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第二趟旅行,单位组织的疗休养。目的地没得选择,雁荡山、楠溪江、洞头。这样的行程安排,对于我这种整天没有出行机会的人来说也甚是满意。毕竟,在仅限省内的一趟旅行中,既能观山,又能戏水,还能看海,还能多要求些什么呢?
由于是疗休养,行程安排比较休闲,有大量的自由时间,旅行社安排的行程大体如下:
DAY1:上午:大巴车前往雁荡山,下午:自由活动,晚上:夜游灵峰
DAY2:上午:大龙湫、灵岩(小龙湫),下午:自由活动
DAY3:上午:石桅岩,下午:楠溪江漂流
DAY5:上午:五马街,下午:大巴车返回家乡
吃:我们吃的基本上是团餐,疗休养给的标准比较高,人均40,所以吃得不差,其中有两餐我们是放弃了团餐,去外面吃的小吃什么的。
住:前两天住在雁荡山响岭头村的银鹰山庄,后两天住在温州鹿城的水心饭店,除早餐外,两个酒店各种设施都让人满意,下文会有图片。
行:基本上是大巴车出行,自由活动有包车、打的和徒步,根据手机记步软件,第2、3、4天的步数都在1万6-1万8之间,仅供参考。
游:几个景点的门票都是旅行社包掉的,但是据了解,价格也都不贵,在50元以内。和家乡动则80的景点门票比起来,已经很贴心了。
下面正式开始
第一天 雁荡山
家乡在浙江北部,以前去过温州,但是只在苍南龙港待了2天,这次单位疗休养虽然不能出省,但是能有机会游览省内的名山大川,也还不错。一行20余人,根据市总工会的安排,于15年10月12日踏上了这趟浙南之旅。
雁荡山号称“东南第一山”,因山顶有湖,芦苇茂密,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
在我的映像中,雁荡山就是中学课本里沈括笔下的那篇散文和《神雕》电视剧里小龙女跳下的那处断崖。
一早出发的我们,虽然整整一个上午都在直奔雁荡山的高速公路上。但比起当年跋山涉水的沈括、徐霞客,想必要轻松、容易得多了。
过了中午,大巴车按时抵达了雁荡山脚下的响岭头村。响岭头村属于温州市乐清县雁荡山镇下辖行政村,可以说是北雁荡山旅游的游客聚集地。村庄也以发展旅游为主业。午饭过后,我们入住了旅行社安排的宾馆——银鹰山庄。
山庄有一定的建造年代,依山傍水,内有微型的园林,在房间内就能看到雁荡山的雄姿,属于地段较佳的度假型宾馆。
从我们房间可以看到雁荡山,也属于山景房了,可惜被对面的酒店遮住了大半。
下午自由活动,由于一个上午的颠簸,大家都在房间里休息。过了三点,午觉的瞌睡也过了,实在在房间待不住,一个人在山庄和村上闲逛。
山庄内的某种植物结的果子,照片颜色被我适当处理了一下^_^。
山庄门口的马路,正在铺设人行道的塑胶。大概是旅游淡季,村上的行人和车辆十分的稀少。
响岭头村的路灯,非常富有特色,背后是夕阳下的雁荡山。
村庄遍布饭馆、酒店、足浴店和旅游商品店,这一切的一切,都与雁荡山有关。
下面的这张照片显示出金秋10月的雁荡山为什么会是淡季,虽然上周下过雨,但碧玉溪仍然露出了她绝大部分的河床,只能称之为一条沟而已。对于以瀑布闻名的雁荡山来说,这样的天气显然是致命的。
在村上闲逛半个小时,回到房间老婆大人还在床上,于是鼓起胆子一顿批评,大老远的是来睡觉的吗?成功把她拖起到我的闲逛队伍,继续出发。
走过村上的石桥,与卢沟桥的差距在于,卢沟桥上的每个石狮子都有不同的造型,而这座桥上的每个狮子都有相同的造型。
闲逛途中,发现远处山上有个天然石洞(朝阳洞),似乎会是一个景点,于是向前出发。
穿着鲜艳的老婆大人在这荒凉的地方不怀好意的盯着我笑。
