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澳元大跌,400多人民币换100澳元。去澳洲旅游,同样的行程,不但出行费用下降了20%,汇率也实惠了许多。
这一年春节一过,我便约了好友萍去了澳大利亚。



该游记非常精彩,将在携程旅拍平台内被推广展示
- 包括但不限于携程及其关联公司的网站App
- 有疑问可联系
知道了
在这里可以切换
有图/无图模式和收藏游记
行程:
参加上海某旅行社的团队游
第一天:上海飞墨尔本
第二天:游大教堂、库克船长小屋、战争纪念馆、亚拉河
第三天:墨尔本飞布里斯本 袋鼠角、游南岸公园、黄金海岸
第四天:梦幻乐园,游艇港
第五天:墨尔本飞悉尼 游奥运场馆、蓝山国家公园
第六天:邦迪海滩、坐游船、悉尼大剧院、购物
第七天:海德公园、海鲜城、街景
第八天:中午去机场 下午飞上海
第九天:晚上抵达上海
到墨尔本飞行11小时,蛮够呛的,飞机上的冷空调太厉害,大约坐了5个小时后,浑身发冷,咽喉有点痛,感觉是要发烧的前奏了,要命的是,什么药也没带,只好忍着,什么东西也不想吃,迷迷糊糊地睡了一觉有一觉。
到达墨尔本是当地时间早晨8点,阳光明媚,气候爽朗,感觉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热。
接团的当地导游已经在机场等候,跟着他走到我们乘坐的面包车前。整个团队20人,来的不是大巴士,正疑惑行李放哪,只见面包车后有一个铁箱子拖车,专门放行李,大家感到很新奇,这也算一景,后来看到很多这样的车。
Stpatric教堂是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这是墨尔本最大的教堂,坐落在市区,貌似汽车开了不多长时间就到了。
走进教堂,只见里面有好多人,但很安静。仔细一看,都是穿着统一校服的女学生。听导游介绍,这些学生有组织地到教堂是来接受洗礼的,我估计也是一种仪式吧。
教堂内不能拍照,我们也没有时间等着看仪式的开始,转了一圈便走出门外。正好又有一队女生进来,看到她们青春气扬,不由得把镜头对准了她们。女孩们一点不扭捏,反而热情地对着我摆姿势,那快乐的气氛让深受感染的我一下子把瞌睡赶走了。
我是不信教的,一直以来总是对教堂的好感胜于寺庙。
我喜欢教堂建筑的艺术美感,喜欢教堂音乐的憾人心扉,喜欢教堂氛围的肃穆神圣。更重要的是,迄今为止,我参观过的教堂都是免费的,相比之下,国内的大大小小的寺庙,不买门票是进不去的,更不用说,随着佛教产业的“发扬光大”,让持香拜佛的信徒,究竟不知道是在拜谁了。
离开Stpatric教堂,汽车又把我们载到了库克船长小屋景点。
这是一个有着开阔的草坪、成荫的绿树、风景如画的大花园,库克船长小屋便座落在那片安静的绿色中。
游客不多,澳洲夏日的阳光,明媚却凉爽。导游说好了集合的时间,便让大家自由行走。我惊喜于这么优美的环境,悠悠然,来到小屋前。
小屋竟然这么“小”,这么简单朴素。殊不知,就在这间小屋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航海家,并由此创造了一段神奇的探险历史,创造了南太平洋新大陆诞生的奇迹。
看了关于詹姆斯·库克的介绍后,才对那场发生在18世纪的航海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澳洲大陆的诞生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有了深刻的理解,我感动于澳洲人民寄予库克船长的深切怀念。现在再看照片,感觉小屋和绿地是那么温馨。
