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粒等(7)
吴哥窟等(28)
湮没的毗湿奴神殿——吴哥窟
<strong>关于行程准备</strong>
我的游记有点长,哈哈
耐心看完的都真爱,么么哒(づ ̄ 3 ̄)づ
这次出发的路线有些折腾,都不是直飞,全程自由行,自己订票订酒店,累死人(*@ο@*) 哇~
10月3日 贵阳——广州——暹粒
10月7日 暹粒——香港
10月8日 香港——贵阳
我们来准备办理签证所需资料吧!
身份证明
护照:有效期在6个月以上的因私护照
请在护照最后一页签名(中文姓名)
持换发护照者,需同时提供所有旧护照原件
照片:2寸白底彩色近照3张
照片尺寸要求35×45mm
请在照片背面用铅笔写上自己的姓名
柬埔寨的签证分电子签和贴纸签,可以自己在官方网站填写申请,如果嫌麻烦也可以通过淘宝卖家办理,
不过要注意一下两者的区别。
柬埔寨贴纸签有效期3个月,单次入境,最多停留30天,全境通用,无入境口岸限制。
柬埔寨电子签证有效期3个月,单次入境,最多停留30天,但是仅限入境口岸是暹粒和金边。
由于有出入口岸的限制,填写资料表务必写清楚从哪里入境。
同时,电子签证出签时间不好把控,出现问题只能发邮件等使馆回复,和贴纸签的驻华使馆不是一个系统,无法从驻华使馆那边查询。
根据自己的行程和计划入境口岸决定采取哪种方式来签证。
在出发前换好美元,汇率基本上在1:6.65左右,我们是玩5天,每人兑换了500美元,回来还剩280左右,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花费来换。
习惯每次旅行都会下载个当地地图,方便找路,找吃的,结果一搜有亮点,哈哈~~~
我在淘宝上找了一家叫吴哥通的预订了3天的英文司机,线路可能会根据当天的时间有变动。国庆期间就想提前预订,当然也可以到了暹粒再找司机,满大街都有,也可以找住的酒店帮你安排,可能价格需要自己对比一下。
如果到达暹粒的第一天时间充足,可以参观一下吴哥国家博物馆,有整个吴哥窟文化背景和建筑的介绍,对于后面的行程有帮助,不然有的人会觉得只是看了3天崩塌的石头而已。
我们抵达的时间较晚,博物馆没来得及去,行程的最后一天自己跑去博物馆补补脑,也算是一个整体的总结吧。
<strong>维鲁斯酒店(Viroth's Hotel)</strong>
关于酒店
新翼维罗斯酒店 (Viroth's Hotel)
参考价格:500-700左右
我有对比过好几家预订网站,相比之下agoda的价格最便宜,预订了3人间,4晚一共2999人民币。
入住感受:酒店不大,但很有氛围、情调,周围环境安静且很方便,酒店的床睡着很舒服,对于一个认床的人来说这点不容易啊,特感欣慰。员工也很热情,只要你离开酒店,他们就会帮你整理房间,每当你回到酒店,都会送上冰毛巾给你擦手,总之我是很喜欢这家酒店啦~~
这张图是在入住的时候给的,会给你简单说明酒店在暹粒的位置,以及到周边的景点方向和步行时间,我们步行到酒吧街和老市场也就10多分钟,离博物馆稍远,需要TUTU车,一般是2美金。
好像当地酒店一般都有接机服务,但为了确保酒店来接机,在预订的时候可以告知酒店你的航班和抵达日期时间,在机场会有人举牌等你。
超爱这种颜色的搭配,复古范
酒店的泳池不大,水深1米4,不想出去时可以游个泳,健个身,
5S手机拍出来的渣图,/(ㄒoㄒ)/~~
我们预订的房间有30平米,不算很大,但浴室很实用,干湿分离。
<strong>吴哥窟</strong>
关于吴哥窟历史
在参观吴哥窟之前还是可以了解吴哥王国的文化历史,因为它真的不只是一堆石头而已,我转一个简单的说明,大家可以快速了解。
作者:千岍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最初的时候,古中国云南地区的泰族因为遭到成吉思汗的进攻而迁徙到真腊王国,并被当时日益鼎盛的吴哥王朝收留为其中一个部落。收编之后,泰族还曾作为前锋跟随国王苏耶跋摩七世(Suryavarman VII)一起攻打过被李朝越南占领的地区占婆。但苏耶跋摩七世死后,吴哥王朝也日趋衰落,泰族就趁机背叛了曾经收留庇护过自己的吴哥王朝,并于1238年创建了素可泰Sukhothai王朝,且连年攻打吴哥,终于在1432年成功入侵,并对吴哥城大肆破坏,逼得当时的国王索里约波王不得不弃掉首都吴哥,于1434年迁都到百囊奔(现在的金边)。被废弃的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吴哥窟,还包括吴哥王朝在该地区所修建的全部城池(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吴哥遗迹群)。
而吴哥军队被打败的原因也有很多。其中包括:统治阶级生活奢华糜烂,而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则困苦难安;长年大肆兴建寺庙等大型建筑,且精雕细琢劳民伤财;医疗,耕种等皆不发达,仅靠天所赐(以上在《真腊风土记》中皆有叙,该书记于1295-1296年间);吴哥王朝最令人尊敬的苏利耶跋摩七世去世后,国势衰微,民心不聚,开始陆续反抗和背叛统治阶级,更使外敌趁机入侵;更有说自苏利耶跋摩七世时国教由印度教改佛教,佛教讲究宽容平和、无欲无争,因此军队和百姓都受到佛法教化而放弃了抵抗;最夸张的传说当属因改信佛教而使吴哥王朝失去了原印度教保护神毗湿奴的庇护。
另外据科学家推测,还可能是受到了气候的影响——其时正是14世纪小冰川期,虽无当地的确切记载,但根据全球气候情况可推测该地区也有可能遭受到了酷暑干旱等极炎天气或洞里萨湖的洪水侵袭,导致整个吴哥王朝上下都不得不放弃了这片土地整体迁徙。
双方皆弃城于此百年后,有高棉人陆续回来修葺旧都,想在此重新安居,被暹罗人发现后双方再次展开大战,不过这次是柬埔寨的军队赢了,从此该地区被称为暹粒,暹就是暹罗,粒就是打败,所以暹粒就是“打败暹罗人的地方”。
但是古高棉人打胜之后也没有留在这里继续发展,而是也回到了金边。可能是因为旧都实在损毁得太过严重无法修复,可能是担心边境地区容易引发战争,还可能是担心洞里萨湖的洪水年年淹没这片土地不便耕耘居住,总之吴哥城就这样再次被荒弃在丛林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成为一个传说。。。古代柬埔寨自然环境恶劣,丛林中猛兽频出,附近又没有高地可供瞻观远眺(唯一制高点是丛林中仅为67米高的巴肯山),当地人也很少深入丛林中,且与外界世界脱节,便有所知也无处宣讲,慢慢的吴哥窟就更成传说。虽然偶尔会有一些冒险家、朝圣者发现它的遗迹,但他们不是将其误认为是印度神庙,就是默默地写进私人笔记里而不了了之,也有人向朋友宣传了但是没人相信。直到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奥在世界各地收集蝴蝶资料的时候,偶然来到中国并发现了《真腊风土记》,请人翻译后他便被书中所描述的这个国家深深吸引了,于是循着周达观所叙述的线路来到柬埔寨,请了几个当地人带他一起在森林里披荆斩棘,寻找这片在当地人口中也是传说的伟大遗迹。
1861年1月,穆奥终于如愿所偿,在丛林深处发现了吴哥窟,回国后便出版了一本《暹罗柬埔寨老挝诸王国旅行记》(其中对吴哥窟做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塔高、护城河长度、佛像尺度等,而且配有他画的插图)向世人狠狠夸赞了一番。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不甚相信,所以穆奥就再次踏上东南亚的土地,准备二次寻访吴哥窟,希望能够带回更多的证据。
可惜这一次他在丛林中感染了疟疾,1861年11月10日,年仅35岁的穆奥便病逝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现在他的墓还留在老挝的神秘古都琅勃拉邦。
1866年,法国摄影家艾米尔·基瑟尔Emile Gsell拍摄并发表了吴哥窟的照片,终于使人们亲眼目睹了吴哥窟的雄伟风采。但穆奥是吴哥古迹湮没数百年后第一个向世人公开著书、详细介绍的人,所以学界普遍将他默认为是“重新发现”吴哥窟的第一人。
<strong>前往暹粒</strong>
在飞机上空姐会发出入境卡给你,就可以开始填写了,左边是出入境卡,右边是海关申报表,没有申报的东西只需要写好了给机场工作人员就好了。如果英文不好可以提前在网上查好单词,打印出来带着,就不怕写错了。
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到达暹粒机场过海关时,会遇到工作人员问你要小费,你就当没听到就可以了,不会为难你的,只是他们的办事效率,我只能啧啧啧...... 机场安检也不严格,都很随意的感觉。
<strong>维鲁斯酒店(Viroth's Hotel)</strong>
到了酒店,就在附近四周转了转,路过一家很大的日本料理店,看了下菜单我只想说一句,特!别!贵!
