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的大部分旅行都是说走就走,当然玩厦门周边罢了。
因为我觉得这趟比较有趣些 所以先把漳浦的游记和攻略po出来。
TIPS:
▲行程:
D1:厦门-(漳州漳浦)赵家堡-佛昙镇
D2:火山岛-佛昙湾-厦门
▲交通:
选择自驾游的方式,厦漳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距离。
最实用的办法就是app高德地图。
用下面的地图就可看出我们是怎么去怎么回,走的大致是厦漳大桥以及沈海高速,大概一小时二十分钟。



该游记非常精彩,将在携程旅拍平台内被推广展示
- 包括但不限于携程及其关联公司的网站App
- 有疑问可联系
知道了
在这里可以切换
有图/无图模式和收藏游记
▲酒店:
去到比较小众的地方我的习惯是不预定酒店,到了目的地直接向当地人打听,小镇的酒店不多 很好找,如果觉得不稳的话这时在开地图搜附近的酒店都行。
肉倩这次住在漳浦佛昙镇的百隆美亚酒店,4星,环境什么的都还不错。
▲餐馆:
同样的道理,小众地区想找个包含三餐的攻略还蛮难,而且在大众啊微博啊都搜不到几家附近的餐馆,连古早味也没找着,所以放弃攻略,在线找。
吃的以海鲜为主,什么特色点什么。
▲服饰:
由于去的时候是国庆第二天,闽南的夏秋更替不明显,几乎就是夏天,所以穿夏装即可。
但是那会刚好也在台风过后,所以去火山岛等海边最好还是穿个薄外套,海风大。
▲购物:
纯玩,无购物。如果实在要买些什么那估计就是海鲜啊、土特产啊、可以带走的小吃啊之类。
▲临行攻略:
在出行前一晚我做了关于漳浦一些景点和古迹的汇总,如下:
绥安镇
旧镇镇:乌石十二景、乌石天后宫、海云岩、垢洗书院、“海屋”胜迹和甘林“武当行宫”、下蔡湾休闲度假区
佛昙镇:鉴湖十六胜景、佛昙湾(避风港)、古樟与古榕、鸿江书院、岱嵩村鱼排
赤湖镇:赤湖前湖湾休闲度假区
杜浔镇
霞美镇:过田村贻燕楼,刘坂村刘坂土城,庆云楼,黄埔村德生楼,溪后村溪仔土堡
官浔镇
石榴镇:龙岭八景【石榴填鸭】
盘陀镇
长桥镇
前亭镇:火山岛
马坪镇:陈氏种德堂、杨美水库度假村
深土镇:锦江楼、“五落官厅”、丹山葛洪炼丹处、八卦堡
六鳌镇:六鳌古城、抽象画廊、崂岈山
沙西镇:[中国榕树盆景之乡],海月岩、石矾塔、罗宛井甘泉、罗宛井社宋代瓷窑群遗址
古雷镇:礼是列岛
南浦乡:美林自然生态林、南浦村向阳寺、大坪红军林、集南浦“锦田八景”【毛竹】
赤岭畲族乡:山平村雨霁顶三界公坛、玳瑁山生态农业休闲区、闽南畲族博物馆
湖西畲族乡:赵家堡、诒安堡、蓝廷珍府第、三王公庙、宋代“兴孝桥”、北宋“石梁桥”
赤土乡:赤土森林白鹭公园
漳浦盐场、万安农场、玳瑁山茶场
……………………………………………………………………………………………………未完,日后补充
如果觉得篇幅太长您可以直接点以下链接,
赵家堡:http://you.ctrip.com/travels/zhangpu2670/2636751.html
火山岛:http://you.ctrip.com/travels/fujian100038/2634111.html
佛昙湾:http://you.ctrip.com/travels/fujian100038/2632165.html
(不过这三篇文章是纯介绍景点,并没有附上地图、吃、住等方面)
我们下午四点多从厦门出发,到达时五点多了,具体时间忘记了。
