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谈谈感受
说点什么...
发送
快捷回复:
人间仙境无疑了
1/639
浑源等(3)
恒山等(12)
大同——恒山游
<strong>说说这次旅行</strong>
恒山游一天上下足够,大部分的人是前山上下,半天游。前山上,后山下我用了8个小时,速度比较慢了。腿快的6个小时左右。门票分两种,一是门票35元,一是进山票20元,共计55元。60 --70岁老人和学生半票,不过现在都九折。要乘索道,也可以游恒山的主要寺庙群。要抓紧的话,上午先去悬空寺,再游恒山,一天没问题。
悬空寺一般1-2个小时足够,最后早上早点去,因为一是早点人少,二是下午是背光,拍片片不好。永安寺、圆觉寺、栗毓美墓都在城里。好找。永安寺1-2小时,圆觉寺、栗毓美墓各1小时足够。
<strong>交通</strong>
云冈石窟里市里17公里,我在火车站乘旅游公交1路,不错,双层巴士。40分钟到。其他市内景点都在老城内,都不远。城外其他景点没细查。
恒山前山山门岳门湾在S203路旁,离浑源县城6公里,县城有8路公交到这儿,也到悬空寺。乘索道在这儿。但从这儿到景区大门有10里的山路,上升400米左右。可以从恒山县城打车到景区大门,40元左右。
后山出和之门要走2-3里地才能出恒山的势力范围,才能打到车,公交不通车。要走到县城还要2-3里地。打车到城中心20元。
要从大同过来,在东关客运站乘车,25元一个半小时到浑源,好像长途车可以直到悬空寺。回大同乘车,最好到城北一个叫大转盘的地方乘车,客运站没车,你要到客运站,他们搞一个车倒短拉你到大转盘去换乘到大同的车。
我在浑源客运站拍的长途车时刻表,到北京六里桥长途车站一天来回各两趟,130元,5个小时,比从北京乘火车到大同6-7个小时(硬座40多元),再倒长途车快多了。但车票合计贵一倍。
从县城8路公交到旁悬空寺路口,在S203路,20分钟,3元。可以从浑源县城打车到景区,20元左右。永安寺、圆觉寺、栗毓美墓在县城溜达着去不远。
要从大同过来,在东关客运站乘车,25元一个半小时到浑源,好像长途车可以直到悬空寺。回大同乘车,最好到城北一个叫大转盘的地方乘车,客运站没车,你要到客运站,他们搞一个车倒短拉你到大转盘去换乘到大同的车。
我在浑源客运站拍的长途车时刻表,到北京六里桥长途车站一天来回各两趟,130元,5个小时,比从北京乘火车到大同6-7个小时(硬座40多元),再倒长途车快多了。但车票合计贵一倍。
<strong>住宿</strong>
我住在火车站旁的金湖国际大厦的今日商务酒店,就在火车站出来路右边,很近,一个大厦好多家旅馆,房间都不小,好像都不太专业。我住的旅馆热水太小。
悬空寺附近没旅馆,都住在浑源县城,我这次住在恒山国际酒店,还不错,网上订标间168元。门口斜对面就是8路公交。
<strong>美食</strong>
大同刀削面好吃,我住的大厦下面的刀削面吃了好几顿。
山上没有饭馆,有点买水和小商品的。所以游玩时间长的,要带吃的。山门和景区停车场都有小吃,凉粉等等。在县城可以到小媳妇凉粉店吃凉粉,还行。
景区里面没吃的,停车场有小吃,凉粉等等。在县城可以到小媳妇凉粉店吃凉粉,还行。
住:悬空寺附近没旅馆,都住在浑源县城,我这次住在恒山国际酒店,还不错,网上订标间168元。门口斜对面就是8路公交。
<strong>门票</strong>
云冈石窟是大同看的景点,门票144元,有学生和老人的半票。一般游2-4小时。细看凭自己爱好。市内景点很多,华严寺必去,一般1-2小时。其余善化寺、关帝庙、纯阳宫、法华寺等等一般一个小时。新修的城墙,仿平遥古城模式。也值得看看。
