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那些引人入胜的历史、牡丹和佛道
行程天数
3天
和谁出行
一个人
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洛阳是中国的四大古都之一(另外三座是北京、南京和西安),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有十多个王朝先后在此建都,所以来洛阳旅游,处处有古都的韵味,在在有历史的遗风。定鼎门、应天门、丽景门、天堂明堂等可以给你一些直观的印象,而要深入了解,洛阳城里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博物馆是不可错过的。
(定鼎门:隋唐洛阳城外郭城正南门)
此外,洛阳牡丹也是名满天下。
牡丹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寓意吉祥富贵、繁荣昌盛,是我国的国花,唐时的刘禹锡有名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而各地牡丹中,又以洛阳牡丹最受追捧,洛阳牡丹的栽培始于隋,鼎盛于唐,宋时甲于天下,宋人欧阳修亦有名句:“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被誉为“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所以如果在4月到5月初来洛阳旅行,各式各样的牡丹园也是不可错过的。
(王城公园里的牡丹)
还有,位列四大石窟的龙门石窟,不论我提醒与否,你一定不会错过。
开凿于北魏的龙门石窟一直到宋代才停止营造,长达400多年的大规模雕凿让这里成为了佛教文化丰富又生动的展览地,但洛阳另有一处与中国传统信仰——道教息息相关的景点,错过就太可惜了,不仅仅因为老子在此归隐修炼,更因为这里是秦岭支脉八百里伏牛山的最美所在——老君山。
(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老君山金顶)
今天的文章,就带大家逛逛洛阳,在博物馆、牡丹园、石窟和山水中,感受一下千年古都的历史、雍容和信仰。
历史如同每一座充满历史的古城,洛阳的博物馆指不胜屈。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应天门遗址博物馆、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周公庙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偃师商城博物馆等等,从不同的角度诠释着悠远与厚重,其中最为全面的要属洛阳博物馆,历史之旅,就从它开始吧。
中华文明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河洛文明则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洛阳居天下之中,“河山控戴,形胜甲于天下”,气候温润,四季分明。
距今30多万年前,先民已经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距今1万年前后,河洛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
公元前21世纪,中国的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此建立,后来,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相继在此建都,是谓“十三朝古都”。
从洛阳偃师到涧河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坐落着商代都城、夏代都城、汉魏洛阳城、隋唐洛阳城、东周王城五大遗址,是谓“五都荟洛”。
邙山之上,伊河之滨,矗立着东周王陵、东汉黄陵、曹魏黄陵、西晋黄陵、北魏黄陵、唐恭陵等皇家园陵,蔚为壮观,是谓“东方金字塔”。
正如左思在三都赋中所言:“崤函有帝王之宅,河洛为王者之里”。
此外,河洛地区人杰地灵,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大事在这里发生,许多杰出人物在这里生活,许多重大发明在这里创造:“河图洛书”开启了中华文明的智慧之门;周公制礼作乐,确立了宗法社会最初的原则;儒学、理学在这里创立;道教、佛教、祆教、拜火教、景教在这里交汇;张衡发明了天浑仪和地动仪,蔡伦发明了造纸术;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从这里开始,沟通南北隋唐大运河从这里起航......