走到朝阳洞景区入口,这块巨型的石头似乎叫“巨象岩”。景区无人售票,可以一直爬到山上,但是我们没有进去,老婆大人是极度讨厌爬山的。
景区门口有一个闭门谢客的茶室,似乎是从哪部武侠小说中走出的场景。
景区旁有一条小道,指向一处道观。
武当门下朝阳观,应当隐藏着世外修真的高人。但我们无幸得见。
闲逛至此,我们打道回府,返回了山庄。此时此刻,上网搜索,才发现登上朝阳洞也有不错风光,只能把遗憾留给下次。
晚饭过后,导游带领我们去了灵峰景区。据导游介绍,灵峰夜景、灵岩飞渡和大龙湫是雁荡山的三绝。
抱着极大兴趣前去的我们,全部失望而归。所谓的夜景全部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对着各种山头意淫。归来后大家一致认为是此行最坑爹景区。夜景也没有拍下什么照片。
第二天 雁荡山
第二天,导游给我们安排了雁荡三绝的其他两绝,这恐怕也是跟团旅行的标准行程。
酒店门口一早就有贩售各种草药、海鲜干货的小贩,还配有专门的医学书籍讲解。
老婆试吃了一种治疗牙痛的草药,表示整个嘴巴都麻了。
随后,我们驱车前往雁荡山最富盛名的大龙湫景区。
雁荡山的淡季可谓淡得非常彻底,核心景区的大门竟然能拍到如此少人的照片,让我仿佛有种置身某个无名小国的感觉。
景区沿着溪流而上,溪水的源头便是大龙湫。导游介绍远处是一块从八个角度有八种形态的巨石,这个角度被称为“剪刀峰”,不过个人认为叫“蟹螯峰”更贴切一点。
走到山下,这个角度似乎又是一只啄木鸟。在雁荡山旅游,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由峡谷组成的一道门,门后的山岩上隐隐有个“福”字。景色还是颇为壮观的,我就喜欢这种原始丛林的感觉。
再往里走就是大龙湫了,或许是枯水期的关系,又或许大龙湫本就只有这般,给人的感觉是纤美有余而气势不足。远没有课本中写得那般壮观。
大龙湫瀑布高度有300余米,水量不足,又悬于空中,不倚靠岩壁,被谷内微风一吹,下半截瀑布便化为水汽,似乎隐于半空。谷内没有普通瀑布的轰鸣声,而似一般雨声,也算是其一大特点了。
瀑布谷底水潭,水质清湛,石壁上刻有“万泉唯一”。相传为《神雕》绝情谷底的拍摄地。
周边崖壁上免不了有各种文人墨客的“到此一游”。
景区内某屋顶上晒着的手串,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大龙湫是景区终点,观赏完毕后则原路或从另一条溪边小道返回入口。
景区内,悬崖绝壁上竟有人在攀爬,导游介绍说是种植铁皮石斛的农民。种植条件如此艰险,怪不得目前石斛卖出如此高价。
这似乎是石斛的另一种种植方法,林中一直在喷灌,形成了曼妙的水汽与光束。
走出景区,照例是贩卖各种义乌特产和小吃的旅游商店,这里不同的是有很多卖铁皮石斛的店家。
巨型的葫芦和糕点
铁皮石斛,活的、死的、鲜的、干的一应俱全。
临上车前,发现景区外一块民宿的招牌,似乎是走小资一派,欢迎住过的驴友分享体会。
离开大龙湫,我们又前往雁荡的另一处“绝境”,灵岩景区,也是小龙湫瀑布的所在地。车程仅在10分钟左右。
进门便是各种摩崖石刻,似乎此处的名气也不小。
景区内有徐霞客的雕塑,纪念这位“著名游客”到访此地。
从雁荡山镇到此处的石砌路都是民国时期的大善人潘耀庭出资所修,至今尚能完好通行。对比当今的政府工程,实在值得感叹一番。
灵岩的核心区域是这处三面环山的洼地。中间建有一座寺庙。寺庙左侧为展旗峰,右侧为天柱峰。景区的灵岩飞渡表演即在这两座山峰上演出。
灵岩禅寺与左侧的展旗峰。
寺庙背靠山壁。
右侧也是山峰。如此险绝的地形在古代也属兵家必争之地了。