喵~~
酒店里的鸡尾酒平均价格在4美元左右,相比酒吧街的稍贵一些,味道还不错。当地的食物主要是靠香料来调味,香茅应该是最有特色的味道之一,个人很喜欢香茅味道。
<strong>维鲁斯酒店(Viroth's Hotel)</strong>
服务员会拿菜单给你选择早餐,酒店的早餐有些单一,几乎每天都是一样的,但分量够饱,咖啡挺好喝的,可颂面包也不错。
司机准时8点到酒店来接我们,每天都会给我们准备冰冻的矿泉水,还有水果小零食什么的,
出发,GO GO GO!
<strong>吴哥窟</strong>
吴哥窟3日门票是40美金一个人(注意!!!门票即将涨价到65美金,所以想去的童鞋可以趁早去)门票一定要留好,每个景点都会有人查票,还会对照票上面的照片是不是本人,弄丢就只能重买。崩密列的门票是5美金,单独购买。博物馆的门票是12美金一个人,可以网上预订。
注意
1、许多建筑都很高,而且楼梯又陡又窄又滑(有很多沙子),要注意安全,最好是穿合脚的防滑的鞋。
2、一定要随身带防晒霜,晒死人啊,墨镜和太阳帽都可以戴上。
3、当地的蚂蚁和昆虫很多,带上驱蚊水和药。
4、如果基本英文OK,就请英文司机,他们经验丰富,可以讲述每个神殿庙宇的特色,还可带你去一些有特色的拍摄点。如果请专业汉语导游,20-25美元/天,也可以议价。不过导游的行程和时间都有严格安排(上午07:30-12:00,下午14:30-18:30)。
5、书籍:介绍吴哥的旅游指南很多,Lonely Planet对安排行程很有帮助,中文书籍是卡门写的《五月盛放柬埔寨》,但毕竟是几年前出版的,很多情况已经有变化。在吴哥的市场上可以买到很便宜的盗版或二手Lonely Planet,还有很多精美的图书,大概4-6美元一本。
6、在吴哥窟会遇到很多小孩子卖东西,在景点购买纪念品比在老市场便宜很多,但遇到乞讨的小孩子要注意了,如果给他们钱或者糖果,他们会一直跟着你直到你离开为止,所以最好不要给。
7、很多寺庙不可穿拖鞋、短裤短裙、无袖上衣,像吴哥寺最高层连披着围巾都不让你进,所以最好是穿短袖长裙之类的。
<strong>第2天行程</strong>
第二天 小圈
08:00从酒店出发,前往吴哥窟
巴戎寺Bayontemple
巴芳寺Baphuon
空中宫殿LiperKing Terrace
茶胶寺Ta Keo
托玛侬神庙Thomas Lennon Parthenon
周萨神庙ChauSay Tevoda
塔布隆寺Ta Prum
午饭休息
吴哥窟Angkor Wat
巴肯山日落Phnombakang Sunset(如果天气不好可以换到第二天再看,可以和司机商量)
返回市区
<strong>巴戎寺</strong>
巴戎寺是吴哥众多寺庙中唯一一座佛教庙宇,始建于苏利了耶跋摩一世(1002-1050年),重建于阇耶跋摩七世(1181-1220年)。从外观上看,巴戎寺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筑,最高处是一座圆形宝塔,它建在两层空心的台基之上。按照宗教意识,这表示天上的佛与地上的人得以息息相通。周围建起了54座宝塔,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中心宝塔。寺庙建筑上最著名的建筑形式就是佛头塔寺造形,54座佛头塔象征着吴哥王朝鼎盛时期的54个邦,佛头造形据说皆以国王为范本。四面都雕有巨大佛脸的54座佛面塔,216张佛脸,佛脸每一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四种感情,安详中有几分神秘。其中,和蒙娜丽莎同负盛名的高棉微笑就坐落于此。走入巴戎庙,在宝塔中随处可见精致的浮雕,这些刻画为平凡的石柱注入了生命,点亮了神庙的活力。
没有任何多余修饰的佛像微笑,真心觉得很美,古人的创造力如此强大
<strong>巴方寺</strong>
巴方寺(Baphuon,又叫巴普昂寺)是11世纪中叶真腊国王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公元1050-1066年在位)于1060年修建献给湿婆神(Shiva)的国寺,它位于当时都城的中心,现巴扬寺西北200米,紧邻皇家宫殿的南围墙。巴方寺被称为世界上最大、图样最复杂的立体建筑。
巴方寺是一座须弥山(Mount Meru)寺,呈金字塔形。整个寺共有5层台基,在第1、3、5层台基上各有一个封闭式回廊,回廊四边的中央和四角都有塔楼。在第5层台基上建有一座高约50米巨大铜皮包裹着的石塔,它比其东南方巴扬寺中央的金塔还要高。铜塔的最高点象征着宇宙万物的中心,别忘了巴方寺是位于当时都城的中心,哪个国王都希望自己的王城是“世界”中心点,所有的人都要围着他转。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金塔至北可一里许,有铜塔一座。比金塔更髙,望之郁然,其下亦有石屋十数间。
<strong>空中宫殿</strong>
空中宫殿(Phimeanakas),原名金角山,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之一,位于吴哥城中巴云寺西北,巴普昂寺东北。空中宫殿最初是真腊国王罗因陀罗跋摩二世(Rājendravarman II )在位时( 941年-968年)在兴建王宫的同时,建造的湿婆庙,後为苏利耶跋摩一世改建成为须弥山式印度教寺庙。空中宫殿的风格多方面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须弥山造型来自印度神话。空中宫殿虽然不如吴哥窟保存完整和出名,但在仍然是高棉建筑艺术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吴哥寺的前身,它包含著吴哥窟建筑艺术中几项原素,须弥山,中心宝塔,画廊,庙门阁。
仔细的去看,其实你会发现每一座建筑都有区别,也有它自己的故事
<strong>茶胶寺</strong>
茶胶寺原本是闍耶跋摩五世为自己兴建的葬庙。但是他在位时期,很多寺庙都没有完工。茶胶寺便是其中之一,在做到装饰工序的时间停工。作为一座未完成的建筑,茶胶寺记录了吴哥建筑的建造工艺:先用石块筑起整座建筑,再在墙壁表面雕刻佛像、浮雕。
这座寺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还未完工,至于未完工的原因还未查明。如建完的话,茶胶寺无疑是吴哥窟建筑群中最美好的一座寺庙。这座寺高达 22 米(72 英尺),气势惊人。茶胶寺是第一座全部由沙岩建成的寺庙,因而是柬埔寨建筑历史上的里程碑。
巨大的石头被切割成正常的尺寸,加以叠加。茶胶寺没有精致的装修,设计简单,与其他寺庙有很大的区别。
此寺建造过程中跨越两个王朝,因此四面门中仅有东面大门有雕刻,旅客在此处可轻松了解到所有吴哥窟遗址群的建筑都是先将石头堆积再行雕刻,证明当时建筑技术为“先堆后雕”。
<strong>托玛侬神庙</strong>
遗址平面图托玛侬神庙在大吴哥城的东门口与塔高寺(茶胶寺)的中间,与周萨神庙隔着一条胜利之路相望,不过胜利之路是后来才兴建的,因此不是特地将两座庙盖在路的两旁。寺庙四周的城墙已经消失,但是看到寺庙的本体雕刻细致,有班蒂丝蕾宫(女王宫)的影子,而这里的丽华塔女神非常迷人。
雕工精细的托玛侬神庙,小而美,供奉着湿婆和毗湿奴。和女王宫一样,托玛侬神庙也有体态丰满的丽华塔女神,不过主塔的丽华塔女神站比较比直,没有舞蹈的动作,感觉比较庄重,身上的装饰品很多,头上还有带着棕糖树花,是吴哥地区的重要农作物,露出丰满的胸部,细腰长裙,手上还拿着莲花,长耳下还垂挂着耳饰,可以说非常的庄严华丽。
<strong>周萨神庙</strong>
周萨神庙建于公元12世纪初期索亚娃曼二世统治时期。与其北边相距170 米的托玛侬神庙为同一时期建造,其 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完全一样。但这两组建筑为何而建,目前尚不清楚。只是在19世纪后期,驻柬法国军官迪科在 发现这组建筑时,从当地人口中得知该庙是供奉周萨神(ChauSay )的,故法国人将其命名为周萨神庙(ChauSayTevoda)。
“Say ”是一个高棉人的名,而“Chau”一词是印度语“王”、“Tevoda”一词是印度语“神仙”,则整个名称的意思应是“Say 王的神”。而“Say 王”具体是谁,或是一种误传,尚不得而知。也有可能是为纪念索亚娃曼一世而建,或是与举行索亚娃曼一世遗留下的某种传统仪式有关。
在20世纪上半叶,法国人也对周萨神庙进行了清理和抢险加固工作,进入20世纪70年代,吴哥古迹与这个国家一起历经了近20年战乱的浩劫。直至1993年柬埔寨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拯救吴哥古迹的国际行动。
<strong>塔布笼寺</strong>
经过七百年的风云变幻,早已衰败的古城被法国人偶然发现,但是古寺昔日风采不在,就连百年古树也要与它争夺地盘,古老的石墙与回廊早已被树根穿透,古寺只得在大树的根部苟延残喘,坚持着不被压垮。树根的盘绕与古寺的坚持成为一种鲜明的对比,也带给世人一个震惊。在好莱坞电影《古墓丽影》中那些震撼人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这也是很多影迷前来感受神秘气息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塔布笼寺依然被压在树根下,坚守着世纪之迷,由于树根与寺庙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人们对文物的保护也无从下手,无法想出既不让古树枯萎,也不让古寺受损的方法,也只能眼看着两者更深地结合……
