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瓦涅米等(4)
圣诞老人村等(4)
【独家】圣诞节去芬兰!圣诞老人的故乡,芬兰拉普兰的三种玩
<strong>自我介绍与旅行花絮</strong>
我们是Roy & Sue,本次故事的主人公。
先欣赏一些我们芬兰旅行的速览!
我们每次旅行必拍的旅行mv奉上!
<strong>旅行mv</strong>
<iframe src="https://p.bokecc.com/playvideo.bo?uid=06232AA4161AAAB6&playerid=&playertype=&autoStart=false&vid=E1FFB10BB2C139F09C33DC5901307461"></iframe>
<strong>罗瓦涅米火车站</strong>
<strong>圣诞老人村</strong>
<strong>拉普兰旅行</strong>
这次来芬兰刚好时间比较充裕,也想深度体验一下十二月的圣诞芬兰,所以选择只在这一个国家深度游。
我们花了一周时间在北部的拉普兰地区,一周在赫尔辛基。本篇攻略主要介绍芬兰拉普兰地区的所有体验与经验。
拉普兰(Lapland)是芬兰北部最大的省,大部分处于北极圈以内。其实Lapland全部的范围很大,包括了北欧其他国家的北部极圈地区,所以本文提到的时候,特指芬兰拉普兰地区。
拉普兰省有着特别的萨米人传统文化,驯鹿、雪橇犬,和我们心心念念的北极光。境内到处分布着森林、河流、湖泊,有着超级纯净多元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极昼极夜现象。这次去的时间是12月,所以全境白雪皑皑。夏天极昼时,这里也是芬兰城市里的人带着全家出来度假散心、享受阳光不落的好地方。
本次的游记中主要有三个相关地点:
罗瓦涅米(Rovaniemi):位于北极圈上的红点,圣诞村所在的地方,是个相对繁华的小城市
伊纳里(Inari):拉普兰东北部的湖边小镇,靠近地图上的Ivalo。伊纳里湖是拉普兰的最大湖。
普哈(Pyhä):位于伊纳里和罗瓦涅米的中间,是个位于半山腰的滑雪度假小镇
<strong>签证</strong>
芬兰使用的是欧盟的申根签证,用这个签证也可以在芬兰的时候直接到其他欧洲国家,只要保证在签证时间到期前离开欧洲就可以。
签证所需材料:
1)
照片:二寸白底彩色近照3张,尺寸要求35×45mm。
2)
签证申请表:各国领事馆网站下载。
3)
往返机票订票单:只要可以购买国际机票的售票处或者机票代理都可以出具。
4)
签证保险一份:保险金额不得低于3万欧元或30万元人民币,附带全球紧急救援功能,且必须覆盖旅行全程有效。保险期限直接决定了旅客在申根国家的停留期限。意时申根签证保险,最低40元即可做您获签的保障!
5)
护照:有效期在6个月以上的因私护照原件,必须提供所有签证记录的复印件。
6)
出国证明:由工作单位出具的包括申请者姓名、职务、工资、在国外旅游时间的证明。并注明工作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电话,加盖公章和出具证明负责人姓名、职务及签字,英文翻译件。
7)
在申根国家居住和接待证明:有的国家可以接受网站订房证明,有的国家只接受酒店传真件证明,可以现在网站上查清楚。
8)
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有内容都需要翻译。
9)
个人经济担保:工资、存款证明,或房产证,或车辆购买等,需要原件和翻译件。
存款证明去银行开具(不要开农行,不要地方小银行)。
开具存款证明需要冻结,冻结的日期要在参加旅游团回来日期之后,需要冻结三个月以上。
房产非常重要,尽量提供。名下没有房产,可以提供亲属的(限直系亲属,并出具相关证明)
10)
身份证:原件及翻译件。
以上所有资料均需要1份原件,一份复印件。均要A4纸张。
芬兰申根签的话,一般从材料送达使馆开始算起,七个工作日内就会出签。
<strong>行李装备</strong>
第一次去往北极圈地区,心里不免打鼓。连哈尔滨都还没去过的我们,经历过最冷的体验不过零下十五度。听说在拉普兰地区,冬天到零下二十几度很正常,甚至零下三十都有可能,我们还是用心做好了准备。
首先,准备了五十多个暖宝宝,包括正常的和鞋垫专用。正常的暖宝宝除了放在贴身衣物,还可以贴在手机相机电池处,以防电子设备因为太冷掉电或直接关机。鞋垫事实证明非常有用,你无法想象在雪地冰湖上行走,脚底一片温暖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其次,帽子手套厚围巾缺一不可。手套最好是防水的,因为抓完雪可能会结块,帽子我们带的都是那种里面带毛的雷锋帽款,比一般的毛线帽更暖更防风。最好下巴处有绳子或带子,不然风太大的时候容易被吹走。
最后,衣物。我们里面准备的蛮随意,就是正常的T恤衫,带了棉裤和几件毛衣。
穿在外面的则要特别注意:外套、裤子和鞋,一定要通通防风防水,不然雪融化在上面结冰会非常冷。我们准备的是哥伦比亚的冬季羽绒服和雪地冲锋裤,还有冬季款的靴子,全部防水加厚,里面带隔热层的。事实证明足够保暖,旅行过程中也能保证轻便,因为要背很多摄影设备,不宜穿脱太麻烦。
另外,电子设备方面,要多带几款电池以防低温断电。想拍极光记得带三脚架,最好还有快门线。充电宝、插线板、转换插头出行必备。为了让相机在低温环境下不断电,还特意买了一款号称在雪乡拍摄用的相机棉袄。事实证明没什么用,大家不用买了,还是多带两块电池再贴暖宝宝实在点。
<strong>交通</strong>
从国内可以直飞到芬兰,而且航行时间远没有我们原本想象的久。我们从北京搭芬兰航空直飞首都赫尔辛基,只要8小时就到了。因为时差的原因,上午十一半点飞,当地的下午两点十分抵达,还节省出了半个白天,对于时间紧张的人来说很合适。
机票提早买的,往返含税才不到五千,当时也是让我们有点吃惊,而且飞机设施都很新,体验比以往坐的飞机都要好。我们坐的这个是芬兰航空A330机型,听说去年开始芬兰航空中国几条航线还推出了最新的A350机型,自带极光灯光效果,非常酷炫,希望下次再去欧洲能坐上一次。
特别要说的是——飞机上的特别饮品:蓝莓汁!虽然到了芬兰后会每天吃各种莓的料理和饮料,但在飞机上喝到的蓝莓汁是我们觉得最好喝的,一定要多喝几杯!
