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等(4)
游神秘集安,赏风情乌苏里
<strong>说说这次旅行</strong>
<strong>抓吉镇</strong>
从抓吉镇到乌苏镇,这条12公里的路,被称为风景优美、最值得步行的公路
<strong>遥望</strong>
从抓吉镇到乌苏镇,这条12公里的路,被称为风景优美、最值得步行的公路
忽然风雨来
快雨时晴
这水,一半儿是我们的
那山,整个儿是人家的
鸟儿,不分国籍
红草、绿草、黄草
烟村四五家
<strong>乌苏镇</strong>
到了
远望乌苏镇
<strong>乌苏里江</strong>
东极之东,乌苏里江终点
公安巡逻艇及其抓获的渔船
乌苏里江里我军最大炮艇
手持鱼杆儿保边疆
小的们
<strong>世纪井</strong>
<strong>边防第一哨</strong>
前右,卡扎克维切沃;前左,黑瞎子岛。连个不平等条约也没有,被占百年,现在平等啦:一家一半儿!
俺们欢呼!俺们跳跃!
<strong>抓吉山</strong>
<strong>边关的月</strong>
边关月圆,疆土不全
月 · 哨所 · 俄镇
<strong>随拍</strong>
被收缴了渔船的渔民兄弟们
<strong>静候日出</strong>
紫气东来
静候第一缕阳光
俄方教堂金光闪耀,他们总是在边防哨所旁立个教堂
阳光,来自故乡——江东六十四屯·黑水都督府·库页岛···
天光大亮
<strong>东界碑</strong>
防风,防沙,防苏修
<strong>东楼宾馆</strong>
一户居民,两栋宾馆,一名游客
<strong>风景随拍</strong>
一树临风
<strong>出发虎头要塞</strong>
前方,就是虎头要塞
<strong>乌苏里江</strong>
奇妙的江,特立独行,兀自北去
不是受阅,就这么呆着
<strong>关帝庙</strong>
关老爷在此
红墙绿瓦,苍松翠柏
<strong>乌苏里江畔</strong>
飞叶冲天
没路标,只有方向
小松树,快长大
松枝
鬼子神社,陆军省管辖,属军事设施
<strong>虎头要塞遗址</strong>
终结,还是开始
要塞遗址,鬼子给黑龙江留下许多这东东
不堪回首
当年虎头通铁路,修完要塞就拆了
41cm口径,当年世界之最,日军企图用它摧毁西伯利亚大铁路,苏联则以它的射程为半径,修筑了一条备用线
炮台上面
炮台下面
是为了运一门巨炮
激战之甚,规格至简
入口,也是出口
壁垒
<strong>地下城市</strong>
这是一座地下城市
设施齐全
功能完备
四通八达
迷宫一般
<strong>战争痕迹</strong>
山坡还能看见炮弹
苏军没有完成任务,有一个火力点没有消灭
东猛虎山战地
<strong>虎头艇组</strong>
<strong>随拍风景</strong>
水塘、人家
大豆摇铃
细雨轻风,回家喽
<strong>魅力小城</strong>
集安,一个边陲小城。
丽质天成
风情独特
巍巍长白山
滔滔鸭绿江
赋予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以特有的魅力
年年春风早度
岁岁秋霜晚至
四季分明
雨热同步
光照充足
气候宜人
物产丰饶,是一座立体资源宝库
著名的人参之乡
集生态风光、人文古迹、边境风情三位一体。
很快就成为东北十大旅游名城之一,东北亚旅游观赏圣地。
<strong>高句丽遗址公园</strong>
它是历史文化名城,高句丽在此建都400余年。
留下大量文物古迹,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此,知名度大幅提高
<strong>通沟河</strong>
集安西边有条河,叫通沟河。它冲出了一个小平原,高句丽在这里建都425年,历王19位;公元427年后迁都平壤,又历王9代。
<strong>洞沟古墓群</strong>
在这16公里长、3公里宽的区域内,密布着11280座高句丽古墓,援引日本文献将其定名为洞沟古墓群。2004年,我国集安的38座高句丽古墓与朝鲜的63座高句丽古墓一同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集安向西,走4公里,从麻线墓区开始,游览这片奇观。
<strong>西大墓</strong>
很远处,就看到山坡下有座墓,这是西大墓,高句丽美川王之陵。
倚山而建,气度不凡。
这是一座方坛积石墓,先用巨石垒砌方坛,内部和上部填充河卵石。
山坡和河卵石的组合,造成了一个不稳定的后果,年深日久,卵石倾泻出来。
这卵石泄露的过于巧妙,竟将一个陵墓变成了两个。
其实,这是当年鲜卑来犯时,掘墓所为。可是高句丽后人和美川王的子孙为何没有修复呢,任之开膛破肚,惨不忍睹。
陵上散落着瓦片,似有建筑,在这卵石之上又何以支撑建造呢?
