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等(4)
雪谷柳二家庭旅馆
冰雪穿越 雪谷-雪乡
<strong>说说这次旅行</strong>
目录
第一天到达东升林场(雪谷)
哈尔滨 -五常 -沙河子 -东升林场
第二天 翻越羊草山
羊草山穿越 初到双峰林场
第三天双峰林场(雪乡)
某处山脊 梦幻家园 雪韵大街
第四天 吉林市
雾凇岛 松花江
实用攻略
开销 -交通 -住宿 -餐饮 -注意事项 -行前准备
<strong>雪谷</strong>
第一天到达东升林场(雪谷)
哈尔滨 -五常 -沙河子 -东升林场
冬季严寒条件下的户外登山,不仅是对个人的经验.意志.体能等状况的一个严峻考验,同时也是对技术装备的一个严格检验。LZ虽说有较丰富的夏季登山经验和一定的冬季攀山阅历,但在严寒和深厚积雪条件下的穿越尚未做过尝试。去年本就有此挑战的意愿,但因假期已经消耗殆尽所以并未成行。拖延到今年在几乎所有客观条件均具备的条件下,自己也清楚这个想法不能在向后推脱了。毕竟时不待我,机会也不会总是那么廉价的出现在你面前。于是在队友均因档期不符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下了自己一人前往的决心!其中起伏波折就不一一诉说了,下边还是尽快转入正题和大家一同分享我行程中的点点滴滴吧。
一夜的火车,到达了”夜幕下的哈尔滨“,在火车站对面的南岗客运站赶第一班长途车前往五常。一出火车站,全国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黑车司机们翁涌而至,不断的用语言“挑逗”那些对行程不算熟悉的旅客。好在LZ我早已对线路和时间了然于胸,任凭他们说出“龙叫”也没有受到任何干扰,自信满腹的直奔客运站的售票处。其中一个司机对我的一言不发很是不满,大有无赖人员的恐吓腔调问我:“你一句话不说啥意思啊?”LZ我嘴角微微一挑,用字正腔圆的东北口音,中气十足的回答他,“我赶六点第一趟去五常的车!”那哥们也不知道是因为我已清楚班次还是一听也是东北人,竟然在未吭一声的转身离开了。走过那么多的城市,LZ我也是第一遭遇到还想强来的,不过瞧这摸样也就这大的能量了。
购票后还不到五点半钟,好在售票大厅是在二楼里边倒也冷不着!于是从里怀掏出了压缩饼干,从包中取出了保温瓶,就这样对付了这一天的早餐(顺便也打发了时间)。六点整准时发车全程两个多小时,赶紧抓紧时间补充睡眠!昨晚一夜的慢车硬座,吵吵闹闹的实在休息的不好。
天那么暗,火车站的字幕灯也没开,即便ISO开到最大也不成,没有三脚架是拍不出个的。不要以为那些是流星,其实都是灰尘!哈尔滨那几天一直是中重度污染。
去程中最担心的一个环节就是能否正点赶上中午沙河子前往东升林场的班车(一天仅此一趟),这样不仅可以早到达目的地,且中途不需要找地方取暖!反之就得另作下午两点多的另一班次车,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多余的两个小时我去哪里躲避啊!(哈尔滨当天的温度为-26度,郊外县城的温度还会更低些。)
到达五常后问明了客运站售票处的方向,急忙向那里赶去。结果刚到出口就看到一辆五常-沙河子的车从里边缓缓驶出,挥手后车子停下,LZ在确认后一个健步冲了上去,真是天助我也啊!(网络查询十点钟才发车,没想到这么早就有车!)车子先是到达了山河镇客运站站停留一个小时候客,我也利用这一个小时到街上吃了点馅饼和羊汤,算是既打发时间又补充了身体的热量。(在东北的冬季,吃热的事物远比冷食要保暖的多!)继续发车后沿途走走停停上下附近乡镇的居民,途中一位老人说刚刚下车的两个人偷了他的钱包!里边有孩子给的四百块钱!车上的人无不唏嘘不已。按理说一般小偷不会在这样的班车上行窃啊,也许是大爷保管不当给了人家顺手牵羊的机会吧,唉。。。
在12:10到达了沙河子中转站,LZ提前十分钟登上了前往东升林场的车。从哈尔滨前往东升林场共三种途径:1.拼车前往每人150块,用时5个小时多点。2.哈尔滨-五常后班车到达山河镇,那里有一趟2:30前往东升的车,到达东升后为晚七点前。3.就是LZ这条线路,可以在下午两点半多点到达东升,费用算保险一共71块。通过LZ前阶段的的功课了解,貌似能成功这条线路的不多,基本都是12:20前赶不到沙河子。而绝大多数选择拼车前往。
发车前一大哥上车来兜售“开口馒头”,这是由红糖与大枣和面而成的紫红色大馒头,大概因其蒸的时候皮面开裂,故此得名吧?一块钱一个,LZ信手拿过一个尝来味道真心不错(可惜忘记拍下来了)!在我的“带动”下车上又有几个人也买去尝尝。(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的心理,只要有带头的就有敢跟风的!)司机是一小伙,车主兼售票为一美女。我尝试着问她是否姓“X",美女和司机同时惊讶的转头向我!LZ赶忙微笑的解释到,事前因担心赶不上这趟车,所以特意查到了你和司机的电话,以便在允许的时间里略等上我一会!(内心也不禁小小的得意,功课做到如此,试问自由行中又有几人!)由沙河子到达东升林场尚需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当坐在副驾驶的乘客下车后,司机看我喜欢拍照,于是就主动告诉我可以坐到那里,我想这待遇绝对不会比所谓的拼车和包车差吧!路上看到山林的各种雪色,不禁有种马上想下去走走的冲动,那种踩在雪上嘎吱嘎吱的声音一定很棒!
<strong>哈尔滨雪谷柳二家庭旅馆</strong>
两点半钟左右到达了最终的目的地东升林场,LZ为自己的这次行程开局如此顺利竟有些吃惊,就担心开局太过顺利,结尾恐运气会用光吧?想想今天从哈尔滨-五常-山河镇-沙河子-东升行程如此复杂,丝丝相连.环环相扣,这大概也就是旅行与旅游的区别所在吧,尽管劳顿但沿途却充满了故事!
旅店老板小柳的母亲亲自到车站接我,其实在电话中我告诉他就别让老人折腾了,我自己会找得到的。但老人还是来了!这家旅店的最大优势是在景区的售票处以内!这样可以避免反复进出景区的麻烦,同时直接出门不远就是可以攀登的后山(羊草山余脉),且夏季河床就是“牤牛河”漂流!
旅馆电话15045364365 微信418225693
他家的狗狗
吃过大姨为我特意煮的一盘饺子后,感觉浑身暖意大增!(如果按照通常山区的温度较市区低5度左右的话,目前东升林场的气温应该在零下30度了!)趁天尚未黑下来简单整理了下装备(今儿是阴天!),后山做一下试蹬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大的雪情和这样低的温度并不是那里都可以遇到的!按照小柳交代的路线跨过表层已经几乎完全封冻的牤牛河,开始了试攀。沿途发现这里好的摄影题材真的是不少!可惜时间有限,要能多停留一天该多好啊!
结果是铅刀小试之后,果然出现了状况!登山杖的雪托因为拧的不紧搞丢了一个,冰抓的铁环同样也掉了一个。半路还被大雪掩盖的树根绊了一个跟头!冲锋衣则如同预期的一样,在还尚未负重和路途有限的情况下,仍然捂了好多汗水出来。反正明天徒步时我是绝对不会穿它的!广告图片中这玩意好像挺时髦的,其实既然防风又防雨的,透气性绝对不会好到那去!反正我队友中是没人会在登山的时候穿它。(都是放在包中备用,通常都是抓绒或羽绒服)另外幸亏随身携带了战术手电,要不天黑后连下山的路都难找!!!
