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冬至游花城之三:陈家祠
出发时间
12月
行程天数
5天
人均花费
4.0千
和谁出行
夫妻
清代光绪元年(1875年),广东东莞有一个小孩考中了秀才。这个孩子本无名,中了秀才之后,大家才知道其名陈伯陶。光绪五年,陈伯陶参加了乡试,并得到头名,也就是“解元”。那时候的乡试是在各地贡院举办,广州贡院现在已经没有了,因为盖成了中山大学。陈伯陶乡试中了头名当然就要进京参加下一年的会试,他就在广州备考,结果因为家中变故没有去成。这一下就耽误了好几科,一直到光绪十八年(1892年)才又有机会参加壬辰科会试。陈伯陶很早就在广州上学,学校就在越秀山下,叫做菊坡精舍,老师是岭南大儒、东塾先生陈澧。陈伯陶常在广州流连,深感行动不便、坐卧不安、居无定所、食不果腹。他便联合了几位在广州求学的陈氏学人,发起一项倡议,要在广州建一座会所,类似于现在的广东驻京办事处。这座会所可以让省内陈氏子弟来广州上学的时候有地方吃住,而且可以给来省城见官、纳税的陈氏族人做歇脚之用。陈姓在中国是大姓,广东的陈氏肯定不止一族,陈伯陶和那些发起人就到处联络,结果是一呼百应。光绪十四年(1888年),筹备组在广州置下了地,开始盖房。光绪十八年(1892年),陈伯陶赴京参加会试中了进士,又参加接下来的殿试,中了探花。消息传到广州族里,大家奔走相告,说是上天有眼,让我们的牵头人中了探花,这是保佑我们共镶盛举要成功。
这房子盖起来,那会所总要有个名字呀。那时候还不兴起名广陈大酒店,也没有广陈驻穗办事处的概念,要是直接起名陈家祠堂又怕朝廷打压。当时的官府为防止宗族势力做大,不允许广州市内建祠堂。因此,大家决定按照初衷起名陈氏书院。但是那些陈氏出资人还是希望把宗祠也放在里面,大家就数各自的族谱,发现往上怎么数也数不到一起。结果,捐资出钱最多的颍川陈氏就把自己家祖宗列做了广陈鼻祖。这个颍川陈氏鼻祖是东汉桓帝时期太丘长陈寔(念是),颍川是现在河南禹州。其实颍川陈氏第一人是田轸(念枕)),是他由田改陈,成为陈氏第一人。这个“陈”来自西周诸侯国陈国的名字,其第一任陈侯是舜帝之后裔陈胡公妫满(念归满),妫姓,有虞氏,名满。陈轸是陈胡公三十三世孙,陈太丘陈寔是陈胡公四十四世孙。不说了,反正他们自认为广东陈是东汉陈太丘的后裔。因此这座陈氏书院里还立下了广东陈氏太祖陈太丘的牌位,算是有个宗祠的意思。除此之外,凡是有出资的陈族,无论多少,都可以把自己族祖的牌位摆到陈家书院里祭祀。陈氏书院最终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陈氏书院作为陈氏子弟赴考中转站的功能没有了,但是宗祠的功能还在。其后,这里办成了实体学校,新中国之前最后是办了聚贤中学,新中国时合并进入广州四中。幸运的是广州市政府1957年就把陈氏书院列为文物保护单位,重修了建筑,办成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这座建筑1960年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此,这座一百多年的建筑保存得相当完好。虽然陈氏书院的大名是书院,但是民间还是把它叫做“陈家祠”。
北京自从金代就闹出来一个燕京八景,后来清代的时候被人涂改了几次。广州也有这么一个八景之说,也号称是自古以来就有,叫羊城八景。陈家祠因为不是太古,肯定近年才能混迹其间。这近年是近到哪年呢?说是2002年,雅号叫“古祠流芳”。既然算是八景之一,那就要好好宣传一下。对,在陈家祠前面立了一座石牌坊,这回是公家出资,不是陈家出资。
广州的这些景点门票很不贵,只有十元,非常有利于游客进入,而且回去还像我这样到处宣扬。售票处隐藏在一棵大榕树后面,以免影响景观。
买了票就可以进入门前广场看旗杆。这个旗杆的功用和之前在沙湾何氏大祠堂前面的旗杆一样,都是科举光荣榜的意思。因为这座陈家祠建造的晚,所以旗杆数量不多,好像只有中了进士的才能在这里竖旗。你看那上面,没有旗或幡,而是好几层花篮。
看过旗杆就要走到大门口看一看。
哇,太奇妙了!这个建筑可是太华丽了。这也是一座五间一启的王府大门,下面是一座二尺高台基,正面三间前有踏跺,这个台基应该是整座祠堂的台基。正面三间地面也是直通的,外面两边各有一间是包台。六根花岗岩檐柱,石刻横枋石刻雀替。人字墙硬山顶,抬梁式构架屋顶,檐下是镂空木刻遮椽板。
看看大门。木制门框,石刻横梁、石刻门楣,石刻门匾上刻着“陈氏书院”。全都刷了黑漆。
看看包台。
那个柱础很特别,第一次见这样的柱础,中间那么细不会断吗?