回望西大墓,悲壮肃穆。
<strong>七星岩墓区</strong>
再西行,七星岩墓区的211号王陵,竟然也是如此模样,怪哉!
高句丽之俗,“男女已嫁娶,便稍作送终之衣,厚葬,金银财币,尽于送死,积石为封,列种松柏”。却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没有典籍记载,平民如此、贵族如此、国王亦如此,到现在也弄不清它们的墓主人谁是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建造陵寝,本该名扬千古,流芳万世。不碑不铭,令人不解。“自上祖先王以来,墓上不安石碑”。高句丽王即位就开始造陵,他们在位时间都挺长,最长的达97年。墓越造越大,最终这巨大的自重将自身压得变形、崩溃。
<strong>将军坟</strong>
将军坟不算最大,好太王陵比它大4倍,但是好太王陵已成废墟,将军坟因完整而出名。在它内部,河卵石形成的向外张力恒久存在,挡是挡不住的,这是造墓者给自己埋下的自毁机制。这是唯一一座有墓碑的陵墓,如果这个小石柱可以视为一个墓碑的话。同样,没有一个字。巨大的石材,从哪里开采,如何运来,不知道。如此发达的石材加工技艺,除了修陵筑墓,别无它用,700年高句丽不曾留下任何其他石雕、石器物。
<strong>土筑坟</strong>
就在积石墓登峰造极,欲与埃及金字塔试比高之际,不知何故,戛然而止,石崇拜变为土崇拜,改为堆土筑坟了。惟一不变的,依旧是没有文字,墓室四壁绘满图画,也不著一字。这是个不善言辞的民族。
<strong> 暮色来临</strong>
他们呼啸而来,又倏然而去。
他们留下辉煌,不肯留下故事。
不像我们,既没有谜团、也没有遐想,只有故事。而那些故事,往往不是“故事”,大都是后人的杜撰。
<strong>将军坟</strong>
郁郁葱葱的田野山林之中,突兀一个高高大大的四方形建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将军坟。以其雄伟的规模、恢弘的气魄、精致的结构,备受中外瞩目,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strong>阶梯石墓</strong>
将军坟是典型的大型方坛阶梯积石墓,外缘用1100块精细加工的巨大花岗岩条石砌成,大的重达10吨。共7级阶坛,砌石22层。平面呈正方形,底边长31.58米,残高12.4米。第一阶为四层条石砌垒,以上六级均由三层条石砌垒。为防错位,每一级阶坛相交的边缘处,山下两层条石边缘都琢以凸凹。将军坟巨大条石围护后内部形成的空间,填充河卵石。为了抵消内部河卵石由于自身重量产生的向外张力,陵墓四周各以3块巨石倚护。墓室设在第四级阶坛上,空间呈正方形,长宽各为5米,高5.5米,墓室四壁以六层条石砌成,室顶由一重50吨的巨石覆盖,室内平行放置两块长方形石棺床,一大一小。陵墓顶部四角外缘条石上,残留一排凿刻痕迹,似乎曾有护顶的建筑物。
