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三日
出发时间
12月
行程天数
3天
人均花费
500
和谁出行
夫妻
尤溪位于三明市东部,是闽中的一个山区小县,丘陵和山地占总面积的93%,县域内海拔差异较大,最大的河流是与县同名的尤溪河,自南向北蜿蜒至尤溪口注入闽江,是其中、下游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尤溪建县始于唐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曾经长期隶属于南平市,1970年后划归三明市,为2014年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从中国800多个古县中评定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名文化内涵丰富的100个千年古县之一,福建全省仅有3个获此殊荣的县。尤溪县素有“闽中明珠”之誉,旅游资源较为丰富,除了联合梯田外,还有不少清代古堡,去年5月我们就曾来此一游,但依然意犹未尽,这也是今年冬初再游尤溪的原因,计划为期三日。12月初我们坐高铁至尤溪站,出站下至一层,坐2路(或8路)公交进城,为便于出行住在汽车站对面。
首日 · 南溪书院
到尤溪县旅游,朱子文化园是一定要去的,去年来时正逢疫情未开放,这次必须补上。朱子文化园位于城区水南尤溪河畔,从汽车站前的和贵路向南,过玉带桥左拐即至,临河是一大片坐南朝北、背山面水的仿古建筑群,除4座大牌坊和中心广场的朱熹塑像外,东西两侧各有一组建筑沿河一字排开,东片是尤溪县博物馆和朱子文化
苑,西片是开山书院和南山书院,总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投资5.2亿元,于2017年建成,其中以最西侧的南溪书院最值得一看,也是我们此行游览的重点,还未走近南溪书院的大门,“朱熹诞生地”5个大字的方形石碑已赫然入目。南宋初年,朱熹的父亲朱松在尤溪任县尉三年届满,在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4月奉调晋江任石井镇首任
镇监前,寄居在郑安道位于尤溪水南的馆舍溪南馆,郑安道之子郑德与任尤溪县宰,与朱松是莫逆之交,郑家腾出西侧的三间半供朱松一家居住,当年9月朱松夫人祝氏在西厢房生下了他们的第三子,因其生在沈溪河畔(尤溪河在唐代之前名为沈溪)取乳名为沈郞,出生时朱熹右眼角长有七颗黑痣,排列如北斗。
据史料记载,就在朱熹出生的前一天傍晚,沈溪河相对的两座山—文山和公山同时起火,朱松遂为孩子取名熹,从火,亦作熺,即光明或炽热的意思。朱熹在尤溪生活了7年,绍兴七年(公元1137年)朱松应召入都,行前把家人送到闽北浦城居住,朱熹从此离开尤溪。南溪书院的始创者为宋嘉熙元年(公元1237年)的县令李修,他在朱熹去世37年后在此处修建朱子祠,以祀朱家父子,地盘在原有的基础上略有扩展。
南宋宝祐五年(公元1253年)和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的宋理宗、宋恭宗两帝先后御笔亲书“南溪书院”匾额,明清后屡有修缮扩建,规模逐步扩大,现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大门上就是宋理宗所题“南溪书院”匾额,字迹端正,书法不错,有瘦金体的风骨。
进门迎面就是半亩方塘,面积为342平方米,中有“濂洛桥”,取“文公之学,实渊源于濂洛(河南濂溪程颢、程颐的洛学)”之意,桥上有一“源头活水”亭。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知县方溥主持,把此塘扩大浚深,并建亭于塘上,通以石桥,取名“活水亭”,原半亩方塘在“文革”中被填,仅存其左半塘,2002年按原址重新复原浚深。