司马光曾感叹:“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下面我们就从一些代表性文物中看看洛阳古今。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它们均建都于河洛地区,其中夏朝建都于斟鄩(今偃师二里头村),二里头遗址发掘的宫城遗址是迄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宫城遗址,揭开了这个古老王朝的神秘面纱。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夏代蟾蜍)
商部落原是活动在黄河下游的古老部族,夏朝末年时,商人发展到黄河中下游,渗入夏人的统治区域,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汤灭夏,建都西亳(偃师商城),自商汤起,共有十位帝王,约200余年,皆以西亳为都。
(商代的“子申父己”铜鼎)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周朝以平王东迁洛邑为标志分为西周和东周。
西周以镐京(今西安)为国都,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和东南地区方国的控制,周王朝营建了东都“成周”,使洛阳成为中国的又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西周两都并重,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实施两都制的朝代。
(西周的“召伯虎”铜盨)
(西周的兽面纹铜方鼎:镇馆之宝之一,在下文中还会多次出现这件宝贝)
公元前771年,犬戎侵入西周,杀周幽王于骊山之下,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平王,一年后迁都洛邑,史称东周。
从周平王到周赧王的十四王期间,东周均以王城为国都,此为春秋时期。
东周后期,敬王因避王子朝之乱迁都成周,到慎靓王共三十一王,此为战国时期。
东周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大为解放,老子、孔子等圣贤纷纷登场,京师洛邑人文荟萃,成为了礼乐文化的中心和百家争鸣的舞台。
(春秋时期的鳞环纹铜鼎)
(战国时期的错金银铜鼎)
(战国时期的蟠螭纹铜鼎)
(战国时期的玉人)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置洛阳为三川郡;西汉初都洛阳,后迁西安,洛阳成为控制东方的军事重镇;东汉时定都洛阳,洛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此时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对外交流频繁,洛阳也成为了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著名的白马寺就建于这一时期。
(东汉的鎏金铜羽人)
(东汉石辟邪:镇馆之宝之一,运用圆雕、平雕、线刻等多种技艺,技法炉火纯青,堪称同类石刻中的经典代表,体现了“惟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境界)
(彩绘陶七盘舞女俑)
(东汉的玻璃瓶)
(东汉的彩绘陶制百花灯)
(东汉的熹平石经: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官定的儒家经本)
(东汉的郡国五铢钱铜范)
(汉代画像石:接吻图)
公元208年,魏、蜀、吴三国鼎立,形成割据。公元220年,魏文帝曹丕代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都洛46年。公元263年,蜀为曹魏所灭。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以洛阳为国都,前后共52年。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贵族生活奢靡,百姓生活困顿,但思想文化却得到了长足发展。魏晋士人普遍崇尚老庄,蔑视礼法,形成了所谓的“魏晋风度”,为后世文人景仰;三曹、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等均在洛阳写下华彩名章,其中左思的《三都赋》为时人交口称誉,造成“洛阳纸贵”;马钧发明的龙骨水车、指南车被誉为“天下之名巧”......
西晋末年战乱不止,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人不断南迁,成为今天东南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客家人的前身。(“客家人”意为身在异乡,反映了东南地区的移民对家乡河洛的眷恋,他们自称“河洛郎”,多数还保留着中原的生活习惯)
(曹魏时期的白玉杯:镇馆之宝之一,体现了三国时代简朴的生活风尚)
(曹魏时期的琥珀骑羊俑)
(西晋时期的陶兽)
(西晋时期的炭精羊:放大之后才有花生米大小,可见古人手艺之精)
(西晋时期的夔龙玛瑙璧)
公元493年,由少数民族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平城(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都洛共42年。
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政策,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北魏时期崇佛之风盛行,洛阳城内寺院林立,龙门石窟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凿的。
(北魏的泥塑人面像)
(北魏的泥塑中像残手)
(北魏的泥塑梳髻头像)
(北魏的玉辟邪)
(北魏的彩绘男陶俑)
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隋,并于589年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南北朝长达169年的分裂局面。隋朝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但在典章制度方面有很多创举,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的创立奠定了隋唐盛世的基础。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隋朝营建东都洛阳,开凿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大运河,洛阳成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和中心。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作为帝国两京之一的东都洛阳步入了都城发展史的巅峰。武则天执政称帝期间,升洛阳为神都,修宫苑、造石窟,对外来文化实行开放包容的政策,胡乐、胡言、胡服引领时尚潮流,祆教、景教、摩尼教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各擅圣坛,八方朝贡,万国来使,神都洛阳成为了东方世界的中心。
(唐代的彩绘陶马与驯马俑)
(唐代的金银平脱花鸟铜镜)
(唐代的骑马乐俑:女骑手吹着口哨,可见盛唐风气之开明)
(唐代的三彩胡装女俑)
(唐代的白釉双龙尊)
(唐三彩骆驼)
(唐三彩鸳鸯)
(唐三彩鸭衔荷叶杯)
(唐代的石经幢)
公元907年,唐朝灭亡,中国进入战乱频仍、朝代更迭频繁的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先后建都洛阳,后汉、后周则以洛阳为西京。
公元960年,宋朝建立,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南北再度统一,封建经济和文化达到了新的高峰。
北宋实行两京制,以汴梁(今开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洛阳是当时全国两大中心城市之一,文教昌盛,名流云集。程颐、程颢在此创立洛学,奠定了程朱理学的基础;司马光在此著就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北宋的洛阳,名园林立,牡丹广植,引得文人墨客披弦吟诵:“天下名园重洛阳”、“洛阳牡丹甲天下”......
