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旅游:从沙漠绿洲到贺兰山岩画(图)
出发时间
10月
行程天数
3天
和谁出行
和朋友
“自驾宁夏、陕西、山西--寻找消失的民族西夏探秘之旅”是记者在2007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参与的一项深刻难忘的中国爱车和谐之旅系列活动之旅。车队从北京出发,经河北、内蒙古、宁夏、陕西、山西,总计行程达三千公里左右。作为随队采访的记者记录了整个行程的精彩瞬间,首站行程是抵达宁夏回族自治区后观赏沙漠绿洲沙湖美景与探秘贺兰山岩画。
行驶在银川北京路(摄影:冯赣勇)
2007年10月1日凌晨,车友们驾驶着自己的爱车,从京城的四面八方赶到八达岭高速公路的百葛服务区集结。六点半左右车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于当晚十一点左右顺利抵达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当天行程共计1200多公里。
前往沙湖(摄影:冯赣勇)
10月2日下午,中国(北京)爱车阳光文化俱乐部组织的“自驾宁夏、陕西、山西--寻找消失的民族西夏探秘之旅”国庆自驾游车队,在结束了西夏王陵和西关清真大寺的游览后,前往银川有着沙漠绿洲之称的著名生态旅游风景区--沙湖观光。
沙湖旅游区(摄影:冯赣勇)
沙湖生态旅游区位于银川市平罗县境内,距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北46公里处,沙湖生态旅游区在1996年就被评为全国35大王牌旅游景点之一。国庆自驾游车队从银川市区出发重新驶入宁青高速公路向北行进。
空中看沙湖(摄影:冯赣勇)
经过大约40多分钟的车程,顺利抵达了沙湖生态旅游区。这也是记者第二次来到这里观光游览,记得三年前的2004年7月31日记者首次来沙湖时,这里的独特景观就令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水上飞机平台留影(摄影:佚名)
特别是当时记者乘水上飞机,航拍了沙湖生态旅游区的不少图片。虽然当时正值暑期八月,但是在空中拍片仍然是强风扑面,风把拿相机的手都吹木了,这长达十来分钟的航拍经历至今记忆犹新。
俯瞰沙湖(摄影:冯赣勇)
沙湖,为南沙北湖,沙水相连,苇鸟相依,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令人神往的美丽画卷。在沙湖旅游区的南面是面积约为45平方公里的沙漠,而北面则是面积约为23平方公里的水域。沙湖的神奇,体现在沙与水的巧妙结合上,我国南方多水而少沙,北方多沙而少水,但在这里湖傍金沙,沙水相连,南北合一,巧夺天工。
游船码头(摄影:冯赣勇)
资料记载,沙湖原本是一片湿地,由于不远处有贺兰山,每年夏季遇暴雨时,便有山洪下泄,经多年积蓄便形成了这样一个天然湖泊。湖泊形成之初,这里的人们利用它养鱼,增加收入,为了保证水源,便引来黄河之水做补给水源。
沙湖芦苇荡(摄影:冯赣勇)
这里的湖水清澈,鱼虾鲜美,没有任何污染,是真正的绿色食品。特别是沙湖的大鱼头,进了中南海,成为国宴佳肴。沙湖的水面约1333.3余公顷,它的东南方还有大片的湿地,加起来,总面积不低于3333.3余公顷,远远大于浙江杭州的西湖。
观光游船(摄影:冯赣勇)
沙湖生态旅游区的景色主要由沙、水、苇、鸟、山五大景源组成,分别构成了“百鸟乐园”、“万亩荷塘”、“尼罗河风情”和“大漠丝路”四大景区,其中的百鸟乐园11目24科198种,数以百万计的鸟类,丰富的鸟类资源使其成为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而万亩荷塘则有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美景象。
水上飞机(摄影:冯赣勇)
尼罗河风情区是通过沙雕艺术,把尼罗河岸的金字塔、人面狮身像等异域风情再现于沙湖之滨;大漠丝路更是把丝绸之路上的大漠奇观集中再现于沙湖景区之内,让游客可于方寸之内尽览丝绸之韵。
湖上飞艇(摄影:冯赣勇)
沙湖生态旅游区不仅是一个景色优美的旅游区,而且还是一个娱乐设施齐全、娱乐项目中的娱乐场所,结合沙湖的自然特色,已开发建设的景点项目有游乐园、瞭望塔、荷花苑、芦苇迷津、湖心鸟巢、西部大漠、西夏行宫、水上飞机、水上跳伞、水上摩托、飞车冲浪、滑沙索道、大漠沙雕、湖中荡舟、天然浴场等众多旅游项目。
空中飞伞(摄影:冯赣勇)
来沙湖旅游,首先要乘坐观光旅游船。于是车友们来到沙湖大船码头,乘船向景区进发。驶离沙湖码头,一片片似蘑菇形状的芦苇荡映入人们的眼帘。都说沙湖秀美,美就美在它那随风摇曳,独具特色的芦苇上。
飞天蹦极(摄影:冯赣勇)
在这片辽阔的湖面上,分布着286.7多公顷芦苇,迎风招展的芦苇,像一个婷婷玉立的少女迎接着八方游客的到来,有人说,沙湖胜似西湖,就是在于沙湖拥有如此旖旎的芦苇的原因。正是这些星罗棋布而又疏密有致的绿色风景,才将沙湖装点得绚丽多彩,同时,芦苇还担负着净化水质的重任。
飞车冲浪(摄影:冯赣勇)
沙湖水辽阔、浩瀚、明朗,有着大家之气的性格、情韵。那绿滢滢的湖水清澈、纯净,就那么悠悠扬扬地流淌着,直流进人的心田。沙湖的水质极好绝少污染。站在湖岸的沙丘上看沙湖,青绿色的湖水像是一块翡翠滑落在了金沙盘里,晶莹剔透。
