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年元月24日——30日七天
目的地:昆明、墨江、景洪、磨憨口岸、勐腊、望天树、中科院植物园、湄公河、橄榄坝、建水、元阳梯田(多依树、坝达、龙树坝、老虎嘴)、石林、罗平、彩色沙林
天气:早晚温差大,早上亮的晚,晚上天黑的晚,8-29度左右
饮食:蒙自米线、米干、各种烧烤、香茅草烤鱼、酸笋、酸辣猪脚饭、建水烤豆腐、草芽、酸菜芸豆汤、牛肉干巴、抽水烟筒、鱼腥草
交通:飞机、租赁汽车(别克英朗)
民族:傣族、哈尼族
特产:民族服饰、绣品、木刻、木雕、彩沙、牛肉干巴、羊乳酪
昆明
对于云南这个多民族的省份,一直都很向往,终于达成出游计划,2个男人计划先飞到昆明,在东航同路人租车自驾游。我不管了,一心想着能去就好。因为过年期间,本来租的是标致408的,后来因为出险了,租车公司自动给我们调高至别克英朗轿车,运气啊呵呵!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放弃了丽江、大理、香格里拉、泸沽湖、梅里雪山一线,牺牲一小下,下次好好玩丽江。
从飞机上已进入云南领空,原本厚厚的云层霎时淡了,都退到了天边,云海、棉花床都不见了,只有湛蓝的天。想想武汉的阴霾,这里就是天堂了,简单的干净的美。昆明市区当然不如武汉的繁华,小了很多,也正在建地铁,路都不怎么畅通了。还算方便,去时24日只想先到最远的地方景洪,拿了车就离开市区了,在返程30日下午才草草逛了金马碧鸡广场、百盛、步行街,吃了炒饵丝、凉拌什锦米线、酸辣猪血,偶遇老云南牛肉烧烤,排了至少40多分钟的队才吃到,确实和羊肉串、猪肉串不同啊!很美味,想想还会流口水呢!
墨江
一个小县城,这里北回归线穿城而过,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北回归线标志园;这里万燕翻飞、紫米飘香,有充满神秘色彩的双胞井;这里有日夜奔腾不息的三江五河;这里居住着一个从北方游牧民族经过漫长的探索、迁徙而诞生的新型稻作农耕民族——哈尼族……神奇的回归文化和多彩的哈尼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相映成趣!曾名不见经传的墨江县,近几年随着整体形象的大变迁而日益被外界所关注。惊鸿一瞥,人们突然发现:“太阳转身的地方”已成为墨江响亮的代名词;原老旧的墨江城已变成一座亮丽的“回归城”。这里有最有名的双胞胎节,俺刚好错过,据说那天的双胞胎巨多,老的少的……也许是为了安慰自己,提高孕育生命的机率,借这一方水土的贵气,坚持去了墨江,在双胞胎文化园里的双胞胎井边,喝饱了肚子,还灌满了3瓶水,后来几天都喝了。不知道有没有效应,有待后期验证。但愿没有白来一趟!
景洪(西双版纳州)
24日中午12:00左右从昆明出发,一口气2个男人开了500多公里。沿途看到云南南边的山都是丘陵状,不算太高,绿化还不算太好,各个山头都被不同的植被瓜分,不认得的白花的树、红叶的树、认识的绿色的芭蕉、低矮的灌木丛……,不规则的成块一片片种着。傍晚时分在野象谷稍作停留,偶有几棵高高的大约40多米的望天树,直直的冲向天,但是还不算太高。晚上20:00左右到达景洪市,已经灯火通明,傣族风情的建筑对称左右各4层上挑屋檐、金黄的瓦面,道路上的凤尾、菠萝、腰鼓灯,三三两两的民族风情人物雕像、小型组象喷水池、白塔、棕榈树、芭蕉树等妆点马路两边和绿化带,加上灯光的照射,映衬的别具韵味。暗自窃喜,来到大象和孔雀的故乡了。
