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了,又一个冬天来到了。
冬天去哪里?
就去最冷的地方吧,邂逅白雪,邂逅冰清玉洁的情怀。
思绪又回到那个圣诞,那个浪漫的冬季。
Day 1
1、中午上海飞哈尔滨,哈尔滨机场打的去位于上游街预订的如家酒店。
2、下午在酒店附近的超市购置防寒用品。
3、晚上在大丰收餐厅用餐后,走回酒店。
Day 2
1、逛中央大街、索非亚教堂,午餐老昌春饼
2、晚上兆麟公园看冰雕。门票70元/人
Day 3
1、晨出发去雪乡,包车费2760元,含车费,住宿,二餐一早,人均394.29元。
2、下午一点抵达雪乡,安置行李,用过午餐,出去扫街。
3、晚上入住借家家庭旅馆。
Day 4
1、上午乘雪地摩托上山,来回一个半小时。 180元/人
2、回到小镇,用过午餐再出去少街。
3、下午1点半,离开雪乡。
4、晚上7点半到达哈尔滨,住果戈里大街的如家酒店。
Day 5
1、早晨乘出租车去太阳岛
2、中午回到酒店,打出租去机场
3、哈尔滨飞上海
总费用1100元(不含机票)
一,抵达哈尔滨
2009年末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的东航会员卡上的积分就要过期了,寻思着,去哪里飞一次。
在QQ里遇到了窝窝,和她谈了想法,一拍即合,决定一起游。
去哪里?冬季,索性就到最冷的地方吧。
去雪乡,一个向往去的地方,一个童话般的地方。
出游计划一定,就有好友响应,独走西藏是一位超级驴友。不仅参与,还策划了去雪乡的行程。
爱死了美鱼儿,我就在她的博客后面询问了一句,她即刻就去定机票,还拉着水儿一起和我们相约哈尔滨(她们从南京出发)。还有卓卓和阿Y。
一行七人,在2009年圣诞节来临的时候,在哈尔滨集合。
上海虹桥机场
贵宾休息室
虽然从上海出发的有4人,但都各走各。
我用会员积分兑换了东航公务舱的机票。虽然不是第一次享用,但整个乘机过程给出游伊始的我,添了好心情。无论是登机前在贵宾室休息、还是上机后享用的美味早餐,以及和空姐们的交流,都让我感到,上海飞哈尔滨竟然这么快。
那个航班的公务舱没有几个乘客,临窗,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一览舱外的景色。
风驰电掣,向北的感觉越来越明显。因为,透过云层,无论看到陆地、看到山峰,都有积雪相伴。
当飞机慢慢降低高度,一片银色篆刻着版画般的大地,我不由得惊喜。
来自上海的我,很少看到像样的冬雪了,儿时堆雪人的欢喜仿佛成了久远的记忆,这也是我此行做出去北方看雪的缘由吧。
在哈尔滨机场,我和先于到达的窝窝,西藏会面了。一起打的去上游街的如家酒店。
卓卓和阿Y已经到了,鱼儿还在天上飞。
办好入住,自由安排下午时间,卓卓和阿Y要去会朋友,我和窝窝、西藏休息片刻便去酒店附近的一家大超市购物。
需要添置一些防寒用品,特别是靴子。出发前,有好友特意提醒我到哈尔滨后再买,价格便宜,穿过就不要了。没想到,仅花30元买的靴子,特别保暖,穿了还舍不得扔掉,带回上海,偶尔穿穿挺好。
就在购物的时候,鱼儿到达酒店了,告诉她们我们的方位,不一会儿,就在商场里会师了。
不仅购买防寒用品,还买了红酒和美食,因为我们要在雪乡过圣诞节。
离开超市,又回到酒店,放置好东西,出去用晚餐。
晚餐由一个叫黑天大圣的东北网友安排的,本次去雪乡的具体租车住宿由他接洽。第一次和他见面,没想到这么年轻帅气,那份热情能把冰雪融化。在一家充满东北风情的“大丰收”餐馆,我们相聚甚欢,对雪乡之行充满了期待。
左起:窝窝 水儿 秋趣 西藏 鱼儿 大圣和他的女友
夜色里,我们返回酒店,第一次领略了在哈尔滨打车的“规矩”。四个人是别想拦到车的,因为那里兴搭车。鱼儿她们好不容易搭上车走了,我和窝窝最后只能走回酒店。幸好不是太远。