为了修复古庙,这里的石头每一块都有标记
中午司机会带我们去吃饭,这边景点附近的餐馆不算贵,我们3个人花了20几美金。当地的炒饭也是一道亮点,自己去体会,哈哈。
<strong>吴哥窟</strong>
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
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花了大约35年建造。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吴哥窟作为吴哥古迹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柬埔寨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
一百多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吴哥寺最高处,必须穿中长裤,上衣短袖的才能进去,不能戴帽子,也是限制人数放行进入的。
<strong>巴肯山</strong>
我们最后去巴肯山看日落,由于人太多,排队的时间超过一小时,直接放弃看日落,后面走出来听到很多人说云层太厚看不了日落,心里倍感安慰啊~~
<strong>维鲁斯酒店(Viroth's Hotel)</strong>
酒店的餐味道一般,特别是牛肉,老得咬不动,不是因为脚扭了,我应该是跑出去吃路边摊的
<strong>第3天行程</strong>
第三天 大圈
05:00前往吴哥窟看日出Angkor Wat Sunrise
通王城胜利门Angkor Thom Victory Gate
圣剑寺Prahkhan Temple
涅磐宫Neak Porn
塔松寺(塔逊寺)Ta Som
东梅奔寺East Mebon
比粒寺Prerub
斑黛喀蒂寺Banteay Kdei
皇家浴池Srah Srang
豆蔻寺Prasat Kravan
午餐午休
返回市区
<strong>吴哥窟</strong>
提前告知酒店帮我们打包早餐,没想到这么大一篮子,咖啡都用保温杯装好了,突然觉得很温馨呀~~
<strong>通王城</strong>
通王城又称大吴哥,是吴哥王朝的首都,多次毁于战火,后几经重修。先今一直是12世纪摸、13实际初由柬王摄耶拔摩七世所建。吴哥通王城(Angkor Thom),也称“大吴哥,吴哥通城,吴哥城,洲城”,Thom读“通”,是“大”的意思,按照梵文原意,Angkor是“城市”的意思,那么Angkor Thom就是“大城市”的意思。吴哥通王城是吴哥王朝的首都,始建于9世纪,多次毁于战火,后几经重建。现今一直是12世纪末、13世纪初由柬王闍耶拔摩七世所建。
<strong>圣剑寺</strong>
圣剑寺是早上7点半开始游览
圣剑寺同样是Jayavarman阇耶跋摩七世时期建造,传说中,耶跋摩二世给了他的继承人一把圣剑,故名。据传,圣剑寺曾是国王的行宫。
圣剑寺四扇门外均有极长的通道。通向东门的笔直通道干干净净,视线毫无遮拦。两旁则长满几十米高的参天大树,树冠罩住了头顶的天空,盘曲的树根在地面上四处突起。从幽静的路上走过时脚下发出“娑娑”声响。寺内通向中央圣堂的道路由拱顶长廊组成,长廊两侧以粗大的四方石柱支撑,一路上一扇扇石门边上装饰着诸神的雕像,墙上装点着无数的仙界跳舞女神Apsara,姿态曼妙。
整个建筑呈十字型,中心是中央圣堂,周边是由拱顶长廊连着的东、南、西、北四扇大门,门外则是漫长的甬道。再往里去就是中央圣堂,那里的内墙因饰以青铜而闪现出迷人的光彩,内里供奉着Avalokiteshvara。那是依照国王的面容设计的神像,有高僧日夜陪伴左右,烟雾缭绕,木鱼送经,昼夜不息。圣剑寺,循着落叶无尽的甬道,一阵风吹过,真腊国王千年前的一瞬间,就这样被抓住,或是被错过。
看到这个树根,不禁感叹生命力的顽强~~
景区里的小孩子其实蛮可怜的,没有收入可能会饿一天,他们卖的明信片10张才1美金,还有冰箱贴8个1美金。
<strong>涅盘宫</strong>
涅盘宫,是一座寺庙疗养所,在以前是一个大医院。即使在今日,柬埔寨人还是相信蛇庙的神奇药疗,虽然水池荒废已久,柬埔寨人前往蛇庙参观,也想采摘长在水池土地里的植物,拿回家做药浴。由于四座小水池据说有不同的疗效,病人分别被判别病症,将遵循指示去做药水浸泡。小水池出水口上方的遮盖屋顶还雕刻着诊治病人、按摩的图像。风景名胜涅槃宫的大水池(被称为圣池)四边各连接一座小水池,而大水池的水得个别通过四座雕有象(北方—代表水)、马(西方—代表风)、狮(南方—代表火)、人(东方—代表土),当时的人们在主池底部种满草,雨季池水涨满,药草于水中自然分解而成为药池,药水由大水池流入小室中代表阴器的扁平凹槽,再由各出水口流出,底下设有莲花座,病患便跪在这里以药草水淋身治病。最佳旅游时间涅槃宫所在地柬埔寨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9—30℃,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两季。历史文化涅盘宫建于12世纪,是佛教庙宇,大水池中央有个小岛,岛上只有一座仿造「须弥山」而建造的石塔小寺庙,石塔上雕刻两只缠绕的巨蛇王(Naga),小岛东侧还有一座白马雕像,而Neak Pean的意思是「缠绕的巨蛇」,就是取自岛上的巨蛇王像而得名。
<strong>达松将军庙</strong>
塔逊寺也叫塔逊将军寺,也是《古墓丽影》的主要拍摄地之一。寺庙比较小,寺庙周围曾经住过很多的僧人,至今还可以看见他们居住过的痕迹。塔逊寺的墙壁上的很多雕刻都保存的比较完好,女神们姿态优美,表情也很丰富。
同样身为画画的我,看到他们现场的作品就忍不住想买一副留作纪念,艺术是无价的~
柬埔寨的TUTU车和泰国的还是有蛮大差别的
<strong>东梅奔寺</strong>
东梅奔寺高台上的五座塔,呈现石砖式塔林建筑的风格,墙外有神气的石狮。外墙是人像雕刻,塑像仍然只有简单的装饰,并维持以正面呈现的形式化雕塑。塔的主体中间是门楣的雕饰,有独特的假门。门楣雕饰相当丰富,主要是印度教个神祇的雕饰。古高棉人擅长工艺建筑,尤其是砌石雕刻的浮雕壁画,加上印度教神话史诗的栩栩如生,在蓝天白云下,显的非常壮魄。屋檐壁上的坑洞,为当时镶嵌水晶宝石的地方,现在当然现在都已剩下坑坑洞洞,宛如痘疤般失去了当时华丽的光芒。由寺中的碑铭记载,以及红砖结构上有铁锤的刻痕可以得知,原本这些红砖建造的寺庙外墙,都覆盖有以石灰为主要原料的灰泥层,用做外墙的粉饰。东梅奔寺的正门,据说就是当时上岸参拜的码头。当然现在人工湖早已干涸,看看四周,除了茂密的树林,就只有滚滚黄土而已了。
<strong>比粒寺</strong>
比粒寺位于东梅奔寺的南侧约1.5公里的地方,也是一座金字塔式建筑,通东梅奔寺建造在同一时期,但规模比其巨大。比粒寺是进行火葬仪式的地方。 比粒寺(PRE RUP)为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之神殿,又称变身塔。可以看到烧焦过的痕迹,千年前在此举行仪式,定是达官云集,不能随便进入的。是典型塔山建筑,基座上建造砖塔。它的结构与塔松寺(TA SOM)很相似,因属红砖结构,在夕阳照耀下泛着暖暖的红; 加之这里开阔的视野,吸引着一些游客在此看日落。
<strong>班蒂喀黛</strong>
斑黛喀蒂寺是柬埔寨吴哥的一个佛教寺庙,位于塔普伦寺东南,吴哥城之东。建造于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的阇耶跋摩七世时期,建筑风格为巴戎风格,与塔布茏寺和圣剑寺接近,只是规模和复杂度较小。
斑黛喀蒂寺由于错误的结构以及使用的砂岩质量差,导致破败不堪,目前正在整新。斑黛喀蒂寺在过去几个世纪中,直到20世纪60年代,数次被僧侣占领。
<strong>皇家浴池</strong>
皇家浴池是吴哥窟看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是举行沐浴仪式的场所,和其它大水池一样,中央原建有一座寺庙,现在只剩了石基。
皇家浴池内一直都有蓄水,周围绿叶环绕。按一位法国建筑师的话说:它在黄昏时分带给人以最美丽的吴哥园林景观。浴池建于十二世纪末,由醛耶跋摩七世下令建成,用来供奉菩萨,属拜云式建筑。
皇家浴池位于班提卡黛东入口的马路对面。可以从这条路上进出皇家浴池。
<strong>豆蔻寺</strong>
豆蔻寺(Prasat Kravan)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的一座印度教寺庙,现代名字为“Cardamon Sanctuary”,位于皇家浴池(Srah Srang) 之南。豆蔻寺建于921年,19世纪由法国人重建。主塔壁上的浮雕,描绘印度神话中毗湿奴骑大鹏金翅鸟(Garuda),西塔壁上浮雕描绘毗湿奴的神妃吉祥天。
现场来个史努比,哈哈,手残党~~
<strong>Butterflies Garden Restaurant</strong>
酒店附近的有一家比较地道的餐厅,这家在猫途鹰上也有推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确实比很多家好吃,再次证明美食都在不经意转角就遇到了,真爱就是这样出现的,笑喷~~~
