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2024自驾游贵州小众景点(上篇)
丹寨、凯里等4地

2024自驾游贵州小众景点(上篇)

出发时间

5

行程天数

14

人均花费

3.2千

和谁出行

和朋友

抓住“五一”高速路免费、贵州许多A级景区对广东人免票的契机,5月4日早晨我们开启了贵州自驾游的行程。这次自驾游的景点几乎都比较小众,五月的贵州是一个多雨的季节,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我们边玩边修改预定的行程,最后游玩的整个行程如下:

第一天(5月4日):江门——丹寨

第二天(5月5日):龙泉山、排廷瀑布、卡拉村、万达小镇——从江县城

第三天(5月6日):岜沙苗寨——加榜梯田

第四天(5月7日)加榜梯田——千户苗寨

第五天(5月8日)千户苗寨——下司古镇

第六天(5月9日)下司古镇——茶海景区——十二背后(地下裂缝景区)

第七天(5月10日)十二背后(双河谷景区)——红果树瀑布——绥阳县城

第八天(5月11日)绥阳县城——遵义(会址)

第九天(5月12日)娄山关

第十天(5月13日)海龙屯

第十一天(5月14日)遵义——铜仁红石林——铜仁松桃县大兴镇(凤凰机场附近)

第十二天(5月15日)大兴镇——铜仁大峡谷——湖南临武县城

第十三天(5月16日)临武县城——莽山五指峰——宜章笆篱镇圣公坛村

第十四天(5月17日)宜章笆篱镇圣公坛村——江门

这个行程如果合理一些应该是第一天到达从江,玩岜沙苗寨和加榜梯田,然后再去丹寨,主要是因为丹寨的万达小镇五一有民俗活动,所以5月4日我们就直达丹寨县了。这篇游记主要记录5月4日至10日的旅行见闻。

丹寨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 ,是贵州东线旅游的重要景区之一。丹寨县地处都柳江、清水江上游,融合了都柳江系、清水江系苗族文化的特点,至今仍保留着古朴、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苗族、水族等世居民族在千年变迁和繁衍生息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丹寨是少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富集地,这里汇集了7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锦鸡舞、贾、苗族苗年、苗族服饰、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舞。我们从江门驱车840公里历时近10个小时,傍晚时分到达丹寨,入住丹寨有朋宾馆。我们在丹寨主要游玩了:万达小镇、龙泉山蚩尤文化园、排廷瀑布、卡拉村等几个景点。

来到丹寨必游万达小镇,万达旅游小镇地处丹寨县核心位置东湖湖畔,占地面积400亩,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共22栋单体,小镇全长1.5公里。以苗族传统特色建筑为基础,以丹寨历史文化传承与民族风情为核心。小镇分为姊妹街、尤公街、苗姐三大主题街,有尤公广场、苗年广场、鼓楼广场、锦鸡广场四大广场。景区拥有创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较大水车(直径28米)。苗族贾理、芦笙舞、锦鸡舞、苗年节、苗族蜡染、古法造纸、苗族服饰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璀璨聚集。

龙泉山蚩尤文化园位于丹寨县县城西面的龙泉山森林公园内,龙泉山景区内空气清新、青山起伏、古木苍翠、环境静幽,日出、云海是这里的一大胜景——烟绕云霞、虚无缥缈,从山上透过晨雾看丹寨县城如天上宫阙、海市蜃楼,恍如仙境,起个大早、爬上山腰感受一场视觉盛宴、迎接崭新一天的到来非常值得。

丹寨排廷瀑布

丹寨排廷瀑布位于丹寨县城南面15公里处,山路狭窄且崎岖,迎面而来的两辆车相会时真是对司机驾驶技术的严峻考验,走到有一百多户人家的排廷苗寨,沿着一条清澈的小溪顺流而下,不过一公里左右,溪流跌成了一道40多米深的瀑布,春夏是涨水期,河水从断崖顶端凌 空飞流而下,雾霏霞霓,声若雷霆万钧,排廷瀑布是丹寨县境内宽度最大的瀑布,亦是黔东仅有的大瀑布,有"黔东第一瀑布"之称。我2019年4月上旬来过这里,当时因为年份干旱,排廷瀑布几乎枯竭。