因为知道泥托或雪托会经常丢失,特意带了备用的配件。只是这冰抓的铁环该如何处理还有待琢磨。进屋前先是关掉相机电源,之后卸出电磁,最后将相机放入包中。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若不然室内外巨大的温差会让相机如水淋般湿漉漉的,后果可想而知。正确的办法是,一个小时以后在打开包,如果发现仍有微霜,则及时檫拭即可。但同时也要把相机镜头拉到最大,干燥一夜。这样才可以保证相机无故障的正常使用。
“诚信乃做人之本,经营之道”。老板小柳是我背包多年所未见过的诚恳之人。自己也一改从前的武功,之后全部行程食宿均由他推荐(LZ自己也做过一些研究,相形之下他推荐的更具可行性!)。相信小伙以此人品行事,未来必有宏图可展!
直觉这个脑细胞,有的时候真的很难琢磨。最后的行程中问一小伙江边如何走?小伙貌似极其认真的答曰:“南辕”!谢过之后仅仅走出不足百米,突觉未必!然后又问二位大姨,告诉我为“北辙”。按此路线十分钟后到达。小柳我就是这样信任他,大概潜意思里他符合了我的所有逻辑。亦如同那一年LZ力邀北岳子弟“逸承”共赴南岳,上演了一出“身负恒石,朝衡岳”的千古佳话!
雪谷柳二家庭旅馆电话15045364365 微信418225693
<strong>第二天 翻越羊草山</strong>
第二天 翻越羊草山
羊草山穿越 初到双峰林场
按着初步的计划早六点钟起床,大姨早早的起身为我一个人准备好了早餐,就因为我告诉她准备今天七点出发。因为那时候天应该已经放亮可以稳妥进山了。只是吃过早餐以后发现天空还略飘着小雪花,另外因为多云的缘故,天并没有完全方亮。只好耐着性子继续等候。不过这会倒也没有闲着,一会帮南方来的老石拍拍与大马的照片,一会又过去喂喂狗狗,在不就去抚摸下那“憨厚老实”的拉雪橇大马!小柳家养了两匹大马和两条狗狗,这些动物的性格与山里人一样的质朴,远没都市中好多宠物那么“傲气”,温顺的可以让你任意抚摸。只是它们每天的夜晚都必须在外边的窝棚中过夜。大概有游客准备坐马拉爬犁吧,小柳的父亲也早早起来为大马套上了笼头,期间我说马儿夜晚好辛苦啊!老爷子告诉我说,好多人家还连个马棚都没有呢,夜晚就那么吹着!至于我那冰抓吗,一会得找段细绳临时拴下即可。
在七点半钟,看到能见度已经完全可以了。于是回到屋中和老石等南方朋友短暂告别,开始准备出发了(这拨南方来的朋友年龄普遍偏高,所以他们不打算徒步穿越的)。通常由东升林场到双峰林场拼车,据说每人为100块(LZ没有详细打听),因为绕过羊草山的公路全程一百多公里呢!另外还有两种可以减轻穿越负担的办法,一是托运行李轻装出发,每件包裹无论大小50一件!二是坐马拉爬犁前进五公里左右到山脚下,这样可以节省下一些体力(这个价格我也没问)。当我套好冰抓犹豫不决是否绑细绳的时候,小柳倒是先看出问题了,赶忙进屋为我找到一段尼龙材质的细绳,绑上后心里更加放心了。与小柳与大姨挥手告别后出发!
昨晚看到几处景致不错的地方,因为天黑已经无法在拍了,正好顺路也就记录了下来。
东升林场一带就是《林海雪原》杨子荣打虎上山的一片儿,至于“雕爷”吗,当然就是羊草山对面的双峰林场了!那里是一处据说一盆小鸡炖蘑菇168,一碗麻辣烫25的极商业化之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游客是会留下“买路财”的!
一架架爬犁从身后赶过,一队队兴冲冲的小伙们从身边疾步超过,自己却是缓慢悠然的匀速前行着,对我来说眼下重要的并不是速度,我要细细品味感受这雪林冬色。这种感觉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初始阶段的的人群中不乏各种拍摄爱好者,只是之后还没有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就再也难得一见了。
这个也许是我见过最小的,纯“非作秀"户外徒步选手吧!真的很佩服他的家长,很不溺爱的从小就带他出来历练。这让我想起前几年网上流传,“南棒”孩子们的冬令营照片。我想这孩子绝不会比他们逊色的!小家伙这是走的太快了,在前边喊叫家人呢。
质朴的林业工人,让人感到好似仍然在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只是拖拉机的款式新了点,不过老款的倒也有!大哥到我这的时候特意小做停顿,让我拍个够,相当具有上镜意思!必须要发上来,要不就对不起大哥了!
又一段时间过后,出发早的爬犁已经开始返程了,我想距离山脚下已经不远了吧。果然,当拐过一处小弯后看到了登山的起始点。好多空爬犁候在那里等待着从对面双峰林场反穿过来的人。看着那些可怜的马儿,LZ忽然觉得,下辈子要么做只快乐的小动物,要么还继续好好做人!据说反穿上坡的路程较短,且坡度有限,最难的路段为下坡。这个我今天就可以验证一下了!
羊草山海拔1235米,东升林场海拔400余米。这就是说需要平地拔高800多米的高度,全程15公里以内。貌似不算多哈?但诸位看官可别忘了,这可是在白雪皑皑的冬季,且气温在零下30度以上(当天哈尔滨气温为零下28度)!如果不只是埋头赶路的话,想要完成一次保质保量的户外穿越则并非易事!(后边会有详细描述。)
沿途听到几位小途友在一旁瞧瞧议论着我,“这家伙竟然是重装!”LZ不禁有些莞尔。小朋友们,话说你哥我当年脚蹬一双耐克软底鞋,手无登山杖,负重50斤以上去五台山“大朝台”!楞是与一队实力强劲的驴队拼了个大体相当(拍照赶路两不误!),那才叫一个“惊天地泣鬼神”呢!
随着海拔的升高,沿途需要调整的选手们并不罕见,尤其是在接近顶峰之时。只是图一这位显得更加痛苦一些。大致瞧了瞧,发现五处或“勇气有余而准备不足”或“后患无穷”之处。不知大家可以看出几处?
套用一位游侠般小友的一句话:“一路走走走停停自己问自己。”是啊,很多时候登山也是在一个汗水中审视自己内心的过程。(感谢深圳途友的拍摄,尤其是第一张更加难能可贵,小伙在其相机已经冻毙情况下,用其手机拍摄,真实的演绎了“我佛之大无畏精神!”为纪念小友的“义”字当头,特将肖像改为其中一张!)
越是接近峰顶沿途站在路边休整的途友也越多,规模呈扩大化了!毕竟这纯山坡的野路不同于那些成熟景区的台阶,俗称“闷坡”!在无冰抓和台阶的情况下,相同距离下体力消耗的更大一些。图中可以看到选手们几乎都是轻装行进的,行李类的应该是托运了。雪的世界中他们无处藏身和落脚休息,只好都默默的站在那里,望着一个接一个从身边走过的穿越者。好在困难马上即将过去,他们会胜利的坚持到最后!此时只有个别体能好或者相机尚能正常运作的选手,还可以拍上几张照片,当然LZ我是两样都具备的!相机“挂掉”的情况无外乎两种,(1)因为电磁在极寒的条件下,其效能最好的情况也只能达到其正常状况的百分之五十左右。(2)一些卡片机和入门级的单反机,其理论上的耐寒性只有零下十度!在这样一个凭感觉就知道气温低于零下30度的天气里,是不会坚持时间太久的。LZ之前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电磁效能,因为能否把一次雪景穿越的美好记忆带回去,这是相当关键一个技术因素。当初考虑成本并没有花大价钱购买原厂电磁,只是用了国产的“品胜”。在多次夏季和非严寒条件下基本都发挥了正常水准。这次对它来说真是一次“极限”的考验了,更何况其在使用频率较多的情况下,寿命已经2岁了!电磁备了两块,其中一块一直同手机一起放在贴身的里怀中保温,以备不时之需。其实大家眼前看到的这些照片与包括到达双峰林场时的照片一样,绝大多数的拍摄都充满了艰辛!不仅仅是气温寒冷带来的困难,每次拍摄都需要屏住呼吸以免屏幕过多的上霜结冰!有些情况下对焦需要那么小一会,平时到也无所谓了,但登山途中呼吸是比较急促的,想要在那么平稳就不易了。经常是一口气没憋住,马上转头过去大喘几下!亏得这样各种多加注意,才保证了相机的正常运转!一些途友那单反机的结冰状况,简直有些惨不忍睹!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即便是隔着手套抓握三脚架的部位都会上霜的,仅仅就那么一点点的热量!