方塘后就是就是尊道堂,尊道堂过后就是南溪书院的主建筑—祭祀朱熹的文公祠,也是朱熹出生处“毓贤寮”的所在位置,朱熹像上方有“文山毓哲”匾额,为清康熙五十二年(1753)赐御书 。从明弘治四年(1491年)开始,朝廷命尤溪于朱熹诞辰日在此特祭朱熹,成为古代中国唯一于朱熹诞辰日祭祀的书院。
其东侧是祭祀朱松的韦斋祠,韦斋是朱松的号,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分建两祠,即韦斋祠、文公祠,至此朱熹与其父分祀。我粗粗一看还以为是“常齐祠”,此祠前面也有一大门,匾额为“闽中尼山”,但前门常年不开,实际上真正的尼山在山东曲阜,古人常把尤溪比作“闽中尼山”,可见尤溪地位之高,
韦斋祠和文公祠之间是“毓秀亭”,亦称“瘗衣处”,瘗是埋葬、埋藏的意思,为朱熹出生时胞衣(胎盘)埋藏的地点,这座小小的亭子飞檐翘角,格外灵动。据说1957年南溪书院被作为沙尤公路指挥部、林业化工厂使用,一场意外大火烧毁了文公祠、韦斋祠的主要部分。1972年的批林批孔批朱熹运动,文公祠、韦斋祠再遭劫难,后遗址被县二轻局作为塑料厂建设征用,今皆修复。
文公祠西侧另有一个小院,里面没有任何建筑,只有一南一北两株古樟,树下有“沈郎双樟”字样,据专家考证,此树是朱家告别尤溪迁居浦城前朱松指导朱熹亲手种下的,原为三株现存两株,高达30多米,有一块说明牌称树围分别为16.8米和10.6米,但据我们现场实测应为10.8米和7.8米。
如果说现在的南溪书院是现代新建筑,这沈郞樟可是当年的真正原物,至今已有880多岁了,仍苍劲挺拔、枝繁叶茂,现属于福建省一级古树名木,林业专家称沈郎樟目前尚处于壮年阶段,还可以存活一千年以上,但北侧一株只有枯枝,全无绿叶,估计已经死亡。
后来我发现在玉带桥南桥头和尤溪宾馆前还各有一株古樟,也是福建省古树名木,从树龄看应与沈郎樟属于同一时代,都已超过800年。
从朱子文化园的导览图看,沈郞樟所在的这个院子就是朱熹幼年读书处的“观书第”,但北侧的小门未打开,门上没有匾额,门边也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
我们回到方塘前,在一石碑的背面上看到《半亩方塘考》一文,称朱熹的著名诗作《观书有感》在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写于此地,我不由得想起此诗引发的诸多争议。《观书有感》实际上有两首,其二为:“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但大多不为人知,其一则比较有名,即“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诗写于何时有多种说法,除《半亩方塘考》的观点外,网上还有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庆元二年(1196年)之说,央视《百家讲坛》厦大教授傅小凡主讲的《走近朱熹》却称此诗写于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时,但据浙江大学束景南教授考证,此诗作于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与《半亩方塘考》一文相符。
《观书有感》写于何地,史书上也没有记载,许多研究者更是众说纷纭,有婺源清华镇说、金华永康五峰书院说、淳安瀛山书院说、黎川建昌说,还有建阳考亭说等,而束景南教授认为半亩方塘应在尤溪,其它各地均为后人按朱熹诗中意境杜撰的,看来此事还有待继续研究,但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11月朱熹的确曾经回到尤溪,在知县、好友石子重的陪同下,游览其父朱松任尤溪县尉时的办公和居住场所“韦斋”旧址,并手书“韦斋旧治”,朱松在任尤溪县尉时,在住所题写了室名叫“韦斋”,其意是“取古人佩韦之义”用于自勉。朱熹对尤溪感情很深,曾九回尤溪,并亲书“明伦堂”制匾悬挂于尤溪县学宫正堂,从此天下学宫匾皆按此刻制悬挂,我们在朱子文化园的开山书院内也看到这3个字。