10:45分,灵岩飞渡表演正式开始,首先上演的是纵渡表演。特技演员依靠绳索从天柱峰上飞檐走壁而下,模仿采摘草药的场景。10分钟之内,便从崖上降到谷底。
接着是横渡表演,特技演员依靠一根钢丝,从天柱峰爬行至展旗峰,间有翻跟头和撒树叶的动作。此段表演的缺陷在于演员是四足爬行横渡,而非双足步行横渡,惊险程度也就大打折扣了。
飞渡演出在11点结束,共计15分钟。如果等待时间不是特别的长的话,还是值得一看。
看完表演,已经快到午饭时间,导游带我们匆匆游览了小龙湫。小龙湫水量亦不大,瀑布高度则比大龙湫要矮上100多米,但由于有所倚靠,所以在声势上反而似乎更大一些。瀑布落于一处山隙中,并没有形成水潭,而是直接变为溪流向外流去。小龙湫的崖顶原为《神雕》断肠崖的拍摄地,有电梯可前往游览。但后来由于有失意青年效仿原著跳崖自尽,所以该部分景点被关闭了。有点因噎废食的感觉,比较遗憾。
跟着导游就是赶场子的感觉,一个上午马不停蹄,终于赶完了两个景点,前往午饭。
来回途中,看到了山上的索桥。导游介绍说是一个名为“方洞”的景区。为一个私人老板花了八千万买下的经营权,到今年年底就要到期收归国家管理了。
午饭过后,整个下午都是自由活动。大部分的同事都选择在宾馆休息。经过一番网上搜索,觉得方洞景色似乎不错。
午休过后,抛下老婆,约了两个志同道合的同事,租车前往方洞。
方洞是雁荡山为数不多需要爬山的景点,景区建在山上,原有索道上山,但是正在维修。小车可以上山,旅游大巴因山高路窄,是上不了山的。所以旅行团一般不来这里。
响岭头村没有出租车,我们从酒店大堂要到了跑出租车生意的私家车的号码,从酒店门口租车上山。司机表示车上爬下比较合适,也愿意在山下出口等我们到达后送回酒店。正合我意。讨价一百元,也完全可以接受。
景区门票40,进入景区会有工作人员推销讲解服务,有一定的韧性,我们坚持没有要。景区开始便是开凿在悬崖上的数百米栈道,栈道原没有栏杆,险峻非常,许多人不敢尝试,近年来修了栏杆后才有了安全感。
在这里,终于有了登高临下的感觉。
山下的村庄与道路。
方洞景区因山上有一方形洞窟而得名,洞窟内有道人修行建观。
景区最吸引游客的便是这建造于悬崖上的铁锁桥,百余米长,可同时容纳80人过桥,脚下便是万丈深渊。
索桥的防护措施做得相当好,恐惧只来自内心。
同行的两名同事,在桥上都拘谨起来,我也一样。
走过吊桥虽然没有了栈道,但是风景却意外好了起来。
不比黄山“飞来石”逊色。
被秋色染红的雁荡,让我想起北京的香山。
远处山脊上的凉亭,渐渐接近。
不会摆姿势拍照。
亿万年前的一次火山喷发,流淌的岩浆凝固形成了这雄峻的山脉。
缺水的雁荡山上竟然还有一个不大的湖泊,以及一个惬意的书院,住着的也算是世外高人了。
恐高的同事站在没有保护的悬崖边,露出自信的微笑。
一旁便是中肯的警告。
下山的道路秋意盎然。
回来后,同行三人一致觉得不虚此行。我更是认为,这方洞的景色才是整个雁荡山最精彩的部分。
第三天 楠溪江
告别雁荡山,第三天我们沿着楠溪江前往温州市区。途中有两个景点,分别是石桅岩和漂流。
石桅岩景区位于永嘉县境内,内有巨石形似船桅而得名。楠溪江绕石而过,形成峡谷。景区风景优美,适合徒步。
这个景点我来之前完全没有听说过,但团内绝大多数人认为是这行最棒的一个地方。
楠溪江与石桅岩,这算是石桅岩的正面标准照了。
楠溪江绕石桅岩而过,景区在江水与巨石之间修起了栈道。
景区内还有专门的动物通道,还是第一次见。好奇动物们会用吗?看来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干得不错。
峡谷与山峰,似山水画展开在眼前。