<strong>Amok Restaurant</strong>
今天的行程中午后就结束了,回到酒店补眠,晚上再出来浪~~
夜晚的暹粒下起了暴雨,当然不能阻止我们寻找美食的步伐啦~~
来到传说中的阿莫克餐厅,餐厅风格比较独特,比较出名
个人点了一分阿莫克,我喜欢这种香茅味的风格,好次~~~
<strong>老市场</strong>
来逛了下老市场,里面全是小工艺品,在里面挑了一家买了些纪念品,记得一定要还价,不然还是有点贵。
<strong>Pub Street</strong>
这里应该是暹粒市区晚上最热闹的地方了,各国游客的身影给这里添上一笔浓墨重彩,可以选一家自己喜欢的风格酒吧坐下来细细品味这异国夜晚。
<strong>第4天行程</strong>
第四天 外圈
08:00出发女王宫Banteay Srei
崩密列Beng Melea
午饭
罗莱寺Lolei(罗洛寺群)
神牛寺Preah Ko
巴公寺日落Bakong Temple Sunset
返回市区
<strong>女王宫</strong>
班蒂斯蕾(Banteay Srei),(又有人将其叫做“女王宫”,即“女人的城堡”之意),位于柬埔寨暹粒省,距吴哥城约25公里,是柬埔寨三大圣庙之一,被誉为“吴哥古迹中的明珠”。供奉著婆罗门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湿婆。
建于967年的罗真陀罗跋摩(Rajendravarman)时期,而于1002年的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时期完成。
该寺是古代高棉雕塑的最精华作品之一,为红色砂岩修建而成,寺院前的神道长约67米,建筑主体区域面积大约为500平方米。寺院整体为红色砂岩雕刻而成,内部四座寺院守卫雕塑被移至金边国家博物馆,现有雕塑为复制品。
女王宫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称于世,是吴哥古迹中风格最独特和最精致的建筑群之一。Banteay Srei的意思是“女人的城堡”,据猜测是由女性修建和雕刻的。这也许是因为这里的雕刻太过精美,不像出于男性之手。关于它的建造年代也有一些质疑,也有学者认为这样高超的工艺远远超越了其他10世纪建筑的水平,而更像是13-14世纪的作品。但是根据发掘出来的碑铭记载,这里是前任统治者曷利沙跋摩一世的孙子雅吉那瓦拉哈(Yajnavaraha)修建的。
小贴士:鉴于其极其鲜艳的色彩,女王宫最佳拍摄时间是上午9点到10点、下午4点到5点两个时段。但上午的最佳时段总是挤满了旅行团,如果上午去提前1小时左右到达。晴朗的中午应该避开这里,在毫无遮蔽的红色砂岩建筑中穿行会感觉像在碳火上烤一样炎热。我们到达女皇宫的时候一批又一批的团,那个人简直是多啊,大家想静静的拍照一定要提早去,错开高峰。
女汉子的各种闭眼照,(~ ̄▽ ̄)~
<strong>崩密列</strong>
崩密列,丛林里的千年文化
崩密列(Beng Mealea),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没想到真在护城河畔,看到了好大一湖荷花。这座建于12世纪的印度庙宇是用来供奉湿婆神的。这里的石块都很大,加上少有雕刻,很阳刚大气的一座废墟遗址。这里完全没经过重新修葺,基本保持了真实的本来面貌。
因为是吴哥遗址群中最为遥远的一处景点,被丛林所吞没,被地雷所覆盖。很多年来,这里人迹罕至,难以到达。曾经还是红色高棉做最后顽抗的据点。直到2007年7月地雷才被清理干净。在废墟中我们还能看到地雷爆炸后留下的坑。
我们来到崩密列的时候,一直是阳光普照,到后面下起倾盆大雨,让我有种置身于火焰与海水的双重意境,这里比照片看上去更震撼,幽静的绿意会有种恐惧,脑海里联想着眼前的这片景象在千年以前发生了什么,也许只是一座纯粹的建筑,也许也有关于它的传说,很多很多未完待续......
逛到这里时就开始下起了小雨,拍了很多很多崩密列的照片,有种拍不够的感觉~~~
<strong>罗洛寺群</strong>
罗莱寺(Lolei)建于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公元889-910年在位)时期的公元893年,寺中供奉着湿婆(Shiva)和国王的祖先。罗莱寺的4座砖塔为东西轴向,正门朝东,它们都建在一个高台上。与神牛寺一样前排2座供奉着男性祖先-国王的祖父和父亲,后排2座是女性-即祖母和母亲;祖父母的塔要高于父母的。这个早期的寺庙规模不大,看起来以红砖砌成,当然没大石的坚固,部分都倒塌了,现在靠木架等撑住。庙虽小,但一如这里的特色,精美的装饰和雕刻无处不在,显示当地人对宗教无比的虔诚。罗莱寺旁边有座新建的寺庙,东南亚传统建筑模式,特别是屋顶四壁画满了佛教故事的水彩画。旁边僧人住的高脚屋。导游说这里既有和尚又有尼姑。看得出他们居住环境不好,僧人还要自己动手修缮。和我们国内的少林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里有很多各地来执教的人,给当地的孩子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罗洛士群中的第二个重要建筑。该寺的底座为高高的台基,上面有6座塔,前面的三座供奉着湿婆和国王的男性祖先,后列的三塔供奉着女神和女性祖先。女王宫的建筑风格就是在神牛寺风格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
神牛寺(Preah Ko)是在如今已废弃的古城诃里诃罗洛耶(Hariharalaya,该地区今天被称作“罗洛士”)修建的第一座古寺庙,位于柬埔寨吴哥主寺庙群东南15公里。它于879年,高棉国王因陀罗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在位期间修建,被用以纪念王室成员,并供奉印度教神祗湿婆(Shiva)。
<strong>巴公寺</strong>
巴公寺位于柬埔寨 暹粒市东南方12公里,是在公元九世纪的晚期开始建立,是罗洛士遗址群 中规模最大且最重要的寺庙,展现早期的高棉文明。巴公寺是一座王国庙,其建筑象征了众神所住的须弥山,神殿里供奉的是湿婆神 ,耶输跋摩一世将王权和神权结合在一起。
<strong>吴哥夜市</strong>
晚上我们直接到夜市边上寻找路边烤串,这家的猪排很好吃,也不贵,食肉动物不妨考虑一下啦~~~
高棉版煎饼果子,哈哈,来一套叻~~
<strong>红琴餐厅</strong>
今天当然不能错过大名鼎鼎的Red Piano Bar,生意不要太好哦,坐下来必点朱莉的那杯Tomb Rider,味道没有多惊艳,但价格便宜,这里喝两杯的价格还没我家这边一杯贵,让我静静~~
最后再来一杯Peach Margarita,爽~~
<strong>Pub Street</strong>
各种各样的酒吧,总有一款适合你~~
<strong>吴哥夜市</strong>
我不是很喜欢这家的冰淇淋,有点甜~~
<strong>Noon Night Market</strong>
在暹粒的最后一天,无计划无安排,坐TUTU车先到达老市场,随便逛逛,最接地气的菜市场看看,当地的生活点滴,需要有心去发现,才是这座城市的味道。
这里的各种香料可以买一点,纯天然,特别香~~
<strong>暹粒街景</strong>
白天的酒吧街多一些街头艺术气息,少了一些沉醉。突然想起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好像画风不太搭~~~
这家的冰淇淋我喜欢啊,又便宜又好吃~~
<strong>吴哥国家博物馆</strong>
看了三天的石头记,是不是要来系统的脑补一下历史呢,向博物馆出发吧~~~
里面有好几个馆,可以租一个中文讲解,也可以直接参观,每个馆都有自动播放的影片介绍,所以不用担心看不懂。
<strong>吴哥免税店</strong>
博物馆的旁边就是免税店,这是个多么适合旅行团的一条龙服务啊,进去看看价格,那也是不错的,
很多价格和香港差不多,但品种比较少,逛了一圈决定还是在香港买好了,(*^__^*) 嘻嘻……
给家人朋友带的接地气的特产,丝巾好像是5美金一条,我忘记价格了。
<strong>暹粒-吴哥国际机场</strong>
暹粒的机场特别小,而且只有一层,里面有汉堡王,Costa,DQ,还有几家当地的餐厅,比较方便解决吃饭。
在机场,买了两张明信片,是由当地残障人士用24张不同颜色的纸拼凑出来的,还有作者的签名,我觉得挺有意义的,就买一张做收藏。
<strong>香港国际机场</strong>
抵达香港已经是晚上9点了,到了酒店,当然是寻找熟悉的美食咯~~~
<strong>囍囍美食</strong>
<strong>香港YHA美荷楼青年旅舍</strong>
<strong>吴哥窟</strong>
吴哥窟,我来过了
了却了一个心愿
对我来说也许是个无需再来的地方
湮没的毗湿奴神殿
但我想,高棉的微笑
我还会有相遇的一天
THE END
by ZOEY LIN
2016.10.10
<strong>关于行程准备</strong>
我的游记有点长,哈哈
耐心看完的都真爱,么么哒(づ ̄ 3 ̄)づ
这次出发的路线有些折腾,都不是直飞,全程自由行,自己订票订酒店,累死人(*@ο@*) 哇~
10月3日 贵阳——广州——暹粒
10月7日 暹粒——香港
10月8日 香港——贵阳
我们来准备办理签证所需资料吧!