沿途经过兆麟公园,那里正举办迪斯尼冰雪游园会,在门口的雪雕前拍了几张照片,实在太冷了。
赶紧回去,会安排去里面参观的。
二、大街与教堂
哈尔滨的冬季,给我带来未曾有过的感受。
户外很冷,一出门必须把所有御寒衣物全穿戴上,而一进屋,很高的室温又必须让你赶紧脱下外衣。这般的穿衣脱衣很累人。
到达哈尔滨的第二天,我们个个穿的像狗熊一样,上街了。
中央大街是必须要逛的,这是这座城市的标志。街两边的欧式建筑留下太多历史印痕,充满了异国情调。走在铺满方石的路面上,迎着簌簌寒风,总会让我想起一些电视片里的镜头。
街上正在运载冰块,不知是还在堆积抑或已经要拆除,没几处呈现雕刻作品,走路脚下要用劲,不小心要滑倒。
临近圣诞,街上披上的节日盛装和一串串冰糖葫芦,仿佛给清冷的大街添了暖意,即便站在那些即将成为冰雕的冰块旁,也好不介意刺肤的寒冷。只是拿相机的手,不能坚持太久,戴着手套,也必须放在口袋里暖和一下。我穿着从超市买的靴子,因为人在走动,脚倒是不冷。
大街全长约1500米,从这头走到那头,大家东看看西望望,花了一个小时。其中,美鱼儿请大家吃冰糖葫芦,我的牙齿根本抵挡不了这份寒意,只有馋的份。但也忍不住吃一个尝尝,其实就是感受一下冰城风情吧。
离开中央大街,就去了索菲亚大教堂。
这座上冠饱满洋葱头穹顶的东正教堂,也是到达哈尔滨的必游之处。我和窝窝在一起,围着教堂转了一圈。
镜头对着留着残雪的尖顶,脑海里浮现的是曾经在俄罗斯红场上看到的教堂。眼前,气势恢宏的索菲亚大教堂留下的是一栋精美绝伦的建筑,更是一段沙俄侵华史的见证。如今教堂内部已经成为展馆,参观需购票。
转眼午餐时分已到,独走西藏建议去吃老昌春饼。一进餐厅,必须把外衣脱掉,不然热的你没法用餐。
第一次品尝地方特色餐,这老昌春饼还真不错!
三、江景与冰雕
离开索菲亚教堂,在老昌春饼店暖和了身子,填饱了肚子,我们又兴致勃勃地向松花江边而去。
如果哈尔滨的松花江是一部电影,长久以来,在我心里闪过的场景就是《太阳岛上》流过的旋律。轻风吹佛,江水荡漾,两岸一派旖旎风光。没想到第一次亲密接触松花江,便是邂逅冰锁江面,白雪茫茫,一片晶莹的冬景。
偌大的江面全部冰冻成天然的玉床,让我们这些来自南方的游客看得一惊一乍。只见河面已然成为游乐场,滑冰的滑冰,坐雪橇的坐雪橇,那场面必定蛊惑你下去跃跃一试。尤其是那座冰冻大滑梯,那一长溜滑道滑起来不知道是啥滋味呢。
我们在岸上拍了几张照片,便兴冲冲地往下走。
没想到,江面上四处无遮挡,风太大了,几乎都站不住脚。只能匆匆拍个合影,赶紧撤。
回到岸上,沿着江边走到防洪纪念塔,天气太冷,决定还是回酒店休息,晚上还要出来看冰灯呢。
在哈尔滨看冰灯有好几处地方,我们选择兆麟公园的迪斯尼冰雪游园会,一则这里离酒店近,二则规模不大,转的时间少,因为我们明显感觉到,在户外的时间不能太长。
这是晚上看冰灯的公园,冰雕师们还在完成作品。
晚上,在约定的地方,带我们去雪乡的导游送来了门票,优惠价70元/人。进入公园后,大家就四处游览。其实冰灯大同小异,不同题材不同设计,这一届的游园会选择迪斯尼题材,就多了很多童话色彩。五颜六色,晶莹单纯。古堡长桥在不断变换的灯光色彩里,给你带来千姿百态的视觉效果。
还是因为太冷了,我都懒的取出单反机,唯有窝窝还带了脚架,美鱼儿也四处狂拍,我用小卡拍了几张便躲进一个暖棚里了。
从游乐园出来,顺道又从中央大街走,灯光璀璨,游人如织,明显比白天热闹多了。
那晚是平安夜,好多人在街上放简易烟火,夜色里的中央大街冷却温馨着。
三、走进雪乡
早晨,一出宾馆,只见天上飘着雪花,满地是冰,不免有点担心进雪乡的路。
果然,沿途白茫茫一片。
一辆小面包载着八人(加导游),满满一车,司机很有经验,一路上和我们一起欢声笑语,足足开了六个小时。
