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千年古城,六县之母-江西赣州于都
于都

千年古城,六县之母-江西赣州于都

出发时间

12

行程天数

4

人均花费

1.5千

和谁出行

和朋友

每一年的12月,珊珊都会来江西一次,去收脐橙,今年也不例外,而且这次偶遇了赣深高铁在12月10日开通了。珊珊有幸参与了这趟列车的首次通车,深圳到赣州由原来接近7小时将压缩到短短2小时。


作为全国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的重要一段,赣深高铁是江西对接珠三角的主通道从深圳北出发,到达东莞,惠州,河源,龙川西,和平北,定南南,龙南东,还有赣州西;时速350公里,全长436公里。

珊珊在下午16点40分上车,晚上7点半就到达了!

路上还可以吃到正宗的于都脐橙,好甜好甜哦……【于都第一站: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我们这趟旅程,去的地方是赣州的于都,来于都,必须打卡的地方就是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坐落在风光迤逦的于都河畔,纪念园分布着主题雕塑、集结广场、纪念碑广场、长征渡口、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新长征广场,贯穿其中的红色步行道。【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停车场出来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在纪念园东侧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

走进纪念馆序厅,便是一面浮雕墙,展现了中央红军集结于都、渡河出发及长征胜利的情景。




二楼陈列以长征前夕中央红军在于都的主要活动以及中央红军长征历程为主线,采用文字、图表、照片、画、实物模型、视频等展示手法,描述了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历史背景,以及所凝聚的伟大的长征精神。

其中很多人去打卡的是一面草鞋拼成的中国地图,成为大家争相打卡的背景墙,馆内还展示了红军时期的生活用品等等。

最让我难忘的就是这个雕像,背后写着一个“别”字,在长途远征和战火伤病的考验中,这是无数红军将士的爱情缩影。【长征渡口】

1934年10月18日傍晚,就是从这里迈开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步。

虽然现在看,只是一排木排和一块石头,但当年就是从这个地方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个壮举,还被称为“地球上的红飘带”而载入史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

临江矗立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高19.34米,底座边长 10.18米,寓意纪念1934年10月18日的这个日子,该碑身为双帆造型,寓意中央红军由此扬帆出征。


碑座上的三幅巨型浮雕,分别以 “集结”“出发”“奉献”为主题,周围的围栏上雕刻着中央红军渡河出发的八个主要渡口。


纪念广场地面上是长征路线示意图,亲们可以放大看看哈,珊珊航拍就看得好清楚了。

在纪念园入口的【主题雕塑】高7.5 米,底座边长8.6米,雕塑正面主题为“渡河出发”,背面主题为“依依惜别”,体现的是当年于都人民依依不舍地送别出征战士的情景。【于都1934街区】

走过长征广场,往下走会来到这个1934街区,河畔边的1934街区,是一个网红打卡点。

这里以“文化交流、情景体验、红色时尚”为主题,是集研学教育、休闲购物、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地方。



走进这里,似乎走进了时光走廊一样,看到了很多小时候的点点滴滴,小时候最爱的电视机,追过的港剧,我居然在这里还看到我小时候天天都听的小学英语磁带,听说这些旧物件都是当时建这个文旅街道的时候,从四面八方的居民家里收回来的,有意思吧。【于都第二站: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何屋】

这是位于于都濂溪路48号的长征前夕毛泽东同志旧居-何屋,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是典型的客家民居。

青砖灰瓦,鹅卵石铺地。走入院子里闻到一股浓郁的桂花香气,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这里的悠悠岁月和那沧桑而厚重的革命历史。

屋内几乎都是木制的家具,非常简单朴素。

二楼已经残旧得不能走上去了,天井让客家围屋的特征很明显。


走近领袖的房间同样简陋,面积不大的房间内只有一扇小小的木栅窗,窗前摆放着木制桌椅和一盏煤油灯。

旁边还有一个修鞋的地方,想想当年多不容易啊。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完成了集结于都。走在这样充满红色气息的地方,深深感悟到现在拥有的一切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有机会我一定要带家里的两姐妹过来看看!【于都第三站:长征源民俗博物馆】

