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熟悉又陌生的景德镇之旅(八)——家乡的味道
出发时间
7月
行程天数
7天
行走时间:2020.7
行走方式:自驾
D1:御窑景巷
D2:陶溪川艺术街区
D3:玉田水库
D4:进坑村,景德镇鱼山荷塘旅游生态园
D5:中国陶瓷博物馆
D6:都昌鄱阳湖畔
离开家乡已经快三十年了,父母退休后也离开家乡来到我们的城市一起生活。家乡现在只有一座房子还在那里。因为我们是三线厂,那里本就没有亲戚,只有好友邻居,同事同学。所以家乡对我来说和很多人所说的家乡概念不太一样。但我和我的大多数同学不同,他们读书离开景德镇东郊的740厂后就会很多年,甚至重来就没再回去过。而我对景德镇却有着深深的情感联系。这可能和我的原生家庭有关,也可能是因为我曾在景德镇市区读过书,那些同学依然大多在景德镇生活,工作。她们也是令我牵挂,一次次会回到那里的理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对食物的那份念想。一年半载就会想起七小前面的饺子粑,肉饼汤。如果正好有老乡带回家乡的食物就一下子会勾起我出发回景的冲动。有时候对家乡的念想就是依念家乡的味道吧!一想到吃一下子就把顺序带跑了。旅行嘛是吃住行,因为住宿还是很单一的,前两天因为办事方便还是选择了入住酒店,后面几天就辗转住在亲朋好友家中。先表一表入住的这家酒店吧!
御窑民俗文化酒店
地址:景德镇珠山区太平巷
推荐指数:5星
这家酒店在老城区,斜对面就是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我年轻时曾在这块地方学习生活了三年,属于景德镇的老城区。去年我们毕业三十周年的聚会,外地的同学回景也是入住在这里。那会酒店要四百多一晚。因为酒店是民宿类型的,现在有特色的民宿比星级酒店都贵。而今年我只需要121元(含早餐)就预订了loft的套型入住。疫情影响了很多行业的GDP,机票便宜,酒店便宜,去哪里人都少。其实今年如果有时间出来走走,旅途成本会很实惠的。酒店位于中华北路和太平巷的交汇处,街道上青石小块铺地,整条街上青砖灰瓦,飞檐挑角,古色古香。酒店一侧有停车场,自驾行很方便。
大厅宽敞,分割成若干的区域。店内设计采用本地民俗文化为主题元素。这里是总台,在这里办理入住手续。
雕刻精美的门梁,八仙台,两把老爷椅。台上对称摆放的龙瓶彰显着景德镇的特色。
纪念品售卖区,简洁干净有特色。
大堂内每一件家具都古色古香,每一件陶瓷器皿都各具特色。
这个玻璃门后是一间宽敞的阅览室。一大张桌子,沿墙一排高大的书柜,只是没有人。但在这里开一个读书会和沙龙绝对没有问题。
阅览室之后就是用早餐的区域。我在这里入住的两天,房费121元包早餐。我出门如果没有工作时间的限制都是睡到自然醒,往往都是掐着早餐结束的点来吃早餐。
早餐品种不多,但都是景德镇最家常的早餐,很有家里的感觉。
墙裙用青花瓷板铺就,漂亮也有特色,给我喜欢的青花瓷和我喜欢的布达包包来一张合影。
走廊整体白色给人干干净净的清爽感
房间门牌边都有色彩清新,体现当地民风民俗的小画。每一间房间都以城市中的巷弄命名。“福寿弄”“斗富弄”“樟树弄”.....就像一个精巧的景德镇市集。
服务员打扫卫生的时候会将房门大大的敞开,我也得以参观了这里的不同房型,艺术大床房,艺术影视房......每一间都不雷同。每间房间以瓷元素装饰,以瓷和陶文化为主题,房间格局感觉不到刻意的设计,却出乎意料的人性化。
这就是我预订的lofe。房间内的家具都是古色古香的,温馨多样的灯光,每一个角落都不着痕迹的将瓷文化与现代时尚相结合。让我们即感受到了古典瓷都的文化之美,又感受了现代化的便利。
白,灰,黑最简单的组合也是最时尚的色彩。