转完一圈走到停车处,看到有卖冰激凌的,于是掏钱买来解渴。两个8.5澳元。
参观完库克船长小屋,导游带我们去了一家大型商厦,其内部构造很有特色,由于在墨尔本只有一天时间,即使安排购物,大家也没很大兴趣,所以权作参观了,结束后就把我们带到了下榻的宾馆,用过午餐后,就来到墨尔本战争纪念馆。
和所有的纪念馆一样,墨尔本战争纪念馆是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献身的维多利亚士兵而建的,至今已有75年。做为澳大利亚本土并未发生过战争,但因为它是英国的属国,所以二次世界大战都有澳洲的士兵去参战。
有战争就会有牺牲,那些魂洒异国的英灵,如今被家乡的人们深深祭奠着。
纪念馆四周依旧是一片开阔的园林,走过一些雕塑群,走过高高的桉树林。
桉树是澳大利亚的国树,其树种有很多。一路看来,导游也介绍了不少。然而在纪念馆附近的桉树犹如中国的古树一样,已经有很多年份了。作为在特定地理条件下赖以生存的桉树,其特征和生长特点已经成为澳洲人的骄傲。那就是在贫瘠干旱的土地上,它可以把很深的土壤里的水份吸收上来,然后顽强地不断地向上生长。
纪念馆建筑充满着古希腊风格,正面浮雕上有着古希腊神话中的和平女神的图案。走进馆内,只见大厅周围矗立着好多黑色的大理石圆柱,显得庄严大气,大厅中间有一块纪念碑,走近一看,上面刻着“LOVE”的英文字体。看到这个场景,不知为何又想起了在俄罗斯看到的好多战争纪念馆,想到这些长眠的烈士在世界大战中为捍卫和平而捐躯,便在沉默的浏览中充满了敬意。
纪念馆的顶部很有特色,在外面看有坟冢的意象,在内部看犹如仰望一座天井,而导游介绍,每年11月11日上午11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太阳会从天井上一个小洞口射进一束阳光,正好照在纪念碑上的“爱”字上,并说每年的这一天会有许多人从凌晨远道而来,等待这一刻的到来。这真是一个让人充满想像的奇妙时刻。
顺着楼梯来到纪念馆屋顶外的平台上,顿时视野开阔,纵观四周,可以看到近处的纪念塔和燃烧的圣火坛,可以看到远处的繁华高楼,可以看到绿意葱茏的皇家植物园,可以看到错落有致的园林景观。
到此为之,走过三个景点的我,心里充满了对这个城市人们的羡慕。
羡慕他们有如此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富足的活动空间。
亚拉河,墨尔本的母亲河,一个很动听的名字。亚拉,意为:从山谷中涌出的清泉。
我们在墨尔本下榻的宾馆离河很近。
完成了一天的游览景点,用过晚餐,回到房间时,天色还没暗。站在宾馆的窗前,目光穿过高楼,远远就看到了河上那座造型别致的钢结构桥梁。我连忙招呼萍,拿着相机,兴致地下楼,向河边走去。
虽然从都市而来,但走在异国的高楼之间,不得不被那洁净的外墙,整洁的街道而叹服。
我想来想去,可能就是国外的空气特别干净吧,地面墙面仿佛都被大雨冲洗过,看不到灰尘。
来到了河边,走上一座叫不出名的人行桥,依在桥栏,目及河两岸,我们一下子都被眼前的景致迷住了。
想来这里是墨尔本的市中心了,只见河两岸,各具风格的建筑栉次鳞比,繁华却不喧闹。清澈的河水缓缓地流过城市,与守望的建筑遥相呼应,透射着一种柔媚的韵律。
时值夏季的墨尔本,没有燥热的余温,凉爽的晚风吹来,犹如飘过恬静的小夜曲,让所有的情绪都安静下来。
