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民族采风:云南西盟阿佤山拍摄记(图)
云南、西盟等3地

民族采风:云南西盟阿佤山拍摄记(图)

出发时间

11

行程天数

45

和谁出行

和朋友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哎),架起幸福桥(哎),道路越走越宽阔。(哎),江三木罗歌。这首七十年代由作曲者杨正仁创作并广为流传的歌曲《阿佤人民唱新歌》曾风靡一时。不知有多少人从著名女中音歌唱家罗天婵那情感真挚的歌喉中认识了地处我国西南边陲的佤族同胞。

云南阿佤山村寨(摄影:冯赣勇)

1998年11月6日至8日,《中国民族体育》摄制组前来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拍摄。几十年后,当记者亲临这片土地时,很自然地想起了这首歌曲的旋律,使记者对这里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倍感亲切。不仅如此,佤族还是我们《中国民族体育》剧组来云南正式拍摄的第一个少数民族,因此更给记者留下了难忘的阿佤山情怀。

阿佤山日出(摄影:冯赣勇)

  佤族作为中国古老的土著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苍源、澜沧、双江等县。一部分散居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佤族先民在周秦时期是“百濮”人的一支,被称为“濮子蛮”、“古喇”、“哈瓦”等。汉晋时期“濮”人生活的澜沧江和红河以西的广大地区,如今仍然是佤族人民主要聚居的家园。这里与缅甸联邦共和国接壤的崇山峻岭连绵起伏,故被称为阿佤山区。阿佤山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阿佤山云海(摄影:冯赣勇)

  11月6日一早剧组驶离下榻的思茅宾馆前往300多公里的西盟,当晚抵达修整一晚后于翌日开始工作。我们来到西盟的第一项任务是拍摄阿佤山的日出。11月7日凌晨五点多,我们的汽车在漆黑的夜色中沿着阿佤山的山道缓缓爬行。终于在一个较为理想的山坡上架起了机器,在瑟瑟的寒风中苦等了近一个小时,天边出现了一缕红色的亮带,大家顿时兴奋异常。随着亮带中心部位逐渐显露出金红色的光芒,瞬间太阳露出了一个角,不久太阳慢慢从地平线升起,远处天际的霞光渐渐四射,阿佤山下的云海也清晰可见,蔚为壮观。这时天空逐渐亮起来,新的一天开始了。在以后的几天中,我们在这里留下了佤族同胞们表演的众多绚丽多姿的传统文体活动的宝贵影像资料。

舂米舞(摄影:冯赣勇)

  当日下午在西盟开始相继拍摄佤族《舂米舞》、《木鼓舞》、《剽牛舞》、《摔跤舞》等一系列佤族传统民族舞蹈。清晨的阿佤山寨总是在淡淡的晨雾和袅袅的炊烟中醒来,阿佤人一天的生活和劳动,通常是在寨子里的牛铃声和妇女的舂米声中开始的。佤族的各种民间体育娱乐活动虽然丰富多彩,但大多都与歌舞紧密相连,是劳动和生活给了佤族人民深厚的创作源泉。《舂米舞》就是从妇女舂米演化而来。过去,阿佤妇女每天生活中的第一件事就是舂米。每当雄鸡报晓,天色还朦胧未亮,竹楼外的春碓旁便隐约可以看见妇女们忙碌的身影。她们抬来稻谷,抡起舂杵,接着“嗵-,嗵-,”的舂米之声就会在晨曦的阿佤山中回荡,而勤劳的舂米姑娘往往是小伙子们择偶追求的对象。

舂米舞(摄影:冯赣勇)

  在佤族人的创世神话中,妇女舂米的舂杵还曾为人类成为天下万物之王立过大功。相传在天地出现之初,大地上的高山平原、湖泊大海形成之后,天板却慢慢往下降,正当地球上的万物将毁于一旦之时,一个正在舂米的妇女,手握舂杵,不慌不忙地向上一顶,“轰隆”一声把天板顶了回去,从此天再也不会塌下来了。这当然是一个神话,但每当阿佤人讲述它时,都有一种崇敬之情。因为手握舂杵的妇女实实在在地撑起了阿佤山的半边天。

木鼓舞(摄影:冯赣勇)

  《舂米舞》是佤族人民十分喜爱的一项文体娱乐活动。现代表演的舂米舞鲜明地体现了阿佤人劳作与娱乐的完美结合。一家舂米大家帮,歌声伴着碓声起,舞步围着歌声转,在不知不觉之中,随着香喷喷的红米被舂出来,青年男女们都沉浸在一片欢乐幸福的海洋中,这是一幅多么美丽动人的图画。舂米舞不仅表现了佤族姑娘勤劳勇敢的精神面貌,而且还反映了佤族青年在劳动中团结协作的动人场面。

