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洪等(5)
贝加尔湖等(14)
出发!广袤的土地,俄罗斯`
<strong>说说这次旅行</strong>
连续两天早七点到公司,晚9点离开,出发头一天晚上到家收拾行李到凌晨1:30,早上5点起,6点出门,想起家里还有没拔的设备在充电,又折返了一次,现在总算踏实坐在飞机上了。路上也没闲着,下载地图离线包,语言不通的弊端初现,找到想要的城市都费劲。东南亚已经和非洲一视同仁,因埃博拉走专用通道了,感觉机场安检也加强了,大多数人的随身行李,都不能一次过关,相机还要从包里拿出来裸机过检。T2的餐饮免税品和T3完全不能比,一碗质量还不如方便面的牛肉面就50。大家要带的护肤品统统木有的,T2里咱们的休息室是否也快没啦~登机前又想起几项工作没交待,又骚扰了三位童鞋,这会可以放心飞啦~~
<strong>首都国际机场</strong>
<strong>伊尔库茨克机场</strong>
飞机晚了半小时起飞,还提前了半小时抵达,实际飞行时间只有两个半小时。往西飞还进入了晚一小时的时区,好不习惯啊。伊尔库茨克机场很小,坐着摆渡车进入一条件简陋的小屋,就发入境表,填好后不跟团的游客基本不用排队就过边检了。机场在苏联时期是被视为国家安防重地,是不允许拍照的,现在也基本沿习下来,这些照片都是我在各环节眼疾手快拍下的,很珍贵哦,呵呵。入境表比前些年也改善了,是俄英双语的,个人游可以不填邀请人信息,边检也不大会英文,所以一句也没问,就低头录信息盖章,蛮繁琐的,每个人平均耗时10分钟左右,旅行团是在边上排长队。过了边检就一个行李转盘,行李是从飞机行李舱直接扔下来的,连个滑梯都木有,好彪悍,还好行李完好无损的。海航从北京到伊尔库茨克的这趟包机航线每周三六有,如果只游贝加尔湖一地,飞行时间短,四天至一周行程都挺合适的,飞机上的中国人居多,尤其是老年人,他们这代人对苏联还是很有感情的吧,海航也是国内唯一在俄罗斯运营北京直飞莫斯科、圣彼得堡、伊尔库茨克三条直航航线的航空公司,为中国人近距离赴俄、老毛去海南下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哇。
伊尔库茨克机场在简陋的硬件下,边检、检疫、海关还是很严格的。下飞机前,检疫人员登机红外线测 每名乘客的体温,这边对埃博拉也提高警惕啦。入关两台行李扫描设备,还配一只狗狗。下机的时候一个戈比都木有,机场工作人员也不能沟通英文,自己发现了2台有银联的取款机,搞定现金。但是出门只看见大巴,木有看到有出租车,被黑车司机围观,报价500卢布,我看酒店官网写的价格是400,就一口咬定400,司机比划大概意思是停车还需要100呢,我很坚定的摇头就要400,眼看后面都是旅行团的了,哈哈,以他妥协告终,坐着小面包就去酒店了。其实车开出来,有一点距离应该是国内到达,还是有些辆出租的,所以出来可以再晃晃看,尽量打车的吧。伊尔库茨克的酒店选择并不多,再加上订的晚,就选了courtyard Marriott。房间比较小,但是前台很热心、英文也不错,这里的电压220V德标,房间在8层,在这也算高层建筑了,看出去的风景不错。
<strong>Courtyard by Marriott 随拍</strong>
从落地到酒店中间各环节耗时大概一个半小时,跟团的话会更慢。从机场到酒店9公里,路上还有些小堵。酒店放下行李稍事休息,在前台的帮助下熟悉了城区地图,决定步行游览。酒店附近就是中央公园,先沿着苏维埃大楼往河边走,路过2个教堂,不知道今儿个是啥好日子,遇到很多新人结婚。他们婚车的阵容也是足够强大,加加长大奔,亲朋好友的笑声那叫一个奔放,婚车在主干道上拉轰,新人直接端着酒杯伸到窗外,伴随着尖叫和欢呼声。白色的教堂让人心情平静,而颜色丰富的教堂伴随着清脆的铃音,让人心情愉悦。
<strong>伊尔库茨克市</strong>
<strong>伊尔库茨克市</strong>
从中央公园出来顺着主干道列宁大街进入暴走模式,街道标识俄英双语,大的路口都有景点指示牌和主城区景点分布图,甚至设计好了一条覆盖接近30个景点的路线,并在人行道上一直用绿色带箭头的线条指示。也就是说你可以完全不看地图顺着线走即可,虽说这里是贝加尔湖的门户城市,这些完备的标识还是把我惊艳到了。街头其实很少能看到外国人,当然即便是俄罗斯人,也有可能有不少是游客。公交大巴大多很古旧,也就是我们80年代水平吧,但是仔细一看,竟会发现有宝马的老公车,还有用韩文、日语、中文、俄语四语站名的公交车,宽大的木质站台设有便利店,小超市、药店也不少,比我想像中的要便利的多。马路上的车以德国车和日本车居多,基本看不到美国车,从车就能看出贫富差距很大,就这样一个普通的省会级城市,跑车豪车也不少见,但更多的是老旧的平民车。
<strong>130 Kvartal 见闻</strong>
酒店前台推荐前往一个叫做130广场的地儿,这里房屋采用老式的木质建筑,一条小街进来,两边尽是礼品店和餐饮店,周末人还挺多的,感觉有点像咱们的蓝色港湾,哈哈。尽头是一个shopping mall,地下有个大超市,进去搞定了明天野炊的食品,有道翻译扫一扫不给力,完全翻的不是那么回事儿,和翻英文的体验完全不同。还好超市工作人员语言虽然不通,态度都还挺好的,老妈更是给力,发现英语木有优势,老妈直接用肢体语言询问各种问题,我是完败啊。这里用公斤制,蔬果价格也还好,西红柿黄瓜啥的合人民币5元每斤,猕猴桃葡萄啥的也就十几人民币一斤,没那么离谱,品种也还算丰富,就是不那么新鲜。
在这通体力脑力的消耗之后,在加上头天晚上睡眠不足,那是又饿又累。原先计划前往在TA上查的排名第一的餐馆,因为距离还有5公里,就放弃了,在这找了家人气最旺的坐下了。这家有自己酿造的鲜啤,现在俄罗斯最流行的酒类已经不是伏特加,而是啤酒啦。和老妈点了个全麦黑啤和姜啤,很香很醇。可能是饿坏了,餐前面包太香啦,俄罗斯手工水饺皮儿厚肉实,咱这北方吃饺子一路吃到了俄罗斯呀。本想点河鱼的,但貌似这里还是很少有活鱼制品,还是点成了海鱼,不过总体来说口味不错,最重要的是7点沐浴在大太阳下的晚餐很难得。
<strong>伊尔库茨克市中心见闻</strong>
晚饭后去踩点第二天的上车地点,正如酒店前台所说,是个小的剧院,虽然名字叫city theater,走了一段僻静的小路,对地图、对门牌号好不容易能确认了。就在体育场附近,这里有点像工体,豪车跑车云集,感觉晚上像是要飙车一样,只是人家体育场边上搭了个剧院,文化氛围一下就不一样了。虽说老毛开车很猛,但是对行人非常礼让,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只要有行人等着过马路,机动车都会停下,和欧美一些国家一样,这点是我始料不及的。为了实际测量路程,从剧院到酒店按照导航走的,穿越居民区,没有走主干道。晚上八九点的夕阳下,居民区格外宁静,偶尔一辆车一个行人走过,非常宁静的小城,治安如酒店前台所说真的不错。教堂、小餐馆隐于其中,国际连锁快餐店统一装修真的很重要,即便名称换成了俄文,也还能认出subway、papa johns,倒是没看到肯德基、麦当劳,不过能有这两个美国品牌已经不易了。公寓楼和house基本各占一半,小区也有健身、儿童乐园的设施,没见到谁家安了空调,不过为了御寒,是双层的窗户。这个季节就是开窗通风,奇怪的是木有安装纱窗,对于蚊虫多的这里,还有待改进吧。
<strong>Courtyard by Marriott 随拍</strong>
下午不到四点出门,晚上回到酒店9点多,也逛了5个多小时呢。回到房间正值夕阳西下,沐浴在阳光中懒懒的靠在沙发上,一杯贝加尔湖矿泉水下肚,一天的颠簸之苦消失无影踪。虽说也不早了,但是还想把当天的照片整理出来,怎奈一半flashair就出问题了,测试了几次发现是ipad客户端的问题,原来也就是闪退,现在可好彻底歇菜了。延误了一天的游记没啥,不会后几天都不行了吧,就这样惆怅的和伊尔库茨克第一次道晚安了。
大早上起来第一个灵感就是用手机导照片,真是夜有所思日有所想啊。果然不负所望,手机flashair app能把照片从相机里导出来,没白费我5:30起床弄照片啊。酒店早餐冷热都有,比我想象中的丰富,尤其是还有白粥和米饭,够迎合中国客人的胃口。老妈大早上吃了碗白米饭,感情出来才一天,没吃到米饭就感觉木有吃过饭了啊,看来后面安排中餐很有必要了。吃完饭都快7:30了,赶紧从酒店出来奔集结地儿。一出酒店就碉堡了,早上才6度!还好穿了条秋裤,赶紧把冲锋衣拉严实了。又赶时间又冷,一路飞奔,赶到剧场时大巴已到,顺利集结,准备前往贝加儿湖喽,坐上车才感到走出了一身小汗。大巴坐满准点发车,大家都好准时啊。大约坐车1个小时,路上还下了点太阳雨,就抵达利斯特维扬卡镇码头,接着乘坐摆渡前往贝加尔港。上了摆渡就后悔没带抓绒衫了,体感温度直奔零度去了!好生羡慕穿着羽绒服来的呀,连穿的少的老毛也不淡定了,老妈更是冷的抱着我取暖,好吧,谁让我是小暖炉呢。好在摆渡二十分钟就到了,否则真的要冻成冰块啦!
