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澧州景点
出发时间
12月
行程天数
1天
人均花费
1
和谁出行
一个人
澧州古有外八景之“佩浦晚歌”、“兰江秀水”、“彭峰晓月”、“关山烟树”、“龙寺晓钟”、“桃潭春涨”、“仙洲芳草”、“凤堰水月”;内八景即三凤山、清风岭、八角岭、明月池、东府堰、洗墨池、金牛池、遇仙楼。下面着重讲一讲澧州其中几景。
明月池
当你经过古城路兰江公园那一段时,只要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在路边竖立着一块木牌子,标明这里是澧州八景之一“明月池”的所在地。但当你环顾四周时,你不由得不产生疑惑,这里大路南边是沧桑的古城墙,城外是兰江公园和静静流淌的栗河。而路的北面,是密密麻麻的居民住宅,你根本就看不见有什么池塘,你甚至看不见地表有过池塘的痕迹,唯一和水有点关系的,就是在居民楼间高高矗立的一座水塔而已。
这个如今被称为澧州内八景之一的明月池,显然是从这片土地上消失了。但是它作为澧州文化地理坐标,却一直被澧州人所珍视,历经了千年而不曾泯灭,其实就是为了纪念我们澧州历史上的一位大才子——李群玉。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我们要从千年之前晚唐时代的校书郎李群玉说起。
李群玉故居,就在距明月池不远处的仙眠洲上。他曾在那里修了一座隐居读书的房子,叫做水竹居,环绕着水竹居,他的活动范围,应该遍及整个澧州城。在唐代的时候,澧州的山水清丽雄奇,令人叹为观止。不仅仅是一般尘世间的凡人喜欢,就连神仙对这里也很迷恋,所以一直号称是“神仙窟宅”,也就是神仙钟爱和居住的地方。当大文豪柳宗元经过这里,由衷地赞叹道:“南国之美者,莫如澧!”李群玉正是这片神奇土地孕育的一位诗人,也是唐代湖南三位登上全国诗坛的诗人之一。他的名声非常响亮,被人称誉为“小青莲”,有李白那样的仙气和才气,这样说起来,就正和我们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相吻合。
如今,在《全唐诗》里,李群玉还留存有两百六十多首诗歌。他有很多清词丽句,至今依然还被人广泛传诵,尤其是那些描写家乡水乡泽国的诗歌,更是为我们留下了古澧州唐代的风景画卷,其中并没有可以明确认定是写明月池的。但是我们从历代澧州州志的记载里,可以考知明月池是李群玉非常喜欢的游玩之地。《嘉靖澧州志·名胜纪》就有“明月池”这一条:“在遇仙楼右,老二府垣内,相传为李群玉吟诗挥翰处,今淤涸,人亦罕至。”
明月池的地理位置,确实是在澧浦楼的右面。李群玉在那里不仅对景吟诗,兴致高的时候,还挥笔写字,只是明朝时,明月池这一名胜,境况已经很不理想了。不仅淤积严重,而且池水干涸,基本上是荒废了,成了人迹罕至的地方。
但同样是在嘉靖州志里面,出现了华阳王宗室廓然子和文人李梧山唱和的“澧阳八景”诗歌小集,其中就有“月池晴波”的歌咏,里面描绘的景象,却别有意味,完全不是一副萧条荒凉的情形,相反,使我们似乎看见了泽国水乡那一派勃勃生机。
廓然子写道:“甓落苔荒事已非,寒光何似旧时辉。蛙声空闹书声静,燕客犹来过客稀。玉鉴尚留清夜影,碧波不受俗尘飞。遥想当年文物美,诗章传颂耀珠玑。”意思就是说虽然砖块长满了苔藓,往事不再,但是池中寒光还是像以前一样,读书声停止了,蛙声喧闹不止,有抱负的人还会来这里凭吊,但是经过这里的人却很稀少。平静清澈的水面还留着清夜的月影,碧绿的波纹,不会受到世俗间的灰尘飞扬污染。想一想遥远的过去,这里一定是文化风景都很美好的地方,关于明月池的诗歌文章一直到现在都被人传颂,像是珍珠一样大放光彩。
