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等(10)
武夷山国家公园等(16)
二进武夷山,深度解放心灵
<strong>说说这次旅行</strong>
我的病又复发了,得出一趟远门去治。
这次治疗的地点是武夷山。
武夷山,丹山碧水,其疗效特好,不用打针,不用吃药,人置身其中,整个人就正常了。
虽说武夷山已游过,但老婆、儿子没去过,何况武夷山在搞1元门票活动。再说,武夷山是经得起反复看的。因此,2015年2月7日7点半在火车站接了刚下车的儿子就朝武夷山急驰而去。
<strong>前往武夷山</strong>
在上饶西枢纽从沪昆高速转入宁上高速,前方80公里就是武夷山了。
从赣、皖、浙、沪方向前往武夷山,会看到高速出入口有武夷山镇、武夷山市。两者相距33公里,别下错了出口,武夷山镇属江西上饶市铅(读yan,不读千)山县,听说提前下高速者不乏少数,在此,给后去的自驾者友情提个醒。
武夷山市又有3个高速出入口:武夷北、武夷山市区、九曲,根据自己的行程选择出入口。我去时从武夷山市区下高速,因为我要先看看预订的长福酒店位置,回程时则是从武夷北上的高速,缘由是我游玩了列宁公园并想穿越整个市区。
话说我当日从武夷山市区下了高速后,前方就是武夷山机场,继续前驶便是三姑度假区。
沿着武夷大道,12点到达武夷山的上埔南入口,简称南入口。南入口正在兴建新游客中心,目前土建已封顶。
还没等我停车,几个女野导即追着我的车跑,我隔着车玻璃拚命摆手拒绝仍未阻挡她们奔跑
脚步。看来,为了赚点导游费,她们也蛮拚的。
老婆、儿子则提前在同程网手机客户端上各买了1张1元门票。按照短信通知在南入口的5号、6号窗口取票,谁知这两个窗口没人,于是到3号窗口买了3张门票和3张一日观光车票。那网购的4张门票我们不要了,有钱就任性。
<strong>大王峰</strong>
远远地就瞧见了大王峰。果然有王者风范。武夷山36峰,最著名的有三峰:大王峰、玉女峰、天游峰。
观光车到达终点站,游人改为步行,一些游客见到几株梅花就疯狂地拍,殊不知里面的梅花更多更艳。
在桥上,女导游指着山崖上的一座白色小庙卖起了嘴皮子,当年朱熹在隐屏峰下的武夷精舍讲学,一狐狸(丽娘)仰慕朱熹才学,化身美貎村姑,天天来听课。日久生情,朱熹纳她为妾。后来,一对乌龟精嫉妒丽娘,就乘丽娘外出之际跟朱熹说,你妻子是狐狸精,不信的话,晚上看她的鼻子,会有意外收获。 朱熹虽然不愿意相信,但心里记下了。 夜里假寐,看见丽娘的的鼻前挂着一双晶莹剔透的玉箸,朱熹失声大叫。丽娘从梦中惊醒,水晶条掉在地上。 丽娘掩面痛哭,不得不离开。在外看热闹的那对乌龟窃笑,朱熹明白了它俩的歹意,愤然拿起桌上的毛笔点过去,于是就有了在九曲溪畔的“上下水龟”。丽娘跑了,朱熹后悔万分,为纪念丽娘,在山崖上建了一座小庙
<strong>天游峰景区</strong>
到了验票口,才算真正进入了天游峰景区。
朱熹园,又叫武夷精舍,是天游峰景区的第一个景点。
天游峰位于六曲溪北,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
登峰巅,望云海,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
天游峰为武夷第一胜景。未游天游峰,不算到武夷 。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赞道:"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天游的一览亭,濒临悬崖,高踞万仞之巅,是一座绝好的观赏台。从这里赁栏四望,群峰悬浮,九曲蜿蜒,竹筏轻荡,山山水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
茶洞,位于六曲的东面。此洞产茶“甲于武夷”,故名。如今洞里依然有一片饱经沧桑的古茶树。
其实,茶洞之奇,并不在于茶,而在于它的“峥嵘深锁”的意境。
茶洞最北面,有一仙浴潭。相传该潭曾有仙女在此沐浴,故名。七仙女在此沐浴时遭乌龟精偷窥,最小的仙女向天上求救。王母娘娘一怒,就点龟为石,还在它背上开了一溜台阶,让千人踏、万人踩。哈哈,好色就该遭受这罪吗。
从伏虎岩前的石径登上,内有一道石门,入石门穿过石洞,眼前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从洞中可放眼望接笋峰、隐屏峰、玉华峰、清隐岩、天游峰、仙掌峰。
天游峰的登山道是单向的,从前山上,有848级台阶,然后从后山下山。山顶有2栋房子,之一是宋美龄舞厅旧址。
游玩时间3至4小时。
南、北主入口停车场均免费停车。
<strong>云窝</strong>
云窝,每逢合适的天气,这些石头里便生出一团团的云雾来。只是,如今只有雾霾的年代,怕是见不到云窝的盛景了。
<strong>晒布岩</strong>
亚洲第一巨石——晒布岩,据说那一条条痕迹就是仙人晒的布。
<strong>御茶园</strong>
御茶园遗址,两次游武夷山都只是擦肩而过,均未深入其中,略带遗憾。
<strong>九曲溪</strong>
九曲溪,中国最美的溪流,因有九道弯而得名,起于星村镇筏游码头,止于武夷宫。
九曲溪的源头来自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黄岗山,从这座华东最高峰流下的涓涓细流穿峡汇成溪流,全长60公里,流淌到武夷山市星村镇时,进入风景区,在群山中盘旋萦绕。它顺流,倒记数经九曲、八曲、七曲、六曲、五曲、四曲、三曲、二曲,然后到达一曲终点,汇入崇阳溪,此程9公里,直线距离仅5公里。郭沫若曾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游人凭借一张竹筏逐波顺流而下,抬头山景源源而来,俯首水色飘拂而去,此乃武夷山景观的最精华之处。
乘筏顺水游览,约1.5小时。这一段河道的溪水澄碧清澈,傍山而流,穿涧而过,山回溪转,九折万状。
九曲溪两岸的峰岩还具有“移舟换景”的特点。同一山峰在不同曲水的视点下,会变幻为不同的景观。眼前就是一块横放的金华火腿,还被人割了两刀拿去做菜了。
也有迷恋美景,不再跳动的青蛙。
水光潋滟,映照着苍翠的树林,映照着紫褐的悬崖,映照着竹筏上的红男绿女。
竹笩上居中的美女见我的镜头对着她偷拍,本能地用双手遮挡,可以想见,她不是绿茶婊。
随后见我长得帅帅的,转为很配合我拍照。
真实情况是,她在同伴的感染和鼓动下,对我放下了铠甲,去掉了戒心。
每个人都对他人温暖一点,整个世界就充满了温暖。
看我写得如此美妙,别以为我坐了竹筏。妻儿不想在春寒中静坐于竹筏上,而我前两年已泛舟九曲,故此我们只在九曲溪边捡卵石,向溪水中掷瓦片。嬉水的情景羡煞了竹筏上的游人,她们要求船夫靠岸,而船夫明确地拒绝了她们的愿望。
船票130元,另每人付10至30元不等的小费。若不付,船夫则不言不语,付了就一路欢声笑语。
<strong>玉女峰</strong>
玉女峰,贵为武夷山的标志,传说是众仙始祖母太元圣母的象征。文人墨客把它描绘成 “仙女出浴”,还编出“仙女云游路过,被武夷山水所迷,下凡嫁给勤劳勇敢、老实憨厚的小伙子为妻,拒天兵捉拿,愤而化身为石”的美丽传奇。自古英雄爱美人,这里倒好,仙女爱乡巴佬,多么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啊!
