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这次旅行
我谈论的是我印象中的西藏,而不是西藏本身。
时间总是如约而至,20天前约着的川藏线这么快启程了。也没有做什么准备就这么的来了,看着同伴们更多的都是准备了许许多多的防晒措施、拍照道具等,而我是什么都没有,连常用药都没有备上。想要做的事情很多,却只能做一点点的事。目前最好的事情行走在川藏线上。
幸好,我从一开始旅行就有影像可以帮我记录整个行程,然而,近期的硬盘无论是不小心的坏掉还是不客气的丢了文件都让我从一开始的心神不定,久而久之到后面的坦然接受。照相机留下来的是你当时的永生,可数据也可能一瞬间丢失,也好,这样才有了重返西藏的理由。
这一次再来西藏,说不清是认识了更多还是扫街而过。选择的是包车的形式,十天时间,从成都到拉萨。每一段旅途总是有遗憾也有收获,遗憾的是依旧不够细致地去感受沿途的人文,收获的是有那么一群人,一起走了这十天。
我们一群人
行前准备
高原反应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可怕
1进藏前一周开始吃红景天,红景天是改善血液附氧能力的,只能说是可能有用,但并不能保证用了它这个就不会高反。
2最好随身带点葡萄糖或是巧克力,还有热水。可以购买高原安、高原康、高原宁、阿咖酚散(头痛粉),到了那边高反时可以用。
3进藏之前和行程中尽量避免感冒,感冒会引起急性高原肺水肿,这个在高原是很危险的。
4西藏早晚冷,要多穿衣,进藏头两天不要洗澡洗头,避免感冒等。刚到西藏不要去做剧烈运动,可能一开始会觉得没有反应,但是高反的多发时间是晚上。万一出现了高反,及时休息就能好,也可以依靠药物,再不行去医院吸氧。再严重就只能“遣返”啦。另外高反了喝当地的酥油茶有效果,我本人的话喝红牛也会好些。
5最最最重要的是,心态!高反不可怕,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行程花费
在神奇的梭坡碉楼,感叹古代人民的智慧。
在最美村庄甲居藏寨,晨曦里的微光。
在盛夏的稻城亚丁,遇见那完美的三座神山。
在米堆冰川因湖水阻扰,并没有感受到寒气逼人。
然而这些只是景点,川藏线上最美的风景永远是——在路上。
行程规划:
Day 1 成都 - 丹巴甲居藏寨
Day 2 丹巴甲居藏寨 - 八美 - 塔公 - 新都桥
Day 3 新都桥 - 稻城
Day 4 稻城 - 亚丁
Day 6 亚丁 - 乡城 - 德荣 - 奔子栏
Day 7 奔子栏 - 飞来寺 - 盐井 - 芒康
Day 9 波密 - 通麦 - 色季拉山口 - 八一
这样的安排于我来说还是有点太赶了,幸福的是,在雨季末来到川藏线上,却没有遇到几场雨,反而彩虹倒是好几次。人均1W。
五色海
关于背包
▼着装