桥头的广场上,有人在做表演,萍好奇地走过去观望,我用相机对着桥东面,贪婪地拍摄。猛然间,一回头,只见桥西面一轮夕阳挂在空际,落日的光晕洒在湖面,静静的,空气中弥漫着从容而浪漫的气韵。就这样,我痴痴地,看着湖水,看着夕阳,吮吸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气味,沉醉在一份美好的享受中。
夜幕渐渐降临,华灯初上,雅拉河两岸显示出了她的迷离和优雅。我和萍从河的南岸走到北岸,又通过相距不远的另一座桥,从北岸回到南岸。走过酒吧,走过剧院,走过各式各样的餐厅,看到了属于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和文化品味。
雅拉河不长,蜿蜒平缓流过墨尔本城,据说这座城市是以河为中心,先规划后建造的。一条河,将一座城市滋润的如此丰润,令人赞叹不已,它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里。
在墨尔本游览一天并住宿一晚后,第二天乘飞机来到澳洲第三大城市――布里斯本。
从墨尔本飞到布里斯本也要1个多小时,但是坐飞机非常简单,机场不大,乘客不多,安检也不是很严格,感觉就像坐长途大巴一样。
离开墨尔本的时候天气晴朗,而到达被称为阳光之州的布里斯本时正在下雨。
下了飞机依旧有当地导游在等候,汽车直接把我们载去了第一个景点,布里斯本的南岸河滨公园。
这座公园是澳大利亚举办1988年万国博览会的会场,博览会后由政府改建成了一座亲水公园,免费供市民来这里休闲观光。
天气真是助人,在路上还雨水滴答,到了景地,放晴了。
雨后的空气清新爽朗,来到公园的沿河边,看到眼前的城市景观,不由得让人赞叹不已,又是一座有河流穿过的城市!
只见河面宽阔,水流平缓,刚刚经过雨水冲刷的两岸建筑显得特别洁净。岸墙边绽放着一簇簇鲜花,河与岸景相融之间透射着一股富贵的高雅之气。
正在观赏之际,又见河对岸驶过来一条船,那船身色彩光鲜,形状别致,一开始以为是布里斯本河上的游船,却见船在一个码头靠了岸,乘客上上下下,突然悟觉到这船类似上海黄浦江上的摆渡船,不由得羡慕万分,什么时候黄浦江上的摆渡船和摆渡码头,乃至摆渡人也能这么美丽这么从容呢。
沿着河岸向着公园深处走去,走不多远,看到了一个人工游泳池。
在椰树沙滩礁石相围下,池水天然趣成。水里有着三二泳者在嬉戏,悠悠然,好一幅洒脱惬意之景。
绕过游泳池,就来到这个公园的经典之作――恐龙长廊了,我们是从廊尾走到廊头的。
所谓恐龙长廊,就是有N根钢栏柱在钢绳的链接下形成的一条通道,其栏柱的设计造型犹如恐龙的外型,尤其是伸向天空的柱头,仿佛无数条恐龙在仰头展身。导游说,每个栏柱都是不重复的。更令人赞叹的是,从柱脚缠绕而长的三角梅,沿着柱身攀援而上,绿意葱茏,花艳其丽,与舞动着的柱头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画面,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这座长廊赋予了布里斯本南岸河滨花园的妩媚与风情,在这里可以看到一种潇洒的生活状态和无比美好的生活愿景。
澳大利亚是鼓励生育的,而且生的越多奖励越多,一般生了两个孩子,女人不用就业,靠补贴就能养家糊口了,所以在游览中经常看到这样的五口之家。
公园的休闲吧在一个小渠边,那些各式鸟类与人和谐相处,在人们的脚下走来走去。
公园内有一座尼泊尔建筑,这是尼泊尔送给澳大利亚1988年万国博览会的礼物,博览会后,就保留在公园里供游客们参观。
这座被称为庙的尼泊尔建筑,全部是柚木结构的,据说造了两年。庙的面积不大但很精致,无论是门楣,窗柱和屋檐,到处都显示了精湛的雕刻艺术。而木雕表现内容中对性的展现,当时很令我惊奇,由于注重拍照,也没听导游详细介绍,后在网上查了资料,尤其是看了印度的卡久拉霍性庙资料,才茅塞顿开。
