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读到过一本书,名字叫《空谷幽兰》,是一个名叫比尔·波特的美国人写的关于他在终南山寻找隐士的游记。一个美国人竟能将中国隐士文化研究得那么透彻,还不畏艰险亲自去终南山实地寻访,这着实叫山人大吃一惊。《空谷幽兰》毕竟是一个外国人所写,难免有些文化上的误差,但文笔清新,朴实无华,意味深长,也算旁观者清。后来山人买了十本这书,送给那些喜欢读书的朋友。今天,山人站在终南山脚下,首先想到的就是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
终南山属秦岭一脉,千峰叠翠,景色秀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天下第一福地”的美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南山,就是指“终南山”。
终南山又有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和周南山之称,是道教全真教的发祥地,金庸小说《神雕侠侣》全真教和古墓派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以,山人来到终南山就有人发微信在问,遇见小龙女没?嗨,山人又不是杨过,怎会有神仙姐姐的艳遇呢......
其实终南山是一个大概念,终南山的风景区很多,有翠华山、南五台、楼观台、骊山、太平、朱雀、王顺山等等,山人今天来到的终南山之境是尚未作旅游开发的地方,名字叫作“紫阁峪”。这条崎岖的山间小道便是山人今天的登山之路。
秋风瑟瑟,落叶无迹。据说在终南山里常年有人隐居,人数有五千之多。终南茫茫,五千隐士不过沧海一粟也。
隐士文化古来有之,有大隐、中隐、小隐之分,小隐隐与野,中隐隐与市,大隐隐与朝。隐身终南不过小隐罢了。
走进山中,红红的野柿子挂满枝头,无人采摘。紫阁峪是终南山尚未开发的自然景区,唐时这里有寺庙群“紫阁寺”,由于中国每一次王朝更迭都会有几十年乃至数百年的惨烈杀伐和龙争虎斗,所以紫阁寺时常毁于战乱又重建于太平。紫阁寺最后一次毁于清同治年间,从此就没再建。李哥告诉山人,有商人想来这里重建紫阁寺开发旅游,但被政府驳回,因为开发就意味着破坏,何况终南山已经有很多旅游景区了,保留紫阁峪的原生态才是最佳的选择。善哉!善哉!
紫阁寺的遗址处有几户山民,山民开设有简易的“农家乐”,为来这里寻幽探秘的驴友提供食宿。
柿子挂在屋檐下,火火红红的,寓意来年的日子红火。这又何曾不是一种隐。
柿子晾晒着,等霜雪侵凌后才会更好吃。
山民采摘的野柿子,30元一挂。
紫阁峪的小景,热爱生活的山民在院落里种植的菊花和晾晒的柿子,颜色夺目。
山民说,这是终南山的野生猕猴桃,十元一斤。
这东西怕是很多人认不到吧,这叫拐枣,泡酒最佳。
这红果是什么,有没有哪位植物达人告诉山人一下下。
紫阁寺遗址
山间一瞥,这些遗落在此的生活用具似乎是在告诉山人,白云深处有人家。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看见开放在山间的菊花,山人背诵了一下黄巢的菊花诗。
走进山中,远远一望,半山峰峦处有一塔,今天在李哥夫妻的陪同下,就是专门来紫阁峪寻访这座宋代砖塔的。
这塔名叫“敬德塔”,坐落在三面陡峭的一处山峰上。文献记载此塔始建于唐僖宗时代,后颓败不堪,在宋元祐七年(1092年)重建。为了形象地解释元祐年间到底离我们今天有多远,山人对随行的朋友说,就是王安石与苏东坡那个时期修建的此塔,距离我们900多年啦。
敬德塔为四面七级楼阁式实心砖塔,历经九百多年风雨,竟岿然不动。山人登上此山峰,来到敬德塔下,仰望苍穹,回味着那遥远的唐风宋韵。
敬德塔与紫阁峰遥相对应,此时秋色正浓,可惜太阳已经背过山去,没有阳光来照耀这万山红遍的峰岭。山人正在拍摄紫阁峰时,一只大鸟掠过镜头,正好被山人定格住了它精灵般的身影。
敬德塔建造精美,巍峨挺拔,在群山环抱中庄严肃穆。敬德塔又叫“紫阁寺塔”,山峰下面是宝林禅院,只是寺庙早已荡然无存,只有一山民在此居住。
敬德塔的斗拱局部
山人正在拍照间,一只鸟儿飞来站立塔沿,它歪着头奇怪地看着山人。嗨,鸟儿,你有啥话要对山人说的么?