着装:冲锋衣裤一套(我选择的是哥伦比亚的,样子和实用性都不错~),保暖内衣一套(自己选择最好不要纯棉,要速干的),户外鞋1-2双(两双鞋子是备用,好穿合脚最重要),内衣裤、袜子,帅气/美丽套装1-2套,帽子一顶,头巾1条,背包,太阳镜一个,手套一双,雨衣一件。
7-9月属于夏季,若有去海拔特别高的地方落脚,比如珠峰大本营可千万记得还是带上冲锋衣或者轻羽绒。整个川藏线上在这个季节,因为包车,白天完全可以一件短袖加一条长裙,记得要带上颜色鲜艳的衣服,那样拍出来的效果会很赞哦。
▼杂物杂物:相机包一套,洗漱包一套(毛巾,香皂,牙膏,牙刷,梳子,手纸,护肤霜,洗发水,剃须刀,湿纸巾),手电,雨伞,笔记本电脑,保温杯,拖鞋,卫生纸,防晒霜,润唇膏,一次性口罩
▼药物药物:感冒药,葡萄糖,发烧药,肠胃药,消炎药,速效救心丸,小型包扎急用包,OK绷
▼食品食品:压缩饼干几包,糖果、牛肉干若干,等依个人而定
米堆冰川
关于藏区TIBET
▼沸点
大多数都是使用高压锅,沸点在八十度,所以偶尔遇到那么一次半次生米夹饭是正常。
▼厕所
基本都是1~2元,有厕所的地方就去厕所,当然一般设施都很天然,用的时候心态放平和一点,没有厕所的地方大自然,但千万低调一点。
▼牌子与牛羊马
垭口的几千米高度上的藏獒,纳木错的三大圣湖牌子留念,羊卓雍错的白色牦牛,这些都是要收钱的。大多都是10元,但是怎么的都得先谈好再去拍,要不随时都会找你要个几十上百的。
▼民俗民风
入门问禁,入乡随俗。
寺庙:顺时针参观寺庙,备上一些毛票,参观寺庙时供奉。不要吸烟,不要大声喧哗,妄加指点议论。不要随意抚摸,你只是一个过客。
小孩:尽量不要给钱咯,买点小零食备着,遇到时给他们。
玛尼堆、经幡、白塔:顺时针转动/绕行,不要破坏已摆好的玛尼堆,不要脚踩经幡,不要攀登白塔。
拉萨推荐
帕邦喀
交通路线:公交车“娘热乡政府”下车后,直接百度地图,徒步2小时即到达帕邦喀山顶。
市郊寺庙
市郊的扎叶巴寺、楚布寺、甘丹寺、热振寺等等寺庙,可以在早上五六点到宇拓路珠峰伟业路口搭车。每天早上都有的,大部分都是天亮前就出发的藏民。
拉萨八廓街大街小巷里都有大大小小的很多寺庙,小寺庙都是不用钱的,都可以进去转转。就比如清政府斜对面也是两座小寺庙,但旅行的人们儿,大部分都忽略了。
美食推荐
几家拉萨好吃的地方,吉日二巷东素饭堂,布宫正门右手边酸奶坊,八朗学(面对东措左手边)巷子里的安多诺增藏餐、这条巷子左手边第一间藏餐的快餐特别好吃。新平措上面的老鱼饭局,能够直接看到宏伟的布达拉宫。
八廓街
我的小伙伴们
感谢相遇!
发小,从小玩到大的闺蜜了都。
丹丹小朋友,好像是我们队里唯一的北方人哇。
红梅,也是我们泉州人哇。
林玲姐,来自长沙。
郑大哥,和林姐结伴而来哈。
郑伯,从泉州一路坐火车到了成都。出发前就见过面,很直爽欢乐的伯伯。
来自深圳的小夫妻俩,黄强与若男,这趟也是他们的蜜月之旅哟。
妈呀,小安和冠颖来自广东,可是我怎么没给你们拍过正面照呢!!!
最黑的那个就是小编!!!