朱熹祖籍江西婺源,但出生于尤溪,埋葬于建阳,一生大部分时间均在福建渡过,虽历高宗、孝宗、光宗、甯宗四朝,但仕途坎坷,只做过几次小官,时间都比较短,加起来不过9年多,而在朝仅40余日,其余40多年时间均任闲职,大都处于政治的边缘地带,中、晚年后主要进行教育和著述活动,但其思想主张被斥为“伪学”,自身也深陷“庆元党禁”的漩涡之中,其门人大都受到迫害清洗,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当时朱熹左眼已瞎,右眼也几乎完全失明,加之足疾大发,病情恶化,71岁逝世时是在朝廷的严加防范之下举行的葬礼,朝廷甚至下令守臣不得参加会葬,《宋史》称“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直到朱熹去世9年之后,当权统治者才发现了朱熹学说的价值,其地位从此青云直上,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被朝廷授文臣最高荣誉的一字谥,赐谥号“文”,故世称朱文公,后又追封为太师、徽国公,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其生前校订的《四书集注》在元、明、清三朝为历代统治者所垂青,长期作为治国之本和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并成为科举的标准教科书和应试科目,康熙高度评价朱熹,曾作对联称:“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朱子文化园的夜景也很美,但南溪书院等晚上不开放。
次日 · 龙门场
龙门场是一个偏僻的小自然村,位于尤溪县城西南56公里的中仙乡,村里有350多株古银杏群分散长在山上,是福建省最大的古银杏群,树龄长达800多年,古银杏平均胸径0.5米,最大的胸径达1.6米,树高大都在18米以上。秋冬是龙门场最美的季节,走进色彩斑斓的古银杏林,就像走进了一个金色迷人的童话世界,整个村落被掩映在古老的银杏林里,把金秋的山村点缀得美不胜收,每天都有10多辆旅游大巴、上百辆小车前来。
在阳光的照耀下,每一片树叶都散射着金黄而耀眼的色彩,好一个布满金黄的天然境地,而洒落在地上的一片片黄叶,又如一块大自然铺就的巨幅金色地毯,使人情不自禁地扑向她的怀抱,漫天金黄的杏叶在空中飘飘洒洒,挥挥扬扬,犹如天女散花满天飞舞,构成一个飘渺而浪漫的世界。
除了逛银杏林,沿着石子路走10分钟还能看到一座古庙,在古庙背后就是未经开发的龙门洞,石壁有朱松题刻“别一天地”四大字,相传“庆元党禁”时期,朱熹为避党祸来到尤溪曾隐居于此。龙门场自古就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银矿储量较大,明朝时朝廷派大臣来此采矿炼银,古时炼银加入以银杏为主原料的配方,才能炼出既纯又好的银,这位大臣便在龙门场种满银杏,才有了现在这一片古银杏林。银杏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濒危物种,素有“活化石”之称,已有2.7亿年的历史,是地球上现存树木中最古老的种类,曾分布全球各地,由于气候变迁,银杏树在200万年前遭遇毁灭性打击,现只在东亚一带尚存,每年4月开花,10月成熟,果壳为白色,故又称白果树。很多树木落叶往往在秋风萧瑟之时,但是银杏树叶子变黄飘落就是另一番美景,不但感受不到凄凉,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可以给你带来心情上的愉悦,所以每年银杏叶变黄之时,也是很多游客蜂拥而至之时。