身份证明
护照:有效期在6个月以上的因私护照
请在护照最后一页签名(中文姓名)
持换发护照者,需同时提供所有旧护照原件
照片:2寸白底彩色近照3张
照片尺寸要求35×45mm
请在照片背面用铅笔写上自己的姓名
柬埔寨的签证分电子签和贴纸签,可以自己在官方网站填写申请,如果嫌麻烦也可以通过淘宝卖家办理,
不过要注意一下两者的区别。
柬埔寨贴纸签有效期3个月,单次入境,最多停留30天,全境通用,无入境口岸限制。
柬埔寨电子签证有效期3个月,单次入境,最多停留30天,但是仅限入境口岸是暹粒和金边。
由于有出入口岸的限制,填写资料表务必写清楚从哪里入境。
同时,电子签证出签时间不好把控,出现问题只能发邮件等使馆回复,和贴纸签的驻华使馆不是一个系统,无法从驻华使馆那边查询。
根据自己的行程和计划入境口岸决定采取哪种方式来签证。
在出发前换好美元,汇率基本上在1:6.65左右,我们是玩5天,每人兑换了500美元,回来还剩280左右,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花费来换。
习惯每次旅行都会下载个当地地图,方便找路,找吃的,结果一搜有亮点,哈哈~~~
我在淘宝上找了一家叫吴哥通的预订了3天的英文司机,线路可能会根据当天的时间有变动。国庆期间就想提前预订,当然也可以到了暹粒再找司机,满大街都有,也可以找住的酒店帮你安排,可能价格需要自己对比一下。
如果到达暹粒的第一天时间充足,可以参观一下吴哥国家博物馆,有整个吴哥窟文化背景和建筑的介绍,对于后面的行程有帮助,不然有的人会觉得只是看了3天崩塌的石头而已。
我们抵达的时间较晚,博物馆没来得及去,行程的最后一天自己跑去博物馆补补脑,也算是一个整体的总结吧。
<strong>维鲁斯酒店(Viroth's Hotel)</strong>
关于酒店
新翼维罗斯酒店 (Viroth's Hotel)
参考价格:500-700左右
我有对比过好几家预订网站,相比之下agoda的价格最便宜,预订了3人间,4晚一共2999人民币。
入住感受:酒店不大,但很有氛围、情调,周围环境安静且很方便,酒店的床睡着很舒服,对于一个认床的人来说这点不容易啊,特感欣慰。员工也很热情,只要你离开酒店,他们就会帮你整理房间,每当你回到酒店,都会送上冰毛巾给你擦手,总之我是很喜欢这家酒店啦~~
这张图是在入住的时候给的,会给你简单说明酒店在暹粒的位置,以及到周边的景点方向和步行时间,我们步行到酒吧街和老市场也就10多分钟,离博物馆稍远,需要TUTU车,一般是2美金。
好像当地酒店一般都有接机服务,但为了确保酒店来接机,在预订的时候可以告知酒店你的航班和抵达日期时间,在机场会有人举牌等你。
超爱这种颜色的搭配,复古范
酒店的泳池不大,水深1米4,不想出去时可以游个泳,健个身,
5S手机拍出来的渣图,/(ㄒoㄒ)/~~
我们预订的房间有30平米,不算很大,但浴室很实用,干湿分离。
<strong>吴哥窟</strong>
关于吴哥窟历史
在参观吴哥窟之前还是可以了解吴哥王国的文化历史,因为它真的不只是一堆石头而已,我转一个简单的说明,大家可以快速了解。
作者:千岍
链接: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最初的时候,古中国云南地区的泰族因为遭到成吉思汗的进攻而迁徙到真腊王国,并被当时日益鼎盛的吴哥王朝收留为其中一个部落。收编之后,泰族还曾作为前锋跟随国王苏耶跋摩七世(Suryavarman VII)一起攻打过被李朝越南占领的地区占婆。但苏耶跋摩七世死后,吴哥王朝也日趋衰落,泰族就趁机背叛了曾经收留庇护过自己的吴哥王朝,并于1238年创建了素可泰Sukhothai王朝,且连年攻打吴哥,终于在1432年成功入侵,并对吴哥城大肆破坏,逼得当时的国王索里约波王不得不弃掉首都吴哥,于1434年迁都到百囊奔(现在的金边)。被废弃的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吴哥窟,还包括吴哥王朝在该地区所修建的全部城池(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吴哥遗迹群)。
而吴哥军队被打败的原因也有很多。其中包括:统治阶级生活奢华糜烂,而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则困苦难安;长年大肆兴建寺庙等大型建筑,且精雕细琢劳民伤财;医疗,耕种等皆不发达,仅靠天所赐(以上在《真腊风土记》中皆有叙,该书记于1295-1296年间);吴哥王朝最令人尊敬的苏利耶跋摩七世去世后,国势衰微,民心不聚,开始陆续反抗和背叛统治阶级,更使外敌趁机入侵;更有说自苏利耶跋摩七世时国教由印度教改佛教,佛教讲究宽容平和、无欲无争,因此军队和百姓都受到佛法教化而放弃了抵抗;最夸张的传说当属因改信佛教而使吴哥王朝失去了原印度教保护神毗湿奴的庇护。
另外据科学家推测,还可能是受到了气候的影响——其时正是14世纪小冰川期,虽无当地的确切记载,但根据全球气候情况可推测该地区也有可能遭受到了酷暑干旱等极炎天气或洞里萨湖的洪水侵袭,导致整个吴哥王朝上下都不得不放弃了这片土地整体迁徙。
双方皆弃城于此百年后,有高棉人陆续回来修葺旧都,想在此重新安居,被暹罗人发现后双方再次展开大战,不过这次是柬埔寨的军队赢了,从此该地区被称为暹粒,暹就是暹罗,粒就是打败,所以暹粒就是“打败暹罗人的地方”。
但是古高棉人打胜之后也没有留在这里继续发展,而是也回到了金边。可能是因为旧都实在损毁得太过严重无法修复,可能是担心边境地区容易引发战争,还可能是担心洞里萨湖的洪水年年淹没这片土地不便耕耘居住,总之吴哥城就这样再次被荒弃在丛林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成为一个传说。。。古代柬埔寨自然环境恶劣,丛林中猛兽频出,附近又没有高地可供瞻观远眺(唯一制高点是丛林中仅为67米高的巴肯山),当地人也很少深入丛林中,且与外界世界脱节,便有所知也无处宣讲,慢慢的吴哥窟就更成传说。虽然偶尔会有一些冒险家、朝圣者发现它的遗迹,但他们不是将其误认为是印度神庙,就是默默地写进私人笔记里而不了了之,也有人向朋友宣传了但是没人相信。直到法国博物学家亨利·穆奥在世界各地收集蝴蝶资料的时候,偶然来到中国并发现了《真腊风土记》,请人翻译后他便被书中所描述的这个国家深深吸引了,于是循着周达观所叙述的线路来到柬埔寨,请了几个当地人带他一起在森林里披荆斩棘,寻找这片在当地人口中也是传说的伟大遗迹。
1861年1月,穆奥终于如愿所偿,在丛林深处发现了吴哥窟,回国后便出版了一本《暹罗柬埔寨老挝诸王国旅行记》(其中对吴哥窟做了详细的描述,包括塔高、护城河长度、佛像尺度等,而且配有他画的插图)向世人狠狠夸赞了一番。不过还是有很多人不甚相信,所以穆奥就再次踏上东南亚的土地,准备二次寻访吴哥窟,希望能够带回更多的证据。
可惜这一次他在丛林中感染了疟疾,1861年11月10日,年仅35岁的穆奥便病逝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现在他的墓还留在老挝的神秘古都琅勃拉邦。
1866年,法国摄影家艾米尔·基瑟尔Emile Gsell拍摄并发表了吴哥窟的照片,终于使人们亲眼目睹了吴哥窟的雄伟风采。但穆奥是吴哥古迹湮没数百年后第一个向世人公开著书、详细介绍的人,所以学界普遍将他默认为是“重新发现”吴哥窟的第一人。
<strong>前往暹粒</strong>
在飞机上空姐会发出入境卡给你,就可以开始填写了,左边是出入境卡,右边是海关申报表,没有申报的东西只需要写好了给机场工作人员就好了。如果英文不好可以提前在网上查好单词,打印出来带着,就不怕写错了。
这里提醒一下大家,到达暹粒机场过海关时,会遇到工作人员问你要小费,你就当没听到就可以了,不会为难你的,只是他们的办事效率,我只能啧啧啧...... 机场安检也不严格,都很随意的感觉。
<strong>维鲁斯酒店(Viroth's Hotel)</strong>
到了酒店,就在附近四周转了转,路过一家很大的日本料理店,看了下菜单我只想说一句,特!别!贵!
喵~~
酒店里的鸡尾酒平均价格在4美元左右,相比酒吧街的稍贵一些,味道还不错。当地的食物主要是靠香料来调味,香茅应该是最有特色的味道之一,个人很喜欢香茅味道。
<strong>维鲁斯酒店(Viroth's Hotel)</strong>
服务员会拿菜单给你选择早餐,酒店的早餐有些单一,几乎每天都是一样的,但分量够饱,咖啡挺好喝的,可颂面包也不错。
司机准时8点到酒店来接我们,每天都会给我们准备冰冻的矿泉水,还有水果小零食什么的,
出发,GO GO GO!