金汞矿工业遗址博览园

从丹寨到排廷瀑布要经过金汞矿工业遗址博览园,据史料记载:丹寨金汞矿遗址存在年代久远,唐朝时,当地土司进贡朝廷的礼品中,就有丹寨出产的活水银以及银饰等,解放初期,都匀专属公安处劳改科到矿区接管办厂,之后由贵州省公安厅接管建“贵州省地方国营丹寨汞矿厂”,曾经是亚洲第一大的汞矿,40多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矿源开始出现枯竭,1990年停产。

金汞矿工业遗址博览园
排廷苗寨

卡拉村位于贵州省丹寨县城东北部,距县城3公里,柏油路直通村内。全村面积1.23平方公里,共114户483人 ,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民族村寨。该村是丹寨县芒筒芦笙的发源地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手工鸟笼工艺是该村特色,也是卡拉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从事鸟笼加工的就有98户,全村年生产鸟笼8.5万个。2019年我到过卡拉村,当时村里住着原住民,很有烟火气,这次来到卡拉村,给我的感觉萧条了许多,个人分析口罩三年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原卡拉村旁新建了一个新村,村民都搬到了整齐划一的新村居住,旧村子只有少许游人闲逛,给我的感觉这个村寨好像是少了灵魂,体验不到苗寨的烟火气了。

非常高兴能与卡拉第一家的老板娘重逢。
卡拉村的特色美食——斗鸡肉

5月5日下午离开丹寨,傍晚到来从江县城,入住雅澜宾馆,晚上闲逛经过从江鼓楼,被一群青年男女的对歌声深深吸引了我们驻足聆听。

岜沙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距离从江县成7.5公里,全村常住人口548户2823人,是一个纯苗族聚居的村寨。寨子地处偏远的山坳里,交通不便且信息闭塞。是唯一一个获得国家批准带枪的部落,这里的苗族同胞刀不离腰,枪不离手,头留发髻,至今仍保持着千百年前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着装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原始色彩。5月6日早上我们辞别了从江县城驱车20分钟早早来到了还是云雾缭绕的岜沙苗寨,村民们早起就开始劳作,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看得出来,村民们非常热爱他们生活的热土,游客到岜沙苗寨会有很强的体验感。

岜沙苗寨位于山区,周围环绕着茂密的绿树。
芭莎部落的住房主要采用吊脚楼的建筑风格,一楼通常用来养牲口,而二楼则是人们居住的地方。
忙碌的村民
今天是芭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领百香果苗的日子,村民们领到的果苗都是政府资助的,免费领取。

岜沙苗寨是中国一个特殊的部落,被认为是唯一一个获得国家批准带枪的部落。因此,它也被称为“阳光下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芭莎苗寨村口,每天十点村民们在这里举行迎宾活动。
芭莎文化陈列馆
村民在修补渔网
老伯在进行竹器编织
芭莎村民卖的糯米饭很好吃实惠。
在岜沙苗寨卖的杨梅非常好吃,甜酸可口。

从岜沙苗寨到加榜梯田2小时车程,到达加榜游客服务中心后,自驾车不能开进景区(在景区内住宿也要乘坐景区车进入),游客服务中心提供免费停车服务,景区车票50元/人,可在景区内2天无限次搭乘。开始我们很不理解,进入景区就完全赞同游客中心的做法了,因为加榜村平地很少,可停车的地方不多,景区车扬手即停,服务热情周到,车次很密,营运时间长,完全能满足游览需求。

加榜梯田位于贵州七钱东南从江县加榜乡东北面,距县城80公里,是中国最好梯田之一。梯田中散落着苗乡特有的吊脚楼,是苗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苗族是“稻饭鱼羹”的民族。加榜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且线条优美。无论从局部还是整体形态来看,加榜梯田都吸取了天下梯田之精华,特别是那居于梯田间的山村、小寨与梯田朝相辉映,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无不体现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之美,给人一种“人间仙镜,世外桃园”的感觉。总面积达万亩的加榜梯田从外向内主要包括党扭村的党扭梯田、加页村的加页梯田和加车村的加车梯田等六个观景台。1号观景台最大,景观很美,是早晨看晨雾的好地方。我们入住1号观景台附近的民宿。坐在房间的阳台看风景就很美。我们乘坐景区车从6号观景台一站站地欣赏到1号观景台,第二天早晨又看日出和晨雾,加榜梯田不愧是中国最好梯田之一,不得不赞叹加榜先民的勤劳和智慧,开创了这片美丽的田园:道道水渠如玉带,层层田畴似天梯。