门口的两座石报鼓几乎和实际的报鼓一样大,石报鼓的基座上刻满了官样人物。
再看看门外的两座石狮,这是典型的南狮,男左女右。两座基座肯定是后补的。
最重要的是要看屋顶。单檐硬山顶,中间三间屋顶有升高,结果是屋顶上有九条脊,其中八条是垂脊。看看正脊上的装饰。
这正脊上面是双层装饰,下面是屋脊上一层灰塑,中间是“福禄寿图”,两边是“松鹤延年”和“功名富贵”。福禄寿两边还有一副楹联:“千寻松茂荫庭院,盈尺兰芳馥园林。梅开五福多瑞气,烟霭缭绕长寿花。”这一层灰塑上面又有一层陶塑,都是楼台亭阁和人物故事,一段一段的,每一段是一个故事,要想看懂就必须静下心一幅一幅研究。那正脊上有两条龙首鱼尾的鳌鱼,鳌鱼代表文运兴旺,所以立在这座书院门殿正脊上,算作是脊兽。屋脊陶塑上面还有制造商落款,因此不是三无产品。上面写着厂家是“文如壁店”,出厂日期是“光绪辛卯年(1891年)”。
门殿并排还有一边一殿,就是相当于倒座房。倒座房的外墙上还有一片砖雕。除了屋脊上的灰塑和陶塑,陈家祠的砖雕也是一大特色。这个砖雕非常精致,甚至可以说是精密,这幅砖雕说的是梁山泊聚义厅里众好汉的故事。神奇的是这梁山泊的聚义厅居然是岭南风格厅堂。人物头上都插着雉尾,表示是草莽英雄。
这间倒座房屋脊上和门殿一样,也是两层雕塑。下面一层灰塑是“千载百贤图”,这是松柏上的几只麒麟,代表吉祥,寓意后代人才辈出。上面的陶塑是江陵发生的故事,应该是诸葛亮舌战群儒。正脊上也有二只鳌鱼。
陈家祠门殿两边和倒座房之间各有一座小门,小门里面是一条长廊,从外面一直通到后花园。这个长廊叫做“青云巷”,因为直通南北,所以可以起到辅助通风的作用,来点穿堂风的意思。西侧这座小门上刻着“昌妫”二字,这个“妫”字肯定指的是陈胡公妫满。看来这广东陈家还是考证过陈氏的出处,知道最初是陈候妫满。但是妫满姓妫,直到三十三世孙田轸才改姓陈。小门上有仿木刻砖雕门罩,之上有硬山顶。硬山顶的屋脊上是一幅“桃园结义”灰塑。灰塑上面是手握棍子的一位君子,脚下有三条鳌鱼,这个应该是“龙伯钓鳌”,说这个争取功名是一项非凡的事业。
这座小门的左手是门殿的侧山墙,山墙的立面上也有很多砖雕。陈家祠主体建筑都是人字墙硬山顶,人字墙的垂脊端头有脊兽,都是陶塑狮子。上面这两座人字墙也是这样。
看完外面就可以步入正门,一进正门,迎面就是一架通天的四扇屏风。
这是四扇四抹隔扇门,上面是镂空木刻棂花,下面裙板是木刻浮雕,棂花和裙板图案是左右对称的。中间两扇棂花中部盾形外框里面是人物故事,其它都是吉祥花鸟。这两幅人物故事看上去是对称的,可是上前仔细一看,这是两幅连环画。左手也就是东边那幅,皇上坐在御座上要行赏,两边宫女举着打开的障扇,下面跪着二臣在争赏;这幅叫“御前争赏”。右手也就是西边那幅,皇上坐在御座上生气了,两边宫女打着的障扇合上了。皇上说:你俩在下面豁出命打一架,谁赢了就可以得赏。结果下面二臣摆开架势真刀真枪玩儿命了,这幅叫“御前玩命”。你说,就为了俩赏钱,俩顾命大臣这是何苦呢?