<strong>利斯特维扬卡</strong>
<strong>贝加尔港火车站随拍</strong>
9:30到达贝加尔港火车站,10:30才发车,就在火车站随便逛逛的吧。早上出来真的有点被冻傻的感觉,现在太阳暖暖的晒着,觉得好幸福。这就是三伏天的西伯利亚啊,难怪极寒的零下77度记录是这里创下的呢。当我真正面对贝加尔湖的时候,有点不真实的感觉。因为23年前的这个季节,就已经打算来到这里了。只是当时咨讯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到了中俄边境才得知对面出事儿,过不去了。当时虽小,但是改道去的海拉尔、呼伦贝尔草原、满洲里、达赉湖、中蒙边境的景色依依在目。印象更为深刻的是老爸的教诲,以后长大了要自己出门看世界。或许那时一颗不安分的种子就深深的植根于心中,才有了后来的各种游历,以至于都停不下来脚步。从大人带着玩,到现在带着他们出门,夙愿一点点的实现,爸妈的心愿也逐个满足。
<strong>贝加尔湖</strong>
火车徐徐启动,贝加尔湖只有在西南角有铁路,其余均未开发,这段铁路曾是最早的西伯利亚铁路的一部分,后来大动脉改道,这里变成了观光铁路。火车行进的很慢,一天时间,将在湖边行驶80多公里,可以慢慢的欣赏这个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湖泊。第一眼的感觉,这哪里是湖啊,无边无际、水深似海。平均宽度48公里,最宽处79公里,平均水深744米,最深1620米,湖型狭长弯曲,犹如一轮新月,长636公里,面积达3.15万平方公里,有木有被震撼到,俺们的呼伦湖在地图上和她一比,就是她的一个小尖尖。
第一站在曾经给沿线蒸汽机车供水的水塔停下,可以走到湖边,与贝加尔湖亲密接触啦。湖水清澈见底,手感温度也就10度,在冬天由于湖面结冰释放出巨大的热量,以致于湖边的温度能高于室内7、8度,这是怎样的能量!现在看着白桦林、小野花,站在青山绿水间很难想像千百年前文人政客流放于此地的心境,这个湖水见证了多少沧桑,又因地壳变化蕴藏了多少资源宝藏。
第二站下来走隧道喽,这一路80多公里有39个隧道之多,当年的开挖代价也是相当高的,而且施工季短,还经常遇到山体滑坡。隧道内都无照明设备,随身带的手电筒派上用场啦,因着洞内石块碎石挺多,还是看着点为好。这站最牛的是大队人马只走单程,火车开过来接我们上车,这待遇,立马火车被围观了,然后我就反过来拍大家,哈哈。
第三站停车2个小时,留给大家足够的时间用午餐。在湖边找了个很好的位置,享用头天从超市采购的面包、牛奶、烤鸡、西红柿、香蕉,美美的野餐了一把。老毛们已经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换上比基尼,下水了。10度也下去,很厉害有木有,而且基本都是俄罗斯大妈们下水扑腾,这是怎样的精神。不过还是要感慨下这身材从姑娘到大妈的变化是不是也忒惨烈了点。车上每节车厢用暖瓶供应热水,一等车厢和二等车厢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小桌,感谢淘宝店家,让我提前买到了二等车的一等座,可以边看美景边用本本记下了。
饭后溜达到桥上,从高处看有别样的风景。如果时间再充裕些,可以到桥下徒步个小圈,湖光山色真的是让人流连忘返,老妈挑了块闪闪发光的矿石带回家留作纪念了。
风景太美,让我们放慢脚步,看的更仔细些吧,不要错过一花一草、一水一木。湖里有很多小鱼苗,大鱼一条也木有看到,更别说水怪了。望远镜随身带着了,只是这湖面如此平静、对岸如此遥远,还是珍惜眼前的美景吧。
再次启程,和湖边扎营野餐的人们挥手道别。前三次都是非站台停车,要用这种小梯子爬上爬下,很有爱有木有。第四站是小站临时停车,等候快车过站。咱任何机会都不放过,处处是美景,各种凹。
在火车快行进到贝加尔湖的最南端时,先是看到了沿铁路重装徒步的、扎营的,然后在公路小镇所及之处的湖边,出现了一些看着很不错的度假村。这里的人们还是很享受生活的,在湖边日光浴、轻舟上钓鱼、快艇飞驰在湖面,若不是公路所及之处非常有限,这里的游客会更多吧,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这么纯净的景色。本来在做行程时,在纠结是在利斯特维扬卡小镇晃悠一天,还是小火车慢行的方式,后来想着以不同的交通工具更大范围的看湖景,就最终选择了小火车。当然,如果时间允许,去湖中间的岛上住小木屋,看湖上的日出日落,将会有更亲近的感受吧。
靠近最南端的贝加尔湖的湖水呈现深绿色,像是被调色了一般,非常神秘。由于临时停车耽误了时间,省去了一次计划中的停车,在最南端的斯柳江卡火车站停车7分钟,就返回伊尔库茨克火车站了。这次是爬到山上俯瞰贝加尔湖,小吃货由于饥饿难耐,在看到山谷倾泻而下与湖水连为一体的壮丽景色时,正在吃着扒鸡,所以嘛,腾不出手来拍照,只能让美景与美食同享了。而后的一路就在森林中穿梭,伴随着夕阳的余辉。其实这一路火车上用俄语介绍了很多这个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只是俺们完全听不懂,还有视频纪录片一路播放着。我们只是偶尔的听到边上中文团导游的介绍,更多的时候是听着广播里的俄罗斯民族音乐和欧美经典歌曲,思绪随着美景飘到窗外,带到回不去的曾经,感官和内心都收获颇丰的一趟旅程。另外,按照当地人的说法,用贝加尔湖的水洗一次脸年轻5岁,我也不贪心,就两次嗒,十年足够啦,哈哈。水质是真的好,很滋润的感觉,老妈尝的湖水是甜甜的。回到伊尔库茨克火车站晚上十点,在火车上几近一半的中国人中,找到了和我们同住一个酒店的团,蹭了大巴回酒店,大巴上还看到了超级月亮,这一天完美了。
<strong>斯柳江卡火车站随拍</strong>
又是起了个大早赶飞机,出来2天了还没睡个饱觉呢。从酒店预定了个出租,要价500,还价不成,到了前台,司机狡猾狡猾的同意400,结果到了机场又以2件大行李为由收下500不找零了,好吧,这里多少还是有爱宰老外的习惯。在出租车上一路在琢磨这里是否适合贝加尔湖自驾,虽然是靠右行驶,但路上跑的左舵右舵车几乎各半,直行灯有时和右转灯合并,有时又和左转灯一起,还有很多单行线是嘎然而止,一个不留意就会冲到反方向的车流中了,路牌基本没有明显指示。好吧,我彻底凌乱想不清了,来这自驾有一定挑战,得完全依赖导航。
<strong>伊尔库茨克机场</strong>
伊尔库茨克机场国内出发的柜台人员居然能说英文,比国际要强!很顺利的就到了候机区,登机口信息还木有出来,就在很小的候机区晃了晃。登机后发现基本都是俄罗斯当地人,而且他们可能都事先选座了,我们只能坐最后一排啦。我边上的一对老夫妇很有爱,起飞的时候大妈可能有些紧张,大叔就一直唱着歌。由于头一天伊朗航空又出事儿了,坐这个不知名的S7航空还是多少有些担忧的,但是后来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可以说这家机舱内服务完胜我坐过的任何一家全球五星航空公司,6个多小时的飞行时间供餐2次,质量很高,供水6-7次,经济舱就两位小哥服务,一刻也没停歇过,能说简单的英文,对我们还特别照顾。在俄罗斯的文化中7是很吉利的数字,这趟航班号是S7-7777,当飞机安全降落在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时,机舱内响起了轻松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希望这开启了我们接下来在莫斯科的幸运之旅。不得不再感叹一下,飞行接近7个小时,还在俄罗斯境内,领土太大了!
<strong>莫斯科多莫杰多沃国际机场</strong>
俄罗斯森林广袤,在飞机上看城市都有在树林中挖出一片空地的感觉,城市绿肺那是杠杠的。莫斯科有三个主要的机场,降落的多莫杰多沃机场主要是国内航班。机场的行李传送效率特别低,洗手间超级小,排长队。说起洗手间,贝加尔湖环湖小火车之旅唯一的不完美就是洗手间太原生态了,这里基本还是未被开发的净土。机场的汇率还行,从目前看刷卡、银联取现和换汇都差不多。在机场的出口处有一个很不起眼的MTC卖SIM卡的柜台,可以买到4G卡,500卢布,含200卢布话费,充100卢布即可获得一个月有效的3GB数据流量。以现在卢布对人民币约5.8的汇率来看,再考虑到莫斯科的高物价,那是相当便宜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俄罗斯国土辽阔,需要确认前往的城市是否有覆盖,在北京T2卖的和这一样的卡价格要273元,还是落地买的吧。MTC的4G没有室内覆盖,不知道是不是我的5s不支持俄罗斯LTE FDD的频率,从来没看到有过4G信号,不过3G已经很快了,想10天刷掉3GB也有难度啊
从机场到市区有机场快轨,一人400卢布,大概15分钟即到达二环,相当于咱的东直门换乘。莫斯科的城市布局和北京很像,以红场为中心的环线目前有四条,二环也是时时堵。到了换乘站,直接拉了个警察叔叔问路,被告知要换乘两次才能到酒店,警察叔叔很好心的把我们带到了换乘的线路上,可是我们还是嫌麻烦放弃了地铁选择打车。在警察叔叔的见证下,我和一出租司机砍价,直接从1000卢布砍到200,最后以600卢布成交,砍价的秘诀是现场用导航看行车的距离、时长、路线,他知道不好忽悠就成了。等上了车才意识到,原来和我谈价格的只是拉客的,然后他出门再找出租司机接活,这种方式在车站相当普遍,警察叔叔都默认了
<strong>阿萨姆布勒亚尼可兹卡亚(Assambleya Nikitskaya)</strong>
在expedia上订的四星酒店,入住感觉也就是国内的三星水准,好在给的是我想要的顶层studio,预定的时候看中的是酒店的位置,结果位置比我想像的还要好,步行到克里姆林宫只要5分钟!看见房间里没烧水壶,一个电话给前台,立马就送来了,赞一个!