满山遍野的红叶,可惜太阳下山了,看不出万山红遍的壮丽景象来。
紫阁峪静悄悄的,我们站在峰岭上都不忍大声说话,怕打搅了终南山的宁静。这莽莽苍苍的重峦叠嶂中,真有隐居修行的世外之人?
叶子红了
山谷里的景致
叫李哥给山人与光甫在山岭上拍张纪念照,我们一路驱车数千公里,从武隆的天坑地缝,到湘西凤凰,登岳阳楼、黄鹤楼,在赤壁怀古、去武当问道,云游天下,踏遍青山人未老,这身后的紫阁峰就下次来登临了吧。
天色暗淡了下来,山路崎岖,我们得赶紧下上啦。
从敬德塔处的峰岭下来,回望那高高的紫阁峰,山人恋恋不舍,这次没有时间去终南山深处寻访那些缥缈的仙踪了。
回望敬德塔,山人很想问问这塔,你的记忆中是否还有宋朝的浮光掠影?不知哪位名人说过,他最想回到的朝代是宋朝。宋朝有苏轼、有欧阳修、有司马光、有王安石、有陆游,还有辛弃疾、岳飞和文天祥,但宋朝也有蔡京、高俅和秦桧。其实,只要是封建的家天下,只要是独裁统治的国家,再繁华的王朝也有灰飞烟灭的时候,再强大的帝国也不过是过往云烟。
终南山,是隐士的山。其实在古代,在终南山去作隐士往往又是一条登庙堂入朝廷的便道,只要你有足够的才华,终南山就是一条"治国平天下"的捷径。所谓“终南捷径”是也!
在下山的路上看见半山有一处怪石,用长镜头拉近来看看,那山石上可否坐有对弈的神仙?木有!
下得山来,来到另一条沟壑,这条沟壑叫“太平峪”。李哥告诉山人,当年太平公主的行宫就修建此处,所以得名“太平峪”。山人的小说《武则天正传》的结尾处写到,太平公主与李隆基斗法失败,太平公主逃进终南山的行宫,李隆基念及姑姑的情谊将行宫围而不攻,太平公主见大势已去便自缢了断,于是中国历史迎来了一个伟大的开元盛世。自武则天死后,很多女性想效法则天,唐中宗的韦皇后、安乐公主李裹儿、太平公主,但武则天却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今天,山人站在李哥的别墅旁,望着太平峪的溪流在想,历史是那样的遥远,山人憧憬描绘过的太平行宫遗址今天就在眼前,山人今晚就要住在这太平峪的溪流边......
高科技人才李哥自有高科技的头脑,N年前就在太平峪的溪流边建造了一栋别墅,每到假日便会带着家人朋友来这里休闲度假。我的乖乖,这可是在终南山的脚下啊......
太平峪溪流边李哥的别墅,亲,别羡慕嫉妒恨,旁边还有著名的楼盘“西安院子”呢。
昨夜无梦,一觉而醒。清晨起来,与光甫站在李哥别墅的三楼顶上放眼一望,坐北朝南,背倚莲花,圭峰为靠,案山葱茏,一条溪水犹若玉带缠腰,真是砂环水抱、藏风聚气之所也。不然当年太平公主何以选此修建行宫哉?不过,但凡风水,也因人而异,即便是处上风上水之中,若不修德养仁,风水再好,也是枉然。当年太平公主自不量力,去与李隆基争锋,实乃自取其败,又与风水何干?这就是山人执意要李哥夫妻带我与光甫去拜谒终南山敬德塔的机缘巧会。有道是,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也......
掐指一算,山人该返程了,与李哥约定,下次再来,一起去登紫阁峰、去登终南山莲花簇拥的圭峰,,一起去寻访终南山中的空谷幽兰......
亲,约不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