站到这架通天屏风侧面就可以看见岭南建筑的一个特点。
你会注意到,这座门殿的前面在木刻屏风这个位置是花岗岩檐柱;而这后面的花岗岩檐柱在屏风后面,屏风这里是金柱。也就是说,这座门殿屋顶后坡比前坡长,两边不一样。前后坡不一样长的屋顶是为了分配雨水,在中国西北雨水少的地方经常可以见到这样内坡长的屋顶,是为了在院子里多积攒雨水。广州这样雨水丰沛的地方按道理说应该外坡长,以免下雨时院子里积水太多。陈家祠门殿成心在中柱后面加一排金柱,难道就是为了安装一架四扇屏风?
转身看看第一进院子里的正殿,也就是祠堂的享殿。
从正面看,这座享殿和门殿基本一样,甚至规格还稍低,因为虽然也是面阔五间,但中间三间屋顶没有升高。大殿下面有三尺高花岗岩基座,殿前不仅有檐廊,还有月台。月台有一圈花岗岩栏杆,前面和东西两侧面是花岗岩扶手踏跺。这个月台的栏杆很特别。
花岗岩石刻栏杆,望柱上的柱头是石雕狮子,扇风耳,南派的。栏板芯是镂空铸铁,现在把这玩意儿叫“铁艺”。铸铁和花岗岩颜色对比非常大,所以这一圈栏杆非常显眼。栏杆上的图案都是表示吉祥的,有的地方怕来上香的人看不懂,就直接写上“吉祥”二字。
登上月台,观看这座正厅内部。
原来这座享殿叫作“聚贤堂”,这块匾上面的落款是南海陈厚田。这个陈厚田没有什么名气,但是你看这三个字,非常工整,饱满有力。而且按照规矩,“聚”字的下半部分要反过来写,以免钩住紧挨着它的“贤”。古代字匾上“聚贤”都是这样写。你别看陈厚田的字非常罕见,也没什么名气,但是古字画收藏中却可以见到他的“陈厚田书画之印”。说明他的收藏有不少,现在也是流落四方。
这座聚贤堂布置的是族委会议事厅,里面的家具很高级,也很规范。主席台上是条案、方桌、雕花太师椅,条案上是一屏二瓶,两边有花架灯架。下面两边是同样的太师椅,方桌改方几。这些家具是成套的,相同式样,相同雕花,清式,红木。但是,这些不是岭南晚清风格,更像是三十年以内的仿明清家具。不成套的只有灯架上的那一对花灯,应该是十年以内的广做。
看看主席台。
看看聚贤堂露明屋顶结构。这个叫抬梁式构架,柱顶纵向有多层梁,各层之间是坨墩支撑。越往上的梁越短,最上层梁中间有斗拱,形成山形构架,纵向连在一起算是一榀构架。聚贤堂有六榀这样的构架,成为五开间,每排柱之间有横枋连接。每根柱的顶端和梁的两端用斗拱支撑上面的檩,檩上架椽,椽上铺瓦,檐下装有遮椽板。这种抬梁构架的屋顶一般都是平坡,不是曲面坡。聚贤堂采用这种抬梁式构架可以使用跨度非常大的梁,减少柱子的数量,所以内部空间非常大。看看效果。
聚贤堂的后排不是实体墙,而是沿着最后一排金柱装了一排木刻屏风,四扇一组,一共三组十二扇。和门殿里的屏风一样,也是四抹,上面镂空木刻,下面浮雕裙板。绕过屏风看看它的后面。
现在裙板和棂花之间的抹头上贴了说明,讲解上下木刻的深刻意义。看看其中一幅裙板上的木刻浮雕,这是宋代晏殊《寓意》中“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聚贤堂之后一进庭院的正殿是寝殿,规模和前面的享殿聚贤堂差不多,又有三尺高花岗岩台基,也是面阔五间,抬梁架构屋顶。这座寝殿因为是最后一座正殿,所以有后山墙,只有前檐廊。单檐硬山顶,人字侧山墙,正脊上也是下面一层灰塑,上面一层陶塑。这样一看,门殿升高二尺,享殿聚贤堂升高三尺,寝殿再升高三尺,祠堂里面就是“步步高”,类似坐在山前。
堂前没有月台,中间三明间前有踏跺,边上两间前面是石雕扶手栏板。
花岗岩檐柱的柱础和最前面门殿一样,这一路走下来,正殿的柱础都一样。
檐廊扶手栏板后面隐藏着相当有情调的茶座。
檐柱下的陶塑大象花架。不是琉璃,陈家祠里没有琉璃装饰。
堂内神龛外镶有宝珠的木雕门罩还在,挂满神龛内一墙的祖先牌位都撤走了。
寝殿之后还有一进院子,是后花园。
这是从正门进来顺着中路走下来,都是正厅。从前面那座“昌妫”侧门进来是青云巷,东西都有。每进院子正厅两边青云巷之外还有侧厅。下面这是聚贤堂东侧青云巷。铁柱,上面是卷棚顶。