已是夕阳西下,赵家堡前是一片农田,民宅环绕。
后来逛了一圈感觉这个时候去到赵家堡是最贴切、最能有所感的时间。
周围的民宅很淳朴。
这是在其中一民宅中拍的家禽们。
家门口晒着芝麻梗
老旧的鸡舍
总之一下车 还没进赵家堡就感觉身临其境,穿越了的似的。
赵家堡
位置:位于福建漳浦县湖西畲乡硕高山西北麓
门票:10元
交通:漳诏高速路赵家堡交流道南侧
概述:宋朝灭亡后,赵家皇族后裔在元兵追杀下隐姓埋名,立意聚族而居的建筑群。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赵家堡也叫赵家城,是南宋末赵宋王族流落漳浦的隐居处。从宋末择地建楼到明朝后裔的扩建,“宋城”已成为国内仅有的明朝仿宋建筑群体,也是是现存世界上唯一的灭国王族建居的城堡,四百多年仍保留着宋朝汴京的原型。
在元宋两军在最后的海战中,宋军全军覆没,丞相陆秀夫抱着9岁小皇帝投海殉国,大多数宋人不愿宁死不降纷纷也投海自尽。大将张世杰带领十六艘船只夺港而出,但因为风浪只有四艘船逃出,其中包括宋太祖赵匡胤的胞弟赵匡美的第十世孙十三岁的闽冲郡王赵若和。后遇台风一行人便匿赵为黄隐居于漳浦佛昙,择地而建。
到了明洪武年间,赵若和的孙子以同姓通婚罪被告发后,家族族谱也公之于世,后朱元璋御赐复姓。
明万历年间,以进士及第衣锦还乡的赵若和第十世孙赵范为抵抗海盗的骚扰,决定在硕高山模仿当时汴京建造赵家堡。他在世时造了“完璧楼”再筑城墙及城中府第。后来他的儿子赵义又又建造了外城、园林、庙宇和房舍。
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未能幸免,但基本还是完整的保存下来了。
该城堡内外共有两道城墙,外城是条石砌基的三合土墙,高6米,宽2米,这座占地173亩,外城全长1082米,内墙长220米。
我们可以看到这座城堡的奇怪之处,他的方位不是坐北朝南,而是面朝北方。赵若和认为宋朝的灭亡是因为一路向南才沦落至此。那就大反传统试图改改风水,坐南朝北,向着西北方向也表明后代心向汴京。南门在建成后赵范觉得南门开门就是山无路可走,仿佛就是在说南宋王朝南逃后无路可走至此,赵若和觉得赵氏皇族后裔绝不能在南逃了!于是命人用石条封死。
西门刻“丹鼎钟祥”(天黑了没有去)
北门刻“硕高居胜”。北门门楼已毁,石匾放置在地上。
这是昔日的正门,如今已是破败之景。
但旁边的老树依旧郁郁葱葱。
瓮城内有两通石碑,一是赵范撰文的《硕高筑堡碑记》,另一个在文革时被毁。
东门横匾刻“东方钜障”。经维修后开发成景点,东门设为正门,因此我们从东门进出。
这是东门的背面,上面还有间阁楼,不太清楚这是干嘛用的。
﹍﹍﹍﹍﹍﹍﹍﹍﹍﹍﹍﹍﹍﹍﹍﹍﹍﹍﹍﹍﹍﹍﹍﹍﹍﹍﹍﹍﹍﹍﹍﹍﹍﹍﹍﹍﹍﹍﹍﹍﹍﹍﹍
首先进入的是赵家堡的城中城,内城。
一进去左手边就可看到这栋“诒燕堂”,这是由清同治年间赵氏人建的“五间二伸手”式的闽南民居。
因为是清朝建的,就与堡内建筑风格略有不同。
旁边赵家堡内城的主体建筑——完璧楼。乍一眼看觉得耸立的完璧楼似乎和前面的围墙与楼前对向的二层小楼不太搭的样子。
从侧门进去,写着“完璧楼”的嵌青石匾赫然显现在眼前。细看,却似乎暗藏玄机。
1.先看“完”,我们拆开看,宝盖头下面一个元,寓意“宋天元地”,似乎要警示后人勿忘国耻。