<strong>托尔斯泰故居博物馆见闻</strong>
虽然红场近在咫尺,我在莫斯科的第一站却选择前往托尔斯泰故居,回想起来,俄国文学是我接触世界名著的开始,对小时候读过的书印象之深是现在不可企及的。托翁他老人家在此处生活了近20年,完成了复活等巨著的创作。只可惜一路狂奔好不容易赶在5点结束售票前2分钟到达,结果周一休息,吃了闭门羹,好吧,只能在外瞻仰一下这个宁静的小院了。去的时候一路靠导航走了条近路,回的时候凭着对大方向的判断走了条大路,途中碰到一家超市就钻进去买了些蔬果,小吃货只要想想回到酒店能抱着一堆瓜果啃着,就觉得很幸福,刚才的不愉快瞬间抛到脑后。
<strong>莫斯科地铁站</strong>
从酒店到托翁故居坐的地铁红线两站即达,一半靠判断一半靠运气,就这么顺利抵达。这回下一站是去阿尔巴特街,要换乘蓝线了,真正的考验来了。换了个地铁入口进文化公园站,结果跳上车了才感觉不对,和来时车不一样、站间距不一样,更关键的是第一站竟然美如宫殿!忽然恍然大悟我们错上了棕色线,难道就这样误打误撞开启了地铁之旅?看装饰豪华的地铁站看傻了,竟然没反应过来要下车往回坐,想起来棕色线是最美丽的地铁站最集中的线路,于是多坐一站也无妨吧,正好看风景了。果然地下美术馆名不虚传,如果说瑞典的地铁站是以绘画艺术著称的话,这里则是以雕刻和奢华见长。只是当时正值晚高峰,在站台被人群推着走,很难有机会拍照,不过他们的晚高峰也就是站内人多,车上的人远不到人挤人的地步。车上有免费Wi-Fi,爽爽的,就是站着的话要抓紧了,老毛开地铁也好猛的,小心被甩出去。
地铁进站出站坐了3次,就掌握了技巧,非换乘站直接进站台,到了站台对站名判断乘坐方向。换乘站先跟着线路颜色的指示走,到了站台再对站名。几点注意事项,自动售票机只有2次票,没有2人票,所以这个选项只会出来一张票,可以刷两次;进站检票,出站不验票,进站一定要确认刷上了再入闸口,如果闸口判断系逃票,闸门关闭的威力很大;单次票40卢布,可以在站内无限次换乘;很多站台没有电梯,带行李走楼梯会很麻烦;地铁内和报站都只有俄文,对站名很头大,窍门是俄文单词里有英文字母,按照字母的位置对上能看懂的英文即可,对俄文字母会晕掉的;换乘站的不同线路有不同的站名,最好手里有份俄英对照的地铁运行图。
<strong>救世主大教堂</strong>
原本想着过了基督救世主大教堂5点关门的时间,就先不来了,因着地铁倒的正晕,还是上来看看外观的吧,毕竟这里也是莫斯科最宏伟的建筑之一了。围着教堂绕场一周,惊喜出现了,从这里不仅能看到莫斯科河,还能看到彼得大帝纪念碑,如果有时间可以从桥上过到河对岸看看。累了就在教堂下面的小花园歇歇,但这个小花园的入口相当隐秘,需要从地铁站的入口进去才能看到。
<strong>阿尔巴特大街</strong>
今天的最后一站阿尔巴特街,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是莫斯科著名的步行街。这里除了有古色古香的建筑之外,街头艺人和画家也汇集于此,想听摇滚版的喀秋莎吗,来这里吧。这里还能看到时尚的俄妞们,她们的穿着打扮绝不亚于法国和意大利女人。本来已经1米7朝上的俄妞们,还踩着双恨天高,风情万种的招摇过市,她们深谙路况,很少有穿小细跟的,让我想起在意大利和德国遭遇的小细跟卡在石板路缝里的尴尬
<strong>Uilliam‘s 餐厅随拍</strong>
逛到精疲力竭时,吃货与非吃货的区别就显现了。小吃货拒绝随便找家餐馆解决晚餐,步行回到酒店稍事休整,就出发前往2公里以外事先查好的一家叫Uilliam's的餐馆。果然不负所望,小牛排好吃极了,就算不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牛排,也能算作之一了。在这家餐馆附近还有家人气很旺应该很牛的馆子,周边光是迈巴赫、宾利就停了几辆。回酒店的一路与超级月亮相望,徜徉在宁静中略带浮躁的莫斯科城区的晚上。
莫斯科和伊尔库茨克有5个小时时差,一个国家大到横跨11个时区,是不是很汗!到莫斯科的第一个早上4点多就醒了,昏昏沉沉的又睡了会儿,磨蹭磨蹭出门也不早了。步行5分钟到克里姆林宫,然后逆时针围着红墙转,惊喜的是到了莫斯科河的一侧,格外的清净,旅行团不会来这,一面是爆堵的车流,一面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小妞。等到了红场,再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各种得瑟开始了,没想到身后一群人更能整,竟在红墙边一字排开,喊着口令做起了俯卧撑。红场周边的建筑和条石地面见证了俄罗斯太多的历史事件,在这一圈建筑中最喜欢的莫过于颜色异常艳丽的圣瓦西里大教堂。
<strong>克里姆林宫</strong>
<strong>红场</strong>
<strong>圣瓦西里升天教堂</strong>
圣瓦西里教堂内部一层多是作为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分馆的展示,二层才更能看到与浪漫多彩的外部相应的十六世纪的瑰丽壁画和装饰。在浪漫的背后有些残忍的是在教堂建成后,伊凡大帝为了别处不再出现这样美丽的教堂,竟下令弄瞎了建筑师的双眼。提醒一下,在这里买的票可以在不必同一天游览国家历史博物馆。
<strong>古姆国立百货商店</strong>
在红场这种充满浓厚政治历史氛围的地方,居然还屹立着一座商场——古姆国立百货,这是当年列宁下令建造完成的,是想把红场打造成综合性广场吗?现在这里是莫斯科最大的商场,品牌众多,从奢侈品到二线品牌皆有,还遇到了一个服装品牌促销,当地男女排了几道弯的长队前来抢购,商场里人潮汹涌,当然看的还是比买的多。推荐逛一逛一层的超市,在俄罗斯难得看到这么高大上的,品种丰富、性价比高。
逛了古姆百货已到午餐时间,从一层到三层考察了一遍,选择了一楼人气最旺的一家餐厅,居然中午不供应主菜!俄罗斯人不是午餐是正餐,晚餐就随便吃吃的嘛?还好有红菜汤,上菜的时候服务员还提醒我们酸奶油是放到汤里的,其实感觉放了对味道的改变不大呢。中午吃了个俄餐、意餐、亚洲菜的大杂烩,小吃货表示很不爽,晚上要补回来的!
吃罢午餐,就准备去红墙里逛逛啦,在网上提前2周预定好克里姆林宫及武器库的门票,当天早上去窗口换的票,换票窗口不用排队,卖当日票的窗口队也不是很长,网上和现场售票价格一样,但因为有可能限制游客人数,尤其是武器库,保险起见,还是提前预定一下的吧。走到国家历史博物馆一侧的红墙时,偶遇拍婚纱照的新人,看看我给他们抓拍的是不是粉不错!新娘的眼睛很美,新郎有点木讷哦,整个过程全是新娘主动!
<strong>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strong>
<strong>克里姆林宫</strong>
游客进入克里姆林宫有两个入口,人流量最大也是旅游团常用的是库塔菲亚塔楼的入口,这里有存包处,费用已包含在门票内,大包要存,相机、手机、随身包、水都可以带入。另一个入口位于鲍罗维茨塔楼,这个入口小、人也少,离武器库很近,同时这里也是克里姆林宫工作人员车辆出入口,至于普京则是从斯巴斯克塔楼出入。图片依次是大克里姆林宫、武器库和钻石馆、炮王、钟王、总统官邸、花园、克里姆林大会堂,这几个建筑只有武器库和钻石馆是买票可以进入的,室内不允许拍照,室外游客只能在规定区域活动,如越雷池一步,哨兵会吹哨警告。武器库过去是制造和存放兵器的地方,现在已经是收藏沙皇时期的工艺品、皇室用品等珍贵物品的博物馆,整体感觉沙皇没咱皇帝用的东西讲究,材质比较单一,以黄金、宝石为主,个大料足、不够精细,当然也有可能更加珍贵的珠宝都放在钻石馆了,钻石馆还有一颗据说世界上最重的钻石,189克拉,被用来装饰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权杖。
<strong>克里姆林宫</strong>
克里姆林宫作为历代沙皇的宫殿,有着俄罗斯最古老的建于15世纪的广场,因四周皆为教堂而取名教堂广场,是举行各种重要仪式和典礼的地方。图片中依次为圣母领报大教堂、天使长教堂、伊凡大帝钟楼、圣母升天大教堂及其内部。天使长教堂安息有52位莫斯科大公与俄国沙皇的遗体,阴气相当之重,一走进去我就开始狂打喷嚏,圣母升天大教堂也是安息有历代莫斯科大主教,几个没想到吧。一是没想到克里姆林宫里居然还有那么多棺材,总统府与陵墓同在;二是在俄国诺大的土地上,沙皇竟然没有像埃及法老那样建金字塔或者像中国皇帝一样造陵园,而是死后都拥挤的安息在教堂里;三是克里姆林宫集政府办公要地、教堂、博物馆于一体,总统办公、游人观光两不误,咱中南海啥时候也能开放出一部分的呀。
在克里姆林宫里转了差不多3个小时,由于没带水进去,里面也没有卖水和供水的,出来有点中暑的感觉。大家一定要记得带水进去的啊,可以过安检的,之前以为不能带,就都存包啦。取到包包赶紧坐在亚历山大花园的阴凉地儿补充点水分,吃点水果的。莫斯科晚上10点日落,下午四五点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实在是逛不动啦,就回酒店呼呼去了。
<strong>列宁墓</strong>
列宁墓位于红场中央,总统府的前面,四四方方的,乍一看不像是能进人的建筑。入口排队处位于亚历山大花园的门口,十点开门,我们早上9:30就开始排了。由于书上说安检严格,又不允许照相,索性就只带了护照出门,其他啥也没带。分拨放人,第三拨就轮到了我们啦,差不多10:20的样子,过安检的时候,安保人员对于我们如此轻装出行赞许的微笑了下。其他人也有带包带相机的,人过安检,包就是打开检查,不过安检,其实管的也没那么严啦。进入列宁墓,每两步一位士兵,提醒小声,手机要静音,室内的光线非常昏暗,还有好多台阶,一定要小心。列宁遗体躺在位于室内的玻璃罩内,有锥光照亮全身,瞻仰的人们围着四周的栏杆走一圈,离得距离还是很近的,可以看得很清楚。本人和照片上长的很像,保存的相当完好,个头较小,皮肤有接的痕迹,指甲打过蜡,一手握拳一手平放。据说这是个很牛的实验室对遗体进行维护的,还处理过金日成等领导人的遗体。回去在网上查了下,除了头颅是真的,身体由于细菌侵染,已经火化用假肢代替。从墓里出来,后方是斯大林等前苏联领袖的墓碑,这里就可以照相了,后悔没带相机啊。斯大林的遗体本来是和列宁放置在一起的,后来被赫鲁晓夫下令给放在外面了。
<strong>Uilliam's 餐厅随拍</strong>
从列宁墓出来差不多到了午饭时间,看着天要下雨,就早早去吃午饭了。老妈还是很惦记吃牛排的那家餐馆,于是再次前往。可能是点的牛舌先上,吃了半饱了,再吃牛排没第一次吃那么香啦。由于服务员点餐时告知没有牛排才点的牛舌和鱼,结果牛舌先上,牛排又有了,鱼就给退了,分量太大,有点吃顶着了。服务员道歉后很爽快的给我们上了2份甜点,酥软香甜,非常的赞!