小伙伴们几乎是通过我的微信公众平台或者微博招来的,在这要感谢大脚驿站,提供的一条龙服务,让我们此趟川藏行圆满收官。
Day 1 成都 - 丹巴甲居藏寨
2016年8月13日 08:00 出发 首站梭坡碉楼
早上从成都出发,无数的高速路过完,终于来到了二郎山隧道,这意味着,我们即将进入藏区。现在已经用不上终于又来了,以往几年都是一年来一次,一次来几个月。反而这两年,进藏的次数多了。这还是我第一次完完整整走一遍318呢,以前都是零零散散的,这儿走一点,那儿走一段,在隧道全部通了之前走一次还是很赞的。
过了二郎山,我们就来到了高原地区。
路上走着走着,突然看到了成群的碉楼,想来我们已经来到了千碉之乡——丹巴。我们隔着河岸看着对面的碉楼,太阳快要落山了,阴晴各半,如此美丽的光线显得碉楼格外的巍峨壮观,一座座经受了百年乃至千年风雨侵袭、战争洗礼和地震考验的古建筑群仍旧傲立在河谷两岸悬崖峭壁之间。
丹巴拥有全国最多的古碉楼,有“千碉古国”之称,而梭坡又是丹巴碉楼最集中的地方,从远处眺望这些高耸的碉楼,十分震撼。
要是研究着古碉楼的建筑以及作用估计几天几夜都研究不完,我们也只能在有限的资料里面读到一些知识。譬如说这碉楼都有自己的名字,不足为奇,可它居然还有性别区分,主要是通过木梁的位置。
女性碉楼的木梁露在外面,时间长了会发黑,所以女性碉楼的楼身上有一道一道的黑色痕迹,而男性碉楼的木梁在内部,不外露,所以没有痕迹。
还有这古碉以泥土和石块建造而成,外形美观,墙体坚实。古碉大多与民居寨楼相依相连,也有单独筑立于平地、山谷之中的。古碉的外形,一般为高状方柱体:有四角、五角到八角的,少数达十三角。高度一般不低于10米,多在30米左右,高者可达50到60米。这古代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多么了不起啊。
在甲居,看一场零星的星空
在我隔岸而见这些高耸的碉楼之后已经很激动了,虽然没有入住碉楼,但是入住点是甲居藏寨——丹巴甲居藏寨在《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被评为“中国最美六大乡村”之首,已经想要来很久了。
抵达之后老板先给我来一餐地道的藏餐,饱食一顿之后。小伙伴们一块到天台看星空,很美,虽然没有银河,星星点点伴随着云儿的感觉还是很赞的。后来为了躲避灯光,我们跑到远处一些的路边拍了几张星空,想想还是很棒的。
Day 2 丹巴甲居藏寨 - 八美 - 塔公 - 新都桥
清晨五点半起床,天稍微朦朦亮,起床带上相机,小安与我一起,沿着公路往上走,想着总能看到美景。已经期待来甲居藏寨很久了,特别是那梭坡碉楼,更是我心念已久的目的地。经过昨晚那零星的星空,对于今日的藏寨景色更是期待万分。
晨曦里的藏寨非常安静,没有路人,只有牵着牛儿的当地人。在这相近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这一幢幢藏式楼房洒落在绿丛中,星罗棋布,恬静别致。
这个寨楼的墙体是白色和原木色相间,就如布达拉宫一样,每年总要重新披上一次洁白的盛装,丹巴藏寨的主人们每年会在春节前夕用当地的“白泥巴”来精心涂染寨楼的墙面。我们沿着公路往山的对面走,想从山的另一边来看这美丽的甲居藏寨。
虽说一早起来,却还是没有踩好点,所以并没有拍到日照藏寨的图片,但是清晨那满天飞的喜鹊喜悦的叫声而又静谧的氛围,是别处无法提供的时光。
我们的第一张合影~
从丹巴藏寨出来之后,我们经过八美、塔公草原、木雅金塔、玛尼沟,来到了摄影家的天堂——新都桥。
八美到塔公正在实行交通管制,我们的师傅正好认识当地的餐馆,喊老板说我们去你们家吃饭吧,你们带我们过这个卡口,很幸运地穿过重重车辆,我们来到了八美石林饱食一餐。
在路上
藏民的帐篷
啊,就是我
远观石林
啊,给若男拍的一张美美哒照片。
塔公,菩萨喜欢的地方。木雅金塔与雅拉雪山是我心心念念已久的,可惜雅拉雪山在这个季节不及上次来时的雪多。传说木雅金塔使用一百多公斤黄金而建,寺庙开光时,天空出现五彩祥云,七色光环,十分的殊胜。塔公草原是个过林卡的好地方,虽收费10元,但天气晴朗时四面八方皆是美景,牛羊成群,雪山相伴,就这么发呆一个下午也是极好的。