2.“璧”字写成了左右结构,右侧的“辛”字占了大半并且有意拉长,寓意宋朝辛辛苦苦建立的王朝如今大势早已去,赵氏后代为建此宅以安身又付出了多少艰辛。“玉”字去点成“王”,写得很小,隐喻赵氏一族不忘皇族身份。写在“启”字的下面,寓意着堂堂皇族竟沦落此僻壤之地,饱受屈辱。
3.“楼”字右边”米“写成”患“的上半部分,寓意后人常有忧患之心;“女”写得像“安”,寓意着赵氏后代能在此地安居乐业。
取“完璧归赵”之意,期望赵氏后代能在有朝一日夺回江山。
整栋楼给人已庄严的感觉,经稍微修整后完璧楼也就成了我国南方保存完好的一幢纪年土楼。
完璧楼是用花岗岩条石为台基,以三合土为墙。
楼的前面由类似四合院的格局,单层和双层的矮房围着。
门口摆放着写有字的石块。具体是什么我没有详看。
往下看是一正方形的“坑”,而且还有楼梯。它其实就是当时的天井,呈下沉式,由花岗岩石砌成的。
你可能有疑问,为什么天井做那么大啊,原因就在下图。
站在楼梯口,仔细一瞧,楼梯边有个门。表面上这是用来排水的暗道,实际上是用于潜逃出城外的暗道。就是因为要隐藏此暗道,所以将天井挖有1米多深。
走进其中一间看,有个外小内大的“洞”,这是用于观察敌情和射箭用。
往里走去,便可看见这是一栋三层的内通廓土楼,呈四合式。
二楼有一间密室,是贮藏重要物品和进行秘密活动的重要地方。
三楼是没有隔墙的大通间,是男丁晚上站岗的地方。
里头的石狮啊什么的都还是当时明朝时候的东西。
这是一栋极具防御能力的堡垒。而事实证明这确实起到了真正的防治效果。完璧楼的东门有被烧的痕迹,据说是倭寇围城时焚烧的。
﹍﹍﹍﹍﹍﹍﹍﹍﹍﹍﹍﹍﹍﹍﹍﹍﹍﹍﹍﹍﹍﹍﹍﹍﹍﹍﹍﹍﹍﹍﹍﹍﹍﹍﹍﹍﹍﹍﹍﹍﹍﹍﹍
出了完璧楼就是赵氏家族的民宅了。也就是三堂,分为南三堂和北三堂两组建筑。
门口有赵氏族人在此地做些小买卖。
屋脊上有飞凤装饰,却不是龙,既要显示自己的皇家血统却又不能太招摇。
如今已变成展览馆。
因为供奉着赵氏祖先,我就没细拍了。
房梁下方是石条,上半部分则是木头。
屋脊的设计比较低调,结合了些许闽南风格,上面是琉璃做的,色彩依然鲜艳。
右边这幅图画的是什么我忘了……
左边这幅画是“牛郎织女”,但似乎织女“飞”走了。
听说这些石头的搬运特别费工夫。
下面那两个石鼓是“门当”,上面两个圆圆的“户对”。可以看出这家的主人是文官。
在这里小科普一下哦:
门当如果是圆形的话说明这家主人是文官,如果是方形的则是武官了,两个“门当”起辟邪作用。
门楣上的户对一般都是短圆柱形的,官职越高“户对”越多对,最多的九个户对就是皇宫了。”户对“有祈求人丁兴旺的意思。
那么门的中间有个木板称为”门槛“,门槛越高身份地位也就越高。
﹍﹍﹍﹍﹍﹍﹍﹍﹍﹍﹍﹍﹍﹍﹍﹍﹍﹍﹍﹍﹍﹍﹍﹍﹍﹍﹍﹍﹍﹍﹍﹍﹍﹍﹍﹍﹍﹍﹍﹍﹍﹍﹍
出了完璧楼便是这样的民居,还算完整,有的也有所改动,有近代闽南风。
如今赵氏一族依旧居住于此。
城堡里的年轻人大多在外打拼,能见到的居民都是老人
生活在自己的城堡里,从出生到年老,他们安居乐业,他们安于常粉,不争不抢,无欲无求,这大概是赵氏后裔之所以能被继续传承下去的原因吧。
这里生活的赵氏后人大多都过得清贫,心想是不是因为建筑反风水的原因。
年岁饱满的石板路啊,走过多少代人
这个房子能看出是明显是后来维修的。
也只有在夜幕降临时更能感受这眼前的沧桑
里头左右各三间
﹍﹍﹍﹍﹍﹍﹍﹍﹍﹍﹍﹍﹍﹍﹍﹍﹍﹍﹍﹍﹍﹍﹍﹍﹍﹍﹍﹍﹍﹍﹍﹍﹍﹍﹍﹍﹍﹍﹍﹍﹍﹍﹍
继续走着就看到了外城的主体——赵范府第,也就是官厅,也就是俗称的衙门。
再这样的城堡里还有衙门,想必赵家堡的体制一定也是蛮齐全的。