1、度假区至九曲竹筏码头8公里,9路公交车相通。
2、古人游九曲逆水而上,从一曲到九曲,现代人乘竹筏从九曲至一曲,即从星村码头顺流而下至武夷宫上岸。
<strong>武夷山一线天</strong>
从天游峰南入口坐观光车去往一线天。途中会经过虎啸岩,但游客一般是先游一线天,后游虎啸岩。
一线天,在二曲南面的一个幽邃的峡谷中,是武夷最奇的岩洞。
从伏羲洞而入岩内,到了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足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长虹。
一线天的由来,民间传说颇多。有的说这是桃花女用绣花针划开的;有的说这是伏羲大神用玉斧所劈。但据科学分析,武夷山的红色岩层比较松脆,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受到压力影响,就产生断裂,形成所谓的“节理”。这种垂直的节理,也就是微小的裂隙,在流水的溶解和侵蚀下,就逐渐地扩大、延长。而岩层底部质地松软的页岩,也被逐渐侵蚀,成为扁浅的岩洞。于是,三洞并列,一线见天的自然奇观就出现了。
<strong>虎啸岩景区</strong>
游完一线天,接下来有二种玩法。一是返回,坐观光车去虎啸岩;二是继续向前步行,徒步去虎啸岩。我们选择的是后者。选择后者的很少。这段路的徒步时间说是30分钟,但我们走下来觉得远不止。
从一线天徒步虎啸岩,一路没啥亮眼的景色,但由于几近平路,倒也怡然自得。
“山是一块石,石是一座山”,这是武夷山岩峰的一大特色。
虎啸岩就是一块巨石,四壁耸峙,象一只威慑四方的伏虎,雄踞在武夷山的南大门。中有巨洞,每当山风穿过,呼吼声似虎啸,因而得名。
高悬壁立的峭岩像一幅巨大的画屏独当一面,岩壁上镌刻着“虎溪灵洞”四个醒目大字。
若不是寺前矮墙上写着“天成禅寺”,或看到上空的缕缕香烟,有谁知道那地方是禅寺?看来,这“看洞不见洞,说寺不像寺”又是武夷山的另一特色吧。
佛像建在向外倾斜的崖壁下,片瓦不施,风雨不侵。导游叮嘱游客们,拍佛像有讲究的,不能拍半身。
游步道上有老虎嘶吼时伸出的舌头挡道。
回头再望,老虎的舌头又变成了乌龟,大自然就是这么奇妙。
文武峰,须同时拍到,才会文武双全,不宜分开单独拍。
游步道上还有从海边假借过来的平安香,一根粗木的顶端经火烤而成,柱体上嵌入了很多1元的硬币,一些游客想贪财,却怎么使力也拔不出硬币来。
逆光,没拍好。
一块镌刻着“好汉坡”的石头高傲地挺立在山脚。这块与“奇险甲天下”的西岳华山脚下的“心石”一样的警示碑,时刻都在告诫游人,前面就是上虎啸岩的险道“好汉坡”。仰望这条“好汉坡”的攀山道,实在腿软。这哪是登山的路,分明是悬挂在峭壁的天梯。此刻想到唐代李白发出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惊叹,不禁生出同样的感慨。
一线天、虎啸岩两个景区相通,既可单独玩,也可一并游玩。一线天、虎啸岩单独游玩时间都须1个小时,一并游玩时间2个小时内。我们下午3点钟从一线天进,出虎啸岩时是4:30。
脚健者可不买70元的观光车票,坐神通广大的6路公交车到达南、北主入口,然后步行30至50分钟去景点。许多游客就是这么干的。
出虎啸岩时询问工作人员,此时去大红袍景区尚可否,答复的是所有景点都是5点钟停运观光车。
“自己开车进去呢?”
“万一你进去后分错了路口,人身安全谁负责呀?”