依山傍水的加车村寨里建有错落交叉的古老吊脚楼,楼与楼之间是光亮、古朴的石板路。吊脚楼都是木结构、灰瓦,偶尔一层有些墙体,完整的木屋与梯田和谐交融,清晨还可以看到一缕缕的炊烟,那是村寨里生活的气息。
梯田间的山村、小寨与其交相辉映,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出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feng梯田间的山村、小寨与其交相辉映,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体现出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凤凰展翅
二号观景台看日出
日出
云海

加榜梯田紧靠加车河,而且常年雨水充沛,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清晨,一层层云雾从河边缓缓升起,慢慢的、慢慢的,这些美丽的梯连同梯田边上的苗乡吊脚楼全都被笼罩在云雾中,远远望去,那些依稀可见的吊脚楼,若隐若现,飘渺悠然,让人在陶醉中生起一种身在幻境的错觉。

云海
云海
加榜梯田民宿的啤酒鸭太美味了,感恩!

加榜梯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挂牌的“稻鱼鸭共生田”的样板。春耕时,人们把秧苗插进稻田,放进鱼苗,鱼苗稍大、秧苗稳定生长后,再把鸭苗放入稻田。稻田为鱼、鸭的生长提供了生存环境和饵料,鱼、鸭为稻田清除虫害、杂草,还提供了有机肥。所以,这里的鸭子非常美味。

西江千户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苗寨。被中外人类学家和民俗学者认为是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比较完整的地方。西江苗族的历史非常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59年的蚩尤部落。据说西江苗族是蚩尤第三个儿子的后裔。西江苗族迁徙西江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苗族文化体系,到西江后又长期处于政府“管外”(管制之外)的状况,一直是自己管理自己,因而苗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展,再加上交通的不便,统治者欲同化也鞭长莫及。

西江千户苗寨,坐落于山环水绕之间,以吊脚楼为特色,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木结构吊脚楼,千余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成为全世界典型的苗族吊脚楼村寨,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苗族古老的生活方式和工艺在这里可一览无遗,苗寨外观美观实用,与自然融为一体,错落有致的绿树和蒙蒙山色增添了寨子的魅力,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全寨共有1400余户、6000余人,苗族人口占99.5%,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西江在2008年国庆前进行了全面的整修,投资达8000万,所有的街道和建筑都安装景观灯。夜幕降临时,苗寨灯火辉煌,点亮了整个山谷,创造出流光溢彩的景象。所以到西江千户苗寨最好住上一晚,体验一下万家灯火的辉煌与热闹,早晨感受一下苗寨的静谧与祥和。

5月6日下午我们从景区西门进入,入住六号风雨桥附近的泊心.苗舍客栈。景区一共六座风雨桥,我们从六号桥一直漫游到一号桥,从白天逛到黑夜,其中三、四、五号风雨桥的商业气息比较浓郁、当然也比较热闹。

在这里可观看一场精彩的演出
早晨的苗寨——静谧与祥和。

5月8日,阴转雨,19°/13°,早上我们离开了西江千户苗寨时天空乌云压境,按计划驱车来到55公里外的下司古镇,哇塞,好大雨啊!我们只好入住古镇中的舒途客栈,权当修整了。下面认识一下下司古镇:下司古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贵州省省级风景名胜区。地处清水江上游,位于凯里市西偏南部,多以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号称清水江上的明珠。因明清两代属平定长官司的分司治所,因地处平定下游,得名下司,素称:“人文下司,天造山水”的美誉。 嘉庆13年(公元1808年),下司被辟为商埠,到民国时发展为闹市,有水陆码头,是黔东南重要物资集散地。 当时镇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结队,商号、货栈、会馆、餐馆遍布街巷,彻夜营业,被誉为“小上海”。现在两岸大街还保留着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修建的条石铺砌成扇形的30余米的石级大码头和小码头,以及禹王宫,观音阁等古寺,古殿宇遗址,沿江建有吊脚楼侗族鼓楼和民国建筑,古居民,古巷道,古香古色,阴雨天闲逛下司古镇,别有一番韵味,更有氛围感,感受千年历史的厚重更真切。

