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回:国之瑰宝福建土楼,营建技艺巧夺天工
出发时间
11月
行程天数
1天
人均花费
50
和谁出行
一个人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第900回:国之瑰宝福建土楼,营建技艺巧夺天工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Jumbo_Huang@126.com,微信号: 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Notice: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土楼建筑散落在闽西南青山绿水间,以其神奇的聚落环境、特有的空间形式、绝妙的防卫系统、巧夺天工的建造技术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令世界瞩目。
列入世遗名录的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共46座土楼组成,包括永定县初溪、洪坑、高北土楼群及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田螺坑、河坑土楼群及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县大地土楼群。
现存3000多座福建土楼以圆楼为主,还有方楼和五凤楼等其他类型。土楼就地取材,以土、石、竹、木为主要材料,依山就势,傍水借景,不仅能满足聚族而居、安全防卫、教化育人的要求,还具有防风抗震、冬暖夏凉等良好性能。
“圆楼引来了无数的感叹号和问号。”初次见到土楼的人,惊叹之余都会提出许多问题:为什么要建圆楼?土楼是民居还是城堡?数百人聚居如何和谐相处……
专家认为,土楼及其聚落选址建造,都是与自然山川灵气完美结合的典范。它是一个延续了数百年的天人合一理念的有生命的“小宇宙”,是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人类学、建筑学等诸多学科研究的极其珍贵的实物载体。
土楼的营建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根据《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徐氏所说,土楼用土“田间腐殖质下面一层泥土最好”,含水量宜在18%。整墙是整个工程中的难点,需要“倾斜一些”晒干后才能垂直于地面。后期防水也非常重要。。。
就地取材,由红壤(生土)为主要建筑材料,掺上杉木条、鹅卵石、石灰、细砂、竹片、糯米粉汤、红糖、蛋清夯造而成,楼顶覆以火烧瓦盖。因此大型的土楼需要家境殷实的人家集数代人之力才能造成。
一楼为厨房,二楼贮藏粮食堆放农具,三楼卧室。一楼、二楼不向外开窗。三楼以上才对外开窗。有的土楼在高处建有瞭望台。
土楼的外墙底层多由花岗岩石块和大粒河卵石磊成,以三合土粘连,厚度一米至两米,不怕敌人火攻;厚实的土墙,箭矢子弹不入,还可以抵挡炮弹。1934年国民革命军包围据守一座土楼的共党叛军时,曾炮轰土楼,十九发炮弹只在土楼外墙留下小坑。石墙部分一般向下深筑两米,以防敌人挖地洞。外墙底部一二层不开窗,十分严密。大门的门框由大块花岗岩凿成,大门用二、三寸厚的木板制造,外包铁甲。
为防敌人火攻,大门顶部筑有灭火水槽。土楼外墙最高层,四周设有射击孔,土楼居民可以从射击孔用枪械居高临下射击来犯的强盗或敌人。射击孔外小内大,便于枪管左右上下移动。
土楼的环形走廊,俗称走马廊,利于防卫人员和弹药的调动。一些土楼如二宜楼,设有走马廊,代之以紧靠外墙内壁的环形通道,作为战时人员弹药调度。福建西南许多村落的土楼,更聚合成土楼群,形成联防布局,易守难攻。土楼底层仓库储备粮食弹药,可以维持几个月。在紧急情况下,土楼内还有暗道,通往邻近土楼或田野,便于居民撤退。
在申遗成功之后,到永定县参观福建围楼的游客,大幅增加,2007年不到一百万人,到2012年参观人数大幅增加,超过四百万人次。
尽管国外对世界文化遗产颇有微词,但国内一些有经济头脑的机构开始盯上了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有些遗产其实并没有观赏价格,也就是几个墙角和坑,外面再罩个钢筋混凝土建筑,但也敢花钱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我只想说,世界文化遗产也不是省油的灯,你想出钱,它自然也愿意给你评级,就像以前泛滥成灾的各类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一样,全是忽悠。
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瓶窑镇,部分位于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街道,是以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心的遗址群,总面积34平方公里,遗址年代为公元前33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属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划重点:只是文化遗址,不是文明古城遗址!!不要混淆概念)。
其中的良渚古城遗址是良渚文化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遗址,被誉为“中华第某城”。良某渚遗址是“实证”我国五千年文明史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其重大价值的不断揭示,已经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时间、方式、途径等重大学术问题的认识,并将继续丰富人们对我国文明史的认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将良渚文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说明中清清楚楚地说道这是“新石器时代”的史前遗迹,但全世界各国上千个世界遗产,有好几十个这样的“新石器时代”史前遗迹!时间比这个所谓的“良渚古城”早的,规模比这个所谓的“良某渚古城”大的。。。
国外有些还是实实在在的地面建筑群,实实在在的砖石建筑,而不是只剩下墙脚。我翻看当地的景点宣传图片,放眼望去真是没有看到古代的一砖一瓦,没有任何古代的地面之上的建筑,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玻璃建筑,这样的地方你让我去参观?你景区支付我往返飞机票还不收我门票的前提下我还才会去!