<strong>吴哥窟</strong>
吴哥窟3日门票是40美金一个人(注意!!!门票即将涨价到65美金,所以想去的童鞋可以趁早去)门票一定要留好,每个景点都会有人查票,还会对照票上面的照片是不是本人,弄丢就只能重买。崩密列的门票是5美金,单独购买。博物馆的门票是12美金一个人,可以网上预订。
注意
1、许多建筑都很高,而且楼梯又陡又窄又滑(有很多沙子),要注意安全,最好是穿合脚的防滑的鞋。
2、一定要随身带防晒霜,晒死人啊,墨镜和太阳帽都可以戴上。
3、当地的蚂蚁和昆虫很多,带上驱蚊水和药。
4、如果基本英文OK,就请英文司机,他们经验丰富,可以讲述每个神殿庙宇的特色,还可带你去一些有特色的拍摄点。如果请专业汉语导游,20-25美元/天,也可以议价。不过导游的行程和时间都有严格安排(上午07:30-12:00,下午14:30-18:30)。
5、书籍:介绍吴哥的旅游指南很多,Lonely Planet对安排行程很有帮助,中文书籍是卡门写的《五月盛放柬埔寨》,但毕竟是几年前出版的,很多情况已经有变化。在吴哥的市场上可以买到很便宜的盗版或二手Lonely Planet,还有很多精美的图书,大概4-6美元一本。
6、在吴哥窟会遇到很多小孩子卖东西,在景点购买纪念品比在老市场便宜很多,但遇到乞讨的小孩子要注意了,如果给他们钱或者糖果,他们会一直跟着你直到你离开为止,所以最好不要给。
7、很多寺庙不可穿拖鞋、短裤短裙、无袖上衣,像吴哥寺最高层连披着围巾都不让你进,所以最好是穿短袖长裙之类的。
<strong>第2天行程</strong>
第二天 小圈
08:00从酒店出发,前往吴哥窟
巴戎寺Bayontemple
巴芳寺Baphuon
空中宫殿LiperKing Terrace
茶胶寺Ta Keo
托玛侬神庙Thomas Lennon Parthenon
周萨神庙ChauSay Tevoda
塔布隆寺Ta Prum
午饭休息
吴哥窟Angkor Wat
巴肯山日落Phnombakang Sunset(如果天气不好可以换到第二天再看,可以和司机商量)
返回市区
<strong>巴戎寺</strong>
巴戎寺是吴哥众多寺庙中唯一一座佛教庙宇,始建于苏利了耶跋摩一世(1002-1050年),重建于阇耶跋摩七世(1181-1220年)。从外观上看,巴戎寺是一座金字塔形建筑,最高处是一座圆形宝塔,它建在两层空心的台基之上。按照宗教意识,这表示天上的佛与地上的人得以息息相通。周围建起了54座宝塔,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中心宝塔。寺庙建筑上最著名的建筑形式就是佛头塔寺造形,54座佛头塔象征着吴哥王朝鼎盛时期的54个邦,佛头造形据说皆以国王为范本。四面都雕有巨大佛脸的54座佛面塔,216张佛脸,佛脸每一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四种感情,安详中有几分神秘。其中,和蒙娜丽莎同负盛名的高棉微笑就坐落于此。走入巴戎庙,在宝塔中随处可见精致的浮雕,这些刻画为平凡的石柱注入了生命,点亮了神庙的活力。
没有任何多余修饰的佛像微笑,真心觉得很美,古人的创造力如此强大
<strong>巴方寺</strong>
巴方寺(Baphuon,又叫巴普昂寺)是11世纪中叶真腊国王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Udayadityavarman II,公元1050-1066年在位)于1060年修建献给湿婆神(Shiva)的国寺,它位于当时都城的中心,现巴扬寺西北200米,紧邻皇家宫殿的南围墙。巴方寺被称为世界上最大、图样最复杂的立体建筑。
巴方寺是一座须弥山(Mount Meru)寺,呈金字塔形。整个寺共有5层台基,在第1、3、5层台基上各有一个封闭式回廊,回廊四边的中央和四角都有塔楼。在第5层台基上建有一座高约50米巨大铜皮包裹着的石塔,它比其东南方巴扬寺中央的金塔还要高。铜塔的最高点象征着宇宙万物的中心,别忘了巴方寺是位于当时都城的中心,哪个国王都希望自己的王城是“世界”中心点,所有的人都要围着他转。
周达观《真腊风土记》:金塔至北可一里许,有铜塔一座。比金塔更髙,望之郁然,其下亦有石屋十数间。
<strong>空中宫殿</strong>
空中宫殿(Phimeanakas),原名金角山,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之一,位于吴哥城中巴云寺西北,巴普昂寺东北。空中宫殿最初是真腊国王罗因陀罗跋摩二世(Rājendravarman II )在位时( 941年-968年)在兴建王宫的同时,建造的湿婆庙,後为苏利耶跋摩一世改建成为须弥山式印度教寺庙。空中宫殿的风格多方面受到印度文化的影响,须弥山造型来自印度神话。空中宫殿虽然不如吴哥窟保存完整和出名,但在仍然是高棉建筑艺术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是吴哥寺的前身,它包含著吴哥窟建筑艺术中几项原素,须弥山,中心宝塔,画廊,庙门阁。
仔细的去看,其实你会发现每一座建筑都有区别,也有它自己的故事
<strong>茶胶寺</strong>
茶胶寺原本是闍耶跋摩五世为自己兴建的葬庙。但是他在位时期,很多寺庙都没有完工。茶胶寺便是其中之一,在做到装饰工序的时间停工。作为一座未完成的建筑,茶胶寺记录了吴哥建筑的建造工艺:先用石块筑起整座建筑,再在墙壁表面雕刻佛像、浮雕。
这座寺庙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还未完工,至于未完工的原因还未查明。如建完的话,茶胶寺无疑是吴哥窟建筑群中最美好的一座寺庙。这座寺高达 22 米(72 英尺),气势惊人。茶胶寺是第一座全部由沙岩建成的寺庙,因而是柬埔寨建筑历史上的里程碑。
巨大的石头被切割成正常的尺寸,加以叠加。茶胶寺没有精致的装修,设计简单,与其他寺庙有很大的区别。
此寺建造过程中跨越两个王朝,因此四面门中仅有东面大门有雕刻,旅客在此处可轻松了解到所有吴哥窟遗址群的建筑都是先将石头堆积再行雕刻,证明当时建筑技术为“先堆后雕”。
<strong>托玛侬神庙</strong>
遗址平面图托玛侬神庙在大吴哥城的东门口与塔高寺(茶胶寺)的中间,与周萨神庙隔着一条胜利之路相望,不过胜利之路是后来才兴建的,因此不是特地将两座庙盖在路的两旁。寺庙四周的城墙已经消失,但是看到寺庙的本体雕刻细致,有班蒂丝蕾宫(女王宫)的影子,而这里的丽华塔女神非常迷人。
雕工精细的托玛侬神庙,小而美,供奉着湿婆和毗湿奴。和女王宫一样,托玛侬神庙也有体态丰满的丽华塔女神,不过主塔的丽华塔女神站比较比直,没有舞蹈的动作,感觉比较庄重,身上的装饰品很多,头上还有带着棕糖树花,是吴哥地区的重要农作物,露出丰满的胸部,细腰长裙,手上还拿着莲花,长耳下还垂挂着耳饰,可以说非常的庄严华丽。
<strong>周萨神庙</strong>
周萨神庙建于公元12世纪初期索亚娃曼二世统治时期。与其北边相距170 米的托玛侬神庙为同一时期建造,其 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完全一样。但这两组建筑为何而建,目前尚不清楚。只是在19世纪后期,驻柬法国军官迪科在 发现这组建筑时,从当地人口中得知该庙是供奉周萨神(ChauSay )的,故法国人将其命名为周萨神庙(ChauSayTevoda)。
“Say ”是一个高棉人的名,而“Chau”一词是印度语“王”、“Tevoda”一词是印度语“神仙”,则整个名称的意思应是“Say 王的神”。而“Say 王”具体是谁,或是一种误传,尚不得而知。也有可能是为纪念索亚娃曼一世而建,或是与举行索亚娃曼一世遗留下的某种传统仪式有关。
在20世纪上半叶,法国人也对周萨神庙进行了清理和抢险加固工作,进入20世纪70年代,吴哥古迹与这个国家一起历经了近20年战乱的浩劫。直至1993年柬埔寨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拯救吴哥古迹的国际行动。
<strong>塔布笼寺</strong>
经过七百年的风云变幻,早已衰败的古城被法国人偶然发现,但是古寺昔日风采不在,就连百年古树也要与它争夺地盘,古老的石墙与回廊早已被树根穿透,古寺只得在大树的根部苟延残喘,坚持着不被压垮。树根的盘绕与古寺的坚持成为一种鲜明的对比,也带给世人一个震惊。在好莱坞电影《古墓丽影》中那些震撼人的照片就是在这里拍摄的,这也是很多影迷前来感受神秘气息的原因之一。
现在的塔布笼寺依然被压在树根下,坚守着世纪之迷,由于树根与寺庙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人们对文物的保护也无从下手,无法想出既不让古树枯萎,也不让古寺受损的方法,也只能眼看着两者更深地结合……
为了修复古庙,这里的石头每一块都有标记
中午司机会带我们去吃饭,这边景点附近的餐馆不算贵,我们3个人花了20几美金。当地的炒饭也是一道亮点,自己去体会,哈哈。
<strong>吴哥窟</strong>
吴哥窟(Angkor Wat)又称吴哥寺,位于柬埔寨,被称作柬埔寨国宝,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
吴哥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中国佛学古籍称之为“桑香佛舍”。