最艰苦的路段结束了!我的青春曾在这茫茫雪原林海中流浪过。。。
在临近山顶的时就感到有北风吹起,到达后风势更见加强!北风夹杂着雪粒子,那是相当凛冽!这也就是东北俗称的“刮烟炮”!即便并不是最大的那种吧,也够普通人一受的!LZ本打算在这正午的阳光下,来上一张自己的冬季雪山“膀爷”照,但看着这呼啸而来的北风,还是心有余悸的放弃了!
如今的景区大多是圈上一块地就收费,在山顶小木屋收费站,双峰林场的票价已经飙升到95块两天。进屋后尽管看到满屋子休息回暖的途友(百人左右),但自己还是赶紧购票后仍毫不做停留的继续着自己的预定行程。作风硬朗彪悍倒是一方面,只是屋子里待久了浑身会化掉的!!!(相信自己实力即便是在严寒条件下,山地穿越20公里左右还是不需要休息和补充的!)羊草山双峰林场的这一侧确实路况要好得多,基本都是已经修筑完成的大路,如果反穿确实容易的多!(刚还看到两个小MM雇当地一山民做向导,反穿过去。)
冰封的下撤之路!双峰林场海拔八百多米,下行的落差在四百多米,路途也非常平坦。但在时不时挂起的“烟泡”面前,一切又变得艰辛起来!LZ在售票处的小木屋中匆忙的换上了一张“脸”!尽管面子在很多情景模式下并不重要,但此时“脸”还是很重要的!这时旁边一驴友播报了今天的气温,零下34度!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新的护脸上霜已经开始比较严重了,但这却是在还尚未达到三分之一路程的时候。而第一个护脸则是在三分之二路程时更换的,可见北风在冬季户外中起到的困阻有多大!
最后,用看似漫长实则有限的时间内,到达了双峰林场的检查站(即雪乡)。临时进到屋中赶忙给朋友回了个电话,并联络住宿的店家。刚刚 途中只要把手放出手套几十秒,都会有强烈的灼痛感!走廊信号不好,里边的大哥热心把我让到屋内信号好的地方。至此,冰雪中的穿越计划行程结束了!
进入屋前,首先让房东大姐拿过一把扫把,把浑身和背包上的落雪扫净。然后关闭相机电源退出电磁揣入屋内,而相机则继续留在室外以防进屋后会上霜!
在屋内卸下装备,换过衣服和帽子(那帽子已经可以如钢盔般的立在桌面上了)。利用回暖的时间检查了下装备。绑在冰抓上的线绳没什么问题,不过明天应该就用不到它了。鞋子的防水性能非常可靠,短短的半个小时时间表面已经几乎干爽了,只是表皮被冰抓的铁丝挂钩弄的略有小小的磨损。裤子的速干效果也不错,几乎是没有潮湿感的。至于外套的抓绒衣,既想防水又想透气那是不可能了,必须放到火炕上烘干才好。(这里需要提请注意的一点就是,鞋子的防水涂层会因使用寿命的长久而老化丧失,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在穿越前应在表层涂抹石蜡,这样防水效果基本可保持。如若不然,那效果,大家自己合计吧。。。)
吃了几块随身携带的饼干,含上一块糖后,又赶紧趁着天空尚未黑下来,在次杀出去采风!毕竟明天还有明天的计划,要把有限的时间做到完全的充分利用!
相较于“雪韵大街”那种浓厚的商业氛围,原住民的村落更具有那种回归感。期间还发现了两处“爸爸去哪里了”的孩子住宿地点。(据说是收费的,不过LZ不是追星那伙的,进去与否倒是与自己半点关系没有,所以果断放弃。)看到大批的“拉杆箱”游客匆匆的到来和离去,不知道他们是否和我一样有着独立的闲暇与感受空间。不知道为什么,这边人真的不多!(之后LZ略作分析,大概是因为这边靠近羊草山的一带,而景区的主要几个入口却在另一端,且景区很多娱乐项目是在那边,在加上冷的缘故,所以往这边来的人并不多。)
有南极科考的范儿吗?幸好还是带着手杖出来,事先探了探结冰情况!结果是在往前迈上一步就是被雪覆盖在下边的不冻河流。。。一位美丽温柔的南方姑娘在河岸上提醒我要小心!
晚间吃过正宗的五常大米和“无防腐剂与农药”的原生山野菜后,决定再次出门转转,也许夜景中会有好的题材呢?结果还是真挺失望的,除了几处尚未完工的冰雕影像外,其它到也平常。只是觉得这小雪人在灯光下还蛮可爱的!不过南方的途友老石(也就是开篇和马儿合影那位大哥)倒是出了几张不错的片子。细想之下大概因为自己是北方人自小看着雪长大,所以在灵感方面或许反而迟钝些吧。反之南方人初次见到这样大的雪情,那种新奇感也会如我初到南方时见到的丛林感相同的!
第三天双峰林场(雪乡)
某处山脊 梦幻家园 雪韵大街
凌晨四点十五分起床,收拾停当后步出屋外(好在同屋的一个司机小伙也需要起早出发,还算没有打扰到人家。纯当地人还是很质朴的,小伙还特意告诉了我一些这边的车站位置以及收费情况。)。一夜的北风呼号已经停止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漫天的“繁星踢斗”!星星的密集程度简直超乎了想象,仿佛就是挂在天棚上的点缀一般清晰。感觉此时的自己如同置身于某个太空站一般,冷艳寂静的让人有种窒息感!二十年没有见过这样的夜空了,那一年还是与蓝老六.阿大,阿二.铁猴一起在青山沟的仲夏之夜。这样的夜空大概会是我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拍摄星轨的绝佳机会,即便是那一天的阿里山。可是却需要按小时来计算,而我却没有时间了。。。
先是中巴十公里,然后换乘雪地“超跑”来到了一处山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项目是到黑龙江第一高峰“大秃顶子”。但是来到后发现这里应该不是,至少对面的山脊就要比这里地势高处许多。且既然叫“秃顶子”,就是没有树的意思(之前查询过的一些网络照片也不是这里)。可这里确是丛林茂密!失望之心不禁油然而生,但既然来了随遇而安就是了。这个时候的气温应该接近零下40度,但好在没有风,倒也没那么难挨!只是林子里并不适合观赏夜空了。
距离天空完全方亮尚有一段时间,游客们为了取暖四处游走,只是大多谨小慎微的排成纵队缓步前行。LZ倒是野性的大着胆子到处乱串!
充足的阳光终于从对面的山脊,光芒四射的绽放出来。用它那晨间特有的暖色调,把这冰雪世界照耀,简直美的不可方物!只是,只是...哥的相机却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被冻感冒了,时灵时不灵的!!!(情急之下处理的也不算得当。)一些子弄得灵感全无!连手机带相机的也只留存下不多的几张。听着旁边一“老鸟”同级别的相机快门咔咔作响,一下子懂得了什么是“羡慕.嫉妒.恨”!
痛心疾首的下得山来,沿途虚心的向“老鸟”请教相机故障的处理。大哥很是热心的教给了我应急处理的办法,之后虽当天在次偶有发生但已无大碍(之后的行程中在未发生类似状况,经验的得来不易,代价实在大了点!)天那么蓝,能见度极佳,PM2.5应该不会超过10,LZ并没有先回屋吃饭,而是抓紧时间赶紧采风,因为中午就要转战吉林市的雾凇岛了!感谢一夜北风的功劳!之后给房东大姐看过几张手机拍过的片子,大姐说:“今年的雪还是小啊!”!嗯,毕竟今年是闰年,不无道理!