<strong>恒山风景名胜区</strong>
自幼喜山,可惜到了这一把年纪,五岳都没有走遍。在窝里看了有些日子,搞得差不多明白点了,终于找了一个机会,上恒山!8月初去大同有事,第一天把事情搞的差不多,当晚就赶到了浑源,住在恒山国际酒店。要说大同这地方真是避暑的好地方,一年四季晚上都要盖被子。
第二天一早,7点半出旅馆,50元打了一个车去恒山,恒山景区的山门在浑源县城南4—5公里处S203路边的岳门湾,景区的售票处和新改建的恒山索道下站都在这儿。
但山门离景区还有5公里的山路,从城里打车可以直接送到景区。剩了不少劲。
到了景区,已经有1400多米的高度,停车场不小,原来的老索道站已经停运,改建到了山下。
在这儿正式检票进景区,穿上护膝,拉开登山杖——前进,进山不远就可以看见有名的恒宗两个大字,此乃明成化三十年大同知府张升手笔,两字总高十三米,宽六米,说是“横直如栋梁,点捺大如牛”。但到字跟前去的路已经被封了,只能远远的看。
路旁是新建的真武庙,没有进去。可是一些古松都死了,让人唏嘘。
上山的路都是石板路,慢坡,比较好走
不远即是所谓之“虎风口”。一棵古松曰“悬根松”,此处又称“虎口悬松”,为恒山古十八景之一
西北远处可以看见索道上站
山上的寺庙群一览无余
这是多年前就听说的也称“果老仙迹”,岩石面上有许多蹄形的小圆坑,说是张果老骑的白驴留下的。也是十八景之一。想来这干吧老头还挺沉。
过果老岭,路转东进入一个峡谷,谷中林木遮荫,实际上恒山的人文景观就是这一条山谷两边的山。
不远就上到峡谷北边,对崖很好看,但逆光,片片拍的不行。
当路一座木牌坊,上有道光皇帝题的 “人天北柱”四个大字,这就进入恒山的古建筑群,恒山主要的人文景观都集中在这一代。在这分东西两路建筑群,一般先往东路,下山时再走西路。
往东过牌坊,穿马殿,一座庙不大。新的。
在接官厅旁一座亭子,名玄井亭,这便是恒山著名的“苦甜井”。亭内两井,相距很近,而水质一甘一苦。唐玄宗曾赐额“龙泉观”。 现苦井被填,甜井还在。
对面是梳妆楼,那是飞石窟“北岳寝宫”的一部分。很险峻,只是路封着,不让过去。
恒宗殿很清楚的看到啦。
这树也有几百年啦,叫豹榆,以前还真没注意过。
到恒宗殿的山门啦,这是恒山最大的庙,是明洪治十四年(公元1502年)扩建恒山时修的。
好多历代帝王的御碑
这儿是看对崖景色最好的地方。
恒宗殿,相当于北岳庙,亦名贞元殿,又名元灵宫,俗称朝殿,是明洪治十四年(公元1502年)都御史刘宇奉孝宗皇帝御旨兴建。大殿位于天峰岭半崖峭壁间,这组建筑群包括藏经楼、更衣楼、钟鼓楼、青龙殿、白虎殿、崇灵门、二郎庙,总占地面积为1215.23平方米。
唯一将岳庙建在山上只有北岳。相传,舜帝北巡,祭祀北岳,时值隆冬,大雪封山。将舜帝阻于河北界内,不能登岳祭拜,只好在曲阳遥祭。正当祭典之时,突有一块巨石从恒山飞落帝前,便将此石封为“安王石”,并建庙宇在曲阳祭之,这便是“恒山下庙”。
不过曲阳北岳庙我去过,规模宏大,十分壮观。究其原因,可能如上述传说
恒宗殿有名的台阶,103级,好陡,要说故意搞成这样子,以示威严。
<strong>随拍</strong>
北岳的摩崖题刻是我最喜欢的一大看点,从上下的恒宗两字开始,沿路不断,字体沉稳公正,词意贴切,不得不说是文化的深厚积淀,古人赋予恒山的一大财富。不似现在许多地方,动不动上草书,轻薄肤浅,字体怪异,文不达意,一个没有文化,更谈不上意境的时代,还想学古人附庸风雅,差的远呀。
大树的根是休息的地方,也不错。