想来,这座庙也叫性庙了,只是其表现内容远没有卡久拉霍性庙来得淋漓尽致,仅此亦让我领略了尼泊尔的寺庙文化,和属于那个国度的对生殖崇拜的最直接的感受。
树林里有一只专门供游客欣赏的蜥蜴,导游说,这只蜥蜴每天在一定的时间就来到这个位置,很友好地和游客默默交流,像模特一样供大家拍照。
这天的午餐在一个叫中国城的地方,想来那里是华人开店聚集的地方了,团队餐基本上用的都是中餐,而且菜的品种差不多,几乎每餐都有土豆、萝卜和鸡翅。
离开南岸公园,下一个目的地是黄金海岸,但在未离开布里斯本之前,汽车在一个路边停了下来。
导游说,这里有个叫袋鼠角的景点,地方不大,让大家抓紧,因为汽车停车时间不能太长。
原来布里斯本河在这里转弯形成一个悬崖般的半岛状,河岸便成了观赏城市与河水风景的最佳观景台。
导游介绍说,这里曾经袋鼠成灾,人们在捕杀的时候,把袋鼠往这边赶,因为前面就是悬崖,容易围杀。
站在栏杆边,放眼望去,果然心旷神怡。宽阔河面上的一角停着好多私家游船,伴之岸边的高楼,清新的空气,洁净的城市,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感受。
黄金海岸是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一个旅游度假名胜之地,其70多公里的海岸线成就了无比旖旎的海景供人们与大海亲密接触,并配有娱乐、美食及良好的生活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慕名而来。
其实面对大海、沙滩,我们是不陌生的,国内好多海滨城市也有美丽的海岸线。然而,在黄金海岸的沙滩边享受到的是一种环境。
这里没有拥挤的人群,没有喧嚣的小贩,来到海边,只见沙滩绵延不尽,怅寥之际,一种大气给人以极目舒畅之感,一种浪漫给人以身心愉悦之馨。
这里没有拥挤的人群,没有喧嚣的小贩,来到海边,只见沙滩绵延不尽,怅寥之际,一种大气给人以极目舒畅之感,一种浪漫给人以身心愉悦之馨。
我脱下鞋子走向沙滩,走近大海去踩浪,却没料,海水很凉。
等我上岸,再回首,看到一对夫妇将一个一丝不挂的幼儿带进海水中,不由得佩服这里的人们与自然接触的热情。
坐在岸边,呆呆地享受着舒心的时光。
太平洋的晚风轻轻地吹着,远处的海浪如白练般簇拥着,近处的海鸟们懒懒地竖着一个腿倦息着。
沙滩上悠闲走过三、二人,又看到一个五口之家,母亲在给最小的孩子喂奶,另外两个小孩就在沙滩上玩耍,自由自在。
哦。黄金海岸的沙滩原来是这样的!
2009年情人节,是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度过的。那是一个愉快的夜晚,获得了一份意外的喜悦。
那晚气派的宾馆大堂显得温情妩媚。夜幕中,不断有豪华车驶来,车主迎下来的都是穿着鲜亮的美女,然后双双挽手步入酒店,门口的侍卫忙得不亦乐乎。主人一走,便有人把车开走,稍息又有车进来。
看着这场景,我和萍不由得异口同声说:今天是情人节啊!
当晚,我们去一个萤火虫景点,游览回拉已是晚上10点,大巴驶回宾馆,车门一打开,那些涂着彩妆的男人们都守在车下,每下去一个人,他们就伸开双臂和你拥抱。我们冷不丁都吓了一跳,后来才知道,凡是今晚来宾馆的客人,都要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
