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浅聊一下吧
说点什么...
发送
快捷回复:
感谢大数据推我
1/114
安顺等(2)
千里走宁海,感受别样的登山之美
<strong>说说这次旅行</strong>
【前言】
“万里霞客路,宁海第一步”。
可见宁海在徐霞客心目中的地位,这座东部沿海小城,位于象山港和三门湾之间,天台山、四明山山脉交汇之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及自然景观。
宁海为世人所熟知的可能莫过于其广袤蔚蓝的大海,泛舟海上,极目远眺,蓝天与碧海一色,蔚为壮观。然而,宁海的山,更是独具一格,风光旖旎,山水如画,森林覆盖率更是高达62.58%,享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并荣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
10月23日,紧接着红军长征结束胜利80周年,2016—2017“千里走宁海”首站启动。本次活动主题为“走步道,爱户外,享生活”,由宁海县体育局举办,上海香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杭州半日”微信公众号组织了粉丝与大咖参与活动,并邀请了长跑名将中长跑世界冠军孙英杰担任形象大使,活动将一共分为7站,并首次把传统的户外运动同旅游与全民健身有机结合在一起。
【关于作者】
携程签约旅行家 同程签约验客达人 乐途专栏作家 去哪儿网聪明旅行家 驴妈妈旅游达人
旅游体验师 旅游摄影师
用镜头和脚步丈量这个世界……
微博:@漂流的木木2012
微信:linpingcao
拍片不易,码字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有任何问题欢迎微博微信私信……
【关于器材】
机身:尼康D800
镜头:16-35/F4、24-70/F2.8、70-200/F4、50mm/F1.4
竞技组的选手,一路跑向终点
这条小道,不仅是徒步者的天堂,也是骑行爱好者的福地。
登上山头,俯瞰成片的茶园,不禁心旷神怡。
徒步爱好者们走在登山道上…
稻谷收割后的麦秆,也是一种别样的美。
满眼的茶园,一望无际。
天空飘着小雨,却也是另一种心境
看门的狗,似乎也习惯了来来往往的游客。
许家山村的石头房子,透露着历史的沧桑感。
买南瓜的老奶奶,锲而不舍……
穿越在村落中,感觉像是到了世外桃源般寂静……
上了年纪的老爷爷,打算做中饭中…
石头村的建筑,让人流连忘返。
或许,石头赋予了这个村子无限的活力。
想在这里,找寻一份属于自己的独特记忆。
2016-2017千里走宁海活动今天正式拉开序幕。
出发前的合影。
到达终点的那份难于言表的喜悦。
<strong>徒步起点</strong>
“千里之行,始于宁海”——“千里走宁海”正式启动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是我国第一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2011
年已全线贯通,由一条主线路、两条辅线路和若干条支线路组成,总长超过500 公里,
跨越宁海县1843 平方公里县域,首次把传统的户外运动同旅游与全民健身有机结合在一起,也称“千里休闲健身步道”。
“千里走宁海”活动以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为平台,从2012 年开始举办,每年的重阳节到次年4 月,时间跨度长达7
个月,已成为宁海县及周边地区群众固定参与的户外活动。截止今年4月份,已有5万多人次参与活动。2016-2017年度“千里走宁海”活动于今天开始启动首站,一共设置为七站,其中第七站预计将于明年4月举办。赛无忧董事长谢国平介绍,作为业内专业体育运营公司,今年的活动除了大众健身组,还将会引入竞赛元素,增加活动吸引力,届时将有20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参加本次活动。
为了参加这次活动,特意提前一天抵达宁海,晚上阮总还带大家出去吃夜宵、喝酒到半夜1点多,
早上六点就起床直奔目的地。一个字,累!各个队伍一大早也聚集在星海小学附近,开始今天的登山之行。
大部队出发前的合影留念。
今天天气还算是可以,没有大太阳,也没有下雨,算是老天爷的一种眷顾吧。在出发处,各个队伍都跃跃欲试,无比的激动,祝福你们。
2016—2017“千里走宁海”启动仪式。
<strong>王社</strong>
本次活动主题为“走步道,爱户外,享生活”,积极打造“千里走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徒步穿越活动品牌,展现宁海发展户外运动的资源优势。本届活动除大众健身组外,还将引入竞技元素,增加活动吸引力和趣味性,现场有20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户外运动爱好者聚集于此,一起感受登山之美。另外,由于赛段较长,比赛组委会将首次在赛道中设立补给站,安排急救人员,配备AED和急救包等设备,确保比赛顺利开展。
我们一行人作为启动仪式的体验组,从星海小学出发,目的地是12km之外的许家山,
一路上我们将经过星海小学--王社--瓦窑头--亦长坪--许家山。那么,出发吧!