金鸡报晓,也是恒山十八景,我没看出什么特异的地方。
过恒宗殿,西北上方是“集仙洞”,依百十米的悬崖下建有“会仙府”。这是恒山寺庙群最高的地方,整组建筑占地381.9平方米。悬崖上题刻很多,古松掩映下,真有神仙味道。
树根一个龙头。
一溜历代帝王的御碑靠在角落里。
从会仙府沿山往西行,靠山壁巨石裂缝可以向上20多米,很陡峭,陡壁高处几平米的平台,台上有地面上刻棋盘,旁岩上有 “琴棋台”、“悟道遗迹”等石刻。说此是张果老和人下棋的地方,太狭窄,要胖点的都坐不下。这儿不能往别处通行,怎么上去怎么下来。
从这门去往恒山顶,前几年是封着的,现在开放了。
往西北上行,两松并立,是姊妹松
姊妹松上方是玄岳峰,一个亭子为魁星楼,西望视野很开阔,这个地方看恒山上山的路最清楚,右边是山门的停车场,买门票,乘索道都在那。靠左是景区停车场。已从山下上行了10里山路了
看从索道站有路可直接到这儿,但现在封闭着,不知为何,看来这恒山的管理理念就是一个“封”字。想来封了就没责任了。
从亭子这儿折向东往上300来米,就是恒山顶峰了。
这一段路点衬一些古松,所谓之“岳顶松风”。
好不容易到顶啦,这好几年没有登顶名山大川,四望无际,心性倍增,我还行呀。山顶比较秃,没什么树,但有点高山草甸的风光。
像我这种方式登恒山,500-600米左右的上升,走走看看歇歇,2-3小时,要说强度不大。
<strong>下山</strong>
在恒顶盘桓了一阵,按既定路线下后山。2013年开始恒山顶和后山封山,一直不让过,虽然现在恒顶开放,但下后山的人很少,我看一些朋友说后山风景很好,所以决定从后山下去。
回望恒顶
这儿往下看,其实恒山前山就在这一条山谷里
山上一片草地,野花、蝴蝶很多。
沿山脊向东300多米,即是一个岔口,往东是南天门,往北下山即是后山。后山路修的很好,都是石头台阶。时间已近下午一点了,在路上坐下吃了点东西。
一开始基本穿行在树荫中
能看见浑源县城啦
后山植被很好,路也修的不错。但基本没有游客。主要是这种高山森林的景观,这一段路没有什么树,观景视野很好。但景色没有什么太大的特点。不过北方的高山,能有这样茂盛的森林,也是相当不错的了。
能看到左边的峡谷,在往下就要进入这个峡谷。
山路很陡
下到将近一半的时候,景色出现变化,进入山谷,峰林陡峭。
山崖形成很大的一个豁口,像一个石门,有50-60米高,想下雨的时候,可能有很大的瀑布从这里流出来。我想这应该叫北天门合适。
有一个泉水
下到这儿有一半多了,这一段基本是平路,沿山边路转向东边
回望恒山主峰。
<strong>山路景色</strong>
到白龙王庙了,庙里寂无一人。
庙是新修的,有几通古碑。
能看见和之门啦,这是恒山的北门,离浑源县城3公里吧。
出白龙王庙又往西下,就看见白塔啦。白塔往下就进入山谷,后山景致最好的地方,就在这一段。
白塔上有字,是文殊塔。
塔下一片怪石,很有特点
我觉得恒山后山这一代的峰林奇观,不逊于其他名山。应该是恒山看山的最佳处,可惜在山阴面,光线不好,片片的感觉平淡。这地方要是从后山上来也就30分钟左右。真应该好好形成一条线路。
据说这地方起名叫什么“乳燕待哺”,一看就是现代不上台面的人起的名字。好好琢磨吧。
到这儿基本走出了山谷。回望。
13年封山的告示,要说恒山的险要很一般,比之华山差的不是一点,要按这种思路,华山早就应该封的死死的了,没有一处可以玩了。看来思路的保守和不作为是恒山管委会的特色,到处是“封”、“封”。
快到和之门啦。
出了和之门,下山用了3个多小时。下降的高度千米多。
渐行渐远的恒山。那年还能再来。
<strong>浑源县</strong>