“长征源”是于都的标签,在这里许多宗祠老屋一同见证了那段辉煌的历史,其中【长征源民俗博物馆】便是其中的一座,它原名葛氏宗祠,始建于清中期,1929 年毛泽东率红四军进入于都,这里成为了红四军军部驻址。

这是一座有着老宅气质的博物馆。走在馆中,总会闻到一股味道,一种古物的味道,一堆堆的老物件,我看到了很多以前爷爷奶奶们的老物品,说不出的熟悉感。

在这里有着数不胜数的故事,馆长介绍“坚决不让一个红军战士赤脚上阵”背后,是于都人在长征出发前紧急赶制20万双草鞋的艰辛,也是30多万人共守一个秘密的奇迹。



现场馆长让工作人员示范现场编制草鞋的展示,先把草打软,然后编制,很快一只草鞋已成型,一双鞋大概就只能穿一天,所以当年,草鞋的需求量是非常庞大的。

另外,在墙壁上,还有一块残旧的木板,上面写着草鞋重地几个字,老板说,这是一块有故事的牌匾,此牌源于县衙警示牌,当时,广大群众都自发地聚集在各大祠堂里、厅堂下,家家户户打草鞋,母亲做给儿子、妻子做给丈夫、未婚妻做给情郎,更多的苏区群众背着打好的草鞋赶到于都河边,把草鞋送给途经的红军战士。为了保守这个天大的秘密,这一切既要准时完成,又不能泄密,一切在紧张有序的进行中,于是乎在衙背街各个路口,均有人看守,在人员不充足的一个卡口,急中生智的红军战士把老衙门口的一个警示招牌拿下来,轻轻擦去原内容,用笔写下“草鞋重地”四个大字……

馆长说:他收藏的当年苏区时“草鞋重地”牌匾,现将它陈列于《长征源民俗博物馆》向世人展出,意为让世人永远铭记这一光辉的一段历史,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长征精神。【于都第四站:红军长征小道】

这是位于于都县祁禄山镇金沙村的红军长征小道,茂密的树林里,泥泞的小路上,再往前走,就直接走向深山里了,在这里,我们体验到当今最为完整、最原生态的 “红军长征小道”。

这里被认为是迄今为止长征沿线保存最完整最原生态的红军长征小道。

现在红军长征小道已成为当地的网红旅游路线,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到这里重走初心之旅,感受长征之路。

走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历史似乎就在眼前,错位时空的和过去握个手。【于都第五站:罗田岩森林公园】

罗田岩,又名善山,与三公里外的于都县城,隔江相望,是一个闻名遐迩、风景宜人的名山胜地。

这里湖光山色,景色宜人,开发于南北朝,自北宋时享誉盛名,并创“华岩禅院”,闻名一时,为亨誉海内外名篇《爱莲说》碑刻发表地。

“华岩禅院”就是罗田岩寺,沿着崖壁而建。



寺内设观音殿,每逢节假日,都会有很多信众来这里祈福,然后去公园游玩。

这里还可以提供自助的素菜,成人一位才15元,儿童10元。


穹顶正壁刻有很多字,历经漫长的岁月很多石刻已被风化侵蚀。


在禅院的旁边,还有一个很大的岳飞雕像在隧道口。【于都第六站:兰花小镇】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把兰花视为高洁、典雅、爰国与坚贞不渝的象征。在于都县禾丰镇这里,有一个很大的兰花小镇,这里很大,大到飞上100米高空上,满目皆是大棚。

整个园区很大气很清雅,有山水亭台楼阁。






有蝴蝶兰、国兰、正斛兰等一万多种兰花品种,美不胜收。听工作人员介绍兰花销往国内外,增加了花农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周边还有兰花展示厅,兰花培植大棚、珊珊在这里看到了一颗价值30万的品种,不过它没有开花,希望下次有缘人来到,看到告诉我这花盛放是什么样子的哈……【于都第七站:最美乡村】看过了很多历史红色经典,珊珊这次还走过了很多美丽的乡村:【潭头村】