爬上山头,俯瞰宁海小县城,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
马拉松爱好者,一路小跑奔向终点。
满目的茶园,让人心旷神怡。
宁海地处东海之滨,风光旖旎,山水如画,森林覆盖率达62.58%,享有“天然氧吧”之美誉,是中国旅游日发祥地,是宁波市首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并相继荣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中国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全国体育先进县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
废弃的老房子,却也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走累了,来一串烤肉吧。
登山的途中,相互帮忙,相互扶持,处处都是爱的体现。
“天下驴友是一家”的观念深入人心,不问名字,不问从哪来,不问身份高下,不问年龄财富,就是因缘际会,走在一起,就能聊起共同的兴趣,交流旅途中见到的各色风景,遇到麻烦尽力帮一把,也生不出半点求回报的心思,那种洒脱随意,就象到了这山野之间,连带着把尘世中的污浊喧嚣也扔掉一般。
<strong>瓦窑头</strong>
宁海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是中国第一个符合国家标准的登山健身步道,并于2011年已全线贯通,由一条主线路、两条辅线路和若干条支线路组成,总长超过500公里, 跨越宁海县1843平方公里县域,首次把传统的户外运动同旅游与全民健身有机结合在一起,也称“千里休闲健身步道”。步道规划建设在环境保护、安全保障和标志系统等方面都有不少创新之举, 例如,拥有 内地首个完善的户外安全救援体系,还在国内第一次采用“太阳能救援杆”等先 进设备,统一完善的路标、安全警示标系统都是国内第一次采用, 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登山健身步道示范工程”, 她把沿线散落各景区、文化遗迹、村落、户外运动场所、农家乐和农业产业基地等有机串联起来,成为健身之路、富民之路、强县之路。
秋收后留下来的麦秆,也是另一种风景。
清澈的小溪水
随处可见的牛,乡村的风景。
在达到户外锻炼的同时也能饱览宁海优美的景色,“千里走宁海”已经成为目前国内户外活动的知名品牌。你可以明显感受到,随着户外体育热的升温,宁海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旅游者和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关注,美丽的宁海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呈现,欢迎广大户外锻炼爱好者到宁海来,去感受户外运动的魅力,也感受宁海优美的风景。
抵达瓦窑头的大部队
一路山道逶迤,行人不绝,上至老壮,下至八九龄童,在青山碧水间,抛开了平日的拘谨,言笑晏晏,享受着不时夹杂几线雨丝的凉风。
<strong>茶园</strong>
抵达茶园的时候,天空开始飘雨,山顶的风格外的大。由于时间关系,昨天来宁海,穿了一双皮鞋,没办法,硬着头皮也得走完…
满眼的茶园…
一路前行,不管风风雨雨……
沿着茶园行走,风景很赞,心情很好。
第一次见这种农作物,老人家告诉我这是生姜,好吧,也算是学了一课。
<strong>许家山</strong>
许家山石头村——石头的王国
许家山村属于茶院乡许民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宁海县东部、茶院乡西部,距县城13.5公里,平均海拔约200米。于2010年12月13日被评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一般的水乡村落不同,许家山全村建筑都以当地特有的青铜色“铜板石”构筑,村民住宅都是采用石木结构,村内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很少。许家山村因为石板的颜色呈青铜色,当地老百姓又把它叫做“铜板石”,是上好的建筑材料。村内有石屋、石巷、石院、石墙、石板桥、石路、石凳等组合资源,整体看是一个石头的世界,特色非常鲜明。许家山现存古建筑三合院和四合院建筑群格局完整,85%以上保持原有历史风貌。
许家山村口的一口井,清澈见底。
许家山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洪武时期,是宁波市区内现有建筑群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石屋古村,也是浙东沿海山地石屋建筑群落的典范。许家山在明代还是象山通往宁海县府的主要官道。
老屋酒楼,还没走进,就能闻到一阵阵酒香……