民国建筑,曾是古镇的医院。
古街道
鼓楼

鼓楼是侗寨核心的标志性建筑,是侗族重要的聚会议事场所。侗族是先有鼓楼后建寨,普遍是一座鼓楼一个姓氏。整个鼓楼通体全是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百年不朽不斜,这充分表现了侗家工匠的技艺超群,值得我们肃然起敬。

邮政局

在鼓楼的右前方的这座建筑是民国时期修建的西洋建筑,从民国时期开始到现在都是公家使用,保存的比较完好,它也被网友们评为中国最漂亮的邮政局之一。这个建筑也说明了当时有外籍人士飘洋过海来到下司,留下了他们的建筑文化融入下司。

寨门

寨门,砖木结构,总共有5层,是小青瓦屋面、歇山顶式,融入了须弥座和风雨桥廊的元素,中间是过道、两边是廊道,过去寨门两边都是高高的围墙围住,具有一定的防御战略意义。而现在两边加有苗族风雨桥方便人们在此休息、娱乐。

当地人在寨门的廊道上娱乐消遣。
芦笙广场
芦笙广场:广场中心的纹饰是苗族铜鼓图案,也称铜鼓广场。

芦笙广场上的戏台:这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戏台,这个戏台是当时来往的商旅,为了缅怀故乡及休闲娱乐共同出资修建的,整个戏台“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色彩艳丽、装饰华贵。

古街道
原民国保警队
非遗大课堂
阳明书院:

阳明书院始建于明中后期,是经过了三个朝代的翻修重建才呈现出现在这个样子,在正中央有一个厅序,厅序上有两个大字“诗悟”,诗悟是阳明书院的特色和主要表达形式,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王阳明一生赋诗六百余首,他的诗都是他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人生体验的真切表达。他的诗与他的语浑然一体,形神互动,因此,阳明书院以诗破题,将王阳明的一生分为本悟、思悟、契悟、渐悟、大悟等七个展厅进行展示,讲述王阳明从小立志成圣、龙场悟道等事迹。石雕上用篆体雕刻着三句话,这三句话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从右往左看,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石雕上用篆体雕刻着三句话,这三句话是阳明心学的核心,从右往左看,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
阳明书院
惜字塔

在古代,文人最看重两样东西;一是头发,因为受之父母。二是文字,古人有“敬天惜字”的习俗,他们不要的手稿不能随便丢弃,要放到惜字塔里进行焚烧。这是对文字和先贤的一种尊重。该塔塔高8米、三层,塔底有5平方米,采用六脚柱体,塔身有一小孔,成U型,字纸便从这里投入焚烧。

知行楼、良心桥
广东会馆

广东会馆,会馆的形成主要是以前当地经商的商人自发组成的同乡商会组织,用于堆放货物、聚会和住宿。广东会馆是一座岭南特色的建筑,岭南建筑的风格很多,有镬【huò】耳屋、骑楼、客家围屋、竹筒楼等。下司古镇的广东会馆是典型的镬耳屋风格,从正面看两边高耸的墙体呈镬耳形,从侧面看就像一个“凸”字。多都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外墙壁均有花鸟图案。因其山墙状似镬耳,故称“镬耳屋”。 镬耳屋又象征着官帽两耳,具“独占鳌头”之意。镬耳屋所用材料讲究,而且造工精细。如镬耳屋所用的青砖,以打磨的水磨青砖为上乘,若非大富之家,是用不起也住不起的。又如屋两边的镬耳,其结构从檐口至顶端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封固,处理收口的工艺,是整座建筑工程难度最高,造价最贵的地方。民间还有“镬耳屋”蕴含富贵吉祥,丰衣足食一说。                                                                                                                                      