在曼听公园附近,有一条街都是曼听烧烤一条街,我们安顿好住宿,溜达去吃特色小吃了。香茅草烤鱼、菠萝饭、烤鳗鱼、酸笋吃不惯,菠萝超甜,一种味道像哈密瓜的白瓜,有竹节虫、蝉蛹、蜂蛹、烤田鼠都不敢吃,赶紧匆忙吃了一点,又去吃了米线才饱。早餐酒店提供了,还算丰富,有牛奶、豆浆、米线、米干、需要自己调味,不然是没有地方味道的。不过佐料太多,其中有茅草段、香料草吃不惯。湄公河流过景洪,景洪沿河一段有酒吧一条街,河坝体上是酒吧,下面是观景平台,有版纳傣族风情的人物灯饰、火红的鞭炮花、棕榈树、芭蕉树……妆点着夜色下的景洪,河坝下抢拍一些景象,伴随着酒吧的各种歌声,淹没在灯红酒绿中。仅仅是感受了热带旅游区的风情,第二个晚上25日在酒吧外的路边吃着酸菜黑鱼火锅,下着饵块、草芽、青菜……又逍遥了一回,逛沿河一条街是淘普洱茶、绣品的好地方。
磨憨口岸
磨憨边境贸易区位于云南省最南端,地处云南省与中南半岛的枢纽部位、昆曼国际大通道的中国终点,与老挝磨丁口岸接壤,距西双版纳州府景洪190多公里(昆曼公路走线),距云南省省会昆明700多公里。位于勐腊县西南端,地处东经101°,北纬21°是我国通往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1992年3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口岸,1993年12月22日中老两国宣布正式开通。25日一早,去磨憨。是我们这趟去过的云南最南的地方,天高碧蓝,偶有一个云团悬在高处。也是最热的地方,中午达29度,需要做好防晒措施,裙装或短袖衣裤,那里菜品偏酸辣,有川菜馆,想吃辣到处也有,也可以根据自身口味交代厨师改变做法。有免税店,不大,食品、化妆品、烟草、工艺品,不算太多的在二楼200平米左右的一层陈列着,供游客或者过境人员选购。
勐腊县城、孟曼小镇
下午15:30到达边境小镇,干净而古朴,棕榈树粗粗大大,整齐的排列在街道两旁,可以看到很多老的傣族竹楼,鲜艳的花草点缀家家院子,偶有一户门内结满大小菠萝蜜的树,羡煞人也。唯有勐腊县城政府办公楼是最高大气派的建筑,高高在上的建在一个山丘上,公园一样的环境环绕,但愿勐腊人民满意这些建筑和满意他们的公仆们。
望天树、热带雨林公园
17:20开始走过热带雨林,茂密高大的雨林植被把人都掩盖在下面,游客如同小人国的人忐忑的穿行在雨林中,鸟巢蕨超级的多和大,很多没有见过的植物。见到最高的望天树,80米以上的好多棵,竟然组成了一个空中通道,在13棵望天树之间搭起了11段长短不一的由钢丝、麻绳、木条编织的,仅一人通过的绳道,长达米。刚开始因为好奇,想看到望天树的顶端都有什么,还是忘记了恐高,咬牙上到旋转楼梯,接近通道才发现够高,不断有尖叫声掠过,开始忐忑。为了不浪费门票钱,还是踏上了前进的吊索通道,没有从第一级绿色通道返回,如果没有人故意晃动,故意颤动,吊索编织的够结实,足有半人高,一般是不会掉下去的,只是偶尔发慌会把脚踩空,手脚并用,一步一步艰难的走过,已经是很不容易了,更不用说还看看风景,各个望天树用铁网围着,脚下就是5、60米的高空,和悬在2棵树之间的网索,顺利通过就是本事了。我已经没有胆量看上看下,只是做到了最基本的走完,没尖叫。海给来了几张高空留影已经很不简单了。等下到地面,腿那叫一个颤抖。这比上高楼大厦还刺激,望天树,没有太多枝桠,只有结实的高大直直的树干,树尖也只有不多的一撮儿枝桠和叶子,那么高,居然郁郁葱葱。
中科院植物园
26日一早出发去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很大,至少是武汉植物园的2个大,分东西两区,内有游览车,建议步行走西区,买东区游览车票,否则就走到傻了。不赶时间倒是可以走着。10:30到达已经人满为患了,停车位都到湖边边草地上了。返回时仅我们一辆车停着,都闪人了。版纳植物园的1100公顷的园地上,保存着大片的热带雨林,有引自国内外近12 000种热带植物,分布在棕榈园、榕树园、龙血树园、苏铁园、民族文化植物区、稀有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区等 35 个专类园区,是集热带科学研究、物种保存、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目前,数字化植物园工作在中国植物园处于领先地位。