沿途走来,还是喜欢这种原生态的村路。
神奇吗?梦幻吗?安徒生的童话一般吧!只是我怎么听一位刚刚宰过客的司机说“这里只有雪是白的”呢?好多南方的游客抱怨这里太缺乏人情味。即便是之后拼车的司机也说:十位游客中,大概有九个不会在来了。。。好在哥我穷游经验丰富,只是因为迁就别人被小小的诳了5块。。。
时间不早,赶中午12::30分的拼车去吉林市的雾凇岛,拼车费毫无悬念的每人150块大洋,车程5个小时。在雪乡的“五常门”集合。别了雪乡,这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宰”到我,下次我还会带队友一同前来的,毕竟早间的遗憾很让人失落,我是想要弥补的!
一路上和同车的一些途友略作交流,告诉他们根据我的判断明天很可能是什么都看不到了!他们惊讶的问我,你以前来过吗?我微笑摇头否定。他们还略有不信。呵呵,其实这个很好判断的,雾凇产生的环境是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例如晚间暖凌晨降温,或者天气一直低温度,吉林热电厂的热水排出后同样可以形成外冷内暖的温差。温差由高到底越明显越出现!而看到天气预报明天是气温回升且会有降雪,所以几乎是没有可能看到的!哎呀,LZ感觉自己都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说多了人家大概还会认为我墨迹,所以也就不在做过多的解释了。
到达雾凇岛的时候天空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司机招揽了几乎全部的乘客到某家旅店入住。自己没有过多交集反身准备出停车的院子,司机还是好心的过来帮我指明大致的方位,内心还是相当感激!和店家通过电话后大致判明方位独自踱步过去。这是一家大院似得的大店叫“孔家客栈”,看上去真的不缺我这么一个散客啊,不过好在店家姑娘对我也是热情有佳。在这里竟然又遇到了南方的老石(就是前边与马合影的那位!),且我与他还有一位广州的小哥同住一屋。(另外还有在东升小柳家一同入住的南方的芬姐夫妇也在这里!)晚间无事可做和老石交流了下夜光拍摄技巧。之后听店家姑娘说明早还有沈阳包车过来的一百多人到这里吃早饭,恐怕会影响我们休息!无所谓了反正最后熬这一晚就返程了,不知道为什这次短短的行程竟然会忽然的很想家。也许觉得无论是环境还是视觉的效果上都够本了?还是内心本性所在?反正明天也不报什么希望,既然知道结果大概也没什么特殊的期许吧。(刚到东升的时候就觉得开局有些太顺利了,运气也许真的用光了。)
早间四点左右吧,开始喧闹起来,那些沈阳过来看雾凇的大队人马到了!唉。。。
第四天 吉林市
雾凇岛 松花江
因为知道旅店这么多人,如果按时起床的话一定抢不到卫生间和洗漱池!所以提前半个小时开始起身整理,事后果然如此!
在黑漆漆的天空下(其实是阴天,所以尚未放亮)来到了码头,挺旁边一家店主讲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岛上并没有出现雾凇了!(人真挺实在的!)但既然已经吃不到猪肉了,总得看看猪跑不是!于是还是用了那张60块的船票去了岛上!(船票从最开始的20一路飙升的到如今的60块,且还是去年就涨价了,旅游的财是真好发啊,就那么才不足一百米宽的江面!)看到辛劳的船工,不知道老板会分给他们多少工钱。
冬季雪后的景致还是有那么一种苍凉之美的,看到一些学生党的游客高喊着:“我们今天必须要兴高采烈啊!”用以平伏未见到雾凇的心情,逗得我也是哈哈一笑!同屋的广州小伙很是失望的站在岛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这种失落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就象我无奈天门山的浓雾无法体现出“鬼谷栈道”的惊奇一般。就象我因为山洪下泄,无法进入云台山的泉瀑峡一样。
好多萌妹和游客到也逛的开心,期间还和几名摄友交流了下雪乡那边的情况。大批的游客则没多久就无聊的撤回了。自己想想久留无益,于是用手机查询了下百度,打算一会去吉林市区在看看主干道的松花江。
谢绝了推荐的拼车30块一个人到吉林火车站,而是更加深度的选择了从韩屯村口(中国雾凇第一村大石碑处),坐5块一位的面的到达乌拉街(也可能看你是游客向你要10块。下车后在在乌拉街客运站,在搭乘8块一位的大巴车前往吉林火车站前广场(司乘人员态度很不错的!)。沿途通过松江街大桥,看到那更宽广的江面,完全是一个处摄影和游览的好地方!于是默默的暗记道路。没一会到达了终点站,下车后先是确定了火车站的位置。之后按照大致方位找到了前往江边方向40路公交车站,这个在火车站前总不是件困难的事。背着70L的大包上车后两位好心的大姐竟然还准备给我让座,自己只好微笑着婉拒了,毕竟相当不方便的。当感觉已经临近江边的时候,提前下了车。之后便发生了前边有提到过的问路事件!
吉林市体校就在桥头,看到好多老教练和爱好者都在冰场中驰聘!果然真功夫都在民间啊!
那一年是谁说过松花江产松花蛋的?你们听后或哈哈或嘿嘿,更有微笑不语者。记忆里你们仍是二十年前的摸样,且可能是我对你们最终的记忆。如今站在这你们应该都曾经经过的地点。也许就在这一刻,有人从我身旁插肩而过,我却浑然不觉。二十年呦二十年,人生弹指一挥间。。。
高手们在才艺展示着各自版本的 “天外飞仙”!LZ手里这家什虽说不是什么“汤普森“,但至少也是个“伽兰德”啊!可人家却是“马克辛”起,说是MG42也不为过!真想一个健步上前,环保双拳问一声:“敢问那位是“东门吹雪”和“草孤城”前辈?(感觉自己越来越具备屌丝的特征了。。。)
这一年,以南国的“国境之南”作为起始,以北国的冰封雪飘作为结束。阴阳反复之大仿似那奇幻的“双鱼佩”事件!朋友匆匆相识又匆匆离去,一世仅此插肩而过的缘法,望时间老去,文字不死,但愿人长久。。。(完)
实用攻略
K929快速 沈阳--哈尔滨 21:56 04:23 6小时27分 硬座 ¥75硬卧 ¥142
K1056/K1053快速 吉林 沈阳北 14:17-19:48 5小时31分硬座 ¥62.5
哈尔滨至五常的长途车,30分钟左右一趟,票价25元左右
五常-沙河子班车(票价15)
雪谷也称东升林场,记得如果从哈尔滨搭车,务必和司机说清楚,
沙河-东升的客车12点20发车(票价16),
雪谷(东升林场)门票:40
吃住是70-80元/人/天
都是火炕,只是屋子大小的区别,均没有独立的卫生间。有wifi。
穿越的门票是分两次购买的,建议穿越的票一直保留到离开雪乡。
雪乡的门票:95元
汽车开到景区口的时候就要坐景区的大巴车
雪乡非节假日80一人 左右含吃住.
梦幻家园100(平日据说可以讲价到60)
大秃顶子套票150
韩屯(雾凇岛)
雪乡—雾凇岛车费每人150块。
上岛60元往返,没得价讲的了。
韩屯-乌拉街5块一人。
乌拉街-吉林火车站8块。
从吉林市内去雾凇岛的最佳路线是先乘公交至乌拉街,微面至韩屯。具体路线为出吉林火车站直行500米,右手边有前往乌拉街的公交车(肯德基旁),票价8元。之后在乌拉街微面5块到韩屯村。
常规消费共计:900
装备:雪套,冰抓,护脸,登山杖(记得使用时要卸下胶头啊!沿途看到不少途友不懂得这个。),鞋子最好是那种防水的中邦登山鞋。内衣涤纶速干面料为佳!