再想说说这里的服务吧。总台的服务很温馨,有着邻家小妹的亲切。有一天回来,小妹问我要不要喝她们煮的甜汤,而且性子直爽的景德镇女子直接告诉我,是因为她们煮多了,所以要不要也来一碗。看看这情商,让我感觉吃了她的甜汤是帮助她解决困难的,哈哈。我也是一个不会客气的人,愉快的接下她抛过来的好。夏日从屋外回来一碗甜汤带走所有的暑气。
自驾500多公里,因为天气好,路况好,今天没有感觉太疲倦,稍事休息就出门办事。回来后傍晚时分出去觅食。出门来到中华北路,路边有着清新的绘画墙。
李老倌泡饭
地址:地址:中华北路16号
推荐指数:3星
跟着总台服务员的介绍出门右拐就有一家李老倌泡饭。一家简单的家庭小食店,品种不多,就是泡饭和饺子粑,饺子粑有五六种口味,都是景德镇地地道道的味道。
这个,这个是我的爱啊!感觉也只有景德镇才有这样的美食。这个就是景德镇的饺子粑,一般景德镇人把饺子粑当早餐和夜宵吃。也有餐桌上来一份当点心的。饺子粑形状像饺子但又不同,首先从食材上看饺子是用小麦磨得面粉做为原料的,而饺子粑是以大米的作为原料。薄薄的皮,包上各种各样的馅再放到蒸笼里面一蒸。透过蒸笼传出的香,打开蒸笼,就是这晶莹剔透的饺子粑,透过皮里面的馅都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了。饺子粑分辣馅和不辣馅。景德镇本地人基本是无辣不欢,而且那份辣会让不适应吃辣的伙伴辣到胃痛。一般的馅料有用萝卜丝配上辣椒成馅,还有萝卜配上虾米再配上辣椒,那萝卜的鲜,虾米的鲜和辣椒的鲜混杂在一起,是怎样的一份鲜爽,你只能自己尝过之后留念于心。也有利用韭菜豆腐或韭菜鸡蛋做馅的,还有豆干,豆芽馅,梅干菜的好多种配馅方式,种类各异,全凭个人喜好了。如果你不太会吃辣,第一次去吃的话就一定要记清楚,说清楚是要不辣的,不然以景德镇人的口味,会让你辣到流泪。冒着热气的饺子粑,口感Q弹,一口咬下去,鲜美的汤汁流入舌尖,糯糯的口感,粑皮,馅料一起融入口中,一下就能满足我所有的味觉感受。这家是地地道道的景德镇口味,辣到让我胃痛。但这家只有饺子粑和泡饭。虽然饺子粑打开了家乡美食的第一道,但正因为打开了味觉,就觉察到仅仅只有这个还是不够味。继续,继续。知道这个附近有一家毛仔小吃店。十年前那些年回来时每次都会去那里吃。景德镇的特色小吃在毛仔几乎都能找到,店的环境比较简陋,但味道不错,适合景德镇人的口味,重、辣,算是比较地道的当地小吃了,性价比还不错。但生意绝对的火爆,凌晨两三点都有等翻牌的。在这里吃了几个饺子粑那是不够的,还是去毛仔继续继续。
毕竟一晃也快十年了吧!还是搜索一下店铺是否还在经营中。不错,还在,距离也不太远,就在老城区中,步行出发,正好看看以前我生活过的这片老城区吧!
中华北路的集贸市场
这个高高的烟囱曾经是这座城的标志与风景。50年代末60年代初,景德镇将以前柴窑为主的烧造方式改造为煤窑,提高了生产效率。但因为煤窑的生产,当时景德镇市区30多平方公里内密布了600多根煤窑烟囱,常常浓烟滚滚。那会坐火车来景德镇,远远的就能看到高耸的烟囱和天空中浓浓的浓烟,那就告诉我们即将到达景德镇。这一现象对景德镇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破坏。而现在大多数的烟囱已被拆除,现有的烟囱大多作为城市的遗迹被保留下来。这里曾经是人民瓷厂的所在地,所以能有这样的标志被保留下来。
老城区的老旧住宅
沿着风景路一直来到了景德镇七八十年代为数不多的景点——莲花塘。莲花塘南北向水面最长约340米,东西向最宽约130米,南北两块水面中各有一座亭阁,古色古香,在周围蓊郁树木的相映下,构成一幅非常美丽的景致。我的学校就在莲花塘西侧的山坡上,所以那会我们体育课经常会环莲花塘跑步。那会车少,这里很幽静,也是我们读书的好地方。每个周末我就会步行穿过莲花塘到广场搭上厂车回家。这里来来回回我走了三年。