“文化(culture)”是一个属于石器时代范畴的概念,用于专指石器时代特别是新石器时代包括金石并用时代的原始部落人类遗迹,而“文明(civilization)”是属于青铜时代范畴的概念,专指人类进入青铜时代以后的国家阶段。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都是文化概念,不能跟“文明”混在一起愚弄没有上过学的群众。
在我国史书上,并没有良渚文化的记载。。。有些无知群众鼓吹良渚古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的王国,他们居然不知道埃及还有一个金字塔,无知者无畏! “世界上最古老的王国”?那么国王是谁?王后是谁?大臣是谁?是我祖宗黄帝吗?年号是什么?是商朝还是殷代??
1994年良渚遗址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9年7月6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良渚遗址区位于丘陵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是浙江八大水系之一东苕溪的冲积平原。东天目山的余脉在余杭区彭公乡附近分为南北两支向东延伸,将良渚遗址怀抱其中。良渚-庙桥港和东苕溪流经遗址区,形成两山夹两河的地理环境。遗址区以东苕溪为界,东部为冲积平原区,西部为丘陵山地区,地势西高东低。
我没看过研究过良渚遗址,但是这个事都不用动脑子就该知道是要好推敲一下的。古文化遗址都是多个年代的遗迹堆叠,时间跨度可达数千年,不同土层记录不同时期的历史,不能按最早的遗物断定它是什么年代形成的。东南沿海发达,也是大华夏子民扩散至现今境而产生的结果,良渚文化与其身并无关系?为何要用异族早期遗存以证自身?此地早期异族作为一个民族已被炎黄子孙灭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一个连美国和澳洲都不信任的机构,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群众,不要盲目将它当一回事,它可能像世界足球协会或男足联一样,都是为了经济利益的商会组织。。。
我号召群众不要去任何世界文化遗产景点参观,除非它们免门票!不要再浪费钱给去参观那些景点了,不去你不会死,去了你会破财!景点打卡是一个非常愚昧的做法,类似当今患了购物癖的作法。
因为我去福建参观土楼时,运气不好,正是它们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结果大部分土楼被圈起来收门票了,我参观时气愤地写了一篇文章,大意是说如果徐霞客活在今天,他们去福建旅行就只能破产。。。
我想进入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土楼参观学习,结果当地景区工作人员将我从车上拦下,强行叫我交钱,我琢磨了一下,如果我一周之内要参观100座土楼,我要支付上万的门票费用,假如我一个月之内要统计10000座土楼,我基本要申请破产了。。。
福建土楼景区收费模式严重阻碍了《皇氏古建築大全》的田野考察项目。。。
时光飞逝,如今快十年过去了,无人机也开始流行了,现在最省钱的办法其实是使用无人机拍摄土楼,除非景区不让无人机飞行。。。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我当年重点考察的是永定土楼,它是福建省龙岩市下辖的一个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原为永定县,2015年2月9日正式撤销,改为龙岩市永定区。永定城区曾经十分狭小,走完全城只要一个钟。近年发展较快,城市面积快速增长,兴建较多高楼大厦。城区有天子温泉、客家圣殿等景点。南山公园、凤山公园两座公园分别位于城区南北两端。
南山山顶建有恢弘壮观的南山塔,在城区大多数地方可看到。凤山公园则为城区最好的公园,有寺庙及独具特色的亭台、石马等,目前正进行整体规划改造,准备扩大面积,兴建景点。目前正在修建栈道。唐初属晋安郡新罗县,宋为上杭县属地。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析上杭县地置永定县,历属汀州府、汀州道。1929-1934年为中央苏区辖县。1949年9月1日,解放军再度攻占永定县。历属龙岩专区、龙岩地区、龙岩市。2014年12月13日,国务院同意撤销“永定县”,设立“龙岩市永定区”的决定。