从餐馆回酒店就开始落雨了,到了酒店没一会儿瓢泼大雨就下来了。来了俄罗斯才觉得不胜酒力,中午喝点啤酒都晕晕的,再加上天随我愿,下大雨不方便出门,索性倒头呼呼了,喜欢这样随性的旅行。一觉下去竟然睡了4个小时,起来有点雨过天晴,就出门去逛逛卡梅尔格尔胡同和剧院广场喽~
<strong>莫斯科国立大学</strong>
莫斯科大学旧址就在正对着克里姆林宫的路口,现在还有几个系在这里,还能见到学生出入。
<strong>莫斯科市区</strong>
卡梅尔格尔胡同是国际餐饮一条街,可能没到饭店加雨后的缘故,人很少很冷清。附近的奢侈品店Chanel、Dior等看着都很低调,也是门庭冷落,倒是遇见一家高大上的商场,也和古姆百货一样的顶棚,全白色的店面,但是规模要小多了。
<strong>莫斯科大剧院随拍</strong>
国家大剧院看着很新,在雨后的剧院广场板凳上坐着看飞舞的鸽群,很是惬意。7-8月莫斯科人都休假跑出去了,所以这个季节很少有演出。
<strong>莫斯科市区</strong>
剧院广场边上就是楚姆百货,莫斯科大百货商场还是很扎堆的。顺着革命广场往驯马场广场走,一路很休闲,居然广场上还有乒乓球案子、立着画板作画的小朋友和沙雕作品。
<strong>亚历山大花园</strong>
原来第一岗哨是设置在列宁墓的,后来搬到了亚历山大花园的入口,这里整点有交接换班的仪式,有国家领导人来访都会到这里献花。永不熄灭的火焰用来纪念为国牺牲的无名烈士们,共设置了三个岗亭,这要是冬天在外面站一个小时是要冻僵的节奏哇。
要离开莫斯科的这天终于放晴啦,赶紧出门补拍的,住的离红场近的优势大显啊!发现在无名烈士墓头天看到的献花已经被收走啦,正好再一次赶上整点换班,仪仗队的衣着与前两天不同了啊,还换装呢!
<strong>亚历山大花园</strong>
<strong>凯旋门</strong>
书上说凯旋门的入口处有莫斯科所有公路起点的标识,头天怎么找也没找到,原来在地上哇,今儿个有人围观就看到啦!有意思的是,巴黎的凯旋门和莫斯科的凯旋门都与拿破仑有关,一场是关于他的胜利,一场是失败,哈哈!在国家历史博物馆边上的纪念品店入了些小纪念品,这里的东西品种丰富、性价比不错,书上也推荐来着,就是拿着票没时间进历史博物馆看啦,这里的展只有俄文,看也只能看个热闹。
<strong>喀山圣母大教堂随拍</strong>
喀山圣母大教堂是个很小的教堂,现在有当地人在里面做礼拜,女士多围着头巾,门口有些乞讨的,这里的钟声很清脆,不过非整点半点敲的。
<strong>莫斯科驯马场广场随拍</strong>
驯马场广场由于以前这里是个赛马场而得名,四季酒店的位置老霸气了,这应该是离红场最近,位置最核心的一个酒店啦!以它的高度,我怀疑住在高层都能看到克里姆林宫里面啦。
<strong>莫斯科市区</strong>
在驯马场广场下有卖土特产的小摊,马路对面地铁口还有租自行车的,在这带骑车逛也不失为一种好法子。
<strong>阿萨姆布勒亚尼可兹卡亚(Assambleya Nikitskaya)</strong>
给我们可爱的酒店留个影吧,感觉莫斯科的治安还是很不错的,可能也是离红场近的缘故,我们酒店门口就有个警察一直站岗。莫斯科的景点最集中的还是红场附近,所以住到这片是相当明智的选择,吃饭也有很多选择,红场来回走了三四次,这是百看不厌的节奏啊!回到酒店才发现计步器弄丢了,本想每天暴走三万步计点步数的,这回可好彻底丢啦,只是丢在了红场这么有纪念意义的地方,也算是给点心理安慰了。
<strong>老中国饭店随拍</strong>
回酒店先check-out,寄存了行李,就出来觅食啦。头天在卡梅尔格尔胡同转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胡同口的老中国饭店,没挂中文名,书上这么叫滴。老妈实在是急需吃点中国菜和米饭换换口味,来试了一下,果然不负众望!大厨是中国人,做法还是挺地道的,食材和火候都不错,性价比很高!米饭很香,当地产的米应该比咱的东北大米更胜一筹的吧!餐馆人不多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少,中国菜在这里吃不开的缘故吧。离开餐馆的时候,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个长相像斯诺登的人,眼神有点警惕,一个人用餐,不会真是遇到斯诺登了吧,哈哈!
<strong>莫斯科地铁站</strong>
下午坐地铁去新圣女修道院、公墓和莫斯科大学、麻雀山,正好可以再欣赏下这个璀璨的地下宫殿啦。
<strong>新圣女修道院</strong>
由于修道院下午关门早,所以先去了修道院,此处游客不多,这里是第一个遇到的门票和摄影票分开卖的景点。正如其名,里面的建筑很朴素和静谧,偶有修女飘过,展览室主要陈列着教皇服饰用具,还有国家领导人来访的照片,这张普京的小眼神很贼啊!修道院外的湖据说就是激发柴可夫斯基灵感创作天鹅湖的原型,现在看着有点一般了。
<strong>新圣女公墓</strong>
沿湖边绕着新圣女修道院的城墙到公墓是绕远了,从修道院的正门出来往大路走其实很近。新圣女公墓相当于咱们的八宝山,埋葬着各路名流。叶利钦、赫鲁晓夫、契诃夫等均葬身于此,王明及其夫人的墓很显眼,一看就是中国人。不知道咱的八宝山的墓碑会做的如此个性不,这里从墓碑就能看出此人的身份,只是要想对号入座,需要在入口处领一张英文地图,找起来不是很容易哪,我们就蹭中国团听讲解啦。
<strong>莫斯科国立大学</strong>
从莫斯科大学地铁站出来,就看到了新楼盘,莫斯科的居民区新楼老楼都和中国的好像哇!进入大学校园,就彷佛进入了森林,地上还有很多涂鸦,估计是各种欢迎和表白吧,还看到了猜是苹果的小广告。莫斯科感觉用苹果的人不多,也没有特别清一色的街机,上年纪的人还是用功能机的居多。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也是世界前十大的名校。
莫斯科大学内最大的看点就是学校主楼了,一幢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进楼就要查学生证有安检,只能在外欣赏了。大楼的侧翼像是学生公寓,住宿条件看着还是很不错的,难得在莫斯科房间还配空调呢。
<strong>麻雀山</strong>
从莫斯科大学到麻雀山观景台,可是费尽周折。看地图就在学校主楼的对面,可是没找到能过去的路。就兜了个大圈,那种感觉就是围着清华走了两个边,权当是在森林里暴走呼吸负氧离子的吧。路上问了三个人,本以为学校里能说英文的多点,没想到情况没啥改善,第一个滑滚轴的小姑娘完全知错了方向,还信心满满的交待直走千万别转弯;第二个推着小孩出来遛弯的家庭主妇我觉得压根就没听懂我要去哪就指了个路;第三个提着电脑包的帅哥想了半天用不错的英文给我指了路,总算靠谱了。当接近观景台的时候天空飘起了时大时小的雨滴,在观景台匆匆一瞥,想坐缆车下去,结果是那种露天的缆车,也因天气原因关闭了,只能走回莫斯科大学地铁站了,还好这回沿着主楼的另一侧走对了路,就不是那么的远
<strong>老中国饭店随拍</strong>
下午一通暴走之后,晚上和老妈一致决定还去吃中国菜,菜量很大,两个人三个菜吃的爽爽的,非常过瘾!
