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旅游:磴口黄河三盛公风景区揽胜(图)
行程天数
3天
和谁出行
和朋友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有一个位于黄河之畔的黄河三盛公国家水利风景区。2016年7月29日,记者利用在内蒙古磴口的一段闲暇时间,走进这座有着“化腐朽为神奇”之称的著名自然风景区。
景区前机器人(摄影:冯赣勇)
由于记者就下榻在三盛公大酒店,所以离三盛公风景区近在咫尺。在酒店斜对面不远处就是黄河三盛公景区的所在地。来到景区门口最先映入人们眼帘的是由两个废弃金属材料制作成的机器人造型,他们一边站一个,合举着一块彩色的宣传牌。走近前一看上面写着“三盛公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方。这里随处是创意,步步有惊喜!”几个色彩斑斓的艺术字,很有视觉冲击感。
蒙汉英景区标志(摄影:冯赣勇)
经过宣传牌来到景区的大门前,只见右侧的巨石上镌刻着蒙汉英三种文字的“黄河三盛公国家水利风景区”;左侧是一块荧光屏,上方是“中国内蒙古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中间正上方是三盛公景区的中英文Logo,下面的横幅荧光屏上显示着“您即将进入生态 环保 低碳 和谐 欢乐之境”。
三盛公风景区(摄影:冯赣勇)
来到游客中心,三盛公景区的经理助理马慧与接待经理王亚蓉先后热情地接待了由《绿色中国》杂志编辑、记者张志国与北京旅游商会全成亮等人组成的记者一行。马慧首先陪同我们乘环保车来到景区刚建成不久的烧烤野炊度假营地。
水利枢纽大水闸(摄影:冯赣勇)
途中,马慧简要地向记者一行介绍了景区的情况。马慧介绍说: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位于黄河干流的上中游,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拉善盟阿左旗接壤处;分布于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原名三盛公)东南的黄河干流两岸,总面积129.31平方公里。
黄河大水闸留影(摄影:张志国)
中心景区距乌海市83公里、银川市265公里、临河市60公里、呼和浩特市480公里。包兰铁路、110国道、京藏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是西北旅游线路的一颗新星。风景区以良好的生态,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2005年10月,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同心锁景观(摄影:冯赣勇)
1961年5月13日,中国在黄河上自己设计和施工的内蒙古三盛公水利枢纽截流成功。这是河套水利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内蒙古河套灌区是中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1959年国家投资5000多万元在河套灌区上游的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境内兴建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是根治黄河水害和综合开发黄河水利第一期工程的主要项目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平原引水灌区,并且还是黄河上唯一的以灌溉为主的一首制引水大型平原闸坝工程。工程造型别致,宏伟壮观,气势磅礴,素有“万里黄河第一闸”之称。
侧面看大水闸(摄影:冯赣勇)
不仅如此,这里还是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巴彦淖尔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由磴口沙漠湖泊园区(纳林湖景区、冬青湖景区、黄河三盛公景区、乌兰布和沙漠景区、刘拐沙头景区、奈伦湖景区)和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园区2个园区(7个景区)组成。
三盛公的晚霞(摄影:冯赣勇)
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形成了集山脉、沙漠、高原、湖泊和河流于一体的地貌景观,属于国内罕见的多种地貌单元交汇的综合性地质公园。高耸入云的阴山、浩渺如烟的沙漠、险峻多姿的石林、奔腾不息的黄河、一望无垠的草原、星罗棋布的湖泊、珍贵稀有的恐龙化石、典型的地质剖面、与闻名遐迩的阴山岩画遗迹凝聚人类智慧的黄河水利枢纽工程交相辉映。它不仅是进行地质科学知识普及的天然博物馆,也是旅游休闲度假的胜地。
景区野炊营地(摄影:冯赣勇)
转眼来到了野炊露营地,只见这里分别由几个大小帐篷、安乐椅、大铁锅等组成。王雅蓉经理指着陆地上的众多干柴说,这些都是树上掉下的废柴,游客们周末来此,大多以家庭为单位组成,自己到周边拾取这些废柴,我们提供场地、炊具,游客们则自己带着鸡鸭鱼肉和调料进行烧烤烹饪。
露营休闲营地(摄影:冯赣勇)
这时一股鱼香味儿飘来,原来在旁边的一个大铁锅中,一位游客正在炖着黄河大鲤鱼。王雅蓉带我们走进帐篷内,只见所有的桌椅均是由废弃的汽油桶、树木墩组成。在烧烤区的不远处是这里户外拓展训练营地。看来这里能吃能玩,周末肯定会吸引不少度假的人们纷至沓来。
三盛公景区留影(摄影:冯赣勇)
王雅蓉领着记者一行来到景区中的黄河码头,这里刚好是黄河主河道上,号称为中国黄河上最长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大水闸的一侧,所以水面不仅极为宽阔,而且水质还很清澈。记者一行首先乘游艇在黄河兜了一大圈,驾驶员在水上闪转腾挪,任意让游艇做出种种倾斜的角度而全速在水中劈波斩浪,伴随着游艇后面留下的一串白色的水线,艇上刺激的欢乐尖叫声此起彼伏。
飞驰的游艇(摄影:冯赣勇)