另外还推荐在回程的飞机上购买芬兰最有名的玻璃品牌Iittala的玻璃杯,是芬兰设计大师百年的经典设计,杯子底部是拉普兰的冰雪融化的造型!送礼自用两相宜,在芬航上25欧一对的价格是我们对比各处最便宜的,现在有点后悔没多买几套。
<strong>赫尔辛基机场</strong>
到了赫尔辛基,可以直接买机场快轨的票去市中心火车站,大概5欧元一人,坐到终点--市中心火车站下车,一共半小时。也可以乘坐芬兰航空的机场大巴,价格和时间也都和轨道交通差不多的。建议拿着google map对照确认。在国外所有的交通都交给Google map规划就没错啦~
从赫尔辛基前往拉普兰的重要入口:罗瓦涅米(Rovaneimi) 有几种方式
1.飞机:直接坐芬航去,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方便快捷,价格也适中。
2.火车:晚上从市中心车站出发,第二天上午到达。优点是便宜,缺点是冬天旺季的票最好提前上网买,不然可能买不到,而且坐一夜的火车相对还是比较累,尤其是带着很多行李。
3.大巴车:时间久,并且有的大巴没有卧铺,不推荐。
<strong>钱</strong>
芬兰属于欧盟,都用欧元。一个办法是提前在国内银行换好现金,汇率比较划算。芬兰很多机场的部分ATM也已经开通了银联卡直接取现,所以即使没有提前在国内换钱也没关系哦。不过芬兰的刷卡环境特别好,就连圣诞集市的小摊都可以刷信用卡,再加上也不用给小费,所以现金其实不用换特别多。不过银联普及的还是少,也就圣诞村和机场的商店能用,所以信用卡最好还是Visa和MasterCard。另外支付宝已经在赫尔辛基和罗瓦涅米的很多商户慢慢推广起来了,如果遇到可以使用支付宝的商家也不妨一试。
<strong>网络</strong>
芬兰的网络技术极其发达(毕竟是诺基亚的故乡),机场、酒店、商场、餐厅甚至火车上基本都有免费的WIFI。如果需要随时保持网络通畅,十分建议去机场或者城里的小商店,购买当地的预付电话卡(Prepaid Sim Card),卡费5-8欧不等,这些卡费直接就可以用,没有月租、没有漫游、不用注册,插卡即用。最主要的是,不用任何的套餐购买程序,插上卡后默认每天扣除1欧元左右的费用,无限量高速4G随便用,看视频下应用啥的毫无压力!买卡时几家公司品牌其实都差不多,Sorena、DNA、Saunalahti都可以~
<strong>向着北极出发!</strong>
一切准备就绪,下面就要开始详细说在芬兰拉普兰超级多的精彩体验啦!
因为可以玩的太多,所以我们划分出了三种围绕不同核心的玩法,大家可以自由组合最适合自己的线路~~
<strong>芬兰</strong>
在12月去芬兰大概是我能想到的最浪漫最梦幻的圣诞节过法。
芬兰曾被联合国秘书长指定为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大雪皑皑,夜色朦胧中,点点灯光,袅袅炊烟,童话似的小木屋,还有随处可见覆盖着白霜的圣诞树。在这里能满足一切你对圣诞节的幻想!
去芬兰度过地道的圣诞节,推荐线路:赫尔辛基 - 罗瓦涅米 - 普哈(Pyhä)
<strong>圣诞老人村</strong>
全世界最有名也是最被广泛认可的圣诞村。这里不仅有美轮美奂的各种圣诞木屋,品种超级丰富的纪念品店,还有正在盖的冰雪酒店,让你可以躺在柔软舒适的驯鹿皮上,感受在冰屋睡一夜的体验。
<strong>圣诞老人办公室</strong>
在圣诞老人村必须拜访的是圣诞老人办公室。走过悠长的神秘走廊,经过控制地球时差的装置,还有大堆大堆的礼物和信件,就能来到办公室的门口啦~
这里旺季的开放时间是早上九点,淡季在早上十点。由于全世界的游客众多,一般是不允许自己带相机进去的,在里面会有工作人员为你合照和录像。出来后可以选择花钱购买电子版或者纸质版相片。由于里面光线条件复杂,由他们准备的闪光灯拍出来的照片确实是比较好看的。
和圣诞老人合影完毕之后,有大量的纪念品商店供你挑选,各种各样的驯鹿玩具,小精灵娃娃,冰箱磁铁等等,要选购给亲朋好友的礼物,这里是个好选择~
圣诞老人办公室附近有一家专门卖刀具的店,由于刀对芬兰人有特殊的意义,基本每个家庭都会备有一把芬兰刀,可以考虑在这里带一把回去~另外这家店里还有卖驯鹿皮的坐垫,工作人员可以在背面帮你现场刻上想要的字,也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礼物。
来到圣诞老人村不能错过的还有圣诞邮局,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明信片可以选购,价格在1欧到2欧,另外要在前台购买邮票,一般1欧左右。写好了以后直接扔进邮筒就好,有两个邮筒可以选择,一个是即刻寄出,另一个是让邮局留到当年的圣诞节前再寄出,而且所有从这个邮局寄出的信件都会被盖上来自北极圈的特质邮戳哦~
<strong>圣诞老人村</strong>
圣诞村里除了有圣诞老人,还有他的好朋友驯鹿们。在圣诞老人村有专门的驯鹿体验园区,在里面可以去跟雪白的驯鹿照相,体验乘坐驯鹿雪橇,园区门口还有升起的篝火让你坐着暖暖身子。
最后,带一张跨越北极圈线的证书回家,纪念自己人生纪念性的一刻。证书价格在10欧一张。
<strong>Pyhä</strong>
Pyhä是这次在芬兰最喜欢的住处之一,真正的告别城市的喧嚣,在静悄悄的雪山中享受北极圈的宁静。这里相对罗瓦涅米甚至伊纳里都要小众很多,几乎没有中国游客,但是我强烈推荐的目的地之一。
Pyhä在传统萨米语和芬兰语中是”神圣(Saint)“的意思,这里是萨米人的圣地,旁白的圣湖Pyhä lake传说中是圣诞老人真正的住处——耳朵山所在的地方。Pyhä有这一带整片平原唯一的山丘,多种坡度的地势也因此让这里成为芬兰人滑雪的独家好去处,休假的季节,很多芬兰家庭会带着孩子到这里租下一个木屋,白天滑雪晚上烤火,享受天伦之乐。
我们在这里的住处是Pyhä Suite。不同于传统酒店,这是一排双层小公寓。里面基本是按照芬兰风格的家设计的,厕所厨房客厅应有尽有。一楼是客厅餐厅,浴室和一间双人卧室;木质楼梯上到二楼还有两间双人卧室,独立厕所,和一张给孩子的单人床。也就是最多可以满足7人的住宿,很适合一群好朋友或者大家庭一起来住。
住在这里不同于罗瓦涅米的城市酒店,空间十分宽敞。客厅的墙上装饰着鹿皮鹿角还有滑雪板,餐厅桌上有圣诞的特饮Glögi。最棒的是客厅就有准备好的木材和壁炉,晚上一边聊天一边听木头燃烧的噼里啪啦声响,窗外的森林静静飘着大雪,完全是童话世界里的美好。在这里还有独立的桑拿间,在外面滑了一天雪后,来个芬兰浴,一天的疲劳完全消失掉了。
这边根据季节的变化,一晚的价格在人民币一千八上下浮动。可以直接在booking上搜索Holiday Club Pyhä HolySuites(皮亚圣洁假日俱乐部)。不过冬季属于他们的旺季,不提早几个月很可能订不到哦。
从罗瓦涅米可以直接坐bus到Pyhä的山上,交通还算方便,建议跟所在酒店提前沟通确认好交通的时间,安排好行程。
<strong>BearhillHusky</strong>
圣诞元素中,还有一个经典元素就是雪橇。这个只在北极圈的项目,在别的地方是基本体验不到的。在罗瓦涅米和普哈附近都有哈士奇农场。
在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大小狗狗,有哈士奇也有其他品种。工作人员会先教给你一些驾驶雪橇的技巧,比如如何刹车,如何转弯等等,然后根据你选择的项目时长,工作人员骑着雪地摩托在前面带路,你驾着哈士奇犬队在后面跟着,穿梭在森林雪原中。
<strong>雪地徒步生篝火</strong>
在芬兰一般想参加什么项目,酒店前台直接都可以代为联系安排,所以不用特别担心。这边的英语程度也都很好。如果想进一步的深入北极的自然中,可以联系向导带你来一次森林中的雪地徒步
