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皖鄂赣粤 五省自驾游(二)
出发时间
9月
行程天数
9天
人均花费
5.0千
和谁出行
和朋友
这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游玩!
没有规划,简单收拾行囊,两人一车出发!
在路上,边走边物色旅游景点,但也都是自己想去而未能去过的景点。回来后,再一一回放:江苏扬州出发,来回纵跨了五个省份。
2016年去广东自驾走的是东线,G15南下,G25回程,沿海主要风景近乎都玩了一遍;这次走的是中线,G45南下,G35回程。
主要景点有:石钟山、浔阳楼、四祖寺、梅关古道、南华禅寺、丹霞风景区、平海古城、汉仙岩、瑞金、宏村、黄山、九华山等。
续上一篇 离开四祖寺,沿G45南下,连跨湖北、江西、广东三省,经南昌、吉安、赣州,进入广东境南雄市,直达下一个景点。
第四站,梅关古道
广东广西与湖南江西之间横亘着五岭(大庚岭、骑田岭、萌渚岭、都庞岭、越城岭),也是四省之间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其中大庾岭长有200多公里,在它的东段山脉中有个海拔只400多米的梅岭,地势险要。梅关古道就在梅岭之上,两省分界处有个梅关。
在秦朝以前,五岭之南属南蛮之地,梅岭得名相传是根据南迁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得来。战国时期,中原战乱,大批越人迁往岭南,其中一支以梅绢为首的越人,翻山越岭来到大庚岭上,被眼前岭南风光吸引,决定就此安营扎寨。因为梅绢是首率队的拓荒者,后来又因破秦有功而受项王封为十万户侯,因此人们就把这一带称之为梅岭。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五岭开山道筑三关,即横浦关、阳山关、湟鸡谷关,打开了沟通南北的三条通道。横浦关就筑在梅岭顶上,因此梅关在秦时称横浦关,也称秦关。
后路存关毁,直至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路过梅岭,见山路险峻难以通行,便向唐玄宗谏言开凿梅岭,当时因发展经济的需要,唐皇便下召宰相张九龄负责扩展梅岭古道,加上以后历代维护至今,面貌基本未变。
这条用碎石砌成的梅关古道被两峰夹峙,也自然成了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史称南雄“南北咽喉,京华屏障”。所在地南雄也因“南粤雄关”得名,而雄关指的就是梅关。现存的关楼建于宋嘉佑年间,为砖石结构,古朴雄伟。梅岭得名还有一个说法:梅岭多梅树,故有此称。
一进景区,侧面一石碑“树德梅铁骨 立节竹虚心”。
左为来雁亭,右为驿道碑记。
陈丹淮题写的“北伐军出师处”。陈丹淮是陈毅元帅之子。
梅关古往今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梅岭南北自古以来是古战场,历史上许多英雄豪杰都在这里留有战迹。近代孙中山领导的北伐军二次入赣都是经过梅关,毛泽东、朱德也曾率红四军攻占梅岭,彭德怀率红五军团与白军在这里相峙,后与红一军团汇合,打了水口战役,在梅岭一带打败白军20个团的围剿。红军主力长征之后,陈毅、项英从中央苏区突围,在这里建立了以梅岭为中心区域的游击根据地,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陈毅写下了《登大庾岭》、《偷渡梅关》和《梅岭三章》等光辉诗篇。
沿古道前行,前方梅树丛中有玉皇宝殿、观音大士殿和夫人庙。夫人庙拜的是张九龄的夫人。
岭南梅园,据说梅岭自然生长的梅花与江南等其它地方的梅花不一样,外形像桃花,却比桃花艳。而后来人工种植的梅花多呈白色。
汤显祖的《秋发庾岭》:
枫叶沾秋影,凉蝉隐夕晖。
梧云初暗霭,花露欲霏微。
岭色随行棹,江光满客衣。
徘徊今夜月,孤鹊正南飞。