(宋代的白釉剔花牡丹纹瓷罐)
(北宋的祖无择墓志:祖无择与司马光等人是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该志是对北宋变法这一历史事件的见证;中间的孔是后来村民所凿,曾被当作井口石使用)
宋朝以后,中国的政治中心移至北京和南京,洛阳城逐渐衰落,博物馆中明清的文物不多,但有一件清代的文物却成为了洛阳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它就是“三层金丝楠木塔”。这件金丝楠木塔制于清朝初期,1973年从故宫调拨至洛阳,因为材质珍贵,造型精美,被奉为珍宝。
在洛阳1500多年的建都史中,周朝所占时间最长,长达717年,所以洛阳市中心有一座反映周文化的周王城广场,这里还发掘出了周朝陪葬车马坑,在原址建立了天子驾六博物馆,我们这就移步至周王城广场去参观参观。
(王城广场上周公营造洛邑的雕塑)
(天子驾六博物馆前的天子驾六雕塑)
如果你看过之前的“博物馆”文,就会了解周朝的礼制是十分繁复的。周公制礼作乐,创建了一整套礼乐制度,包括饮食、起居、祭祀、丧葬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区分着不同的阶级。比如食器,古书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出行时所用的车马数量也有明确的规定:“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应天门一侧的周公庙,为纪念创立礼乐制度的周公姬旦而建)
(周朝都是用活马陪葬,所以车马坑中有马的骸骨)
不过在经学昌盛的东汉,人们对“天子驾六”提出了质疑,根据不同的古籍,对天子到底是驾六马还是四马进行了激烈地争论,参与人员包括许慎、郑玄等大学问家,他们都旁征博引,论据充足,谁也不能说服谁。直到1800多年之后的今天,随着天子驾六车马坑的出土,才用事实证明了“天子驾六”。
博物馆中展出了两座车马坑(其余回填保护),其中5号坑是某一代周王陵的陪葬坑,车马数量众多,规模庞大,气势壮观。大多数车是二马驾一车或四马驾一车,只有一座六马驾一车,驾二车和驾四车呈众星拱月之势排列在天子驾六前后,烘托出独一无二的王者气势。
(驾二车)
(罕见的天子驾六)
周朝之后,隋唐是洛阳最为繁盛的时代,如今洛阳城所见最多的景观也是仿唐的建筑,其中有定鼎门、应天门、明堂天堂等,我们接下来就去一一逛逛。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代,历经隋、唐、五代和北宋,沿用时间达530多年,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沿用时间最长的古代都城城门之一。 北宋末年,城门逐渐废弃,如今我们看到的是新建的仿唐建筑——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对面是定鼎门广场。
(定鼎门遗址博物馆)
(定鼎门广场上有一座巨大的鼎,模仿的就是上面洛阳博物馆中展出的西周兽面纹铜方鼎)
(站在城门上看广场)
在博物馆中了解到:定鼎门由主城楼和阙楼构成,连接它们的通道因形如飞鸟的翅膀,叫作“飞廊”;地面通往主城楼的登城道路称为“马道”;隋唐洛阳城有三阙——伊阙、定鼎门阙和应天门阙,“天子三出阙”,这是中国古代最高礼制的都城门,而洛阳城有三阙,古代皇帝要出城,可以叫作“天子出三阙”吧, 其中伊阙是由洛阳南面的伊水和山构成的天然门阙。