广东会馆占地1061平方米。
广东会馆里设有一个达戏台,主楼分为上下两层,是一座岭南特色的建筑。

清江街:我们看到街道两边林立着许多商铺和清末民初的古建筑,整个古镇除了少数民族外,具有浓郁的汉族文化气息。由于沿河而居,清嘉庆十三年,也就是1808年,下司被辟为水运商埠(bu),民国初期发展成为闹市,当时的下司两边的街道就像下面图片这样林立着商铺,每逢赶集,街道上商贾云集、马帮成群,来自全国各地满街琳琅满目货物在此交换,饭铺、火铺、商号可谓是通宵达旦、彻夜不歇、灯火通明,当时的繁荣景象被人们称为“小上海”。

下司码头,清水江河水清澈碧绿,小船徐徐荡漾,下司古镇美丽宜人。
大码头

大码头:从这里走下去便是下司古镇的大码头,这个地标性牌坊 “下司”两字为小篆字体,它是清朝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修建的,全是由青条石铺就而成。随着岁月的磨砺,表面已经变成这样了,清水江水运的繁忙造就了下司古镇的繁盛,南来北往的马帮和大小商船川流不息,使下司成为省内外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当时从河的这边到河的那边可以不用坐船或者过桥,直接从停靠的船上就可以通达对岸。可以用十二个字来概括那时候下司古镇的场景:河小船多,街小马多,路小轿多。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下司犬

下司犬:因主产于贵州省下司镇而得名,该狗的嗅觉特别灵敏,四肢强健,足底厚实,脚趾弯钩适中,趾间疏展,奔跑速度快,耐力和爆发力极强,天生就有很强的捕猎能力,是远近闻名的猎犬品种,被列为世界名犬排名第三的“中华名猎”通过系统强化驯养,可成为"小警犬"。

下司人家
禹王宫

禹王宫修建于清代,为湖南、湖北两省同乡会所,也叫“寿福寺”或“两湖会馆”,是为了膜拜大禹治水功绩、祈求行船安全所修,后来发展为“两湖”商人集会、议事、居留同乡客商的场所。这座展示馆是在尊重原有建筑形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禹王宫的古建筑优势,对内部进行改造,将下司历史文化与下司古建筑进行结合而成,有效利用和保护了下司古建筑。展示馆利用禹王宫原有建筑,设4个展厅,以“因水而起”“因商而起”“因人而彰”“因旅而旺”四个主题对下司古镇产生缘由、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进行展示,以此唤醒下司清江水韵、商埠变迁的记忆;呼应下司回归质朴、找寻自我的人文精神;彰显下司养心养情养生的生活态度。

禹王宫
禹王宫
下司夜景
下司夜景
下司夜景
下司夜景
下司夜景
下司夜景
下司酸汤鱼,永远吃不腻。
下司小学
早晨的下司古镇宁静安详

5月9日,阴天,21°/13°,这种天气非常舒服,今天的最后目的地是十二背后,早晨离开下司古镇很快就来到了网红打卡点:六个鸡村和六个鸡火车站。六个鸡站位于贵州省凯里市六个鸡村,峰峦延绵群山之中的六个鸡火车站共有10名车站职工,车站地位置偏僻却因为站名“六个鸡”而小有名气,这要从2017年的鸡年春运说起,因为是鸡年,这个小站10名职工中每天有4名职工在车站分三个班次轮班上岗,24小时不间断接发列车186趟,平均每12分钟就有一趟从这里经过,因此得到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也就成了网红。这个车站每天有一对列车去往凯里方向以方便附近的村民出行。

 说起六个鸡站的由来,众说纷纭。  一说,六个鸡站因为六个鸡村得名,同时六个鸡向贵阳方向有六个鸡隧道,也是因为六个鸡村得名。六个鸡村,传说是官员征收皇粮的时候,此地太穷只能征收到六只鸡而得名;二说,国民时期,因为该村到炉山县城远,县里要村里每年给政府上缴6只撮箕,随着历史的原因逐渐把“箕”念成了鸡,六个鸡就由此而来,一直到今天。当然该村还叫六兴村。