这是四座同式府邸、三间厢房组成,坐南朝北。每间都有门厅、前厅、两庑天井、中堂和后楼。
每座30间,共150间,每座第5进为2层楼,是内眷居住的。
第一组易损坏只剩下石门框了。
这间屋子的屋脊有些残缺。
屋前有口井。
赵家人的日常
门口有五组夹杆石,是考科举来的旗子。
门口都摆放着水缸,是用来救火的。
此时天色已暗,就没有进去参观了。
﹍﹍﹍﹍﹍﹍﹍﹍﹍﹍﹍﹍﹍﹍﹍﹍﹍﹍﹍﹍﹍﹍﹍﹍﹍﹍﹍﹍﹍﹍﹍﹍﹍﹍﹍﹍﹍﹍﹍﹍﹍﹍﹍
外城还有有荷花池、汴派桥、辑卿小院、聚宝塔、墨池、禹碑、三堂和武庙等八大景观。
由于当时汴京有一清一浊两个湖,清的是杨家将的府第,浊的是潘仁美的府第,所以也被称为潘杨二湖。
其中在官厅前与西北面的城墙之间有一个很大的莲花池。
中间有条小堤把水面隔成两块。赵家人把内外池分成俩池,也叫潘池和杨池。
在池中有一座拱形州桥,后半部分还有一座平直的条石桥梁。
这座桥在赵家堡中取名为“汴派桥”,这也是模仿汴京的拱形州桥。
这座拱形州桥上,据说出嫁的女子必须一步一块石条的走到,所以她们拖着三寸金莲的脚,一步一步艰难的踩在着“陡”桥上。试过了实在难!
桥边的的高阁中放有龙碑,称为龙亭,这也是模仿但是汴京。
全然一副缩小版《清明上河图》映入眼帘。
﹍﹍﹍﹍﹍﹍﹍﹍﹍﹍﹍﹍﹍﹍﹍﹍﹍﹍﹍﹍﹍﹍﹍﹍﹍﹍﹍﹍﹍﹍﹍﹍﹍﹍﹍﹍﹍﹍﹍﹍﹍
这是古代榨甘蔗汁的工具
﹍﹍﹍﹍﹍﹍﹍﹍﹍﹍﹍﹍﹍﹍﹍﹍﹍﹍﹍﹍﹍﹍﹍﹍﹍﹍﹍﹍﹍﹍﹍﹍﹍﹍﹍﹍﹍﹍﹍﹍﹍
有些损坏的城墙,能看出特别特别的厚实。
处处都有打仗有的小洞
﹍﹍﹍﹍﹍﹍﹍﹍﹍﹍﹍﹍﹍﹍﹍﹍﹍﹍﹍﹍﹍﹍﹍﹍﹍﹍﹍﹍﹍﹍﹍﹍﹍﹍﹍﹍﹍﹍﹍﹍﹍
从后面走来,这就是一颗普通的龙眼树。
可当往前一看,原来这是那颗有名的”树坚强“!这棵老树大概有3米高,直径70厘米。树干和树根部分已枯萎成只剩下一张皮了,然后承受不了重量已倾斜,只能用木头支撑着,最神奇的是这棵树依然能够结果。就连树都仅剩半张皮依然坚强,更何况人呢。
尽管江山早已落他姓,赵氏一族从此隐居为农,以最淳朴的姿态面对生活,表面上安于现状,可这败落之痛又有谁能了解。
从赵家堡出来几近天黑,导航搜索酒店搜到了佛昙。
又看到佛昙离第二天要去的火山岛挺近,于是就是它了!
开车大概十几分钟。
这应该是佛昙镇最好的酒店,说是三星,个人觉得至少四星。
房间很大,床也很大。就是吵了些。早餐不太好。wifi速度快。环境好。
问了前台哪有好吃的餐馆,前台介绍了“鸿江饭店”,我们也就听她的走路去找吃的。
那家店在江边,因为天太黑只是闻到淡水的味道和隐约看到几艘船只。
鸿江饭店很冷清,看起来像是和酒店有关联的,印象不太好。
换一家!
沿着江边继续往前走,经过斯利美的不远处有一家大排档,他其实是一家海鲜店,只不过桌子摆在岸边。
看着海鲜挺新鲜,好,就吃这家了!
点了个螺片刺身,螺是现杀的,很大一个,这一整盘满满的全是螺肉片,完全没有偷工减料!!脆脆的超级好吃。业界良心,在厦门很少能吃到那么大盘的吧……
凉拌香螺
花蛤汤
煎鱼
醋溜白菜
酱油水鱼
凉拌秋葵
对这家大排档印象特别的好,一是海鲜很新鲜,二老板实在,三分量大,四口味清淡,不会很咸。
因为吃太饱就在这江边溜达溜达,黑乎乎的什么都看不见,心想隔天一定要来看看这条江白天的样子。
第二天早上六点自然醒,吃了个早饭,磨了半天,九点才出门。
从佛昙的百隆美亚酒店到火山岛开车将近半小时
火山岛
位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前亭镇