龙门场距尤溪县城西南56公里,网上说县城到中仙的班车有3条线,只有往清溪口、剑溪方向的车才会经过龙门场,每天4班车,车程将近2小时,但我们到汽车站售票窗一问,方知莆炎高速中仙段去年通车后,经过龙门场的这条线路已经取消了,现在去中仙都是走高速公路,每天有6班车。售票窗旁的墙上有一张“尤溪旅游联票班车时刻表”,上面有到达尤溪各景点的7条线路,其中7号线就是发往龙门场的,上午8点半发车,下午2点半返回,但我拨打了表中的联系电话,才知此线路在疫情发生后也已停开了,现在只好启动“B计划”,先走高速到中仙乡,再作下一步打算,实际上这也是现在去龙门场的唯一方法,当然如果是自驾则另当别论。
我们选择了上午第2班,农客9:40点准时发车,在火车站附近的“尤溪西城”入口上高速,先沿沙厦高速南下,到华口枢纽转到莆炎高速一路向东,出高速口就是上仙村,再沿534国道走5公里到达中仙车站,车程正好是1个小时。车站有“摩的”前往龙门场,路程10公里,往返每人40元,据农客上的村民说,在高速出口的上仙村也有“摩的”,路程还近一半,但网上龙门场的游记多为自驾客所作,现在这种新走法又是去年刚开始的,网上未见反映。12月初的上午虽然阳光灿烂,但坐摩托还是比较寒凉,重新回到高速出口,沿右侧岔路上行就是534国道,路况明显比刚才差很多,“摩的”师傅说这是建高速时的施工车压坏的,高速建成后没有修复,而且这段路现在很少有车经过。沿534国道一路下山,到谷底就是龙门场,村庄口有设岗,据说每个游客要收卫生费10元,对“摩的”却未阻拦。这里是个小村庄,山坡下零散分布着十几户人家,
但村中的古银杏林树叶已基本落光了,只有少数几株还遗留残叶,此情景真令我们大失所望,据村民说这里每年的“黄金周”都有所不同,今年是20天前最好,也就是11月中旬初,现在连地上的落叶都所剩无几了。
行前我专门攻略了龙门场银杏的最佳观赏期问题,网上大都说是每年11月中旬过后至12月中旬,观赏期长达一个月,在“中国银杏树网”上有篇《秋季什么温度条件下银杏树叶子才会变黄》一文称:“一般温度突然下降到零度左右,银杏叶会迅速变黄,如果温度维持在5摄氏度左右一周时间,银杏叶会慢慢变黄。”前一段尤溪的最低温度一直在摄氏10度以上,11月30日才开始降温,最低温首次降到5度以下,但眼下才12月初,龙门场的银杏却盛况已过
原来我考虑此行最大的问题是天气,因为天气预报显示这两天是多云,没有蓝天的衬托,银杏树的拍摄效果不佳,但今天天气晴好,没有问题;后来我又担心,龙门场之行最大的问题是交通,但中仙的“摩的”也使交通问题得到解决;现在看来,龙门场之行真正的问题是时令,网上大部分的说法均有误,龙门场银杏的最佳观赏期应是每年11月的上、中旬。虽然观赏季节已过,这里还是有些游客,路边停着5、6辆自驾行的小车,看来也是受到网上消息的误导,但既来之,则安之,虽然没有大氛围,但小景还是有的,我们在村中逛了逛,看到一栋农舍旁有一株特别高大的银杏,上半部仍满树金黄,巍然屹立在蓝天之下,可能它正当壮年,所以不惧严寒,这应是村中唯一未落叶的古银杏树了,
在这株参天大树不远的路边,还有路边几株较小的银杏树仍繁叶满枝,生机勃勃,在冬日的阳光下闪耀着片片鹅黄,有一株甚至还有一些绿意,这可能是几年前新种的,
虽然没有古银杏树那么粗壮,但生命力格外旺盛,而且比那些古银杏树更加耐寒,
树干挺拔,枝叶茂盛,成为初冬的山村里少有的一片亮色,树下则是厚厚的满地落叶,将这里的所有角落都覆盖的严严实实,在地面似乎铺上一层金色的地毯,引得过路的游客争相拍照,也给我们这些迟到者些许的心灵安慰
而村中那株最大的“银杏王”虽历经沧桑,仍苍劲挺拔,遒劲峥嵘,粗得需要一个人才能抱拢,据说胸径达1.6米,是 龙门场最老、最大的古银杏树,虽然现在枝上的黄叶已经全部落尽,但主干上却挂着许多“百年好合”字样的红木条,