8月初去大同,一天办完事情,就去了浑源,第二天一早登恒山,从恒山下来,回到县城从小媳妇凉粉店马路对面右边一点的胡同里往北去永安寺。老城里街巷破旧,但不乏古味。
<strong>圆觉寺</strong>
不远见一塔屹然立于陋巷里,近前一看名为“圆觉寺”,2013年的国保单位,来之前做功课只知道浑源县城里的国保单位永安寺和粟毓美墓,还真不知道还有这个圆觉寺。寺正在修,不开门,塔还真精美,外面照几张像。回来查资料才知道,圆觉寺主要是里面的塔,全称为圆觉寺释迦舍利砖塔,俗称小寺塔,是大同地区现存唯一的一座密檐塔。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明朝成化年间重修。塔高九层,密檐飞拱,通体砖砌,呈八角形,全仿木结构建筑。塔分为基座、塔身、塔顶三部分。塔座高约4米。塔座有上下两道堂门式束腰,座基四周雕满砖刻浮雕,总计浮雕三组,其中有舞乐人像40个,据说很有研究价值。
<strong>永安寺</strong>
沿圆觉寺门东边小巷再往前到头就到了永安寺,永安寺俗称“大寺”。始建于金代,后毁于火。元朝初年,永安军节度使高定邀归云禅师主持捐资重建。元延祐二年(1315年)高定之孙高璞捐款在寺内建造了“传法正宗殿”,后历代均有修葺。现存建筑传法正宗殿为元代遗构,余皆为明清所建。寺院坐北朝南,原有规模甚大,现存南北长80米,东西宽50米,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门、护法天王殿、传法正宗殿、两侧为东西垛殿、东西配殿。
门房里没人,进去后一个中年妇女——管理人员从旁边的屋里出来买票,半票10元。那管理人员说:一会到后面给我们开大殿的门,叫我们先看寺,寺不小,很安静,收拾的也很干净,转过第一层护法天王殿。
后面是元代建的传法正宗殿,好漂亮,金顶蓝边的琉璃瓦,殿身面宽五间,三门各六扇,比较特殊的是两边的墙上书有“庄严”两个大字,每个字通高有四米。传法正宗殿为寺内主殿,殿前设月台。殿身面宽五间,进 深三间,单檐庑殿顶。大殿檐下斗栱五铺作单抄单下昂,重栱计心造。
前面天王殿的后面是一个类似戏台的建筑
传法正宗殿的匾额是被赵孟頫尊为书法大师的元初雪庵和尚所题,据说几乎在全国成为绝品。
管理人员过来打开殿门,大殿所有能透光的地方都用厚布蒙住,殿内很黑,不能开灯,过了好一会才能看清楚点,殿内没有佛像,据说是文革中当仓库,把东西都搬走了,不过也因为这样,壁画得以保存完好。
大殿柱网布局减柱造,梁架结构为四椽栿对后乳栿用三柱。殿顶中央置藻井,四周为天宫楼阁。
最珍贵的是大殿内四壁满绘重彩工笔水陆画一堂190平米,共有八幅长卷135组,各种人像895个,儒、释、道汇合一壁,集我国宗教各派中神祗之大成。
经管理人员介绍,看到殿后的墙上有虎啸龙吟四个大字,也很飘逸。据说后面原有铁佛寺,有一个很大的铁佛,58年大炼钢铁时回了炉了,嗨…………,真不知道着了什么魔了。
前面护法天王殿的后面还有一个大大的“相”字。
<strong>清栗毓美墓</strong>
出永安寺一直往东,过恒山北路,大约走了20分钟,到了城东边的栗毓美墓。栗毓美是清道光年间河东河道总督。摘网上一段“栗毓美一生勤奋,事必躬亲,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深得皇帝的厚爱和群众的尊敬。后积劳成疾,死于任上。为表彰他的治河之功,清道光皇帝在他死后追赠其太子太保衔,敕建坟墓。看来栗公是个好官。
陵园的大门--南启门,砖券拱门楼,门前东西两侧两座碑亭,亭内高达5米多的汉白玉巨碑左碑刻神道,右碑勒圣旨。