雅拉雪山与木雅金塔
来张异域风情
塔公草原
来张合影哇,给我们家青旅打个小小广告~
新都桥被称为“摄影家的天堂”是在秋季之时,整个新都桥沿路都是美景,五彩缤纷般的路边,红的黄的橙的绿的蓝的白的,树林,水,天空,都是一幅美景。在这里还能够远眺蜀山之王贡嘎雪山。
随意而走的一段田园风光,拍出来的片子都是如此引人喜欢。
贡嘎雪山
新都桥的房子也是很有特色的,入住的酒店窗外是看着像一幅瑞士风光。猛然间看到晚霞映红了整片天空,我急忙拿上相机冲向酒店后院,只是想着找一个辽阔的地方将这幅天空记录在我的相机当中。
谁知跑得太快,有条狗居然链子断了冲了出来,吓得我哇哇直喊救命。我想那会要是被狗咬了估计也是活该,实在慌了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好在里面的藏人赶紧跑了出来,牵走了狗狗,我是吓得不轻半天没缓过神来。
真心告诫大家,在藏区旅行,一定一定要注意狗狗,有的狗儿真的好凶好凶的,说咬就咬你,一个商量都不。(此处省略无数正在哭泣的表情)
Day 3 新都桥 - 稻城
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稻城亚丁。经过一片满是牛羊的放牧区,正巧旁边有位十五六岁的妙龄少女,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黑牛帐篷),当然说好呀。帐篷顶上满是悬挂着的牦牛肉干,她熟稔地掰着牛粪饼要温热酥油茶招待我们(当然一杯五块钱哈),热情是一回事,但是上厕所收钱是一定不含糊。所以在这条路上多准备一些零钱吧,上一次厕所普遍都是1-2元,哦,记得别用硬币哦!
在路上
牧民小孩
黑帐篷
风干牦牛肉
掰牛粪点火
所谓川藏第一面,一碗30元
拍下这张照片是为了以后,我要去半山上的那个寺庙看看。
随处可见的山包上的藏文。
八月是草原花儿盛开的季节
车在二郎寺停了下来,小伙伴们在扎嘎神山脚下拍着照,而我只身一人进了二郎寺。进入寺庙大门,安静得异常可怕,感觉像是个荒无人烟的寺庙。
你们是在演生化危机吗
有位喇嘛师傅看到点头示意可以参观,我随即将相机、帽子都放地上,双手合十,顺时针方向,从释迦摩尼、宗喀巴到莲花生大师、度母……拜了一圈下来,我点头示意师傅我打算走了。他却停下诵经,站起来,朝我走来。
他说,我带你讲解一遍我们寺庙吧!
我说,真的吗?
进过无数的寺庙,却还未遇到喇嘛亲自为我讲解。多数时候有藏族朋友教我如何拜佛,以及认别这是哪一尊神佛我已觉得幸运。
谈话中,了解到他是二郎寺的堪布,通过考试被上师分配来二郎寺看管着。可我就觉奇怪,难道这寺庙只有您一人?原来,这两天有个传统节日,寺庙有六十几位喇嘛,有去赛马的,有出门耍去的……自然在我来的这个时候,便只剩他一人了。
他带我看柱子上悬挂着的唐卡,看,这是真金,那是白银,这是刺绣唐卡,这是汉人画的哦。看呐,这幅唐卡外框是我修复的哦,将它给保存了下来。
基本也已经可以用汉语与我对答如流,只是介绍佛像时有些藏语专业名词,他翻译不来我也听不来。他却还是谦虚地跟我说:“我哪里都没有去过啊,汉话说得很差。”
问我接下来哪里去,又问我是否去过拉萨去过大昭寺。他说他18岁出家,20岁从四川磕长头到拉萨的大昭寺。此外便少有出门,多半都在寺庙里面。二十几年了。
川藏线这条路,我当然不如走了几年的老司机一样熟悉每一个地点,可是在行走的过程中我更多的是用心在走,渴望了解并且努力去了解更多关于藏区的一切。
他告诉我,他看我沿着佛像拜了一圈,是个有佛缘的人,故而停下诵经来与我攀谈。说在这里,一个外面来的女孩子家家,少有人敢只身进来。这些年,藏传佛教的寺院走了很多个,已经是那种看到寺庙就想钻进去个把小时,远离这硝烟四起的世俗一会功夫也好。这二郎寺守护着扎嘎神山,位于理塘县毛垭奔戈乡境内,海拔 4135 米,扎嘎圣山屹立在群山之巅,在神山岩石上自然呈现出大小不同的六字真言:嗡、嘛、呢、拜、咪、哞以及木阳和月亮的图案,是群众最信奉的五座大神山之一。
害怕小伙伴们等得太久,我拿起相机准备走时,随口一问,寺庙不可以拍照吧?