<strong>王陵</strong>
这是一座王陵,一直被误为将军坟,推测应是高句丽20世长寿王巨琏的陵墓。长寿王在位78多年,活了97岁,他将高句丽的都城迁至平壤,疆域空前扩大,“东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两千里”,是东北亚最强大王国,震惊了中原。推测他迁都平壤之时,陵寝已经完工,死后归葬与此,也有说这是长寿王的虚宫,他并没回来。
<strong>陪坟</strong>
旁边,有一座陪坟,是他的妃子。也是方坛阶梯积石墓,形制规格都小些,结构大体相同,可以更直观的看清它的构造,内填河卵石,巨石覆顶。
<strong>夜色</strong>
<strong>五女峰</strong>
早就想,寻一个真正的秋天,收获一份五彩斑斓。去哪儿呢?几经比较,选择了五女峰。它是个以原始生态为特点的风景区,94年才对游人开放,罕为人知。五女峰位于长白山老岭,距集安市20公里。山门,有上下两个,相距不远。每年金秋,都会举办枫叶节。上山门,有车行道,可达各主要景区;下山门,只有步道。五女峰主要景区有:观峰台、五女峰、仙人台、洞天皓月、幽谷银溪···
集安不计其数的高句丽积石墓,石料采自何处呢?如何采运?——又是个迷。人们不顾这些,凭籍着巨石上的几个小孔洞,一口断言,这就是高句丽的采石场。一块巨石,兀立着,它不是古人采运的遗留,
山魂,由此而上,是观景台景区
这里解开了一个谜
人们终于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巨大的石条浑然天成,正待发运。
它是飞来之物,天神也眷顾着这里。
走着走着,美妙之感油然而生,
你似乎在走入一个殿堂,
天穹布满着灵光异彩,
你是去朝拜,
过了这门洞,你“出世”,你的灵魂“出窍”。
山顶平坦,无遮无栏,
那一刻,很平静,是心灵之静,
四周则充满了自然之声,风吹树叶,草虫悄吟。
张开你的耳朵和每一个毛孔听吧,
连阳光都是有声音的。
秋风悄然舞画笔
染得群山色斑斓。
观峰台,是观看五女峰的最佳地点
五女峰只可远眺,不能攀登。
从右至左,从高到低,依次是天女、玉女、参女、秀女、春女
她们手挽着手,臂牵着臂,前呼后拥着羞涩地与你相望。
悠然漫步在秋日的山林之中
你仿佛进入了一座大花园
那应有尽有的各种颜色热情地将你拥抱。
一树一色,甚至一树几色
竟使你不知用哪种颜色去准确地描述
黄中带红的柞树,杏黄的白杨
或黄或绿的落叶松,依然翠绿的樟子松
秋日明亮,透过密林,将枫叶的光彩映上崖壁
那秋日,把那高的山、峻的岭、陡的崖、深的涧、红的叶
登上仙人台,指点江山,唯我独尊。
仙人台,是天官施法术的地方,将玉皇大帝的五个女儿送到人间,
放眼望去,见山川明净,错落高低。
拾阶而上,迎面一座大石壁
上刻“洞天皓月”四字,石缝中一株小枫,在阳光照耀下清丽无比。