开放时间:8:00-17:30
门票:香山景区也就是主景区:80元/人(携程便宜些)
电瓶车:30元/人
乘船登上林进屿:80元/人
乘船环绕南碇岛船票:200元/人
乘船登上南碇岛: 1500元/人
出海打渔: 800元/船
适合游玩时间:半日游(不住宿)、两日游(住宿)
住宿:(景区内)房车1000+、木屋、集装箱以及帐篷80+;(景区外)景区门口有几家酒店,或者可以选择隔壁佛昙镇的四星酒店
餐饮:(景区内)“状元楼”餐厅、自助烧烤吧;(景区外)景区外崎沙村或者隔壁洛运村的饭店、状元楼南侧景区码头边海鲜大排档
交通:这趟游玩我们是自驾游,这件事直接交给高德地图就对了
漳浦火山岛地质公园,我国现有国家地质公园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景观最有特色的火山地质公园。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海陆域面积30.7平方公里。这里有着100多万年前的8次火山喷发而形成的火山自然地貌。2001年成为全国首批11个国家地质公园之一。火山岛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被入选“中国最美十大海岛”,这里的海滩被成为“中国的夏威夷”。面对这样一种大自然的罕见遗迹,在阴天光临于此真的会有种敬畏之心涌上心头。
网上搜刮来的特别可爱的地图
火山岛景区有“一山二岛三海湾”即:香山、林进屿、南碇岛三大景区和崎沙湾、江口湾、后蔡湾等三个海水浴场,再加上龙海“牛头山古火山口”成四大景区。
开车快到景区门口的时候,右手边就能近距离的看到这个岛,大概是林进屿吧,再加上是阴天,看着这黑乎乎的小岛“飘在”海上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后来进风景区参观也就是在香山半岛时就可以看到距离2公里的小岛林进屿了,但是距离稍远了些。
林进屿,是海上的火山遗迹岛,火山多次喷发而堆积形成,全岛面积仅0.16平方公里,海拔也只有72.7米。传说明朝宣德年间,一学子林震因为不幸染疾流落到此岛栖身石洞并发愤读书,期间以海螺、动物和野果为生,后来恶疾痊愈且一举考中了状元。由于此地除了个状元,后人便把这座岛屿称为“林进屿”。
由于当日狂风,无法登上岛,可惜了些。据说岛上是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玄武岩石群组成,是唯一有古火山口的滨海火山岛,其中最著名的火山景观是火山口以及火山口中的喷气口群和古熔岩群。而圆环形构造分布的无根“喷气口”极具观赏性,是世界罕见的喷气口群。这样的独特天然景观被专家称为我国沿海的“火山盆景”。
乘船登上林进屿:80元/人。而且不是想登岛就能随便登岛的,视天气而定。
在林进屿的后面则是南碇岛。
南碇岛,是海上的火山遗迹岛,岛上悬挂着约140万根玄武岩石柱组成。南碇岛是座大陆岛,后来地壳沉降,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把它与大陆隔开了。素有“海上兵马俑”之美称。但大多游客无法上船,只用于科考,也听说登岛要1000+RMB。
走在香山半岛上,走了半天终于看到了海,首先迎面而来的是江口湾,也叫月牙湾,因为退潮以后呈月牙状。等到夏季便可于此地戏水玩耍啦。