答案却出乎意料,他说,我们同意了就可以拍,不同意就不可以。所以,我同意你拍,你拍吧。天呐,从没想过能拍到寺庙内的模样……
他送我出寺庙门口,喊我给他拍个照片吧!哈哈!好可爱的说!我很喜欢也很期待旅途中会发生一些这么有意思的事儿,最容易发生故事也最危险的在路上方式是搭车,而包车始终还是有一点点时间和队友们的受限,倘若可以,一个人、一台车、一部可以记录影像的相机或手机,最完美不过了。
因为还要翻越兔儿山与海子山两座大山才能抵达稻城,我也只能平复一下这段神奇的邂逅上车,离开二郎寺。但这种感觉是太奇妙,就如同当时我在转山的路上,翻过卓玛拉垭口彻底没有力气走那陡峭的下坡路,有一位藏族老奶奶一句话没有说,牵着我的手陪我走过了那段最陡峭的山路便放手,一句话没有交集过。
这种感觉却在心里,每每想起身体和灵魂都能回到那个时刻一样。
在路上遇到了彩虹,尊胜塔林还是像上次见到的一样。
路上的油菜花
二四六八十。正好。
兔儿山
海子山
留给我一屁股的牦牛们
看到彩虹了么
尊胜塔林
Day 4 稻城 - 亚丁
《消失的地平线》上的香巴拉
这一趟旅程绝大多数的行程都是重复在走,上一回是秋天的时候来到稻城亚丁漫山遍野的金黄,那叫一个绝美。此番前往是雨季,心中还是生怕看不到我心中那三座神山,特别是央迈勇峰,至今名列雪山中第一位。稻城亚丁,它们两者其实距离有100公里远,我们先到的是稻城,驱车70公里来到香格里拉镇,再换乘景区区间车才能抵达亚丁景区。
稻城
山半腰的寺庙
早晨从稻城出发,中午到了亚丁,放下行李后我们便马不停蹄地前往珍珠海。珍珠海与仙乃日像是一对恋人,相依相偎。四年了,再来亚丁,整个景区建设做得可真好。修建的钢铁栈道,既保护着景区的原始环境又使游客能够不费余力便可步行前往,你既可选择台阶式的登山,也可选择原有的土路。
哇,居然可以沿着珍珠海绕一圈,不同角度地看四周,旁边还有小松鼠出来觅食,真可爱。我们在观景台逗留许久,吃着小零食喝着红牛逗着小松鼠,等待着仙乃日现出真身,这样的时刻别提有多惬意了。
仙乃日神山
珍珠海
从阴天到大蓝天
贺和丹太可爱,穿着这么一套“情侣衣”,为我拍了这么美的一张照片。
喂小松树吃草莓干
虽然水平歪了,可是我还是喜欢这张照片。
水流赞~
青稞田上的仙乃日
云儿走了
偶遇彩虹
Day5 亚丁 - 牛奶海 - 五色海
一早醒来,走出客栈大门,天呐。仙乃日和夏诺多吉不吝啬地显现出来,是有多幸运,还能看到日照金山。吃过早饭,小伙伴们一块上山,搭乘电瓶车走过那七公里的山路,我们来到了洛绒牛场,央迈勇峰的雄伟高大一下子出现在眼前。
这才一会儿功夫,我居然将三座神山一览无遗!