<strong>说说这次旅行</strong>
目录
第一天到达东升林场(雪谷)
哈尔滨 -五常 -沙河子 -东升林场
第二天 翻越羊草山
羊草山穿越 初到双峰林场
第三天双峰林场(雪乡)
某处山脊 梦幻家园 雪韵大街
第四天 吉林市
雾凇岛 松花江
实用攻略
开销 -交通 -住宿 -餐饮 -注意事项 -行前准备
<strong>雪谷</strong>
第一天到达东升林场(雪谷)
哈尔滨 -五常 -沙河子 -东升林场
冬季严寒条件下的户外登山,不仅是对个人的经验.意志.体能等状况的一个严峻考验,同时也是对技术装备的一个严格检验。LZ虽说有较丰富的夏季登山经验和一定的冬季攀山阅历,但在严寒和深厚积雪条件下的穿越尚未做过尝试。去年本就有此挑战的意愿,但因假期已经消耗殆尽所以并未成行。拖延到今年在几乎所有客观条件均具备的条件下,自己也清楚这个想法不能在向后推脱了。毕竟时不待我,机会也不会总是那么廉价的出现在你面前。于是在队友均因档期不符的情况下,毅然决然的下了自己一人前往的决心!其中起伏波折就不一一诉说了,下边还是尽快转入正题和大家一同分享我行程中的点点滴滴吧。
一夜的火车,到达了”夜幕下的哈尔滨“,在火车站对面的南岗客运站赶第一班长途车前往五常。一出火车站,全国几乎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黑车司机们翁涌而至,不断的用语言“挑逗”那些对行程不算熟悉的旅客。好在LZ我早已对线路和时间了然于胸,任凭他们说出“龙叫”也没有受到任何干扰,自信满腹的直奔客运站的售票处。其中一个司机对我的一言不发很是不满,大有无赖人员的恐吓腔调问我:“你一句话不说啥意思啊?”LZ我嘴角微微一挑,用字正腔圆的东北口音,中气十足的回答他,“我赶六点第一趟去五常的车!”那哥们也不知道是因为我已清楚班次还是一听也是东北人,竟然在未吭一声的转身离开了。走过那么多的城市,LZ我也是第一遭遇到还想强来的,不过瞧这摸样也就这大的能量了。
购票后还不到五点半钟,好在售票大厅是在二楼里边倒也冷不着!于是从里怀掏出了压缩饼干,从包中取出了保温瓶,就这样对付了这一天的早餐(顺便也打发了时间)。六点整准时发车全程两个多小时,赶紧抓紧时间补充睡眠!昨晚一夜的慢车硬座,吵吵闹闹的实在休息的不好。
天那么暗,火车站的字幕灯也没开,即便ISO开到最大也不成,没有三脚架是拍不出个的。不要以为那些是流星,其实都是灰尘!哈尔滨那几天一直是中重度污染。
去程中最担心的一个环节就是能否正点赶上中午沙河子前往东升林场的班车(一天仅此一趟),这样不仅可以早到达目的地,且中途不需要找地方取暖!反之就得另作下午两点多的另一班次车,这样寒冷的天气里多余的两个小时我去哪里躲避啊!(哈尔滨当天的温度为-26度,郊外县城的温度还会更低些。)
到达五常后问明了客运站售票处的方向,急忙向那里赶去。结果刚到出口就看到一辆五常-沙河子的车从里边缓缓驶出,挥手后车子停下,LZ在确认后一个健步冲了上去,真是天助我也啊!(网络查询十点钟才发车,没想到这么早就有车!)车子先是到达了山河镇客运站站停留一个小时候客,我也利用这一个小时到街上吃了点馅饼和羊汤,算是既打发时间又补充了身体的热量。(在东北的冬季,吃热的事物远比冷食要保暖的多!)继续发车后沿途走走停停上下附近乡镇的居民,途中一位老人说刚刚下车的两个人偷了他的钱包!里边有孩子给的四百块钱!车上的人无不唏嘘不已。按理说一般小偷不会在这样的班车上行窃啊,也许是大爷保管不当给了人家顺手牵羊的机会吧,唉。。。
在12:10到达了沙河子中转站,LZ提前十分钟登上了前往东升林场的车。从哈尔滨前往东升林场共三种途径:1.拼车前往每人150块,用时5个小时多点。2.哈尔滨-五常后班车到达山河镇,那里有一趟2:30前往东升的车,到达东升后为晚七点前。3.就是LZ这条线路,可以在下午两点半多点到达东升,费用算保险一共71块。通过LZ前阶段的的功课了解,貌似能成功这条线路的不多,基本都是12:20前赶不到沙河子。而绝大多数选择拼车前往。
发车前一大哥上车来兜售“开口馒头”,这是由红糖与大枣和面而成的紫红色大馒头,大概因其蒸的时候皮面开裂,故此得名吧?一块钱一个,LZ信手拿过一个尝来味道真心不错(可惜忘记拍下来了)!在我的“带动”下车上又有几个人也买去尝尝。(很多时候人就是这样的心理,只要有带头的就有敢跟风的!)司机是一小伙,车主兼售票为一美女。我尝试着问她是否姓“X",美女和司机同时惊讶的转头向我!LZ赶忙微笑的解释到,事前因担心赶不上这趟车,所以特意查到了你和司机的电话,以便在允许的时间里略等上我一会!(内心也不禁小小的得意,功课做到如此,试问自由行中又有几人!)由沙河子到达东升林场尚需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当坐在副驾驶的乘客下车后,司机看我喜欢拍照,于是就主动告诉我可以坐到那里,我想这待遇绝对不会比所谓的拼车和包车差吧!路上看到山林的各种雪色,不禁有种马上想下去走走的冲动,那种踩在雪上嘎吱嘎吱的声音一定很棒!
<strong>哈尔滨雪谷柳二家庭旅馆</strong>
两点半钟左右到达了最终的目的地东升林场,LZ为自己的这次行程开局如此顺利竟有些吃惊,就担心开局太过顺利,结尾恐运气会用光吧?想想今天从哈尔滨-五常-山河镇-沙河子-东升行程如此复杂,丝丝相连.环环相扣,这大概也就是旅行与旅游的区别所在吧,尽管劳顿但沿途却充满了故事!
旅店老板小柳的母亲亲自到车站接我,其实在电话中我告诉他就别让老人折腾了,我自己会找得到的。但老人还是来了!这家旅店的最大优势是在景区的售票处以内!这样可以避免反复进出景区的麻烦,同时直接出门不远就是可以攀登的后山(羊草山余脉),且夏季河床就是“牤牛河”漂流!
旅馆电话15045364365 微信418225693
他家的狗狗
吃过大姨为我特意煮的一盘饺子后,感觉浑身暖意大增!(如果按照通常山区的温度较市区低5度左右的话,目前东升林场的气温应该在零下30度了!)趁天尚未黑下来简单整理了下装备(今儿是阴天!),后山做一下试蹬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大的雪情和这样低的温度并不是那里都可以遇到的!按照小柳交代的路线跨过表层已经几乎完全封冻的牤牛河,开始了试攀。沿途发现这里好的摄影题材真的是不少!可惜时间有限,要能多停留一天该多好啊!
结果是铅刀小试之后,果然出现了状况!登山杖的雪托因为拧的不紧搞丢了一个,冰抓的铁环同样也掉了一个。半路还被大雪掩盖的树根绊了一个跟头!冲锋衣则如同预期的一样,在还尚未负重和路途有限的情况下,仍然捂了好多汗水出来。反正明天徒步时我是绝对不会穿它的!广告图片中这玩意好像挺时髦的,其实既然防风又防雨的,透气性绝对不会好到那去!反正我队友中是没人会在登山的时候穿它。(都是放在包中备用,通常都是抓绒或羽绒服)另外幸亏随身携带了战术手电,要不天黑后连下山的路都难找!!!