夕阳还高挂着,总不能这么早就躺进旅馆吧,于是将第二天早上的行程提前了。
<strong>下梅村</strong>
下梅古村,在市区东南12公里处,从高速公路的立交桥下穿过后,汽车就驶上了秀美的盘山公路。
一下车就在下梅古村停车场边上看到一块刻着“晋商万里茶路起点”字样的大石头,勾勒着晋商贩运武夷山茶叶的艰辛路线图。
进入村子,前面是一座祖师桥,站在桥上却让所有人都惊呼不已,恍惚间来到了江南水乡,一条溪流将村子一分为二。
这条长900余米的当溪,是康熙年间为了茶市而修建的一条人工运河,沿河曾设了九个埠位。
现在溪水宽不过盈丈,有众多石桥可通南北,溪边有美人靠,可坐可倚。
如果说当溪是下梅的血脉,那么当溪两岸各式建筑民居,则是下梅的骨骼。
下梅村现尚存完好的邹氏祠堂、西水别业、邹氏大夫第、施政堂、陈氏儒学正堂、邹宅闺秀楼、方氏参军第、程氏隐士居以及镇国庙、坤井等古建筑,无一不是砖雕、石雕、木雕和彩绘的艺术奇葩。那些精雕细刻的仙鹤、牡丹、喜鹊砖雕,或浮雕或镂空,透着豪华和富贵;那些图案讲究的门当、石鼓,都是赏用兼备的石雕精品;那些木雕的挑梁、吊顶、窗棂,亦是精彩纷呈;还有那些寓意深刻的彩绘,更是气韵灵活、美轮美奂。游走其中,恍如隔世。
西水别业,当年的花园堪比《红楼梦》的贾府。
老人们在安坐,年轻人在聊天,孩子们在嬉戏,古村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避免了让更多的人来打扰他们简单的生活。
这样销魂蚀骨的村落太容易让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在下梅,富贵如过眼烟云,只空留极盛时留下的种种陈迹,在多少年后,随着旅游的兴起,又慢慢浮出了水面。
央视纪录片《万里茶路》的开篇,拍的就是下梅村,拍的就是这村里的邹氏。邹氏在清朝靠贩运茶叶成为巨贾,在村里建豪宅72栋,后与晋啇合伙,将武夷岩茶又卖到了欧洲,显示了一个农民的气魄。
邹氏祠堂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为砖木结构。祠门以幔亭造型,饰有“木本”、“水源”篆刻书法两幅,意即如木之本、水之源,生生息息永不灭。祠门前设有拴马石、抱鼓石,供前来祭祀始祖的后代驻停。其风火墙为双波造型,气势宏阔。
闺秀楼是家族女孩们“起舞弄清影,持针绣女红”的休闲娱乐场所。这座闺秀楼结构精巧,为双层楼,四壁开窗,可望窗外田野山水,可听黄茑对唱。怀满春情的大家闺秀,面对窗外大好春光,怎不情思绵绵。现在我们登上楼来,不见当年绻缱悲愁的女子。
而今梅溪水位浅显,早已失去航道的功能。
门票60元。我们下午5点到达售票处时,不见一个人的踪影,工作人员早已回家做晚饭去了。上班时间也可从村后进入景区,你懂的。
原本打算在下梅村吃晚饭,但又想喝点酒,只得回酒店放好车后方能畅饮。
<strong>住宿</strong>
回到三姑度假区,来到不夜城(就是排档)对面的长福酒店。说起在预订的这家酒店,其过程异常曲折,说出来全是泪。在酒店前台,与老板和客服各打了20分钟电话,气得我走了,积分兑换的房间哥不要了。
好在行前已在南源岭也预订了茗轩客栈,驱车5公里找到客栈。也蛮好找的,过了武夷山南入口继续往前开,在九曲高速出入口附近即是。
南源岭是个搬迁安置小区,景区里的山民都集中迁至了此处,有的人家分了二、三栋房子,便拿出多余的改建成客栈或餐馆。小区里,有几十家客栈,餐馆倒不多,只有五、六家。
一番安顿,年轻的客栈黄老板带我们拐了2个弯,指明了餐馆的方位,让我们自己挑选,然后折身回去了。他大概是要避餐馆提成之嫌吧。
黄老板正与邻居在泡功夫茶,在他的邀请下,我们也围坐在一块。全家这样清闲地喝茶,已隔了好些时日了。此时,方觉人生开始圆满。
黄老板边喝边介绍他的各种茶叶以及采摘的艰辛,个中用意,我们听得明白。第二天早上退房时,受了蛊惑的老婆买了半斤。其实,办公室有的是公家的茶叶。
武夷山主产岩茶,品种有大红袍、金骏眉、正山小种等。黄老板坦诚道,这些其实都是一块地里的茶叶,只是采摘的日子不同而已,有时晚采2天,其品性就不一样,价格也相差蛮大。他向我们推荐的两种是200元和300元一斤的品种,一个香气飘在茶水面上,一个香气沉在茶水里,后者更润肺。
茗轩客栈还算不错,是一个开张不久的客栈,由小夫妻俩开罗,床单干净,住得舒适,有独卫,有免费wifi,价格也便宜,不足百元。黄老板热情度拿捏很很有分寸。小区里也安静,适合自驾者投宿。
<strong>悠悠美食</strong>
老柴火餐馆已打烊,我们走进了悠悠美食店。
点了3个菜,拿出自带的葡萄酒,酒足饭饱后结账,才65元,够便宜的。不是所有的出门都是烧钱的。
<strong>《印象大红袍》演出</strong>
开车到印象大红袍剧场。上次在这里观看了老谋子导的实景演出,此次带家人来只是看下外景而已。若不是门票太贵,昨晚肯定会来光顾的。
<strong>中华武夷山茶博园</strong>
旁边的山头上就是茶博园,门票30元,此次1元活动把它纳入了。
早晨的茶博园,大门洞开,有百姓在此晨练。
茶博园是个鸡肋的景点。
<strong>早餐</strong>
绕了一圈茶博园,驶至三姑度假区的山西刀削面店吃早餐,店主(上饶县人)听我口音还职业性地跟我套老乡近乎,结局是他稀里糊涂地多找我8块钱。
<strong>云河漂流</strong>
用完早餐,开车至云河漂流景点。我们并不是来漂流的,我们只是来拍照。寒气中不太适宜漂流,事实上也没有一个漂客。
然而这里的景色却非常适合拍照,溪水由于没有竹排的打扰,水面平静如镜,将图片倒转也是一样的效果。
<strong>大红袍景区</strong>
上次我没有游大红袍景区,这次决定全家前往。
驶至对面的大红袍景区停车场,这里又叫赤石北入口。虽然看到很多私家小车穿过栏杆,开往大红袍,但当地的野导告诉我,只有挂当地牌照的小车才准驶入。于是弃车步行过桥,进入验票处。
过了海峡两岸青年友谊林,询问一老者去那6棵老茶树要多长时间,得知须1个小时后,妻儿打了退堂鼓,我独自再前行至瑞泉茶博馆,并爬上了附近山头上的一片茶叶基地。
武夷岩茶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以独具岩韵而享誉中外,茶王"大红袍"更是世间极品。当年向美国总统赠送了2两"大红袍"茶叶,美帝嫌我泱泱大中华小气,周恩来总理解释说:我们送了半壁江山给你。
有意思的是路上的茶园主人断章了朱熹的上半句话,来护卫他的茶园。
<strong>武夷山市</strong>
武夷山市区是啥模样,尚未曾端详过,前次是坐火车深夜到达武夷山站,随后就接往度假区交通饭店。此次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上,想走哪就走哪。