夏诺多吉峰
仙乃日神山
日照金山
央迈勇峰
在这样的美景面前,还有什么好奢求的呢。
近距离的央迈勇
小黄花上的央迈勇
还是走过的那条路线,路况却好了许多,基本沿途都是碎石子路防滑,且马粪般的泥泞路相对从前少了许许多多已是非常欣慰。不过步行至牛奶海与五色海还是有点点距离的,沿途能这么一直看着央迈勇峰我已经觉得心满意足,这个季节的央迈勇满满的小黄花伴随着它。
好不容易来到了垭口,远处的牛奶海还这么小,五色海还需要翻过一座小山丘,啊,怎么还是这么遥远。但是,美丽的风景是真的需要努力才能看到,五色海真的有五色,牛奶海里没有牛奶。可怎么能这么美这么美。
深蓝、浅蓝、粉蓝、深紫、浅紫,高原上这神奇的海子,为何一个湖泊可以有这么多颜色。好羡慕。
浅蓝、浅绿、外围再来一圈白色,在这美丽的湖边真的不想走。
神山下面的小瀑布
通往山上的路
趟着流水走过的路
往上,看不到顶
狭小的路
斯以为,看到经幡就是顶,谁知道,翻过这个山头还有下一个山头。
大哥,你直接拉我上去可好!
土路
土楼梯
这个海子不知道叫啥名,反正不是五色海。
呀,终于见到五色海了!
央迈勇,另一个角度
浅蓝、粉蓝、深蓝、深紫、浅紫,1、2、3、4、5,五色海。因湖底的山石多样而折射出斑驳色彩,产生五种不同颜色而得名。
五色海位于仙乃日与央迈勇之间,雪山倒影湖面,呈现奇幻的色彩,是藏族聚居区著名的圣湖,佛经中赞誉该湖与西藏羊卓雍措齐名!传说五色海还能“返演历史,预测未来”。
各个角度的五色海。美哭了。。。
美景总是如此,太美,让人不舍,可,拥有不了,你终究是要离开的。
相机是可以代替你将这个画面记录下来的工具,这是用文字无论如何也无法描述清楚的。虽然说人的眼睛是最好的相机,记忆是最好的存储空间,可是终究还是需要这些数据来替我们记录下当时,我来过这里,这幅景色,我见过。
亚丁有雪山,有草甸,有原始森林,有寺庙,有人,有牛马,或许这就是为何,稻城亚丁完全符合洛克《消失的地平线》上的香巴拉。
牛奶海
一闪一闪亮晶晶
这个纹身配这个背景,简直绝配。
从牛奶海徒步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小鹿,在远处的草坪上。
最后一眼夏诺多吉,就这样,我们走了,下次再见!
Day 6 亚丁 - 乡城 - 德荣 - 奔子栏
与其说这是一趟全新的川藏线,倒不如说是一趟回忆录
巴塘到芒康的路,虽说通了但是9座以上大车依旧不能过,我们只能绕路而走,真好,正好再来一次梅里雪山。从亚丁直奔乡城,这一段路况好到吓人,原来是刚修好的路,如高速公路一般的盘山路还是让人很是欢喜的。
可这欢喜过后,从乡城到德荣路况可就不好玩了。全都是坑坑洼洼的,一边是悬崖峭壁底下是波涛汹涌的金沙江,一边是酥松山体,实在有够惊险。好在师傅儿车技好,安全无事走了几个小时,也算是走完了。
香格里拉县往德荣的路,路况超好。
四川100个最美拍摄地,白藏寨。
俯瞰乡城,在这座山上,我们前往云南,翻山越岭来到奔子栏。
路上偶遇开着摩托车的外国友人,他们因车没油被困山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不知道后面怎么样了。20点到达奔子栏,在西部来说如同18点还没有天黑,晚霞来得正好。可这一天已连续驱车13小时有余,无法再去往飞来寺,可惜了清晨的梅里雪山。
Day 7 奔子栏 - 飞来寺 - 盐井 - 芒康
从德钦到了芒康,长而累的山路,眼睛在天堂身体在地狱,在这里描述最适合不过了。
与其说这是一趟全新的川藏线,倒不如说是一趟回忆录。自驾果然是没有搭车来得故事多,犹记上一次走这一条路,是一位喇嘛搭我的车。一身红袍,开着吉普,停车喊我上车,说他要去山上的一个寺庙,离芒康已不是太远。师傅话没有说太多,只是真诚告诉我,下次别再一个人搭车了,危险。
奔子栏
开始爬白茫雪山