路在此分,左穿石缝入一线天,右钻石洞进后山
石壁呈赭石色,高38米,宽1米,南北平直贯通,两侧垂直光滑
幽峻神奇,非常壮观,撼人心弦
是我国10大著名一线天之一
我在仰望,佛在俯视。
阳光洒下,心情也被阳光环绕
钻过石缝,里面的凉爽和外面的温暖形成鲜明对照
恍如冲出世俗,脱胎换骨,豁然开朗。
秋天的色彩不仅多样,而且多变
昨天那片白杨树还是绿多黄少,那满树的枫叶还是泛着淡红,
而一夜之间,那满树的绿又消退了不少,那满树的红却又浓了许多。
黄色和橙色是叶子中早就存在的,
它是树木的防晒霜和防冻剂,使树木在叶落前多吸收些养分,树叶不是为了供人欣赏而变红的。
幽谷银溪
<strong>合拍</strong>
<strong>红色枫叶</strong>
最鲜艳夺目的要属这枫树
一簇簇的鲜红,好像燃烧的火焰
那火一样的热情把你的心拨亮了,让你的情醉了。
还有你的心、你的魂,提炼得几近透明。
绯红的枫树层层叠叠倚山而上
一直铺到山巅,与蓝天白云相接。
红绿相间
寓丹枫之美于各色交融之中,互映生辉,和而不同。
美景佳境不断呈现眼前,置身其中,不由得心花怒放。
昨天的盛景,一夜秋风,就会悄然改变它的模样,呈现另样的美。
但红色和紫色都来自树木准备入冬休眠所制造的化合物
在整个夏天,枫叶一直努力吸收太阳的能量,吸收红光反射绿光,
而此时,枫叶似乎想要模仿太阳的颜色了。
有的葱翠欲滴,有的一片金黄
有的赤橙似火,有的紫烟迷离
叶密片薄,玲珑剔透。
夕阳西斜,枝叶萧疏
秋林更加显出它的秀逸、恬淡
时间凝固,空间秘藏
一幅幅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
疑是夕阳给染红,却因秋风来拨弄。
姹紫嫣红,互为洋溢,互为映衬,
太阳从低处往上照,满满的光彩,分不清是黄是紫是蓝,惟有心旷神怡。
<strong>下山</strong>
走出山门,怅然若失
你的心,未随你出来
<strong>宾馆</strong>
进山门不远,有一个宾馆。
<strong>说说这次旅行</strong>
<strong>抓吉镇</strong>
从抓吉镇到乌苏镇,这条12公里的路,被称为风景优美、最值得步行的公路
<strong>遥望</strong>
从抓吉镇到乌苏镇,这条12公里的路,被称为风景优美、最值得步行的公路
忽然风雨来
快雨时晴
这水,一半儿是我们的
那山,整个儿是人家的
鸟儿,不分国籍
红草、绿草、黄草
烟村四五家
<strong>乌苏镇</strong>
到了
远望乌苏镇
<strong>乌苏里江</strong>
东极之东,乌苏里江终点
公安巡逻艇及其抓获的渔船
乌苏里江里我军最大炮艇
手持鱼杆儿保边疆
小的们
<strong>世纪井</strong>
<strong>边防第一哨</strong>
前右,卡扎克维切沃;前左,黑瞎子岛。连个不平等条约也没有,被占百年,现在平等啦:一家一半儿!
俺们欢呼!俺们跳跃!