从风景路拐到胜利路,还好有导航,要不然整栋楼外围正被脚手架遮挡。还好脚手架没有影响营业。但这里已经完全不是我印象中的模样了,街道的走向,房屋,门脸全都变了。以前简陋的店铺现在已经变的如此高大上,灯火辉煌的模样。
毛仔特色小吃店:
地址:景德镇市珠山区胜利路与中华北路交汇处附近东
推荐指数:四星
墙上长长的瓷画彰显出特色。
瓷灯,瓷器雕塑,每个细节都是景德镇味道。
店面布置充满了景德镇特色,凳子是瓷墩,桌子有瓷装饰,灯也是瓷片的,各种形态的花瓶还有瓷器的小雕塑摆件。
木桌中间也是一块青花瓷的桌面,圆形的圆墩凳子。
吧台是由烧瓷用的器皿搭建而成。
这盏吊灯是由一块块瓷片串起来的,一个个白色的青花瓷瓷片犹如一条条小鱼在追逐,嬉戏。
看菜单和以前差别不大,这里除了齐全的景德镇小吃,还有景德镇有代表的菜品可点。景德镇菜,口味重辣、油腻,有着众多特色小吃。主要是拌、焖、煮、蒸、炸、煎等各种形式,特色美食有冷粉、拌粉、汤粉、拌面、碱水粑、瓦罐汤、肉饼汤、饺子粑、清汤、煎饺、煎饼、珠山包子等。花样虽多,但每次来景德镇吃饭我都不会纠结,这些食物在我心里的排位很明确。先来一份米粉,一罐目鱼排骨瓦罐汤。先好好的说一说米粉吧!米粉是以大米为原料的食材。全国有很多地方,尤其是南方很多省都有米粉,但各地的米粉的做法,味道还是不同的,景德镇的粉是排粉,略粗,而且劲道。肉丝,鸡蛋,青菜,红绿辣椒配合上米粉一起翻炒,炒米粉就完成了。每次自驾来景德镇我都会买上一二十斤粉带回南京,干渣渣的米粉适合摆放,想吃的时候,在头一天用水浸泡,泡软后配上肉丝,青菜,香菇,红绿辣椒配合上米粉一起翻炒,美美的解解馋。这次在梨树园小区偶遇了一个骑着自行车卖排粉的汉子,他说母亲做排粉卖排粉已经四十年了,现在年龄大了,他接了班。我买了几斤回来,果然入锅翻炒不断,不粘锅,好吃,比我以前买的好。景德镇除了炒粉还有一种冷粉。冷粉是景德镇人的早餐之爱。冷粉比普通米粉粗,呈白色,粉质嫩滑有嚼头,佐以景德镇特制的调料凉拌后味道鲜美爽口。但是冷粉的辣让我这个假景德镇人接受不了,每次受诱惑来一碗,没等吃完我的胃就被辣的淌汗,在加上冷冷的感觉,无法坚持。再说说与炒粉或碱水粑最配的瓦罐汤吧!瓦罐汤是由一个特质的大瓦罐,下面可以生火,锅内放置铁架子,将配好各种食材的小瓦罐一层层码放在缸内的架子上,点燃木炭,木炭火点燃的高温将瓦罐内的汤煨熟。这样的做法保留了食材原滋原味的香气。食材丰富,各种肉类,菌类,野味,海产品,加上中药材配合而成。目鱼排骨汤是我的第一选择。目鱼独特的香气被猪肉的香渲染的更加鲜美。
这道美食是我第二次来毛仔点的。豆冲鱼头。这也是景德镇的一道特色佳肴。特色在豆冲。干豆冲属于油炸类的豆制品,到目前为止我只在景德镇看到过这个东西。豆冲会在菜市场买到,干豆冲拇指般粗细,外表金黄,内有许多细孔。我曾经在菜市场买了带回南京,但这个东西不太容易存放,过一阵不吃就会哈掉。豆冲鱼头,先将新鲜的鱼头加入佐料煎好,放入开水泡过的豆冲,加清水用文火煮入味即可,汤汁进入后,咬一口,满嘴流油,那个美啊,鲜美异常。有时还有黄花头烧豆冲,猪肉炖豆冲,豆冲吸饱了主材的浓香散发出自己的香味。
在毛仔一盘炒粉一碗汤让我无比的满足,也勾起我的兴致。出门拐上中华北路继续来到景德镇老城区的主干道珠山路上。珠山路是贯穿景德镇东西的主干道。看到这个邮电局有些亲切。这个邮电局我小时候就有,只是现在重新装修的更加高大上了。以前的邮局有着很多的功用,我会经常光顾这里,买邮票,买明信片,寄包裹之类的。
酒店身处太平巷。景德镇因为瓷业的发展,老城区形成了“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弄”的巷弄纵横交织的场景。城区面积不大,但历史悠久,瓷业鼎盛时期,人口混杂,异常繁荣,因此地名儿也很有地域特色。记得以前这里有一条斗富弄就是城区最繁华地域的代名词。