李梧山步廓然子的诗韵也作了一首诗歌,他比较详细地描述了明月池的景致:“谁云墨迹昔人非,只爱澄泓素影辉。蛙蚓不停鸥鹭集,芙蕖自长菱芡稀。丝牵珠斗波心动,风蹙银蟾水面飞。更有后来忧乐叟,不将词赋炫明玑。”谁说前人的墨迹不对呢?此处墨迹一词,似乎说明当时有很多人的题咏留存在明月池边,那些题咏显然都是赞叹或者羡慕李群玉那种超然世外,不以俗物挂在心上的高风亮节。所以接下来一句说,只是因为喜爱清澈深池里的那一轮明月影,青蛙和蚯蚓不停地鸣叫,鸥鹭都群集在这里,池中长满了荷花荷叶,菱角和鸡头就非常稀少,北斗七星如同牵丝相连,在波间动荡,风吹皱了月亮的倒影,就像在水面飞翔一般。还有那位后来挂念天下忧乐的老头,不把词赋当作明珠玉玑一般炫耀。
李梧山在诗歌里除了传神地描写了明月池的环境和风貌,更提到可供我们想象的一段历史:即范仲淹也曾来此凭吊李群玉,诗中的忧乐叟,就正是暗示这一件事情。
清代《直隶澧州志景物志》在城内八景里记载道:“明月池,在东府堰西,唐校书李群玉游息之所,池形似月,旁有台,又相传底印明月,阴晦常见。”池的形状就像月亮,旁边有一座台,想必是游玩的地方,而且还有神奇的传说,池底印明月,不管是阴天还是晴天,都常常可以看见。这里成了一个赏月的胜地,并且和李群玉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它成了一种精神寄托之地,给我们今天的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坚守文脉,弘扬文风的精神轨迹。
在李群玉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见一类闲适优雅的诗歌,有关于水国,有关于月亮。我们只能通过这些水汽朦胧的诗句,去遥想他当时在我们如今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的情景。他有一首《静夜相思》:“山空天籁寂,水榭延轻凉。浪定一浦月,藕花闲自香。”这里面描述了远山在望,天籁不响,水榭之中,轻微的凉意渐渐袭来,水波不兴,月影明亮,荷花在这夜色里散发着脉脉清香,如此幽静的风光,怎么能不打动人心,叫人内心宁静柔软呢?这个时刻,穿越了千年时光,一直传递到今天的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当时就在如今这一片居民区,只是他面对的是月光如水,荷花飘香的一片清凉水域。他没有听到蛙声喧闹,只感受到了浪定月明,花闲自香的宁谧。
这种精神的安宁,这种超然于喧嚣世俗,丰富而恬淡的内心,因为这寥寥二十个字,让我们永远记住了那个夜晚,那个宁静的夜晚——也许正是在我们如此挂念的明月池边,诗人像月亮一样,在澄澈平静的精神映照里,绽放了他短暂生命中永恒的光彩。
遇仙楼
今天我们澧县人说的八方楼,澧浦楼即遇仙楼。《澧县志》文物保护篇:澧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第四位的是八方楼(前三为文庙、余家牌坊、花瓦塔)。另在名胜古迹篇里这样介绍它:又名遇仙楼、澧浦楼,位于县城东南隅城垣上,建于南宋乾道年间(1165——1173)。系三层木架结构建筑,平面呈八角形,全高20米,底径14.17米,由24根圆柱支撑。粱枋雕龙、凤、花草图案。楼顶为三重檐攒顶式,布绿色琉璃瓦,顶端置葫芦瓶宝顶,每层檐转折处翼角高翘。内置旋状木梯,游人拾级而上,可揽澧城风光。
遇仙楼之称,来自州志记载:“宋乾道中,太守乔逊遇吕仙(洞宾),构此。”后俗称八方楼,是为其平面呈八方故。而文人骚客多称其为“澧浦楼”,是因登高眺望,澧水“出肘下如带”,故用楚辞名句“遗余佩兮澧浦”而定名为澧浦楼(张振汉《咏澧对联撷英》)。此外,还有“奎星阁”一说,现址上的遇仙楼早已毁于战乱兵燹,清中叶重建文庙时,曾在其东侧建有一附属建筑,名叫奎星阁。古人以奎星主文章,二十八宿之一,取文运昌盛之意。大约在同治年间,因修复东城一带景观,便迁建奎星阁于遇仙楼旧址。