登岸站在码头上面向黄河,王雅蓉介绍说: 我们三盛公景区内分布有大量的黄河湿地和黄河流域难得的天然河滨沙滩。黄河上游左岸是神秘壮美的乌兰布和沙漠,右岸为神奇苍茫的鄂尔多斯高原。除了水域外,林草覆盖率可达80%,各种乔、灌木有几十个品种,野生动物100多个品种,湿地面积2万多亩,可耕地7万多亩,生态资源特别丰富。每逢冬季,还有黄河特有的流凌景观和黄河冰凌壮景。
黄河岸畔景观(摄影:冯赣勇)
还有,您们看不远处黄河上这座无比壮观的大水闸,这就是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的精髓,她恰似黄河总干渠这条血脉的心脏,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航远、公路运输、发电及工业供水,渔业养殖综合利用的闸坝工程。拦河闸全长309多米,巍然屹立在波滔滚滚的黄河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成为八百里河套独特的人文景观。而我们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主要是以枢纽工程所辖的58.1km黄河河道及其管理保护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确立的。
原生态景致(摄影:冯赣勇)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渊源,黄河的内在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她以其博大的精神,雄浑的气势、特有的神韵令人向往。黄河不仅养育了中华民族,而且养育了河套儿女,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这里的人们对黄河的认识和依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黄河文明和水利文化。
巨型古筝(摄影:冯赣勇)
不仅如此,我们三盛公风景区之所以打出“低碳环保”的概念,主要是一切自然景观均以原生态为观光地,一点一滴都不去破坏其自然的生态环境。而园中的一些景观,也全部都由废弃的金属等材料制成。像黄河水坛、动物狂想园、大型艺术雕塑园等景区,一会儿你们都能看到。
三盛公芦苇荡(摄影:冯赣勇)
在马慧的带领下,记者一行首先乘电动三轮车前往“黄河水坛”景区。途中,看到在道路两旁均是野生的各种植物以及一片片不规则的芦苇荡。马慧说:我们景区大约有野生植物 94 科 378 书 918 种,其中蕨类7科7属12 种,余下为种子植物。种子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728 种,其中多年生草本占优势,共 566 种,占野生植物总数的 61.65%。另外,有木本植物36 科 78 书 178 种,以灌木为多,乔木仅占31种。其中有干草、花棒、麻黄、锁阳、沙棘、梭梭、蒙古扁桃、绵刺、裸果木、肉苁蓉等多种名贵药材和稀有植物。
黄河水坛的格言(摄影:冯赣勇)
说话间,我们抵达了“黄河水坛”景区,马慧指着眼前硕大的一片芦苇荡说,我们正在设计一个类似八卦迷宫的水阵,游客如果想前往“黄河水坛”一观,首先要经过这道长度9999米水道的八卦水域迷宫,否则就到不了近前,这无疑又为观赏“黄河水坛”景点,平添了一些调动游客智慧的乐趣。
黄河水坛主体雕塑(摄影:冯赣勇)
来到近前,只见“黄河水坛”是由直径339米底层平台和中心平台组成。其中,中心平台的圆心是高10.9米的展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立体黄河景观的不锈钢结构雕塑,外围是12扇高6.6米、宽3米镌刻着中华水文化中的名言警句、诗词歌赋等,而这些景观所用的材质均为退役的水闸门。看着正中心黄河从起点到入海的整个造型立体雕塑,很像是一条腾飞的巨龙,如果让人不带周边关系猜测的话,未必就能马上看出这是“黄河全景图”的立体造型。
多脚嗜血怪(摄影:冯赣勇)
离开“黄河水坛”来到一片好大区域的“动物狂想园”。整座园区以时间为主线,按史前动物、近现代动物、未来动物和星际幻想动物四个板块,将生命演化长河中曾经出现的和将来有可能出现的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制成17个仿真玻璃钢雕塑,与园区较为原始的生态环境形成有机结合。
金属雕塑《私语》(摄影:冯赣勇)
缓行穿越园中,人们会看到这里从远古到未来的各种动物造型令人目不暇接,如果说像已经绝迹的恐龙也就罢了,但是像人鼠、巨型地獭、多脚嗜血怪等这些未来世界可能会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其形象怪异、面目狰狞,看着就不寒而栗,这种创意真是好超前。
金属雕塑造型(摄影:冯赣勇)
最后来到金属艺术雕塑园,马慧介绍说,这里是大多数艺术院校学生们的杰作。果然只见各种造型比比皆是,从人物、植物、动物到景物,以及各种物体、建筑等等,无不充满了奇思妙想的创意,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而记者最欣赏的莫过于园中不少五颜六色的自行车造型,原来这是垃圾桶,真是绝妙制作啊。看着那些用废金属制作的艺术雕塑,不禁让记者想起在以色列戈兰高地看到的那些利用废弹片制作的金属雕塑,两者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自行车垃圾桶(摄影:冯赣勇)
观光游览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真是给记者太多的收获与惊喜。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巧妙结合,所有废弃之物变废为宝赋予其新的生命,带给人们以艺术熏陶的同时而产生无尽的遐想空间,从而获得美的享受,这是多么的不容易,而在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做到了,虽然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空间,但是随着时间的进程,记者深信,三盛公风景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好。(图文:冯赣勇)
推荐阅读
冯赣勇6.2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