在江口海滨浴场的左半边部分有两座小山峰鼓起,形像女子的双乳,又因为此地出了个皇贵妃,当地人为纪念这份荣耀,就将此景称作“皇后乳”。皇后乳双峰是烟墩山,烟楼山,高30米,是典型的盾状火山锥地貌。
由于风浪大,能看到些许船只返航。
沿着木栈道走去就看到了熔岩石滩。
风相当大
跟大自然来个合照
但是这风……
一大片大小不一的黑乎乎的火山熔岩石,从高处往下看眼前满是岁月。这些岩石块历经年岁,海水冲刷,如今呈现给我们的便是各种渐变色,时黑时红,又白的可怕,又黑得似碳。鼓足勇气踏上这石块,在怀感之时,凛然的海风阵阵吹来,却丝毫没有宁静致远,反而是敬畏、崇尚之感多些,这样的壮美大概是晴天无法感受到的。
这趟运气好恰好可以看到八卦莲花盘。由地壳运动岩浆喷发而形成的,主要是由几个火山喷气口构成,四周都是放射状与环状纹理,形状很像八卦和莲花。盘的中心有个椭圆形的大喷气口,旁边还有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的小喷气口。
还有海誓山盟台,这是一块由数万根玄武岩节理构成的心形平台。又因为是心形状,趁此天然之作,情侣夫妻们在此许下愿望,也是见证爱情、海誓山盟的美好景观。
重点来了,在这熔岩石滩上隐藏着一条“海峡龙脉”,不仔细看还真会与这一条形似出海蛟龙的玄武岩墙无缘。这条呈东西走向的玄武岩脉,退潮后露出龙头。
由于澎湖列岛澎湖公园玄武岩柱状节理群的方位也有这样一堵形状似龙的墙,来自海上的神奇交集,这样的藕断丝连也寓意着海峡两岸一脉相承。
很巧的是这条海上巨龙恰好也是东海和南海的分界线。在这条龙脉上园区特地做了个架空的桥,所以站在桥上便可跨越两海啦。
这个也是个景点,可惜我忘记叫什么了……像月亮。
那天,海浪打得很高。
在香山北侧是半月形的沙滩崎沙湾,也叫情人湾。
由于海风实在太大了就没有下去玩了。这片海滩海水清澈、沙质细腻,指标超过夏威夷,被评定为特级沙滩,因此也被称为“东方夏威夷”。
在沙滩处有浪漫的集装箱酒店。住在这里看日出日落多享受呀!
在沙滩的尽头是龙海“牛头山古火山口”。
景区还开发了个无边界泳池。
海风太大……对植被却没有影响
在这里有种“世纪植物”——龙舌兰。龙舌兰树在这样的狂风下还笔直的生存着,再加上此处多台风,它们生长在海蚀崖上,开出的花茎最长可达十几米,生命力极强。
要知道,火山灰里含有相当多的二氧化硫,所以不是耐酸性很强的植物是不会生长的。火山灰又是
天然养分,是种肥沃的土壤,有利于植被生长和恢复。在这富含火山灰的矿物质土壤和优越的气候环境,因此这里的植被长得特别好,特别顽强,最有特色的便是龙舌兰了。
龙舌兰,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植物,叶片坚挺,开花后花序上生成的珠芽极少,一般要几十年后才开花,开花后母株枯死,异花授粉才能结实。适合排水良好,肥沃而湿润的沙质壤处生长。以龙舌兰为原料经过蒸馏制作而成的一款蒸馏酒则被墨西哥定为国酒。
听说这一大片是做漳州片仔癀的药材之一
在去崎沙湾的路上走到了香山半岛的高处,在顶峰矗立的是“三星阁”,据说是最佳的观景台。下面是个直升机停靠点。
主要自然景观讲完了,稍微提一下景区里的其他特色之处。
首先就是婚纱摄影基地,此处有合照我就不发照片啦。
接下来是房车了!!景区里的房车营地是27部美国原装福特房车,其中1部自行式,26部牵引式,可提供106个各式床位。
这间是最贵的。