普哈有着生态保护非常好的洛斯托(Luosto)国家公园,向导会带上专门在雪中行走的雪鞋,带你深入到森林中,沿路介绍当地的动植物特色等等。走累了,就在森林中公用的木屋,生火做pan cake。向导会带好材料,以及热茶,大家围着炉火聊聊天喝喝茶,超级惬意。
顺便科普一下,芬兰这边的野外森林里都会有很多这种用来升篝火的木屋,是有林业局设立并维护的。木屋旁定期会补充好大块的木材,使用前自己用带的刀劈开就好。由于是公共设施,大家一般都要自觉的维护好它的环境,方便他人使用。他们的原则是用完后,应该和来的时候保持原状,或者更整洁。
芬兰拉普兰地区大部分都处于北极圈境内,是最合适看北极光的地方之一。因此看极光,也是来芬兰最不可错过的事情。
极光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喷发的粒子(太阳风)经过地球时被两极的磁场吸引不,和大气摩擦产生能量所致。根据不同的粒子极光也会出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绿色最常见,偶尔也会出现粉色紫色或蓝色。
能不能看到极光有很多因素影响,包括了城市光源的干扰、天空是否有云,以及当天极光的自然强度有多大。不过如果要在拉普兰地区看极光的话,最好报名当地旅行机构的项目,这样会有有经验的司机开着车带你去找,可以大大提高看到极光的机率。
<strong>拉普兰旅行</strong>
芬兰拉普兰地区大部分都处于北极圈境内,是最合适看北极光的地方之一。因此看极光,也是来芬兰最不可错过的事情。
极光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喷发的粒子(太阳风)经过地球时被两极的磁场吸引不,和大气摩擦产生能量所致。根据不同的粒子极光也会出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绿色最常见,偶尔也会出现粉色紫色或蓝色。
能不能看到极光有很多因素影响,包括了城市光源的干扰、天空是否有云,以及当天极光的自然强度有多大。不过如果要在拉普兰地区看极光的话,最好报名当地旅行机构的项目,这样会有有经验的司机开着车带你去找,可以大大提高看到极光的机率。
罗瓦涅米的位置正好被北极圈线穿过,虽然不是公认的最佳的看极光的位置(因为比较偏南,并且城市光影响较大)但我们仍然运气很好的在罗瓦涅米看到壮观的极光爆发。
我们在罗瓦涅米看极光的机构叫Beyond Arctic,办公室就在市中心,google map就可以查到。可以提前上网或者现场去报名极光行程。他们会提供给你保暖的连体雪服,套在你自己的羽绒服外面,还有防水保暖的靴子手套什么的。所以如果自己没有武装的特别好,可以直接穿他们提供的设备。另外每人还会发头灯、热蓝莓汁,还有晚上烧烤用的叉子等等。在拉普兰当地类似的旅游项目体验公司还有很多,比较大的几家还有Lapland Safaris、Safartica等。
看极光一般都是六到七点在机构门口集合,要在约定时间提前十分钟到达穿衣服。追极光的时间总共在四个小时左右,他们会在午夜前带你回来。但由于我们去那天罗瓦涅米下雪,空中有一大片云,所以向导小哥特别负责的驱车将近一百公里带我们躲避云层,导致最后将近一点才回到家。
但我们也因此看到了一次特别壮观的极光大爆发。
寻找极光的时候,向导们有时候为了更高效更准确,会实时看地图、云层图,以及极光指数网站。当然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要知道哪些地方地势开阔视野好,才能拍出最佳的效果
<strong>伊纳里小镇</strong>
伊纳里(Inari)在芬兰拉普兰的北部,有拉普兰地区的最大的湖。这里是欧洲唯一原住民萨米人的居住地,也是最好的看极光的地方之一。因为伊纳里人口稀少,也没有过多的城市灯光,加上纬度高,常常能拍出特别美的极光。
不过我们去的那天可能运气不佳。虽然极光指数显示有两到三级,但除了第一个停靠点有十分钟的比较明显的极光,之后整晚都只能拍出稀薄的效果。司机也是十分尴尬,说进入冬天以来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不过在报名极光体验的前一晚,我们在餐厅里吃饭,外面就默默出现了很明显的极光,强到我直接用手机都能拍出来
如果觉得传统的驱车追极光不够刺激,还可以报名一项超酷的体验——冰湖漂浮(Aurora Ice Floating)。我们在零下27度最冷的一天去体验了。
冰湖漂浮顾名思义,就是带你穿上特殊的浮力装备,到湖里躺着漂。在夜间晴朗的时候,仰面望向天空有可能可以看到极光。(我们去的那晚多云没看见)
首先在约定时间到旅行社报道,他们会带上一些防寒的装备,还有芬兰圣诞季节必备的热蓝莓汁和姜饼。然后开车带我们前往远离市区,半小时车程外的森林中。那里有一些独家木屋可供租来玩,夏天来森林游湖玩耍的人很多,冬天因为湖面结冰也冷,就没什么人来。
他们用一台机器放在湖里制造水波,使得湖边的一个区域不会结冰。然后我们穿上特制的橡胶连体服去湖里躺着。这种红色连体服据说以前用于冰湖或者北冰洋的搜救,在乘坐破冰船,下到北冰洋漂浮体验穿的也是同一款衣服。这种衣服由厚橡胶制成,隔热并且浮力很大,里面就正常穿着我们自己的羽绒服外套什么的就可以。
在湖中躺着的感觉很奇妙,有种失重感,天上没有星光,水中一片漆黑,要不是偶尔飘着会碰到旁白的冰层,真的像漂浮在宇宙中一样。一般来讲漂个十几,二十分钟就会感觉冷了。这时候从梯子爬上岸,回到屋里升起壁炉的火,喝杯热蓝莓汁,是无比享受的体验。
<strong>萨米博物馆</strong>
萨米族被称为欧洲“最后的土著”,主要分布在北极圈内的拉普兰地区,北欧各国和俄罗斯境内都有他们的原住地。萨米人的历史很古老,有着独特的文化习惯。他们千百年来在基地环境中放牧驯鹿,捕猎三文鱼,并住在鹿皮与木头制的高帐篷中。目前萨米族的总人口数大概在六万左右,有五千住在芬兰。
在芬兰拉普兰地区,除了超级美的自然风光,一定要接触体验的,还有独特悠久的萨米族文化。品尝几道传统驯鹿菜肴与烟熏三文鱼,到驯鹿牧场坐一坐,去博物馆了解他们的衣着和历史,再跟着族里的人们一起唱首土著歌曲。
<strong>拜访传统艺术家Irene夫妻</strong>
在罗瓦涅米的市郊,住着非常有名的传统艺术家Irene夫妻,他们住在森林中的小屋里,一直致力于传统手工艺术的保存和传播。很多国际的游客或知名人物到了罗瓦涅米都一定要去拜访参观一趟。
他们的家简直就是电影场景中才会出现的样子:圣诞树摆在角落,房间里充满了鹿皮的家具,驯鹿的摆件。传统的烤炉里烤着饼干,墙上还贴着各式萨米族的图腾与鼓。
在这里,Irene给我们介绍萨米族的传统习俗,包括在拉普兰地区随处可见的皮鼓的由来。在以前的时代,这种皮鼓只有族里的巫师可以持有,不仅用于演奏音乐的时候打节奏,也是一种通灵的方式。当人们有了生活中的困惑或者病痛,放一块鹿骨在鼓面并不断敲鼓。鼓上画着各种图腾意向,最后骨头落在哪个图腾上,就根据图腾的含义加以解答。
另外萨米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物件,在芬兰也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必备品。就是木杯库克撒(kuksa)。
Kuksa是由桦木的树瘤整块打磨而成的。一般长成可以制作kuksa的大小需要至少20年,而一个做好的kuksa如果好好保养,萨米人可以用到几十年之久。这种杯子耐热防寒,在极端气候中非常实用。kuksa除了纯木质的,也有在把手处镶着鹿角的,一般价格在30欧~80欧一个不等。在Irene家她还可以帮你刻上你喜欢的萨米族图腾,或者想送礼物的朋友的名字,是超级有意义的礼物!