潭头村距县城 11 公里,历史很悠久,北临贡水河畔,323 国道穿村而过。航拍的时候,珊珊拍到在村子的后面,全部都是大棚,种着无数的富硒食品,村民在这里自力更生,安居乐业。



自明初建村至今已七百余年,现在已经建得很好看了。


村内有“孙”“刘”两姓族人,中午饭我们就在这里的刘氏宗祠吃,第一次在人家祠堂吃饭。

这是当地人从小吃到大的零食,叫客家果子,有辣有不辣的,吃起来爽脆可口,嘎吱嘎吱的响,很过瘾哦。






很新鲜吃到了很多地道的于都本地菜式,好吃的太多,就随便介绍几款特别的:

这是当地客家的【客家肉丸】,用猪肉做的叫猪肉丸,用鱼肉做的叫鱼肉丸,用牛肉做的叫牛肉丸,客家人的鱼肉丸不似沿海地区的鱼圆结实爽脆,而是软嫩爽滑,别有风味。它既是小吃,也是一道常菜,饮宴也不可缺。客家人主要是取丸与圆同音,寓意团圆、圆满。丸与缘又谐音,尤其适合喜宴。

【利村牛肉】这是以于都利村命名的一道牛肉,所以这次于都之行,几乎是每顿都会吃到这个利村牛肉,听开车的师傅说,利村牛肉,牛肉要好的,而且做法也很讲究,以前当地人还有一个说法,就是炒一斤利村牛肉,就要加多一斤牛肉的肉价同等的加工费,炒两斤牛肉,就要两斤牛肉的加工费,可见其讲究。不过现在没有辣么贵了,珊珊看来一下菜单,一盘才58块,可以放心吃。

悄咪咪告诉大家,这里还有很好的【富硒大米】卖呢!总有人说,于都富硒地富了民,于都县全域土壤富含硒元素,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能显著增强人体抵抗力,富硒食品因此深受青睐。

煮出来的米饭很香,基本一端上来,就一群人围着木桶盛饭了。所以追求健康的亲们,不妨多买于都的富硒大米哦。【坝脑古村】

自然生态风景优异,村南梅江水光激滟,常见白灣蹁跹起舞,村北是高耸入云的车头嶂:

珊珊在宗祠前的水塘前面飞,发现最大的特点就是这里的房子,新旧都整整齐齐的连在一起,新房子很漂亮,旧房子保持得很完整,是一个景色美丽如画的客家古村落,走在这里会有一种时代穿越的过度感。




客家文化底蕴深厚,拥有王氏宗祠等宗祠28座,凝聚著王氏族人世世代代的乡愁记忆;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除了段桂秀奶奶的守望故事,这里也是红三军团的驻扎地,电影 (半条被子》和歌曲《红军渡、长征源》都在此取景拍摄;非遗文化源远流长,传统木偶戏、唢呐“公婆吹”等民俗文化远近闻名。

村头还有辛峰阁,该阁创建于乾隆二十八年,咸丰七年被焚,光绪二年重建,明国年间1989年两度重修。坐西向东。砖木结构。基本呈正方形平面。共三楼:底楼四个角上砌方柱支撑角檐,并构成廻栏,顶层设藻井,二、三层均四面开窗,圆拱顶,里面每层有木楼梯相通,可登高远眺。右侧围栏外嵌有现代铭刻的青石碑。辛峰阁为研究古代风水建筑及宗教文化具有一定的价值。

