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欧洲行走进德国首都柏林(图)
柏林

欧洲行走进德国首都柏林(图)

行程天数

21

和谁出行

夫妻

德国首都柏林是记者继慕尼黑前往的第二座德国的大都市,也是欧洲巴尔干半岛之旅的第一站。2018.06.24至07.14记者参加了一个由德国,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塞尔维亚、马其顿、阿尔巴尼亚、黑山、波黑、克罗地亚、奥地利、斯洛文尼亚、捷克等13国组成的长达21天的欧洲行巴尔干半岛之旅的行程。

翱翔在蓝天(摄影:冯赣勇)

对于为期21天的行程从旅游的角度来说,时间应该说不算短,所以在这相对较长的欧洲巴尔干的半岛之旅,也注定留下了许多难忘的美好回忆……

空中俯瞰柏林(摄影:冯赣勇)

时间回到2018.06.24北京时间13:38,记者随来自北京、上海、天津、辽宁、黑龙江、浙江、云南、陕西等全国各地的王珏、孙涛、顾建萍等22名团友汇聚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登上了从北京首都机场飞往德国柏林泰格尔机场的海航HU489航班,拉开了行程的帷幕。

泰格尔机场(摄影:冯赣勇)

海航航班翱翔在蓝天白云间,经过9小时10分钟的航程,于06.24德国时间16:45(北京时间22:45),飞抵德国柏林泰格尔国际机场。这座有着与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译音同名的机场是德国首都柏林的主要国际机场,位于柏林莱尼肯多夫区的泰格尔方向约8公里处。机场以德国航空先驱奥托·利林塔尔的名字命名,它是德国第四最繁忙的机场,亦是柏林航空的主要基地。

柏林施普雷河风光(摄影:冯赣勇)

在美女领队许海燕的引领下,团队走出机场,匈牙利龙腾遨游的地接导游沈陈炜早已守候在机场外,他热情地欢迎来自国内的团友们。也可能是好事多磨吧,由于团友顾建萍的行李被别人错取,故整整在机场延误了两个多小时,才登上伴随着我们整个行程的奔驰大巴车。司机名叫保杨(bojan)听上去的谐音,很像中国的一个词汇“保养”,这是一位身材高大,家住塞尔维亚的年轻帅气的小伙子,保杨驱车前往柏林市区,开启了首个行程的柏林游。

勃朗登堡景观(摄影:冯赣勇)

途中,长着一副慈眉善目,体态略微发福的导游部沈陈炜,开始将柏林的情况,向团友们绘声绘色地娓娓道来。柏林(Berlin),位于德国东北部,是德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经济中心。柏林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城市中心坐标为52°31′,东经13°2′。柏林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仅有的三个的城市州。2016年,柏林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89亿美元。

施普雷河畔建筑(摄影:冯赣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为两个区域,东柏林成为了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了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被柏林墙围住。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了德国首都的地位,并驻有147个外国大使馆。柏林与世界上的许多城市都有建交关系,如洛杉矶、巴黎、伦敦和马德里。

好利大饭店(摄影:冯赣勇)

当日傍晚时分,团队在柏林好利大饭店享用了巴尔干半岛之旅的首顿中式晚餐。晚餐结束后驱车20多分钟抵达当晚下榻的首家nH酒店。乘机劳乏了一天的团友们,在酒店养精蓄锐般地美美睡了一觉。

柏林下榻酒店(摄影:冯赣勇)

2018.06.25德国时间8点半,休整了一夜的欧洲行团队驶离下榻的NH酒店,开启了来巴尔干半岛的首个行程:德国首都柏林观光游。当天将要先后参观游览施普雷河与紧依河畔的柏林墙、蓓蓓尔广场、国会大厦、勃兰登堡门、夏洛特宫等著名景点。

施普雷河畔景致(摄影:冯赣勇)

大巴车载着团队上午从酒店出发,刚好赶上个早高峰的尾巴,所以路上车辆行驶缓慢。首先第一个景点即前往施普雷河畔参观著名的柏林墙。团队乘坐的大巴车经过施普雷河大桥时,即能远观不远的柏林墙了。

远望柏林墙(摄影:冯赣勇)

沈陈炜介绍说:柏林施普雷河系德国萨克森自由州、勃兰登堡、柏林和捷克乌斯季州的河流。其源头来自德国东南部卢萨蒂亚山脉,北流经施普伦贝格时分为两支水流,流过科特布斯后,又分成渠道网,形成沼泽森林地带,直至吕本。在经过菲尔斯滕瓦尔德和克珀尼克之后,成条河流曲折流经柏林,在施潘道汇入易北河支流哈弗尔河。

施普雷河大桥(摄影:冯赣勇)