《澧州志·景物志》载:遇仙楼倚城临水,水曰沧堰,亦称东府堰,周围亭台楼阁掩映在花木扶疏的园林之中。池沿植柳,池上有曲桥(遇仙桥),池下有神鲤,“每游泳时,则波纹如绣。且柳漪罥风,荷声袭月,仙楼倒影,清笛远音,最足人生遐想”。它与澧州城外八景之兰江秀水、仙洲芳草、凤堰水月及多安桥、东城楼景观构建成澧州最具人气指数的游览风光带。
民国初(1912)澧州镇守使王子豳在此创立“九澧联立组武女师”1916年更名省第二联合女子师范,1931年又更名九澧联立女子师范,1944年成立九澧联立中学,直至1952年7月学校它迁,遇仙楼辟为澧县曲艺馆,成为人民大众休闲场所。那时节,楼堞上下,往来络绎,听书对弈,品茗谈天,清风徐来,飘飘欲仙。1950年代中后期取缔茶馆酒肆等休闲场所后,此楼一直闲置。1967年笔者从老远的毛里湖来县城慕名登临遇仙楼,记得这一带还是渺无人烟的防洪大堤(外侧),此楼空空荡荡,可以随便进去、上下。1973年黄沙湾、文良制堵口,仙眠洲南侧另筑防洪大堤后,八方楼一带才逐渐演变成现今模样。
仙洲芳草
仙眠洲,就是现在澧县栗河与澧水主河道之间的地段。古时候,这里只是浩瀚洞庭西岸一处杂草丛生的沙洲,相传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酒醉岳州,飞越洞庭湖,落此驱蚊酣眠的传说,又有李群玉在此造庐定居,遍种水竹,读书会友的故事。如今的仙眠洲虽已街道纵横,房舍密布,但 “仙眠洲的传说”至今还在澧水流域流传着。
一、吕洞宾与仙眠洲的传说
俗话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八仙中的人物,有好几位和我们澧州渊源很深,譬如铁拐李,据说就是我们太青人,名叫李凝阳。但我们今天要讲的,是八仙里最风流潇洒的一位神仙,他就是吕洞宾。
在历史上,吕洞宾据说是唐朝的一个真实人物,原名叫吕岩,本是山西芮城人,却跟我们澧州大有缘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从他的家族讲起。吕氏家族在当地是诗书门第,文化很深,出了很多人物。一般认为吕洞宾的祖父是当过礼部侍郎的吕渭,他的父亲是当过海州刺史的吕让。他之所以会来湖南,跟他的一位伯父吕温有关系。吕温当过湖南道州、衡州地方长官,被人称为吕衡州,跟澧州人段宏古关系很好。吕洞宾来湖南,自然跟他这位伯父有关系。
吕洞宾虽然出身官宦之家,本身也是一介书生,但是在科举路上一直失意,没有成绩。他最后只能流落江湖,所幸遇到了火龙真人和八仙里另一个神仙钟离权的点化,也就成了神仙。他在湖南留下的神话传说,遍及洞庭湖周围。
吕洞宾的形象,就是一个仗剑行走江湖的白面书生形象。他是所谓的剑仙。史书记载,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快,顷刻就行走数百里远。而他所佩戴使用的仙剑,据说还真不一般,是一条青蛇。在岳阳就有招蛇化剑的神奇故事。又传说吕洞宾喜欢饮酒,每次饮酒必醉,如今,在岳阳楼边,还有一座三醉亭,据说就是他饮酒大醉三次后休憩的地方。他兴致高的时候,曾作诗描述他逍遥快活、行侠仗义的神仙生涯,说“粗眉卓竖语如雷,闻说不平便放杯。仗剑当空千里去,一更别我二更回。“有时候他也夸耀他的仙剑不平常,这回相见不无缘,满院风光小洞天。一剑当空又飞去,洞庭惊起老龙眠。”他似乎对洞庭周围情有独钟。不过,他和我们仙眠洲究竟有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也要从他一次饮酒后说起。
话说吕洞宾天南地北游玩,第三次在岳阳饮酒大醉后,独自行走在暮色沉沉的城市中,满街的人,竟然一个也不认识他,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吕洞宾吕神仙。他觉得有点无趣。于是就想趁着酒兴,越过茫茫八百里洞庭湖,到那称为神仙窟宅的澧州去看看。只见他袖中藏起那把青蛇宝剑,腾云直上,一瞬间已飘到了澧州。他往下一看,澧州城城门紧闭,已是家家灯火辉煌,看上去似乎非常炎热。