对面的田边还有一景,一株柿子树正红果满枝,丰硕累累,好似一个个小灯笼,在蓝天下显得格外耀眼,当地村民的生活遵循靠山吃山原则,简单也知足有余。
回到中仙车站已是中午12点,我们步行至乡里街道上吃午饭,返回车站时已是近下午近1点,正好有1班农客准备出发,而且基本客满,看来尤溪县客运管理比较规范,无论是县城还是乡镇发车都很准时,这在其他地方还比较少见。从中仙车站门前的时刻表看,每天回城的车共有6班,基本上每小时1班,最迟1班是下午5:40点,这里每天上午7:40点和8点,还有1班车发往厦门和福州,全程高速,作为一个乡来说,交通还是很方便的,前提是必须住在乡里,才能赶上第二天一早的车。
尾日 · 大福圳
除了朱熹诞生地和龙门场古银杏林外,古堡民居也是尤溪的一张名片,去年5月我们来尤溪时就曾专门游览了台溪乡书京村的光裕、瑞庆堡双堡和盖竹村的茂荆堡,场面极为震撼,令人印象深刻。
此次行前攻略时得知,尤溪最大的古建筑是梅仙镇上洋村的大福圳,始建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完工,为清代尤溪九都坂数一数二的大户人家萧士贶之子萧良尧、萧良铣、萧良淦三兄弟和侄儿合建,占地面积9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200多平方米,是名符其实的大户豪宅。萧家以经营木材生意发达,在福州台江开有“安泰”木材行,经多年打拼累积巨资,成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经过数次选址、比较,最后选定上洋村土名“尼头墘”的这片水田建房,建造材料、用工等都很讲究,工匠大多是当地的名匠,工程历时16年才得以完工。大福圳以“三堂七栋一书院”著称,全宅分内外两院,外院由河卵石通道、多级三合土禾坪、小池、东北和西南两座碉式角楼组成,内院由主厝和两侧右四、左三七重护厝以及西护厝前部的书院组成,共18个大小厅堂、260多个房间,从平面看呈两个长方形重叠形成的“7”字形,建筑规模宏大,布局结构合理,雕梁彩绘比比皆是,是尤溪现存规模最大的庄园式古民居,也是除了闽清县宏琳厝以外的福建省第二大单体古建筑。
大福圳建成后,四个兄弟分成四房,在大福圳安居乐业,进入民国时期,由于军阀割据、社会动荡,萧家的生意一落千丈,他们把福州的资产变卖后撤回尤溪。1918年福建军阀卢兴邦派兵火烧九都坂,酿成尤溪史上最大的惨案,萧家送了3万银元,才使大福圳得以保存。1934年红七军团北上抗日先遣队曾驻扎在大福圳,至今还可以看到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抗战初期大福圳成为小学的校址,也曾经驻扎过国民党军队。大跃进时期在此办过集体化大食堂,外墙上至今还留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标语。“文革”期间西北向的角楼和私塾园的课桌椅、书柜等遭到毁坏,但其它部分包括诗词、绘画、雕刻等基本保存完好,可见大福圳也是一座很有故事的建筑,所以我将此地列入尤溪最后一天的行程。梅仙镇距离尤溪县城仅12公里,去丁地、东头等地的农客都有经过,途中看到也有公交车前往,交通非常方便,客车过闽中大桥出城向东走235国道,沿途与尤溪河相伴而行,中途左拐至012乡道过梅营村,在进镇前的梅仙大桥桥头有个中石化加油站,在此下车是个三岔路口,从地图上看上洋村离梅仙镇很近,我们右拐走不到1公里重回235国道,远远看到坡上路边有块写有“坪寨大福圳”字样的巨石,坪寨是行政村的名字,大福圳就位于国道边的上洋村口,在公路边就能看到不远处一大片老房子。