因为知道泥托或雪托会经常丢失,特意带了备用的配件。只是这冰抓的铁环该如何处理还有待琢磨。进屋前先是关掉相机电源,之后卸出电磁,最后将相机放入包中。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如若不然室内外巨大的温差会让相机如水淋般湿漉漉的,后果可想而知。正确的办法是,一个小时以后在打开包,如果发现仍有微霜,则及时檫拭即可。但同时也要把相机镜头拉到最大,干燥一夜。这样才可以保证相机无故障的正常使用。
“诚信乃做人之本,经营之道”。老板小柳是我背包多年所未见过的诚恳之人。自己也一改从前的武功,之后全部行程食宿均由他推荐(LZ自己也做过一些研究,相形之下他推荐的更具可行性!)。相信小伙以此人品行事,未来必有宏图可展!
直觉这个脑细胞,有的时候真的很难琢磨。最后的行程中问一小伙江边如何走?小伙貌似极其认真的答曰:“南辕”!谢过之后仅仅走出不足百米,突觉未必!然后又问二位大姨,告诉我为“北辙”。按此路线十分钟后到达。小柳我就是这样信任他,大概潜意思里他符合了我的所有逻辑。亦如同那一年LZ力邀北岳子弟“逸承”共赴南岳,上演了一出“身负恒石,朝衡岳”的千古佳话!
雪谷柳二家庭旅馆电话15045364365 微信418225693
<strong>第二天 翻越羊草山</strong>
第二天 翻越羊草山
羊草山穿越 初到双峰林场
按着初步的计划早六点钟起床,大姨早早的起身为我一个人准备好了早餐,就因为我告诉她准备今天七点出发。因为那时候天应该已经放亮可以稳妥进山了。只是吃过早餐以后发现天空还略飘着小雪花,另外因为多云的缘故,天并没有完全方亮。只好耐着性子继续等候。不过这会倒也没有闲着,一会帮南方来的老石拍拍与大马的照片,一会又过去喂喂狗狗,在不就去抚摸下那“憨厚老实”的拉雪橇大马!小柳家养了两匹大马和两条狗狗,这些动物的性格与山里人一样的质朴,远没都市中好多宠物那么“傲气”,温顺的可以让你任意抚摸。只是它们每天的夜晚都必须在外边的窝棚中过夜。大概有游客准备坐马拉爬犁吧,小柳的父亲也早早起来为大马套上了笼头,期间我说马儿夜晚好辛苦啊!老爷子告诉我说,好多人家还连个马棚都没有呢,夜晚就那么吹着!至于我那冰抓吗,一会得找段细绳临时拴下即可。
在七点半钟,看到能见度已经完全可以了。于是回到屋中和老石等南方朋友短暂告别,开始准备出发了(这拨南方来的朋友年龄普遍偏高,所以他们不打算徒步穿越的)。通常由东升林场到双峰林场拼车,据说每人为100块(LZ没有详细打听),因为绕过羊草山的公路全程一百多公里呢!另外还有两种可以减轻穿越负担的办法,一是托运行李轻装出发,每件包裹无论大小50一件!二是坐马拉爬犁前进五公里左右到山脚下,这样可以节省下一些体力(这个价格我也没问)。当我套好冰抓犹豫不决是否绑细绳的时候,小柳倒是先看出问题了,赶忙进屋为我找到一段尼龙材质的细绳,绑上后心里更加放心了。与小柳与大姨挥手告别后出发!
昨晚看到几处景致不错的地方,因为天黑已经无法在拍了,正好顺路也就记录了下来。
东升林场一带就是《林海雪原》杨子荣打虎上山的一片儿,至于“雕爷”吗,当然就是羊草山对面的双峰林场了!那里是一处据说一盆小鸡炖蘑菇168,一碗麻辣烫25的极商业化之处!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游客是会留下“买路财”的!
一架架爬犁从身后赶过,一队队兴冲冲的小伙们从身边疾步超过,自己却是缓慢悠然的匀速前行着,对我来说眼下重要的并不是速度,我要细细品味感受这雪林冬色。这种感觉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初始阶段的的人群中不乏各种拍摄爱好者,只是之后还没有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就再也难得一见了。
这个也许是我见过最小的,纯“非作秀"户外徒步选手吧!真的很佩服他的家长,很不溺爱的从小就带他出来历练。这让我想起前几年网上流传,“南棒”孩子们的冬令营照片。我想这孩子绝不会比他们逊色的!小家伙这是走的太快了,在前边喊叫家人呢。
质朴的林业工人,让人感到好似仍然在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只是拖拉机的款式新了点,不过老款的倒也有!大哥到我这的时候特意小做停顿,让我拍个够,相当具有上镜意思!必须要发上来,要不就对不起大哥了!
又一段时间过后,出发早的爬犁已经开始返程了,我想距离山脚下已经不远了吧。果然,当拐过一处小弯后看到了登山的起始点。好多空爬犁候在那里等待着从对面双峰林场反穿过来的人。看着那些可怜的马儿,LZ忽然觉得,下辈子要么做只快乐的小动物,要么还继续好好做人!据说反穿上坡的路程较短,且坡度有限,最难的路段为下坡。这个我今天就可以验证一下了!
羊草山海拔1235米,东升林场海拔400余米。这就是说需要平地拔高800多米的高度,全程15公里以内。貌似不算多哈?但诸位看官可别忘了,这可是在白雪皑皑的冬季,且气温在零下30度以上(当天哈尔滨气温为零下28度)!如果不只是埋头赶路的话,想要完成一次保质保量的户外穿越则并非易事!(后边会有详细描述。)
沿途听到几位小途友在一旁瞧瞧议论着我,“这家伙竟然是重装!”LZ不禁有些莞尔。小朋友们,话说你哥我当年脚蹬一双耐克软底鞋,手无登山杖,负重50斤以上去五台山“大朝台”!楞是与一队实力强劲的驴队拼了个大体相当(拍照赶路两不误!),那才叫一个“惊天地泣鬼神”呢!
随着海拔的升高,沿途需要调整的选手们并不罕见,尤其是在接近顶峰之时。只是图一这位显得更加痛苦一些。大致瞧了瞧,发现五处或“勇气有余而准备不足”或“后患无穷”之处。不知大家可以看出几处?
套用一位游侠般小友的一句话:“一路走走走停停自己问自己。”是啊,很多时候登山也是在一个汗水中审视自己内心的过程。(感谢深圳途友的拍摄,尤其是第一张更加难能可贵,小伙在其相机已经冻毙情况下,用其手机拍摄,真实的演绎了“我佛之大无畏精神!”为纪念小友的“义”字当头,特将肖像改为其中一张!)
越是接近峰顶沿途站在路边休整的途友也越多,规模呈扩大化了!毕竟这纯山坡的野路不同于那些成熟景区的台阶,俗称“闷坡”!在无冰抓和台阶的情况下,相同距离下体力消耗的更大一些。图中可以看到选手们几乎都是轻装行进的,行李类的应该是托运了。雪的世界中他们无处藏身和落脚休息,只好都默默的站在那里,望着一个接一个从身边走过的穿越者。好在困难马上即将过去,他们会胜利的坚持到最后!此时只有个别体能好或者相机尚能正常运作的选手,还可以拍上几张照片,当然LZ我是两样都具备的!相机“挂掉”的情况无外乎两种,(1)因为电磁在极寒的条件下,其效能最好的情况也只能达到其正常状况的百分之五十左右。(2)一些卡片机和入门级的单反机,其理论上的耐寒性只有零下十度!在这样一个凭感觉就知道气温低于零下30度的天气里,是不会坚持时间太久的。LZ之前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电磁效能,因为能否把一次雪景穿越的美好记忆带回去,这是相当关键一个技术因素。当初考虑成本并没有花大价钱购买原厂电磁,只是用了国产的“品胜”。在多次夏季和非严寒条件下基本都发挥了正常水准。这次对它来说真是一次“极限”的考验了,更何况其在使用频率较多的情况下,寿命已经2岁了!电磁备了两块,其中一块一直同手机一起放在贴身的里怀中保温,以备不时之需。其实大家眼前看到的这些照片与包括到达双峰林场时的照片一样,绝大多数的拍摄都充满了艰辛!不仅仅是气温寒冷带来的困难,每次拍摄都需要屏住呼吸以免屏幕过多的上霜结冰!有些情况下对焦需要那么小一会,平时到也无所谓了,但登山途中呼吸是比较急促的,想要在那么平稳就不易了。经常是一口气没憋住,马上转头过去大喘几下!亏得这样各种多加注意,才保证了相机的正常运转!一些途友那单反机的结冰状况,简直有些惨不忍睹!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即便是隔着手套抓握三脚架的部位都会上霜的,仅仅就那么一点点的热量!