我们在Irene家主要是聊天,简单用各种鹿角的小零件串了个项链作纪念。
<strong>驯鹿场</strong>
<iframe src="https://p.bokecc.com/playvideo.bo?uid=06232AA4161AAAB6&playerid=&playertype=&autoStart=false&vid=B16BE69CA6DBB0269C33DC5901307461"></iframe>
跟哈士奇农场一样,驯鹿牧场(Reindeer farm)在拉普兰地区的多个城市也都有,我们这次去的是伊纳里地区的一家。网址是www.reindeerfarm.fi 。这里是一个有名的萨米人家族经营的。萨米人养驯鹿跟蒙古人养牛羊一样,主要用于食用,以及制作皮制品。以前也用于交通运输,不过自从有了雪地摩托,驯鹿拉雪橇基本已经只应用于观光业了。
驯鹿在拉普兰地区数量众多,伊纳里地区的驯鹿更是人口数量的三十倍多。无论公母,驯鹿都会长角,每到冬天过了交配季节,角便会脱落,明年再继续长。在芬兰驯鹿基本都是自由的在野外活动,是半野生动物,但芬兰境内的每一只驯鹿,即使是在森林里遇到的,都是有主人的。它们耳朵上会有独特的标记用于不同的所有者区分。
我们在这个驯鹿牧场主要就是学习一些关于鹿的知识,学习怎么用绳子套驯鹿,以及坐驯鹿雪橇的驾驶体验。很特别的是,在芬兰只要在(哪怕不同的)驯鹿农场体验完雪橇后。你都会得到一张驯鹿驾照,号称五年有效。是个很棒的宣传自己的点子!
结束驯鹿体验后,大家进入小木屋里,听萨米族的大姐给我们讲关于他们的一些知识。比如萨米人的三大分支,不同的服装和语言等等,并且会敲着鼓给大家表演萨米语歌曲,还会带着大家唱,非常有意思~
<strong>萨米博物馆</strong>
在伊纳里,还有一座萨米博物馆Siida (www.siida.fi)。如果对萨米文化想进一步深入了解的话会是个好地方~里面有很多的资料图片,当地生态的标本、说明,以及关于萨米人历史的解说介绍。这个博物馆的面积不太大,半小时就可以逛完,可以在纪念品商店买到萨米风格的鹿骨首饰,以及传统音乐的CD~
<strong>极地博物馆</strong>
除了伊纳里,罗瓦涅米还有一座北极博物馆Arktikum (www.arktikum.fi)。这里规模相对更大,也显得更专业,两层的博物馆分为很多展示厅,展示整个北极圈的地区的地貌生态、自然变化,和多支民族的文化。 这里也有专门介绍萨米族历史文化的展馆,还有很多1:1的还原模型、标本、皮舟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一条长条型的手指形状,指着北方。推荐参观~
<strong>伊纳里湖</strong>
鱼类是萨米族除了驯鹿和土豆以外的主要食物,尤其是三文鱼,非常美味。在伊纳里有一个特别的项目,就是可以体验像传统萨米人一样的冰上垂钓(Ice Fishing)。
具体也是要在当地旅行社(可以酒店前台联络)报名。由当地向导骑着雪地摩托带你飞驰,穿过伊纳里湖的冰面,穿过湖畔的森林来一趟北极的冰钓之旅。
到达合适的地点后,向导会拿出钻冰用的锥子。先用脚尽量拨开积雪,然后放下冰锥,保持着力点不移动,不断旋转下压把手,直到刺穿冰面,开出一个小碗大小的口。这时候用迷你小鱼竿放下鱼饵静候鱼儿上钩就好。据向导说,有时候两分钟就有鱼上钩,有时候等一小时也没动静。我们那天运气不好,并没有收获...
顺便一提,因为伊纳里比较偏北,相对罗瓦涅米会更冷一些,加上乘坐雪地摩托时,迎面而来的风会让温度更下降许多。所以在旅行社也同样会提供套在最外面的厚雪服和雪地靴。并且会有带防风面罩的头盔。
<strong>住宿贴士</strong>
本次在芬兰拉普兰地区一共有三间住宿(赫尔辛基的所有我会单独另开一篇游记介绍)
其中一个因为很有特色,在游记中已经介绍了,就是Pyhä普哈的山间独家小屋。
另外两间分别是在罗瓦涅米的“City hotel”和伊纳里的“Hotel Inari”
City Hotel地处罗瓦涅米市中心,交通上非常方便,旁白就是中央商业街,酒吧餐厅旅行社都很多。里面的早餐非常丰富,是拉普兰传统风格的,酒店内的装饰也很美。房间不大,但是布置的干净温馨,booking价格旺季一晚人民币大约九百,淡季应该会便宜些
伊纳里就是个小镇,也没什么是不是市中心的,大家离得都不远,但还是建议要选择酒店看好地图,别订到偏远的森林去了,要不交通会很麻烦。Hotel Inari感觉中国人住的不少,可能跟旅行团有合作关系吧。一楼有餐厅和酒吧,可以在这里买手绘的萨米族人物明信片,并直接在前台寄出。餐厅提供早餐自助餐,晚餐菜和汤大概十欧元,主菜大概20欧。房间也属于面积不大,但一切都很新很干净的。芬兰的屋内都不提供矿泉水,因为水龙头的水干净的可以直饮,不过要记得扭到最冷的那一段接谁,不要混上热水器的热水。
好啦,关于芬兰拉普兰德旅行攻略就这样啦。如果有更多感兴趣的细节,可以留言或私信问,我会尽量帮助你们的~
祝你总能去到梦中的风景。
<strong>自我介绍与旅行花絮</strong>
我们是Roy & Sue,本次故事的主人公。
先欣赏一些我们芬兰旅行的速览!
我们每次旅行必拍的旅行mv奉上!