2015年2月9日上午9时30分许正式撤销“永定县”,同时设立“龙岩市永定区”。并同时在保留的一些原有机构更名的基础上设立一些新机构(如“龙岩市永定区土楼消防队”等);同时将城建、土地、城乡规划、社会经济等划归龙岩市的有关部门管理和编制(简称“多规合一”),实现由县域经济单位向城区单位转型;其余不变。东连南靖县,东南与平和县交界,西南与广东省大埔县、梅州市梅县区接壤,西北与上杭县相连,东北与新罗区毗邻。以山地、丘陵为主。最高峰茫荡洋,海拔1447米。主要河流有汀江、永定河,最大水库为棉花滩水库。
我还参观了南靖县,它位于我国福建省南部,是漳州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962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南”者即“地处福建之南”,“靖”者取“安靖”之义,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
南北朝梁天监年间(502年~518年),析晋安县地置兰水县,今南靖属之。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兰水县并入龙溪县。
唐垂拱二年(686年),析龙溪县南部原绥安县地域建置漳州,辖漳浦县和怀恩县。今南靖县地域多属漳浦县、龙溪县。大历十二年(777年),汀州龙岩县划归漳州,漳州辖漳浦、龙溪、龙岩3县。
元至治二年(1322年),析龙溪、龙岩、漳浦交界地域置南胜县(今南靖县、平和县全境及漳浦县部分),隶漳州路,县治设于九围矾山东麓(今平和县南胜镇人民晸府所在地)。至元六年(1340年),县治迁至官山(今平和县小溪镇旧县村)。至正十六年(1355年),南胜县改名为南靖县,意“南方安靖”,并把县晸府迁至靖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漳州路改为漳州府,南靖属之。正德十三年,划清宁、新安2里共12图置平和县。同年,龙溪县划二十一都7图、二十五都5图(今龙海市程溪镇和漳浦县南浦、马苑、龙溪墟)归南靖县管辖。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南靖县居仁里第一图车田总十五保划归漳浦县。
中华民国初年,南靖县先属西路道,后属汀漳道。民国14年(1925年),直接隶属福建省。民国22年,属龙汀省。民国24年,中西坪、大坪划给漳浦县管辖。民国27年7月,县晸府迁至山城。民国35年,划归福建省第六行晸督察区,后又改属第五行晸区。南靖县现共辖11个镇,分别是: 山城镇、丰田镇、靖城镇、龙山镇、金山镇、和溪镇、奎洋镇、梅林镇、书洋镇、船场镇、南坑镇和大房农场。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由一座方楼、三座圆楼、一座椭圆楼组成,坐落在半山坡上,从附近山岗上的观景台俯瞰,仿佛“四菜一汤”;由山岗下的观景台仰望,依地形而建高低错落壮观别致。1996年田螺坑土楼群被列为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田螺坑村被公布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作为福建土楼的典型代表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田螺坑土楼群中间的方土楼,名为“步云楼”,建于清康熙年间 (1662-1672年),楼高三层,每层26间房,全楼分布4道楼梯。环绕步云楼周边先后建的是三个圆土楼,名为“和昌楼”(建于明初,原是方楼,1953年在原址重建,改为圆楼)、“振昌楼”(建于1930年)、“瑞云楼”(建于1936年);和一个椭圆土楼,名为“文昌楼”(建于1966年)。 田螺坑土楼群均为黄姓族人居住。
平和县现存476座明清时期的土楼。著名的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土楼群、芦溪镇绳武楼、丰作厥宁楼、大溪庄上大楼、霞寨榜眼府、五寨乡思永楼等。