木鼓舞(摄影:冯赣勇)

  木鼓是佤族人民的骄傲,更是佤族人历经时代变迁、从贫困走向富裕、由愚昧跨入文明的历史见证。在阿佤山区,到处可以听到雄浑激昂的木鼓声。在阿佤人的传说中,留下了许多关于木鼓的故事。其中提到阿佤人的祖先从山洞出来后不久就有了木鼓。木鼓,佤族人把它视为一种神圣的器物,因为它是母亲的象征。据说这种观念来源于母系社会,每逢战争或大的祭祀活动,敲响木鼓,人们仿佛听到母亲在召唤,便会从四面八方赶来。今天,木鼓已渐渐失去了号召作用,演变成佤族民间舞蹈中不可缺少的打击乐器。其中《木鼓舞》是最为典型也是最受佤族人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

剽牛舞(摄影:冯赣勇)

《木鼓舞》粗犷豪放,飘逸潇洒,伴随着铿锵的木鼓声,颇具现代迪斯科的味道。木鼓舞表演时,首先由一名敲打芒锣的健壮男青年上场,在他的领舞下,一群男女青年出台。剽悍的男子们挥臂用木杵敲击木鼓,手拉手的女子们排成排或围成圈,甩着黑色的长发随着鼓声的节奏翩翩起舞。随着长发的甩动,那戴在颈上的银项圈也会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构成了一幅幅优美和谐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

剽牛舞(摄影:冯赣勇)

  佤族妇女以长发为美,年青妇女常常将瀑布似的黑发直泻腰际,浑身洋溢出一股粗犷自然的青春气息。佤族妇女的乌黑漆亮的长发,常被她们展示在各种舞蹈中。

如今的木鼓舞早已逐渐淡化了宗教祭祀的色彩,演变为一种具有娱乐和表演性的群众舞蹈。阿佤人通过跳木鼓舞表达了佤族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在阿佤山寨,每当歌舞表演的时候就像过节一样热闹,众多乡民会从四面八方赶来观赏。

长发飘飘(摄影:冯赣勇)

《剽牛舞》取材于佤族的剽牛活动。剽牛是佤族重大祭祀活动拉木鼓进行到高潮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剽牛活动主要在主祭家进行。将待剽杀的牛拴在牛角叉上,用长杷铁镖戳进牛肋部,牛倒地死后,将牛大卸八块。剽牛场上最能表现佤族男子汉的强悍和勇猛,剽牛后的分肉过程往往非常热闹和刺激,由众多男子争抢牛肉,谁抢的肉最多谁就被公认为最强者。最后由佤族姑娘把牛头献给他,以示庆贺。“剽牛舞”更多地以虚拟化的舞蹈语汇来展示剽牛的过程。

佤族舞蹈(摄影:冯赣勇)

舞蹈开始,在音乐的伴奏下,两队手持长杷铁膘的男子和嘴咬利器的妇女随着强劲的节奏首先跃舞登场,接着引出一名强壮的剽牛汉子,在舞蹈进行中,原来徒手上场的剽牛汉子拿起了长杷铁膘挥舞着表现剽牛的动作。整个舞蹈在男女们的群舞中突出剽牛者的勇猛和剽悍。剽牛舞通过动感极为强烈的舞蹈动作以及动人心魄的佤族歌唱,艺术性地再现了热烈刺激的剽牛场面,同时鲜明地反映了佤族人民能歌善舞的天赋。

佤族舞蹈(摄影:冯赣勇)

  佤族有一个以表现青年男女谈恋爱为内容的《跺脚舞》深受乡民们的喜爱。《跺脚舞》也称《摆脚歌》,它取材于被佤族青年男女称作“串姑娘”的传统恋爱风俗。串姑娘这种恋爱方式在旁人看来也许感到很奇特,因为佤族青年男女这种“串姑娘”式的谈恋爱,不是一对一对地谈,而是一群一群地谈。由于阿佤山区受亚热带气候的影响,通常十五六岁的佤族姑娘就已经发育成熟,出落的很漂亮了,这也就意味着她们从此可以参加串姑娘的活动。

跺脚舞(摄影:冯赣勇)