<strong>旅行mv</strong>
<iframe src="https://p.bokecc.com/playvideo.bo?uid=06232AA4161AAAB6&playerid=&playertype=&autoStart=false&vid=E1FFB10BB2C139F09C33DC5901307461"></iframe>
<strong>罗瓦涅米火车站</strong>
<strong>圣诞老人村</strong>
<strong>拉普兰旅行</strong>
这次来芬兰刚好时间比较充裕,也想深度体验一下十二月的圣诞芬兰,所以选择只在这一个国家深度游。
我们花了一周时间在北部的拉普兰地区,一周在赫尔辛基。本篇攻略主要介绍芬兰拉普兰地区的所有体验与经验。
拉普兰(Lapland)是芬兰北部最大的省,大部分处于北极圈以内。其实Lapland全部的范围很大,包括了北欧其他国家的北部极圈地区,所以本文提到的时候,特指芬兰拉普兰地区。
拉普兰省有着特别的萨米人传统文化,驯鹿、雪橇犬,和我们心心念念的北极光。境内到处分布着森林、河流、湖泊,有着超级纯净多元的自然环境,和特殊的极昼极夜现象。这次去的时间是12月,所以全境白雪皑皑。夏天极昼时,这里也是芬兰城市里的人带着全家出来度假散心、享受阳光不落的好地方。
本次的游记中主要有三个相关地点:
罗瓦涅米(Rovaniemi):位于北极圈上的红点,圣诞村所在的地方,是个相对繁华的小城市
伊纳里(Inari):拉普兰东北部的湖边小镇,靠近地图上的Ivalo。伊纳里湖是拉普兰的最大湖。
普哈(Pyhä):位于伊纳里和罗瓦涅米的中间,是个位于半山腰的滑雪度假小镇
<strong>签证</strong>
芬兰使用的是欧盟的申根签证,用这个签证也可以在芬兰的时候直接到其他欧洲国家,只要保证在签证时间到期前离开欧洲就可以。
签证所需材料:
1)
照片:二寸白底彩色近照3张,尺寸要求35×45mm。
2)
签证申请表:各国领事馆网站下载。
3)
往返机票订票单:只要可以购买国际机票的售票处或者机票代理都可以出具。
4)
签证保险一份:保险金额不得低于3万欧元或30万元人民币,附带全球紧急救援功能,且必须覆盖旅行全程有效。保险期限直接决定了旅客在申根国家的停留期限。意时申根签证保险,最低40元即可做您获签的保障!
5)
护照:有效期在6个月以上的因私护照原件,必须提供所有签证记录的复印件。
6)
出国证明:由工作单位出具的包括申请者姓名、职务、工资、在国外旅游时间的证明。并注明工作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电话,加盖公章和出具证明负责人姓名、职务及签字,英文翻译件。
7)
在申根国家居住和接待证明:有的国家可以接受网站订房证明,有的国家只接受酒店传真件证明,可以现在网站上查清楚。
8)
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有内容都需要翻译。
9)
个人经济担保:工资、存款证明,或房产证,或车辆购买等,需要原件和翻译件。
存款证明去银行开具(不要开农行,不要地方小银行)。
开具存款证明需要冻结,冻结的日期要在参加旅游团回来日期之后,需要冻结三个月以上。
房产非常重要,尽量提供。名下没有房产,可以提供亲属的(限直系亲属,并出具相关证明)
10)
身份证:原件及翻译件。
以上所有资料均需要1份原件,一份复印件。均要A4纸张。
芬兰申根签的话,一般从材料送达使馆开始算起,七个工作日内就会出签。
<strong>行李装备</strong>
第一次去往北极圈地区,心里不免打鼓。连哈尔滨都还没去过的我们,经历过最冷的体验不过零下十五度。听说在拉普兰地区,冬天到零下二十几度很正常,甚至零下三十都有可能,我们还是用心做好了准备。
首先,准备了五十多个暖宝宝,包括正常的和鞋垫专用。正常的暖宝宝除了放在贴身衣物,还可以贴在手机相机电池处,以防电子设备因为太冷掉电或直接关机。鞋垫事实证明非常有用,你无法想象在雪地冰湖上行走,脚底一片温暖是多么幸福的事情。
其次,帽子手套厚围巾缺一不可。手套最好是防水的,因为抓完雪可能会结块,帽子我们带的都是那种里面带毛的雷锋帽款,比一般的毛线帽更暖更防风。最好下巴处有绳子或带子,不然风太大的时候容易被吹走。
最后,衣物。我们里面准备的蛮随意,就是正常的T恤衫,带了棉裤和几件毛衣。
穿在外面的则要特别注意:外套、裤子和鞋,一定要通通防风防水,不然雪融化在上面结冰会非常冷。我们准备的是哥伦比亚的冬季羽绒服和雪地冲锋裤,还有冬季款的靴子,全部防水加厚,里面带隔热层的。事实证明足够保暖,旅行过程中也能保证轻便,因为要背很多摄影设备,不宜穿脱太麻烦。
另外,电子设备方面,要多带几款电池以防低温断电。想拍极光记得带三脚架,最好还有快门线。充电宝、插线板、转换插头出行必备。为了让相机在低温环境下不断电,还特意买了一款号称在雪乡拍摄用的相机棉袄。事实证明没什么用,大家不用买了,还是多带两块电池再贴暖宝宝实在点。
<strong>交通</strong>
从国内可以直飞到芬兰,而且航行时间远没有我们原本想象的久。我们从北京搭芬兰航空直飞首都赫尔辛基,只要8小时就到了。因为时差的原因,上午十一半点飞,当地的下午两点十分抵达,还节省出了半个白天,对于时间紧张的人来说很合适。
机票提早买的,往返含税才不到五千,当时也是让我们有点吃惊,而且飞机设施都很新,体验比以往坐的飞机都要好。我们坐的这个是芬兰航空A330机型,听说去年开始芬兰航空中国几条航线还推出了最新的A350机型,自带极光灯光效果,非常酷炫,希望下次再去欧洲能坐上一次。
特别要说的是——飞机上的特别饮品:蓝莓汁!虽然到了芬兰后会每天吃各种莓的料理和饮料,但在飞机上喝到的蓝莓汁是我们觉得最好喝的,一定要多喝几杯!