明万历年间,他因上书抨击朝政,触怒权贵,被贬为徐闻典史,此行正是去徐闻赴任。徐闻县在广东沿海,在当时应该是极为边远的荒蛮之地了。想自己耿耿忠心,竟然落得如此下场,面对这苍茫的暮色,不由得心潮难抑,写下了这首不朽的诗篇《秋发庾岭》。
梅园里有很多品种的梅树
状元树
指清朝安徽休宁人戴衢亨是清朝最年轻的状元,他到江西新余看望叔叔,兴奋之余在古道边植树纪念。
六祖寺及衣钵亭
传说六祖惠能逃至梅岭,他的师兄神秀带几位师兄追来,经过缠斗,惠能的衣钵不慎掉入山间溪水之中。惠能只能藏匿山中,其他师兄争相去拿衣钵,可不知何故,谁也不能拿走它,只好失望北归。后来人们就在惠能当时藏匿处建起了六祖寺和衣钵亭,以作纪念。
饮马槽
右侧为东坡树
苏轼因“乌台寺案”贬至岭南,甚至海南儋州,来回都经过梅关,各写过一首诗:
鹤骨霜髯心已灰,
青松合抱手亲栽。
问翁大庾岭头住,
曾见南迁几个回。
梅花开尽白花开,
过尽行人君不来。
不趁青梅尝煮酒,
要看细雨熟黄梅。
左侧山上是元帅岭,看介绍还有红军时期挖的战壕。
岭南第一关 建于宋嘉佑年间,为砖石结构,古朴雄伟。
梅止行人渴 关防暴客来
南来北往的古人当年也像我们一样,穿过这条小道穿州过省。
江西这一面是“梅岭”、“南粤雄关”。
江西界内的山山水水风光
从饮马槽处一条支路折上山,路过禅树(树上挂满了祈福红绸)、张九龄铜像,道路湿滑得狠,步步小心,曲曲折折,方得登顶。下山路更滑,有几次差点滑跌倒。
两江亭 这是两座连在一起的亭子,一为长江亭,另一为珠江亭,下层八角,上层四角,取“四面八方”之意,只是上面有些荒芜,似久无人烟。
大庾岭脊即是长江珠江分水岭,一边流水汇赣江入长江,一边聚北江通珠江。
两江亭碑记
张九龄铜像边是他奉诏开凿并撰写的路序介绍。
北面是江西赣州的大余县。
南面是广东韶关的南雄市。梅关古道从梅岭向南北两边蜿蜒而下,北接江西章水,南连广东浈水,像一条纽带,把长江和珠江连接起来。
原汗原味的古道,不算太宽,路面整齐地铺着鹅孵石,入口低洼处两侧是梅树,再向上行,道旁变成了繁茂的灌木丛,两侧山崖树木葱茏,层峦叠翠。
历史上,宋之问、苏轼、朱熹、文天祥、汤显祖、戚继光等都在梅岭上留下了不少诗篇。
南宋著名抗元英雄文天祥的《南安军》流露出的是一种凄凉悲壮的心境。“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不如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当时,正值文天祥被俘后被押解过梅岭,英雄末路,不免感慨悲壮。
梅关古道,真是不虚此行!
曾经烟瘴蛮荒,
曾经鸟兽天堂,
曾经绝断南北,
曾经偏隅一方。
这里有一朵一朵的梅花清香,
这里有一段一段的古道沧桑,
这里有一篇一篇的愁苦悲壮,
这里有一代一代的卫护忠肠。
这里因诗情画意而百转惆怅,
这里因花谢花开而感怀神伤,
这里因春秋千载而人文荟萃,
这里因峥嵘岁月而万古留芳。
这里天涯苍茫!
这里激情贲张!
这里天高云淡!
这里风雨雪霜!
这才成就了这里的精彩,
这才汇聚了这里的华章,
这才看尽了人生的百态,
这才孕育了无限的风光!
今天,怀古畅游梅关古道,信步登高,脚踏两省,目眺两江,胸襟宽广,豁然开朗,暗自欣喜,有点小得瑟啊!
推荐阅读
哎呀香香公主3.5千23
渝帆3.8千9
双月湾预订中心1.8千0
酒窝果果6.3千11
Ami_sn1.8万13
漫悠旅行A2.0万23
秦觞5.7千12
渝帆4.8千11
紫荆__2.8万19
张艺摄影6.3千11
神采飞扬zdy1.1万16
渝帆4.7千11
qsuihan6.0千17
食有青年jimmy3.0千6
乐游生活志4.9千11
M33****94532.1千12
渝帆4.4千9
渝帆2.8千6
小妖咕咕2.7万13
M37****6415.9千13
肖希泽7.5千11
Insipid伍Sir1.5万12
莎拉善8.0千11
渝帆4.5千11
我就是大人1.2万18
背包客的笔记7.4万11
游走旅行的摄影人7.8万11
时代树暴走2.0万17
爱玩的旅行家1.3万12
双月湾预订中心8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