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历史沧桑中演绎太平古韵:时光带不走的老戏台
滁州、安徽等3地

历史沧桑中演绎太平古韵:时光带不走的老戏台

戏台,是戏曲演出的专门场地,承载着千百年来戏曲艺术的兴起和演变。在这小小的戏台之上,万千角色粉墨登场,诉说着忠孝仁义礼智信,唱出了大国小家悲欢离合。一声古尽秋江月,万舞齐开玉树花。因为有这一座座背负了历史的戏台作为艺术文化之载体,古城,从一个冷冰冰的建筑物变成了温暖人心的港湾。

在太平古城的一隅,有着这么一座戏台,叫做苛山古戏台。四角上各有一牛腿,分别雕刻着八仙图案,寓意八仙迎客。八仙过海是中国民间流传最广的神话传说之一,可谓是妇孺皆知。这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相传八仙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在戏台之上雕刻八仙寓意吉祥。

戏台正中间的房梁上,有一幅丹凤朝阳图。丹凤朝阳图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一(丹凤是鸾的一种,首与翼皆赤),典出《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当年周王出游卷阿,诗人写下此诗赞颂周王德政,所以,后世以“丹凤朝阳”比喻贤明的人遇到了开明的君主,也象征着老百姓遇到了太平的世道。

在丹凤朝阳图的两侧我们可以看到“出将”和“入相”四个字,这两个词其实是一个成语,说全了的意思是“出朝为将、入朝为相”,也就是说,离开朝堂,作为一员猛将出征,为国平定,扶保朝纲,而归来入朝,则官拜相首,大加封赏。戏台上以此做比,演员登上了戏台,就好像是武将走上了战场、表演完毕下场,就仿佛得胜归来的功臣。演员在戏台上都希望自己演绎得精彩,就好像将士们期盼在战场上能打胜仗一样,故借“出将入相”来讨个好彩头。

相传,当年拥有这座戏台的人家在当地算是富户,倚仗祖上留下的基业,飞扬跋扈、胡作非为。尽管吃喝玩乐不愁,但眼看老爷将至不惑之年,却膝下无一儿半女。夫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便带着小丫鬟去娘娘庙拴娃娃。说来也怪,本是艳阳天却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夫人和小丫鬟在风沙中走散,独自来到了一个破旧戏台躲雨。不知为何,夫人猛觉意识昏沉,一下子睡了过去。在梦中,她看见一仙人立于其前:“若想财源广进,子孙满堂,必牢记‘明德惟馨’。如若反之,必家破人亡。”

随后,仙人消失,夫人醒来,风沙散去,雨过天晴。夫人虽半信半疑却仍快步下山,回家与老爷说了此事。老爷听完后猛地幡然醒悟,广结善缘,不仅对下人不再苛刻,更是搭凉棚向穷人舍粥。

说来也奇怪,自打老爷洗心革面,与人为善,夫人的肚子便一日比一日大了起来,十月怀胎,生下一儿一女龙凤胎。老爷望着刚出生的一双儿女,面向娘娘庙方向不停作揖,当即为大儿子取名明德、为女儿取名惟馨。同时,吩咐家丁立马找工匠在园中修建一座戏台,挂上明德惟馨的牌匾,时刻提醒自己及后人。此后,每逢初一十五,老爷便请戏班在此戏台上唱上一出,以谢仙人。

时光流转,岁月更迭,一出出黄梅戏、花鼓戏在此轮番上演,帝王将相、凡夫走卒悉数粉墨登场。时至今日,物是人非,当年的热闹辉煌已不再,丝管之中的起承转合,在盈袖之际悄然落幕。而这座戏台,历经大自然的风雨、历史的轮回,依然完整地伫立在我们的面前,向我们诉说那些动人的传说。


2022-07-18发布 阅读量115

热门推荐

  • 重点推荐
  • 目的地
  • 景点
  • 美食
  • 地标
  • 文章
  • 问答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从滁州到马鞍山 感受安徽文化
若不是因为琅琊榜和醉翁亭记,我大概都不会知道滁州这个城市。当时学《醉翁亭记》,甚至都没有想过国内真的

時光愛人4.7千6

2020端午--滁州自驾游
端午小长假来临,想着疫情还没过去,在上海实在无聊,还是带着宝宝自驾周边。看看路程,决

xierita6.6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