七星土楼群分布在平和县坂仔镇,镇区附近排列着的七座土楼:环溪楼、宾阳楼、庆阳楼、薰南楼、黄墘楼、后厝楼和五美楼,呈北斗七星之状排列。坂仔的北斗七星土楼群是因其位置所定的,七座土楼分建在铜溪两岸,从五美楼到环溪楼的建设,时间跨度80年,到兴建最后一座环溪楼时,其楼联即包含“北斗祥光”、“南山佳气”等字眼,道出了北斗七星土楼群的形成。
绳武楼位于平和县芦溪镇蕉路村,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是一座袖珍圆形土楼。绳武楼系芦溪叶氏第十八世太学生叶处侯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圆楼直径43.8米,24开间,占地面积1506平方米,建筑面积1266平方米。楼高三层,第一层是客厅、厨房和一间卧室,每间都有楼梯通往第二层;第二层是各户私房;第三层是朝天院,设有通廊可环绕全层。
诏安土楼以在田楼为中心,附近还有12座土楼,即水美楼、石马楼、玉田楼、玉峰楼、庵边楼、田下楼、新城楼、龙头楼、凤山楼、燕翼楼、凤鸣楼、光裕楼等。诏安土楼,主要分布在秀篆、官陂、霞葛、太平、红星等乡镇。现存的土楼有350多座,保存基本完好的有160多座。这些土楼大小不一,形状各异。
其中较大的较出名的有官陂大边村的在田楼、新坎村的溪口楼、秀篆陈龙村的龙潭楼、寨坪村的大坪半月楼等。在田楼被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主办的杂志誉称为“现今世界上最大的超级土楼”。1990年8月18日我日报说它为“国内仍住居民的最大直径的生土楼”。。。
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福建土楼集体聚居的特殊性,反映了闽南人的强烈的家族伦理制度。土楼的建造,一般都是在同宗血缘家族的最高大的楼体和坚固的墙基稳重存在和发挥作用。同宗聚居的土楼里,一楼之内乃“一公之孙”。楼内数十、数百人中,有父母、兄弟、叔侄、妯娌、婆媳等宗亲关系,多代同堂,拥有共同的祖辈,最高长辈具有绝对权威,同楼人聚居共财。
福建土楼建造中,八卦的运用,八卦土楼以八卦精髓为建楼指南,土楼建造亦多用八卦择地定位,镇宅禳邪,出煞保安。在田楼,建于樟州市诏安县官陂乡大边村,其建造完全按八卦精义进行。主楼共分八卦、八大部分,每卦八开间,合六十四卦六十四开间。八卦八等分匀称,每等分之间从一层直起泥墙作防火墙。八卦楼内门户讲究,每家的家门都有门楣和堂号。门框悬帖各种八卦平安符,楼上楼下镂雕花窗,有特殊的八卦保安厌胜吉符意义的门窗彩画。
福建人重视文化教育,在我国山区农村中早已形成一种特别的风气。尊师重教的传统,使许多土楼内专设学堂或以祠堂祖堂兼作学堂,供本楼及邻近子弟学习文化。土楼家族有一习俗,族中有人中了秀才以上科场功名之后,都在祠堂前池塘外沿两边竖石笔一对。石笔,古称“谤木”,即后来的华表,
它是功成名就、地位荣耀的象征。石笔是一种华丽而壮严的石雕物,依中举级别、品位高低和文武不同,石笔长短、底座式样和笔身雕刻均各不同。在客家地区,不少土楼门前竖有石笔。土楼家族还很注意“兴诗立礼”,楼内随处可见的对联无时不在激励后辈学子求上进。土楼明珠振成楼,除具独特的八卦建筑风格外,楼内一幅幅对联和题词,就是前辈期望后辈知书识礼成大器的家训,深具典型意义。
福建人建造土楼,聚族而居,主要是源于对中原传统文化的认同,土楼表现出来的向心性、匀称性和前低后高的特点,以及血缘性聚族而居的特征。
在永定范围内,无论是哪一座土楼,楼内的男姓居民只有一个姓,而且都是血缘关系较近的同宗同族人。一家之内,家长说了算,一楼之内或全村同族之内,族长说了算,这是土楼客家人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所严格遵奉的一条原则。土楼中的祖堂是福建土楼人聚族而居的标志性建筑,处于全楼的核心地位。即是全楼居民祭祀列祖列宗的场所,又是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有限的生存空间是福建人建造土楼,聚族而居的重要客观原因之一。
永定人依靠土楼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不仅孕育了土楼文明,还发展了生产力,而大规模种植烟草,奠定了“烟魁”文化繁荣的基础。
福建土楼在20世纪60年代的冷战时期,被米国误为核O弹发射井,虽经过20年的研究,用间O谍卫星拍下无数图片(土楼的俯视图),但仍无法了解1500座“核O弹发射井”中的“机密”,