<strong>卡梅尔格尔胡同</strong>
今晚的胡同算是有点人气了,上座率还不错,还有街头艺人也出来表演了。
<strong>列宁格勒火车站</strong>
吃完饭就从酒店打车去火车站啦,出租司机一听是中国人那是相当的热情友好,400卢布就给送到了。俄罗斯的火车站是以目的地来命名的,比如前往圣彼得堡的火车站就叫列宁格勒火车站,列宁格勒是圣彼得堡苏联时期的名字。莫斯科有9个主要的火车站,光是这一片就有三个火车站,车站外没有显著的标识,要是自行前往小心别弄错车站哦。车站内还算是井然有序,小吃货眼尖看到了格瓦斯,俄语是KBAC,看来这货在俄罗斯定位就是路边饮料了哈,餐馆里从来没有的,这味儿比中国卖的要浓郁许多,有点喝糖浆的赶脚。喝上了格瓦斯候车也不觉得时间了,差不多提前二三十分钟显示了站台号,就可以上车啦。我们订的是一等卧铺,两人一间,从路过的车上看到四人间或者相当于咱们硬卧的,由于天热老毛子都打赤膊,所以还是订个包间安全放心点的吧。包间还是挺小的,不过有充电口,很赞,还给了一堆零食餐包啥的。
<strong>说说这次旅行</strong>
连续两天早七点到公司,晚9点离开,出发头一天晚上到家收拾行李到凌晨1:30,早上5点起,6点出门,想起家里还有没拔的设备在充电,又折返了一次,现在总算踏实坐在飞机上了。路上也没闲着,下载地图离线包,语言不通的弊端初现,找到想要的城市都费劲。东南亚已经和非洲一视同仁,因埃博拉走专用通道了,感觉机场安检也加强了,大多数人的随身行李,都不能一次过关,相机还要从包里拿出来裸机过检。T2的餐饮免税品和T3完全不能比,一碗质量还不如方便面的牛肉面就50。大家要带的护肤品统统木有的,T2里咱们的休息室是否也快没啦~登机前又想起几项工作没交待,又骚扰了三位童鞋,这会可以放心飞啦~~
<strong>首都国际机场</strong>
<strong>伊尔库茨克机场</strong>
飞机晚了半小时起飞,还提前了半小时抵达,实际飞行时间只有两个半小时。往西飞还进入了晚一小时的时区,好不习惯啊。伊尔库茨克机场很小,坐着摆渡车进入一条件简陋的小屋,就发入境表,填好后不跟团的游客基本不用排队就过边检了。机场在苏联时期是被视为国家安防重地,是不允许拍照的,现在也基本沿习下来,这些照片都是我在各环节眼疾手快拍下的,很珍贵哦,呵呵。入境表比前些年也改善了,是俄英双语的,个人游可以不填邀请人信息,边检也不大会英文,所以一句也没问,就低头录信息盖章,蛮繁琐的,每个人平均耗时10分钟左右,旅行团是在边上排长队。过了边检就一个行李转盘,行李是从飞机行李舱直接扔下来的,连个滑梯都木有,好彪悍,还好行李完好无损的。海航从北京到伊尔库茨克的这趟包机航线每周三六有,如果只游贝加尔湖一地,飞行时间短,四天至一周行程都挺合适的,飞机上的中国人居多,尤其是老年人,他们这代人对苏联还是很有感情的吧,海航也是国内唯一在俄罗斯运营北京直飞莫斯科、圣彼得堡、伊尔库茨克三条直航航线的航空公司,为中国人近距离赴俄、老毛去海南下海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哇。
伊尔库茨克机场在简陋的硬件下,边检、检疫、海关还是很严格的。下飞机前,检疫人员登机红外线测 每名乘客的体温,这边对埃博拉也提高警惕啦。入关两台行李扫描设备,还配一只狗狗。下机的时候一个戈比都木有,机场工作人员也不能沟通英文,自己发现了2台有银联的取款机,搞定现金。但是出门只看见大巴,木有看到有出租车,被黑车司机围观,报价500卢布,我看酒店官网写的价格是400,就一口咬定400,司机比划大概意思是停车还需要100呢,我很坚定的摇头就要400,眼看后面都是旅行团的了,哈哈,以他妥协告终,坐着小面包就去酒店了。其实车开出来,有一点距离应该是国内到达,还是有些辆出租的,所以出来可以再晃晃看,尽量打车的吧。伊尔库茨克的酒店选择并不多,再加上订的晚,就选了courtyard Marriott。房间比较小,但是前台很热心、英文也不错,这里的电压220V德标,房间在8层,在这也算高层建筑了,看出去的风景不错。
<strong>Courtyard by Marriott 随拍</strong>
从落地到酒店中间各环节耗时大概一个半小时,跟团的话会更慢。从机场到酒店9公里,路上还有些小堵。酒店放下行李稍事休息,在前台的帮助下熟悉了城区地图,决定步行游览。酒店附近就是中央公园,先沿着苏维埃大楼往河边走,路过2个教堂,不知道今儿个是啥好日子,遇到很多新人结婚。他们婚车的阵容也是足够强大,加加长大奔,亲朋好友的笑声那叫一个奔放,婚车在主干道上拉轰,新人直接端着酒杯伸到窗外,伴随着尖叫和欢呼声。白色的教堂让人心情平静,而颜色丰富的教堂伴随着清脆的铃音,让人心情愉悦。
<strong>伊尔库茨克市</strong>
<strong>伊尔库茨克市</strong>
从中央公园出来顺着主干道列宁大街进入暴走模式,街道标识俄英双语,大的路口都有景点指示牌和主城区景点分布图,甚至设计好了一条覆盖接近30个景点的路线,并在人行道上一直用绿色带箭头的线条指示。也就是说你可以完全不看地图顺着线走即可,虽说这里是贝加尔湖的门户城市,这些完备的标识还是把我惊艳到了。街头其实很少能看到外国人,当然即便是俄罗斯人,也有可能有不少是游客。公交大巴大多很古旧,也就是我们80年代水平吧,但是仔细一看,竟会发现有宝马的老公车,还有用韩文、日语、中文、俄语四语站名的公交车,宽大的木质站台设有便利店,小超市、药店也不少,比我想像中的要便利的多。马路上的车以德国车和日本车居多,基本看不到美国车,从车就能看出贫富差距很大,就这样一个普通的省会级城市,跑车豪车也不少见,但更多的是老旧的平民车。
<strong>130 Kvartal 见闻</strong>
酒店前台推荐前往一个叫做130广场的地儿,这里房屋采用老式的木质建筑,一条小街进来,两边尽是礼品店和餐饮店,周末人还挺多的,感觉有点像咱们的蓝色港湾,哈哈。尽头是一个shopping mall,地下有个大超市,进去搞定了明天野炊的食品,有道翻译扫一扫不给力,完全翻的不是那么回事儿,和翻英文的体验完全不同。还好超市工作人员语言虽然不通,态度都还挺好的,老妈更是给力,发现英语木有优势,老妈直接用肢体语言询问各种问题,我是完败啊。这里用公斤制,蔬果价格也还好,西红柿黄瓜啥的合人民币5元每斤,猕猴桃葡萄啥的也就十几人民币一斤,没那么离谱,品种也还算丰富,就是不那么新鲜。
在这通体力脑力的消耗之后,在加上头天晚上睡眠不足,那是又饿又累。原先计划前往在TA上查的排名第一的餐馆,因为距离还有5公里,就放弃了,在这找了家人气最旺的坐下了。这家有自己酿造的鲜啤,现在俄罗斯最流行的酒类已经不是伏特加,而是啤酒啦。和老妈点了个全麦黑啤和姜啤,很香很醇。可能是饿坏了,餐前面包太香啦,俄罗斯手工水饺皮儿厚肉实,咱这北方吃饺子一路吃到了俄罗斯呀。本想点河鱼的,但貌似这里还是很少有活鱼制品,还是点成了海鱼,不过总体来说口味不错,最重要的是7点沐浴在大太阳下的晚餐很难得。
<strong>伊尔库茨克市中心见闻</strong>
晚饭后去踩点第二天的上车地点,正如酒店前台所说,是个小的剧院,虽然名字叫city theater,走了一段僻静的小路,对地图、对门牌号好不容易能确认了。就在体育场附近,这里有点像工体,豪车跑车云集,感觉晚上像是要飙车一样,只是人家体育场边上搭了个剧院,文化氛围一下就不一样了。虽说老毛开车很猛,但是对行人非常礼让,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只要有行人等着过马路,机动车都会停下,和欧美一些国家一样,这点是我始料不及的。为了实际测量路程,从剧院到酒店按照导航走的,穿越居民区,没有走主干道。晚上八九点的夕阳下,居民区格外宁静,偶尔一辆车一个行人走过,非常宁静的小城,治安如酒店前台所说真的不错。教堂、小餐馆隐于其中,国际连锁快餐店统一装修真的很重要,即便名称换成了俄文,也还能认出subway、papa johns,倒是没看到肯德基、麦当劳,不过能有这两个美国品牌已经不易了。公寓楼和house基本各占一半,小区也有健身、儿童乐园的设施,没见到谁家安了空调,不过为了御寒,是双层的窗户。这个季节就是开窗通风,奇怪的是木有安装纱窗,对于蚊虫多的这里,还有待改进吧。
<strong>Courtyard by Marriott 随拍</strong>
下午不到四点出门,晚上回到酒店9点多,也逛了5个多小时呢。回到房间正值夕阳西下,沐浴在阳光中懒懒的靠在沙发上,一杯贝加尔湖矿泉水下肚,一天的颠簸之苦消失无影踪。虽说也不早了,但是还想把当天的照片整理出来,怎奈一半flashair就出问题了,测试了几次发现是ipad客户端的问题,原来也就是闪退,现在可好彻底歇菜了。延误了一天的游记没啥,不会后几天都不行了吧,就这样惆怅的和伊尔库茨克第一次道晚安了。
大早上起来第一个灵感就是用手机导照片,真是夜有所思日有所想啊。果然不负所望,手机flashair app能把照片从相机里导出来,没白费我5:30起床弄照片啊。酒店早餐冷热都有,比我想象中的丰富,尤其是还有白粥和米饭,够迎合中国客人的胃口。老妈大早上吃了碗白米饭,感情出来才一天,没吃到米饭就感觉木有吃过饭了啊,看来后面安排中餐很有必要了。吃完饭都快7:30了,赶紧从酒店出来奔集结地儿。一出酒店就碉堡了,早上才6度!还好穿了条秋裤,赶紧把冲锋衣拉严实了。又赶时间又冷,一路飞奔,赶到剧场时大巴已到,顺利集结,准备前往贝加儿湖喽,坐上车才感到走出了一身小汗。大巴坐满准点发车,大家都好准时啊。大约坐车1个小时,路上还下了点太阳雨,就抵达利斯特维扬卡镇码头,接着乘坐摆渡前往贝加尔港。上了摆渡就后悔没带抓绒衫了,体感温度直奔零度去了!好生羡慕穿着羽绒服来的呀,连穿的少的老毛也不淡定了,老妈更是冷的抱着我取暖,好吧,谁让我是小暖炉呢。好在摆渡二十分钟就到了,否则真的要冻成冰块啦!