阳光穿过峡谷,洒在江面上。在此处可以选择走半山栈道或免费渡船。充分照顾了不同年龄、体力的游览者。
作为年轻人,我们当然选择了半山栈道。
从半山俯瞰楠溪江,绿得如翡翠一般。
选择渡船的团友,领导和妇女们。
选择步行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体验一下类似张家界的玻璃栈道,虽然知道十分安全,但真正走上去,还是需要克服一定的恐惧心里。
石桅岩的反面,以及刚才走过的栈道。感觉比正面更好看。
绕过石桅岩,楠溪江穿过丛林。
很少在国内看到这么干净的水。
江水沿着峡谷,我们沿着江水,一路下行。
阳光下的树叶都显得格外的好看。
2个小时后,我们走出了峡谷。
出门左转,便是午饭的地方。导游介绍,许多人开车1个多小时,来这吃饭。顿时让我们感到团餐能安排在这里,真是三生有幸啊。
岭上人家,初到此处还以为来到了苗寨。这是一个楠溪江畔,建在半山的村庄。逐渐发展成一个餐饮村,家家户户都做起了饭馆生意。
让我想起了“云水谣”里的村庄。不过,显然这里要热闹得多。
我们的饭馆,一线江景,旁边还有瀑布。确实环境不错。
店家送来热气腾腾的午餐,毕竟是团餐,口味也就那样。想必岭上人家的出名主要还是在它的景色和环境,而非味道。
村里的特色菜是烤全羊,不过我们所吃的羊似乎是早就烤好再回锅的。
似乎每个古镇类的地方都有几条令人羡慕,悠闲到死的猫狗。
吃完午饭,我们绕着村庄走了一圈,看多了山水,看看人文的东西感觉也挺好。
也算是浙江境内保存与开发得不错的古村落了吧。
午饭过后,我们目标温州,沿着楠溪江一路而下。途中,体验了江上的竹筏漂流。
楠溪江到此处,水面已经非常宽广,远处的山峦也有特别的造型。在这里,能够真正与江水来点亲密的接触。
水质与两岸的风光都是极好的。
撑船的老翁,晒得黝黑,一路都不苟言笑。
美女的独木撑船表演,成为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鸬鹚。
半个小时的漂流后上了岸,江畔的风景也不错,导游还推荐了附近一个免费的公园,不过,大家似乎兴致都不高,也就没有给时间,上岸后就直奔温州了。
晚饭前,我们抵达了温州这个中国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地方。
路过温州市区内的标志历史建筑之一,净光塔。
我们的宾馆是位于鹿城区的水心饭店。宾馆虽然面积不大,但设施较新,装潢也不错。整体情况令人满意。
入口大厅,传统的中式风格。
在我的房间,可以看到温州最高的标志性建筑,温州世贸中心,以及近处的老房子。
第三天的行程到此为止。
第四天 洞头
有景点的最后一天,安排的是洞头一日游。
洞头原来是许多岛屿,导游介绍,原先有渔民出海,在海上掉落了一个木桶,被海水吹入一个山洞。渔民放弃寻找,返程途中,却意外发现木桶在另外一处山洞中漂出。原来两个山洞是相连的。于是渔民将前面的山洞叫洞头,后面的山洞叫洞尾。洞头之名由此而来。
现在的洞头已经不是岛屿了,人们通过海堤将洞头与大陆相连,由于海堤将海水阻隔,一面的海水渐渐干涸,成为陆地,洞头与大陆相连。这就是温州最大的围海造地工程。工程给温州带来源源不断土地资源的同时,也有直接的弊端。原来的海景房因变成了陆景房现在全部卖不出去,变成了烂尾楼。
洞头现在是温州的一个区,但离市区有2个小时的车程,经济以渔业为主。
由于属于近海,这里海水的颜色是可想而知的。
旅行团原来的行程是洞头的仙叠岩和海滨浴场,由于已经过了可以下水的季节,我们将后者换成了洞头另一处风景名胜望海楼。
到达洞头已经是近11点的时间,导游给我们45分钟时间,简单游览仙叠岩景区。
