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饶神农源仙人洞遗址翻阅稻作文化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绝大部分年代都是“以穴为居”,那么人类住的“穴”究竟是怎样的?3月1日,记者来到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了解最早稻作文化,穿越原始“穴居”时代,体验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
仙人洞洞口呈半月形,顶部岩石伸展成岩厦状,高达16米,宽20余米。千百年来,当地群众一直相传这是“仙人”栖息的地方,把它称为“仙人洞”。就在仙人洞以南,相距800米,有一高出盆地约60米的溶蚀性岩棚,因形似一木桶吊环而得名“吊桶环”。
走进仙人洞,如同进入另一个天地,稻谷脱粒、渔猎归来、饰品加工、陶器制作等一个个模拟场景呈现在眼前。“这是石器”“这是陶器”“这是饰品”,现场工作人员一一介绍,仿佛走进了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
几万年前,仙人洞一带是一方富饶的盆地,它的四周丘陵起伏,群山绵延,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丰富的生命资源取之不尽。对于原始人类来说,仙人洞是一处美丽舒适的“天然居”,在这里繁衍生息是他们天然的选择。
20世纪90年代,美国考古学家马尼士博士和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率领的中美农业考古队,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与吊桶环发现了距今约12,000余年前的稻作遗存。这一发现,为栽培稻起源时间和地点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材料。
万年县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和陶器起源发祥地。境内大源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发掘获得重大发现,用四句话可以概括举世瞩目的考古成果:“野稻驯化起于是,烧土成器始于斯,刻符记事源于此,物食易换发于兹。”同时,万年先民与人类历史上的“三大发明”密切相关:首先是灿烂的农业文明,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是当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把世界稻作起源时间从8,000余年前推移到了12,000余年前;其次是原始工业文明,现陈列于国家博物馆的第一件原始陶罐不仅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陶器,也是人类在两万年前就有制陶工业的历史见证;第三是远古的商业文明,吊桶环遗址既是远古人狩猎时的临时屠宰场,也是他们将猎物进行分配、互相交换的场所。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多次对仙人洞和吊桶环进行考古发掘,确凿无疑地揭示了两洞穴遗址有着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1.5万年)过渡到新石器时代早期(1.4—0.9万年)完整而清晰的地层堆积。为探讨人类如何从旧石器过渡到新石器以及新石器革命是在何种环境何种状态下发生提供了极可贵的考古资料,这是华南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
2009年,北京大学、江西省考古所、万年县博物馆与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考古学家联合对仙人洞遗址进行地层微结构研究和碳十四测年,仙人洞遗址最早出现陶片是3C1B地层,发现有条纹陶,其年代在两万年以前,这不仅是东亚地区也是世界上目前发现最早的陶器,是研究人类早期陶制品极为重要的资料。该研究成果被美国评为2012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仙人洞出土复原的原始陶罐和原始陶片分别陈列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最早的陶器。
通过对两洞穴遗址所采样进行孢粉和植硅石分析研究,发现在吊桶环旧石器晚期之末的G层中(距今1.5万年)有大量野生稻植硅石,这是我国长江流域首次发现得早于稻谷栽培的野生稻考古遗存。在吊桶环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的E层中(距今1.2万年)开始发现栽培稻植硅石,这一发现,把世界种植水稻的历史提前几千年,这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稻遗存。这些发现有力的昭示了赣鄱地区在中国乃至世界稻作起源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
基于以上重大发现,仙人洞和吊桶环遗址被国家评为199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4月又被中国社科院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6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把万年稻作文化系统授牌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试点。
由江泽民作序、曾庆红主编的全国干部学习读本《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节第10页指出,“我国在玉蟾岩发现的栽培稻谷壳实物和吊桶环发现的栽培稻植硅石,都是世界上目前已知同类最早的实例。”
美国《科学》杂志,我国《农业考古》、《中国文物报》等众多刊物也都发表于关于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的考古发现成果。上海市教育出版社将这一重大考古发现编入了2007年版高一年级历史教科书。2009年1月江西省普通高中地方课程通用教材有一篇名为人杰地灵话创新的文章,把万年仙人洞的世界性考古发现编入教材。
以上事实表明,我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江西万年县是目前已知世界最早栽培稻起源地之一。同时是世界上最早的陶器起源地,万年仙人洞吊桶环先民驯化成功世界上第一棵栽培水稻,创造发明了世界第一件陶器,对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万年融媒体记者 陈宁)
推荐阅读
_WeCh****9589881.9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