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高铁游湖北,从武汉,到武当 (第六站:襄阳)
文中照片均为“黑白的触动”作者所摄,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盗用!
第六站: 襄阳火车进襄阳城时,太阳刚刚升起,晨雾漫漫,整座城市还在梦乡的尾巴,但朦胧中天际线依然可辨——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而是飞檐翘角的楼阁殿宇。甫一照面,襄阳就展露古城的余韵,定下了这趟旅程的基调——历史人文之旅。
曾经,在这座汉水中游的古城,楚国的宋子渊吟辞作赋,下里巴人又曲高和寡;三国的诸葛亮躬耕隆中,淡泊明志还宁静致远;蜀汉的刘玄德三顾茅庐,爱才如命而求贤若渴;北宋的米元章挥毫行草,米点山水能位列“四家”......
(诸葛亮广场上的诸葛亮雕塑)
也许比起名人名典,“铁打的襄阳”这一称呼更为人所知。
襄阳城曾是楚北津戍,是汉水一处大型军事渡口,自建城起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战争发生在这里,其中,宋元大战旷日持久,长达六年,使“铁打的襄阳”声名远播。
襄阳之旅,让我们从襄阳古城开始,感受一下“铁打的襄阳”的“钢铁城防”。
【襄阳古城】
襄阳古城地处汉水中游南岸,隔江而望,江北为樊城,所以襄阳曾叫“襄樊”。
襄阳古城始于春秋早期,城池始建于西汉,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东汉刘表莅襄作荆州牧起,襄阳一直作为军垒沿用到唐代。宋时由土城改为砖城。明洪武初年,卫国公邓愈守襄阳,在整修旧城的同时,将东北隅城垣扩展至江边。
(古城牌坊上写着“楚北津戍”)
襄阳城被历代兵家所看重,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古城建筑防御体系之一,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城墙周长7.6公里,平均高8米,上设垛堞4000多个。有六座城门:东门阳春门、西门西成门、南门文昌门、大北门拱辰门、小北门临汉门、东长门震华门,城门上各建城楼一座,门外各有瓮城,东、南、西三门的瓮城外还有子城,瓮城、子城外又设吊桥。西北角还有一座内城——夫人城,东南角存一座角楼——仲宣楼。城北以汉水为池,东、南、西三面凿有城濠,濠宽130米至250米,深2至3米,终年水波潋滟,俨若平湖,实为罕见。
由于城高且固,濠宽且深,加之城外汉水岘山如天设屏障,山川环卫,造就了“铁打的襄阳”。
(城墙上的“北门锁钥”是对此地作为战略要津的准确评价和赞誉)
毛泽东曾说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人不是物,在以冷兵器为主的古代更是如此,因而“铁打的襄阳”除了坚强的城防,素质过硬的守将也不可或缺。
历史上不乏守卫襄阳的名将和传奇,其中最为人敬仰的是东晋梁州刺史朱序的母亲韩夫人。
东晋太元三年(378)二月,前秦苻坚派苻丕攻打东晋要地襄阳。当时东晋中郎将、梁州刺史朱序在此镇守,他误认为前秦无船,难渡汉水,轻敌疏备。朱序母亲韩夫人早年随丈夫朱焘于军中历练,颇知军事,当襄阳被围攻时,她亲自登城观察地形,巡视城防,认为应重点增强西北角一带的防御能力,并率家婢和城中妇女增筑一道内城。后来苻丕果向城西北角发起进攻,很快突破外城,晋军坚守新筑内城,得以击退苻丕。
为了纪念韩夫人筑城抗敌之功,后人把西北角的一段城墙称为夫人城。明初在此扩建子城,后世多次维修,立有“襄郡益民胜迹,夫人城为最”的碑刻。
(夫人城上的韩夫人雕塑,面容威严,颇有大将风范)
城北的临汉门是襄阳古城的重要标志,顾名思义,它的面前就是护城河汉江。临汉门城楼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为道光六年知府周凯所建。它的建筑风格兼有南北之风:具有北方建筑的稳重、浑厚之风,又兼南方工艺的灵动、飞扬之气。古时是瞭望敌情的哨所,如今是远眺江景的平台。
登上临汉门,宽广的汉江横亘眼前,对岸的樊城历历在目。
城外有岘山、汉水构成的山水画廊,城内有昭明台、襄王府、谯楼等名胜古迹。
昭明台也称“钟鼓楼”,是襄阳的标志性建筑,为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而建。它雄踞古城中心,巍巍壮观,古誉为“城中第一胜迹”,但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毁,近代重建,如今楼下是襄阳博物馆,其中可以了解古城的前世今生。
诸葛亮十多岁时随叔父诸葛玄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迁至襄阳城,后又前往城西的山林躬耕苦读14年,直到应刘备之邀出山。那片山林现在叫作“古隆中”,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让一介布衣成长为一代俊杰?让我们去一探究竟。
【古隆中】三国时期有很多奇人猛人,有些以我们今天的观念来看,甚至匪夷所思,譬如拔矢啖睛的夏侯淳,刮骨疗毒的关云长......