<strong>抓吉山</strong>
<strong>边关的月</strong>
边关月圆,疆土不全
月 · 哨所 · 俄镇
<strong>随拍</strong>
被收缴了渔船的渔民兄弟们
<strong>静候日出</strong>
紫气东来
静候第一缕阳光
俄方教堂金光闪耀,他们总是在边防哨所旁立个教堂
阳光,来自故乡——江东六十四屯·黑水都督府·库页岛···
天光大亮
<strong>东界碑</strong>
防风,防沙,防苏修
<strong>东楼宾馆</strong>
一户居民,两栋宾馆,一名游客
<strong>风景随拍</strong>
一树临风
<strong>出发虎头要塞</strong>
前方,就是虎头要塞
<strong>乌苏里江</strong>
奇妙的江,特立独行,兀自北去
不是受阅,就这么呆着
<strong>关帝庙</strong>
关老爷在此
红墙绿瓦,苍松翠柏
<strong>乌苏里江畔</strong>
飞叶冲天
没路标,只有方向
小松树,快长大
松枝
鬼子神社,陆军省管辖,属军事设施
<strong>虎头要塞遗址</strong>
终结,还是开始
要塞遗址,鬼子给黑龙江留下许多这东东
不堪回首
当年虎头通铁路,修完要塞就拆了
41cm口径,当年世界之最,日军企图用它摧毁西伯利亚大铁路,苏联则以它的射程为半径,修筑了一条备用线
炮台上面
炮台下面
是为了运一门巨炮
激战之甚,规格至简
入口,也是出口
壁垒
<strong>地下城市</strong>
这是一座地下城市
设施齐全
功能完备
四通八达
迷宫一般
<strong>战争痕迹</strong>
山坡还能看见炮弹
苏军没有完成任务,有一个火力点没有消灭
东猛虎山战地
<strong>虎头艇组</strong>
<strong>随拍风景</strong>
水塘、人家
大豆摇铃
细雨轻风,回家喽
<strong>魅力小城</strong>
集安,一个边陲小城。
丽质天成
风情独特
巍巍长白山
滔滔鸭绿江
赋予了这片神奇的土地以特有的魅力
年年春风早度
岁岁秋霜晚至
四季分明
雨热同步
光照充足
气候宜人
物产丰饶,是一座立体资源宝库
著名的人参之乡
集生态风光、人文古迹、边境风情三位一体。
很快就成为东北十大旅游名城之一,东北亚旅游观赏圣地。
<strong>高句丽遗址公园</strong>
它是历史文化名城,高句丽在此建都400余年。
留下大量文物古迹,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从此,知名度大幅提高
<strong>通沟河</strong>
集安西边有条河,叫通沟河。它冲出了一个小平原,高句丽在这里建都425年,历王19位;公元427年后迁都平壤,又历王9代。
<strong>洞沟古墓群</strong>
在这16公里长、3公里宽的区域内,密布着11280座高句丽古墓,援引日本文献将其定名为洞沟古墓群。2004年,我国集安的38座高句丽古墓与朝鲜的63座高句丽古墓一同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集安向西,走4公里,从麻线墓区开始,游览这片奇观。
<strong>西大墓</strong>
很远处,就看到山坡下有座墓,这是西大墓,高句丽美川王之陵。
倚山而建,气度不凡。
这是一座方坛积石墓,先用巨石垒砌方坛,内部和上部填充河卵石。
山坡和河卵石的组合,造成了一个不稳定的后果,年深日久,卵石倾泻出来。
这卵石泄露的过于巧妙,竟将一个陵墓变成了两个。
其实,这是当年鲜卑来犯时,掘墓所为。可是高句丽后人和美川王的子孙为何没有修复呢,任之开膛破肚,惨不忍睹。
陵上散落着瓦片,似有建筑,在这卵石之上又何以支撑建造呢?
回望西大墓,悲壮肃穆。
<strong>七星岩墓区</strong>
再西行,七星岩墓区的211号王陵,竟然也是如此模样,怪哉!