<strong>利斯特维扬卡</strong>
<strong>贝加尔港火车站随拍</strong>
9:30到达贝加尔港火车站,10:30才发车,就在火车站随便逛逛的吧。早上出来真的有点被冻傻的感觉,现在太阳暖暖的晒着,觉得好幸福。这就是三伏天的西伯利亚啊,难怪极寒的零下77度记录是这里创下的呢。当我真正面对贝加尔湖的时候,有点不真实的感觉。因为23年前的这个季节,就已经打算来到这里了。只是当时咨讯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到了中俄边境才得知对面出事儿,过不去了。当时虽小,但是改道去的海拉尔、呼伦贝尔草原、满洲里、达赉湖、中蒙边境的景色依依在目。印象更为深刻的是老爸的教诲,以后长大了要自己出门看世界。或许那时一颗不安分的种子就深深的植根于心中,才有了后来的各种游历,以至于都停不下来脚步。从大人带着玩,到现在带着他们出门,夙愿一点点的实现,爸妈的心愿也逐个满足。
<strong>贝加尔湖</strong>
火车徐徐启动,贝加尔湖只有在西南角有铁路,其余均未开发,这段铁路曾是最早的西伯利亚铁路的一部分,后来大动脉改道,这里变成了观光铁路。火车行进的很慢,一天时间,将在湖边行驶80多公里,可以慢慢的欣赏这个世界上最大、最深的湖泊。第一眼的感觉,这哪里是湖啊,无边无际、水深似海。平均宽度48公里,最宽处79公里,平均水深744米,最深1620米,湖型狭长弯曲,犹如一轮新月,长636公里,面积达3.15万平方公里,有木有被震撼到,俺们的呼伦湖在地图上和她一比,就是她的一个小尖尖。
第一站在曾经给沿线蒸汽机车供水的水塔停下,可以走到湖边,与贝加尔湖亲密接触啦。湖水清澈见底,手感温度也就10度,在冬天由于湖面结冰释放出巨大的热量,以致于湖边的温度能高于室内7、8度,这是怎样的能量!现在看着白桦林、小野花,站在青山绿水间很难想像千百年前文人政客流放于此地的心境,这个湖水见证了多少沧桑,又因地壳变化蕴藏了多少资源宝藏。
第二站下来走隧道喽,这一路80多公里有39个隧道之多,当年的开挖代价也是相当高的,而且施工季短,还经常遇到山体滑坡。隧道内都无照明设备,随身带的手电筒派上用场啦,因着洞内石块碎石挺多,还是看着点为好。这站最牛的是大队人马只走单程,火车开过来接我们上车,这待遇,立马火车被围观了,然后我就反过来拍大家,哈哈。
第三站停车2个小时,留给大家足够的时间用午餐。在湖边找了个很好的位置,享用头天从超市采购的面包、牛奶、烤鸡、西红柿、香蕉,美美的野餐了一把。老毛们已经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换上比基尼,下水了。10度也下去,很厉害有木有,而且基本都是俄罗斯大妈们下水扑腾,这是怎样的精神。不过还是要感慨下这身材从姑娘到大妈的变化是不是也忒惨烈了点。车上每节车厢用暖瓶供应热水,一等车厢和二等车厢的区别就是有没有小桌,感谢淘宝店家,让我提前买到了二等车的一等座,可以边看美景边用本本记下了。
饭后溜达到桥上,从高处看有别样的风景。如果时间再充裕些,可以到桥下徒步个小圈,湖光山色真的是让人流连忘返,老妈挑了块闪闪发光的矿石带回家留作纪念了。
风景太美,让我们放慢脚步,看的更仔细些吧,不要错过一花一草、一水一木。湖里有很多小鱼苗,大鱼一条也木有看到,更别说水怪了。望远镜随身带着了,只是这湖面如此平静、对岸如此遥远,还是珍惜眼前的美景吧。
再次启程,和湖边扎营野餐的人们挥手道别。前三次都是非站台停车,要用这种小梯子爬上爬下,很有爱有木有。第四站是小站临时停车,等候快车过站。咱任何机会都不放过,处处是美景,各种凹。
在火车快行进到贝加尔湖的最南端时,先是看到了沿铁路重装徒步的、扎营的,然后在公路小镇所及之处的湖边,出现了一些看着很不错的度假村。这里的人们还是很享受生活的,在湖边日光浴、轻舟上钓鱼、快艇飞驰在湖面,若不是公路所及之处非常有限,这里的游客会更多吧,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这么纯净的景色。本来在做行程时,在纠结是在利斯特维扬卡小镇晃悠一天,还是小火车慢行的方式,后来想着以不同的交通工具更大范围的看湖景,就最终选择了小火车。当然,如果时间允许,去湖中间的岛上住小木屋,看湖上的日出日落,将会有更亲近的感受吧。
靠近最南端的贝加尔湖的湖水呈现深绿色,像是被调色了一般,非常神秘。由于临时停车耽误了时间,省去了一次计划中的停车,在最南端的斯柳江卡火车站停车7分钟,就返回伊尔库茨克火车站了。这次是爬到山上俯瞰贝加尔湖,小吃货由于饥饿难耐,在看到山谷倾泻而下与湖水连为一体的壮丽景色时,正在吃着扒鸡,所以嘛,腾不出手来拍照,只能让美景与美食同享了。而后的一路就在森林中穿梭,伴随着夕阳的余辉。其实这一路火车上用俄语介绍了很多这个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只是俺们完全听不懂,还有视频纪录片一路播放着。我们只是偶尔的听到边上中文团导游的介绍,更多的时候是听着广播里的俄罗斯民族音乐和欧美经典歌曲,思绪随着美景飘到窗外,带到回不去的曾经,感官和内心都收获颇丰的一趟旅程。另外,按照当地人的说法,用贝加尔湖的水洗一次脸年轻5岁,我也不贪心,就两次嗒,十年足够啦,哈哈。水质是真的好,很滋润的感觉,老妈尝的湖水是甜甜的。回到伊尔库茨克火车站晚上十点,在火车上几近一半的中国人中,找到了和我们同住一个酒店的团,蹭了大巴回酒店,大巴上还看到了超级月亮,这一天完美了。
<strong>斯柳江卡火车站随拍</strong>
又是起了个大早赶飞机,出来2天了还没睡个饱觉呢。从酒店预定了个出租,要价500,还价不成,到了前台,司机狡猾狡猾的同意400,结果到了机场又以2件大行李为由收下500不找零了,好吧,这里多少还是有爱宰老外的习惯。在出租车上一路在琢磨这里是否适合贝加尔湖自驾,虽然是靠右行驶,但路上跑的左舵右舵车几乎各半,直行灯有时和右转灯合并,有时又和左转灯一起,还有很多单行线是嘎然而止,一个不留意就会冲到反方向的车流中了,路牌基本没有明显指示。好吧,我彻底凌乱想不清了,来这自驾有一定挑战,得完全依赖导航。
<strong>伊尔库茨克机场</strong>
伊尔库茨克机场国内出发的柜台人员居然能说英文,比国际要强!很顺利的就到了候机区,登机口信息还木有出来,就在很小的候机区晃了晃。登机后发现基本都是俄罗斯当地人,而且他们可能都事先选座了,我们只能坐最后一排啦。我边上的一对老夫妇很有爱,起飞的时候大妈可能有些紧张,大叔就一直唱着歌。由于头一天伊朗航空又出事儿了,坐这个不知名的S7航空还是多少有些担忧的,但是后来完全打消了我的顾虑。可以说这家机舱内服务完胜我坐过的任何一家全球五星航空公司,6个多小时的飞行时间供餐2次,质量很高,供水6-7次,经济舱就两位小哥服务,一刻也没停歇过,能说简单的英文,对我们还特别照顾。在俄罗斯的文化中7是很吉利的数字,这趟航班号是S7-7777,当飞机安全降落在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时,机舱内响起了轻松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希望这开启了我们接下来在莫斯科的幸运之旅。不得不再感叹一下,飞行接近7个小时,还在俄罗斯境内,领土太大了!
<strong>莫斯科多莫杰多沃国际机场</strong>
俄罗斯森林广袤,在飞机上看城市都有在树林中挖出一片空地的感觉,城市绿肺那是杠杠的。莫斯科有三个主要的机场,降落的多莫杰多沃机场主要是国内航班。机场的行李传送效率特别低,洗手间超级小,排长队。说起洗手间,贝加尔湖环湖小火车之旅唯一的不完美就是洗手间太原生态了,这里基本还是未被开发的净土。机场的汇率还行,从目前看刷卡、银联取现和换汇都差不多。在机场的出口处有一个很不起眼的MTC卖SIM卡的柜台,可以买到4G卡,500卢布,含200卢布话费,充100卢布即可获得一个月有效的3GB数据流量。以现在卢布对人民币约5.8的汇率来看,再考虑到莫斯科的高物价,那是相当便宜了。但需要注意的是俄罗斯国土辽阔,需要确认前往的城市是否有覆盖,在北京T2卖的和这一样的卡价格要273元,还是落地买的吧。MTC的4G没有室内覆盖,不知道是不是我的5s不支持俄罗斯LTE FDD的频率,从来没看到有过4G信号,不过3G已经很快了,想10天刷掉3GB也有难度啊
从机场到市区有机场快轨,一人400卢布,大概15分钟即到达二环,相当于咱的东直门换乘。莫斯科的城市布局和北京很像,以红场为中心的环线目前有四条,二环也是时时堵。到了换乘站,直接拉了个警察叔叔问路,被告知要换乘两次才能到酒店,警察叔叔很好心的把我们带到了换乘的线路上,可是我们还是嫌麻烦放弃了地铁选择打车。在警察叔叔的见证下,我和一出租司机砍价,直接从1000卢布砍到200,最后以600卢布成交,砍价的秘诀是现场用导航看行车的距离、时长、路线,他知道不好忽悠就成了。等上了车才意识到,原来和我谈价格的只是拉客的,然后他出门再找出租司机接活,这种方式在车站相当普遍,警察叔叔都默认了
<strong>阿萨姆布勒亚尼可兹卡亚(Assambleya Nikitskaya)</strong>
在expedia上订的四星酒店,入住感觉也就是国内的三星水准,好在给的是我想要的顶层studio,预定的时候看中的是酒店的位置,结果位置比我想像的还要好,步行到克里姆林宫只要5分钟!看见房间里没烧水壶,一个电话给前台,立马就送来了,赞一个!