另外还推荐在回程的飞机上购买芬兰最有名的玻璃品牌Iittala的玻璃杯,是芬兰设计大师百年的经典设计,杯子底部是拉普兰的冰雪融化的造型!送礼自用两相宜,在芬航上25欧一对的价格是我们对比各处最便宜的,现在有点后悔没多买几套。
<strong>赫尔辛基机场</strong>
到了赫尔辛基,可以直接买机场快轨的票去市中心火车站,大概5欧元一人,坐到终点--市中心火车站下车,一共半小时。也可以乘坐芬兰航空的机场大巴,价格和时间也都和轨道交通差不多的。建议拿着google map对照确认。在国外所有的交通都交给Google map规划就没错啦~
从赫尔辛基前往拉普兰的重要入口:罗瓦涅米(Rovaneimi) 有几种方式
1.飞机:直接坐芬航去,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方便快捷,价格也适中。
2.火车:晚上从市中心车站出发,第二天上午到达。优点是便宜,缺点是冬天旺季的票最好提前上网买,不然可能买不到,而且坐一夜的火车相对还是比较累,尤其是带着很多行李。
3.大巴车:时间久,并且有的大巴没有卧铺,不推荐。
<strong>钱</strong>
芬兰属于欧盟,都用欧元。一个办法是提前在国内银行换好现金,汇率比较划算。芬兰很多机场的部分ATM也已经开通了银联卡直接取现,所以即使没有提前在国内换钱也没关系哦。不过芬兰的刷卡环境特别好,就连圣诞集市的小摊都可以刷信用卡,再加上也不用给小费,所以现金其实不用换特别多。不过银联普及的还是少,也就圣诞村和机场的商店能用,所以信用卡最好还是Visa和MasterCard。另外支付宝已经在赫尔辛基和罗瓦涅米的很多商户慢慢推广起来了,如果遇到可以使用支付宝的商家也不妨一试。
<strong>网络</strong>
芬兰的网络技术极其发达(毕竟是诺基亚的故乡),机场、酒店、商场、餐厅甚至火车上基本都有免费的WIFI。如果需要随时保持网络通畅,十分建议去机场或者城里的小商店,购买当地的预付电话卡(Prepaid Sim Card),卡费5-8欧不等,这些卡费直接就可以用,没有月租、没有漫游、不用注册,插卡即用。最主要的是,不用任何的套餐购买程序,插上卡后默认每天扣除1欧元左右的费用,无限量高速4G随便用,看视频下应用啥的毫无压力!买卡时几家公司品牌其实都差不多,Sorena、DNA、Saunalahti都可以~
<strong>向着北极出发!</strong>
一切准备就绪,下面就要开始详细说在芬兰拉普兰超级多的精彩体验啦!
因为可以玩的太多,所以我们划分出了三种围绕不同核心的玩法,大家可以自由组合最适合自己的线路~~
<strong>芬兰</strong>
在12月去芬兰大概是我能想到的最浪漫最梦幻的圣诞节过法。
芬兰曾被联合国秘书长指定为圣诞老人的故乡。在大雪皑皑,夜色朦胧中,点点灯光,袅袅炊烟,童话似的小木屋,还有随处可见覆盖着白霜的圣诞树。在这里能满足一切你对圣诞节的幻想!
去芬兰度过地道的圣诞节,推荐线路:赫尔辛基 - 罗瓦涅米 - 普哈(Pyhä)
<strong>圣诞老人村</strong>
全世界最有名也是最被广泛认可的圣诞村。这里不仅有美轮美奂的各种圣诞木屋,品种超级丰富的纪念品店,还有正在盖的冰雪酒店,让你可以躺在柔软舒适的驯鹿皮上,感受在冰屋睡一夜的体验。
<strong>圣诞老人办公室</strong>
在圣诞老人村必须拜访的是圣诞老人办公室。走过悠长的神秘走廊,经过控制地球时差的装置,还有大堆大堆的礼物和信件,就能来到办公室的门口啦~
这里旺季的开放时间是早上九点,淡季在早上十点。由于全世界的游客众多,一般是不允许自己带相机进去的,在里面会有工作人员为你合照和录像。出来后可以选择花钱购买电子版或者纸质版相片。由于里面光线条件复杂,由他们准备的闪光灯拍出来的照片确实是比较好看的。
和圣诞老人合影完毕之后,有大量的纪念品商店供你挑选,各种各样的驯鹿玩具,小精灵娃娃,冰箱磁铁等等,要选购给亲朋好友的礼物,这里是个好选择~
圣诞老人办公室附近有一家专门卖刀具的店,由于刀对芬兰人有特殊的意义,基本每个家庭都会备有一把芬兰刀,可以考虑在这里带一把回去~另外这家店里还有卖驯鹿皮的坐垫,工作人员可以在背面帮你现场刻上想要的字,也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礼物。
来到圣诞老人村不能错过的还有圣诞邮局,这里有各式各样的明信片可以选购,价格在1欧到2欧,另外要在前台购买邮票,一般1欧左右。写好了以后直接扔进邮筒就好,有两个邮筒可以选择,一个是即刻寄出,另一个是让邮局留到当年的圣诞节前再寄出,而且所有从这个邮局寄出的信件都会被盖上来自北极圈的特质邮戳哦~
<strong>圣诞老人村</strong>
圣诞村里除了有圣诞老人,还有他的好朋友驯鹿们。在圣诞老人村有专门的驯鹿体验园区,在里面可以去跟雪白的驯鹿照相,体验乘坐驯鹿雪橇,园区门口还有升起的篝火让你坐着暖暖身子。
最后,带一张跨越北极圈线的证书回家,纪念自己人生纪念性的一刻。证书价格在10欧一张。
<strong>Pyhä</strong>
Pyhä是这次在芬兰最喜欢的住处之一,真正的告别城市的喧嚣,在静悄悄的雪山中享受北极圈的宁静。这里相对罗瓦涅米甚至伊纳里都要小众很多,几乎没有中国游客,但是我强烈推荐的目的地之一。
Pyhä在传统萨米语和芬兰语中是”神圣(Saint)“的意思,这里是萨米人的圣地,旁白的圣湖Pyhä lake传说中是圣诞老人真正的住处——耳朵山所在的地方。Pyhä有这一带整片平原唯一的山丘,多种坡度的地势也因此让这里成为芬兰人滑雪的独家好去处,休假的季节,很多芬兰家庭会带着孩子到这里租下一个木屋,白天滑雪晚上烤火,享受天伦之乐。
我们在这里的住处是Pyhä Suite。不同于传统酒店,这是一排双层小公寓。里面基本是按照芬兰风格的家设计的,厕所厨房客厅应有尽有。一楼是客厅餐厅,浴室和一间双人卧室;木质楼梯上到二楼还有两间双人卧室,独立厕所,和一张给孩子的单人床。也就是最多可以满足7人的住宿,很适合一群好朋友或者大家庭一起来住。
住在这里不同于罗瓦涅米的城市酒店,空间十分宽敞。客厅的墙上装饰着鹿皮鹿角还有滑雪板,餐厅桌上有圣诞的特饮Glögi。最棒的是客厅就有准备好的木材和壁炉,晚上一边聊天一边听木头燃烧的噼里啪啦声响,窗外的森林静静飘着大雪,完全是童话世界里的美好。在这里还有独立的桑拿间,在外面滑了一天雪后,来个芬兰浴,一天的疲劳完全消失掉了。
这边根据季节的变化,一晚的价格在人民币一千八上下浮动。可以直接在booking上搜索Holiday Club Pyhä HolySuites(皮亚圣洁假日俱乐部)。不过冬季属于他们的旺季,不提早几个月很可能订不到哦。
从罗瓦涅米可以直接坐bus到Pyhä的山上,交通还算方便,建议跟所在酒店提前沟通确认好交通的时间,安排好行程。
<strong>BearhillHusky</strong>
圣诞元素中,还有一个经典元素就是雪橇。这个只在北极圈的项目,在别的地方是基本体验不到的。在罗瓦涅米和普哈附近都有哈士奇农场。
在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大小狗狗,有哈士奇也有其他品种。工作人员会先教给你一些驾驶雪橇的技巧,比如如何刹车,如何转弯等等,然后根据你选择的项目时长,工作人员骑着雪地摩托在前面带路,你驾着哈士奇犬队在后面跟着,穿梭在森林雪原中。
<strong>雪地徒步生篝火</strong>
在芬兰一般想参加什么项目,酒店前台直接都可以代为联系安排,所以不用特别担心。这边的英语程度也都很好。如果想进一步的深入北极的自然中,可以联系向导带你来一次森林中的雪地徒步