(定鼎门飞廊)
(定鼎门遗迹)
定鼎门是隋唐洛阳城的第二阙,第三阙是定鼎门向北约7公里的应天门。
应天门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和定鼎门同样经历了隋、唐、五代和北宋等朝代。应天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和外交活动的场所,见证了隋炀帝入主东都、唐高宗招释百济扶余王、武则天登基称帝等历史事件。
应天门是一座由门楼、朵楼和东西阙楼及其间的廊庑构成的“凹”字形巨大建筑群,门上有两重观,上题“紫微观”,规模宏伟,气势浩大,有“天下第一门”之称。
(阙楼)
阙楼是城门前两边的望楼,有单阙、二出阙、三出阙之分,三出阙等级最高,尤以双向三出最为复杂,应天门采用的就是双向三出阙的形制。
登上应天门,视野极为开阔,向南可以看到洛阳繁华的市区,向东可以俯瞰周公庙,而向北则是隋唐洛阳城的核心——明堂天堂所在,这里是武则天称帝后理政、礼佛的地方。
(应天门南侧的繁华市区)
(应天门东侧的周公庙)
(应天门北侧的明堂天堂)
明堂天堂是隋唐洛阳城遗址的核心区域,是女皇武则天在神都洛阳的政治权力中心。
明堂即“万象神宫”,建于公元688年,是武则天祭祀天地、宴飨群臣、举行神宫大乐舞的朝堂所在。
明堂二层是万象神宫主殿,武皇宝座富丽堂皇,这里定时有神宫乐舞的表演。
明宫一层是武周王朝展览厅,有武则天生平、政绩等的陈列,中心是遗址大厅,考古发掘明堂基址所在。
(明堂遗址)
(以建言十二事为载体的十二根凤凰立柱,展现武则天的功绩)
(武则天造了20个字,包括天、地、日、月、星等,体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天堂又名“通天浮屠”,始建于公元689年,位于明堂北侧,是武则天感应四时、与天沟通的礼佛圣地。据记载,古代的天堂中有一座大佛,其小指中就能容纳数十人。现在的天堂是一座仿唐塔式建筑,外观五层,内有九层,彰显帝王九五之尊的地位。
(天堂中的佛像)
(登上天堂可以俯瞰明堂、远眺应天门)
(武皇游园实景表演:武则天在宫女陪同下赏牡丹)
明堂天堂西北侧是九洲池——隋唐洛阳城的皇家园林。
九州池初为隋炀帝所建,是未成年皇子、公主的居住之地,帝后休憩、享受天伦之乐之所。北宋之后,西京衰落,九州池也随之废弃。现在的建筑是根据唐代韦述撰《两京新记》中记载的“其池屈曲,池中有数座岛屿,象东海之九洲,居地十顷,水深丈余,鸟鱼翔泳,花卉罗植”而建,景色非常优美。
三阁并列的瑶光殿是九洲池的主要建筑,据说武则天和李治常常在此宴请大臣,从瑶光殿远眺,满池繁华尽收眼中。
瑶光殿北侧是一池碧水,水中岛屿星罗棋布,各个岛屿通过虹桥连为一体,穿行其中,美不胜收。
(从瑶光殿远眺九洲池)
(从九洲池远眺天堂)
隋唐洛阳城的夜景也是令人心醉,仿唐建筑在灯火中辉煌耀眼,尽显盛世气象。
(定鼎门)
(应天门)
(九洲池瑶光殿)
(洛邑古城)
洛阳城里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比如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埋葬关羽首级的关林庙,象征九朝都城的标志性建筑九龙鼎......