12世纪时,吴哥王朝国王苏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希望在平地兴建一座规模宏伟的石窟寺庙,作为吴哥王朝的国都和国寺。因此举全国之力,花了大约35年建造。它是吴哥古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建筑,以建筑宏伟与浮雕细致闻名于世。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吴哥古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此后吴哥窟作为吴哥古迹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柬埔寨一张亮丽的旅游名片。
一百多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在吴哥窟的维护工程上,以保护这份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的造型,已经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展现在柬埔寨的国旗上。
吴哥寺最高处,必须穿中长裤,上衣短袖的才能进去,不能戴帽子,也是限制人数放行进入的。
<strong>巴肯山</strong>
我们最后去巴肯山看日落,由于人太多,排队的时间超过一小时,直接放弃看日落,后面走出来听到很多人说云层太厚看不了日落,心里倍感安慰啊~~
<strong>维鲁斯酒店(Viroth's Hotel)</strong>
酒店的餐味道一般,特别是牛肉,老得咬不动,不是因为脚扭了,我应该是跑出去吃路边摊的
<strong>第3天行程</strong>
第三天 大圈
05:00前往吴哥窟看日出Angkor Wat Sunrise
通王城胜利门Angkor Thom Victory Gate
圣剑寺Prahkhan Temple
涅磐宫Neak Porn
塔松寺(塔逊寺)Ta Som
东梅奔寺East Mebon
比粒寺Prerub
斑黛喀蒂寺Banteay Kdei
皇家浴池Srah Srang
豆蔻寺Prasat Kravan
午餐午休
返回市区
<strong>吴哥窟</strong>
提前告知酒店帮我们打包早餐,没想到这么大一篮子,咖啡都用保温杯装好了,突然觉得很温馨呀~~
<strong>通王城</strong>
通王城又称大吴哥,是吴哥王朝的首都,多次毁于战火,后几经重修。先今一直是12世纪摸、13实际初由柬王摄耶拔摩七世所建。吴哥通王城(Angkor Thom),也称“大吴哥,吴哥通城,吴哥城,洲城”,Thom读“通”,是“大”的意思,按照梵文原意,Angkor是“城市”的意思,那么Angkor Thom就是“大城市”的意思。吴哥通王城是吴哥王朝的首都,始建于9世纪,多次毁于战火,后几经重建。现今一直是12世纪末、13世纪初由柬王闍耶拔摩七世所建。
<strong>圣剑寺</strong>
圣剑寺是早上7点半开始游览
圣剑寺同样是Jayavarman阇耶跋摩七世时期建造,传说中,耶跋摩二世给了他的继承人一把圣剑,故名。据传,圣剑寺曾是国王的行宫。
圣剑寺四扇门外均有极长的通道。通向东门的笔直通道干干净净,视线毫无遮拦。两旁则长满几十米高的参天大树,树冠罩住了头顶的天空,盘曲的树根在地面上四处突起。从幽静的路上走过时脚下发出“娑娑”声响。寺内通向中央圣堂的道路由拱顶长廊组成,长廊两侧以粗大的四方石柱支撑,一路上一扇扇石门边上装饰着诸神的雕像,墙上装点着无数的仙界跳舞女神Apsara,姿态曼妙。
整个建筑呈十字型,中心是中央圣堂,周边是由拱顶长廊连着的东、南、西、北四扇大门,门外则是漫长的甬道。再往里去就是中央圣堂,那里的内墙因饰以青铜而闪现出迷人的光彩,内里供奉着Avalokiteshvara。那是依照国王的面容设计的神像,有高僧日夜陪伴左右,烟雾缭绕,木鱼送经,昼夜不息。圣剑寺,循着落叶无尽的甬道,一阵风吹过,真腊国王千年前的一瞬间,就这样被抓住,或是被错过。
看到这个树根,不禁感叹生命力的顽强~~
景区里的小孩子其实蛮可怜的,没有收入可能会饿一天,他们卖的明信片10张才1美金,还有冰箱贴8个1美金。
<strong>涅盘宫</strong>
涅盘宫,是一座寺庙疗养所,在以前是一个大医院。即使在今日,柬埔寨人还是相信蛇庙的神奇药疗,虽然水池荒废已久,柬埔寨人前往蛇庙参观,也想采摘长在水池土地里的植物,拿回家做药浴。由于四座小水池据说有不同的疗效,病人分别被判别病症,将遵循指示去做药水浸泡。小水池出水口上方的遮盖屋顶还雕刻着诊治病人、按摩的图像。风景名胜涅槃宫的大水池(被称为圣池)四边各连接一座小水池,而大水池的水得个别通过四座雕有象(北方—代表水)、马(西方—代表风)、狮(南方—代表火)、人(东方—代表土),当时的人们在主池底部种满草,雨季池水涨满,药草于水中自然分解而成为药池,药水由大水池流入小室中代表阴器的扁平凹槽,再由各出水口流出,底下设有莲花座,病患便跪在这里以药草水淋身治病。最佳旅游时间涅槃宫所在地柬埔寨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9—30℃,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最佳旅游季节为春秋两季。历史文化涅盘宫建于12世纪,是佛教庙宇,大水池中央有个小岛,岛上只有一座仿造「须弥山」而建造的石塔小寺庙,石塔上雕刻两只缠绕的巨蛇王(Naga),小岛东侧还有一座白马雕像,而Neak Pean的意思是「缠绕的巨蛇」,就是取自岛上的巨蛇王像而得名。
<strong>达松将军庙</strong>
塔逊寺也叫塔逊将军寺,也是《古墓丽影》的主要拍摄地之一。寺庙比较小,寺庙周围曾经住过很多的僧人,至今还可以看见他们居住过的痕迹。塔逊寺的墙壁上的很多雕刻都保存的比较完好,女神们姿态优美,表情也很丰富。
同样身为画画的我,看到他们现场的作品就忍不住想买一副留作纪念,艺术是无价的~
柬埔寨的TUTU车和泰国的还是有蛮大差别的
<strong>东梅奔寺</strong>
东梅奔寺高台上的五座塔,呈现石砖式塔林建筑的风格,墙外有神气的石狮。外墙是人像雕刻,塑像仍然只有简单的装饰,并维持以正面呈现的形式化雕塑。塔的主体中间是门楣的雕饰,有独特的假门。门楣雕饰相当丰富,主要是印度教个神祇的雕饰。古高棉人擅长工艺建筑,尤其是砌石雕刻的浮雕壁画,加上印度教神话史诗的栩栩如生,在蓝天白云下,显的非常壮魄。屋檐壁上的坑洞,为当时镶嵌水晶宝石的地方,现在当然现在都已剩下坑坑洞洞,宛如痘疤般失去了当时华丽的光芒。由寺中的碑铭记载,以及红砖结构上有铁锤的刻痕可以得知,原本这些红砖建造的寺庙外墙,都覆盖有以石灰为主要原料的灰泥层,用做外墙的粉饰。东梅奔寺的正门,据说就是当时上岸参拜的码头。当然现在人工湖早已干涸,看看四周,除了茂密的树林,就只有滚滚黄土而已了。
<strong>比粒寺</strong>
比粒寺位于东梅奔寺的南侧约1.5公里的地方,也是一座金字塔式建筑,通东梅奔寺建造在同一时期,但规模比其巨大。比粒寺是进行火葬仪式的地方。 比粒寺(PRE RUP)为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之神殿,又称变身塔。可以看到烧焦过的痕迹,千年前在此举行仪式,定是达官云集,不能随便进入的。是典型塔山建筑,基座上建造砖塔。它的结构与塔松寺(TA SOM)很相似,因属红砖结构,在夕阳照耀下泛着暖暖的红; 加之这里开阔的视野,吸引着一些游客在此看日落。
<strong>班蒂喀黛</strong>
斑黛喀蒂寺是柬埔寨吴哥的一个佛教寺庙,位于塔普伦寺东南,吴哥城之东。建造于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的阇耶跋摩七世时期,建筑风格为巴戎风格,与塔布茏寺和圣剑寺接近,只是规模和复杂度较小。
斑黛喀蒂寺由于错误的结构以及使用的砂岩质量差,导致破败不堪,目前正在整新。斑黛喀蒂寺在过去几个世纪中,直到20世纪60年代,数次被僧侣占领。
<strong>皇家浴池</strong>
皇家浴池是吴哥窟看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是举行沐浴仪式的场所,和其它大水池一样,中央原建有一座寺庙,现在只剩了石基。
皇家浴池内一直都有蓄水,周围绿叶环绕。按一位法国建筑师的话说:它在黄昏时分带给人以最美丽的吴哥园林景观。浴池建于十二世纪末,由醛耶跋摩七世下令建成,用来供奉菩萨,属拜云式建筑。
皇家浴池位于班提卡黛东入口的马路对面。可以从这条路上进出皇家浴池。
<strong>豆蔻寺</strong>
豆蔻寺(Prasat Kravan)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的一座印度教寺庙,现代名字为“Cardamon Sanctuary”,位于皇家浴池(Srah Srang) 之南。豆蔻寺建于921年,19世纪由法国人重建。主塔壁上的浮雕,描绘印度神话中毗湿奴骑大鹏金翅鸟(Garuda),西塔壁上浮雕描绘毗湿奴的神妃吉祥天。
现场来个史努比,哈哈,手残党~~