施普雷河全长403公里(250哩),流域面积10,100平方公里(3,900平方哩)。沼泽森林地带多已开垦为菜地,也是柏林市民的郊游胜地。施普雷河与邻近的一些河流之间有运河相通,其最重要的经过柏林东南方的奥德-施普雷运河。

拥堵的早高峰(摄影:冯赣勇)

经过施普雷河上的大桥,大巴车左行停靠在与施普雷河并行的柏林墙的河畔一侧,团友们下车后来到河畔。先是观赏了施普雷河的两岸美景,之后开始顺着长长的柏林墙漫步而行。

柏林墙景观(摄影:冯赣勇)

团友们边走边听着沈陈炜的介绍:柏林墙(德语:Berliner Mauer;英语:Berlin Wall),始建于1961年8月13日,全长155公里。最初是以铁丝网和砖石为材料的边防围墙,后期加固为由瞭望塔、混凝土墙、开放地带以及反车辆壕沟组成的边防设施。柏林墙是德国分裂的象征,也是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柏林墙前游客(摄影:冯赣勇)

柏林墙的正式称谓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环绕西柏林边境的边防系统,目的是阻止民主德国(含首都东柏林)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所属的西柏林之间人员的自由往来。

柏林墙的兄弟之吻(摄影:冯赣勇)

如今的隔离墙已变成了人们挥洒绘画艺术天分的艺术墙。众多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的涂鸦跃然墙上。其中“兄弟之吻”这幅作品尤为出名,声名远播。著名的“兄弟之吻”是由莫斯科艺术家迪米特里·弗鲁贝尔创作的,是柏林墙上最著名的涂鸦之一,内容是前苏共中央总书记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亲吻前东德最高领导人埃里希·昂纳克。画作象征着前苏联和东德的战略合作关系。然而这幅作品却还有着一段失而复返的经历。

柏林墙作品一(摄影:冯赣勇)

作为目前主要供游客们观赏的这段柏林墙是残余的最长一段,这段叫“东区画廊”的墙上覆盖着各式各样的涂鸦作品。当年,弗鲁贝尔和其他117名来自21个国家的艺术家,在1316米长的墙面上留下了涂鸦。他笔下著名的“兄弟之吻”根据1979年时的一张照片绘制而成。然而,当48岁的迪米特里·弗鲁贝尔再次来到德国时,却震惊地发现“兄弟之吻”被意外地“偷”走了,原涂鸦所在的墙面空空如也,只有上方的俄文标语依稀可见!

柏林墙作品二(摄影:冯赣勇)

弗鲁贝尔大发雷霆地表示,擦除“兄弟之吻”一事并未得到其个人许可,当他在报纸上读到柏林墙将翻修的消息时,“兄弟之吻”已被擦得一干二净。弗鲁贝尔不满地说:“这些野蛮的举动毁了我的画作,这是对艺术家的侮辱。”在柏林墙倒塌二十五周年纪念日,他接受俄罗斯《生意人》报采访,回忆了两次创作时的情形。

柏林墙作品三(摄影:冯赣勇)

对于当时创作这幅作品的初衷与想法及经过,德米特里·弗鲁贝尔说:我在巴黎偶遇的女孩到了莫斯科,她给了我一张勃列日涅夫和昂纳克接吻的图片,然后说,“这看上去太酷了,你得画这个。”那是张令人心生厌恶的图片,我几乎想把它扔了,但惯性思维令我开始思考是否能以艺术的形式保存它,而且这张照片不知何故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

柏林墙作品四(摄影:冯赣勇)

我将它画在了纸上,被一个朋友看到,他说,“你要能将它画在柏林墙上就好了。”当然,这只是句戏言,我们笑笑就忘了。后来,亚历山大参观了我的工作室,他从柏林而来,希望寻找苏联的先锋艺术家参与东德的首次艺术展览。我们相谈甚欢,1990年4月,他正式邀请我去柏林。他见我的第一句话就说,“兄弟,我们有墙!”

柏林墙作品五(摄影:冯赣勇)

我到的时候,墙上已经有一些涂鸦了,人们将那里称为“东侧画廊”。那段时期相当混乱,墙附近有边境警卫。他们不让我进入西柏林,但是给我画画的水,没人宣布墙的所属权,也没人知道它属于哪一边。西德说柏林墙与他们无关,东德国防部说墙不是他们建的。一些苏格兰女孩帮助画家们处理许可的问题——后来我们明白了这是场彻头彻尾的骗局。一个女孩递给我一份合同。我签了它,直到5年后,我才看到上面写着,艺术家放弃了对作品的所有权。

柏林墙作品六(摄影:冯赣勇)