沿着太平巷到达沿岸的御窑景巷,
御窑景巷在整体上采取了双面街的空间理念,以干净整洁的中山北路为中轴,西侧是滨江景观建筑,东侧是弄堂。弄堂与中山北路成垂直状分布,窜起了中山北路与中华北路。太平巷的位置恰恰是在中山北路的中间。两侧的朝阳巷,龙船弄,低头弄,侯家弄......名字中透露出城市历史的发展。
摩娜小栈
地址:地址: 御窑景巷A12-3
推荐指数:四星
中山北路的西侧是滨江景观建筑,沿街也是一间间的商铺,这家全景落地窗透出温暖灯光的摩娜小栈吸引了我的脚步。
小栈的面积可不小。通过搁架的分割,桌椅风格的不同分割成不同的区域。灯光,贴花,色彩......整个环境装饰的文艺范十足。
靠窗的长长的吧台适合一个人望着街上的人来人往发呆冥想。皮座椅,皮沙发围坐在方桌前适合友人小聚。
可爱的童趣
这里的设计也是我喜欢的,在这里点一杯果汁冷饮小憩片刻。
出小栈来到沿江边,昌江沿岸的夜景,江边的风带走了白日里的暑气。
白日里开了几小时的车,这会感觉到一些疲惫,就没有沿江一路行走了。想着回去早点休息明天早起再来沿江走走。太平巷的西头,往前行走几十米就到达酒店了。
民宿地处景德镇珠山区太平巷,傍晚时分可以观望景德镇母亲河昌江河风景。酒店斜对面是天主教堂和景德镇一医院,出门右走5分钟左右就是景德镇御窑遗址及景德镇古街,酒店后街是是景德镇政府重点打造一个新的旅游景区——御窑景巷,所以五星推荐指数。
景水瑶
地址:梨树园北苑店
推荐指数:五星
从进坑村出来就直奔这里,中午下班的同学也从各自的岗位奔到这里。
菜馆装修的乡土气息味道浓郁
各种山货都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现在我们面前。嗅觉灵敏的人都能闻到干货散发的香味。
原生态的食材展现给你,让你吃的放心,安心。
敞开式的厨房,实物展现的产品让我们这些不会点菜的人也有了点菜的勇气。
桌上的这碟瓜子让我想起过往。那会我每天都会从坡上的学校走到第一医院门口,那会门口有骑车卖瓜子的小贩。那会的瓜子都是这个样子的。小贩用带托盘的秤砣称称一下,然后倒进他们用报纸折叠成三角形的容器中。我就悠闲的拖着装满瓜子的报纸回到学校,吃完后进入教室,心满意足的开始晚自习的学习。那会同寝室的同学看我这么喜爱瓜子还开玩笑说等我结婚时会送几十斤瓜子给我作为陪嫁呢。
辣椒爆炒河虾,加上江西人爱吃的豆豉为调料,香气扑鼻,虾的鲜味,辣椒的香味特别具有江西特色。
这里的手打麻糍确实是够筋道。以糯米为食材的软软糯糯的糍粑裹上糖和芝麻,香甜爽口。入口柔软如棉,光滑细腻,糯米的香,芝麻的香混合,满口留香。
板栗南瓜,南瓜下面是大蒜头,上面几颗红色的红枣点缀,好看好吃。
毛毛特色小吃店
地址:景德镇市珠山区翠云路
推荐指数:2星
这家小吃店是当夜宵和同学一起去的。景德镇的小吃基本都有,但觉得环境和味道一般,性价比不理想。
民俗村柴火灶
地址:景德镇市昌江区迎宾大道
推荐指数:4星
这家店是同学介绍我去的。店面在迎宾大道上,自家有院子好停车,是一家特色的土菜馆,号称“昌南第一村”,楼牌和院子都不小,很有农村大户人家的感觉。“农家食材”“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大红字都很有农民情感。
这是景德镇当地的名小吃——炒碱水粑,来景德镇一定要品尝。说是小吃,因为景德镇菜品的分量都很足,这道小吃不仅是早餐常吃的,在几个人一起吃饭点菜时,常点上一盘当主食吃。碱水粑是用晚米磨粉加碱水蒸熟后,再用刀切成薄片,配上青菜,鸡蛋,辣椒,肉丝翻炒,油而不腻,碱水粑韧而爽口,香味袭人。最好的碱水粑是瑶里的,现在有真空包装了,可以带回来摆放一段时间,想吃了来一块切片,配菜炒一盘解解馋。