大家不由得兴奋地乐起来,当他们发现车上走下的“老外”全是女人,更是热情有加。于是,我们一下子没有了拘谨,大家彻底放松,拿着相机就对着他们拍照,没想到他们主动要求与我们合影,这下子更是热闹起来,你拉我,我邀你,只要有人在等待拍照,便有人挤上来,所有的角色都想在每一张照片上留下自己的笑脸。
时光在愉悦地跳跃,笑声在夜空里回荡,我和我的旅伴们陶醉在这片充满异国情调的欢乐中,度过一个难得品味的情人节之夜。
随后我去酒吧转了转,里面有人在打球,有人在唱歌,有人在喝酒,氛围很随意,很轻松。
这样的情人节,少了暧昧之气,多了祥欢之意。
在黄金海岸入住的是一家五星级酒店,环境很优美。住在这样的酒店里,如果仅仅睡一夜,实在可惜。
由于我们是来旅游,不是度假,白天要去景区,没有足够的时间享受酒店的设施,所以,情人节之夜后,我就想着第二天早起,到酒店外转转。
晨六点醒了,走到窗口一看,天色大亮,太阳已经升起。赶紧蹑手蹑脚梳洗完毕,拿了相机走出房间。
这是来到澳洲第一次享受真正意义的夏天,终于能够穿短袖了,想想此刻国内正寒冬凛冽呢。
虽然阳光明媚,但晨风吹来,满身凉爽。天空晴朗,蓝天白云,草地、绿树显得格外清新。
我一个人,很悠闲地绕着宾馆四周转了一圈,舒服地享受着这偌大的绿色空间,享受着很安宁的愉悦心情。
走过草地,走过树林,走过一个小教堂,走过高尔夫球场等运动场地,最后回到宾馆正门,再转了室内其他一些场所,然后来到餐厅用早餐。
整整一个小时,很是舒畅。
晴空万里,白云朵朵。
在黄金海岸的第二天,我们去了梦幻世界主题乐园。
瞎走瞎转,乐趣无限。
置身于一派澳洲夏季的异域风情中。
这是一个充满欢乐气氛、类似迪斯尼乐园的大型游乐场所,各式各样的惊险刺激的游乐项目分布在各个区域内。
与东京迪斯尼乐园不同的是,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梦幻乐园里有一个动物区,里面可以看到澳洲特产的动物--可爱的考拉和袋鼠。
进入乐园,当大家急于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游乐项目玩时,导游却招呼着把大家先带到要掏银子的地方,就是抱考拉拍照。
拍照有好几种选择,价格不菲,选了20澳元拍一张的,效果还不错。
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类似我国的熊猫,据介绍现在也越来越少,得到重点保护。
那只用来让游客拍照的小考拉很温顺,一抱到手里,就主动地贴到你的肩上,像个小可怜,被人一个接一个地抱,为澳洲人赚了不少Money。
剪羊毛表演,让观众不仅亲眼目睹澳洲人最原始的剪羊毛作业,而且在游客的互动下,通过他们的幽默表演,让台下的人充分感受到了澳大利亚的民俗风情。
整个过程,气氛欢快热烈,不由得就让人想起澳大利亚的民歌《剪羊毛》,不过歌词里写的“洁白的羊毛像丝绵”实在不确切,“锋利的剪子咔嚓响”倒是真的。
主人给男孩戴上一顶帽子,套上一件工作服,让他去跟操手学剪羊毛,男孩尽管浑身不舒服,但配合得很好。接着,主人拿出一只假羊让男孩学着做。
离开梦幻乐园,去了一个港湾。
去港湾的缘由是,有部分游客报名参加出海,体验澳大利亚富人拥有游艇的感觉。
我和萍没有参加,一来坐游艇出海来回仅一个小时,二来主题公园游了几小时也有点累,万一游艇颠簸晕船反而得不偿失。
到了码头,看到港湾里停着形形式式的游艇,我倒是有点庆幸自己没有出海,因为趁这一个多小时,反而可以很休闲地在港湾逛逛,欣赏一幅幅充满富贵气的美景了。
沿着港湾栈道,我边走边欣赏,只见一艘艘不同款式的豪华游艇停靠在泊位边,蓝天白云下,那奶白色衬托出的一份浪漫和诗意,让人领受着这些游艇拥有者的生活状态。