青云巷上面的顶棚从里面看是卷棚顶,从外面看却是有屋脊的。屋脊上也是下面一层灰塑,上面一层陶塑。
下面这是聚贤堂的东侧厅。面阔只有三间,其实进深还是四间,是一个长条。上面是单檐硬山顶,人字侧山墙,前面有檐廊。看它是有木雕遮椽板的,说明檐下没有斗拱。这座侧厅比正厅规模小很多,可能是穿斗式构架屋顶,可以比抬梁式构架省好多木料。侧厅的西侧是和聚贤堂之间的青云巷,还可以看到侧厅的东面有带前檐廊的东厢房,这个不叫厢房,而应该是东“庑廊”。就是说陈家祠里是有三路建筑,中间是正厅,然后两边由东西青云巷隔出来的有东西侧厅,侧厅之外是东西庑廊。庑廊就是由带檐廊的房间构成的廊道。
看看这座侧厅的屋脊。上面一层陶塑除了一定要有的龙、狮之外,还有各色水果。下面一层灰塑,中间是一幅《好山好水好风光》。右手是一位戴头巾的长髯阿公,还有一位大龄童子,为什么是大龄?因为他那眼袋泄露了他的岁数。两人之间脚下有一壶酒,阿公正在叹曰:“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最神奇的是左手那幅灰塑,也是一位纶巾长髯阿公和一位大龄童子。神奇的是阿公手里握着一只“黑豆(美籍华人管热狗叫黑豆Hot God)”,而那童子脚下有一座巨无霸汉堡包。看来光绪年间的广州街上一定是有美食店的,要不就是这灰塑师傅来自檀香山。我估计这座侧殿应该是书院的学生食堂。
东西庑廊的前檐廊也是从外面一通到底直到后花园的。
聚贤堂下还有一些老物件让大家观看,下面这是老灰塑《伯牙遇子期》,抚琴的是回广州省亲的伯牙,他的左手站着樵夫钟子期,右手旁观的是省亲途中结识的冯梦龙。
下面这个是檐柱穿梁头上的砖雕饰件,精致无比。
木刻葡萄架。
看看人字墙上的陶塑。
檐下石刻横枋。
漂亮的脊端瑞兽。
院子里摆放了各式盆景,里面种的是相同的树。
什么树?模模糊糊好像是茶树。
赏过,赞过之后,从侧面的青云巷走出来。
陈家祠年代不是很久远,保护得又很好,再加上这些年的修缮,看上去还是很鲜亮的。晚清时期岭南建筑的结构特点在这里都有体现,石雕、砖雕、木刻、灰塑、陶塑、铸铁;而且圆雕、浮雕、镂空雕也都有;花鸟鱼虫、飞禽走兽、人物山水既有写意的,也有写实的。各种雕塑色彩艳丽,刀法细腻,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岭南建筑风格和北方完全不一样,京派恢宏大气、徽派婉转含蓄,岭南则是热烈喜庆。这座陈氏书院作为宗祠,还是完全的中华文化风格,雕塑里有神无佛,有很多诗词歌赋和故事典故,在花里胡哨里也不缺墨水味。在陈家祠这里既可以看到大热闹,五彩缤纷、肃穆威严;也可以细品那些装饰上的文化内涵,所以陈家祠还真是走马观花地看和认真细致地看都可以,一个小时不嫌少,一个礼拜不嫌多。
我这次在陈家祠里走了二个小时,看到了各种特色的表面文章,也算是不虚此行。
推荐阅读
135****27436.8千16
珊珊53545.2千12
bis****001.3千1
M44****67137.5千18
食有青年jimmy8.5千17
Rikki大叔2.9千12
爱喝牛奶的jone12.9万11
虾米的小米5.5万11
奋斗中的羊5.6万11
木子旅行6.7万11
GDTV主持人Maymay10.9万17
思思旅行6.7万11
开水多多and土豆又又9.7万11
fin细妙8.5万11
枫丫头Lynn8.3千17
旅行摄影师冉静8.1千17
元气少女郭小敏7.0千12
神采飞扬zdy5.2千7
李白来啦1.4万37
AW12036.3千14
sugar的漫游时光5.7千12
小丽寻觅记5.3千12
Ami_sn1.7万13
M37****6415.9千13
我就是大人1.2万18
爱玩的旅行家1.3万12
小岛笠翁5.7千22
上山下海的茵茵7.8万18
珊珊53546380
羊城攻略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