他们能做出这些“壮举”,一方面是因为自身意志极其强大,另一方面,如今只是挂在我们嘴边轻飘飘的“价值”,是这些古代英雄看得比命还重的信仰,夏侯淳拔出中箭的眼珠后吞了下去,就是因为他相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既已毁伤,岂能随便丢弃,最好的下落就是再回到身体!
在诸多英雄中,我最佩服的是诸葛亮。他没有勇猛的肉体,但精神之强大绝非凡人可比,这从他少年时就能克服向往繁华的天性而选择淡泊养性可见一斑。
他过人的头脑也让人赞叹,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出山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皆造诣非凡,还精通文学音律和机关遁甲,换种说法,他既深谙人性,又熟悉“物理”,既有“社会人”的能耐,又有“工程师”的本领。然而,难能可贵,他没有一丝“社会工程师”的钻营,为蜀汉勤勤恳恳甚至呕心沥血,在乱世中营造了一方清明治土,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足以流芳千古,让任何英雄动容。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接下来,让我们走近古隆中,回顾诸葛孔明的生平,重温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的历史。
下面的石牌坊是古隆中的标志,为湖北提督程文炳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所建,青石质料,四柱三间,十个抱鼓将四柱牢牢稳固,使之历风雨而傲然。牌坊飞檐翘角,嵌脊镶吻,浮雕寓意富贵吉祥和延年益寿,牌匾颂扬诸葛精神,古朴凝重,蔚然壮观。
穿过牌坊,沿着隆中路,来到了隆中书院。
这座书院始建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被称为“武灵王学业堂”,元代末年,广德寺书院迁到隆中,始称“隆中书院”。院中有六个展厅——序言厅、励志厅、勤政厅、廉政厅、戒子厅和展望厅,从励志成才、勤廉治国和子女教育等几个方面集中展示了诸葛亮的事迹和思想。
诸葛亮寓居襄阳十四年中,在隆中躬耕苦读,拜师求教,广交士林;从隆中 出山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勤于政事,爱护百姓,体恤士卒,廉洁奉公,达到了清明治理的社会效果,诸葛亮勤政廉政的作为和修身养德的理念,已经溶入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核心价值体系,值得千年后的我们继承发扬。
政治上的高明之外,诸葛亮还有有关机巧和饮食的八大发明,分别是木牛流马、八阵图、诸葛连弩、馒头、孔明灯、孔明菜、孔明枪和行军散。
木牛流马是一种粮草运输工具,每日行程“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大军提供了充足的粮草。
诸葛连弩是诸葛亮在原有弓箭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兵器,一次可以发射十支箭,威力很大,是冷兵器时代的“加特林”。
八阵图是一种兵阵,相传诸葛亮御敌时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档十万精兵。
孔明灯是诸葛亮发明用来传递信息的工具。当年诸葛亮被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他算准风向,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信息,后来果然脱险。如今孔明灯已成为节日里人们祈福许愿的载体。