橄榄坝
版纳最有特色的必须去的地方,莫过于橄榄坝了,那里有地道的傣族风情泼水表演,不是节日也会有专门的傣族服饰可以租用,换上后,工作人员和游人听从统一指挥,一人一盆,服饰和盆颜色各异,围着泼水节专用的圆形广场,站在水里,把水内外圈面对面对泼、背对背向前向后泼、面向广场外的观众泼、统一向内泼……各种泼法,在统一指挥下,随着鼓点,泼洒祝福,显得热闹非凡,各种水花四溅,水痕步调一致,欢腾一片。泼水节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关于泼水祝福的来历,有一个古老而有凄美的传说:天神达拉乍任意妄为,随意作恶,他的女儿们大义灭亲,互用清水泼洒冲洗污秽。此节就是纪念为民除害的七位天女,有消灾减难,互祝安康的意思。此节是西双版纳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虽然没有换上傣族服饰泼水,已经被泼水的热情感染,水花的祝福已经深入我心。
曼乍小镇、水井、佛寺
曼乍小镇俨然演变成一个傣族旅游村镇,家家都是傣家农家乐,家庭旅馆、家庭饭馆比比皆是,如果有时间真的可以住住傣家楼,荡荡秋千,喂喂斗鸡,喝个椰子,踢踏着拖鞋游荡。傣族水井的建筑颇具匠心,井身造型和装饰,都采用傣族崇敬的大象、孔雀、塔等作造型。井身镶了许多小圆镜,庄重华贵,这是因为傣族喜水、敬水、用水表示爱情、表达祝福,凡是傣族村寨都有各种形状的水井塔。参拜小乘佛教胜地神庙,寺内不大,都需脱鞋入内,不同于国内其他佛寺,有白象、金色佛盾装饰围墙,有龙眼睛都用圆形镜子妆点,看似活龙再现,不敢擅闯冒犯。
元阳梯田(多依树、坝达、龙树坝、老虎嘴)
听说梯田一年四季都有水,最佳拍片时间是每年12月到次年2月上旬、4月20日至5月10日、7月25日至8月20日期间,经过灌水、播种、收获三个季节。我们碰上了灌水期,想想劳作的场景和收获的时候,还会有多美!
官方介绍: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因此也成哈尼梯田。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山岭雕刻”。
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通常借助错综的沟渠系统向梯田供水,元月蓄水期间,远远看着梯田像片片镜面。元阳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
元阳哈尼梯田主要有3大景区:坝达景区包括箐口、全福庄、麻栗寨、主鲁等连片14000多亩的梯田,老虎嘴景区包括勐品、硐浦、阿勐控、保山寨等近6000亩梯田,多依树景区包括多依树、爱春、大瓦遮等连片上万亩梯田。如此众多的梯田,在茫茫森林的掩映中,在漫漫云海的覆盖下,构成了神奇壮丽的景观。
27日一早出发,下午4:00左右路过建水古城草草逛过,5:40继续赶路到元阳,晚上在元阳胜村鹏程酒家住下,赶着看梯田日出。几天旅程中唯一一天28日一早6:30起床,到多依树梯田景区等日出了,天还黑着,路上已经不少人和车了,没有早餐就赶到景区,先去找最佳拍摄点,占据有利位置了。哈哈!景区第一观景区有个用餐区,真是周到啊!有黑米粥、小馒头,10元/人,餐区外的观景区是第二层,算高的位置,还不错。2男人都不屑这个有利地势,各自扛着脚架一人佳能,一人尼康的单反去其他观景台了,我独自守着原本无几人的第二观景台。后来在太阳出来之前,各个观景台已经站满了摄影高手和爱好者。我用索尼的微单3C,撑着观景台栏杆拍了个够,也不管结果了,随便哪个角度都够美,多依树梯田是个落差相对大些的梯田区,左边高,公路上下有民居,民居下就是梯田了,但是人不能近距离亲近梯田,层层下降,大小交错,很是壮观。我拍的数码有现场报道、天边微亮、梯田微亮、天边大亮、梯田扫描全景……怎么说也要给这美景留点自己的独特角度。拍的还是没有实景美啊!只好买了几本高手的明信片观摩。一个男人的三脚架在不小心的时候掉下观景台,幸好看台不高,捡了回来,不然代价就又大了点。
