凉感。
镇北堡西部影城,原址是明清时代的边防城堡。后被在农场劳改的张贤亮先生发现,并在80年代初期介绍给了影视界。迄今为止,已有多部知名影视剧都是在这里拍摄,如《红高粱》、《黄河谣》、《黄河绝恋》、《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乔家大院》、《锦衣卫》等。
因为气候和地貌的特点,这里少见绿植,城堡的土墙和内部的建筑尽显大漠古城的干涸、沧桑与荒凉。景区内分明城和清城两个城堡(分别建于明代和清代)。受地震影响,明城城墙已是残垣断壁,城内也更显悲壮、苍凉。清城城堡,受地震影响不大,城内的布局和设计,也是一片繁华景象。
清城的城墙
两座城堡之间的石碑前,是一个八卦,围坐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大侠饶命
明城入口。在城堡外,就可以透过残垣断壁看到里面的景象和远处贺兰山的轮廓。
明城城堡中,有个区域再现了文革时期的景象。虽没经历过那个年代,但看到这些红色条幅、大字报、个人崇拜的场景,还是会觉得触目惊心!“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
该区域里有个房间的家居摆设,勾起了我们80后的回忆。高低柜、花床单、文件包、缝纫机、折叠椅、两座沙发、奖状、画框等等,全都是童年时家的符号。看得有些想家了。
明城里的布局,要么是西北农家院落,要么是大漠边关客栈,不难想象曾在这里演绎的走西口情感故事和《龙门客栈》中的打斗场景。
张艺谋拍摄的《红高粱》取景地。也正是因为很多在这里拍摄的电影,相继在国际上获奖,因此有“中国从这里走向世界”美誉。
九儿的家
九儿的闺房
从高处的观景台俯瞰明城,大漠边城,颓而不败。
明城的出口
《大话西游》中唐僧将小妖墨迹至死的地方。ONLY YOU !
来自天津的滕滕同学出镜了。“禽兽,放开那个女人!”
卖萌的骆驼。原本还在那尽情地咀嚼反刍,看到有来拍照的就马上配合地闭上了嘴!
月亮门
电影与风景,永远都是不可分割的。电影因风景让人记忆深刻,风景因电影而更闻名遐迩。不知是这里成就了大话西游,还是大话西游成就了这里?
清城中《大话西游》取景地
据导游介绍,电影剧组在这里拍戏,并不需要付费。唯一的条件就是离开时,需把演员的服装和道具留下,以吸引游客参观。这件衣服,不用说也知道是谁的了吧?
清城的城墙,受到风沙的蚕噬,风化出极为艺术的图案。
总的来说,镇北堡西部影城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它是中国的三大影城之一,也是中国西部唯一的一部影城。特殊的地貌特点和地理位置,使得这里更贴近西北农村的生活气息和边关大侠的桀骜性格。虽然有些简陋,不够奢华,但正是这种质朴和颓废,使得它别具一格。值得一去!