再一次走自己走过的路是种什么样的感受。路过梅里,曾很固执一年来三次梅里雪山只是想见他一眼,次次不得愿,最后一次来到梅里雪山,就干脆住着心想不等到我也就不走了。在一个喝着咖啡的阳光灿烂的下午,看着书,只是不经意间抬头望向窗外,13座雪峰雄伟壮观地一字排开。翻山越岭来到见你,终于亲眼所见,已是非常幸运。
几次搭车经验下来,人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对我的帮助,最后都是换来一句,姑娘下次真的不要搭车了,危险。我已经许久不再选择搭车的方式,却很怀念路上搭车的那些时光。
搭不到车时,不行再广阔天地见仿佛只有我一人。搭不到车时,坐在河边静心听着潺潺流水声。搭不到车时,和路遇小伙伴们吹吹牛逼,在路上的人总有那么一两个臭味相投。
在加油站可以搭车,在路边可以拦车,我们总带着那么一句话,“来搭车了嘛,把脸洗洗放家里。”
当经过318国道上那段有着天棚的路段一旁是清澈的激流声,当过了业拉山口上一次路面积雪却还是有朝圣者三拜一叩前往拉萨的坚持,当经过我因为想要大自然嘘嘘一番结果踩进泥地里鞋子报废哭着走不了的那个村口……
这些都是以往走过的路满满的回忆。
Day 8 芒康 - 邦达 - 八宿 - 然乌 - 波密
当我从一个懵懂的小女孩子,压根不知道搭车是什么到现在可以带着十来个人玩一趟川藏线,当我从一个只知道记下自己的心事,所见所闻到现在可以为许多网站写些东西挣些零花钱……这样的在路上,我不知道是变了味还是变了味?
肯定是无法再回到从前,我们总要长大。
沿江而修的路
路上的风景
一个美丽的傍晚,乌云密布,却依旧没有遇上大雨一场。
西藏限速单,当你看到这张单时,真的,就到了西藏。
著名的怒江七十二拐。
车已经过了然乌湖,来到米堆冰川的路口,走吧进去近距离看一眼冰川。只要往里走7公里,就能见到这中国最美六大冰川之一,在这里,冰川、湖泊、农田、村庄、森林等融会在一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进入村里的停车场,下车之后徒步1小时的山路,太阳已经有点要下山的feel,我走得飞快,害怕来到冰川面前已经没有了光,爬过上坡一个硕大的冰湖在眼前,通过眼前这层层叠叠的森林应该可以抵达冰川底下,那发着幽幽蓝光的冰川吸引着我前往。我和小伙伴选择了右边的道路吗,无奈走到无法再往前走的路是因为被湖水冲断了。
看来是走错了方向,可太阳的下山也阻止了我们再次前往冰川的脚步,虽然是夏季8月来到的冰川前,依然有些寒气逼人,自然只能放弃往回走。有些风景,看过就够了,总要留有遗憾下次再来哈!
这一幅美景,我在2013年搭车的时候便是在这里,等了两天才搭到的车。
高原上的八月,正好是油菜花开的季节
天棚318路段
然乌湖
进入村子里看到的米堆冰川
冰川上泛着幽兰的光~
只可惜到的时候太晚了,已经见不着阳光打在冰川上的亮光了。
盔甲身上,还记得它银装素裹的样子。
Day 9 波密 - 通麦 - 色季拉山口 - 八一
而今雀儿山与高尔寺山隧道已通,这车子爬山的机会是再也没有了,安全第一,除了这山慢慢的不需要再爬而只过隧道以外,川藏线上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地方也不复存在了——通麦天险。
犹记上一次过通麦天险时首先是傍晚还差几公里就到通麦大桥,这时又是下雨,又是破胎,又是没有千斤顶急得团团转,在路边拦车被拒绝了许多,这时正好对面来车,我们车后的藏族师傅实在没法向前,我一女孩子家家赶紧前往车窗旁请求救援。好在对方有千斤顶,我们算是得救换了轮胎。可这会已经天黑了,雨还在下,过了通麦大桥之后山体更加松软,车底下的路总觉得泥泞不堪,而山的另一边是便是悬崖。如此这般,心一直提到了心坎上,几个小时后终于在黑暗中过了最难走的通麦天险。