在江西,到处都会看到这种富硒的大棚,长寿之地均是富硒地区,硒资源居功至伟,当然也少不了这里的山清水秀。

据介绍,于都县2019年5月底和2020年1月,对茄子、苦瓜、豆角辣椒、丝瓜、西红柿、黄瓜、菜豆豆、胡萝卜等20余种蔬菜进行了含硒量检测,检出菜豆、辣椒、丝瓜等3种硒含量相对较高的蔬菜,于都县在梓山、黄麟、桥头、段屋、罗江、禾丰、岭背、银坑、车溪等乡镇打造了9个赣州市富硒蔬菜产业基地,其中梓山、禾丰、银坑3个已推荐为赣州市富硒示范基地。


珊珊有幸也进到这个大棚里看看,看看这富硒的瓜果长得多漂亮!【上蕉百湾湖】


在梓山镇,有一个上蕉百湾湖的度假景区,这里依着水库而建,这个季节的水库水位比较低,产生了比较独特的风貌,连绵不断的山景,美不胜收的水景。

在水库旁边有一个民宿,风景很好。大城市过来的人,最喜欢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度假,呼吸满满负离子的的空气,吃上最新鲜的水库鱼。



民宿的环境很宽敞,最适合一家人来度假了。【黄金潭老码头】

因为一路路程都比较满,所以我们时间安排得很紧凑,来到了黄金潭码头,欣赏到一次醉美的日落。

黄金潭,山水秀美老码头,传说潭中水面金光灿灿,犹如黄金,故取名“黄金潭”。


在节假日的时候,会有很多的游客到黄金潭游玩,所以在这里,有很多游玩的以及网红元素的美景,很值得来玩一下哦。【红峰村】





【童话新村】




在于都有很多乡村都做得很漂亮,包括了上面的红峰村和童话新村,走进去就像进入了一个童话时间一样,所以很多当地的村民,一到了节假日,就会带着家里的孩子一起来这里游玩。【岭北脐橙】


这个季节正是脐橙丰收的季节,珊珊下午和小伙伴们去到了一个叫岭背金溪山庄的地方摘脐橙.


满山遍野密密麻麻脐橙,珊珊一路爬到山顶,一边摘一边吃。吃到了超甜无渣的脐橙,全部都是手剥开的,吃得很爽哦……

于都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富硒农田,种出来的脐橙真的非常好吃啊……【于都新地标:四馆一中心】


我们还打卡了于都的新地标,:四馆一中心,它具体位置是坐落于体育中心旁,贡江大道(银坑路路口东侧)。四馆一中心中四馆:主要建设综合文化馆(含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美术馆、群护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图书馆;综合博物馆;体育馆(含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一中心是指:广播影视中心(含综合播控大楼、多功能演播大厅、电影院等)。

另外旁边的政务大楼也很好看哦!