中O情局在1985年终派出一对夫妇伪装游客,到福建闽西永定县调查,发现那些“发O射井”,原来是历史悠久的土楼。福建永定客家土楼文化研究会会长胡某新先生研究土楼已有20年,他认为,所谓“米国误认土楼为核O基地”的故事是未经考证的流言,在旅游宣传中不宜进行炒作,在土楼历史研究中更不能将其作为实实在在的依据。
其实有很多东西不是群众想的那样:比如入选世界遗产的,其实只有其中几十座土楼,而福建闽南、闽西南至少有两三千座土楼,多数都处于自生自灭、缺少保护的状态。
沉默不语的土楼,无法阻止某些别有用心者的添油加醋。这些人为了急功近利,不惜编造谎言。沿袭下来的谎言,像一种可怕的病毒,它野蛮生长,久而久之,渐渐掩盖了原本的常识。
土楼旅游“未被‘发掘’出来的时候,它们并没有这些奇怪的绰号。随着旅游竞争的日趋激烈,土楼一夜之间‘称王称霸’,忽悠百姓和游客,是一股不正之风。”
目前对于土楼源起,客家人和闽南人呈锱铢必较、寸土不让的态势——预计这场纷争仍将持续下去。
动机纯粹的人,争的是真理和常识,若动机不纯,那争的就是背后的利益了。
在这些纷争和旅游开发背后,是大量精彩的老土楼的轰然倒下。那一座座“野土楼”,以另一种姿态,证明着大多数土楼的面孔和面貌。
永定境内现存2.3万座土楼。邻县南靖也不甘示弱,对外宣传“有土楼两万余座”。而黄汉民先生根据各县的初步统计和其他学者提供的统计数(未包括土楼遗址),得出的数据为3000余座,他认为这是所有福建土楼的总和。遗憾的,像百度百科等科普网站居然还写着2万多座土楼,吹牛逼也请打个草稿。
历史学者、云霄县博物馆馆长汤某贤通过考证得出结论说:沿海地区的土楼主要是毁于一场惨无人道的灾难——清初的迁界运动。这一晸策主要目的是为切断郑成功军队的给养和兵员补充,因此福建沿海的迁界施行尺度最为残酷。清顺治到康熙年间,福建同安人卢若腾见证了迁界现场的血腥,并留下了诗篇:
天寒日又西,男妇相扶携,去去将安适?掩面道旁啼。胡骑严驱遣,克日不容稽。务使濒海土,鞠为茂草萋。在那场血雨腥风的运动中,漳浦、云霄、龙溪、海澄等地的土楼十之八九被夷为平地。仅漳浦一县,就有陆鳌城、古雷城、月屿堡、高山城、锦屿城、埭厝城、狮头土堡、梅月楼、刁家土楼、晏海楼、保安楼、贻燕楼、庆云楼、承孝楼、人和楼、上黄楼等十多座楼堡被毁。
到了清代晚期,土楼又一次被战火洗礼,那就是败退到福建境内的太平天国残余势力与清军的负隅顽抗。
福建土楼“一举成名天下知”,旅游开发势必掀起高潮。“要警惕‘开发性’破坏。”黄汉民说,“不少世遗景点过度旅游开发和过度商业化造成恶果的前车之鉴我们一定要汲取。保护与开发,保护始终应该放在第一位。”
土楼是土楼人家生活的空间。黄汉民说,要处理好土楼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土楼人家要生活、繁衍、发展,如何在增加现代卫生设施和其他设施的同时不造成破坏,仍需要进行探索和研究。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之间的钢丝绳上保持平衡,是土楼当下面临的最大难题。
2019年春天,时隔10年日本人再次来到福建的山间村落,此行是想知道一件事。2006年日本人在福建为土楼和居住在那里的客家人拍照,当时导游告诉他要好好保存照片,因为再过几年这里的风景可能消散。10年过去了,日本人故地重游,就是想知道他这句话的深意。
福建的土楼,除了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46座,其余的大量散落在山中。热门景点的土楼就像电影明星,身价高收入丰,其它散步在乡村的绝大部分土楼就像普通贫下中农,地位卑收入薄。。。
今春日本人回到这里,发现土楼的保护呈两极化。获得晸府补贴和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土楼得到修葺保护,剩下的众多土楼却更加荒废。一些回到村里的人在附近建起新房,但老人们依然守护着土楼。10年里,我国经济变富裕,老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已不用再下田耕作,看上去似乎比10年前还年轻。笑起来只剩几颗牙齿的老人少了,他们嘴里大多装上整齐漂亮的假牙。。。
生活质量变好当然值得高兴,但这些老人身上似乎失去了昔日的那种光彩。在时代潮流中,传统老宅衰败,故乡发生剧变,留下什么,应继承的又是什么?