出哈尔滨的时候还在下雪
接近雪乡基本就是冰雪一片了
位于黑龙江双峰林场的雪乡,在我心里一直是个神秘、童话、不可企及的地方。
我终于来了。
这里因为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一年的冰雪期特长。
从而造就了一片独特的唯美的冰雪世界。
住进一家农家客栈,放置好行李,大家就迫不及待走进茫茫白雪中了。
令人心动的水墨画
主要街道两旁都是商店和客栈,夜幕渐渐降临,那些商店亮着灯,门口挂着灯笼,插着冰葫芦,摆着冻柿子冻梨,到处散发着浓浓的东北乡味。
身边不时有马拉着爬犁而过,就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小说《林海雪原》。
因为就在附近转,冷了,就回屋子,暖和了,再出去。
直到外面漆黑一片。
晚上,五个女人挤在一个炕上,很疯。
其实睡炕很遭罪,身子下面很热,手伸到外面很凉。
五、醉美雪景
天亮了,拉开窗帘就看到了冰雪世界。
起床梳洗完毕,拿着小相机先出去转一圈。
夜里一定又下了场大雪,那些厚厚的无人踏足的雪层像棉絮一样到处铺设着。
街上,可以看到很生活的场景,拉车的,堆雪的,还有家家户户屋顶上冒着的白烟。
冷冽中透着一股热,那就是劳动者赋予生活的热情。
这一天,我们要乘雪地车上山,去踏足更醉人的雪景。在约定的时间里,两辆车来接我们。
坐在车上无遮无掩,很冷,但是大家还是抑制不了兴奋的心情,一路叽叽喳喳,毕竟这样的经历很难得。
真是穿林海,跨雪原,行驶约20分钟,来到一处平缓的山顶。
下车、驻足、四处观望、惊呆!
一片银色,晶莹剔透,旷远静谧,纯洁祥然。
走进林子深处,每一个堆积的雪塬都那么动人,那么自然,那么完美。
白色,不用装饰,不用妞怩,袒露的是一份最光鲜的美丽。
一树银挂,嵌在蓝天,留住记忆,撒欢亦靓。
白玉般的身躯
装扮银光闪闪的世界
约一个多小时,下山。
又回到小镇上。
坐雪地车180元/人
六、童话生活
雪乡,距哈尔滨260公里,牡丹江160公里。在村口的那块“中国雪乡”石碑的背后,有这么描述:此处山高林密,独领日本海暖湿气流和贝尔加湖冷空气相汇之精华,独特气候在国内绝无仅有。因此,每到冬天,当雪花像回娘家似地亲密而来,纷纷扬扬不停息,这里就成了一个雪中世外桃源。
上世纪八十年代,因一些慕名而来的记者和摄者的传播,这里越来越引人关注,无数游客纷至沓来。而当地乡民因雪造势,用尽智慧利用大自然的恩赐,装扮这个家园。随物筑型,千姿百态,缠缠绵绵,营造出一个雪趣盎然的童话世界。
坐完了雪地车回到镇上,大家又四处分散寻找自己的所爱去了。
天气很好,还有阳光。我和鱼儿一起,往没有走过的村舍而去。
一路走过,发现进入好多屋舍是要收费的。这也是当地村民致富的一条途径吧,大雪没有来临之际,他们在院子里搭建了一些有形的筑件,一旦大雪覆盖后,厚厚的雪层与物具型,便呈现出冰清玉洁,楚楚动人的景观。
我和鱼儿走进一户人家,付了多少钱已经记不清了。反正就我们俩人,从入口一直走到后山。环顾四周,每一个最朴素的生活元素,在雪花的怀里,都成了大美的尤物。造型有致的雪态,真是让人怜爱。
远离喧嚣,宁静自然的雪乡风光。
可谓:雪韵沁人心脾,睹物欢喜有加,令人流连忘返。
直到中午时分,回到住宿地,用完午餐,我们就要回哈尔滨了。
中国最美的冰雪乡村,能去一次也是人生的体验。
街景
七、西餐之夜
在雪乡住了一晚,前后时间差不多也就24小时,足足一天。
如果不去玩滑雪等娱乐活动,基本够了。用过午餐,约下午一点我们离开了这个梦幻般的冰雪世界。
再见了,雪乡!又有不少游客前来。
汽车在这样的路面开,真是有点悬的,但北方驾驶员都习惯了吧,当然车速是不能太快的。
途中经过一片白桦林,大家要求停车拍照。寂静的白桦林,退去了秋色的绚烂,抹上了一层银色的光华,在冬雪的衬托下,显得特别冷清。