这辆在景区门口停放着。
再来就是独幢楼中楼别墅共3幢。
以及12星座为主题的独幢单层别墅。(没有附照片)
这些别墅大都坐落在小森林里,周围植被特别旺盛,当然小心有蛇出没。此处空气质量特别的好。
一圈绕到尽头有户外项目。
另外,去火山岛地质公园游玩的话,要想观看到上诉各种天然景观,大概要算好潮汐了。
下面附上搜来的潮汐算法:
每个月以农历为准,月大30天,月小29天,又分为上弦:即初一到十五;下弦十六至三十。各十五天。对应上弦和下弦每天潮汐涨落尽相同,例如初一与十六相同等等。上弦的初一与下弦的十六为头,涨潮的时间都是5点50分;上弦的十五与下弦的三十为尾,涨潮的时间都是5点10分永不变。汐涨的时间基本分别于当天下午5点50分以后与潮涨的时间皆相同。月小只有二十九天,对下一个月的初一潮涨的时间均无影响。廿九也是下弦的最后一天为尾潮,同上个月的三十最后一天尾潮5点10分,刚好相差一小时,为4点10分,对应月大的廿九也是4点10分,亦是永不变。
等到磨蹭完游览完以后已经11点了,那时的游客就突然变多了似的。
除了火山岛的那片村庄就是崎沙村了。
路口有几家饭店,但我觉得在景区旁边应该会被坑,所以就在这随便逛逛而已
看到了一组很整齐的古厝,门前有池塘、戏台,建筑群里似乎保存得很完好。
路边的古厝
在拍照的时候这只鸡突然从我旁边疯了似地跑过
在这村子找不到吃的,我们想说那就边开车回去边看吧。
哦对,为什么我们没有直接回厦门呢,是因为想趁中午退房前睡一觉休息一下。
那么我们就沿着回佛昙的路线一路开着。
大概开了十分钟来到了洛运村,这家来福饭店看起来挺干净。
酱油水鱼
鱼汤
莴笋炒鱿鱼
炒青菜
炒青菜
我们吃的以蔬菜类为主,海鲜是必备。
饭店的门口是这样一景象,大片农田
出门就是公路
吃完饭开20分钟的车回到酒店。
回到佛昙以后我便在先锋鱼街先下车了,我想在这小镇上走走。
佛昙
位置: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的东北部。
地理条件:佛昙的近海部分被称为佛昙湾(其中鸿儒江也汇入佛昙湾海域),自西北向东南连通太平洋。
因为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佛昙湾形成了天然的避风港,当地的渔船多停靠于此实属壮观;也造就了内海养殖业的发展;同时每年端午在此赛龙舟也成了当地一习俗。
它的得名是以桥名(佛潭桥)转变为地名(佛昙镇)。据说芙蓉山上有一佛头状的天然巨石(火山地貌)倒映在山下潭中,又黄如江(后改为鸿儒江)上有一木桥,因而该地则被成为”佛潭桥“,后随着时代的变化古镇名稍有改动,直到1984年被确认为”佛昙镇“。
其实佛昙湾本不在我的行程安排里,发现它是前一天晚上在江边吃海鲜大排档的时候发现的,黑夜里只是看到些许船只以及淡淡的海味,于是我对它引起了兴趣,决定隔天白天去看看全景。第二天去一看原来是个避风港啊,一眼望去港湾还挺长的,而且运气好刚好遇上大批渔船靠岸时。
那日正午时分,渔民们将船只停靠于此。从桥头望去一种安逸感涌上心头。
走在佛潭桥上其实还蛮胆战心惊,大车太多了,行人较少。
那桥的另一头是“佛昙先锋鱼街”,售有刚出海捕回来的新鲜海鲜,摆满长长的一排。去的时候是中午时间,人不多。
沿街一路逛下去,整个避风港太长了并没有走完。(老婆婆在家门口转悠我给拍下来了)
特别特别喜欢旧旧的有年代感的东西。渔船是一个。