普哈有着生态保护非常好的洛斯托(Luosto)国家公园,向导会带上专门在雪中行走的雪鞋,带你深入到森林中,沿路介绍当地的动植物特色等等。走累了,就在森林中公用的木屋,生火做pan cake。向导会带好材料,以及热茶,大家围着炉火聊聊天喝喝茶,超级惬意。
顺便科普一下,芬兰这边的野外森林里都会有很多这种用来升篝火的木屋,是有林业局设立并维护的。木屋旁定期会补充好大块的木材,使用前自己用带的刀劈开就好。由于是公共设施,大家一般都要自觉的维护好它的环境,方便他人使用。他们的原则是用完后,应该和来的时候保持原状,或者更整洁。
芬兰拉普兰地区大部分都处于北极圈境内,是最合适看北极光的地方之一。因此看极光,也是来芬兰最不可错过的事情。
极光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喷发的粒子(太阳风)经过地球时被两极的磁场吸引不,和大气摩擦产生能量所致。根据不同的粒子极光也会出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绿色最常见,偶尔也会出现粉色紫色或蓝色。
能不能看到极光有很多因素影响,包括了城市光源的干扰、天空是否有云,以及当天极光的自然强度有多大。不过如果要在拉普兰地区看极光的话,最好报名当地旅行机构的项目,这样会有有经验的司机开着车带你去找,可以大大提高看到极光的机率。
<strong>拉普兰旅行</strong>
芬兰拉普兰地区大部分都处于北极圈境内,是最合适看北极光的地方之一。因此看极光,也是来芬兰最不可错过的事情。
极光的出现是由于太阳喷发的粒子(太阳风)经过地球时被两极的磁场吸引不,和大气摩擦产生能量所致。根据不同的粒子极光也会出现不同的颜色,一般来说绿色最常见,偶尔也会出现粉色紫色或蓝色。
能不能看到极光有很多因素影响,包括了城市光源的干扰、天空是否有云,以及当天极光的自然强度有多大。不过如果要在拉普兰地区看极光的话,最好报名当地旅行机构的项目,这样会有有经验的司机开着车带你去找,可以大大提高看到极光的机率。
罗瓦涅米的位置正好被北极圈线穿过,虽然不是公认的最佳的看极光的位置(因为比较偏南,并且城市光影响较大)但我们仍然运气很好的在罗瓦涅米看到壮观的极光爆发。
我们在罗瓦涅米看极光的机构叫Beyond Arctic,办公室就在市中心,google map就可以查到。可以提前上网或者现场去报名极光行程。他们会提供给你保暖的连体雪服,套在你自己的羽绒服外面,还有防水保暖的靴子手套什么的。所以如果自己没有武装的特别好,可以直接穿他们提供的设备。另外每人还会发头灯、热蓝莓汁,还有晚上烧烤用的叉子等等。在拉普兰当地类似的旅游项目体验公司还有很多,比较大的几家还有Lapland Safaris、Safartica等。
看极光一般都是六到七点在机构门口集合,要在约定时间提前十分钟到达穿衣服。追极光的时间总共在四个小时左右,他们会在午夜前带你回来。但由于我们去那天罗瓦涅米下雪,空中有一大片云,所以向导小哥特别负责的驱车将近一百公里带我们躲避云层,导致最后将近一点才回到家。
但我们也因此看到了一次特别壮观的极光大爆发。
寻找极光的时候,向导们有时候为了更高效更准确,会实时看地图、云层图,以及极光指数网站。当然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要知道哪些地方地势开阔视野好,才能拍出最佳的效果
<strong>伊纳里小镇</strong>
伊纳里(Inari)在芬兰拉普兰的北部,有拉普兰地区的最大的湖。这里是欧洲唯一原住民萨米人的居住地,也是最好的看极光的地方之一。因为伊纳里人口稀少,也没有过多的城市灯光,加上纬度高,常常能拍出特别美的极光。
不过我们去的那天可能运气不佳。虽然极光指数显示有两到三级,但除了第一个停靠点有十分钟的比较明显的极光,之后整晚都只能拍出稀薄的效果。司机也是十分尴尬,说进入冬天以来还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不过在报名极光体验的前一晚,我们在餐厅里吃饭,外面就默默出现了很明显的极光,强到我直接用手机都能拍出来
如果觉得传统的驱车追极光不够刺激,还可以报名一项超酷的体验——冰湖漂浮(Aurora Ice Floating)。我们在零下27度最冷的一天去体验了。
冰湖漂浮顾名思义,就是带你穿上特殊的浮力装备,到湖里躺着漂。在夜间晴朗的时候,仰面望向天空有可能可以看到极光。(我们去的那晚多云没看见)
首先在约定时间到旅行社报道,他们会带上一些防寒的装备,还有芬兰圣诞季节必备的热蓝莓汁和姜饼。然后开车带我们前往远离市区,半小时车程外的森林中。那里有一些独家木屋可供租来玩,夏天来森林游湖玩耍的人很多,冬天因为湖面结冰也冷,就没什么人来。
他们用一台机器放在湖里制造水波,使得湖边的一个区域不会结冰。然后我们穿上特制的橡胶连体服去湖里躺着。这种红色连体服据说以前用于冰湖或者北冰洋的搜救,在乘坐破冰船,下到北冰洋漂浮体验穿的也是同一款衣服。这种衣服由厚橡胶制成,隔热并且浮力很大,里面就正常穿着我们自己的羽绒服外套什么的就可以。
在湖中躺着的感觉很奇妙,有种失重感,天上没有星光,水中一片漆黑,要不是偶尔飘着会碰到旁白的冰层,真的像漂浮在宇宙中一样。一般来讲漂个十几,二十分钟就会感觉冷了。这时候从梯子爬上岸,回到屋里升起壁炉的火,喝杯热蓝莓汁,是无比享受的体验。
<strong>萨米博物馆</strong>
萨米族被称为欧洲“最后的土著”,主要分布在北极圈内的拉普兰地区,北欧各国和俄罗斯境内都有他们的原住地。萨米人的历史很古老,有着独特的文化习惯。他们千百年来在基地环境中放牧驯鹿,捕猎三文鱼,并住在鹿皮与木头制的高帐篷中。目前萨米族的总人口数大概在六万左右,有五千住在芬兰。
在芬兰拉普兰地区,除了超级美的自然风光,一定要接触体验的,还有独特悠久的萨米族文化。品尝几道传统驯鹿菜肴与烟熏三文鱼,到驯鹿牧场坐一坐,去博物馆了解他们的衣着和历史,再跟着族里的人们一起唱首土著歌曲。
<strong>拜访传统艺术家Irene夫妻</strong>
在罗瓦涅米的市郊,住着非常有名的传统艺术家Irene夫妻,他们住在森林中的小屋里,一直致力于传统手工艺术的保存和传播。很多国际的游客或知名人物到了罗瓦涅米都一定要去拜访参观一趟。
他们的家简直就是电影场景中才会出现的样子:圣诞树摆在角落,房间里充满了鹿皮的家具,驯鹿的摆件。传统的烤炉里烤着饼干,墙上还贴着各式萨米族的图腾与鼓。
在这里,Irene给我们介绍萨米族的传统习俗,包括在拉普兰地区随处可见的皮鼓的由来。在以前的时代,这种皮鼓只有族里的巫师可以持有,不仅用于演奏音乐的时候打节奏,也是一种通灵的方式。当人们有了生活中的困惑或者病痛,放一块鹿骨在鼓面并不断敲鼓。鼓上画着各种图腾意向,最后骨头落在哪个图腾上,就根据图腾的含义加以解答。
另外萨米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物件,在芬兰也可以说是随处可见的必备品。就是木杯库克撒(kuksa)。
Kuksa是由桦木的树瘤整块打磨而成的。一般长成可以制作kuksa的大小需要至少20年,而一个做好的kuksa如果好好保养,萨米人可以用到几十年之久。这种杯子耐热防寒,在极端气候中非常实用。kuksa除了纯木质的,也有在把手处镶着鹿角的,一般价格在30欧~80欧一个不等。在Irene家她还可以帮你刻上你喜欢的萨米族图腾,或者想送礼物的朋友的名字,是超级有意义的礼物!