当今游艇文化貌似也慢慢渗透到国内来,据说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经济就开始萌芽。于是国内一些大、中沿海城市,也开始兴建游艇码头,成立游艇俱乐部,上海也不例外。
虽然游艇经济发展对促进GDP的增长是相当可观,亦会增加无数就业岗位。于我看来,这是成就一个贵族阶层的标志,我期待的是,将来上海的游艇停泊点,天也这么蓝,云也这么白,水也这么清,游艇表面纤尘不染。那么上海普通市民虽不能拥有游艇,能欣赏一道美景,享受这份空间也足矣。
一个多小时后,出海的游客回来了,询问如何,一致觉得,感觉不错,就是时间太短。想想也是,老外开着游艇出海那是去海上垂钓,享受旖旎时光的,这么匆匆来回,就像浦江游览了。
至此,在黄金海岸的游览节目全部结束了,当然导游是不会放弃带大家去购物的。在黄金海岸的两天去了一家珠宝店,一家免税店。我想好不购物的,但还是挡不住那份诱惑,在珠宝店买了一套澳宝饰件(325澳元)在免税店买了一对可爱的长毛绒考拉(26.4澳元)。
早晨3点Morning call,即使在梦中也得起床。
乘早航班,从墨尔本到悉尼。
到机场的时候,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慢慢地渗出了霞光,停机坪显得特别宁静。
离开酒店时,一人发了一袋早餐,有饮料和点心。约二个小时,飞机便降落悉尼机场,坐过了从国内飞澳洲的长途飞机,再坐短途航班感觉时间很快,尤其是澳洲的飞机上没有乘务员为你提供免费的饮料,省了不少事。大家一上机就打瞌睡,估计有的人还没睡醒,飞机就降落了。
到达悉尼,一位年轻的地接男导游已在等候。第一站把我们带到2000悉尼奥运场馆。
刚刚经历了北京奥运的我们,面对这些似曾相识的场景,有一种亲切,有一种落寂。
亲切的是,想当年这里曾燃起多少人的激情,曾记录过多少辉煌的瞬间。落寂的是,当奥运火炬熄灭,这些奥运场馆便闲置起来,如何面对后奥运效应的无奈,已经成为一个世界话题。
我们没有进入场内参观,就在主会场前走走看看,看到很多矗立着的金属柱子很是好奇,听导游介绍,原来柱子上刻着所有参与奥运会志愿者的名单,以示对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奉献的尊重。
参观完奥运场馆,便去了蓝山国家公园。
蓝山国家公园距离悉尼约80公里,大约一个半小时到达了景区。沿途有看不够的田园风光,然而随着临近景区,天气起了变化,刚才在奥运场馆还是艳阳高照,转眼水气迷蒙,雨水霏霏。当到达山下的小镇时,雨越下越大,气温急剧下降,大家纷纷打开行李箱取衣保暖,而我穿着短袖,戴着围巾,套着外衣,早已是穿衣没章法了。
蓝山国家公园很大,其森林茂密,植被丰盛,山峦交错,峡谷幽深。突出的景观就是三姐妹峰。
其实这样的山景在我们国内比比皆是,跟团旅游,只能听从导游安排,走马观花。我觉得这里更适合慢慢的游览,尤其是山下的英式小镇,如果能在那里住一晚,白天看看山景,晚上喝喝咖啡,优哉游哉,才惬意呢。
在导游的安排下,我们先坐上轨道滑车(自费,28澳元/人),来到峡谷某处,然后再乘上一个玻璃缆车,往上穿过峡谷。因为缆车的底部也是玻璃的,所以在过峡谷时,能看到脚底下的壮观风景,同时还能看到山崖上下泻的瀑布,由于水气很大,拍的片片很不理想。
下了缆车,大家在缆车房里一边躲雨一边等候驾驶员开车上来接我们。却没料,左等右等,不见车来。缆车房不封闭,山风吹来有点冷,只见导游在给驾驶员打电话,好像有点闹矛盾,貌似驾驶员以车子拖着行李车负载太重上不了山为由,不愿上来。