墓园总面积约7740平方米。内汉白玉石刻很精美,值得一看。
这个位置南看恒山,好漂亮
<strong>蔡家酒楼</strong>
从栗毓美陵墓出来,沿路往南转西永安东街,不远是网上大家好评的蔡家酒楼。点了两个菜,不错,价格也公道,老板娘很热情。
<strong>悬空寺</strong>
一早我从县城恒山国际酒店斜对面乘8路公交车20多分钟到悬空寺路口。公交车站在天峰岭一侧的S203路边,从汽车站要往下下到河谷里,再往对面的悬空寺。
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寺距大同市65公里,在浑源县城南3公里。
下到谷底,进景区,俺这岁数半票啦
站在东面看悬空寺,距地面高约60 --90米,确实占尽“惊、奇、险、特”,可以满足当今人们肤浅的心理。要不然这些年悬空寺名气大有压过北岳恒山的势头,要说一个悬空寺的底蕴比之恒山,无论从文化、年代、气势、景点都是不可比,但去过悬空寺而没上过恒山的大有人在。
多年看了不少介绍,始终没弄清楚悬空寺的形势及与恒山的位置关系。这次身临其境才搞清楚。古云“恒山如行”,所谓的“行”恒山108峰在浑源县城南东北——西南方向横亘500多里,其中最大的缺口就在主峰天峰岭和西边翠屏峰两峰夹恃的金龙峡,浑河由南向北中劈金龙峡, 浑源县的名由即是得于浑水之源。这悬空寺就建在这峡谷中翠屏峰东壁的半崖上,东向面对天峰岭,下临浑河。
浑河早就被恒山水库截流啦,水库的泄洪洞是山壁上凿出来的,正在放水,只有一条渠道横过谷地
往南可以看到当年北魏古栈道遗址,想当年浑河急湍激壁流过金龙峡,人们为了在恒山最大的缺口里打通南北通道,只有在峭壁上修栈道,当年徐霞客:伊阙双恃,武夷九曲,俱不足比拟也!的感叹,今天已不复也。
这壮观两字是李白的
这点来悬空寺的人真不少,由于寺上面太狭窄,所以要排队,7-8分钟放一批人。等了近半个小时才上到山门,
对面是S203路。
<strong>小媳妇凉粉(浑源县店)</strong>
从悬空寺出来,时间不早,打一车20元回县城,到浑源县城的“小媳妇凉粉店”,这儿的凉粉是有名的。
吃完饭,去汽车站回大同。
<strong>云冈石窟</strong>
天下三大石窟(现在加上麦积山是四大石窟)我正经只去过龙门,而且还是两次。但云冈石窟、敦煌还没有沾过边。8月初去大同,游恒山、悬空寺后,返回大同。到大同已经下午了,时间就一下午和明天一上午,云冈石窟是必须去的。
赶紧在火车站附近住下,放下行李,乘旅游公交1路车去云冈石窟。从火车站到云冈石窟公交车约40分钟,晋华宫煤矿,全国有名的大煤矿,就在云冈石窟对面。
到了云冈石窟,门脸修的好漂亮。门票144元。
进门是昙曜像,当年就是他开始了这流传百代的不朽巨作。
新修的通道,两旁都是新雕的石刻,没什么感觉。
到头是一棵假树,叶子都是金色的。不知什么寓意。
转过去是石窟啦。云冈石窟在大同市西南17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始建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460年),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是61年首批国保单位。2001年的世遗。
看的第一个石窟,搞清楚了,这种是叫塔状石窟。还保留了许多彩绘,没想到。
第三窟,据说是云冈石窟最大的窟,里面两层,确实不小,