先走武夷大道,后转入五九路,在市政府旁边就是开放式的列宁公园。
公园里有很多晒太阳的市民,也有不少烈士、将军的墓碑,感觉阴气太重。这话,只能跟自己说。
<strong>鹅湖书院</strong>
依依惜别武夷山,踏上了前往鹅湖书院的征程。
在宁上高速的铅山出入口下高速。
驶在通往鹅湖村的山路上,松林扑面而来,心情大好。
鹅湖书院位于江西铅山县鹅湖镇,因鹅湖山得名,国子监博士吴士良曾立碑于书院,碑文写道:“天下四大书院——嵩阳、岳麓、白鹿洞、鹅湖书院。”
古代书院众多,鹅湖书院凭什么闻名遐迩,位列四大书院之一呢,这不得不提书院建立之前的“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5月,吕祖谦为调停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矛盾,邀请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到鹅湖寺进行辩论。6月初,陆氏兄弟依约而来。此次“鹅湖之会”, 气氛一开始就异常沉闷。作为会议的主持者,吕祖谦在会上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让他们自由发言。双方就各自的理论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我国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他们之争,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之争。
“鹅湖之会”的规模不算小,虽然直接参加辩论会的是朱熹和陆九渊兄弟,但列席旁听者有若干人。
朱、陆争论了三天,口干舌苦,互不相让,虽然无果而终,但他们的学术理论指明了理学的发展方向,成为中国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这次辩论中所迸发的思想火花照亮了理学发展的前程。
人们为了纪念“鹅湖之会”, 纪念朱熹、陆九渊、陆九龄和吕祖谦四位贤人,在鹅湖寺附近建了“四贤祠”,后更名为“鹅湖书院”。 康熙皇帝还为御书楼题字作对。
鹅湖书院比鹅湖寺大得多,建筑规模颇似孔庙。
鹅湖书院的大门,不在正中,而在左面。
书院四周有山有溪,环境幽雅,名扬四方的鹅湖书院竟是如此低调地隐于其中。
门票30元,并不是网传的20元。小车停车费5元。鹅湖书院是封闭式的,想逃票不容易,除非你从管委会那边的右门进去。
自驾者在宁上高速的铅山出入口下,前有指示牌,然后拐入一条山区水泥公路,前行5华里即达。
背包客须在鹅湖镇乘坐开往鹅湖村的班车,每天班次不多,亦可从镇上打摩的前往。
乘坐上饶往返武夷山汽车的游客可在双合村下车,然后步行5华里或在双合村打摩的到达书院。
<strong>河口镇</strong>
铅山县城的所在地叫河口镇,依信江而建,乃江西四大古镇之一。
铅山连四纸白如玉,寿纸千年好写意。这上等好纸,怎能躲过天子法眼?连《四库全书》都爱上了铅山纸,那么,天下还有多少书会不喜欢?山区产好竹,百姓抄绝活,有饭吃就有产量,有钱赚就有商人,再加上宋以来规模庞大的武夷茶叶的涌入,这商运就火起来了。于是,位于信江中游南岸的河口镇,就当仁不让成为了纸、茶的水运集散中心,帆樯如林,浩浩荡荡一千多年。
民间素有“买不尽的汉口,装不完的河口”之说。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的乔致庸贩运福建下梅村的武夷山茶叶,就是在河口镇改装大船,经信江入长江,再溯汉水而上,远销俄罗斯。故此,河口水运,又称作“万里茶路第一镇”。
来到河口镇,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和第一镇,我算都走齐了。
当年的河口古街有店铺和手工作坊五百多家,现仍遗有百余家。
行走在河口古镇,初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古巷上,当年商贾云集的场面已不复寻,只有巷道上的青石板轻轻一叩,还回响着历史的颤音。
身边走过一群游客,脚步踩在千年古道上,时而轻缓,时而凝重。他们许是也如我一样,来寻一个古老的故事吧。
这些老巷子,很多人拍过,但这不影响我的拍摄。
老巷虽老,却犹如睿智的长者,经历了岁月洗礼,目睹了历史沉浮,见证了城市变迁。
古街两旁是两排低低矮矮的平房,房子的墙面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鲜,门窗大多为木头做成的,中间是一条青石板路。当人们进入老巷时,会强烈地感觉到从喧嚣的闹市,一侧身就闪进了一条宁静幽深的古街了,静的连自己的脚步声都听得十分清楚。
老巷的声音低低沉沉的。随手叩开一扇斑驳的大门,户枢久远的低吟如约而至。
老巷很老了,一声咳嗽,从时光最底层传来,它也许是瞧出了时光的深层隐语。
老巷的目光温温润润的。也曾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经历了高低错落,更经历过灾难幻灭。它咬咬牙,挺挺身,居然一口气走到了很远。
古街上行人寥寥,走着,走着,我就走到了清朝。
抬脚踢中一块砖头,也许比这个城市的岁数还大。
建于1881年的“金利合”药铺,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具有近代风格的店铺。
这条古街,不光是清一色的中式楼板房,也有西洋建筑元素。谁说天朝闭关锁国?!
这条商业街道,不是只会赚钱,也开了“世界书局”。
对岸几座丹霞山头沿信江一字排开,如鲤鱼嬉水。
远古的浮桥,至今还在渡人。
在街口,看到了县政府对古街的保护、改造规划图。这种眼光,让人兴奋。
我们亲眼目睹了正在施工的场景,有些刚替换上的新木板还没来得及伪装成古色。
妻儿走了一段,望着不见巷尾的古街就停止了脚步,放任我一个人扫通整条街。街道有几里路长,长似乌镇的西栅。
自驾者走宁上高速的在铅山出入口下高速,走沪昆高速的要在横峰出入口下高速(没有铅山出入口)。我离开铅山时就是在横峰出入口上的高速,只10公里。
背包客在铅山火车站、铅山汽车站下,徒步走遍县城。明清古街的本名叫二堡街。
回到金利合商铺时,有一少妇在拍此楼,于是将她的拍姿一块取进图中,她的女同伴发现了我的举动,告之她一切。她朝我走来,有了如下未经剪辑的对话:
她:你是铅山县摄影协会的吧?
我:是的。(原谅我的随口欺骗)
她:我认识你,以前看过你的摄影作品展。(此时,她把头伸到我胸前,观看相机里的她的照片)拍得不错。
她:你贵姓?