许家山不仅保存着完整的石屋古村, 同时还延续着传统的生活方式,比如牛耕田、制番薯粉、坐番薯烧酒、捣年糕、做竹编等。现在我们对许家山认识、理解还比较肤浅,对其价值及开发前景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化。
许家山曾是陈逸飞导演的遗作《理发师》的场景——“新四军营地”拍摄地。由于许家山这样的石头村非常特殊,近年来吸引了不少建筑、摄影、绘画等专业人员及业余爱好者来村观光、研究、摄影、绘画等。
上酒坊,至今仍然坚守在铜板石构筑的家园的村民,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用番薯酿造番薯烧酒的精湛手艺令人叹服。上酒坊就是一代代的许家山人一直以来酿造上好番薯烧的手工作坊。相当于我们现代的小型酿酒厂。直至今日,淳朴的许家山人依旧年年在上酒坊酿造出最纯最正的许家山番薯烧。
驿站横跨在牛尾巴水库上方,这个简洁而古朴的木屋,就是从前的古道驿站,是古时途径这条官道的传递文书的官员或来往运输货物的商贾们休息,补给和换马的处所。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游客们驻足休息,远眺许家山花海梯田等自然风光的好地方。
村民住宅都是采用石木结构,村内钢筋混凝土的房屋很少。许家山村因为石板的颜色呈青铜烟雨许家山 色,当地老百姓有把它叫做“铜板石”是上好的建筑材料。村内有石屋、石巷、石院、石墙、石板桥、石路、石凳等组合资源,整体看是一个石头的世界,特色非常鲜明。此外,还拥有宗祠、家庙、利民池等传统文化资源和制番薯粉、番薯干、土酒等传统农家工艺。
牛哥跟之前的老太相遇,这就是缘分使然…
叶氏祖屋遗址,不难想象,之前叶氏家族的兴旺与发达。
古民居石屋遗址,此遗址曾为许家山村古民居,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居民建起了三合院,四合院,古民居改作猪圈,牛棚等使用。现在大多已荒废。现在石屋已倒塌了,遗址上的石屋已经成为历史。而许家山却有更多的石屋依然屹立着,那些沉甸甸的铜板石就如历久弥坚的磐石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叶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叶氏是许家山村始建鼻祖,为宋末右丞相叶梦鼎后裔,宗祠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从村南迁建于此,祠内古物多已失散。
洪天庙始建何时,已无法考证,但名称来看,至少在明代就有了。整座庙其实就是一个殿,庙里供奉着村民心中的神像,供桌上牌位、香炉、供品一应俱全。虽然显得有些简陋,但村里人对神的虔诚及敬畏之心和那些高大雄伟庙宇下的信徒是一样的。
采石场遗址,许家山村所在地区的玄武岩石矿,属火山喷出岩。这种岩石质坚硬、表面光滑、纹理细腻,是上好的建筑材料。因为石板的颜色呈青铜色,所以又把它叫做“铜板石”。这个采石场就是许家山人就地采石的地方,他们撬取铜板石建造石屋,慢慢形成规模整齐的石头村落。这个牛头水库,其实就是几百年来许家山人在此采石后形成的水塘。
许家山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石屋了。在许家山的村边地头,有为数可观的青灰色安山岩质石材,俗称“铜板石”。除了一座洪武庙和一所废弃的学校,许家山所有的民居都由这些石块砌成。
许家山巷道有长有短,有曲有直,但都是鹅卵石铺面,路面已被踩得圆润光滑。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巷道就是许家山最有名的情人巷,狭窄而悠长的巷道里,情人牵手行走其间,两边墙上苍苔斑驳,一些老藤蔓随意披垂下来,就像画家笔下不经意间划过的几抹墨痕,如不朽爱情故事,如泣如诉。故名:情人巷。
单体民居随地势灵活布置,通常为两层。从这户人家的二楼卧室出去,过一条同样由“铜板石”铺就的窄窄的巷道,你可以进入另一户人家一楼的厨房。在许家山,一家一户的石屋通过沿山势而上的石巷互相贯通,别有一番山乡人家的亲切感。石屋的两侧中下部为石砌墙,上部为保暖防风,用自己烧制的土砖砌成,后部仍用石墙围护。
起床做饭的老人,裸露的筋骨透着一股沧桑、一股撼人心魄的力量。
成群的青灰色的石屋也给人以沉重、苍凉的感觉,那感觉来自岩石本身的质感,来自山村远离尘嚣的古朴,也来自留居的山民“铜板石”一般坚韧的生命力。
倒贴着的福,已经破烂不堪,如今辉煌的家族,现在却人去楼空,没有了一丝生机。
双休日去许家山走走,交通很方便,除了能欣赏建造独特的山乡石屋,你一定还能感受到一种你已经久违了的古朴民风,浓厚乡情,和本色的田园气息。漫步目的的走在期间,感受别样之美。
走进民居,你会发现有些人家的家具也是用石头做成的,石凳、石梯、石窗…许家山村仿佛是个石头世界。在这里,你会感受到石头的独有魅力,就是这些不起眼的石头,造就了一个别样的村子。
宁海当地特色美食——麦饼,八元一个,很大,适合两个人吃,建议来游玩的朋友可以尝一尝。
2016-10-24发布拍摄于2018-04-23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