馒头的由来也很有意思,相传,诸葛亮七擒孟获、平定南蛮之后,过江时受战死冤魂阻挠,于是诸葛亮想要祭祀河神,但不忍心用人头献祭,就下令杀羊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这是馒头最早的来源。
诸葛亮还作有多篇流传至今的佳文,大名鼎鼎的《出师表》自不必多说,其所作三十六篇书信体散文,包括《答关羽书》、《上先帝书》、《与刘巴论张飞书》、《诫子书》等等,不仅实用恳切,而且意高旨远,金句频出,至今读来都觉受用匪浅,比如: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诫子书》)
“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便宜十六策》)
“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便宜十六策》)
隆中书院出来后来到了武侯祠,诸葛亮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刘禅追谥为“忠武侯”,祭奠诸葛亮的祠庙便称为武侯祠,最有名的是成都武侯祠。古隆中武侯祠始建于东晋,在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兴废频仍,到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观察使蒋兴芑移建于此。
这座位于山腰的祠宇呈四进三院的结构,内有诸葛亮和夫人黄氏及其子孙的雕塑,栩栩如生,还有刘备、关羽、张飞及蜀汉文武大臣的雕塑,殿内董必武、郭沫若等名人题写的金匾银对琳琅满目,一颗古桂树枝繁叶茂,溢香山野。
诸葛亮生平展馆中,有不少展示孔明事迹的微缩塑像,不乏我们耳熟能详的典故。
七擒孟获:
三顾茅庐:
隆中对:
舌战群儒:
空城计:
白帝托孤:刘备是如此倚重诸葛亮,以至于重病中嘱托“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是何等的信任!这是何其笃厚的君臣之情!
刚看完微缩的“三顾茅庐”,就来到了三顾堂。这是刘备三顾茅庐、孔明隆中对的纪念堂,始建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内有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的塑像,院中矗立三棵三天古柏,相传为刘关张三顾茅庐时的拴马之柏。
堂外关羽、张飞正等候进屋寻亮的刘备,关羽性子沉稳,张飞可是不耐烦了,他的哥哥几番来会这“乡野匹夫”,屡次不见,好不容易见着了,还躺在床上不迎客,忒无礼,咒骂“酸腐书生”。若不是尊重刘备,冲进去把诸葛亮揍一顿也不是没可能。
隆中对: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在司马徽、徐庶力荐下,先后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感动,向其分析天下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建基立国和北伐中原的战略方针,这次会晤被后世称为“隆中对”。
我们如今看到的三顾堂、草庐亭等建筑都是后人修建的,在三顾堂后面的小山上有一处草庐遗址,周围松篁交翠,草木蒙翳,是当年诸葛亮生活的地方。
草庐遗址旁修建了一座诸葛草庐,仿汉式砖木结构而建,一座草堂将整座草庐分成前后两个院落,前院由诸葛均(诸葛亮弟弟)卧室和客房组成,后院分布着诸葛亮卧室和厨房,造型古朴,再现了诸葛亮寓居隆中时的生活场景。
草庐之后是卧龙深处,此处高深幽静,群山环抱,松涛常鸣,诸葛亮和他的亲朋好友常在此聚会畅谈。
从这里开始登上隆中山,山顶坐落着腾龙阁。腾龙阁建于1998年,高34米,地下一层,地上十层,层层环顾,异色异趣,四时不同。
登上腾龙阁最高层,叠翠山峦、汉水帆影尽收眼底。腾龙阁寓意诸葛亮从隆中出山并腾飞,展示了卧龙腾飞的风采。