<strong>托尔斯泰故居博物馆见闻</strong>
虽然红场近在咫尺,我在莫斯科的第一站却选择前往托尔斯泰故居,回想起来,俄国文学是我接触世界名著的开始,对小时候读过的书印象之深是现在不可企及的。托翁他老人家在此处生活了近20年,完成了复活等巨著的创作。只可惜一路狂奔好不容易赶在5点结束售票前2分钟到达,结果周一休息,吃了闭门羹,好吧,只能在外瞻仰一下这个宁静的小院了。去的时候一路靠导航走了条近路,回的时候凭着对大方向的判断走了条大路,途中碰到一家超市就钻进去买了些蔬果,小吃货只要想想回到酒店能抱着一堆瓜果啃着,就觉得很幸福,刚才的不愉快瞬间抛到脑后。
<strong>莫斯科地铁站</strong>
从酒店到托翁故居坐的地铁红线两站即达,一半靠判断一半靠运气,就这么顺利抵达。这回下一站是去阿尔巴特街,要换乘蓝线了,真正的考验来了。换了个地铁入口进文化公园站,结果跳上车了才感觉不对,和来时车不一样、站间距不一样,更关键的是第一站竟然美如宫殿!忽然恍然大悟我们错上了棕色线,难道就这样误打误撞开启了地铁之旅?看装饰豪华的地铁站看傻了,竟然没反应过来要下车往回坐,想起来棕色线是最美丽的地铁站最集中的线路,于是多坐一站也无妨吧,正好看风景了。果然地下美术馆名不虚传,如果说瑞典的地铁站是以绘画艺术著称的话,这里则是以雕刻和奢华见长。只是当时正值晚高峰,在站台被人群推着走,很难有机会拍照,不过他们的晚高峰也就是站内人多,车上的人远不到人挤人的地步。车上有免费Wi-Fi,爽爽的,就是站着的话要抓紧了,老毛开地铁也好猛的,小心被甩出去。
地铁进站出站坐了3次,就掌握了技巧,非换乘站直接进站台,到了站台对站名判断乘坐方向。换乘站先跟着线路颜色的指示走,到了站台再对站名。几点注意事项,自动售票机只有2次票,没有2人票,所以这个选项只会出来一张票,可以刷两次;进站检票,出站不验票,进站一定要确认刷上了再入闸口,如果闸口判断系逃票,闸门关闭的威力很大;单次票40卢布,可以在站内无限次换乘;很多站台没有电梯,带行李走楼梯会很麻烦;地铁内和报站都只有俄文,对站名很头大,窍门是俄文单词里有英文字母,按照字母的位置对上能看懂的英文即可,对俄文字母会晕掉的;换乘站的不同线路有不同的站名,最好手里有份俄英对照的地铁运行图。
<strong>救世主大教堂</strong>
原本想着过了基督救世主大教堂5点关门的时间,就先不来了,因着地铁倒的正晕,还是上来看看外观的吧,毕竟这里也是莫斯科最宏伟的建筑之一了。围着教堂绕场一周,惊喜出现了,从这里不仅能看到莫斯科河,还能看到彼得大帝纪念碑,如果有时间可以从桥上过到河对岸看看。累了就在教堂下面的小花园歇歇,但这个小花园的入口相当隐秘,需要从地铁站的入口进去才能看到。
<strong>阿尔巴特大街</strong>
今天的最后一站阿尔巴特街,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是莫斯科著名的步行街。这里除了有古色古香的建筑之外,街头艺人和画家也汇集于此,想听摇滚版的喀秋莎吗,来这里吧。这里还能看到时尚的俄妞们,她们的穿着打扮绝不亚于法国和意大利女人。本来已经1米7朝上的俄妞们,还踩着双恨天高,风情万种的招摇过市,她们深谙路况,很少有穿小细跟的,让我想起在意大利和德国遭遇的小细跟卡在石板路缝里的尴尬
<strong>Uilliam‘s 餐厅随拍</strong>
逛到精疲力竭时,吃货与非吃货的区别就显现了。小吃货拒绝随便找家餐馆解决晚餐,步行回到酒店稍事休整,就出发前往2公里以外事先查好的一家叫Uilliam's的餐馆。果然不负所望,小牛排好吃极了,就算不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牛排,也能算作之一了。在这家餐馆附近还有家人气很旺应该很牛的馆子,周边光是迈巴赫、宾利就停了几辆。回酒店的一路与超级月亮相望,徜徉在宁静中略带浮躁的莫斯科城区的晚上。
莫斯科和伊尔库茨克有5个小时时差,一个国家大到横跨11个时区,是不是很汗!到莫斯科的第一个早上4点多就醒了,昏昏沉沉的又睡了会儿,磨蹭磨蹭出门也不早了。步行5分钟到克里姆林宫,然后逆时针围着红墙转,惊喜的是到了莫斯科河的一侧,格外的清净,旅行团不会来这,一面是爆堵的车流,一面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小妞。等到了红场,再也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各种得瑟开始了,没想到身后一群人更能整,竟在红墙边一字排开,喊着口令做起了俯卧撑。红场周边的建筑和条石地面见证了俄罗斯太多的历史事件,在这一圈建筑中最喜欢的莫过于颜色异常艳丽的圣瓦西里大教堂。
<strong>克里姆林宫</strong>
<strong>红场</strong>
<strong>圣瓦西里升天教堂</strong>
圣瓦西里教堂内部一层多是作为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分馆的展示,二层才更能看到与浪漫多彩的外部相应的十六世纪的瑰丽壁画和装饰。在浪漫的背后有些残忍的是在教堂建成后,伊凡大帝为了别处不再出现这样美丽的教堂,竟下令弄瞎了建筑师的双眼。提醒一下,在这里买的票可以在不必同一天游览国家历史博物馆。
<strong>古姆国立百货商店</strong>
在红场这种充满浓厚政治历史氛围的地方,居然还屹立着一座商场——古姆国立百货,这是当年列宁下令建造完成的,是想把红场打造成综合性广场吗?现在这里是莫斯科最大的商场,品牌众多,从奢侈品到二线品牌皆有,还遇到了一个服装品牌促销,当地男女排了几道弯的长队前来抢购,商场里人潮汹涌,当然看的还是比买的多。推荐逛一逛一层的超市,在俄罗斯难得看到这么高大上的,品种丰富、性价比高。
逛了古姆百货已到午餐时间,从一层到三层考察了一遍,选择了一楼人气最旺的一家餐厅,居然中午不供应主菜!俄罗斯人不是午餐是正餐,晚餐就随便吃吃的嘛?还好有红菜汤,上菜的时候服务员还提醒我们酸奶油是放到汤里的,其实感觉放了对味道的改变不大呢。中午吃了个俄餐、意餐、亚洲菜的大杂烩,小吃货表示很不爽,晚上要补回来的!
吃罢午餐,就准备去红墙里逛逛啦,在网上提前2周预定好克里姆林宫及武器库的门票,当天早上去窗口换的票,换票窗口不用排队,卖当日票的窗口队也不是很长,网上和现场售票价格一样,但因为有可能限制游客人数,尤其是武器库,保险起见,还是提前预定一下的吧。走到国家历史博物馆一侧的红墙时,偶遇拍婚纱照的新人,看看我给他们抓拍的是不是粉不错!新娘的眼睛很美,新郎有点木讷哦,整个过程全是新娘主动!
<strong>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strong>
<strong>克里姆林宫</strong>
游客进入克里姆林宫有两个入口,人流量最大也是旅游团常用的是库塔菲亚塔楼的入口,这里有存包处,费用已包含在门票内,大包要存,相机、手机、随身包、水都可以带入。另一个入口位于鲍罗维茨塔楼,这个入口小、人也少,离武器库很近,同时这里也是克里姆林宫工作人员车辆出入口,至于普京则是从斯巴斯克塔楼出入。图片依次是大克里姆林宫、武器库和钻石馆、炮王、钟王、总统官邸、花园、克里姆林大会堂,这几个建筑只有武器库和钻石馆是买票可以进入的,室内不允许拍照,室外游客只能在规定区域活动,如越雷池一步,哨兵会吹哨警告。武器库过去是制造和存放兵器的地方,现在已经是收藏沙皇时期的工艺品、皇室用品等珍贵物品的博物馆,整体感觉沙皇没咱皇帝用的东西讲究,材质比较单一,以黄金、宝石为主,个大料足、不够精细,当然也有可能更加珍贵的珠宝都放在钻石馆了,钻石馆还有一颗据说世界上最重的钻石,189克拉,被用来装饰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权杖。
<strong>克里姆林宫</strong>
克里姆林宫作为历代沙皇的宫殿,有着俄罗斯最古老的建于15世纪的广场,因四周皆为教堂而取名教堂广场,是举行各种重要仪式和典礼的地方。图片中依次为圣母领报大教堂、天使长教堂、伊凡大帝钟楼、圣母升天大教堂及其内部。天使长教堂安息有52位莫斯科大公与俄国沙皇的遗体,阴气相当之重,一走进去我就开始狂打喷嚏,圣母升天大教堂也是安息有历代莫斯科大主教,几个没想到吧。一是没想到克里姆林宫里居然还有那么多棺材,总统府与陵墓同在;二是在俄国诺大的土地上,沙皇竟然没有像埃及法老那样建金字塔或者像中国皇帝一样造陵园,而是死后都拥挤的安息在教堂里;三是克里姆林宫集政府办公要地、教堂、博物馆于一体,总统办公、游人观光两不误,咱中南海啥时候也能开放出一部分的呀。
在克里姆林宫里转了差不多3个小时,由于没带水进去,里面也没有卖水和供水的,出来有点中暑的感觉。大家一定要记得带水进去的啊,可以过安检的,之前以为不能带,就都存包啦。取到包包赶紧坐在亚历山大花园的阴凉地儿补充点水分,吃点水果的。莫斯科晚上10点日落,下午四五点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实在是逛不动啦,就回酒店呼呼去了。
<strong>列宁墓</strong>
列宁墓位于红场中央,总统府的前面,四四方方的,乍一看不像是能进人的建筑。入口排队处位于亚历山大花园的门口,十点开门,我们早上9:30就开始排了。由于书上说安检严格,又不允许照相,索性就只带了护照出门,其他啥也没带。分拨放人,第三拨就轮到了我们啦,差不多10:20的样子,过安检的时候,安保人员对于我们如此轻装出行赞许的微笑了下。其他人也有带包带相机的,人过安检,包就是打开检查,不过安检,其实管的也没那么严啦。进入列宁墓,每两步一位士兵,提醒小声,手机要静音,室内的光线非常昏暗,还有好多台阶,一定要小心。列宁遗体躺在位于室内的玻璃罩内,有锥光照亮全身,瞻仰的人们围着四周的栏杆走一圈,离得距离还是很近的,可以看得很清楚。本人和照片上长的很像,保存的相当完好,个头较小,皮肤有接的痕迹,指甲打过蜡,一手握拳一手平放。据说这是个很牛的实验室对遗体进行维护的,还处理过金日成等领导人的遗体。回去在网上查了下,除了头颅是真的,身体由于细菌侵染,已经火化用假肢代替。从墓里出来,后方是斯大林等前苏联领袖的墓碑,这里就可以照相了,后悔没带相机啊。斯大林的遗体本来是和列宁放置在一起的,后来被赫鲁晓夫下令给放在外面了。
<strong>Uilliam's 餐厅随拍</strong>
从列宁墓出来差不多到了午饭时间,看着天要下雨,就早早去吃午饭了。老妈还是很惦记吃牛排的那家餐馆,于是再次前往。可能是点的牛舌先上,吃了半饱了,再吃牛排没第一次吃那么香啦。由于服务员点餐时告知没有牛排才点的牛舌和鱼,结果牛舌先上,牛排又有了,鱼就给退了,分量太大,有点吃顶着了。服务员道歉后很爽快的给我们上了2份甜点,酥软香甜,非常的赞!