我们在Irene家主要是聊天,简单用各种鹿角的小零件串了个项链作纪念。
<strong>驯鹿场</strong>
<iframe src="https://p.bokecc.com/playvideo.bo?uid=06232AA4161AAAB6&playerid=&playertype=&autoStart=false&vid=B16BE69CA6DBB0269C33DC5901307461"></iframe>
跟哈士奇农场一样,驯鹿牧场(Reindeer farm)在拉普兰地区的多个城市也都有,我们这次去的是伊纳里地区的一家。网址是www.reindeerfarm.fi 。这里是一个有名的萨米人家族经营的。萨米人养驯鹿跟蒙古人养牛羊一样,主要用于食用,以及制作皮制品。以前也用于交通运输,不过自从有了雪地摩托,驯鹿拉雪橇基本已经只应用于观光业了。
驯鹿在拉普兰地区数量众多,伊纳里地区的驯鹿更是人口数量的三十倍多。无论公母,驯鹿都会长角,每到冬天过了交配季节,角便会脱落,明年再继续长。在芬兰驯鹿基本都是自由的在野外活动,是半野生动物,但芬兰境内的每一只驯鹿,即使是在森林里遇到的,都是有主人的。它们耳朵上会有独特的标记用于不同的所有者区分。
我们在这个驯鹿牧场主要就是学习一些关于鹿的知识,学习怎么用绳子套驯鹿,以及坐驯鹿雪橇的驾驶体验。很特别的是,在芬兰只要在(哪怕不同的)驯鹿农场体验完雪橇后。你都会得到一张驯鹿驾照,号称五年有效。是个很棒的宣传自己的点子!
结束驯鹿体验后,大家进入小木屋里,听萨米族的大姐给我们讲关于他们的一些知识。比如萨米人的三大分支,不同的服装和语言等等,并且会敲着鼓给大家表演萨米语歌曲,还会带着大家唱,非常有意思~
<strong>萨米博物馆</strong>
在伊纳里,还有一座萨米博物馆Siida (www.siida.fi)。如果对萨米文化想进一步深入了解的话会是个好地方~里面有很多的资料图片,当地生态的标本、说明,以及关于萨米人历史的解说介绍。这个博物馆的面积不太大,半小时就可以逛完,可以在纪念品商店买到萨米风格的鹿骨首饰,以及传统音乐的CD~
<strong>极地博物馆</strong>
除了伊纳里,罗瓦涅米还有一座北极博物馆Arktikum (www.arktikum.fi)。这里规模相对更大,也显得更专业,两层的博物馆分为很多展示厅,展示整个北极圈的地区的地貌生态、自然变化,和多支民族的文化。 这里也有专门介绍萨米族历史文化的展馆,还有很多1:1的还原模型、标本、皮舟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就是一条长条型的手指形状,指着北方。推荐参观~
<strong>伊纳里湖</strong>
鱼类是萨米族除了驯鹿和土豆以外的主要食物,尤其是三文鱼,非常美味。在伊纳里有一个特别的项目,就是可以体验像传统萨米人一样的冰上垂钓(Ice Fishing)。
具体也是要在当地旅行社(可以酒店前台联络)报名。由当地向导骑着雪地摩托带你飞驰,穿过伊纳里湖的冰面,穿过湖畔的森林来一趟北极的冰钓之旅。
到达合适的地点后,向导会拿出钻冰用的锥子。先用脚尽量拨开积雪,然后放下冰锥,保持着力点不移动,不断旋转下压把手,直到刺穿冰面,开出一个小碗大小的口。这时候用迷你小鱼竿放下鱼饵静候鱼儿上钩就好。据向导说,有时候两分钟就有鱼上钩,有时候等一小时也没动静。我们那天运气不好,并没有收获...
顺便一提,因为伊纳里比较偏北,相对罗瓦涅米会更冷一些,加上乘坐雪地摩托时,迎面而来的风会让温度更下降许多。所以在旅行社也同样会提供套在最外面的厚雪服和雪地靴。并且会有带防风面罩的头盔。
<strong>住宿贴士</strong>
本次在芬兰拉普兰地区一共有三间住宿(赫尔辛基的所有我会单独另开一篇游记介绍)
其中一个因为很有特色,在游记中已经介绍了,就是Pyhä普哈的山间独家小屋。
另外两间分别是在罗瓦涅米的“City hotel”和伊纳里的“Hotel Inari”
City Hotel地处罗瓦涅米市中心,交通上非常方便,旁白就是中央商业街,酒吧餐厅旅行社都很多。里面的早餐非常丰富,是拉普兰传统风格的,酒店内的装饰也很美。房间不大,但是布置的干净温馨,booking价格旺季一晚人民币大约九百,淡季应该会便宜些
伊纳里就是个小镇,也没什么是不是市中心的,大家离得都不远,但还是建议要选择酒店看好地图,别订到偏远的森林去了,要不交通会很麻烦。Hotel Inari感觉中国人住的不少,可能跟旅行团有合作关系吧。一楼有餐厅和酒吧,可以在这里买手绘的萨米族人物明信片,并直接在前台寄出。餐厅提供早餐自助餐,晚餐菜和汤大概十欧元,主菜大概20欧。房间也属于面积不大,但一切都很新很干净的。芬兰的屋内都不提供矿泉水,因为水龙头的水干净的可以直饮,不过要记得扭到最冷的那一段接谁,不要混上热水器的热水。
好啦,关于芬兰拉普兰德旅行攻略就这样啦。如果有更多感兴趣的细节,可以留言或私信问,我会尽量帮助你们的~
祝你总能去到梦中的风景。
2017-02-08发布拍摄于2018-04-23
景点
圣诞老人村
4.5分

罗瓦涅米必打卡景点榜 No.1
"来领一张跨越北极圈的证书"
游乐场

携程推荐
景点
圣诞老人办公室
4.0分

罗瓦涅米必打卡景点榜 No.3
游乐场

携程推荐
去App查看全部


文中提及 (4)
景点
圣诞老人村
4.5分

罗瓦涅米必打卡景点榜 No.1
"来领一张跨越北极圈的证书"
游乐场

携程推荐
景点
圣诞老人办公室
4.0分

罗瓦涅米必打卡景点榜 No.3
游乐场

携程推荐
景点
萨米博物馆
5.0分|

"展示不同时期的萨米文化"
博物馆
场馆展馆

携程推荐
景点
伊纳里湖
4.3分|

自然山水

携程推荐
芬兰出境必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