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富林行记
行程天数
1天
2021年10月1日。携儿前往上海松江区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游览。
广富林文化遗址是上海历年发掘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考古遗址,被誉为上海文化之根。1958年当地村民在开河时发现了广富林古文化遗址,之后考古部门进行四次考古发掘,发掘出崧泽文化地灶1处,良渚文化墓葬32座,广富林文化墓葬8座。
广富林遗址的发现对上海具有特殊意义,不仅获得了“广富林文化”的考古学命名,增补了上海古文化文明的组成系列,为环太湖地区增添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填补了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谱系的空白,同时得证上海最早的城镇并非文献所载的唐代,而是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汉代。
早在5000年前,广富林一带就有先民劳作生息。东周至两汉时期,广富林成为规模较大的聚落或城邑。“斜月未堕山,烟中市声起”,元明清时期广富林因有集市而人烟稠密、商贾辐辏。广富林古文化遗址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广富林遗址公园朱雀门入园,来到广富林湖边的广富林文化展示馆。
这组由三个大屋顶和十多个小屋顶组成的建筑群如同漂浮在水上,如诗如幻。
水面上只有屋顶,是否隐喻上海文化之根的深厚底蕴。进入展馆,步入设置在水下的展厅,通过考古记忆、先民活动、城镇兴盛等场景展示,在时光隧道中体验和了解松江乃至上海历史发展的脉络。
离开广富林文化展示馆,来到木艺展示馆,馆内收藏和展示的徽派古民居建筑木雕部件令人驻足。木雕题材取自历史故事、戏曲人物和吉祥图案,体现了儒家教化寓意,代表着明清时期江南木雕的巅峰水准。
在广富林遗址公园内重修的知也禅寺吃了碗素面作午餐,来到禅寺东侧的富林塔前。这座新建的仿晚唐建筑风格的三重檐塔下是古陶艺术馆。
馆内展示不同时期的古陶器,其中就有唐代陶器艺术品。
离开古陶艺术馆,前往广富林文化遗址考古研究展示馆。途径一片名为“仟陌印象”的稻田和红菱池塘。稻田水稻已在收购,正在举办割稻体验活动,主办方之一是知也禅寺,这些稻田似是知也禅寺的禅米田。
红菱塘内有两个农民正在采菱,采红菱原本是一幅水乡美丽画卷。
广富林文化遗址考古研究展示馆内展示了一部分广富林遗址出土文物。馆内两处区域玻璃地板下是考古遗址,不知是场景仿制还是实景真迹?
离开广富林文化遗址考古研究展示馆,一路南行,经过广富林遗址核心保护区。
这里的地下应该还有丰富的古代遗存,是值得人们驻足凝望和默然沉思的地方。
来到遗址公园西部的一处仿古建筑群,那里有关帝庙、魁星阁、城隍庙、皇亭阁、书香楼等新建建筑,朱栏画栋,画面感很好。
登上御赐桥,桥西就是广富林郊野公园。
站在桥阁前看广富林遗址辰山塘两岸景色,思古之幽情油然而生。
回到广富林湖畔,来到位于湖中小岛上的陈子龙纪念馆。
陈子龙纪念馆北侧就是陈子龙墓,这是一处历史文物古迹,1987年9月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子龙 (1608-1647年),字卧子,号大樽,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末复社、几社领袖,与夏允彝一起被世人并称为“陈夏”。陈子龙是明末著名文学家,被公认为明代词人之冠。明亡后,两社杰出之士坚持抗清,相继蹈义成仁。清顺治四年(1647年) 陈子龙被捕,五月十三日在清军押他前往南京的途中,陈子龙乘看守不备,投入云间第一桥下古浦塘,年仅40岁。陈子龙弟子冒险找到其遗体,几经辗转,归葬于广富林村陈氏祖茔。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廷追谥陈子龙为“忠裕”。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立“墓田碑”碑石。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建碑亭。
陈墓后来年久失修,断碑蔓草,一丘荒冢。1987年修葺,修复后的陈子龙墓墓室为三穴砖砌券顶,坐东向西。墓室前矗立着清代乾隆时期的原墓碑,高2米。
墓平台南侧是清代乾隆时期“墓田碑”原碑石,不过字迹大多已模糊不清。
走上广富林湖上的钱公栈道和纤夫桥远眺,夕阳下的陈墓和广富林文化展示馆浮现烟波之上,别有一份苍茫之感。
沐着夕阳余晖,来到骨针广场。骨针是先民编织衣被和渔网的工具,有着象征意义。
骨针广场北侧就是广富林遗址核心保护区,西侧天牛坡下是天牛塘,塘边有晒书台。传说台上原有一块大如八仙桌、带有血脉经络、平面光滑的晒书石,在石上玩耍的小孩将来不是文臣就是武将,后来石沉杜家浜浜底,此处空剩晒书台。
落日余晖映照天牛塘,半塘瑟瑟半塘红黄,这是广富林留给我别有韵味的送别画面,一切尽在夕照里。
推荐阅读
201****1206.3千11
散打猫santa_cat7.2千9
贤僧1.0万12
贤僧2.6千12
Hi.逸清4.1万11
胡恩泰8.4千12
扫雪1.2万17
潘潘三条子Pandy4.6万15
林琛Live4.7万22
雄鹰王浚6.1万11
唐伯虎20127.7万13
亚亚头7.8万19
雄鹰王浚8.5万11
唐伯虎201210.0万18
老江湖行6.8千13
洛洛carol4.9千18
萧何有个火柴人3.9千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