从餐馆回酒店就开始落雨了,到了酒店没一会儿瓢泼大雨就下来了。来了俄罗斯才觉得不胜酒力,中午喝点啤酒都晕晕的,再加上天随我愿,下大雨不方便出门,索性倒头呼呼了,喜欢这样随性的旅行。一觉下去竟然睡了4个小时,起来有点雨过天晴,就出门去逛逛卡梅尔格尔胡同和剧院广场喽~
<strong>莫斯科国立大学</strong>
莫斯科大学旧址就在正对着克里姆林宫的路口,现在还有几个系在这里,还能见到学生出入。
<strong>莫斯科市区</strong>
卡梅尔格尔胡同是国际餐饮一条街,可能没到饭店加雨后的缘故,人很少很冷清。附近的奢侈品店Chanel、Dior等看着都很低调,也是门庭冷落,倒是遇见一家高大上的商场,也和古姆百货一样的顶棚,全白色的店面,但是规模要小多了。
<strong>莫斯科大剧院随拍</strong>
国家大剧院看着很新,在雨后的剧院广场板凳上坐着看飞舞的鸽群,很是惬意。7-8月莫斯科人都休假跑出去了,所以这个季节很少有演出。
<strong>莫斯科市区</strong>
剧院广场边上就是楚姆百货,莫斯科大百货商场还是很扎堆的。顺着革命广场往驯马场广场走,一路很休闲,居然广场上还有乒乓球案子、立着画板作画的小朋友和沙雕作品。
<strong>亚历山大花园</strong>
原来第一岗哨是设置在列宁墓的,后来搬到了亚历山大花园的入口,这里整点有交接换班的仪式,有国家领导人来访都会到这里献花。永不熄灭的火焰用来纪念为国牺牲的无名烈士们,共设置了三个岗亭,这要是冬天在外面站一个小时是要冻僵的节奏哇。
要离开莫斯科的这天终于放晴啦,赶紧出门补拍的,住的离红场近的优势大显啊!发现在无名烈士墓头天看到的献花已经被收走啦,正好再一次赶上整点换班,仪仗队的衣着与前两天不同了啊,还换装呢!
<strong>亚历山大花园</strong>
<strong>凯旋门</strong>
书上说凯旋门的入口处有莫斯科所有公路起点的标识,头天怎么找也没找到,原来在地上哇,今儿个有人围观就看到啦!有意思的是,巴黎的凯旋门和莫斯科的凯旋门都与拿破仑有关,一场是关于他的胜利,一场是失败,哈哈!在国家历史博物馆边上的纪念品店入了些小纪念品,这里的东西品种丰富、性价比不错,书上也推荐来着,就是拿着票没时间进历史博物馆看啦,这里的展只有俄文,看也只能看个热闹。
<strong>喀山圣母大教堂随拍</strong>
喀山圣母大教堂是个很小的教堂,现在有当地人在里面做礼拜,女士多围着头巾,门口有些乞讨的,这里的钟声很清脆,不过非整点半点敲的。
<strong>莫斯科驯马场广场随拍</strong>
驯马场广场由于以前这里是个赛马场而得名,四季酒店的位置老霸气了,这应该是离红场最近,位置最核心的一个酒店啦!以它的高度,我怀疑住在高层都能看到克里姆林宫里面啦。
<strong>莫斯科市区</strong>
在驯马场广场下有卖土特产的小摊,马路对面地铁口还有租自行车的,在这带骑车逛也不失为一种好法子。
<strong>阿萨姆布勒亚尼可兹卡亚(Assambleya Nikitskaya)</strong>
给我们可爱的酒店留个影吧,感觉莫斯科的治安还是很不错的,可能也是离红场近的缘故,我们酒店门口就有个警察一直站岗。莫斯科的景点最集中的还是红场附近,所以住到这片是相当明智的选择,吃饭也有很多选择,红场来回走了三四次,这是百看不厌的节奏啊!回到酒店才发现计步器弄丢了,本想每天暴走三万步计点步数的,这回可好彻底丢啦,只是丢在了红场这么有纪念意义的地方,也算是给点心理安慰了。
<strong>老中国饭店随拍</strong>
回酒店先check-out,寄存了行李,就出来觅食啦。头天在卡梅尔格尔胡同转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胡同口的老中国饭店,没挂中文名,书上这么叫滴。老妈实在是急需吃点中国菜和米饭换换口味,来试了一下,果然不负众望!大厨是中国人,做法还是挺地道的,食材和火候都不错,性价比很高!米饭很香,当地产的米应该比咱的东北大米更胜一筹的吧!餐馆人不多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少,中国菜在这里吃不开的缘故吧。离开餐馆的时候,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个长相像斯诺登的人,眼神有点警惕,一个人用餐,不会真是遇到斯诺登了吧,哈哈!
<strong>莫斯科地铁站</strong>
下午坐地铁去新圣女修道院、公墓和莫斯科大学、麻雀山,正好可以再欣赏下这个璀璨的地下宫殿啦。
<strong>新圣女修道院</strong>
由于修道院下午关门早,所以先去了修道院,此处游客不多,这里是第一个遇到的门票和摄影票分开卖的景点。正如其名,里面的建筑很朴素和静谧,偶有修女飘过,展览室主要陈列着教皇服饰用具,还有国家领导人来访的照片,这张普京的小眼神很贼啊!修道院外的湖据说就是激发柴可夫斯基灵感创作天鹅湖的原型,现在看着有点一般了。
<strong>新圣女公墓</strong>
沿湖边绕着新圣女修道院的城墙到公墓是绕远了,从修道院的正门出来往大路走其实很近。新圣女公墓相当于咱们的八宝山,埋葬着各路名流。叶利钦、赫鲁晓夫、契诃夫等均葬身于此,王明及其夫人的墓很显眼,一看就是中国人。不知道咱的八宝山的墓碑会做的如此个性不,这里从墓碑就能看出此人的身份,只是要想对号入座,需要在入口处领一张英文地图,找起来不是很容易哪,我们就蹭中国团听讲解啦。
<strong>莫斯科国立大学</strong>
从莫斯科大学地铁站出来,就看到了新楼盘,莫斯科的居民区新楼老楼都和中国的好像哇!进入大学校园,就彷佛进入了森林,地上还有很多涂鸦,估计是各种欢迎和表白吧,还看到了猜是苹果的小广告。莫斯科感觉用苹果的人不多,也没有特别清一色的街机,上年纪的人还是用功能机的居多。莫斯科大学是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也是世界前十大的名校。
莫斯科大学内最大的看点就是学校主楼了,一幢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进楼就要查学生证有安检,只能在外欣赏了。大楼的侧翼像是学生公寓,住宿条件看着还是很不错的,难得在莫斯科房间还配空调呢。
<strong>麻雀山</strong>
从莫斯科大学到麻雀山观景台,可是费尽周折。看地图就在学校主楼的对面,可是没找到能过去的路。就兜了个大圈,那种感觉就是围着清华走了两个边,权当是在森林里暴走呼吸负氧离子的吧。路上问了三个人,本以为学校里能说英文的多点,没想到情况没啥改善,第一个滑滚轴的小姑娘完全知错了方向,还信心满满的交待直走千万别转弯;第二个推着小孩出来遛弯的家庭主妇我觉得压根就没听懂我要去哪就指了个路;第三个提着电脑包的帅哥想了半天用不错的英文给我指了路,总算靠谱了。当接近观景台的时候天空飘起了时大时小的雨滴,在观景台匆匆一瞥,想坐缆车下去,结果是那种露天的缆车,也因天气原因关闭了,只能走回莫斯科大学地铁站了,还好这回沿着主楼的另一侧走对了路,就不是那么的远
<strong>老中国饭店随拍</strong>
下午一通暴走之后,晚上和老妈一致决定还去吃中国菜,菜量很大,两个人三个菜吃的爽爽的,非常过瘾!
<strong>卡梅尔格尔胡同</strong>
今晚的胡同算是有点人气了,上座率还不错,还有街头艺人也出来表演了。
<strong>列宁格勒火车站</strong>
吃完饭就从酒店打车去火车站啦,出租司机一听是中国人那是相当的热情友好,400卢布就给送到了。俄罗斯的火车站是以目的地来命名的,比如前往圣彼得堡的火车站就叫列宁格勒火车站,列宁格勒是圣彼得堡苏联时期的名字。莫斯科有9个主要的火车站,光是这一片就有三个火车站,车站外没有显著的标识,要是自行前往小心别弄错车站哦。车站内还算是井然有序,小吃货眼尖看到了格瓦斯,俄语是KBAC,看来这货在俄罗斯定位就是路边饮料了哈,餐馆里从来没有的,这味儿比中国卖的要浓郁许多,有点喝糖浆的赶脚。喝上了格瓦斯候车也不觉得时间了,差不多提前二三十分钟显示了站台号,就可以上车啦。我们订的是一等卧铺,两人一间,从路过的车上看到四人间或者相当于咱们硬卧的,由于天热老毛子都打赤膊,所以还是订个包间安全放心点的吧。包间还是挺小的,不过有充电口,很赞,还给了一堆零食餐包啥的。
2016-02-23发布拍摄于201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