在这里,充分感受到于都“一江两岸”城市发展格局,很多市民放假都在这里散步,来到这里,充分感受于都这个千年古城,六县之母的文化底蕴。


珊珊在此还可以看到了岳飞,文天祥等名人在于都留下的诗句呢!【于都美食推荐】【老厨坊】

晚上,我们来到了县城一家老厨坊的店吃饭,这里的红色元素很多,我们坐的包房都叫长征集结号。





店里最有名的就是这款【客家猪肉汤】,是用上乘的猪肉用客家猪肉汤的做法炖煮而成,听老板说,很多到店的客人会点上两碗汤送米饭。

【腊味姬松茸】这是用玉龙雪山新鲜的姬松茸现炒,姬松茸上午采摘,下午就到餐桌上了,特别矜贵。

【棕树花炒腊肉】听说这是地道一款接待贵宾才会上的菜,用的是棕榈树的花炒,花比肉还贵,味略甘,爽脆,而且营养很丰富,很难得的一道菜式。

【富硒丝瓜】于都到处都是富硒的美食,在这里的富硒丝瓜特别的软甜,超级好吃哦。

【富硒南瓜】富硒南瓜,特别的软粉甜。

【禾丰珍珠米粉】这是于都的一款特色菜:用大米制成,是于都特有产品,主产禾丰等乡镇。首先将优质晚米浸泡12小时,磨成浆,用一块白布垫在草木灰上,把浆过滤,待水滤干,将粉块晾晒,进行筛制。一人持大孔米筛将粉筛入下层孔小的糠筛,持糠筛者不停地旋转,粉在筛内象滚雪球似地逐渐增大,待有绿豆般大小时,倒入另一米筛中过筛,留在米筛的颗粒就是初成的珍珠粉。然后倒在白布上,用鹅毛轻轻拂开晾晒干燥,珍珠粉便大功告成。吃的时候,先将清水烧沸,将珍珠粉徐徐撒入,边用筷子搅动,见珠粒沉入锅底即可捞入另一冷水盆里浸漂,待珠粒膨胀成半透明状,颗颗晶莹剔透如珍珠,是得名。它的特点是,味美滑溜、营养丰富,似珍珠般可爱,纯天然食品。

【薯酒】这是用当地特有的一款紫薯,磨粉重新制作的一款甜品,吃起来酒味浓郁,很香很上头哦……【千菌万菇宴】

我们还去了位于于都枫叶河边路大榕树旁边的千菌万菇特色餐厅,这里主要以各式养生汤、菌菇一锅鲜、灵芝孢子粉松茸饭等。

特别推荐的就是这锅【千菌万菇鸡汤】,这是用在干菌万菇生态园区饮山泉水、食坚果、玉米、米糠长大的走地鸡肉,搭配干菌万菇的山中仿野生的菌菇一起食用,其汤鲜香浓郁,鸡肉肉质鲜香无可比美。



这里还有很多用菌类做材料的特色菜。


特别推荐给大家的是这款灵芝孢子粉焗饭,打开的时候,菌香扑鼻。而且还很养生呢。【万里美食坊】中午,我们禾丰高速公路收费站老尹钢材旁边的万里美食坊。

这里有很多村民自制的美食,例如这是腊肠腊肉,吃起来都很香。

这里离利村很近,所以利村牛肉也是做得很地道。

每顿必有的禾丰珍珠米粉,这里算是发源地哈,天天吃都不觉得腻哈。

还有堂钓的鲟鱼,用鱼头鱼骨熬制的汤底烫熟,很脆很美味哦。【贡江楼】

最后一顿,我们来到了县城里面的贡江楼。




这里有很多当地的特色菜,全部都是色香味俱全的。

特别推荐的是这一款香煎紫薯包,内嫩外酥的口感很是美味哦。【于都买买买】




在于都这里,衣食住行都很具有长征源特色的东西,例如这款宏征鞋,鞋质量很好,而且全部都有长征的元素,很潮。




因为来的这几天,正好遇上了天气降温,我和小伙伴都来到于都街上逛,这边的衣服也是很漂亮,而且价格也不贵哦,珊珊在这里买了一件面包羽绒服,好喜欢哦。

来于都的四天,每一天都很充实,我走过了老一代红军走过的路,深知如今的幸福是多么的得来不易,也看到了于都如今的发展,感恩现有的幸福,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就应该多带孩子们去于都这样的城市看看,尤其带我们的下一代,赣深高速开通了,亲们也不妨带孩子们一起来玩一下吧。

2022-07-27发布 阅读量4.2千

热门推荐

  • 重点推荐
  • 目的地
  • 景点
  • 美食
  • 购物
  • 地标
  • 行程
  • 问答
  • 玩法
22
10
11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忆红土深情.看祖国江山如画:江西风景独好!赣州红色之旅5日游攻略
1921-2021, 百年沧桑,时代巨变。 这一百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很多改变。

飞姑娘旅行记7.7万10

让脚步慢下来,去长征源头--江西于都来一场初心之旅吧
没有一座城市,能像这里一样,让我由内而外倍感自豪!

漫悠旅行A3.0千0

从赣南到闽南之行
2020年快收关了,我们想再作一次年底之旅,原计划是从上海坐飞机到南昌,再坐火车到抚

宝山朱工6.0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