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评论一下~
说点什么...
发送
快捷回复:
刷到了宝藏
加进旅行计划
1/63
瑞丽等(2)
一寨两国等(3)
在苦难与历史的正中央—边境小城瑞丽
<strong>关于瑞丽</strong>
在云南的西部边境与缅甸接壤处,有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地名-----瑞丽。瑞丽 ,古称勐卯,傣语“雾城”之译意,1932年 取名瑞丽 ,即“祥瑞美丽”。 瑞丽 拥有“东方珠宝城”、“口岸明珠”、“孔雀之乡”、“绿色宝地”等美称,是我国 傣族 文化的发祥地和 景颇族 的主要聚居区,被誉为“中国傣族、景颇族文化的摇篮”。 瑞丽风光如画,景色迷人,百岁老人占人口比例的万分之一点一,是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也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旋律优美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就是以瑞丽为背景创作而成。瑞丽里有风光秀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瑞丽江 ,神奇美丽的莫里亚热带雨林;有珍稀动植物聚集的乐园—畹町生态园;有秀丽迷人的田园美景,神秘多彩的异域风光;有激动人心的淘宝之旅、珠宝购物。古榕垂须、金塔映日、胶林滴翠、绿竹婆娑,千般奇景和万种风情,使瑞丽如彩霞般绚丽多姿,似仙境般秀美明净。瑞丽以独特的傣族、景颇族民族文化,浓郁的缅甸异国风情,美丽的田园风光吸引了海内外的广大游客。
云南的公路网很特别,三年前从昆明纵向到各个地级市间的路况都较好,而各地级市间横向的公路都有些破烂,不知现在的情况是否好了一些。从西双版纳到腾冲在约七百公里左右,在路上颠簸了整整两天才到达,腾冲经盈江到瑞丽有250多公里,路况很好,沿途风光迷人,《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旋律仿佛在耳边不停回响。
在盈江县城边的广场上,傣族的佛塔的蓝天下金碧辉煌。西双版纳和瑞丽地区都有不少这类塔,表面上看它们似乎都一样,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各自的特点,这座塔的塔形和塔尖就有些与众不同。
<strong>一寨两国</strong>
经过三个多小时,到达了瑞丽市人民政府驻地----勐卯镇。瑞丽历史悠久,是勐卯古国的发源地。据傣文史籍《嘿勐沽勐》记载,公元前364年,勐卯果占壁王国就已在瑞丽建立。秦汉时属哀牢。唐代属永昌。宋隶属大理 腾越府。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置麓川路军民总管府。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置平缅宣慰使司,1596年(明万历二十四年)建平麓城;1604年(万历三十二年)设勐卯安抚司。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仍设勐卯安抚司,隶腾越厅。1912年,设勐犯弹压委员;1932年改称瑞丽设治局;1942年日军入侵瑞丽,设治局人员撤离;1945年1月,中国远征军收复滇西失地,瑞丽光复,仍恢复设治局,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1999年国务院进行区划调整,将畹町并入瑞丽。
瑞丽市区面积不大,但很有特色,这个街心的雕塑在展示她是孔雀与大象的的故乡。
瑞丽有一个奇特有趣的景观:“一寨两国”,这个寨子叫银井寨,位于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国境线将整个村寨一分为二,中国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寨中的国境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村民大多同是傣族人。
寨子里的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他们同走一条路,共饮一井水,同赶一场集,和睦相处。当地人们形容村寨的生活状态:“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样,没有太多的你我。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是常有的事。”
这个院落更特别,它横跨75号界碑,一部分在中国,一部分在缅甸,这是更胜一筹的“一院两国"。
