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扬州读的大学。四年。
我也不知道这四年到底学到了些什么,只是整日浑浑噩噩的混迹于扬州的市井繁华。离开了,才发现自己并不了解扬州。于是,再回扬州重新品位。
在一个城市住久了会对其有一种麻木感。我虽只在扬州四年,却对瘦西湖有了麻木感。生在江南,对那些柔情蜜意的景致总是有些抵触的。不过比起名满天下的西湖,我还是喜欢小家碧玉式的瘦西湖多一些。不过对于那些很少下江南的人来说瘦西湖还是很值得一游的。泛舟湖上,听那酥酥麻麻的扬州小调,过那让矛以升都赞叹不已的莲花桥,望那富有着传奇色彩的白塔,风过拂面,依稀之间,到了人间天堂。江南虽多水,但无山,我贪心,喜爱有水有山水墨画般的风景,所以是不大爱瘦西湖的。
但富春我是爱的,我贪吃。富春的蟹黄包据说已经卖到国外了,但与我无关。因为那包子定比不上当堂吃的味道。抢到位置坐下,泡上一壶茶,然后就是等富春的包子。虽说是喝早茶,但我到富春也是十点以后了,算不得早。干净的碗筷很是白亮,映着顶上黄、白的灯,像是被镶上了双色钻石。这瓷器还是很符合我的小资情节的。不过那喝茶的杯子就颇具老扬州的特色了--带手把和盖子的圆柱形青花杯。我到不觉得富春的蟹黄包有多好吃,但是那汤包绝对是生平之最。老扬州的“水包皮”用来形容早上喝早茶,我看用来形容这汤包也是很正确的。用管子戳破了,吸一口,虾的香味流溢唇齿之间,享受啊。翡翠烧卖长的很好看,绿绿的,太甜,我不爱。很有特色就是了。
扬州的吟月楼绝对是个好地方,清雅幽深,颇有诗人气质。红木的桌子,红木的椅子,连吃饭用的筷子都是红木的。吟月楼的菜绝对是扬州菜的精华所在。要是我一一写过,我怕我自己会流口水。其中最有印象的就是狮子头。那狮子头怎么弄都不会散开来,偏偏入嘴即化,不油不腻,只是正好。想想也是,吟月楼可是招待过主席的地方,厨子有这种功力也是正常。
今年的烟花三夜旅游节是在五台山大桥那举办的。那里虽不是什么名景,但位于扬州的居民区,到了晚上,人还是很多的。
写累了,不高兴写了。下次再说。
棘心夭夭 发表于 2006-5-10 15: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