下山后来到三国古村寨,这里有精彩的杂技节目:
还有反映三国文化的雕塑,找好角度,可以和孔明对弈一局:
最后一个有关三国的景点是卧龙岗,相传,诸葛亮躬耕隆中时常到此地思谋兴复汉室的大计,他出山后,这里的一块块巨石感染了他的灵气,化身为龙跃跃腾飞,时人誉孔明为“卧龙”,后人把这条“巨龙”视为诸葛亮的化身而瞻仰。
从卧龙岗穿越一条花团锦簇的下山之路,来到了缤纷谷。
这里有醉红坪、月英花谷等人工打造的景点,五彩缤纷,绚烂纷呈。
这里也有自然塑造的山水花木,点缀上古朴的石桥石亭,风景秀美,怡人心神。
古隆中游览以广德寺收尾。广德寺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寺院毗邻三国隆中,古雅庄严,环境优美。
寺中有一棵参天古银杏,需4人合抱,高35米,被明嘉靖皇帝和清乾隆皇帝封为“大将军树”,为古寺一绝。
古寺另一绝是多宝佛塔,又名“五星塔”,始建于明弘治年间,融中印佛教建筑风格为一体,造型独特,被誉为“神州一绝,塔中之宝”。
又见来时的大牌坊,意味着古隆中之旅到此结束。
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特别之处,但因为诸葛亮的传奇,这里也成为了引人入胜的传奇。
从“大意失荆州”到“襄阳隆中对”,三国文化已呈现不少,襄阳还有一处展现盛唐文化的名景,陈凯歌奢华唯美的《妖猫传》就在那里拍摄,接下来,我们就去中国唐城转转。
【中国唐城】中国唐城又称“襄阳唐城影视基地”,除了观光旅游,这里的重要功能是服务于影视拍摄。
建于2010年唐城,在此拍摄的影视作品已然不少,如电视剧《天盛长歌》、《艳骨》、电影《妖猫传》等,唐城就是为拍摄《妖猫传》而搭建的。如果你看过《妖猫传》,那么在唐城会有走入电影的感觉。
这棵粉色古树下,杨贵妃当着秋千,摇曳生姿:
整座唐城景区分为城楼、宫殿、街市、宅邸、寺院、水系六大片区,建有明德门、朱雀廊、东西市、青龙寺、唐皇宫、西明寺、胡玉楼、高力士宅、涧南别业等九大建筑群。今人的建筑不一定写实,却将想象中大唐最为华丽梦幻的一面展现了出来,作为中国历史上让国人引以为傲的朝代,我们不需要知道唐人是怎么如厕的,但希望能感受到盛唐的辉煌和气度。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景区内的大唐景观。
景区大门叫“凯旋楼”,得名于唐明皇李隆基的诗句“今朝书奏入,明日凯歌归”。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每逢战争胜利,凯旋而归的军队就会在此楼前向皇帝进行献俘仪式。皇帝坐于楼上正中帷幔中,文武百官在楼下按东文西武位次站立,待侍臣宣布“引献俘”,凯旋的将领把战利品和俘虏带到楼前并当众宣读“露布”(捷报),随后接受皇帝的检阅和奖赏。
凯旋门之后是明德门。唐朝时,长安分为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宫城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城是皇亲国戚居住的地方,外郭城是普通百姓居住的地方,明德门是当年外郭城最南边的一座城门,被称为“隋唐第一门”。
明德门后是朱雀廊。朱雀是中国传统文化四象之一,代表的方位是南方,朱雀廊正处在皇宫的南面,向北而望,皇宫巍峨可见。
朱雀廊是古代文武百官办公的地方,为东文西武的格局,文官在东朱雀廊,武官在西朱雀廊,白居易有诗曰:“双阙龙相对,千官雁一行。”
朱雀廊左右两侧分别是东西二市,《木兰辞》中写道“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古代这里是热闹的买卖地,如今有不少杂耍节目在这里上演,夜晚尤其热闹。
唐朝时,西市是丝绸之路的起点,坊里居住着不少外商,从而成为国际性的贸易市场,其中尤以波斯(今伊朗)、大食(今阿拉伯)的胡商居多,他们把香料、药物等卖给大唐,再从大唐买回珠宝、丝织品和瓷器等物,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西市的发展超越东市,唐后期,富人多在西市居住。