附近的银井小学里有很多来自缅甸一侧走读的“小留学生”,他们大部分都是对面芒秀村的子女,不少芒秀村民都愿意将子女送到中方的小学就读。每天清晨和午后,这些“小留学生”们就背起小书包,很自然地跨过国境来上学,往返于两国之间。公路上的这些手扶拖拉机,不停地穿梭在中缅两国间,从未检查过护照。
公路边缅方有个检查站,但静悄的,没有看见边防士兵。中方在附近也有边防站,同样也没有军人守卫在边界上。
只有这个告示在无声地提醒大家这里是边境。
<strong>喊萨奘房</strong>
在瑞丽的傣族村寨中有不少 “奘房”,它们就是通常所说的寺庙,是佛教徒出家修行的地方,也是佛爷传经布道的场所。其中最出名的是喊萨奘房,建于傣位于勐卯镇喊萨村之中,它是一座凤竹环绕、榕树垂须、属干栏式建筑,雄伟美观,装饰绚丽多采,别具民族特色,是傣家建筑之精华,傣族文化荟萃的艺术宝库。据傣文史籍记载,在勐卯古国时曾一度为其京都,也传闻它最早是鸳鸯栖歇之地。这里以幽静见著,寨里绿竹幽径,榕树绿荫,花开四时,果结终年,佛寺点缀其中,组成一幅美丽的油画景色。喊萨奘房在中缅边境一带有较大影响。每逢泼水节、开门节等节日,到这里拜佛的香客络绎不绝,多部电影电视剧都将这里做为外景拍摄场地。
在露天树下搭个凉棚中供奉佛祖,这是汉族地区的佛寺中看不到的。
寺院这个骑鸳鸯的仙女非常特别。
傣族对佛教的信仰非常虔诚,在建佛寺、修佛像上非常舍得,在瑞丽地区这样的大佛不少。
在瑞丽榕树长得十分茂盛,类似这样“一树成林”的景观很有几处。
<strong>边贸街</strong>
瑞丽与缅甸相毗邻,缅甸是世界上翡翠玉石最大出产国之一,也是世界惟一产翡翠的国家,珠宝贸易作为中缅两国最为传统的贸易项目由来已久。 瑞丽边贸街位于瑞丽市内西北隅,也叫兴市街,占地面积达3.2万平方米。每天人流如潮,各种小商品琳琅满目,最有特色的是珠宝交易市场。到瑞丽观光,这是一个必去之处。黄昏时节走进兴市街,不少商家已开始打烊。
街口的雕塑体现了珠宝的特色。
在一片绿地上玩耍的小孩,充分反映了珠宝街的国际化程度。
一个南亚人挎着小包不停地向路人兜售着他的“宝贝”。
从瑞丽到缅甸非常方便,头天找过找个旅行社,第二天就可以“出国”去看看。
早上登上这样的铁船,和一些往来两国间的边民一道,不到十分钟就过河到了缅甸。
<strong>缅甸小记</strong>
上岸后坐上缅方旅行社派来的开起来到处都在响的破旧中巴车,几分钟后就到了瑞丽对面缅甸北部的集镇------木姐,街头除了穿着粉红僧袍的尼姑外,和国内一些落后地区的农村乡镇情景相似。
缅甸是一个全民信佛的国家,在缅甸人宁可修庙也不愿修路的思想左右下,其他地方都可以是破破烂烂,而寺庙修得总是金碧辉煌,缅方给中国游客看的主要就是一些寺庙。稍微休息后在缅甸导游的带领下,来到木姐著名的金鹿寺。
进庙后看见两个顶着水果叫卖的小女孩,看她们的打扮似乎是印度人。
一个其他地方来的游客,把她们叫到一座浓郁的缅式风格的佛殿前拍照。
寺中的佛塔金碧辉煌,建造得非常精美。
缅甸人和中国境内的傣族一样信仰的是小乘佛教,所以这里没有大雄宝殿,一个佛祖的塑像安放在大树下的凉亭中。
这三尊佛像与国内大雄宝殿中的过去、现在、未来三尊佛相似。一对夫妻非常虔诚地跪在他们面前祈祷着。
寺中的环境很好,与外面破破烂烂的木姐街市仿佛是两个世界。
缅甸男子一生之中必须当一次和尚,脱下袈裟还俗后,才能在头上包头巾,身穿成人的上衣和纱笼。等到头上长满头发,看不到香疤的时候,才可娶妻生子。在寺中看到一些这样的小和尚,他们似乎生活得还十分惬意。
寺院大门外不远的这座金碧辉煌的亭子前有一群大大小小的流浪儿,缅甸导游叫我们赶快上车离开,车开动后她告诉我们如果被他们发现,围上来会没完没了的乞讨,非常麻烦。并说缅甸人生育无限制,但多数人对子女不负责任,如果无能力喂养,就把孩子扔了,所以流浪儿是缅甸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午在一个类似六十年代国内农村乡镇礼堂的空荡荡的房子内吃饭,饭菜很简单,说不上可口,不过还能填饱肚子,席间缅甸旅游公司还特别安排了一些歌舞表演。
舞台上的布置简单,表演比较朴实,感受到缅甸的一些民族风情。
午饭后乘车到南坎县,当车行到这条如国内的乡村公路上时,缅甸导游介绍这就是那条在二战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史迪威公路。这条路经历了七十余年的风风雨雨,居然基本上保留着原貌,大概路面还是经过铺整,坐在有些破烂的中巴车上,感觉还不怎么颠簸。
公路不时穿过一些村寨,经常看见一些村民,好像在不断提醒人们这已是国外。
芒坎寺是南坎县的著名佛寺,这个云峰大白塔非常漂亮。
白塔的四周有许多精美的浮雕在述说着一个又一个的佛教故事。
在大树下一群塑像演绎着一个佛经故事,这大概是释加牟尼成佛后的情境。
把佛经故事与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可谓是独具匠心。
露天的大佛头顶上的华盖能为他遮风挡雨吗?