我:姓*。
她:我们还是本家。
各位看官,她是否很擅长跟男人搭讪呀。可惜我未向她索问微信、手机号,甚至连邮箱、QQ号都未问。若是我多说半句话,下面会有故事发生吗。
<strong>END</strong>
旅行,不仅仅是为了艳遇。
<strong>说说这次旅行</strong>
我的病又复发了,得出一趟远门去治。
这次治疗的地点是武夷山。
武夷山,丹山碧水,其疗效特好,不用打针,不用吃药,人置身其中,整个人就正常了。
虽说武夷山已游过,但老婆、儿子没去过,何况武夷山在搞1元门票活动。再说,武夷山是经得起反复看的。因此,2015年2月7日7点半在火车站接了刚下车的儿子就朝武夷山急驰而去。
<strong>前往武夷山</strong>
在上饶西枢纽从沪昆高速转入宁上高速,前方80公里就是武夷山了。
从赣、皖、浙、沪方向前往武夷山,会看到高速出入口有武夷山镇、武夷山市。两者相距33公里,别下错了出口,武夷山镇属江西上饶市铅(读yan,不读千)山县,听说提前下高速者不乏少数,在此,给后去的自驾者友情提个醒。
武夷山市又有3个高速出入口:武夷北、武夷山市区、九曲,根据自己的行程选择出入口。我去时从武夷山市区下高速,因为我要先看看预订的长福酒店位置,回程时则是从武夷北上的高速,缘由是我游玩了列宁公园并想穿越整个市区。
话说我当日从武夷山市区下了高速后,前方就是武夷山机场,继续前驶便是三姑度假区。
沿着武夷大道,12点到达武夷山的上埔南入口,简称南入口。南入口正在兴建新游客中心,目前土建已封顶。
还没等我停车,几个女野导即追着我的车跑,我隔着车玻璃拚命摆手拒绝仍未阻挡她们奔跑
脚步。看来,为了赚点导游费,她们也蛮拚的。
老婆、儿子则提前在同程网手机客户端上各买了1张1元门票。按照短信通知在南入口的5号、6号窗口取票,谁知这两个窗口没人,于是到3号窗口买了3张门票和3张一日观光车票。那网购的4张门票我们不要了,有钱就任性。
<strong>大王峰</strong>
远远地就瞧见了大王峰。果然有王者风范。武夷山36峰,最著名的有三峰:大王峰、玉女峰、天游峰。
观光车到达终点站,游人改为步行,一些游客见到几株梅花就疯狂地拍,殊不知里面的梅花更多更艳。
在桥上,女导游指着山崖上的一座白色小庙卖起了嘴皮子,当年朱熹在隐屏峰下的武夷精舍讲学,一狐狸(丽娘)仰慕朱熹才学,化身美貎村姑,天天来听课。日久生情,朱熹纳她为妾。后来,一对乌龟精嫉妒丽娘,就乘丽娘外出之际跟朱熹说,你妻子是狐狸精,不信的话,晚上看她的鼻子,会有意外收获。 朱熹虽然不愿意相信,但心里记下了。 夜里假寐,看见丽娘的的鼻前挂着一双晶莹剔透的玉箸,朱熹失声大叫。丽娘从梦中惊醒,水晶条掉在地上。 丽娘掩面痛哭,不得不离开。在外看热闹的那对乌龟窃笑,朱熹明白了它俩的歹意,愤然拿起桌上的毛笔点过去,于是就有了在九曲溪畔的“上下水龟”。丽娘跑了,朱熹后悔万分,为纪念丽娘,在山崖上建了一座小庙
<strong>天游峰景区</strong>
到了验票口,才算真正进入了天游峰景区。
朱熹园,又叫武夷精舍,是天游峰景区的第一个景点。
天游峰位于六曲溪北,东接仙游岩,西连仙掌峰,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
登峰巅,望云海,变幻莫测,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
天游峰为武夷第一胜景。未游天游峰,不算到武夷 。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赞道:"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天游的一览亭,濒临悬崖,高踞万仞之巅,是一座绝好的观赏台。从这里赁栏四望,群峰悬浮,九曲蜿蜒,竹筏轻荡,山山水水尽收眼底,令人心胸开阔,陶然忘归。
茶洞,位于六曲的东面。此洞产茶“甲于武夷”,故名。如今洞里依然有一片饱经沧桑的古茶树。
其实,茶洞之奇,并不在于茶,而在于它的“峥嵘深锁”的意境。
茶洞最北面,有一仙浴潭。相传该潭曾有仙女在此沐浴,故名。七仙女在此沐浴时遭乌龟精偷窥,最小的仙女向天上求救。王母娘娘一怒,就点龟为石,还在它背上开了一溜台阶,让千人踏、万人踩。哈哈,好色就该遭受这罪吗。
从伏虎岩前的石径登上,内有一道石门,入石门穿过石洞,眼前豁然开朗,别有洞天。从洞中可放眼望接笋峰、隐屏峰、玉华峰、清隐岩、天游峰、仙掌峰。
天游峰的登山道是单向的,从前山上,有848级台阶,然后从后山下山。山顶有2栋房子,之一是宋美龄舞厅旧址。
游玩时间3至4小时。
南、北主入口停车场均免费停车。
<strong>云窝</strong>
云窝,每逢合适的天气,这些石头里便生出一团团的云雾来。只是,如今只有雾霾的年代,怕是见不到云窝的盛景了。
<strong>晒布岩</strong>
亚洲第一巨石——晒布岩,据说那一条条痕迹就是仙人晒的布。
<strong>御茶园</strong>
御茶园遗址,两次游武夷山都只是擦肩而过,均未深入其中,略带遗憾。
<strong>九曲溪</strong>
九曲溪,中国最美的溪流,因有九道弯而得名,起于星村镇筏游码头,止于武夷宫。
九曲溪的源头来自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黄岗山,从这座华东最高峰流下的涓涓细流穿峡汇成溪流,全长60公里,流淌到武夷山市星村镇时,进入风景区,在群山中盘旋萦绕。它顺流,倒记数经九曲、八曲、七曲、六曲、五曲、四曲、三曲、二曲,然后到达一曲终点,汇入崇阳溪,此程9公里,直线距离仅5公里。郭沫若曾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游人凭借一张竹筏逐波顺流而下,抬头山景源源而来,俯首水色飘拂而去,此乃武夷山景观的最精华之处。
乘筏顺水游览,约1.5小时。这一段河道的溪水澄碧清澈,傍山而流,穿涧而过,山回溪转,九折万状。
九曲溪两岸的峰岩还具有“移舟换景”的特点。同一山峰在不同曲水的视点下,会变幻为不同的景观。眼前就是一块横放的金华火腿,还被人割了两刀拿去做菜了。
也有迷恋美景,不再跳动的青蛙。
水光潋滟,映照着苍翠的树林,映照着紫褐的悬崖,映照着竹筏上的红男绿女。
竹笩上居中的美女见我的镜头对着她偷拍,本能地用双手遮挡,可以想见,她不是绿茶婊。
随后见我长得帅帅的,转为很配合我拍照。
真实情况是,她在同伴的感染和鼓动下,对我放下了铠甲,去掉了戒心。
每个人都对他人温暖一点,整个世界就充满了温暖。
看我写得如此美妙,别以为我坐了竹筏。妻儿不想在春寒中静坐于竹筏上,而我前两年已泛舟九曲,故此我们只在九曲溪边捡卵石,向溪水中掷瓦片。嬉水的情景羡煞了竹筏上的游人,她们要求船夫靠岸,而船夫明确地拒绝了她们的愿望。
船票130元,另每人付10至30元不等的小费。若不付,船夫则不言不语,付了就一路欢声笑语。
<strong>玉女峰</strong>
玉女峰,贵为武夷山的标志,传说是众仙始祖母太元圣母的象征。文人墨客把它描绘成 “仙女出浴”,还编出“仙女云游路过,被武夷山水所迷,下凡嫁给勤劳勇敢、老实憨厚的小伙子为妻,拒天兵捉拿,愤而化身为石”的美丽传奇。自古英雄爱美人,这里倒好,仙女爱乡巴佬,多么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啊!