哈尼族的服饰:包括布都支系、碧约支系、卡别支系、布孔支系、阿木支系,其中阿木支系服饰极为讲究,其服饰做工精巧,整体匀称。一套阿木妇女服饰可分为:帕匹(绣花腰带)、“帕合” (衣服)、“阿达” (绣花围腰)、“帕吃” (统裙)、俄抠(头箍)、“俄巴” (扎头带)、“泡通” (彩色头穗)、“住什” (彩色料珠)、“纳斥” (耳环)、“纳斥斥扎” (银链子)等十个部分,每部分都装钉有银饰品或绣有繁杂而又各有特定含意的花鸟鱼虫图案,绣工精细,图形规则,构思精巧。
坝达梯田、龙树坝梯田、老虎嘴梯田
上午8:00日出坝达,来的是时候,春节前后最佳,这时极易看到宛若仙境的云海。多依树远处的山间和坝达之间一路都有浓烈厚厚的白白的云海,时而翻腾,时而飘渺,依山而下,云海下该是阴幽一片,不见天日,我们在云海之上,看到日出,看到阳光,看到晴空万里的梯田。坝达相对其他几个梯田区显得布局密些,坡度转折更多,S型弯道梯田更加密集,特色少些;看完坝达就去拿行李,退房赶路去菁口哈尼民俗村、龙树坝看看。菁口因为主要是民俗,蘑菇草房,干打垒的土墙,民俗展示,2个男人没兴趣就没进去,只在门口看看就转身到龙树坝了,当地人推荐去看,果然值得一看。龙树坝相对小些,更精致些,可以看到红色浮萍覆盖的梯田、黄色泥浆的梯田、平静如镜的梯田,黄色泥浆的有人在的是因为哈尼族人在梯田里养了鱼,正在抓鱼,导致梯田水色变浑变黄,还有鸭群在一垄梯田里找吃的,游玩着。拍到人、鸭、梯田、有色彩的不同角度的景象,欣喜若狂,打心里敬佩哈尼人民的聪明才智,让我们看到处处是景的仙境。老虎嘴梯田更壮观,变化多端,景区入口后下山到最低,梯田从脚下灌木丛边延伸到最远处的梯田,看着就像一个老虎头的造型,老虎嘴边有民居,偶有炊烟飘起,据说是看日落的最佳地点。当我站在老虎嘴景区观景台上望着脚下绵延不断、层层叠叠的万顷梯田时,竟然感觉自己就像长了翅膀翱翔在天空一样,一切都那么逼真,一切都那么壮美,我不但惊叹于哈尼梯田的磅礴气势,更惊叹于哈尼民族世世代代为人类留下的旷世杰作。老虎嘴梯田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保护区之一,也是元阳仍至世界梯田景区中山势最险峻、气势最恢宏、布局最壮观、面积最大的梯田风景区,在海拔落差1400多米的山坡范围内,梯田遍布山野,占地多达1700百亩,梯田级数多达5000级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好吧,既然留有遗憾,没有看到春天绿油油的、金黄油菜的梯田、秋季沉甸甸稻穗的梯田,就为下次再来找个藉口,只是下次会是什么时候呢?好期待啊!
罗平
29日从建水赶到昆明,再到罗平,想看看彩云之南不一样的油菜花,可惜翻过晴空万里的师宗,山那边的雾开始由淡到浓,最后视线只有3、4米的距离,我们还是不甘心,偶尔看到路边的油菜有开花了,淡淡的黄色花蕾,清新的黄,绿油油的油菜叶点缀其中,生机盎然。如果罗平天气好呢?还是去看看,下午3:00在罗平中餐吃了一顿酸菜猪脚火锅,微微带腊味的猪脚肉,猪肉皮,在酸菜的熬煮下,透着香,像极了湖北大山里的腊猪脚,烙过的肉皮,经过泡软、刮洗,金黄的肉在炖煮,让人早就垂涎三尺了!加上酸菜,那叫一个开胃啊!胡吃海喝了一顿。看到老天还是不给面子,雾也更大了,只好作罢,离开这有名的螺丝田油菜花,希望下次来它们都准备好了,等着我!