苦槠豆腐也是景德镇传统的名吃。苦槠豆腐来自苦槠树的果实的苦槠子,一个个头挺小的带有深棕黑色硬壳的圆形小果实。制作好的苦槠豆腐散发着天然的香气。景德镇人用辣椒,大蒜翻炒苦槠豆腐,口感润滑,味道辣香。
有滋有味农家菜
地址:珠山区中华北路锦华嘉苑1栋(一院老大门对面)
推荐指数:4星
就在一院大门正对面的门面房一字排开有若干家饭店,饭店的规模都不大,就是家庭饭店的类型。选择了这家吃个便饭。餐厅的环境一般般,就是那种家庭菜馆的模样。
但景德镇的几样小吃都做的像模像样,而且菜品的分量超大,毛血旺是用盆装的,炒米粉的盘子也犹如盆一样大,很实惠。
豆冲黄花头是我的最爱。在这家餐厅吃了两顿,觉得这里的菜品虽然重口味,但是是地道的家常菜。
伊龙赣菜故事(城北店)
地址:景德镇市珠山区昌江大道286号
推荐指数:5星
这家酒店在我的母校边上。去年的同学聚会也在这家店吃过。这次同学又在这里聚了一下。酒店简约时尚的欧式外立面建筑装饰,室内配有客用电梯。酒店面积很大,有大堂也有为婚宴、寿宴、生日宴、聚会等量身设计了宴会厅、龙凤厅和中餐厅,并配有17个包厢,可以满足各类消费人群的需求。装修高档,三块超大高清液晶显示屏、中央空调、欧式水晶吊灯等设施,向我们展现出高大上的气质。装修高档,菜品也极其的给力。主打经典赣菜,搭配杭帮凉菜,精选沪菜。菜品绝对是色香味俱全。因为那天和同学在中国陶瓷博物馆逗留来到酒店就已经晚了,面对那么多精美的菜肴不好意思再耽误大家的时间去给菜品照相了。而且我这种馋猫,一般也等不了拍照就会下筷子。所以写游记中的饮食部分是我的短板,游记中能忽略的饮食我也就根本不会提及。但因为景德镇的饮食是特别的,是一种情感,和念想,于是整理了相机和手机中的不多的几张关于饮食的照片介绍给大家,所以显得特别的凌乱和絮絮叨叨。很感谢我的这帮同学和闺蜜,她们热情的带着我吃了一家又一家,一边说“这样吃不行”一边计划着下一顿去哪吃。我反正胖,也就不像她们那么担心自己的体型了,回到景德镇一定好好过过嘴瘾。
瓷都景德镇,一座瓷的城。城市不大,因为它的陶瓷,让这座城市在同规模的城市中是极有特色的。这座城市与陶瓷的渊源太深,漫步在景德镇大街小巷,俯首可拾的是积淀千年的文化。大到山体壁画、城市建筑,小到灯柱、垃圾桶,桌椅板凳,一街一景、一巷一品、一桥一形都融入了陶瓷元素,或是瓷质,或是瓷形,或是瓷事。但它不仅仅有着造型独特的陶瓷,还有风味独特的小吃,冷粉、饺子粑、碱水粑……要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最简单的方式莫过于关注当地的生活——衣食住行,其中的食就很有代表性和韵味性的。来景德镇走走吧! 赏赏山水,品品陶瓷,尝尝小吃......
推荐阅读
旅行摄影师冉静
9.5千
22

旅行摄影师冉静
6.0万
11

Annie丹燕
12.1万
11

津门网
2.2千
5

冯赣勇
5.0千
11

冯赣勇
6.2千
11

习小远的视界
6.5万
19

一路南风行摄
4.4万
11

huochexia
5.4千
11

huochexia
5.4千
15

旅行水水
4.2千
11

huochexia
8.1千
13

huochexia
7.5千
12

小徐华
3.6千
11

huochexia
6.0千
14

huochexia
6.9千
11

葵小小
2.0千
0

Naive天真01
2.4千
0

木易真人
6.4千
14

富龙哥
1.8万
12

江啊大梨
7.1千
15

青岛老哥自驾游中国🇨🇳
7.6千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