我们的午餐
黄河鲤鱼
<strong>贺兰山岩画</strong>
第三站 贺兰山岩画
如果说镇北堡西部影城,演绎着当代人心中的侠士情怀,那么贺兰山岩画,则凿刻着古代部落生活起居的场景。从影城出来,我们便前往贺兰山参观岩画,30分钟的车程,转瞬即逝。
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
岩画博物馆中陈列着世界各地的岩画照片。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在文字产生之前,只有这些岩画可以告诉我们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在参观岩画时,导游一再提醒注意脚下,别踩到当地的一种植物“蝎子草”。如果被蝎子草扎到,会像被蝎子蛰了一样疼痛和麻木。
鹿和牛等动物图案边缘的白色线条,是专家们用特殊的化学材料让岩画痕迹清晰再现的。但从图案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能栩栩如生地刻画这些动物,以昭示它们是自己部落的财产。
据考证,这块刻有两个手印的石头所记载的,是两个部落之间达成的契约。左侧手印下方弯腰低头的图案代表要俯首称臣,手印左侧的箭头则代表要将这块领地让给对方,自己的部落会另取他处。贺兰山口因在贺兰山最高峰下,地势险峻重要,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原始游牧民族的祭祀中心。因此是古代岩画最为集中的区域。
太阳神岩画
贺兰山的南面,植被较少。幸运的话,或许还能看到在这里生活的岩羊。
岩石下的孙悟空
西夏的文字。根据专家们对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的分析,贺兰口岩画是在不同时期先后刻制而成。其中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为,也有其他朝代和西夏时期的画像。凿刻方法不同,深浅不一。
<strong>通湖草原</strong>
【第二天】 大漠驼影 塞上江南
次日一早,我们便抵达通湖草原。实际上,这里已是内蒙古的地域。也许是因为季节的原因,并未见到想象中碧绿如海、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景象。但能在腾格里沙漠中留存着这样一片绿地和湖泊,也实在难得。听导游介绍,这里旅游门票的一半收入会用来治理沙漠。而由当地的民间智慧创造的治沙方法“麦草方格”更是为防止沙漠蔓延和保护包兰铁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通湖草原,可以体验马场骑马、骑骆驼、坐冲浪车、滑沙、开沙地四轮车等五项娱乐项目,通票280元。因为骑马时不允许带相机以免发生意外,所以没能记录下策马扬鞭(实际上就是小步溜达)的场景。但第一次在大漠中骑骆驼的感觉还是难以忘怀的。可惜也只是在场地内走了一圈,而不是穿行一段沙漠,而且时间太短,意犹未尽。骑骆驼时,虽然可以携带相机,但工作人还是会不断禁止拍照,所以只能随手抓拍,效果也只能碰运气了。
一到景区内部,就有工作人员送上洁白的哈达!
骑过骆驼,我们便乘坐冲浪车冲入沙漠腹地。冲浪车慢慢驶上沙峰,再在陡峭的地方疾驰而下,和过山车一样刺激。只听见队友们惊声尖叫,害怕并兴奋着。
冲入沙漠腹地后,骑四轮车的体验项目也有些短暂,而且方向主要是由工作人员来掌控,好不过瘾!
浩瀚无边的沙漠
沙漠的线条
体验滑沙项目
<strong>中卫沙坡农庄</strong>
烈日炎炎,风吹细沙。而我们却乐此不疲,尽情享受着沙漠带给我们的新奇。也许这是我第一次体验沙漠的热情,所以印象最为深刻。直至回来后的数日,记忆犹新的仍是沙海的浩瀚和驼铃的清脆。强烈推荐!
午餐的农家宴,吃的很high。清真餐口味地道,老板人也很Nice,买了两顶帽子,给了我们优惠价!
所以要帮忙宣传一下。(【沙坡农庄】,可以住宿的)!
蒿子面,是中宁县民间特色风味小吃,已经流传了360多年。清爽可口,余味悠长,具有健胃、清热的功效,还蕴含“寄托情思”“祈福安康”等意义。
因为吃牛羊肉火气比较重,喝些菊花茶去去火气。
<strong>沙坡头</strong>
茶足饭饱,继续前往国家5A级景区“沙坡头”。车程大概40分钟。
沙坡头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是草原与荒漠、亚洲中部与华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交汇地带,分南北两个景区。北区为沙漠,因与我们上午去的通湖草原景观相似,还遇到了扬沙天气,这次就没去。南区为因黄河流过而形成的绿洲,以及以黄河为主题的娱乐项目。这里可以体验羊皮筏漂流、黄河飞索和滑沙。
我和闪姐、三四选择乘快艇前往、坐羊皮筏返回(快艇和羊皮筏子是套票,必须一起购买。感觉这个规定有些不合理)。穿好救生衣,准备出发。牛仔很忙的节奏!