山坡上的睡佛在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寺庙中一个二战时的炸弹外壳做成的钟,在提醒人们不要忘记那段苦难的历史。
南坎县的中心佛寺从名称上就可看出这是南坎县最重要的佛寺,进门后看到的白塔不及云峰大白塔,但但白塔后的中心佛殿很有特色。
佛殿中的藤佛造型特别,从未在其他地方看见过。
国内许多佛寺都把缅甸玉佛当作珍品展示,南坎县中心佛寺里的这尊玉佛应当是缅甸玉佛的正宗。
小乘佛教也许崇敬白虎,在中心佛寺中几处都有白虎的塑像。
中心佛寺外有一个缅甸独立纪念碑,与近旁的大树相比较,显得有些小巧,不过造型还是很别致的。
沿着史迪威公路返回,路边看见这个凉棚中的和尚大概是在化缘。
路边这个类似国内牌坊的建筑,也许是进入某个村镇的标志。
<strong>姐告口岸</strong>
回到境内,到位于瑞丽市南4公里的姐告 去看了看。姐告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东、南、北三面和缅甸的木姐镇相连,距木姐镇中心仅500米。国境线长约4公里,有9座界碑,镇北横贯着一条东达腊戍、曼德里,西至八莫、密支那的公路干线。姐告是我国大西南地区通向东南亚、南亚的理想窗口和门户,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姐告为傣语,意为“旧城”,相传元末明初曾有人在此筑城。姐告1987年被列为我国西部沿边实行双向开放的重点,1991年2月批准设立“姐告边境贸易经济区”。现在,云南50%至60%的边贸物资都要从这里进出,每天有15OO辆以上的车子要从这里来往,姐告已成为云南最大的边贸口岸。这是专供货运出入的口岸。
离货运口岸不远还有一个供边民、游客出入境的口岸。
缅甸的国门也很具有他们的民族特色。
姐告又被称为“天涯地角”,在离人行口岸不远就有这样一个标记。
姐告是边境贸易区,有一个十分热闹的边贸街,商品很多,不过还是以珠宝为最,街头的环境优美。
由于时间关系,只在街边望了望,便乘车走了。
旅行社安排在《东南亚、南亚风情园》吃晚餐。
进入园中一阵锣鼓声迎面而来。
一群衣着民族盛装的姑娘载歌载舞地欢迎客人的到来。
她们的服装不知是哪个民族的?问及园中的人,有的说是景颇族,有的说是苗族,仔细看看都不像,也许是融合了几个民族的服装改良而成。她们与墙上的那幅画非常协调。
迎接了一批客人后,在等待下一批客人到来的间隙,姑娘们在说着悄悄话。
晚餐开始的同时上演了一台歌舞节目,菜肴和表演与中午在缅甸木姐时的情况可以说是天上与地下之别。
这个傣族小伙既是主持人又是歌唱演员,水平还很不错。
旅行社老板很会做生意,舞台上有不少的旅游广告。
歌舞以傣族的为主,
也有一些景颇族、苗族等民族风格的表演。
这顿晚餐使人有一种“钟鸣鼎食”的享受感,为在这个美丽的地方——瑞丽的观光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2016-10-17发布拍摄于2018-04-23
景点
一寨两国
4.2分
瑞丽必打卡景点榜 No.1
收藏
携程推荐
景点
瑞丽边贸街
4.3分 | 75点评
"充满傣族风情的购物街"
城市漫步
收藏
携程推荐
去App查看全部
文中提及 (3)
景点
一寨两国
4.2分
瑞丽必打卡景点榜 No.1
收藏
携程推荐
景点
瑞丽边贸街
4.3分 | 75点评
"充满傣族风情的购物街"
城市漫步
收藏
携程推荐
景点
姐告口岸
4.3分
瑞丽必打卡景点榜 No.3
"历史上称为飞地"
收藏
携程推荐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