1、度假区至九曲竹筏码头8公里,9路公交车相通。
2、古人游九曲逆水而上,从一曲到九曲,现代人乘竹筏从九曲至一曲,即从星村码头顺流而下至武夷宫上岸。
<strong>武夷山一线天</strong>
从天游峰南入口坐观光车去往一线天。途中会经过虎啸岩,但游客一般是先游一线天,后游虎啸岩。
一线天,在二曲南面的一个幽邃的峡谷中,是武夷最奇的岩洞。
从伏羲洞而入岩内,到了深处,抬头仰望,但见岩顶裂开一罅,就像是利斧劈开一样,相去不足一尺,长约一百多米,从中漏进天光一线,宛如跨空长虹。
一线天的由来,民间传说颇多。有的说这是桃花女用绣花针划开的;有的说这是伏羲大神用玉斧所劈。但据科学分析,武夷山的红色岩层比较松脆,在地壳抬升的过程中,受到压力影响,就产生断裂,形成所谓的“节理”。这种垂直的节理,也就是微小的裂隙,在流水的溶解和侵蚀下,就逐渐地扩大、延长。而岩层底部质地松软的页岩,也被逐渐侵蚀,成为扁浅的岩洞。于是,三洞并列,一线见天的自然奇观就出现了。
<strong>虎啸岩景区</strong>
游完一线天,接下来有二种玩法。一是返回,坐观光车去虎啸岩;二是继续向前步行,徒步去虎啸岩。我们选择的是后者。选择后者的很少。这段路的徒步时间说是30分钟,但我们走下来觉得远不止。
从一线天徒步虎啸岩,一路没啥亮眼的景色,但由于几近平路,倒也怡然自得。
“山是一块石,石是一座山”,这是武夷山岩峰的一大特色。
虎啸岩就是一块巨石,四壁耸峙,象一只威慑四方的伏虎,雄踞在武夷山的南大门。中有巨洞,每当山风穿过,呼吼声似虎啸,因而得名。
高悬壁立的峭岩像一幅巨大的画屏独当一面,岩壁上镌刻着“虎溪灵洞”四个醒目大字。
若不是寺前矮墙上写着“天成禅寺”,或看到上空的缕缕香烟,有谁知道那地方是禅寺?看来,这“看洞不见洞,说寺不像寺”又是武夷山的另一特色吧。
佛像建在向外倾斜的崖壁下,片瓦不施,风雨不侵。导游叮嘱游客们,拍佛像有讲究的,不能拍半身。
游步道上有老虎嘶吼时伸出的舌头挡道。
回头再望,老虎的舌头又变成了乌龟,大自然就是这么奇妙。
文武峰,须同时拍到,才会文武双全,不宜分开单独拍。
游步道上还有从海边假借过来的平安香,一根粗木的顶端经火烤而成,柱体上嵌入了很多1元的硬币,一些游客想贪财,却怎么使力也拔不出硬币来。
逆光,没拍好。
一块镌刻着“好汉坡”的石头高傲地挺立在山脚。这块与“奇险甲天下”的西岳华山脚下的“心石”一样的警示碑,时刻都在告诫游人,前面就是上虎啸岩的险道“好汉坡”。仰望这条“好汉坡”的攀山道,实在腿软。这哪是登山的路,分明是悬挂在峭壁的天梯。此刻想到唐代李白发出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惊叹,不禁生出同样的感慨。
一线天、虎啸岩两个景区相通,既可单独玩,也可一并游玩。一线天、虎啸岩单独游玩时间都须1个小时,一并游玩时间2个小时内。我们下午3点钟从一线天进,出虎啸岩时是4:30。
脚健者可不买70元的观光车票,坐神通广大的6路公交车到达南、北主入口,然后步行30至50分钟去景点。许多游客就是这么干的。
出虎啸岩时询问工作人员,此时去大红袍景区尚可否,答复的是所有景点都是5点钟停运观光车。
“自己开车进去呢?”
“万一你进去后分错了路口,人身安全谁负责呀?”