大家议论纷纷,并作种种猜测,好多人还是同情导游小伙,觉得那个中年驾驶员很计较。最后小伙没办法,只好自掏车费带我们上了山里的双层巴士,让我们得到一份意外的体验。
到了停车处,大伙不愿理那个驾驶员,他也自觉没趣,不吭声地把我们送到宾馆,一走了事,因为第二天他也不负责接待我们了。
让我感到很丢人的是,这个驾驶员居然是上海人!
在悉尼住了三晚,但居住地离开市区约有几十公里路,类似上海嘉定区的地域概念。
忘记问领队叫什么地名了,那是一个很干净很清静的城区。
由于每天回到宾馆都是夜深了,对居住地的小城风貌一概不知,想想很是遗憾的,
于是在悉尼的第三天早晨,起个大早,在宾馆附近转了一圈,拍了一些照片。
在悉尼的第二天早晨去游览了邦迪海滩,那又是一个美丽的海湾。
海岸边有无数的海鸥,可爱的小精灵和人类和谐相处,呈现了一幅幅祥和的图画。
邦迪海滩所有去悉尼的游客必去的地方。
天气不是很热,没有直射的阳光。
来到海滩边,只见浪花翻卷而来,沙细如粉,水碧如蓝。
岸上海鸟嬉飞,沿坡宅屋精致。
沙滩上三二游客很是休闲,偶有勇者脚踏冲浪板,置身水中,搏击甚欢,一看这里便是游泳和冲浪者的天堂。
极目远眺,这里的海滩与黄金海岸的沙滩有所区别,如果黄金海岸的沙滩辽阔大气,那这里的海滩充满温馨浪漫,因为不远处有一个港湾,岸边有民居相守,湾中有游船停泊,让人在如画的景色中体味着一种生活状态。
离开邦迪海滩,我们回到了市区,接下去坐游船。类似上海的浦江游,在船上观两岸风景。
乘坐的游船还不小,一共有三层。这一天的午餐就在船上享用自助餐,品种还算丰富。但船上都是来自各个团队的中国游客,如果不看船外风景,感觉就像在国内了。
上得船,大家先用餐,约半个小时后,启航了。
大家纷纷走出舱外,寻找有利位置,尽情地欣赏两岸风光。
天气有点阴,避免了太阳的直射,却给拍片留下一丝遗憾。
尽管如此,当看到那座美轮美奂的悉尼歌剧院,看到那座大气的港湾大桥,忍不住把所有激动的心情倾泻在镜头上。
澳洲的这两个地标性建筑早已耳熟能详了,尤其那如风帆般的悉尼歌剧院早已印在了心里。然而当你站在游船上,凭海临风,开阔的海面把这个在世界建筑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白色风帆以各个角度向你展示的时候,你不得不从内心再次升腾起万般仰慕之意。
人们也许记不住这位设计师的名字,但从他手中描绘的这座建筑却让所有的人们记住了一个城市。我想这位设计师即便只有这一个作品,也足以享用一生了。
游悉尼港很轻松,无限风光尽现眼前,无论岸边的,还是海上的,别墅,游艇,碧浪,绿树,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浪漫和惬意的气息。
一个半小时瞬间而过,意犹未尽。
假如在游船上看悉尼大剧院让人惊喜万分,那下得游船,来到悉尼大剧院旁,与之亲密接触,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悉尼歌剧院是一座现代建筑,它没有披戴历史云烟的底蕴,没有百年沧桑的晕染。但落成至今30多年来,它以一袭经典、唯美、浪漫的风韵独立澳洲,随着岁月的沉淀,越来越显现它的魅力与价值。
我通过查询,才得知这座建筑在上个世纪从构思到落成,竟耗时16年,更让人唏嘘的是,在悉尼歌剧院建造过程中,因为改组后的澳洲新政府与这座建筑的设计大师,丹麦的约恩·乌特松失和,使得约恩于1966年愤然离开澳洲,直到2008年大师在丹麦逝世,从未再踏上澳洲土地,竟然没能亲眼目睹自己的经典之作!