六个鸡村
六个鸡村
六个鸡村
六个鸡村
六个鸡火车站
六个鸡火车站
六个鸡火车站
六个鸡火车站
六个鸡火车站

中国茶海又名永兴茶海,位于湄潭县永兴镇和复兴镇境内,地处326国道两旁,交通便利。这里丘陵起伏跌宕,茶树种植依山顺势,绿野遍地,绵延不尽,连片茶园近4.3万亩,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茶海,是典型的生态绿色产业。身临其中,满目葱绿,清新的空气,伴着浓浓的茶香,沁人心脾,犹如置身于绿色的海洋,美不胜收。(门票30元/人,60岁以上免票、区间车票20元/人)

湄潭是"贵州茶业第一县",湄潭县茶园面积已达36.5万亩,其中投产茶园28.5万亩。

打算来十二背后时,我对这个名字很感兴趣,专门上网了解了一番:

十二背后旅游风景区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境内,一个未被大众旅游过度开发的原生态的旅游度假胜地-——中国旅游的最后一把匕首。这里有横跨七亿年时光的中国最长溶洞,同时峡谷绵延,天坑幽深,地缝神秘,温泉滋润,是喀斯特地貌的经典呈现,并且汇聚了洞、林、山、水密布齐全的生态组合,各种优质旅游资源高度密集,中国仅有,世界罕见。

十二背后旅游风景区下辖贵州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双河谷景区)、贵州清溪峡景区和中国大地缝(地下裂缝)三个大的景区。在绥阳这片土地上拥有600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

其中,中国大地缝前生叫做油桐溪大地缝,当地人也称为十二背后大地缝和地下裂缝,位于北纬30°唯一一片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宽阔原始森林深处,幽深难测,历史以来,人迹罕至。只留下当地人令人生畏的传说……

这段神秘诡异的大地缝,在当地流传着很多版本,有人说有十二条岔道,有人说有十二口深潭,还有人说这条深沟转了12道湾,这很多很多的解释实际上都是当地人的一种猜测,人们在谈论它的时候都会加上"据说"。直到有驴友到这里探险发布了穿越十二背后的游记,之后,当地旅游部门也组织对它进行探寻,媒体开始报道,十二背后,这才从最初的朴素迷离中浮出水面。

后来,江苏银河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在这里考察时发现了这里的美景(因此被媒体朋友誉为哥伦布·陈),然后立即着手投资开发建设,注册贵州十二背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开发打造,并将十二背后升级为大旅游区的主品牌。现在的中国大地缝景区,是十二背后旅游风景区的压轴之作正在建设中。

用十二背后来做目的地的品牌名称,有几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十二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王字,王的背后,寓意被隐秘的风景之王!

第二层含义:十二可以理解为一个形容词,按十分制打分的话,十二背后的风景有"十二分",可想而知其风景秀丽程度超出你的想象;同时,十二也是一个很圆满的吉数;背后,一般指鲜为人知的未被大众旅游过度开发的原生态美景,背后之美,也符合了旅游区的资源特性,充满了神秘感。

因为十二背后景区是个体资本开发的,不参与今年贵州A级景点对广东人免门票的活动,60岁以上半价。十二背后景区双河谷景区和地下裂缝两个景区套票比较合算,168元/人。我们从中国茶海景区驱车90公里(1.5小时)下午4点到达中国大地缝景区并入住景区门口的怡馨农家,老板娘建议我们立马游玩中国大地缝景区,由于景区不是太大,两个小时就可以徒步一圈了,里面的景色太震撼了!地下裂缝景区——国内唯一洞中地下裂缝,洞内因有中国目前为止发现的唯一地下大裂缝而得名。裂缝由上至下,逐渐变宽,最窄处仅能一人侧身通过,全长1000米。溶洞分上中下三层,并通过地下河与其他溶洞贯通。洞内常年恒温15摄氏度,冬暖夏凉,空气清新,是负氧离子含量很高的一个天然氧吧。包含120处景点,罕见的卷曲石、石花、地下暗河、洞中瀑布、九曲十八弯洞道等喀斯特景观丰富,集观赏性和趣味性为一体。