<strong>Butterflies Garden Restaurant</strong>
酒店附近的有一家比较地道的餐厅,这家在猫途鹰上也有推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确实比很多家好吃,再次证明美食都在不经意转角就遇到了,真爱就是这样出现的,笑喷~~~
<strong>Amok Restaurant</strong>
今天的行程中午后就结束了,回到酒店补眠,晚上再出来浪~~
夜晚的暹粒下起了暴雨,当然不能阻止我们寻找美食的步伐啦~~
来到传说中的阿莫克餐厅,餐厅风格比较独特,比较出名
个人点了一分阿莫克,我喜欢这种香茅味的风格,好次~~~
<strong>老市场</strong>
来逛了下老市场,里面全是小工艺品,在里面挑了一家买了些纪念品,记得一定要还价,不然还是有点贵。
<strong>Pub Street</strong>
这里应该是暹粒市区晚上最热闹的地方了,各国游客的身影给这里添上一笔浓墨重彩,可以选一家自己喜欢的风格酒吧坐下来细细品味这异国夜晚。
<strong>第4天行程</strong>
第四天 外圈
08:00出发女王宫Banteay Srei
崩密列Beng Melea
午饭
罗莱寺Lolei(罗洛寺群)
神牛寺Preah Ko
巴公寺日落Bakong Temple Sunset
返回市区
<strong>女王宫</strong>
班蒂斯蕾(Banteay Srei),(又有人将其叫做“女王宫”,即“女人的城堡”之意),位于柬埔寨暹粒省,距吴哥城约25公里,是柬埔寨三大圣庙之一,被誉为“吴哥古迹中的明珠”。供奉著婆罗门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湿婆。
建于967年的罗真陀罗跋摩(Rajendravarman)时期,而于1002年的闇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时期完成。
该寺是古代高棉雕塑的最精华作品之一,为红色砂岩修建而成,寺院前的神道长约67米,建筑主体区域面积大约为500平方米。寺院整体为红色砂岩雕刻而成,内部四座寺院守卫雕塑被移至金边国家博物馆,现有雕塑为复制品。
女王宫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称于世,是吴哥古迹中风格最独特和最精致的建筑群之一。Banteay Srei的意思是“女人的城堡”,据猜测是由女性修建和雕刻的。这也许是因为这里的雕刻太过精美,不像出于男性之手。关于它的建造年代也有一些质疑,也有学者认为这样高超的工艺远远超越了其他10世纪建筑的水平,而更像是13-14世纪的作品。但是根据发掘出来的碑铭记载,这里是前任统治者曷利沙跋摩一世的孙子雅吉那瓦拉哈(Yajnavaraha)修建的。
小贴士:鉴于其极其鲜艳的色彩,女王宫最佳拍摄时间是上午9点到10点、下午4点到5点两个时段。但上午的最佳时段总是挤满了旅行团,如果上午去提前1小时左右到达。晴朗的中午应该避开这里,在毫无遮蔽的红色砂岩建筑中穿行会感觉像在碳火上烤一样炎热。我们到达女皇宫的时候一批又一批的团,那个人简直是多啊,大家想静静的拍照一定要提早去,错开高峰。
女汉子的各种闭眼照,(~ ̄▽ ̄)~
<strong>崩密列</strong>
崩密列,丛林里的千年文化
崩密列(Beng Mealea),名字的意思是“荷花池”。没想到真在护城河畔,看到了好大一湖荷花。这座建于12世纪的印度庙宇是用来供奉湿婆神的。这里的石块都很大,加上少有雕刻,很阳刚大气的一座废墟遗址。这里完全没经过重新修葺,基本保持了真实的本来面貌。
因为是吴哥遗址群中最为遥远的一处景点,被丛林所吞没,被地雷所覆盖。很多年来,这里人迹罕至,难以到达。曾经还是红色高棉做最后顽抗的据点。直到2007年7月地雷才被清理干净。在废墟中我们还能看到地雷爆炸后留下的坑。
我们来到崩密列的时候,一直是阳光普照,到后面下起倾盆大雨,让我有种置身于火焰与海水的双重意境,这里比照片看上去更震撼,幽静的绿意会有种恐惧,脑海里联想着眼前的这片景象在千年以前发生了什么,也许只是一座纯粹的建筑,也许也有关于它的传说,很多很多未完待续......
逛到这里时就开始下起了小雨,拍了很多很多崩密列的照片,有种拍不够的感觉~~~
<strong>罗洛寺群</strong>
罗莱寺(Lolei)建于耶输跋摩一世(Yasovarman I,公元889-910年在位)时期的公元893年,寺中供奉着湿婆(Shiva)和国王的祖先。罗莱寺的4座砖塔为东西轴向,正门朝东,它们都建在一个高台上。与神牛寺一样前排2座供奉着男性祖先-国王的祖父和父亲,后排2座是女性-即祖母和母亲;祖父母的塔要高于父母的。这个早期的寺庙规模不大,看起来以红砖砌成,当然没大石的坚固,部分都倒塌了,现在靠木架等撑住。庙虽小,但一如这里的特色,精美的装饰和雕刻无处不在,显示当地人对宗教无比的虔诚。罗莱寺旁边有座新建的寺庙,东南亚传统建筑模式,特别是屋顶四壁画满了佛教故事的水彩画。旁边僧人住的高脚屋。导游说这里既有和尚又有尼姑。看得出他们居住环境不好,僧人还要自己动手修缮。和我们国内的少林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里有很多各地来执教的人,给当地的孩子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罗洛士群中的第二个重要建筑。该寺的底座为高高的台基,上面有6座塔,前面的三座供奉着湿婆和国王的男性祖先,后列的三塔供奉着女神和女性祖先。女王宫的建筑风格就是在神牛寺风格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
神牛寺(Preah Ko)是在如今已废弃的古城诃里诃罗洛耶(Hariharalaya,该地区今天被称作“罗洛士”)修建的第一座古寺庙,位于柬埔寨吴哥主寺庙群东南15公里。它于879年,高棉国王因陀罗跋摩一世(Indravarman I)在位期间修建,被用以纪念王室成员,并供奉印度教神祗湿婆(Shiva)。
<strong>巴公寺</strong>
巴公寺位于柬埔寨 暹粒市东南方12公里,是在公元九世纪的晚期开始建立,是罗洛士遗址群 中规模最大且最重要的寺庙,展现早期的高棉文明。巴公寺是一座王国庙,其建筑象征了众神所住的须弥山,神殿里供奉的是湿婆神 ,耶输跋摩一世将王权和神权结合在一起。
<strong>吴哥夜市</strong>
晚上我们直接到夜市边上寻找路边烤串,这家的猪排很好吃,也不贵,食肉动物不妨考虑一下啦~~~
高棉版煎饼果子,哈哈,来一套叻~~
<strong>红琴餐厅</strong>
今天当然不能错过大名鼎鼎的Red Piano Bar,生意不要太好哦,坐下来必点朱莉的那杯Tomb Rider,味道没有多惊艳,但价格便宜,这里喝两杯的价格还没我家这边一杯贵,让我静静~~
最后再来一杯Peach Margarita,爽~~
<strong>Pub Street</strong>
各种各样的酒吧,总有一款适合你~~
<strong>吴哥夜市</strong>
我不是很喜欢这家的冰淇淋,有点甜~~
<strong>Noon Night Market</strong>
在暹粒的最后一天,无计划无安排,坐TUTU车先到达老市场,随便逛逛,最接地气的菜市场看看,当地的生活点滴,需要有心去发现,才是这座城市的味道。
这里的各种香料可以买一点,纯天然,特别香~~
<strong>暹粒街景</strong>
白天的酒吧街多一些街头艺术气息,少了一些沉醉。突然想起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好像画风不太搭~~~
这家的冰淇淋我喜欢啊,又便宜又好吃~~
<strong>吴哥国家博物馆</strong>
看了三天的石头记,是不是要来系统的脑补一下历史呢,向博物馆出发吧~~~
里面有好几个馆,可以租一个中文讲解,也可以直接参观,每个馆都有自动播放的影片介绍,所以不用担心看不懂。
<strong>吴哥免税店</strong>
博物馆的旁边就是免税店,这是个多么适合旅行团的一条龙服务啊,进去看看价格,那也是不错的,
很多价格和香港差不多,但品种比较少,逛了一圈决定还是在香港买好了,(*^__^*) 嘻嘻……
给家人朋友带的接地气的特产,丝巾好像是5美金一条,我忘记价格了。
<strong>暹粒-吴哥国际机场</strong>
暹粒的机场特别小,而且只有一层,里面有汉堡王,Costa,DQ,还有几家当地的餐厅,比较方便解决吃饭。
在机场,买了两张明信片,是由当地残障人士用24张不同颜色的纸拼凑出来的,还有作者的签名,我觉得挺有意义的,就买一张做收藏。
<strong>香港国际机场</strong>
抵达香港已经是晚上9点了,到了酒店,当然是寻找熟悉的美食咯~~~
<strong>囍囍美食</strong>
<strong>香港YHA美荷楼青年旅舍</strong>
<strong>吴哥窟</strong>
吴哥窟,我来过了
了却了一个心愿
对我来说也许是个无需再来的地方
湮没的毗湿奴神殿
但我想,高棉的微笑
我还会有相遇的一天
THE END
by ZOEY LIN
2016.10.10
2017-01-25发布拍摄于201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