夕阳还高挂着,总不能这么早就躺进旅馆吧,于是将第二天早上的行程提前了。
<strong>下梅村</strong>
下梅古村,在市区东南12公里处,从高速公路的立交桥下穿过后,汽车就驶上了秀美的盘山公路。
一下车就在下梅古村停车场边上看到一块刻着“晋商万里茶路起点”字样的大石头,勾勒着晋商贩运武夷山茶叶的艰辛路线图。
进入村子,前面是一座祖师桥,站在桥上却让所有人都惊呼不已,恍惚间来到了江南水乡,一条溪流将村子一分为二。
这条长900余米的当溪,是康熙年间为了茶市而修建的一条人工运河,沿河曾设了九个埠位。
现在溪水宽不过盈丈,有众多石桥可通南北,溪边有美人靠,可坐可倚。
如果说当溪是下梅的血脉,那么当溪两岸各式建筑民居,则是下梅的骨骼。
下梅村现尚存完好的邹氏祠堂、西水别业、邹氏大夫第、施政堂、陈氏儒学正堂、邹宅闺秀楼、方氏参军第、程氏隐士居以及镇国庙、坤井等古建筑,无一不是砖雕、石雕、木雕和彩绘的艺术奇葩。那些精雕细刻的仙鹤、牡丹、喜鹊砖雕,或浮雕或镂空,透着豪华和富贵;那些图案讲究的门当、石鼓,都是赏用兼备的石雕精品;那些木雕的挑梁、吊顶、窗棂,亦是精彩纷呈;还有那些寓意深刻的彩绘,更是气韵灵活、美轮美奂。游走其中,恍如隔世。
西水别业,当年的花园堪比《红楼梦》的贾府。
老人们在安坐,年轻人在聊天,孩子们在嬉戏,古村落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避免了让更多的人来打扰他们简单的生活。
这样销魂蚀骨的村落太容易让人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在下梅,富贵如过眼烟云,只空留极盛时留下的种种陈迹,在多少年后,随着旅游的兴起,又慢慢浮出了水面。
央视纪录片《万里茶路》的开篇,拍的就是下梅村,拍的就是这村里的邹氏。邹氏在清朝靠贩运茶叶成为巨贾,在村里建豪宅72栋,后与晋啇合伙,将武夷岩茶又卖到了欧洲,显示了一个农民的气魄。
邹氏祠堂建于清乾隆五十五年,为砖木结构。祠门以幔亭造型,饰有“木本”、“水源”篆刻书法两幅,意即如木之本、水之源,生生息息永不灭。祠门前设有拴马石、抱鼓石,供前来祭祀始祖的后代驻停。其风火墙为双波造型,气势宏阔。
闺秀楼是家族女孩们“起舞弄清影,持针绣女红”的休闲娱乐场所。这座闺秀楼结构精巧,为双层楼,四壁开窗,可望窗外田野山水,可听黄茑对唱。怀满春情的大家闺秀,面对窗外大好春光,怎不情思绵绵。现在我们登上楼来,不见当年绻缱悲愁的女子。
而今梅溪水位浅显,早已失去航道的功能。
门票60元。我们下午5点到达售票处时,不见一个人的踪影,工作人员早已回家做晚饭去了。上班时间也可从村后进入景区,你懂的。
原本打算在下梅村吃晚饭,但又想喝点酒,只得回酒店放好车后方能畅饮。
<strong>住宿</strong>
回到三姑度假区,来到不夜城(就是排档)对面的长福酒店。说起在预订的这家酒店,其过程异常曲折,说出来全是泪。在酒店前台,与老板和客服各打了20分钟电话,气得我走了,积分兑换的房间哥不要了。
好在行前已在南源岭也预订了茗轩客栈,驱车5公里找到客栈。也蛮好找的,过了武夷山南入口继续往前开,在九曲高速出入口附近即是。
南源岭是个搬迁安置小区,景区里的山民都集中迁至了此处,有的人家分了二、三栋房子,便拿出多余的改建成客栈或餐馆。小区里,有几十家客栈,餐馆倒不多,只有五、六家。
一番安顿,年轻的客栈黄老板带我们拐了2个弯,指明了餐馆的方位,让我们自己挑选,然后折身回去了。他大概是要避餐馆提成之嫌吧。
黄老板正与邻居在泡功夫茶,在他的邀请下,我们也围坐在一块。全家这样清闲地喝茶,已隔了好些时日了。此时,方觉人生开始圆满。
黄老板边喝边介绍他的各种茶叶以及采摘的艰辛,个中用意,我们听得明白。第二天早上退房时,受了蛊惑的老婆买了半斤。其实,办公室有的是公家的茶叶。
武夷山主产岩茶,品种有大红袍、金骏眉、正山小种等。黄老板坦诚道,这些其实都是一块地里的茶叶,只是采摘的日子不同而已,有时晚采2天,其品性就不一样,价格也相差蛮大。他向我们推荐的两种是200元和300元一斤的品种,一个香气飘在茶水面上,一个香气沉在茶水里,后者更润肺。
茗轩客栈还算不错,是一个开张不久的客栈,由小夫妻俩开罗,床单干净,住得舒适,有独卫,有免费wifi,价格也便宜,不足百元。黄老板热情度拿捏很很有分寸。小区里也安静,适合自驾者投宿。
<strong>悠悠美食</strong>
老柴火餐馆已打烊,我们走进了悠悠美食店。
点了3个菜,拿出自带的葡萄酒,酒足饭饱后结账,才65元,够便宜的。不是所有的出门都是烧钱的。
<strong>《印象大红袍》演出</strong>
开车到印象大红袍剧场。上次在这里观看了老谋子导的实景演出,此次带家人来只是看下外景而已。若不是门票太贵,昨晚肯定会来光顾的。
<strong>中华武夷山茶博园</strong>
旁边的山头上就是茶博园,门票30元,此次1元活动把它纳入了。
早晨的茶博园,大门洞开,有百姓在此晨练。
茶博园是个鸡肋的景点。
<strong>早餐</strong>
绕了一圈茶博园,驶至三姑度假区的山西刀削面店吃早餐,店主(上饶县人)听我口音还职业性地跟我套老乡近乎,结局是他稀里糊涂地多找我8块钱。
<strong>云河漂流</strong>
用完早餐,开车至云河漂流景点。我们并不是来漂流的,我们只是来拍照。寒气中不太适宜漂流,事实上也没有一个漂客。
然而这里的景色却非常适合拍照,溪水由于没有竹排的打扰,水面平静如镜,将图片倒转也是一样的效果。
<strong>大红袍景区</strong>
上次我没有游大红袍景区,这次决定全家前往。
驶至对面的大红袍景区停车场,这里又叫赤石北入口。虽然看到很多私家小车穿过栏杆,开往大红袍,但当地的野导告诉我,只有挂当地牌照的小车才准驶入。于是弃车步行过桥,进入验票处。
过了海峡两岸青年友谊林,询问一老者去那6棵老茶树要多长时间,得知须1个小时后,妻儿打了退堂鼓,我独自再前行至瑞泉茶博馆,并爬上了附近山头上的一片茶叶基地。
武夷岩茶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以独具岩韵而享誉中外,茶王"大红袍"更是世间极品。当年向美国总统赠送了2两"大红袍"茶叶,美帝嫌我泱泱大中华小气,周恩来总理解释说:我们送了半壁江山给你。
有意思的是路上的茶园主人断章了朱熹的上半句话,来护卫他的茶园。
<strong>武夷山市</strong>
武夷山市区是啥模样,尚未曾端详过,前次是坐火车深夜到达武夷山站,随后就接往度假区交通饭店。此次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上,想走哪就走哪。
先走武夷大道,后转入五九路,在市政府旁边就是开放式的列宁公园。