地心之门

此处是一处无底洞,被称之为“地心之门”,是由暗河水常年溶蚀作用形成。目前探险家多次探测都没有探明它到底有多深和到底有多长,但明确它是通往重庆和桐梓方向。这是一处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许多的石花、石幔及卷曲石都分布在该洞中。

千人大厅:由于暗河冲刷导致的洞穴坍塌而形成面积有1500平方米,可以容纳一千多人。两边洞壁上钟乳石林立,景观众多,包括“唐僧取经”、“水晶吊灯”、“龙凤双烛”“恐龙饮水”等等。

十二背后地下裂缝景区与双河谷景区的距离非常近,只有10分钟的车程。5月10日,阴天、20°/12°,早上8.30我们就进入了双河谷景区。

双河谷由地下河谷、天坑、石膏洞组成,拥有丰富的地下岩溶地貌。"国内唯一地下河谷"、"中国天坑第一瀑"、"地下梯田奇观"、"高端度假客栈群",并称为"双河谷四绝"。双河谷景区游览面积比较大,借助景区车游玩时间需要3至4小时。

地下河谷,石壁造型多样、纹路美艳,河水碧绿深幽,哗啦啦的地下河流水声就像一曲生命的奏鸣曲,仿佛告诉你脚下还有一个世界的存在。看到石壁千奇百怪的造型,我不禁要赞叹水的力量,水的冲击力创造出这些鬼斧神工的作品,这里所有的一切都是世间最伟大的艺术臻品,亲临其境的感觉远比看照片看视频震撼多了,那种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无以言表。在这个洞内还有盲鱼、野生娃娃鱼等罕见的洞穴生物,是"国内唯一地下河谷"。

地下河谷水洞入口
地下河谷水洞
地下河谷水洞
地下河谷水洞
地下河谷水洞
地下河谷水洞
地下河谷水洞
地下河谷水洞
地下河谷旱洞

地下河谷水洞

地下河谷旱洞
地下河谷旱洞
地下河谷旱洞
地下河谷旱洞
地下河谷旱洞
地下河谷出口
地下河谷出口

走出地下河谷就是天坑了,天坑四周直矗的悬崖峭壁上植被茂盛,天坑天瀑从坑顶直泻而下,气势恢宏。坑底溪水涓涓、巨大的原生芭蕉林和成片的刺竹林交互生长,风景如画。这里负离子达到40万个每立方厘米,是黄果树的5倍。洞内”地下梯田“规模之大令人称奇。

天坑栈道:这条栈道的建造取法自然,栏杆像巨藤沿绝壁盘曲而上,卫护着1001级台阶。当你上完台阶后,便能进入又一处仙境之中——石膏洞洞口。当然,也可以选择观光电梯直接到达。
天坑四周直矗的悬崖峭壁上植被茂盛。
天坑天瀑从坑顶直泻而下,气势恢宏。这里是“双河四大奇观之一”

石膏洞

石膏洞距水洞的海拔约300米,和对面的天坑瀑布平齐。由于特殊的地质结构,几亿年前原本有水的这个洞因为地壳运动将它和瀑布分离,这里原来的河谷渐渐干涸,基本是常年无水,因此,也叫其为旱洞。洞内的洞壁上到处都还有河流冲刷的痕迹,大量的水流干涸后,洞内特殊的溶岩结构有一段形成了大面积气势磅礴的石膏,就是令人称奇的洞内“地下梯田”(“双河四大奇观之一”)。石膏洞洞口入口处坐车可到达这处巨大的旱洞,还可以在洞内乘车体验性游览,在历经4亿年形成的双河石膏洞中穿行,完成一次时空穿梭之旅。

地下梯田
地下梯田
地下梯田
石珊瑚:在钟乳石表面。下滴水流和水花溅出的水珠在毛细管水作用下粘附在洞壁或石笋、石幔的表面而形成的珊瑚状碳酸钙沉积物。
历经4亿年形成的双河石膏洞
历经4亿年形成的双河石膏洞
历经4亿年形成的双河石膏洞,洞顶的石钟乳群与平静的水面,相互呼应的水镜倒影形成了美轮美奂的海市蜃楼奇观,宛如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历经4亿年形成的双河石膏洞,洞顶的石钟乳群与平静的水面,相互呼应的水镜倒影形成了美轮美奂的海市蜃楼奇观,宛如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海市蜃楼
走出石膏洞是一段很长的旱洞,这里是藏酒的好地方。
我们入住位于十二背后地下裂缝景区门口的怡馨农家。
怡馨农家的鸡汤非常棒!