  每当一天的劳动结束后,夜幕降临,三五成群的小伙子们便相约而聚,弹着三弦,吹着竹笛,一起来串姑娘。姑娘们也与几个相处较好的伙伴聚集在其中一个人的家中,等着小伙子们来串。而此时姑娘的父母对来串的小伙子们表示过礼节性的欢迎后,便会回避,以便让年轻人无拘无束地欢笑。

佤族姑娘(摄影:冯赣勇)

  在恋爱期间,无论姑娘还是小伙儿都可以同时拥有几个恋人。那些勤劳善良的漂亮姑娘有时甚至会有十几个恋人。这是姑娘魅力的体现,佤族的习俗和舆论不会对此有任何非议,恋人们之间也不会因此而争风吃醋发生冲突。其实,串姑娘这种集体性的恋爱活动,男女青年们并不完全以婚姻为目的,更多地是把它当作一种社交活动来进行。

拍摄现场留影(摄影:郭刚)

  《跺脚舞》的动作虽然没有《木鼓舞》与《剽牛舞》的那种粗犷,但却富有一种十足的韵律感。它的舞姿轻盈飘逸,更多地体现了佤族青年男女们相互爱慕的那种纯真之美。无论听那悦耳悠扬的笛声,还是看那双双对对的翩翩起舞,都会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欢快之感。跺脚舞以男女青年们舒展而优美的舞姿,十分细腻而形象地表现了串姑娘--这种佤族青年男女相互表达爱慕之情的独特方式。

摔跤舞(摄影:冯赣勇)

  如果说佤族的《木鼓舞》、《剽牛舞》和《跺脚舞》作为传统民间舞蹈,更多的是以娱乐性为主的话,那么以体育与舞蹈相结合的传统《摔跤舞》则更偏重于竞技性。佤族的摔跤有“抱头摔跤”、“拧耳摔跤”、“揪头发摔跤”、“搂腰摔跤”等等。佤族的摔跤比赛通常是阿佤山逢年过节或遇有喜庆之日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之一。每当比赛时,往往会引来众多乡民的围观喝彩。那场景既紧张又激烈。《摔跤舞》是在摔跤的基础上经过舞蹈艺术化的再现。尽管这样,“摔跤舞”以其独有的传统特色,诙谐幽默但又不失激烈的对抗,仍然具有较强的观赏性。

与佤族妇女留影(摄影:胡晓飞)

摔跤舞先是在众多青年男女呐喊助威之下,以单对上场竞技。随着比赛的进行,开始捉对厮杀。场面也逐渐趋向白热化,高潮不断迭起。有的对手,势均力敌相持不下;有的则交手不足几下就被掀翻倒地。小伙子们不断地为自己的同伴呐喊加油;姑娘们欢快的舞蹈也助威不停。整个表演妙趣横生,大家都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中。摔跤舞是佤族将健身与娱乐相结合较为完美和成功的一项活动,它表现了佤族人民的智慧和团结拼搏的奋斗精神。

阿佤山拍摄现场(摄影:郭刚)

  佤族的服饰很有特点,它因地而异。我们所拍摄的西盟阿佤山地区的服饰较有代表性,体现了佤族的传统特点。男子用黑布或红布包头,上身穿无领短衣,裤子短而肥大,赤脚,身佩长刀,青年男子颈带竹藤圈。妇女穿无领短衣,下穿围裙,小腿上缠以裹腿布并套若干藤圈。头戴银或篾箍,耳戴大银环,并有红黑线穗。颈戴银圈和料珠数串,腰围几道藤圈,腕上戴银镯,赤足。佤族女子的服饰复杂,也较特别,故容易识别和记住。

阿佤山中缅边界(摄影:胡晓飞)

  佤族是一个自强不息、虚心好学的民族,早在五十年代阿佤山人民就告别了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自那以后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在劳作之余,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体育娱乐活动更给这个古老的民族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活力。如果说舞蹈能给勤劳的阿佤人带来无尽的快乐,那么体育则给勇敢的佤族人民以强健的体魄。

中国民族体育摄制组在阿佤山

  阿佤山之行虽然已成为美好的记忆,但那种挥之不去的情怀至今犹存。如画的风光、古朴的山寨、欢快的歌舞和质朴的乡民都历历在目。这一切使记者认识了一个值得回味与敬仰的少数民族。偶尔那首《阿佤人民唱新歌》的旋律还会在耳畔回响:村村寨寨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图文:冯赣勇)

2022-06-22发布 阅读量5.1千

热门推荐

  • 重点推荐
  • 目的地
  • 景点
  • 美食
  • 购物
  • 地标
  • 问答
29
12
11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民族采风:云南西盟阿佤山拍摄记(图)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

冯赣勇5.1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