滑沙索道(摄影:冯赣勇)
沙湖水的形成和黄河是分不开的,“天下黄河富宁夏”,流经宁夏平原的黄河水,浇灌着这里的大片农田,滋润着千里沃野,使宁夏成为一块富饶的土地,给宁夏带来了“塞上江南”的美誉,也造就了沙湖这颗“塞上明珠”。
大漠观光区(摄影:冯赣勇)
经过20多分钟左右的航行,大型游船将游客们送到沙湖风景区,下船后从湖畔爬上面前被称为大漠丝路奇观景区的沙山上,站在山顶上,人们就会感受到南沙北湖的秀丽景色。只可惜当天下着绵绵细雨,使一些娱乐项目不能像晴天那样正常开放。
大漠驼队(摄影:冯赣勇)
但是滑沙、沙漠冲浪、飞天蹦极、飞车冲浪等一些项目依然引起了车友们的极大兴趣。记者与车友们参加了越野车的沙漠冲浪。但谁曾想参加一个项目,却看出了沙湖景区对一些旅游项目的定价上,怎样更好管理的问题?
冲浪越野车(摄影:冯赣勇)
原本说好的260元包一辆车要走两条线路的“优惠套餐”方案,实际上从上车到下车前后也就十分钟左右。尽管短短十分钟的越野车沙漠冲浪,的确非常之刺激。但是当人们的兴趣刚刚进入高潮时却嘎然而止,这是谁也没想到的。260元换来的只是十分钟的消费,实在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用句俗话说,这也太货不真价不实了吧……看来当时此地的旅游项目收费还不太规范。
沙雕渔夫与金鱼(摄影:冯赣勇)
记得三年前来沙湖沙雕园参观时,那时有不少相当不错的好作品。像中国的秦始皇以及美国历史上的几位著名总统等。而二次看到沙雕园中的作品好像一般了点,但也有像《渔夫与金鱼》这类的一些较好作品。据说,这里的沙雕作品每年都要更新一次。真希望沙湖沙雕园中年年都能涌现出一些好的作品。
沙雕前留影(摄影:曹群)
曾有人这样赞美沙湖:一半是苍凉浩瀚的黄沙,一半是烟波浩渺的湖水,就像一个粗犷雄浑的西北大汉拥揽着一位温柔秀美的江南少女。
车队前往贺兰山(摄影:冯赣勇)
在这里沙与湖似乎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情侣,相互依偎,缠缠绵绵。只见湖水碧波荡漾,沙海金浪起伏,碧水萦绕着黄沙,黄沙守护着碧水,这种惊天之美不由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造化是如此的神奇与不可思议。沙湖游,实在是给人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美好感受与回忆……
贺兰山岩画景区(摄影:冯赣勇)
10月3日,“自驾宁夏、陕西、山西--寻找消失的民族西夏探秘之旅”国庆自驾游车队继续日程,前往贺兰山岩画探秘。由于10月2日夜晚,银川市下了一夜的雨,第二天清晨雨虽然小了不少,但是依然是稀稀拉拉的下个不停。车队驶出银川市区抵达贺兰山脚下时,突然浓雾满天,能见度几乎只有二三十米左右。
贺兰山留影(摄影:林岚)
通往贺兰山岩画风景区是沿着贺兰山脚下的一条笔直的公路。公路两边很像新疆从乌鲁木齐到南疆喀什的沿途景观,基本上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而贺兰山这一边,戈壁延伸到山脚下后就是连绵起伏的山体。
走进贺兰山景区(摄影:冯赣勇)
史料载,贺兰山蒙语释意为“野骏马”。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与宁夏的交界处,是一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山脉。主峰敖包圪垯位于银川西北,海拔3556米,是宁夏境内的最高峰。
沟谷中水关(摄影:冯赣勇)
贺兰山南北直线长度约有250公里,东西宽约20至40公里,海拔则在2000至2500米不等。北部与中部山体海拔较高,分布此间的峡谷也较深而险峻,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平原北部,便是山势险峻,深谷陡峭的贺兰山脉东坡地段。而山脉的南部地势则相对平缓,逐渐为黄土高原所淹没。
岩画符号 (摄影:冯赣勇)
贺兰山的森林资源相当丰富。这里生长着油松、山杨木、云杉、山桃、山杏、山梨、丁香等树木、果木与灌木。贺兰山的山体之下还蕴藏有煤、锰、铁等矿产资源,其土特产品“贺兰石”更是制作石头艺术品的珍贵原料。
海外游客(摄影:冯赣勇)
自驾游车队沿贺兰山自古以来的东西交通要道一直前行,随着大雾的消散,经过大约半个多小时的车程后,车队抵达了贺兰山岩画风景区。车友们在景区门首合影留念后进入了景区赏画。记者看到,景区中还有一些外国朋友在此参观。看来探访中国贺兰山岩画的奥秘,也同样吸引着他们。
山中的野花(摄影:冯赣勇)