篇幅原因,不能一一详细介绍(这两天白马寺等寺庙也暂停开放),如果大家有机会去洛阳,可以亲自前往游览。
(关林庙)
(九龙鼎:顶端是周朝的兽面纹铜鼎)
牡丹
去年七月份,中国花卉协会发起“我心中的国花”投票活动,向公众征求对中国国花的意向,一周后,牡丹以高达79.71%的得票率胜出。
不仅是今人,古人对牡丹也情有独钟。韩琮叹:“如梦如仙忽零落,暮霞何处绿屏空”,白居易赞:“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中国人向往富贵吉祥,而牡丹花大色艳、雍容端庄,自古就被人们誉为“国色天香”,象征着富贵吉祥,能成为国花,也是情理之中了。
(王城公园中的牡丹插花)
中国很多城市都栽种牡丹,有些名气也不小,如北京、菏泽、常熟、甚至西藏林芝,但洛阳牡丹最负盛名,这是为什么呢?
传说,唐后皇武则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心血来潮,诏曰:“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众花仙慑于太后淫威,纷纷开放,唯有牡丹仙子不畏权势,傲然不开,武后一怒之下将牡丹仙子贬到洛阳,从此牡丹就在这里安了家。
(王城公园里的牡丹仙子雕塑)
当然,传说肯定是杜撰,实际上武则天非常喜欢洛阳牡丹,她在洛阳先后居住达49年之久,其间常常游园赏牡丹。
(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武则天赏牡丹)
洛阳牡丹盛名的真实原因是:牡丹栽培源于河洛,始于隋,兴于唐,“甲天下”于北宋,洛阳东傍嵩山,西依秦岭,南含伊阙,北靠邙山,自古有“河山拱载,形势甲天下”之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牡丹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所以宋人欧阳修曾说:“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有多奇?我们这就进园看看。
洛阳赏牡丹的花园有近十座,其中不少都冠以“牡丹文化节主会场”的称呼,我们要去的是王城公园和中国国花园。
王城公园因为修建在东周王城遗址上而得名,离上文介绍的天子驾六博物馆很近,一进门,又看到了周朝的兽面纹铜鼎,这已经是第四次看到这家伙了。(洛阳博物馆有原件,定鼎门广场有一座巨大的仿鼎,隋唐洛阳城附近的九龙鼎顶端也有一座仿鼎)
兽面纹铜鼎后是太极广场,地面上有一副巨大的八卦图。八卦最早是由伏羲根据燧人氏造设的星图“河图洛书”所创设,传说,河图洛书就是在洛河中被发现。周文王所著的《周易》则将八卦文化发扬光大,流传千古。
以上是王城公园与周朝相关的一些景观,下面进入正题——牡丹。
广场一侧的建筑叫“明堂”,最近正在举办“王城之春牡丹插花花艺展”,各个品种的牡丹花五颜六色,搭配在一起错落有致,非常漂亮。
公园西侧是牡丹观赏区,前两天一株绿牡丹火爆网络,据说绿牡丹比较罕见,而被称为“春柳”的绿牡丹更是珍稀,偌大的王城花海中也只有三株。
很多游客问工作人员哪里可以看到“春柳”,被告知已经开败了,有人不甘心,围着花池仔细地搜寻,只看到花瓣掉落的“残柳”,只好作罢,把目光移向其他品种。
其他的牡丹也很好看,有紫色的,粉色的,白色的,黄色的......有的一支独立,有的花团锦簇......各有千秋,各有姿色,艳丽大方,各美其美,让人赏心悦目。
赏心悦目后,还可以去王城公园的动物园转转,里面有不少可爱的小动物。
另一处赏牡丹圣地是中国国花园。
中国国花园位于隋唐古城遗址上,东起洛阳桥,西至牡丹桥,长达2.5公里,是国内最大的牡丹观赏园。
王城公园的牡丹都集中在一处,但在国花园,各色牡丹分散在不同的景区和广场,其中还要各式各样的雕塑、亭台,假山瀑布,湖水廊桥,景观非常丰富。
(衍秀湖中的双亭)
(娇艳欲滴的牡丹)
佛道
这一部分,我们将观佛于龙门石窟,“悟道”于老君山巅。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伊阙”——伊河两岸的龙门山和香山上,这里山青水绿,万象生辉,大大小小的窟龛在东西两山崖壁上星罗棋布、密如蜂房。隋朝的宫城城门面对伊阙,故称“龙门”。
(伊河两岸,山青水绿)