彩色沙林
罗平不欢迎我们,我们只好选择去彩色沙林了。也为了不浪费这一下午的时间,我们改主意。
官方介绍:沙林景区面积6平方公里,它是大自然千万年来演变的结果;是地震冲击、岩浆喷射、地壳运动、风雨侵蚀逐步形成的千姿百态的地貌奇观;是七彩沙子凝聚起来的沙柱、沙峰、沙屏、沙皱的集合体。座座沙峰或独矗,或相连,参差有致,远看成林,近看成峰,高者达30余米。忽而盘旋直上,忽而陡然垂落,峰回路转,沿谷两壁呈现一簇簇屏、嶂、峰、崖,以及千姿百态的造型。
由于是立体造型,沙林在早、晚、雨、晴、春、夏、秋、冬随着光线的强弱,阳光投射角度的不同,会产生不同色调构成的景观。酷肖一幅幅绝妙的“丹青国画”,纷呈的色彩,集红、紫、蓝、黑、青、灰、绿……于一身的各式沙带为世之罕见。奇异的造型,缤纷的色彩、丰富的景观,构成了沙林多功能复合型的风景旅游区风光。
沙林的地质地貌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它是几亿年地壳运动的形成,地力的切割、抬拱、下降,形成了它复杂的地质地貌。它是不可多得的古地质地貌的标本,现已加入世界自然基金会,被列为世界遗产之一加以保护。游人在这里不仅可以获取活的自然知识,还可以凭物怀古,顿悟世事之变迁,感怀沧海桑田之自然法则。
泉,在沙林最为独到,别看它的名字中有个“沙”字,就以为那里没有水,恰恰相反,沙林内多处泉水浸渗,潺潺流水,增添了沙林之灵秀。晴时沙而不灰,干而不燥,雨时湿而不泥行而不艰。在泉水的出口处,水压冲沙、翻滚蒸腾,似袅袅炊烟,如游龙出海,沙泉清澈透明,水质口感甚好。
沙,在这里独具特色,在沙林,可沙浴沙疗,可堆沙滑沙,可沙地狩猎,可沙地跑马、可沙地排球、足球,以沙为乐,内容丰富多彩。赤脚游沙林最为惬意,静站沙溪间,脚下的沙慢慢被溪水洗走,形成沙对脚板皮肤的磨擦,感觉很是特别。这里的石英沙沙质好,纯度高,粗细皆有。经化验,含有石英砂97.8%,并有金、银、铜、铁、锌、碘、硅等多种元素。
沙林中还有众多的野生动植物。主要有七彩小蛇(青、黄、花、白、黑、红、绿);七彩小蛙(青、黑、花、红、绿、棕、黄);七彩蝴蝶(红、黄、白、花、黑、青、紫);还有水獭、麂子、狐狸、穿山甲、野兔、黄鼠狼、松鼠、猫头鹰、啄木鸟、菁鸡、野鸡、斑鸠、八哥、燕子、黄鸭、翠鸟等。植物以兰花、含笑、杜鹃、茶花、松茸、牛肝菌为特色。
石林
阿诗玛的故乡,我们来了。30日从石林大酒店出发,直奔石林风景区,看看阿诗玛和阿黑哥当年唱情歌的地方。小插曲:景区需要购买游览车票,否则需要步行2-3公里才能到主景区,建议不赶时间的可以不买游览车票。有雄奇的峰林、湖泊、瀑布、溶洞。天造奇观,美不胜收。形态奇特的剑状、蘑菇状、塔状、柱状、城堡状、石芽、原野等,拟人似物,栩栩如生的石林,或隐于洼地,或漫布盆地、山坡、旷野,或奇悬幽险,亭亭玉立。因为赶回去昆明还车,故在12点前要到达昆明,我们草草参观了事,到此一游了。
官方介绍: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海拔1500m—1900m之间,属亚热带低纬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度,距省会昆明78公里。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成为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
后记:云南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异现象,并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传下“云南十八怪”说法。
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
云南第二怪:摘下斗笠当锅盖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火筒能当水烟袋见到
云南第五怪:糌粑被叫做饵块见到
云南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见到
云南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
云南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
云南第九怪:姑娘被叫做老太见到
云南第十怪:和尚可以谈恋爱
云南第十一怪:老太太爬山比猴快
云南第十二怪:新鞋后面补一块
云南第十三怪:汽车还比火车快
云南第十四怪:脚趾常年都在外见到
云南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带
云南第十六怪:花生蚕豆数着卖
云南第十七怪:这边下雨那边晒见到
云南第十八怪:四个竹鼠一麻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