回程将近开了6个小时,到达哈尔滨时,已经是华灯初上,万家灯火了。我们依旧住在中央大街的附近,放置好行李,大家直奔马迭尔西餐厅。
就像在上海去马勒别墅喝英式下午茶一样,去马迭尔西餐厅图的就是那个氛围,否则好像枉来哈尔滨了。走近百年老店,环顾四周,其建筑特色无与伦比,只是就餐环境没有想象中的优雅和浪漫。服务也一般,感觉就是国营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冷不热。
坐了一下午的车,也累了,此刻置身暖暖的餐厅,不免感到舒服。围坐一个长桌,点了几道俄式餐,要了一瓶特色红酒,举杯共贺雪乡之行圆满成功。
短短几天,相聚的欢乐还未咀嚼尽,转眼就要分手了。
记住了,在一个冬季,我们曾经相约雪乡,马迭尔餐厅之夜为我们划上华丽的结局。
走出餐厅,再一次坠入充满异国情调的中央大街,依旧那么璀璨。
尝马迭尔雪糕,品冰糖葫芦,天上有月亮,地下映人影,最后的哈尔滨之夜就在一份欢乐的散淡中度过。
八、太阳岛上
“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美丽的太阳岛多么令人神往,带着垂钓的鱼杆,带着露营的篷帐,我们来到了太阳岛上……”
郑绪岚的歌声,曾带给无数人对哈尔滨太阳岛的遐想。
我没有想到,第一次与太阳岛亲密接触,却是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带给我与悠扬歌声里的意境截然不同的感受。
从雪乡回到哈尔滨后第二天,大家相互道别,各走自己回家的路线。我和窝窝乘坐的是傍晚的航班,又多了半天时间,我俩决定去太阳岛上看看。
早餐后,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太阳岛。
太阳岛到了,在入口处转了一圈。
上岛是要走一座大桥的,但我们看到桥下那一片冰封的河面,忍不住穿过小树林走入河床,在很厚很松的雪面上玩了一阵,然后径直走到对面,走上堤岸,进入太阳岛。
岛上游客不多,到处被银色包裹,尤其是那些光鲜的建筑,看着很是清爽。
光照很好,也许我们已经经历过雪乡的洗礼,抗寒能力大大增强,竟然也不觉得太冷了。
没有目标,顺道一路游去,行行摄摄,最后来到松花江边。
松花江两岸是有缆车的,我们原准备坐缆车回到对岸,但看着江面不是太宽,又看到江中那条被“前人”踩出的雪路,不由得就想跃跃一试,对窝窝说,我们走过去吧,体验一下穿越松花江的滋味。
江面上矗立着这样的告示牌。
要不要走,考虑一下。
走!义无反顾,冰走松花江!耶!
到达对岸,用完午餐,回到宾馆,稍作休息,启程去机场。
END
后记:
雪乡,对好多人来说是一个梦想。尤其对南方人来说,去那里是要有勇气的,必须做好抗寒的准备。现在回看这个行程,觉得有过这样一次体验也很有意义,真是把这一生的雪都看过了。同时也觉得很幸运,那一年就这么去了,如果现在再让我去,估计没有这份勇气和激情了。
但是,秋趣还是鼓励没去过的朋友,勇敢地去吧!
小贴士:
1、带好防寒衣物,围巾,帽子,手套,有的可以到哈尔滨购买,比如防滑靴。
2、到雪乡,在户外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一个小时,回屋子暖和暖和。
3、因为寒冷,相机电池电量流失比平时要快。要做好保暖,一般不拍的时候,赶紧放在怀里。
4、在哈尔滨最好入住中央大街附近,出行要方便很多。酒店一定要提前预定。
5、冬季在哈尔滨乘出租要有心理准备,那里兴拼车,一路收车费。如果四人一起拦车肯定不行。
6、到中央大街,一定要尝尝马蹄尔雪糕,以前2元一支,现在可能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