公园里有很多晒太阳的市民,也有不少烈士、将军的墓碑,感觉阴气太重。这话,只能跟自己说。
<strong>鹅湖书院</strong>
依依惜别武夷山,踏上了前往鹅湖书院的征程。
在宁上高速的铅山出入口下高速。
驶在通往鹅湖村的山路上,松林扑面而来,心情大好。
鹅湖书院位于江西铅山县鹅湖镇,因鹅湖山得名,国子监博士吴士良曾立碑于书院,碑文写道:“天下四大书院——嵩阳、岳麓、白鹿洞、鹅湖书院。”
古代书院众多,鹅湖书院凭什么闻名遐迩,位列四大书院之一呢,这不得不提书院建立之前的“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5月,吕祖谦为调停朱熹和陆九渊两派的矛盾,邀请朱熹和陆九渊、陆九龄兄弟到鹅湖寺进行辩论。6月初,陆氏兄弟依约而来。此次“鹅湖之会”, 气氛一开始就异常沉闷。作为会议的主持者,吕祖谦在会上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让他们自由发言。双方就各自的理论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我国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他们之争,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之争。
“鹅湖之会”的规模不算小,虽然直接参加辩论会的是朱熹和陆九渊兄弟,但列席旁听者有若干人。
朱、陆争论了三天,口干舌苦,互不相让,虽然无果而终,但他们的学术理论指明了理学的发展方向,成为中国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盛事,这次辩论中所迸发的思想火花照亮了理学发展的前程。
人们为了纪念“鹅湖之会”, 纪念朱熹、陆九渊、陆九龄和吕祖谦四位贤人,在鹅湖寺附近建了“四贤祠”,后更名为“鹅湖书院”。 康熙皇帝还为御书楼题字作对。
鹅湖书院比鹅湖寺大得多,建筑规模颇似孔庙。
鹅湖书院的大门,不在正中,而在左面。
书院四周有山有溪,环境幽雅,名扬四方的鹅湖书院竟是如此低调地隐于其中。
门票30元,并不是网传的20元。小车停车费5元。鹅湖书院是封闭式的,想逃票不容易,除非你从管委会那边的右门进去。
自驾者在宁上高速的铅山出入口下,前有指示牌,然后拐入一条山区水泥公路,前行5华里即达。
背包客须在鹅湖镇乘坐开往鹅湖村的班车,每天班次不多,亦可从镇上打摩的前往。
乘坐上饶往返武夷山汽车的游客可在双合村下车,然后步行5华里或在双合村打摩的到达书院。
<strong>河口镇</strong>
铅山县城的所在地叫河口镇,依信江而建,乃江西四大古镇之一。
铅山连四纸白如玉,寿纸千年好写意。这上等好纸,怎能躲过天子法眼?连《四库全书》都爱上了铅山纸,那么,天下还有多少书会不喜欢?山区产好竹,百姓抄绝活,有饭吃就有产量,有钱赚就有商人,再加上宋以来规模庞大的武夷茶叶的涌入,这商运就火起来了。于是,位于信江中游南岸的河口镇,就当仁不让成为了纸、茶的水运集散中心,帆樯如林,浩浩荡荡一千多年。
民间素有“买不尽的汉口,装不完的河口”之说。电视剧《乔家大院》中的乔致庸贩运福建下梅村的武夷山茶叶,就是在河口镇改装大船,经信江入长江,再溯汉水而上,远销俄罗斯。故此,河口水运,又称作“万里茶路第一镇”。
来到河口镇,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和第一镇,我算都走齐了。
当年的河口古街有店铺和手工作坊五百多家,现仍遗有百余家。
行走在河口古镇,初春的阳光暖暖地洒在古巷上,当年商贾云集的场面已不复寻,只有巷道上的青石板轻轻一叩,还回响着历史的颤音。
身边走过一群游客,脚步踩在千年古道上,时而轻缓,时而凝重。他们许是也如我一样,来寻一个古老的故事吧。
这些老巷子,很多人拍过,但这不影响我的拍摄。
老巷虽老,却犹如睿智的长者,经历了岁月洗礼,目睹了历史沉浮,见证了城市变迁。
古街两旁是两排低低矮矮的平房,房子的墙面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鲜,门窗大多为木头做成的,中间是一条青石板路。当人们进入老巷时,会强烈地感觉到从喧嚣的闹市,一侧身就闪进了一条宁静幽深的古街了,静的连自己的脚步声都听得十分清楚。
老巷的声音低低沉沉的。随手叩开一扇斑驳的大门,户枢久远的低吟如约而至。
老巷很老了,一声咳嗽,从时光最底层传来,它也许是瞧出了时光的深层隐语。
老巷的目光温温润润的。也曾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经历了高低错落,更经历过灾难幻灭。它咬咬牙,挺挺身,居然一口气走到了很远。
古街上行人寥寥,走着,走着,我就走到了清朝。
抬脚踢中一块砖头,也许比这个城市的岁数还大。
建于1881年的“金利合”药铺,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具有近代风格的店铺。
这条古街,不光是清一色的中式楼板房,也有西洋建筑元素。谁说天朝闭关锁国?!
这条商业街道,不是只会赚钱,也开了“世界书局”。
对岸几座丹霞山头沿信江一字排开,如鲤鱼嬉水。
远古的浮桥,至今还在渡人。
在街口,看到了县政府对古街的保护、改造规划图。这种眼光,让人兴奋。
我们亲眼目睹了正在施工的场景,有些刚替换上的新木板还没来得及伪装成古色。
妻儿走了一段,望着不见巷尾的古街就停止了脚步,放任我一个人扫通整条街。街道有几里路长,长似乌镇的西栅。
自驾者走宁上高速的在铅山出入口下高速,走沪昆高速的要在横峰出入口下高速(没有铅山出入口)。我离开铅山时就是在横峰出入口上的高速,只10公里。
背包客在铅山火车站、铅山汽车站下,徒步走遍县城。明清古街的本名叫二堡街。
回到金利合商铺时,有一少妇在拍此楼,于是将她的拍姿一块取进图中,她的女同伴发现了我的举动,告之她一切。她朝我走来,有了如下未经剪辑的对话:
她:你是铅山县摄影协会的吧?
我:是的。(原谅我的随口欺骗)
她:我认识你,以前看过你的摄影作品展。(此时,她把头伸到我胸前,观看相机里的她的照片)拍得不错。
她:你贵姓?
我:姓*。
她:我们还是本家。
各位看官,她是否很擅长跟男人搭讪呀。可惜我未向她索问微信、手机号,甚至连邮箱、QQ号都未问。若是我多说半句话,下面会有故事发生吗。
<strong>END</strong>
旅行,不仅仅是为了艳遇。
2015-10-10发布拍摄于201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