再过若干年,福建还会剩下多少土楼?让我们的孙子们拭目以待吧。
Jumbo Huang citation resources: The Fujian tulou are Chinese rural dwellings[1] unique to the Hakka in the mountainous areas in southeastern Fujian, China. They were mostly built between the 12th and the 20th centuries.
A tulou is usually a large, enclosed and fortified earth building, most commonly rectangular or circular in configuration, with very thick load-bearing rammed earth walls between three and five stories high and housing up to 800 people. Smaller interior buildings are often enclosed by these huge peripheral walls which can contain halls, storehouses, wells and living areas, the whole structure resembling a small fortified city.
The fortified outer structures are formed by compacting earth, mixed with stone, bamboo, wood and other readily available materials, to form walls up to 6 feet (1.8 m) thick. Branches, strips of wood and bamboo chips are often laid in the wall as additional reinforcement. The result is a well-lit, well-ventilated, windproof and earthquake-proof building that is warm in winter and cool in summer. Tulous usually have only one main gate, guarded by 4–5-inch-thick (100–130 mm) wooden doors reinforced with an outer shell of iron plate. The top level of these earth buildings has gun holes for defensive purposes.
Most of the tulou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Dadi tulou cluster in Hua'an county) are found in a relatively small geographical area, straddling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Yongding and Nanjing counties, Fujian province. These are administered as a single tourist site (known as the Nanjing Tulou Scenic Area) with its entrance in Shuyang township (Nanjing County, Zhangzhou). Visits to this area therefore usually comprise a tour of the most distinctive and famous across both the "Yongding" (Gaobei Tulou Cluster, Hongkeng Tulou Cluster, Chuxi Tulou Cluster, Zhenfulou Earthen House and Yanxianglou Earthen House) and "Nanjing" (Tianluokeng tulou cluster, Hekeng Tulou Cluster, Heguilou Earthen House and Huaiyuanlou Earthen House) tulou groups.
A total of 46 Fujian tulou sites were inscribed in 2008 by UNESCO as World Heritage Site, as "exceptional examples of a building tradition and function exemplifying a particular type of communal living and defensive organization [in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environment". The inscribed sites include Chuxi tulou group, Tianluokeng tulou cluster, Hekeng tulou cluster, Gaobei tulou cluster, Dadi tulou cluster, Hongkeng tulou cluster, Yangxian Lou, Huiyuan Lou, Zhengfu Lou and Hegui Lou.
A tulou (simplified Chinese: 土楼; traditional Chinese: 土樓;, or "earthen building", is a traditional communal Hakka people residence found in Fujian, in South China, usually of a circular configuration surrounding a central shrine, and part of Hakka architecture. These vernacular structures were occupied by clan groups.
推荐阅读
九州云游6.4千13
指引明路的苍蓝星7550
大盘股5.9万30
怪力_乱神10.0千18
明雪寂7.4千12
赵果果儿6.9千19
徐团1.1万17
拎拎3.4千9
南风伴旅9.3千23
三文鱼罐头-5.0千7
喵妈-带上屁孩去旅行1.1万18
武夷山景区4.6千11
繁花似锦Irene9681
小SHUI8.2千6
_WeCh****2682722.9千3
小米七号1.5万11
M33****26464110
M21****2772.6千4
月lthyu7.9千17
_WeCh****5874624.2千16
_WeCh****5874622.4千0
鸭鸭爱生活1.2万17
毛毛酱日记4.1千9
黃劍博采風追影8.8千13
Shopaholic_2.5千12
毛毛酱日记7.0千11
福建小旅2.8千3
福建小旅7.0千11
haruxu4.2万37
无食不欢3.5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