最艰苦的路段结束了!我的青春曾在这茫茫雪原林海中流浪过。。。
在临近山顶的时就感到有北风吹起,到达后风势更见加强!北风夹杂着雪粒子,那是相当凛冽!这也就是东北俗称的“刮烟炮”!即便并不是最大的那种吧,也够普通人一受的!LZ本打算在这正午的阳光下,来上一张自己的冬季雪山“膀爷”照,但看着这呼啸而来的北风,还是心有余悸的放弃了!
如今的景区大多是圈上一块地就收费,在山顶小木屋收费站,双峰林场的票价已经飙升到95块两天。进屋后尽管看到满屋子休息回暖的途友(百人左右),但自己还是赶紧购票后仍毫不做停留的继续着自己的预定行程。作风硬朗彪悍倒是一方面,只是屋子里待久了浑身会化掉的!!!(相信自己实力即便是在严寒条件下,山地穿越20公里左右还是不需要休息和补充的!)羊草山双峰林场的这一侧确实路况要好得多,基本都是已经修筑完成的大路,如果反穿确实容易的多!(刚还看到两个小MM雇当地一山民做向导,反穿过去。)
冰封的下撤之路!双峰林场海拔八百多米,下行的落差在四百多米,路途也非常平坦。但在时不时挂起的“烟泡”面前,一切又变得艰辛起来!LZ在售票处的小木屋中匆忙的换上了一张“脸”!尽管面子在很多情景模式下并不重要,但此时“脸”还是很重要的!这时旁边一驴友播报了今天的气温,零下34度!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新的护脸上霜已经开始比较严重了,但这却是在还尚未达到三分之一路程的时候。而第一个护脸则是在三分之二路程时更换的,可见北风在冬季户外中起到的困阻有多大!
最后,用看似漫长实则有限的时间内,到达了双峰林场的检查站(即雪乡)。临时进到屋中赶忙给朋友回了个电话,并联络住宿的店家。刚刚 途中只要把手放出手套几十秒,都会有强烈的灼痛感!走廊信号不好,里边的大哥热心把我让到屋内信号好的地方。至此,冰雪中的穿越计划行程结束了!
进入屋前,首先让房东大姐拿过一把扫把,把浑身和背包上的落雪扫净。然后关闭相机电源退出电磁揣入屋内,而相机则继续留在室外以防进屋后会上霜!
在屋内卸下装备,换过衣服和帽子(那帽子已经可以如钢盔般的立在桌面上了)。利用回暖的时间检查了下装备。绑在冰抓上的线绳没什么问题,不过明天应该就用不到它了。鞋子的防水性能非常可靠,短短的半个小时时间表面已经几乎干爽了,只是表皮被冰抓的铁丝挂钩弄的略有小小的磨损。裤子的速干效果也不错,几乎是没有潮湿感的。至于外套的抓绒衣,既想防水又想透气那是不可能了,必须放到火炕上烘干才好。(这里需要提请注意的一点就是,鞋子的防水涂层会因使用寿命的长久而老化丧失,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在穿越前应在表层涂抹石蜡,这样防水效果基本可保持。如若不然,那效果,大家自己合计吧。。。)
吃了几块随身携带的饼干,含上一块糖后,又赶紧趁着天空尚未黑下来,在次杀出去采风!毕竟明天还有明天的计划,要把有限的时间做到完全的充分利用!
相较于“雪韵大街”那种浓厚的商业氛围,原住民的村落更具有那种回归感。期间还发现了两处“爸爸去哪里了”的孩子住宿地点。(据说是收费的,不过LZ不是追星那伙的,进去与否倒是与自己半点关系没有,所以果断放弃。)看到大批的“拉杆箱”游客匆匆的到来和离去,不知道他们是否和我一样有着独立的闲暇与感受空间。不知道为什么,这边人真的不多!(之后LZ略作分析,大概是因为这边靠近羊草山的一带,而景区的主要几个入口却在另一端,且景区很多娱乐项目是在那边,在加上冷的缘故,所以往这边来的人并不多。)
有南极科考的范儿吗?幸好还是带着手杖出来,事先探了探结冰情况!结果是在往前迈上一步就是被雪覆盖在下边的不冻河流。。。一位美丽温柔的南方姑娘在河岸上提醒我要小心!
晚间吃过正宗的五常大米和“无防腐剂与农药”的原生山野菜后,决定再次出门转转,也许夜景中会有好的题材呢?结果还是真挺失望的,除了几处尚未完工的冰雕影像外,其它到也平常。只是觉得这小雪人在灯光下还蛮可爱的!不过南方的途友老石(也就是开篇和马儿合影那位大哥)倒是出了几张不错的片子。细想之下大概因为自己是北方人自小看着雪长大,所以在灵感方面或许反而迟钝些吧。反之南方人初次见到这样大的雪情,那种新奇感也会如我初到南方时见到的丛林感相同的!
第三天双峰林场(雪乡)
某处山脊 梦幻家园 雪韵大街
凌晨四点十五分起床,收拾停当后步出屋外(好在同屋的一个司机小伙也需要起早出发,还算没有打扰到人家。纯当地人还是很质朴的,小伙还特意告诉了我一些这边的车站位置以及收费情况。)。一夜的北风呼号已经停止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漫天的“繁星踢斗”!星星的密集程度简直超乎了想象,仿佛就是挂在天棚上的点缀一般清晰。感觉此时的自己如同置身于某个太空站一般,冷艳寂静的让人有种窒息感!二十年没有见过这样的夜空了,那一年还是与蓝老六.阿大,阿二.铁猴一起在青山沟的仲夏之夜。这样的夜空大概会是我一生中仅有的一次拍摄星轨的绝佳机会,即便是那一天的阿里山。可是却需要按小时来计算,而我却没有时间了。。。
先是中巴十公里,然后换乘雪地“超跑”来到了一处山脊。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项目是到黑龙江第一高峰“大秃顶子”。但是来到后发现这里应该不是,至少对面的山脊就要比这里地势高处许多。且既然叫“秃顶子”,就是没有树的意思(之前查询过的一些网络照片也不是这里)。可这里确是丛林茂密!失望之心不禁油然而生,但既然来了随遇而安就是了。这个时候的气温应该接近零下40度,但好在没有风,倒也没那么难挨!只是林子里并不适合观赏夜空了。
距离天空完全方亮尚有一段时间,游客们为了取暖四处游走,只是大多谨小慎微的排成纵队缓步前行。LZ倒是野性的大着胆子到处乱串!
充足的阳光终于从对面的山脊,光芒四射的绽放出来。用它那晨间特有的暖色调,把这冰雪世界照耀,简直美的不可方物!只是,只是...哥的相机却在这样关键的时刻被冻感冒了,时灵时不灵的!!!(情急之下处理的也不算得当。)一些子弄得灵感全无!连手机带相机的也只留存下不多的几张。听着旁边一“老鸟”同级别的相机快门咔咔作响,一下子懂得了什么是“羡慕.嫉妒.恨”!
痛心疾首的下得山来,沿途虚心的向“老鸟”请教相机故障的处理。大哥很是热心的教给了我应急处理的办法,之后虽当天在次偶有发生但已无大碍(之后的行程中在未发生类似状况,经验的得来不易,代价实在大了点!)天那么蓝,能见度极佳,PM2.5应该不会超过10,LZ并没有先回屋吃饭,而是抓紧时间赶紧采风,因为中午就要转战吉林市的雾凇岛了!感谢一夜北风的功劳!之后给房东大姐看过几张手机拍过的片子,大姐说:“今年的雪还是小啊!”!嗯,毕竟今年是闰年,不无道理!