那个苏格兰女孩说勃列日涅夫和昂纳克涉及政治,需要和其他人商量一下。我曾被告知,西柏林参议院和西德政府担心,如果戈尔巴乔夫看到墙上有这幅画,会拒绝让东西德统一。我相信这种可能性,但他们最后还是允许我画了。作品完成后,我自豪地回到莫斯科,告诉人们,我曾在柏林墙上涂鸦,但所有的艺术家朋友都说,“你这个白痴,那堵墙一个月之后就倒了,如果你想在墙上涂鸦,可以在莫斯科画。”但我还是特别想在柏林墙上画画,特别是那幅接吻的作品,画里面有一名德国人和一名苏联人,与柏林墙的两边吻合,但其意义又相反:画中代表了爱,而柏林墙隔开了两个世界——这是完美的反差。

柏林墙作品七(摄影:冯赣勇)

当你在户外画一些大型作品时,你需要考虑的不只是人们的看法,还有他们的本能反应,你会希望每个看到的人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哇!”我也期待这样的赞扬,当然,当时的我并没想到这幅画在25年后会被视为柏林墙的象征。

柏林墙作品八(摄影:冯赣勇)

我第一次在柏林墙以外看到这幅作品,是在早期的西德杂志《做个苏维埃人》中,而“作为苏维埃人”,那段时期,我没有从这幅画中获得任何收益。多年来,我过着自己的生活,继续画画。在本世纪初,从德国回来的人开始带一些纪念品,冰箱贴、马克杯上都画着这一吻,它已经不止在东侧画廊出售,而是在整个城市。它开始成为一个符号,一幅标志性的作品。

柏林墙作品九(摄影:冯赣勇)

2009年,柏林墙倒塌二十周年,我听到电视上说墙上的画将要恢复,我知道是时候做些什么了。但无论是资金还是墙的形状,对复原来说困难重重。我还清楚地记得2009年3月,我走过柏林墙,看到这幅涂鸦消失时的场景,我的状态糟糕极了。我拍了一些照片,想办法通过报纸让德国人注意到“兄弟之吻”已不存在了。德国人反响强烈,他们说,“嘿,伙计。是不是有人将我们的历史抹去了?”直到那个时刻,我才清晰地认识到,这幅画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柏林的一部分,连续3天都有记者采访我。最终我开始重绘,因为这是重要的记录——不只对我,也对柏林。

柏林墙留影(摄影:王珏)

弗鲁贝尔还表示,自己原本打算创作一幅和当下联系更密切的新画作,如描绘奥巴马和普京之间的交往,但他最终改变了意见,决定仍以勃列日涅夫和昂纳克的拥抱为主题。弗鲁贝尔补充道:“这将是一幅通过不同角度的新画作。需要指出的是,这并非政治性的图像,一切都是关于爱。”

施普雷河留影(摄影:冯赣勇)

团队在施普雷河畔的柏林墙留下了出行后的首张合影后前往柏林的第二个行程:蓓蓓尔广场的观光。途中,看见街头的德国足球队主力队员的大幅广告牌高高地悬挂在建筑物上,让人感受到了正在进行中的世界杯足球赛的几许氛围。

柏林街景(摄影:冯赣勇)

蓓蓓尔广场是柏林市中心区的一个广场。该广场位于菩提树下大街这条东西向横贯市中心的主干道南侧,其东侧是柏林国家歌剧院,西侧是洪堡大学,南侧是柏林最古老的天主教教堂,圣黑德维希主教座堂。该广场得名于19世纪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奥古斯都·蓓蓓尔。

蓓蓓尔广场(摄影:冯赣勇)

来到视野开阔的蓓蓓尔广场,视野中的四面八方都是别具一格的建筑群。沈陈炜介绍说:这个广场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开辟于1741年到1743年,最初称为歌剧院广场。从1911年到1947年,此处以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命名为弗朗茨·约瑟夫皇帝广场。

广场周边建筑(摄影:冯赣勇)

使蓓蓓尔广场闻名于世的是1933年5月10日,褐衫队和希特勒青年团的成员,受到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的鼓动,在此举行焚书仪式。纳粹烧毁了大约20,000本书籍,其中包括托马斯·曼、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海因里希·海涅、卡尔·马克思和其他许多人的著作。

广场周边雕像(摄影:冯赣勇)

蓓蓓尔广场周围的建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多被摧毁,后来得以重建。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看到的这个在广场中的玻璃圆顶,放置的一个空书架,就是纪念这次焚书事件。并且雕刻了1820 年海因里希·海涅的一行诗句:"Das war ein Vorspiel nur, dort wo man Bücher verbrennt, verbrennt man am Ende auch Menschen. Heinrich Heine 1820" (“这只是一场前戏,哪里烧书的地方,最后也将烧人。 海涅 1820 ”)。 每年,洪堡大学的学生在广场上进行售书以示纪念。

皇家图书馆(摄影:冯赣勇)