驶离码头
我们的快艇在惊悚的黄河飞索下疾驰而过,听着飞索上姑娘的尖叫声,就感到很是刺激。恐高的我,没有勇气去尝试。飞索包括往返双程,可以横跨黄河两次。
黄河滑索
黄河滑索
乘缆车爬上沙坡,俯瞰九曲黄河。虽然不高,但缆车这么简陋,心里还是有点怕怕的。
“天下黄河富宁夏”。2000多年前汉武帝为屯兵戍边,就曾在沙坡头筑堤引水挖渠,创造了黄河有堤坝引水的辉煌历史。唐代王维《使至塞上》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让这里声名远扬。登高极目,沙漠与戈壁滩之间的绿洲,随着黄河的流淌蜿蜒开来,想必“塞上江南”的美誉就是由此而来吧?
沙坡头,沙坡上的石头。好记!遗憾的是,在我们抵达山顶不久,就起了大风。没能看到王维诗句中“长河落日圆”的唯美画面,但目睹瞬间风起云涌、黄沙漫天的景象,也不失为一种深切的体验。
沙坡头,沙坡上的石头。好记!遗憾的是,在我们抵达山顶不久,就起了大风。没能看到王维诗句中“长河落日圆”的唯美画面,但目睹瞬间风起云涌、黄沙漫天的景象,也不失为一种深切的体验。
【提示】
返程的羊皮筏在下午五点关闭,因此要特别注意时间。如果天气不好的话,羊皮筏漂流的项目就会暂停甚至关闭。因此要查好天气情况,再选择交通方式。
<strong>中卫市向阳步行街</strong>
晚上,为了感受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和品尝正宗的羊肉串,我们七人去了中卫市的向阳步行街,这里满是烧烤摊和酒吧,不过更像是招待外地游客的场所。与其他地方大排档不同的是,这里的烧烤店都自带KTV包房,可以在包房里边K歌边撸串。我们还是选择在户外吃,这样大口吃肉、大杯喝酒才有放得开。西夏啤酒,度数较低,口感甜淡。来,走一个!
正宗的羊肉串
<strong>中华黄河坛</strong>
第三天 在建筑中寻找前世今生
中华黄河坛,是黄河金岸的标志性建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青铜峡市,为了礼敬黄河、祭拜黄河、感恩黄河而建。这里游人并不多,给人的感觉就是地大、人少、空旷、气派,只是有些偏远。新建的人文景观还需要岁月赋予它更多的魅力和内涵。
中华黄河坛牌楼是黄河坛的正门。这个15.8米高,45米跨度的10柱9门特大型牌楼,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青铜牌楼。这个角度,除了牌楼的造型之外,有点像台北的自由广场。
来张真正的“合影”吧!怎么有断臂山的感觉?
穿过五千年黄河壁照,拾阶而上,矗立面前的是这座青铜制作的思恩牌楼。远处的核心建筑端坐下方。思恩牌楼左右分别镌刻“饮水思源”“感恩报德”,即是“思恩区”主题——展示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表达报孝母亲河的赤子之情。
通过思恩牌楼,呈现在眼前的是黄河领域九省地图状的一泓水面,它的寓意是九省应饮水思源,共同深念“母亲河”的恩典。水面上横跨着三座大型九孔玉带拱桥,统称“三才桥”。大气不?
