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掠过,带动周遭的叶草欣然起舞,瞬间吹散初秋的闷热,继而丝丝凉爽锐意弥漫,令人为之一振。朝晖已放光彩,蓝天欲蓝,白云愈白,碧海无垠,涵拥着勃勃生机的长崎港湾,时而海鸥相逐,飞跃众舟桅杆,留下声声欢鸣;时而舟船竞发,犁开万顷碧蓝,激起片片白涟。
长崎,像一个硕大的环形舞台,将自身的一草一木凸显于蔚蓝的海洋,而温柔的海水深情款款,将长崎相拥入怀,又毫不吝啬地勾勒了其雅致的曲线,浑然天成。大海日夜滋润,令长崎清澈水嫩,神采飞扬;阳光温情抚摸,让长崎风姿绰约,顾盼生辉。
九月的长崎,正是迷人的模样。秋水长天,任一泓碧蓝相拥,楚楚动人,令人相见犹怜,且流连忘返。那里看不到原子弹爆炸后挥之不去的阴影。一甲子的悠然岁月,悍然荡涤了灾难的点点滴滴;东瀛人的智慧勤劳,早已焕发出废墟里的莺莺燕燕,惟有和平公园里原子弹爆炸的遗址,依然警示人类要和平相偕。
长崎自古就是日本对外开放的海港城市。三百多年前,日本闭关锁国,惟保留长崎作为国家唯一的对外窗口。日本通过这一窗口,谨慎地审视着当时的世界,而世界也通过长崎,感受日本本土的文化和日本人的内心世界。当时中国,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相继通过长崎,与当时的日本通商和文化交流。而其相传至今的“荷兰坡”就是一个佐证。
长崎的“荷兰坡”是一条蜿蜒而上的山道,两旁店铺点缀,洁净有序。山道通向山顶,中间有大浦天主教堂和哥拉巴花园,坐拥一隅,俯瞰长崎蓝天碧海的港湾。大浦天主教堂坐落山腰,庄严肃穆。其尖顶建筑,直指苍穹,上达天听,昭示上帝眷顾着长崎;而洋溢着西洋风情的哥拉巴花园,则是一组零落的西洋别墅。当时聚集着满怀理想而来的外国商人,为推翻幕府而奔走仁人志士,以及渴望西洋学问的有志青年,因为当时的长崎让人们憧憬着日本的新纪元,并相信新纪元的曙光已经来到。
从哥拉巴花园的平台或阳台,眺望着近在咫尺的长崎港,在海天一色的画卷中,益发生机盎然,而湿润的海风拂面而过,顿觉神清气爽,令人有衣袂轻扬、缓吟独舞的感觉。日本在此与西方碰撞,于碰撞中感受世界发展的韵律,从而激发日本上下改革开放的意愿。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长崎功不可没,且居功至伟,因为始终开放的长崎,让日本看到了与世界的差距,并有着奋起直追的动力,全心致力于明治维新的成功,才有在当今世界列强中有着日本的一席之地。
活力四射的长崎,让东瀛民众充满敬意,庆幸始终有着与世界交流的桥梁,
静谧恬美的长崎,使世界人民满怀憧憬,感受依然有着和自然亲善的乐土。
2012.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