这个有20-30米高,没想到,除了大家常在资料看见的那典型的大佛,还有好几个规模不小的石刻。
那远处是龙王庙,东四窟在那边,没时间去了。
这外面建筑保存很好的是5、6窟。5窟封闭着(据说很好看,遗憾),看了6窟。
6窟让我最震撼,还是没想到,一是如此宏大;二是彩绘保存的如此鲜亮;三是如此多的石刻;
这地方也有手贱的人,不过看上去是76年的了
这个地方太宏华精美,我都觉得有些繁缛奢华。这是北魏孝文帝为其祖母开凿的,皇家气派。
第7、8两窟,也很精美。不让拍照,不好意思拍太多了。
这两窟你也封闭了。
19窟,是一个侧面的。这16-20窟是所谓昙曜5窟,是云冈石窟形成最早的五个窟。那经典的题头照片就是20窟。
看见那经典的题头大佛了,20窟
<strong>大同市博物馆</strong>
走马观花,看了一遍。时间有限,不能塌下心来细细的看,但也有不少想不到和震撼。不得不惊叹古人的智慧和工艺水平。不得不说比之今人的许多雕刻高超的多。
想来,当年昙曜和尚人等是怀着对佛的虔诚之心,以交付终身的意念来雕刻石窟。这是现今浮躁、肤浅、无信仰的人们无法企及的。
开个玩笑,如此浩大的工程,现今人们肯定要问能赚钱吗?能赚多少?这种心态,出个20-30年的东西就不错。别提艺术层面了。
典型民族的东西,高层面的艺术水平,流传数千年的东西。是那中央台“大裤衩”等之流无法比拟的。真是“尔曹身与名俱裂,不废江河万古流”。
又看了看博物馆。回大同啦。
<strong>华严寺</strong>
去看城里的景点,首先去大名鼎鼎的华严寺。华严寺是61年首批国保,虽然早就听说,但不知细节。
进寺先看见普光明殿。
这真正进入华严寺。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别排列在南北两条主轴线上,规模宏大,占地面积达66000平方米,是我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
好大的大雄宝殿,建在4米多高的台上,座西向东,面阔九间,宽有100多米,檐高9 米多, 面积达1600平米。要我看这应该是现存最大的大雄宝殿。这个大殿始建于辽,后(1122年)毁于兵火, 金天眷三年(1140年)重建。
正脊上的 琉璃鸱吻就有4.5米高,北端鸱吻系金代遗物(下面的片片是南端的),现在看上去还如此漂亮。
门上有”调御丈夫“的匾,不知什么意思。
殿内进深五间,采用减柱法,减少内柱十二根,前部空间显得很大。殿内有五方佛和二十诸天等明代塑像。顶部天花板彩面共973块,大部为清代制作。
殿内四周墙上绘满了巨幅壁画,规模之大世所罕见。内容丰富,除了佛讲《华严经》的“七处九会”外,还有佛传 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罗汉图和千手千眼观音等。
南院是下华严寺,最醒目的是华严寺塔,华严宝塔是继应县木塔之后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的方形木塔,通高43米。这个塔我查了半天,应该是新建的。
可以看见寺的周边许多待拆的平房,上面都铺着塑料布防雨。看来老城拆建还要花不少钱。得有实力呀。
在塔上看大雄宝殿
南面还有一个教堂
塔下500平方米的千佛地宫,采用100吨纯铜打造而成,内供佛祖舍利及千尊佛像,金碧辉煌。想起那些盖着塑料布的老屋,有点让人不知所措。整个塔好像与寺是不协调的。
实际上下寺最珍贵的是辽建薄伽教藏殿,保存有辽代塑像、石经幢、楼阁式藏经柜及天宫楼阁。但我没拍成片片。下面片片是殿的后身。