5月10日中午我们游览完双河谷景区,在怡馨农家吃午餐,吃饱饭继续下一个行程——红果树景区。这个景区也不参加贵州A级景区对广东人免票的活动,门票58元/人。

红果树景区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绥阳县境内,从十二背后双河谷景区开车过去1小时车程。据介绍景区中不仅拥有多种珍稀动、植物,更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因而得名:红果树风景名胜区,由于景区内的特殊地形丰富,瀑布、河流、溶洞、森林与奇山怪石为一体,可说是贵州山水风光的荟萃之地,有着"贵州地质博物馆"之美誉。2013年红果树景区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不大,全程徒步3小时足矣。如果只想看看红果树瀑布的模样,入口左走,前后半小时就行。也许该景区属私人投资,景区内建有很多现代化的设施,如直升电梯、魔毯之类的,一不小心就给套路了。

该景区已开发出天缘洞、天门洞、天星洞、滴水观音、象鼻山、天生桥、太平天国遗址、卧龙宫、水帘洞、瀑布等十余个景点。

天缘洞:斜长80余米,高约5米。
天门洞
古人遗迹:据当地居民反映,在天门洞早期开发时,曾在洞中发现古人生活的用火遗迹、石器、陶器等生活用品。证明数万年前即有人类在这里生活繁衍。
天星洞

天星洞:这是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溶洞,洞中有三个天窗,像三颗巨星照亮了洞厅,因而得名天星洞。洞中负离子含量高达1.6万个以上,洞内钟乳石造型怪异,特别是子午潭在上午10.40至11.30其间阳光直射潭面,金光灿烂,堪称天下奇观。

天生桥

天生桥是古溶洞垮塌后留下的遗迹,是罕见的天然桥梁,跨度达52米,桥宽6米,桥拱至水面30米,“桥梁”右下方有一喀斯特溶洞,洞口太平天国遗址犹存。岸边岩六清泉喷涌,流水潺潺,波光粼粼,“天生桥”又被当地人尊称为“龙桥”。

卧龙宫
卧龙宫
红果树瀑布:高35米,宽28米。丰水季节水势浩大,涛声如雷。
红果树瀑布
红果树瀑布
傍晚时分到达并入住绥阳市友聚合酒店,奔波了一天,该休息了。

看上图的晚霞多漂亮呀,可是天气预报显示,5月11日、12日均有中至大雨,我们本来想着11日游览绥阳县风华镇的双门峡景区的,果然11日早晨绥阳城下雨了,考虑到雨天户外游玩不方便,于是,11日我们直奔遵义市区。11日—17日的旅行见闻在《2024自驾游贵州小众景点(下篇)》分享。

2024-05-27发布 阅读量489

热门推荐

  • 重点推荐
  • 目的地
  • 景点
  • 美食
  • 购物
  • 地标
  • 文章
  • 问答
3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春风十里不如你,我在贵州等你
有人说西江千户苗寨现在已经很商业化了,酒吧很多,住宿条件不好,东西贵总之非常坑,这样的声音在网上不绝

伍天意6.9千22

鸟笼之乡,心在自由飞翔(贵州黔东南丹寨万达锦华温泉酒店之旅)
季节入秋,人们的目光从磅礴的海边转向山野秘境之中,而贵州丹寨万达锦华温泉酒店便是大家

富龙哥1.5万0

2020年的第一场旅行,我想去丹寨,寻找生活本来的美好
2020年的开头很“魔幻”,不少人计划的春节旅行最后都变成了宅家云旅行。还好现在一切

潮爸酷娃1.0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