贺兰山岩画主要分布于银川市境内贺兰山的东麓。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贺兰山岩画被大量发现并公布于世后,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1991年和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的国际岩画委员会在亚洲召开的两次年会,都选择在银川举行。1996年,贺兰山岩画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国际岩画委员会将贺兰山岩画列入非正式世界遗产名录。贺兰山岩画是古代先民们在漫长的岁月里运用写实或抽象的艺术手法,在岩石上绘制的图画,多采用凿刻法和磨刻法制成,线条简单,细腻朴实,它记录了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研究古代贺兰山地区少数民族历史艺术的珍贵资料。中国是世界上岩画分布最广、内容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早在1500年前就有发现。贺兰山是我国岩画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溪水潺潺(摄影:冯赣勇)
走进贺兰山岩画风景区,是一条长长的沟谷。沟谷中水流不大的溪水潺潺流淌。贺兰山岩画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地貌特征,多分布在600多米的沟谷两岸石壁上,约有300多幅,内容大多为人头像,还有马、驴、牛、羊以及狩猎、人手等图像,风格粗犷、质朴,题材广泛,充分反映了古代民族的图腾崇拜。此外,岩壁上还有西夏文的题刻多处。
太阳神岩画(摄影:冯赣勇)
尽管车友们望着石壁上的岩画,听着解说员的讲解,但依然对这些刻在岩石上形象丰富的各种图案,感到非常的神秘和不可思议。顺着山沟走了一段路,来到了位于半山腰中的著名太阳神岩画下。为了能使游客注目,景区还在画的上方插了一面标志性的小红旗。游客在山脚下虽然能远眺这幅太阳神岩画,但是要想近观,还要顺着陡峭的山道爬上山后才能清晰地零距离欣赏。
山脚下看太阳神(摄影:冯赣勇)
资料记载,贺兰山岩画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山间小道(摄影:冯赣勇)
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挽着发髻,风姿秀逸,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有的大耳高鼻满脸生毛,有的口衔骨头,有的面部有条形纹或弧形纹。还有几幅面部五官似一个站立人形,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图腾巫觋的造型形象。
西夏文题刻人面像(摄影:冯赣勇)
动物图形构图粗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双角突出的岩羊,有飞驰的骏马,有摇尾巴的狗,有飞鸟的图形和猛兽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阳的画面,还有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
明代石刻(摄影:冯赣勇)
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贺兰口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的,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为,也有其他朝代和西夏时期的画像。刻制方法有凿刻和磨制两种:凿刻痕迹清晰,较浅;磨制法是先凿后磨,线条较粗深,凹槽光洁。
岩画人面像(摄影:冯赣勇)
贺兰口岩画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都十分广泛,富有想象力,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众多岩画为人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堪称是一处珍贵的民族艺术画廊。
远眺拜寺口双塔(摄影:冯赣勇)
车队离开贺兰山岩画景区后,顺原路回返又来到贺兰山山脚下的拜寺口风景区。这是一座位于山脚下的景区。在公路上远眺拜寺口高耸雄浑的双塔非常壮观。
参观拜寺口(摄影:冯赣勇)
在贺兰山麓的拜寺口双塔是宁夏唯一的密檐式砖塔,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塔东西对峙,相距80米左右。东塔高39米,13层;西塔14层,其高度和外形与东塔相近似,均为八角形密檐式砖塔。
拜寺口留影(摄影:林岚)
这里曾是当时西夏国的佛祖院,供奉释迦牟尼和多宝如来。塔顶刹座由一排排施以彩绘的仰蓬组成,转角处各有力士一尊,挺腹昂头,栩栩如生。据塔内佛龛发现的西夏文字和周围采集到的宋代钱币推断,双塔始建于西夏时期,虽经900多年风雨,至今一仍旧貌。(文图:冯赣勇)
推荐阅读
冯赣勇5.6千11
往往11244.9千11
M28****00514.9千11
M28****00514.4千11
M28****00515.1千11
M28****00517.1千12
M28****00514.5千11
M28****00514.8千11
河流好摄16.4千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