这个殿现存明清经书1713函,18203册。最可悲和愚昧的是解放后此处是下寺小学,52年以前小学一直用经书糊顶棚和墙,损失不少。
<strong>善化寺</strong>
从华严寺出来,赶紧去了善化寺,善化寺靠近南城门,俗称“南寺”, 也是61年的国保。其内有一座辽代木构和三座金代木构建筑,面积13900多平方米,沿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两侧有观音殿和地藏殿。大雄宝殿与三圣殿之间的西面,有一座独具风格的普贤阁,它是一处单檐九脊顶方形楼阁。
寺大门外的五龙壁是从别的地方移过来的,也是老物件。
大雄宝殿里金代的彩塑栩栩如生,很精致。
<strong>大同法华寺</strong>
法华寺在老城的东门附近,离九龙壁、关帝庙、纯阳宫都不远。
法华塔始建于元末明初,”寺院共成四进式院落布局。沿中轴线主要建筑:山门、天王殿、三士殿、大雄宝殿、法华塔、藏珍楼。三士殿两侧配殿为伽蓝殿和祖师殿,大雄宝殿东西建罗汉堂,其他建筑包括钟、鼓楼,游廊、配殿等。
右边的阁殿,敬的是达摩祖师。很特别。
现在寺里真的老建筑是这座覆钵式喇嘛塔,寺也因为塔内存有一部《法华经》而得名。
最后是藏经楼,进去看有万德法师的作品,看了还不错。
<strong>九龙壁</strong>
从法华寺出来,沿街往西不远就是九龙壁。大同著名的景点,也要票啦,10元一人。
街上新修复的牌坊,很威武。
远处是钟楼,右侧的施工工地规模好大,踅摸了半天,搞清楚是复建明代的代王府。纯新的,不知如何,得有钱呀。
<strong>大同站</strong>
下午一点多的火车回北京啦
2015-12-04发布拍摄于2018-04-22
景点
清栗毓美墓
4.2分 | 6点评
收藏
携程推荐
美食
蔡家酒楼(永安大街店)
4.7分 | 42点评
"正宗的山西风味餐厅,推荐过油肉和凉皮。"
收藏
携程推荐
去App查看全部
文中提及 (12)
景点
清栗毓美墓
4.2分 | 6点评
收藏
携程推荐
美食
蔡家酒楼(永安大街店)
4.7分 | 42点评
"正宗的山西风味餐厅,推荐过油肉和凉皮。"
收藏
携程推荐
景点
悬空寺
4.6分
山西必打卡景点榜 No.6
"万丈深渊上的建筑"
遛娃宝藏地
历史建筑
收藏
携程推荐
美食
范家小媳妇重庆火锅(浑源店)
4.5分 | 30点评
"声名远扬的小媳妇凉粉,秘制豆瓣和正宗的凉粉是招牌。"
收藏
携程推荐
景点
云冈石窟
4.8分
2024中国100必打卡景点
"中国三大石窟之一"
历史建筑
收藏
携程推荐
景点
大同市博物馆
4.5分
大同必打卡景点榜 No.5
"胡汉交融"
博物馆
场馆展馆
收藏
携程推荐
景点
华严寺
4.8分 | 3752点评
"馆藏珍贵的辽金佛殿"
历史建筑
收藏
携程推荐
景点
善化寺
4.8分 | 185点评
"一座没有大门的寺院"
历史建筑
收藏
携程推荐
景点
大同法华寺
4.6分 | 55点评
"因塔内《法华经》而得名"
历史建筑
收藏
携程推荐
景点
九龙壁
4.5分 | 253点评
"明初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
历史建筑
收藏
携程推荐
M497882****
住过文中酒店
很好免费升级了  不错特别暖和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满意
查看更多住客点评(1040)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