(佛龛密布,宛如蜂房)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493年),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和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魏碑体的珍品,唐朝书法家褚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是唐楷的典范。有如此多的文化遗迹,龙门石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龙门石窟古阳洞与龙门二十品:古阳洞是开凿最早的洞窟,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洞内有大量碑刻题记,其中精选十九加上慈香窑内的慈香慧政造像记,并称为“龙门二十品”)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法院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在诸多佛龛造像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
(大卢舍那像龛群雕)
大卢舍那像龛又名“奉先寺”,功能类似于地面上的寺院,是僧俗信徒礼拜、供养、禅修的场所,只不过开凿于河畔崖间,形式不同而已。
奉先寺开凿于唐高宗初的咸亨三年(672)年,皇后武则天捐助脂粉钱两万贯,耗时3年凿成。中间的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高四米,丰颐秀目,仪表堂堂,据传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两旁是迦叶、阿难、菩萨、天王和力士,迦叶持重,阿难温顺,菩萨盛装艳服,天王雄伟,力士勇猛,形象生动,是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杰作。
(阿难和菩萨)
(迦叶和菩萨)
(天王和力士)
(伊河对岸远眺奉先寺)
除了卢舍那佛,龙门石窟还有不少有意思的佛像,下面分享给大家。
下图是第159窟的宾阳南洞,开凿于北魏,是魏王李泰为生母长孙皇后祈冥福而作,主佛阿弥陀佛面部丰润,衣纹流畅。
下图是第140窟的宾阳中洞,北魏时营造,塑有释迦牟尼佛及二弟子、二菩萨,地面有莲花宝池,窟顶是莲花藻井、八身飞天。
下图是第104窟的宾阳北洞,始凿于北魏,主尊阿弥陀佛,火焰纹背光繁杂生动。这尊造像走红网络,佛像似在比剪刀手卖萌,其实这是因为佛像大拇指缺毁,佛教虽手印众多,但没有“剪刀手”。
下图是第669号窟老龙洞,开凿于唐代,窟内满壁凿有54龛,造像内容丰富。
佛陀造像千姿百态,景区里还有两块奇石也颇引人注目,它们是洛阳牡丹石和梅花玉。
洛阳牡丹石上有天然形成的牡丹花形图案,花型逼真,花姿百态,图案清晰淡雅,让人称奇。
梅花玉是产于洛阳的名玉,因其天然花纹酷似梅花而得名,这种玉富含铁、锌、纳、镁、钾等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龙门石窟不远处的伊河东岸是香山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号“香山居士”,就与此地有关。
“洛都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龙门十寺观游之胜,香山首焉。”香山盛产香葛,故名。唐时,武则天常在此驾亲游幸,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话;白居易更是钟情香山风光,任河南尹其间,捐资六七十万贯重修香山寺,与如满和尚等人结成“香山九老会”,常在此处聚会吟诗。白居易去世后,遗命葬于香山寺如满大师塔侧,如今香山寺北侧的白园就是白居易的墓园。
(香山寺建筑)
(白园胜景)
(香山北麓琵琶峰上的白居易墓:白居易的现实主义长诗《琵琶行》是流传至今依然被人称颂的不朽名作)
看过了龙门石窟的山水佛景,再去领略一下老君山的峰林道观。