渔船停靠得很整齐,再加上整个港湾有着天然“S型”,放眼望去没有尽头似的,视觉效果好好。港湾的两头都新建起了楼房。
每艘渔船都特别漂亮,色彩很鲜艳,放眼望去真的很养眼,船上的涂鸦似乎不太会掉色,图案很清晰。(而我并不是很清楚在渔船上涂鸦有什么蕴意,求科普)
关于鱼街上的海鲜我只拍了这张,因为渔船和街上的路人实在太吸引我了!
午饭后开始出摊的渔民,路旁有老人转悠闲逛着,或坐在家门口看着人来人往,打牌的打牌,带孙子的带孙子,这样种平淡单纯生活令人向往。
船头像鱼,以及船上的东西(泡沫箱、鱼网等)往下继续走着,看到了停靠更为整齐五艘渔船
船上还有个灯泡
这个船舵我很喜欢
闽南人有“大中秋,小春节”的说法,然而佛昙最热闹的却是端午。每当端午鸿儒江畔头等大事便是赛龙舟祭屈原,这里并没有什么物质诱惑或者商业化的形式,弄潮儿们的满腔热情使得这一传统民俗很好的保留着。有机会我一定去现场感受感受!!
生锈
正在买海鲜的街坊们
喜欢看她们最淳朴的笑容
渔船停靠处的小木屋
补网的老渔民
佛昙,讨海人的故乡,现在能看见的大多都是老渔民,尽管上了年纪或告别了深海,但似少年的体魄与精神依存。
休渔时,坐在江边,伴着闻惯了的海腥味,抽根烟,望着四周新建的楼房,看着行人来来往往,我猜老人的内心是平静的,如今更多的便是淳朴了。
临海而居,讨海为生,安时处顺,悠然自得,生存和生活一样重要。
这个小城镇很热闹,早中晚任何时候车辆都超多
我就是个站在路边偷偷抓拍的
这栋建筑很有民国风
这门前堆满了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这里的房子大多都还是古厝模样,骑楼式的、民国风的等等我说不出来的名字
我很喜欢这样的风格
这栋建筑很特别
他的一楼装修成日式料理风
其实是间烧烤吧
小镇人民靠海吃海,像这样在家门口剥海蛎之类很多
阿婆在自家店门口补鞋
THE END
热门推荐
2天  10月  ¥200  和父母
省钱、美食、摄影、人文、自驾、周末游、自由行哎呀肉倩在该游记中提到了:
获取更多攻略信息
推荐阅读

_cft01****6915869

5.9千

6

饮天下冰

8.2千

2


柳丁咖啡

6.5千

7


志远天下行

2.0千

2


M13****090

1.6千

0


_CFT01****6901297

5.0千

6

m13****310

544

0

大脸喵不想动

4.7千

7

_M18****5515

5.2千

6

驿寄梅花

4.6千

7

m13****460

2.1千

0


m13****460

5.9千

6


柳丁咖啡

3.8千

6


e13****012

6.4千

7

j****r

4.4千

7


厮人是枪

1.2万

9


小肥1126

4.7千

7
y-kitty-y

1.7千

0


138****8168

3.0千

3


梦蝶607

7.1千

7


skystacey

4.2千

7


西雅图

4.2千

7

SA

4.2千

8


枫子一大叔

18.0万

17


凡夕小姐

7.4千

14


凡夕小姐

5.0千

8


一步一生

3.3千

0

眠眠酱-

1.5千

0

safin1

5.0千

0


紫怡涵雪

4.8千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