从西南角的碉式角楼前走进去,宽而扁的大福圳一下跃入眼帘,走近观察可见它与其他尤溪的古堡有所不同,台溪乡的三座古堡都位于山坡上,地势前低后高,而大福圳则座落在田野上,没有高大的石基和围墙,内部也没有跑马道,防御性似乎并不突出。路边立有三块石碑,可知大福圳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果仅从正面平视,似乎并不能看出其规模和气势,但院里有一幅高空拍的平面照片,可以一览大福圳的全貌,实际上它是由左前方突出的一个纵向长方形(书院)和后方一个更宽大的横向长方形(主、护厝)组成,最前面是一个半圆形的禾坪,最后侧是一条弧形长廊,规模之大,令人咋舌,
我们走近大福圳观察,只见中间的主厝三级屋脊飞檐层层上升,正门上是“风光月霁襟怀”6个大字,左、右两门上则为人字尖顶,山墙分别写有“凝禧?”、“集祜”各2字,书院前厅大门横书“云蒸霞蔚”4个大字,窗花等装饰也各具特色,正南白墙上仍留有大跃进时期标语的痕迹,
最左侧的突出部就是书院,前厅大门横书“云蒸霞蔚”4个大字,此书院即萧家的私塾园,创办于清光绪乙酉十一年(公元1885年),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专供大福圳家族子弟读书之用,可见萧家虽是生意人,但对教育还是非常重视的,该私塾园一直开办到民国年间,建国后改为公有学校。
大福圳的主厝为三进制悬山顶木构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主厝中轴线上依次建有下堂、天井、廊庑、中堂、天井、厢房、上堂、后花台和面阔达36间柴草间,其中上堂面阔5间,进深7柱,为单檐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每座护厝都是一个独立的单元,整个建筑群又以过水亭连接相通,所以又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整体。
大福圳虽然规模庞大,但现在并没有多少人居住,只能看到几个老人、妇女,我们穿堂过屋直达最后的弧形长廊,这可能是我们见过最长的开放式柴伙房,右侧有一株银杏,树下一地黄叶。
网上称大福圳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内外”有别。内院为女眷的活动场所,女眷不能随便出来,日常用品只能由佣人往来传递,男人也不得无故入内,必须遵循“未入堂,声先扬”的原则;二是做工精致。上、中、下三堂大厅柱础皆为大理石,雕刻不同花样的浮雕,在木结构的挑檐挂柱上,都有精细雕刻,在相邻两幢护厝之间的通沟尾处还有砖料砌筑成的花棂,花棂正反面的雕饰也不尽相同;三是防火功能。在两幢护厝之间的阳沟内又特设30厘米宽的沟中沟,俗称“阴沟”。在阳沟中砌筑水池,平时渠水入池,如遇火险,则取出特制的铜质喷筒在池中抽水灭火;四是防御功能。大福圳全宅用围墙围住,设大门5个,小门6个,内中回廊曲折复杂,门卡上还装有不同构造的密卡,晚间一旦闭门落卡,陌生人一时是很难开启门户的。我们出东北角的边门,外面有一座用来躲避和抗击匪患的三层独立角楼,与主体建筑有一定距离,二者并不相连,在西南角也有碉式角楼一座,据说与大福圳并非同时建筑,为后期所加,凸显了民居和土堡建筑元素有机结合的特点,墙体用土石夯成,厚度达80厘米,角楼上部的四周设有斗窗和枪眼,对角还有突出部,用来观察动静和射击。
告别大福圳,我们回到235国道,发现也有前往西滨和洋中两镇的农客车通过,便在路口等候,很快来了一辆联合镇的车,可见大福圳虽然地属梅仙镇,但不一定非坐梅仙的农客,从县城来回坐西滨和洋中的车更方便,可以直接在路边下车,少走1公里路。此次再到尤溪,游览了宋代的书院、明代的古银杏和清代的古民居,可谓3天穿越近900年,尤溪不愧是个千年古县。
推荐阅读
小惠去旅行4.2千10
叼馋小野猫7.6千17
九州云游7.3千18
旅行臭皮酱5.4千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