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唐诗之路,山水神秀”②石梁飞瀑
出发时间
3月
行程天数
1天
人均花费
500
和谁出行
夫妻
天台山,“唐诗之路,山水神秀”之石梁飞瀑:冰雪三千尺,风雷十二时
“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呗声,总合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峰峦色,有色皆空。”此佛界经典名联,原刻于石梁飞瀑一侧中方广寺内的昙华亭。
石梁飞瀑被誉为天台山风景之“眉目”。暮鼓晨钟,流水飞瀑,千百年来,多少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2021年3月14日上午8点15分,我和爱人进入景区大门。
游道位于银溪之畔,溪水清澈见底,在石缝间哗哗而歌,时而窄,时而宽;时而疾,时而缓;时而碧,时而雪。落差之处,跌成高高低低的瀑布,时而气势磅礴,时而清丽温婉。水流交汇地,形成大大小小的碧潭,似翡翠镶嵌山谷。
山间小道由大小不等的石块铺成,稍感意外的是,在这个新旧枝叶交替更新的季节里,石径几乎一叶不沾,连缝隙之间都被清理得一干二净。我俩也算是阅景无数,但这么干净清爽的山路,似乎还是头回相遇。
小铜壶瀑布是一处跌水之景。瀑水泻落,回旋打转,从形似壶嘴的岩隙中喷出,注入深渊,形成一泓碧潭,宛若古代计时工具“滴漏”。抬首仰望,瀑顶左右二岩,恰如双猿对饮。
顺流而行,“天下第一印”卓立溪上。印面为四四十六平方米大小,印体长6米,总重量约380吨,上面刻有四个篆体字——法华晨光。这是国内最大的印章,堪称世界之最。
相传,国清寺的开创者智者大师入天台山,首先到石梁讲经说法。所谓“法华”,是指佛教《妙法莲华经》,它是中国佛教天台宗和日本佛教日莲宗开宗立派的主要经典。
“晨光”,意味着这里最早受到佛光的照耀,是天台宗的祖山。巨印之前,横卧一石,可站十数人,石上含天然五彩云纹。大印不远处,六角仿古石亭翼然,名心心相印亭,既可解释为用心赏印,又可理解为“心上人心心相印”。
从金溪、银溪的交汇处右拐,溯溪而行,一汪碧潭惹人注目,潭水貌似深不可测。岸边立有一牌,上书“应真沐浴潭”。这难道是应真和尚洗澡的地方吗?那么,应真又是谁呢?
误会,误会。原来,应真是罗汉的别称,天台山是五百罗汉的总道场,佛教典籍早有记载。相传五百罗汉诵经坐禅之余,常跑到此处来沐浴。
说起五百罗汉,浙江人最喜闻乐见的当属降龙,传说济公就是由降龙罗汉转世的。济公俗名李修缘,出生在天台县永宁村,家境富裕,是当时有名的神童。
他成长在赭溪畔,就读于赤城山。弱冠之年,皈依佛门,法号道济,先入国清寺,后至灵隐寺。虽身处杭州,但乡情难忘。有他的诗歌为证,“只因面目无人识,又往天台走一番。”看来,这济公还是在家乡更受人欢迎。
在应真沐浴潭旁边有一块济公石。据说,其他罗汉都洗完澡回去歇息了,唯独济公还一直留在这里,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客人。
途经徐霞客像,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石梁飞瀑。徐霞客,江苏江阴人,明代著名旅行家,他经过30多年的考察,撰写完成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眼刁,嫌会稽和四明山缺乏挑战,三次路过,不作一刻停留,直奔天台而去,不为绍兴留下片言只语,却三上天台,六观石梁,写下前后两篇日记,并将《游天台山日记》置于《徐霞客游记》篇首,其开篇日为5月19日,现已锁定为中国旅游日。
石梁飞瀑号称全球唯一。一条六七米长的巨大石梁,横跨两崖之间,梁下有洞高2.3米。说起这道石梁,历代游人墨客,极尽想像之能。像龙,像蛇,像牛,像鱼,像鹅,五花八门。如:“梁如卧,中凸端垂,苔藓满缀,斑似龙纹”;“形如卧牛”;“形如大鲤,屈身巅尾”;“似大鹅之颈,自经伸颈向南吸啄食”;“两龙接舌”等等。
金溪和大兴坑溪左右逢源,相融相汇。溪涧岩石坎坷不平,水流层层下递,四折四跌,如雪如碧,流到石梁附近,汇聚成一个巨大的雪浪团,从30米高的悬崖呼啸而出,此所谓“沧海平翻龙背上,银河倒泄雀桥东”。
石梁飞瀑不在于浪花万朵,奔腾不息,而在于堆雪撒珠,飞波若舞,故有“冰雪三千尺,风雷十二时”之说。
徐霞客曾驻足于仙筏桥上凝望石梁飞瀑,竟至流连忘返,把日间登高涉水的疲乏扫得一干二净。他说:“停足仙筏桥,观石梁卧龙,飞瀑喷雪,几不欲归。”
这位伟大的驴友,还壮着胆子,站那石梁上俯视百丈深渊,据《徐霞客游记》记载,“仰视石梁飞瀑,忽在天际;观石梁卧虹,飞瀑喷雪;梁阔尺余,长三丈,架两山坳间。余从梁上行,下瞰深渊,毛骨俱悚”。
我和爱人走到石梁一侧,方知最窄处仅容一足站立,不要说梁上行,即便是梁边立,也有毛骨悚然之感。为防止个别无畏无知的游客,景区在梁边加了一道栏杆。
据说,昔日中方广寺僧人,四季每日均足穿草鞋,行过石梁,到对面的铜亭进香,有小沙弥甚至能在石梁上翻筋斗、竖蜻蜓。若此事属实,不知人员折损率如何。
瀑布附近有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第一奇观”、清末维新派领袖康有为“石梁飞瀑”题刻,石梁腹部有时任郡守刘璥题的“前度又来”。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有诗云,“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看来,刘璥也想以“刘郎”自居。
石梁上游50米处,有瀑如龙尾,与形似苍龙的石梁互为呼应,融为一体,犹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故名“神龙掉尾”。
离开石梁飞瀑,可沿金溪上行至景区出口。山路陡峭,亮点不多,值得一书的似乎只有铗剑泉。奇怪的是,山径一如既往的清爽洁净,而下游清澈见底的溪水,在上游地段,反而略显浊黄,或许是溪岸的黄土在搞鬼,也或许是这里刚做过什么工程。
铗剑泉名不副实,名为泉,实为瀑。这是一挂独具特色的飞瀑,高逾40米,瀑水被两侧悬崖挟持,垂直呼啸下坠,状如倚天长剑直插深潭。由于悬崖相逼,瀑布隐而不现,非至近前不可得见,较之石梁飞瀑,另有万般风情,或许,这才是命瀑为泉的原因吧。
10点半左右,我俩离开石梁飞瀑景区,赶往20多公里外的天台山大瀑布。
推荐阅读
jinsefengchen1.1千0
俊二哥6.4千14
暮秋子1.2万11
老虎_Liu2.6万11
朱桀的行走笔记6.5千12
何陈文3.3万0
行影1356.9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