西市中有座西明寺,是唐时长安的佛教文化中心,也是整个东亚地区的佛教文化中心之一,当时周边国家每年有上万僧人留学大唐,就住在西明寺。《妖猫传》中日本的空海和尚初到大唐时也住在西明寺。西明寺的牡丹很有名,白居易作诗赞道:“前年题名处,今日看花来。一作芸香吏,三见牡丹开。”
东市是唐时皇室宗亲和达官显贵的宅邸所在,因为这里经营的商品多为上等奢侈品,以满足富人贵族的需求。
东市以东,隔着一条小溪,跨过一座虹桥,来到了青龙寺。
青龙寺始建于隋文帝二年,唐朝时为皇家护国寺院,是中国佛教密宗祖寺。空海来唐学习的地方就在青龙寺。如今唐城青龙寺成为深圳弘法寺下院,佛教泰斗本焕长老舍利即将供奉青龙塔中。
站在虹桥眺望青龙寺塔,巍峨高耸,红船绿树,颇具禅韵:
青龙寺大殿供奉着大日如来佛像,左右两侧是八大金刚:
转过东西市后,回到朱雀廊,廊道尽头的建筑是唐皇宫。
唐皇宫是唐朝时期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这里有花萼相辉楼、牡丹坛、宣政殿、御花园等建筑。
花萼相辉楼是唐代名楼,与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并称为“华夏五大名楼”,是唐玄宗李隆基为彰显兄弟情谊在兴庆宫中修建的宴乐场所。其名称来源于《诗经.棠棣》中“棠棣之花,萼胚依依,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之句,形容兄弟之间的情谊像花和萼一样相互辉映。
皇宫中央是牡丹坛和环殿,围绕成园的建筑很有特色。
边城青龙楼高低错落,如龙探水:
城墙的装饰威严大气,让人震撼:
皇宫外不远处是高力士宅,高力士是唐玄宗最信赖的宦官,曾协助玄宗平定韦皇后和太平公主之乱,他深受玄宗信任,被赐封侯爵,委以军国重任,掌握大权,但他靠的不是逢迎和巴结,每每在关键时刻,他都能对玄宗在政治上给予有力帮助、在情感上给予倾心关怀,可谓“千古贤宦第一人”。
胡玉楼是唐时具有异域风情的“风雅场所”,以胡姬闻名。胡人女子从西域以奴隶的名义被卖到大唐,从小学习四书五经,并精通琴棋书画,在这里为客人表演歌舞,唐时有很多达官显贵,包括大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等,都来过这里。
涧南别业是仿唐时王维的辋川别业和孟浩然的居涧南园而建,它们都是清修隐逸之所。涧南别业门前有山涧石林,院内池泉回廊环绕,典雅清静。
除了这些辉煌的建筑,唐城也是一座溪流绕郭的水城,水波潋滟,桥影荡漾,景色迷人。
走出景区,对面岘山上巨大的摩崖石刻引人注目,所刻为伏羲头像,据说伏羲葬在襄阳,襄阳也有做伏羲庙。正好在此作一预告:日后会带大家转转伏羲的诞生地——天水。
襄阳的旅程就到这里。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苏轼如此云淡风轻,似有“释道”的超凡脱俗、红尘之外。
下一站,我们将前往道教圣地武当山,感动过诸葛亮鞠躬尽瘁的儒家风范后,再去领略一下张三丰飘逸超脱的道家风骨。
让我们,高铁再会。
推荐阅读
潇潇Isabel5.9万0
vivi慢生活4.0万11
Annie丹燕11.9万11
莫晚悠悠5.0万31
拿相机的尤6.1万11
浩然之名5.4千18
扁舟听雨5.2千17
木易真人6.3千11
M30****15696.5千11
红粉飞飞5213.7千6
M30****11405.6千8
江涛视觉13.4万16
嘉鱼夏鱼7.0万11
江涛视觉10.0万9
清风视界12.7万13
红粉飞飞52121.5万12
山里人老高2.9万12
哈尼萨4371
M30****43165.3千12
M30****75534.9千8
二哈的旅行日记4.7千15
Fan千帆竞发2.8千1
M40****14122.8千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