老君山位于洛阳西南约150公里处的栾川县,这里是秦岭支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也是人文内涵和自然胜观兼具的名山。
古籍载,老子写成《道德经》后,告别函谷关关令尹喜,骑青牛而去,莫知其所终。但传说老子最终归隐于洛阳景室山,也就是老君山。所以从山脚到山顶,处处能感受到道家的文化。
(山脚下的老子骑牛铜像和老子讲经雕塑)
(位于山麓的老子文化苑:被黄布遮起来的是世界上最高的老子铜像)
(登山的道路旁有刻着“福”、“道”的石头)
(山腰的救苦殿:初建于唐代,殿内供奉太乙救苦天尊)
(穿云栈道上看到的老子传经石:鬼斧神工,惟妙惟肖)
(马鬃岭上的无为亭)
(山巅的金顶道观群)
一路直上,经过南天门,来到了山顶的金顶道观群。
金顶道观群依山而建,入门的钟楼和鼓楼屹立在山崖峭壁上,险峻又威严。
这里有老君庙、道德府、金殿、亮宝台、玉皇顶等道家建筑,采用了明清皇家宫殿风格,威严大气,尤其是金殿、亮宝台和玉皇顶三座位于高处的金顶,颜色鲜艳,是老君山风光的点睛之笔。
(老君庙)
(道德府)
(道教法器如意)
(道德经)
(玉皇顶:峰顶是玉皇殿,殿内供奉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托塔李天王)
(金殿)
(金殿宛如山头的一座金冠,白色的廊道是领带)
(站在金殿遥望道德府和后面的金顶,红黄相配,山寺相依,景致醉人)
如果只是处处可见的道家景观,那老君山还称不上“秀压五岳,奇冠三山”,让老君山有口皆碑的还有奇秀的自然风光。
老君山有山有水,山脚下,西面的寨沟和东面的追梦谷中是赏水的佳处,这里三步一瀑,五步一潭,水沛草丰,茂林修竹,然而这样的景致在别处亦有(如焦作云台山),令老君山与众不同的是接近山顶的云景天路和十里画屏。
(追梦谷)
云景天路集奇峰、怪石、云海和峡谷为一体,1380米的景观带上有青云峰、一线天、百草坪、通天峡、枫树王等胜景,一步一景,步移景换,脚下是绝壁万丈,眼前是葱郁山岭,穿越天路,犹如漫步绮丽画卷。
(玻璃栈道下山岭葱郁)
(怪峰林立,下面这张形似骆驼)
(这张如嗷嗷待哺的幼鸟)
(天路上可俯瞰伏牛山脉的连绵山川和栾川县城)
十里画屏紧连着云景天路,这里的景观如刀劈斧削,犬牙交错,多姿多彩,雄伟壮观。这里的花岗岩体是距今1.4-0.8亿年前,秦岭造山过程中形成的相对年轻的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被地质学家命名为“老君山岩体”。
(独出一峰)
(八戒仿仙)
(天王观海)
(下面这张没有名字,你看像什么?)
(君山石林)
(奇松迎客)
(山川如画)
山道上有一处石头刻着“长江”,伏牛山所在的秦岭是我国的南北分界线,老君山拔地而起,也是当地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的分界,这里还是河流水系的南北分野,南坡西峡县境内的水系通过老灌河汇入丹江(长江支流),属于长江流域,北坡栾川县境内的水系通过伊河汇入黄河,属于黄河流域。
十里画屏的尽头,遥望见辉煌的金顶坐落于山巅,如仙境之宫。
游完老君山,洛阳之旅也到达了终点,坐缆车下山的途中,我回望着连绵的青山和比栉的峰林,思绪如浮云飘散开去:
河图洛书,文明肇始,夏商周代,洛邑定鼎,魏晋南北,洛阳纸贵,唐风宋韵,风华牡丹,佛兴佛灭,道法自然,昌炽有数,造化有度,古今兴废,洛都千年......
推荐阅读
渝帆4.9千11
渝帆4.3千9
渝帆4.4千11
Domi李2.8万11
情绪丹细胞7.3万13
游走旅行的摄影人7.6千7
丁丁旅行1.0万18
旅游圈内事3.7千9
一横吹金牛2.2万12
旅游看河南5.5千11
旅游看河南5.1千11
大虫子James5.9千14
快乐的紫馨1.8万21
江南游19715.7千0
尘宴5220
ThomasLuo2.1万4
ThomasLuo1.0万15
lin****in7.7千15
歪歪女人7.7千17
遥远的景象1.7万11
遥远的景象9.3千12
黑白的触动6.0千14
陕西旅游5.0千11
猴子的羊6.6千20
一切随意117.9千12
南旋风4.2千1
喵小喵爱漂7.4千20
芷若空山鸟6.6千25
M36****66062.1千10
M36****66065.4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