团友们漫步于蓓蓓尔广场上,纷纷在几座主要的建筑前留影。其中两座对称的建筑中,西边的为洪堡大学皇家图书馆;东边的则是国家歌剧院--普鲁士王国的第一座大型建筑。这所国家资助、男女合校的高等学府是当时的普鲁士教育大臣、德国著名学者、教育改革家威廉·冯·洪堡创办。除此之外,正面的柏林洪堡大学建筑群也异常壮观。

国家歌剧院(摄影:冯赣勇)

这座位于柏林市中心的菩提树下大道上洪堡大学,比邻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岛、勃兰登堡门和联邦总理府,是德国首都柏林最古老的大学,前身为成立于1810年的柏林大学。威廉·冯·洪堡的雕像就矗立在迎门的校园内,分外醒目。

威廉•冯•洪堡的雕像(摄影:冯赣勇)

洪堡大学是世界上第一所将科学研究和教学相融合的新式大学,拥有十分辉煌的历史,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爱因斯坦、黑格尔、马克思等都曾在此任教或学习,其“教研合一”、“学术自由、教学自由、学习自由”的洪堡精神,也影响到了几乎所有的现代大学。2012年,柏林洪堡大学入选成为11所德国"精英大学"之一。

广场钟表(摄影:冯赣勇)

洪堡大学在人文学科领域有着顶尖的声誉和强大的科研实力,其文学、语言学、历史、哲学、社会学等学科均排名世界前列,洪堡大学的法学院是德国最优秀的法学院之一。在2015-2016年泰晤士报世界大学排名当中(Times),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排名世界第49位。

国会大厦(摄影:冯赣勇)

结束了蓓蓓尔广场的观光,团队驱车来到位于柏林市中心的德国国会大厦,简称国会大厦;官方名称为“帝国国会大厦大会场”,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中心区蒂尔加藤区的一座建筑。在国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刚好看到有几名女学生在表演精彩的舞蹈秀,其潇洒动人的舞姿充满了青春的活力。

广场上的舞蹈秀(摄影:冯赣勇)

国会大厦本身原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帝国议会,后来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共和国议会的议会会址。从1994年开始每五年德国联邦大会在这里选举德国联邦总统。从1999年开始它是德国联邦议院的会址。

德国总理府(摄影:冯赣勇)

从国会大厦这里向斜对面望去不远处,遥遥相对的就是德国总理府。时任德国总理的默克尔就在这座大楼内办公。

勃兰登堡门(摄影:冯赣勇)

距离国会大厦相距不远就是位于德国首都柏林的市中心的勃兰登堡门,这里最初是柏林城墙的一道城门,因通往勃莱登堡而得名。现在保存的勃莱登堡门是一座古典复兴建筑,由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下令于1788年至1791年间建造,以纪念普鲁士在七年战争取得的胜利。

勃兰登堡门前车夫(摄影:冯赣勇)

记者在勃兰登堡门前观赏发现这里人群鼎沸,但无意间却在喧闹中却看到一位车夫,安静地坐在车上阅览报纸,这乱中取静的景象令人印象颇深。

勃兰登堡留影(摄影:冯赣勇)

柏林夏洛特堡宫是团队在柏林观光的最后一个景点。该宫从1695至1699年间由选帝侯弗里德里西三世(晚些时期的第一任普鲁士国王,从1701年起)作为避暑行宫而设置的。夏洛特宫是柏林如今最大的普鲁士霍亨索伦王朝宫殿。宫殿的第一个名字是Lietzenburg。受苏菲•夏洛特(弗里得里西三世的妻子)所托,乔哈恩•阿诺德•讷灵设计了这座建筑。

夏洛特宫留影(摄影:许海燕)

在国王加冕之后,这座避暑行宫又由埃欧三德尔•冯•歌德扩建。1705年苏菲.夏洛特过世之后,弗里得里西为了纪念爱妃,将宫殿及其周边改为了她的名字。在1709年至1712年间还增添了甜橙温室和拱顶。

夏洛特宫(摄影:冯赣勇)

欧洲行巴尔干半岛之旅开启的首个行程德国柏林一日游可谓走马观花,但是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中饱含着的深厚文化底蕴,无不给团友们留下了深刻的美好回忆。带着这份意犹未尽的兴奋之感,团队将奔赴下一个东欧国家--波兰。(图文:冯赣勇)



2024-12-15发布 阅读量892

热门推荐

  • 重点推荐
  • 目的地
  • 景点
  • 美食
  • 购物
  • 地标
  • 行程
  • 文章
  • 问答
  • 玩法
2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六年柏林吃土给你们总结的旅行攻略(纯干货外带餐厅酒吧推荐)
在柏林生活这么多年,时不时就会被朋友问这里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地方,我就觉得吧.....

太太太奇怪5.7千21

第十篇:志得意满德意志
德国汉莎航空LH727航班,因为蒙古国空域限制流量,飞机不得不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跑

爱新觉罗🐯Mike6.0千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