可,即使过了通麦,却不料色季拉山口上开始下起了小雪随后大雪,路面积雪,前车后车相继掉沟里,而我们的车上并未有防滑链,整个心又悬在半空中。我们以10m龟速下山,凌晨两点终于抵达半山腰没有积雪之处。那一天的心,从傍晚五六点到凌晨两三点,总算是平安无事的过来了。
通麦特大桥
只是现在再走318更多的只有安全路段,而少有危险路段。没有了以前的惊险,知道算好还是不好呢?至少生命安全有保障,减少了许许多多走在这条路上会丢了性命的危险系数,也算是好的。
艰难的山路已无需再冒险,取而代之的是这一个又一个的山洞。
来到鲁朗肯定要吃一顿正宗石锅鸡,也许是石锅的话或者是鸡的好,总而言之两者结合吃的石锅鸡还是可以的。
鲁朗林海算是西藏比较奇葩的一处存在,整个高原多为光秃秃的山,而这,云蒸霞蔚、大气磅礴、风光优美,远处的雪山、冰川,与近处的原始森林、村落、河流交相辉映。整个林芝都被称之为西藏的小江南,而在鲁朗林海我认为被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色季拉山口,却未见南迦巴瓦,这刺向蓝天的矛。
Day10 林芝 - 卡定沟 - 拉萨
最后一天,我们去卡定沟看一眼瀑布便马不停蹄地前往拉萨。车过了米拉山口,离拉萨更近了。看到布达拉宫的时候才反应过来,这十天的川藏线也算是完结了。我又一次回来了。我的拉萨。
小瀑布
没有硝烟四起的318是不完整的318,米拉段为了修高速公路,连国道也变得坑坑洼洼。
米拉山口
夜九点,终于抵达布宫面前。
圆梦高原
<九个远方,一个西藏>
几年下来,依然有很多想去的藏区还没走到,比如德格印经院、亚青、玉树、阿里大北线,还有一些犄角旮旯的小村庄,那又如何呢,还未进入藏区的时候我时常在想如果我亲眼所见雪山会是什么样的感受,我多么希望每条进藏路线都能一一走过。而今,这样的愿望实现了百分之70,已是非常满意。这些年,没有上过一次班超过半年,没有存款(我赚的钱都拿来藏区花了好吗),只是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来青藏高原。
最难忘的应该属每天早上在八角街的藏家大院醒来,赶紧洗漱干净自己,盛来清澈的水供佛,点一根藏香,味道散漫在经堂中,供上几盏酥油灯,默念上几遍六字箴言,祈祷众生平安才算完事儿。
话说,曾经我活在泉州永远都心系着西藏,不知道西藏拥有着什么样的魔力一直让我想念,想念着这里,有点儿病态,就像巴顿所说:“这姑娘有病,每年得来西藏治一治”;又或者单行道旅行所说:“哎,我们每年都要回一趟西藏来捡捡灵魂”;还是说我自己所想:“如果有一天,我死了,我就应该死在高原我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三个福建的姑娘,走在八廓街上。
东素饭堂门口。
我还是很爱很爱西藏的,只是也许是我长大了,也许是我真的了解到对于西藏,我可以有遗憾,但不可以再有念想了。我始终只是一个过客,我做不到是一个归人。
真正做到这一点,是这一次再去西藏。非常平静,没有过多的波澜。八角街的转经道依然有许许多多扎着彩色辫子的游客,当然更多的是日日夜夜不停转经的藏人们,冲赛康的路口多了一座天桥,往里走一点白天还是最有趣的佛珠交易市场傍晚摆满了菜摊子卖菜买菜的人们行走在其中;宇拓路再也不是拉漂们摆摊的地儿,可青唐依然夜夜笙歌,不过雪雁街商场却是夜晚新生的热闹之地。
老光明、新光明、喜鹊阁,还是我们每次都纠结的喝茶所在地,一壶甜茶配上一碗藏面是刚睡醒最好的选择。依然还是会去磕长头,带着一串佛珠来数数,一百零八个,OK结束,完美。
拉萨,是终点,也是起点。
有人说,藏区的风景不在景点,在路上。
是的,路上的风景总是最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