高句丽之俗,“男女已嫁娶,便稍作送终之衣,厚葬,金银财币,尽于送死,积石为封,列种松柏”。却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没有典籍记载,平民如此、贵族如此、国王亦如此,到现在也弄不清它们的墓主人谁是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建造陵寝,本该名扬千古,流芳万世。不碑不铭,令人不解。“自上祖先王以来,墓上不安石碑”。高句丽王即位就开始造陵,他们在位时间都挺长,最长的达97年。墓越造越大,最终这巨大的自重将自身压得变形、崩溃。
<strong>将军坟</strong>
将军坟不算最大,好太王陵比它大4倍,但是好太王陵已成废墟,将军坟因完整而出名。在它内部,河卵石形成的向外张力恒久存在,挡是挡不住的,这是造墓者给自己埋下的自毁机制。这是唯一一座有墓碑的陵墓,如果这个小石柱可以视为一个墓碑的话。同样,没有一个字。巨大的石材,从哪里开采,如何运来,不知道。如此发达的石材加工技艺,除了修陵筑墓,别无它用,700年高句丽不曾留下任何其他石雕、石器物。
<strong>土筑坟</strong>
就在积石墓登峰造极,欲与埃及金字塔试比高之际,不知何故,戛然而止,石崇拜变为土崇拜,改为堆土筑坟了。惟一不变的,依旧是没有文字,墓室四壁绘满图画,也不著一字。这是个不善言辞的民族。
<strong> 暮色来临</strong>
他们呼啸而来,又倏然而去。
他们留下辉煌,不肯留下故事。
不像我们,既没有谜团、也没有遐想,只有故事。而那些故事,往往不是“故事”,大都是后人的杜撰。
<strong>将军坟</strong>
郁郁葱葱的田野山林之中,突兀一个高高大大的四方形建筑,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将军坟。以其雄伟的规模、恢弘的气魄、精致的结构,备受中外瞩目,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strong>阶梯石墓</strong>
将军坟是典型的大型方坛阶梯积石墓,外缘用1100块精细加工的巨大花岗岩条石砌成,大的重达10吨。共7级阶坛,砌石22层。平面呈正方形,底边长31.58米,残高12.4米。第一阶为四层条石砌垒,以上六级均由三层条石砌垒。为防错位,每一级阶坛相交的边缘处,山下两层条石边缘都琢以凸凹。将军坟巨大条石围护后内部形成的空间,填充河卵石。为了抵消内部河卵石由于自身重量产生的向外张力,陵墓四周各以3块巨石倚护。墓室设在第四级阶坛上,空间呈正方形,长宽各为5米,高5.5米,墓室四壁以六层条石砌成,室顶由一重50吨的巨石覆盖,室内平行放置两块长方形石棺床,一大一小。陵墓顶部四角外缘条石上,残留一排凿刻痕迹,似乎曾有护顶的建筑物。
<strong>王陵</strong>
这是一座王陵,一直被误为将军坟,推测应是高句丽20世长寿王巨琏的陵墓。长寿王在位78多年,活了97岁,他将高句丽的都城迁至平壤,疆域空前扩大,“东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两千里”,是东北亚最强大王国,震惊了中原。推测他迁都平壤之时,陵寝已经完工,死后归葬与此,也有说这是长寿王的虚宫,他并没回来。
<strong>陪坟</strong>
旁边,有一座陪坟,是他的妃子。也是方坛阶梯积石墓,形制规格都小些,结构大体相同,可以更直观的看清它的构造,内填河卵石,巨石覆顶。
<strong>夜色</strong>
<strong>五女峰</strong>