知道了这些轶事,再看眼前的照片,心底浮动着万般感慨,也许一件传世作品注定要忍受万般挫折。让人欣慰的是,大师的呕心沥血之作终于获得2003普利策建筑学奖,2007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被公认为20世纪艺术和建筑学方面的伟大纪念碑,从而载入世界经典建筑史册。
我和萍绕着大剧院走了一圈,然后拾级而上,走上剧院的平台。
近观大剧院,那一扇扇如贝壳般的屋顶显现着无与伦比的大美和精湛,我好奇地张望,不断变换角度拍摄,置身于中,很是兴奋。
遗憾的是,不能走进剧场,观看一场精彩演出。
在悉尼游览的最后一天,是很休闲的市区观光,去了海德公园,看了一个教堂,到悉尼鱼市场品海鲜。
几天下来,我们对所有走过的城市,无论到哪里都是干干净净,到处拥有大片浓郁的绿色园林、拥有洁净的空气而赞叹不已,对所有享用这些优厚环境的澳洲人羡慕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在悉尼,我们受到了萍的好友的热情接待。
每天晚上他陪我们到处转,然后再把我们送到酒店。
乐极生悲的是,不小心把萍的卡片机弄丢了,好多我们的合影照都没有了。
本次去澳大利亚纯属偶然,然而,去了,看了,觉得那里还是值得去游一游。
于我而言,在经过长途远航,终于踏上这个南太平洋上最大的岛国时,其心情与涉足其他异国土地时不一样。
也许是因为心里收藏着那些远涉重洋漂流过海的久远故事,脑子里总是幻想着从前的从前,当茫茫海洋把地球上的人类隔开,那些勇于探寻的人是多么伟大,比如郑和下西洋,比如鲁滨逊漂流,比如库克船长发现澳洲大陆。
而对于我这个地理盲来说,似乎只有去过了,回到家再看地图才会有切身体会,才会感悟一系列的人和事。先生总是笑我知识匮乏,我说,旅游真好,让我不断增长见识,活到老,学到老,没错。
2009年2月19日,我们用过早餐,便去了悉尼机场,航班是当地时间中午12点,到上海是晚上19点,时差搞得人彻底没了方向。
关键是从夏季的澳洲回归之时,上海正遇一拨寒流袭来,先生在机场出口处接机,远远看到他手里拿着两件羽绒衣……
(全文完)
THE END
热门推荐
8天  2月  ¥8000  和朋友
摄影、跟团、人文秋趣在该游记中提到了:
获取更多攻略信息
推荐阅读
小锤锤爆发小雨宙

1.5千

0

墨城岭梅

1.6千

0


凌寒Snow

34.2万

37


crus****009

3.8千

1
recycle-九

1.8千

0

歪空雷帝

1.4千

0


Vanessa

1.3万

9
陈璐饼干

2.2千

0


凌寒Snow

34.2万

33

Tiger__L

2.3千

0


凌寒Snow

37.3万

47


凌寒Snow

34.5万

24


凌寒Snow

3.0千

4


凌寒Snow

1.8万

10

团长坂夏

1.8千

0


烟雨山水

6.7千

25


the_air

36.0万

32

双子陈小二

2.2千

0


_ceai****5232

1.2万

10

乐非乐

1.5千

0


小破考拉

3.8千

10


烟雨山水

2.6千

10

锋钰

1.7千

0

倞咯咯

1.6千

0

鱼@鱼

2.4千

0


E31****50

1.4千

2

李壮壮爱陈小胖

820

0


公仔纸

2.9千

13


烟雨山水

2.7千

12


烟雨山水

2.7千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