二十四节气图腾柱
十八面汉白玉石鼓
天津的滕滕
老人和日晷 时间的流逝
最后的一座青铜牌楼,充满了当地的民族特色。
关于此处景点,路过的话值得转转,能让自己因城市的拥堵和喧嚣而烦躁不已的心得以放松。但如果特意去玩的话,可能会有点小失望。这里更适合举办盛大的户外活动。
午餐时的特色菜。第一盘的苦苦菜是我们在等车的时候,勤劳能干、勤俭持家的导游杨娟在地上挖的。清爽去火,格外香甜。
当地小吃 馓子
这是蘑菇,不是面条。
<strong>青铜峡旅游区</strong>
饭后,我们又来到青铜峡黄河大峡谷景区。近距离感受母亲河的魅力。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位于宁夏吴忠青铜峡市青铜峡镇,距吴忠市区20公里,为石灰岩和砂页岩构成的黄河峡谷类风景区,被誉为“黄河中上游第一峡谷”。青铜峡自古就是黄河九大干渠的渠首,是“塞上江南”的发源地,峡谷中河水时缓时急,两岸山势对峙,闻名遐尔的108塔依山而建,与拦河大坝遥遥相望,其水利工程作用可与都江堰相媲美,素有“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铜峡”之美誉。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似曾相识却又别具一格。乘船在贺兰山和牛首山之间穿行,静静欣赏黄河两岸的独特风光。这里虽不如漓江两岸山川秀丽,也没有新安江上的烟雨迷蒙,但在褐黄色山脉与黄河之间,芦苇丛生、沙鸥飞翔,就像一条绿色丝带,为这片土黄增添几分生机。粗犷中不失妩媚,雄浑中吐露秀奇。
天书阁。这块石头(应该是砂页岩吧?)很像是叠放在一起的竹简,故称作天书阁。
天书阁
沙鸥飞翔
睡佛山,看山顶的石头像不像位老人的侧脸。传说这是天上的牧童在放牛时因打盹失职,被贬下凡间化作这睡佛山,看护着对岸由牛变成的牛首山。
<strong>一百零八塔</strong>
坐落于贺兰山山坡上的一百零八塔,也在这个峡谷之中。它是中国现存的大型古塔群之一,由实心的喇嘛式佛塔组成。塔群坐西面东,依山临水。塔基下曾出土西夏文题记的帛书和佛祯,因此推测塔群可能建于西夏时期。佛塔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11、13、15、17、1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总计一百零八座,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蔚为壮观。从塔砖的颜色和棱角可以看出,它们列队在这里,已历经沧桑。
从山顶俯瞰黄河对岸的牛首山。黄河雄浑,山峦巍峨。
<strong>中华黄河楼</strong>
从青铜峡市返回银川途中,路过黄河楼、纳家户清真寺和中华回乡文化园。这三处景点,我们并没有到里面真正游览,但停车驻足片刻的拍摄,也足以捕捉到令人回味的风景。
黄河楼,在烈日的灼晒下,以艳丽的色彩和飞檐的轮廓传递着中华古建筑的魅力!
<strong>纳家户清真寺</strong>
纳家户清真寺,是一座中式传统建筑风格的清真寺,翠瓦飞檐、古色古香。回族人民正在里面虔诚地祷告。我们也只是在门外转转。
路过的回族人民
<strong>中华回乡文化园</strong>
中华回乡文化园与纳家户大寺并不远,因正在修建,无法进入拍摄。主殿仿照泰姬陵而建,这里的异域风情,让这群玩咖在外面玩得很high!
大漠女侠调戏阿拉伯商人
<strong>银川</strong>
晚上,我们又赶回了银川市。酒店里星月广场不远,星月广场附近的清真寺在夜色中熠熠生辉。星月广场应该是市民晚上的活动娱乐场所,里面有为孩子准备的娱乐设施和一些小吃,很是热闹。
星月广场附近的清真寺。
<strong>德隆楼(鼓楼总店)</strong>
翌日,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提前半天返程。没能与大家一起去最经典的沙湖景区,非常遗憾。临别前,导游安排我们前往当地最有名的火锅店(德隆楼),一品当地正宗的涮羊肉。每人按固定的费用交付后,羊肉和蔬菜都是免费续添的。吃起来吧,吃货们!
食品安全检测小组
食品安全检测小组
临别前,与宁夏国旅的杨导合影,依依惜别。这几天的行程,辛苦你了!
人生,只是一场经历。经历什么,取决于自己的脚步。我的选择, 是远方的风景! 而比风景更美的,是陪伴你走过那段风景的人!相聚有时,后会有期。希望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重逢! 有你们,此行记忆足以珍藏。
我会记得这个初夏,我们在宁夏,看大漠驼影,游塞上江南......
2015-09-15发布拍摄于2018-04-22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