早就想,寻一个真正的秋天,收获一份五彩斑斓。去哪儿呢?几经比较,选择了五女峰。它是个以原始生态为特点的风景区,94年才对游人开放,罕为人知。五女峰位于长白山老岭,距集安市20公里。山门,有上下两个,相距不远。每年金秋,都会举办枫叶节。上山门,有车行道,可达各主要景区;下山门,只有步道。五女峰主要景区有:观峰台、五女峰、仙人台、洞天皓月、幽谷银溪···
集安不计其数的高句丽积石墓,石料采自何处呢?如何采运?——又是个迷。人们不顾这些,凭籍着巨石上的几个小孔洞,一口断言,这就是高句丽的采石场。一块巨石,兀立着,它不是古人采运的遗留,
山魂,由此而上,是观景台景区
这里解开了一个谜
人们终于在这里找到了答案:巨大的石条浑然天成,正待发运。
它是飞来之物,天神也眷顾着这里。
走着走着,美妙之感油然而生,
你似乎在走入一个殿堂,
天穹布满着灵光异彩,
你是去朝拜,
过了这门洞,你“出世”,你的灵魂“出窍”。
山顶平坦,无遮无栏,
那一刻,很平静,是心灵之静,
四周则充满了自然之声,风吹树叶,草虫悄吟。
张开你的耳朵和每一个毛孔听吧,
连阳光都是有声音的。
秋风悄然舞画笔
染得群山色斑斓。
观峰台,是观看五女峰的最佳地点
五女峰只可远眺,不能攀登。
从右至左,从高到低,依次是天女、玉女、参女、秀女、春女
她们手挽着手,臂牵着臂,前呼后拥着羞涩地与你相望。
悠然漫步在秋日的山林之中
你仿佛进入了一座大花园
那应有尽有的各种颜色热情地将你拥抱。
一树一色,甚至一树几色
竟使你不知用哪种颜色去准确地描述
黄中带红的柞树,杏黄的白杨
或黄或绿的落叶松,依然翠绿的樟子松
秋日明亮,透过密林,将枫叶的光彩映上崖壁
那秋日,把那高的山、峻的岭、陡的崖、深的涧、红的叶
登上仙人台,指点江山,唯我独尊。
仙人台,是天官施法术的地方,将玉皇大帝的五个女儿送到人间,
放眼望去,见山川明净,错落高低。
拾阶而上,迎面一座大石壁
上刻“洞天皓月”四字,石缝中一株小枫,在阳光照耀下清丽无比。
路在此分,左穿石缝入一线天,右钻石洞进后山
石壁呈赭石色,高38米,宽1米,南北平直贯通,两侧垂直光滑
幽峻神奇,非常壮观,撼人心弦
是我国10大著名一线天之一
我在仰望,佛在俯视。
阳光洒下,心情也被阳光环绕
钻过石缝,里面的凉爽和外面的温暖形成鲜明对照
恍如冲出世俗,脱胎换骨,豁然开朗。
秋天的色彩不仅多样,而且多变
昨天那片白杨树还是绿多黄少,那满树的枫叶还是泛着淡红,
而一夜之间,那满树的绿又消退了不少,那满树的红却又浓了许多。
黄色和橙色是叶子中早就存在的,
它是树木的防晒霜和防冻剂,使树木在叶落前多吸收些养分,树叶不是为了供人欣赏而变红的。
幽谷银溪
<strong>合拍</strong>
<strong>红色枫叶</strong>
最鲜艳夺目的要属这枫树
一簇簇的鲜红,好像燃烧的火焰
那火一样的热情把你的心拨亮了,让你的情醉了。
还有你的心、你的魂,提炼得几近透明。
绯红的枫树层层叠叠倚山而上
一直铺到山巅,与蓝天白云相接。
红绿相间
寓丹枫之美于各色交融之中,互映生辉,和而不同。
美景佳境不断呈现眼前,置身其中,不由得心花怒放。
昨天的盛景,一夜秋风,就会悄然改变它的模样,呈现另样的美。
但红色和紫色都来自树木准备入冬休眠所制造的化合物
在整个夏天,枫叶一直努力吸收太阳的能量,吸收红光反射绿光,
而此时,枫叶似乎想要模仿太阳的颜色了。
有的葱翠欲滴,有的一片金黄
有的赤橙似火,有的紫烟迷离
叶密片薄,玲珑剔透。
夕阳西斜,枝叶萧疏
秋林更加显出它的秀逸、恬淡
时间凝固,空间秘藏
一幅幅山水画卷,展现在面前。
疑是夕阳给染红,却因秋风来拨弄。
姹紫嫣红,互为洋溢,互为映衬,
太阳从低处往上照,满满的光彩,分不清是黄是紫是蓝,惟有心旷神怡。
<strong>下山</strong>
走出山门,怅然若失
你的心,未随你出来
<strong>宾馆</strong>
进山门不远,有一个宾馆。
2015-11-09发布拍摄于2018-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