由于这几块石头造型奇特,像是仙人叠上去的,故名仙叠岩,导游如是说。
东海。
仙叠岩上建有寺庙,岛民在这里祈求风调雨顺。这对于靠天吃饭的渔民来说非常重要。
景区栈道与近海养殖,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走栈道。
一处港口通道,一群游客在参观灯塔。
此行最满意的照片之一,感谢不知名群众演员的友情支持。
这里的景色让我想到了电影《后会无期》。
在刚才灯塔位置上看到的仙叠岩。
接着是望海楼。望海楼位于海拔227米的烟墩山上,重建于2007年,是洞头俯瞰海天美景和列岛全貌最好的地点。
景区大门,上有“百岛一望”匾额,霸气非常。整个景区均为仿清代建筑,装饰富丽而不浮夸。
洞头列岛与尚未通车的跨海大桥。
恍如来到日本的感觉,望海楼的外观设计和用色可谓大气而华美。
近看望海楼,更显雄伟大气,完全不输四大名楼啊。
望海楼为外五内七的结构,内部是关于洞头渔业的各种展览。
这个微景模型表现的是渔民在节庆日进行祭祀的场景。
这是深海捕鱼的场景,底下是真的珊瑚噢。
登上望海楼顶层,可以俯瞰列岛全貌,欣赏海天一色的景观。
远处的仙岛升腾着仙气。
从望海楼下来,我们也结束了洞头的行程,返回温州。
在洞头停留的4个多小时,匆匆一瞥。旅游业给这里带来了一抹亮色,但尚未掩盖其淳朴。
返回温州,由于有团友明天要急着回去,我们只能把第二天的行程提前,马不停蹄赶往五马街。
五马街是温州的最核心的商业步行街,相传当时王羲之来温州做太守,乘坐五匹马拉的马车经过此处,故名五马街。现在的五马街,两旁都是仿明国的洋楼建筑。
团友们在五马雕像前合影。
仿明国洋房,充分体现了温州人善于模仿的精神,似乎还真的有上海外滩的感觉。
一旁的公安路又是另一种传统风格,店铺以出售羊绒衫为多。
谯楼,真正算得上古迹的也就是下面的那个石门而已。
现在的商业街,全国卖的都是一样的品牌,一样的商品。五马街也不例外,除了看看风景之外,也没什么可逛的。
晚饭,团友推荐了温州的名小吃店——天一角。
天一角内汇聚了温州的各色小吃,对于初来温州的人,可以一次吃遍,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各种海鲜,但是价格并不平民。
我们的晚饭,都是吃货团友们点的,我就负责吃而已。
特别推荐的是木莲冻,味道不错,点了两份都被吃光了。
吃货大家族。
作为吃货的我们,晚上又有了惊人的决定。当询问温州哪里有海鲜卖时,打车去天一角的小哥告诉我们,水心路就是温州的海鲜夜宵一条街,旁边的水心海鲜批发市场是温州最大的海鲜市场,每天晚上11点开市,1点闹事。
水心路不就是我们住的饭店(水心饭店)门口的路吗?怎么能错过这么好的地理位置呢。
于是,我们大胆的决定晚上10:30到门口吃个海鲜,再去市场批点回去。
晚饭过后,回宾馆是《琅琊榜》大结局,然后洗漱,然后出发夜宵。夜宵味道一般,也没什么海鲜,比较失望。之后,我们一行人手机导航前往批发市场。半个小时后,在一阵鱼腥味中,我们见到了壮观的场面。
11:30,这是海鲜到货的场景,各种水产从车内被运送到各家店铺。
由于我们来得过早,店铺还在忙着进货,没什么客人。
成堆的小黄鱼。
采购了十数只鲜活青蟹之后,我们返回了宾馆,已是1点多钟。满心欢喜的安顿完青蟹,再安顿下自己。
第五天 离开
早饭过后,提着行李,提着青蟹,我们踏上了归途。一路上,活跃的螃蟹越狱了好几次,也带来了不少欢乐。
相信以后还会有不少机会再来,所以此行的遗憾也都算不上什么遗憾了。
再会,浙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