沿途走来,还是喜欢这种原生态的村路。
神奇吗?梦幻吗?安徒生的童话一般吧!只是我怎么听一位刚刚宰过客的司机说“这里只有雪是白的”呢?好多南方的游客抱怨这里太缺乏人情味。即便是之后拼车的司机也说:十位游客中,大概有九个不会在来了。。。好在哥我穷游经验丰富,只是因为迁就别人被小小的诳了5块。。。
时间不早,赶中午12::30分的拼车去吉林市的雾凇岛,拼车费毫无悬念的每人150块大洋,车程5个小时。在雪乡的“五常门”集合。别了雪乡,这次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宰”到我,下次我还会带队友一同前来的,毕竟早间的遗憾很让人失落,我是想要弥补的!
一路上和同车的一些途友略作交流,告诉他们根据我的判断明天很可能是什么都看不到了!他们惊讶的问我,你以前来过吗?我微笑摇头否定。他们还略有不信。呵呵,其实这个很好判断的,雾凇产生的环境是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例如晚间暖凌晨降温,或者天气一直低温度,吉林热电厂的热水排出后同样可以形成外冷内暖的温差。温差由高到底越明显越出现!而看到天气预报明天是气温回升且会有降雪,所以几乎是没有可能看到的!哎呀,LZ感觉自己都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说多了人家大概还会认为我墨迹,所以也就不在做过多的解释了。
到达雾凇岛的时候天空已经完全黑了下来,司机招揽了几乎全部的乘客到某家旅店入住。自己没有过多交集反身准备出停车的院子,司机还是好心的过来帮我指明大致的方位,内心还是相当感激!和店家通过电话后大致判明方位独自踱步过去。这是一家大院似得的大店叫“孔家客栈”,看上去真的不缺我这么一个散客啊,不过好在店家姑娘对我也是热情有佳。在这里竟然又遇到了南方的老石(就是前边与马合影的那位!),且我与他还有一位广州的小哥同住一屋。(另外还有在东升小柳家一同入住的南方的芬姐夫妇也在这里!)晚间无事可做和老石交流了下夜光拍摄技巧。之后听店家姑娘说明早还有沈阳包车过来的一百多人到这里吃早饭,恐怕会影响我们休息!无所谓了反正最后熬这一晚就返程了,不知道为什这次短短的行程竟然会忽然的很想家。也许觉得无论是环境还是视觉的效果上都够本了?还是内心本性所在?反正明天也不报什么希望,既然知道结果大概也没什么特殊的期许吧。(刚到东升的时候就觉得开局有些太顺利了,运气也许真的用光了。)
早间四点左右吧,开始喧闹起来,那些沈阳过来看雾凇的大队人马到了!唉。。。
第四天 吉林市
雾凇岛 松花江
因为知道旅店这么多人,如果按时起床的话一定抢不到卫生间和洗漱池!所以提前半个小时开始起身整理,事后果然如此!
在黑漆漆的天空下(其实是阴天,所以尚未放亮)来到了码头,挺旁边一家店主讲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岛上并没有出现雾凇了!(人真挺实在的!)但既然已经吃不到猪肉了,总得看看猪跑不是!于是还是用了那张60块的船票去了岛上!(船票从最开始的20一路飙升的到如今的60块,且还是去年就涨价了,旅游的财是真好发啊,就那么才不足一百米宽的江面!)看到辛劳的船工,不知道老板会分给他们多少工钱。
冬季雪后的景致还是有那么一种苍凉之美的,看到一些学生党的游客高喊着:“我们今天必须要兴高采烈啊!”用以平伏未见到雾凇的心情,逗得我也是哈哈一笑!同屋的广州小伙很是失望的站在岛上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这种失落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就象我无奈天门山的浓雾无法体现出“鬼谷栈道”的惊奇一般。就象我因为山洪下泄,无法进入云台山的泉瀑峡一样。
好多萌妹和游客到也逛的开心,期间还和几名摄友交流了下雪乡那边的情况。大批的游客则没多久就无聊的撤回了。自己想想久留无益,于是用手机查询了下百度,打算一会去吉林市区在看看主干道的松花江。
谢绝了推荐的拼车30块一个人到吉林火车站,而是更加深度的选择了从韩屯村口(中国雾凇第一村大石碑处),坐5块一位的面的到达乌拉街(也可能看你是游客向你要10块。下车后在在乌拉街客运站,在搭乘8块一位的大巴车前往吉林火车站前广场(司乘人员态度很不错的!)。沿途通过松江街大桥,看到那更宽广的江面,完全是一个处摄影和游览的好地方!于是默默的暗记道路。没一会到达了终点站,下车后先是确定了火车站的位置。之后按照大致方位找到了前往江边方向40路公交车站,这个在火车站前总不是件困难的事。背着70L的大包上车后两位好心的大姐竟然还准备给我让座,自己只好微笑着婉拒了,毕竟相当不方便的。当感觉已经临近江边的时候,提前下了车。之后便发生了前边有提到过的问路事件!
吉林市体校就在桥头,看到好多老教练和爱好者都在冰场中驰聘!果然真功夫都在民间啊!
那一年是谁说过松花江产松花蛋的?你们听后或哈哈或嘿嘿,更有微笑不语者。记忆里你们仍是二十年前的摸样,且可能是我对你们最终的记忆。如今站在这你们应该都曾经经过的地点。也许就在这一刻,有人从我身旁插肩而过,我却浑然不觉。二十年呦二十年,人生弹指一挥间。。。
高手们在才艺展示着各自版本的 “天外飞仙”!LZ手里这家什虽说不是什么“汤普森“,但至少也是个“伽兰德”啊!可人家却是“马克辛”起,说是MG42也不为过!真想一个健步上前,环保双拳问一声:“敢问那位是“东门吹雪”和“草孤城”前辈?(感觉自己越来越具备屌丝的特征了。。。)
这一年,以南国的“国境之南”作为起始,以北国的冰封雪飘作为结束。阴阳反复之大仿似那奇幻的“双鱼佩”事件!朋友匆匆相识又匆匆离去,一世仅此插肩而过的缘法,望时间老去,文字不死,但愿人长久。。。(完)
实用攻略
K929快速 沈阳--哈尔滨 21:56 04:23 6小时27分 硬座 ¥75硬卧 ¥142
K1056/K1053快速 吉林 沈阳北 14:17-19:48 5小时31分硬座 ¥62.5
哈尔滨至五常的长途车,30分钟左右一趟,票价25元左右
五常-沙河子班车(票价15)
雪谷也称东升林场,记得如果从哈尔滨搭车,务必和司机说清楚,
沙河-东升的客车12点20发车(票价16),
雪谷(东升林场)门票:40
吃住是70-80元/人/天
都是火炕,只是屋子大小的区别,均没有独立的卫生间。有wifi。
穿越的门票是分两次购买的,建议穿越的票一直保留到离开雪乡。
雪乡的门票:95元
汽车开到景区口的时候就要坐景区的大巴车
雪乡非节假日80一人 左右含吃住.
梦幻家园100(平日据说可以讲价到60)
大秃顶子套票150
韩屯(雾凇岛)
雪乡—雾凇岛车费每人150块。
上岛60元往返,没得价讲的了。
韩屯-乌拉街5块一人。
乌拉街-吉林火车站8块。
从吉林市内去雾凇岛的最佳路线是先乘公交至乌拉街,微面至韩屯。具体路线为出吉林火车站直行500米,右手边有前往乌拉街的公交车(肯德基旁),票价8元。之后在乌拉街微面5块到韩屯村。
常规消费共计:900
装备:雪套,冰抓,护脸,登山杖(记得使用时要卸下胶头啊!沿途看到不少途友不懂得这个。),鞋子最好是那种防水的中邦登山鞋。内衣涤纶速干面料为佳!
2015-10-31发布拍摄于201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