这是一个夏天的夜晚,他只想找一个清凉的地方休息,再定睛一看,城南河流之中,有一个竹树茂盛的河州,看上去倒是非常不错。于是他就降下云头,在那河洲上找了一个凉快地方躺卧下来。但是没有料到夏夜里蚊子很多,嗡嗡嘤嘤,扰得吕洞宾不得安宁。于是吕洞宾就开口,让蚊虫永远退出这片河洲,不得打扰他的清梦。说来也奇怪,他躺卧过的这片河洲,据说自此以后夏夜里,就再也不闹蚊虫。这个故事,还有他的诗歌为证: “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二、李群玉与仙眠洲的传说
仙眠洲除了因为一位神仙的光顾而得名,还和我们澧州的一位大才子有紧密联系。这个才子生平不是那么得意,却名声响亮,传遍天下,很多达官贵人都和他结交,欣赏他的才学。他就是澧州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诗人李群玉。
李群玉出生在晚唐,那时候唐王朝已经江河日下,摇摇欲坠。做为一个下层读书人,李群玉希望通过科举之路谋取人生前程的想法,在经历了一次名落孙山的挫折之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当时大诗人杜牧来澧州看望他的堂哥澧州刺史杜悰,认识了李群玉,那时李群玉不过十八九岁样子,正当青春年少,长得又英俊潇洒,据说风流倜傥有如东晋时期大贵族王谢子弟。两个人一见如故,非常要好,就结成了铁哥们。杜牧给李群玉打气,极力鼓励他进京赶考,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李群玉也由于这位来自京城好友的欣赏,大受鼓舞,以为自己必然会有出头之日。
结果是赴考让他认清了现实生活的残酷,他的好梦破灭。见闻的不过是朝政紊乱,朋党倾轧,他慢慢看透了官场的腐败黑暗,也让他的人生抱负深埋在心底,慢慢地泯灭。他依然回到了澧州,回到了他自己选择的那一片安宁的乐土——仙眠洲。
李群玉出生在东溪七里庄,曾在南庄居住过,在伏牛山读过书,最后搬到了仙眠洲。他选择在绿树成荫的河流之上居住,并且给自己的居住之处取名“水竹居”。他在这片水竹猗猗的地方,暂时忘却了人生的烦恼,在清流渔火,微风明月和自然四季的变换美景里,找到了安抚自己灵魂的灵药。他居住了两年之久,寻章觅句,沉湎在他自己营造的诗歌世界里。这片因为神仙眠卧过的河洲,的确让他获得了精神上的解脱,他也如同神仙一样,超然世外地在这里过了一段最安逸的生活,这段短暂的岁月,和他为这些岁月所书写的诗歌,将他和这片土地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他在一篇《仙明洲口号》写道:“长爱沙洲水竹居,暮江春树绿荫初。浪翻新月金波浅,风损轻云玉叶疏。半浦夜歌闻荡桨,一星幽火照叉鱼。二年此处寻佳句,景物常输楚客书。”
他十八岁到二十岁左右的美好时光,是和他的诗歌在一起的时光。后来的日子,充满了颠沛艰辛。在长久的流浪之后,他也会短暂地回到水竹居休息。可惜的是,他一生只有在宣宗皇帝的时候,因为徒步从澧州去京城向皇帝献诗歌而获得一个卑微的校书郎官职,并且很快就被排挤出京城。最后流落到江西南昌,客死在洪井。他最后归来时,水竹居接纳的是他的亡魂。
后人为了纪念他,在他的旧居遗址上修建了文山书院。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水竹居早就荡然无存。但那曾经挂在文山书院的两幅对联的内容,至今还流传了下来: “与段柯古往来赠答以诗,想杂俎成篇,倩校书郎正字;同屈灵均抑郁悲伤而死,几令人搔首,疑造物者忌才。”又一副说“牛伏起何时,好取汉书常挂角;萤飞依故址,遥用车渚自流光。”
八角井
在澧州城里面,究竟出现过多少古井,似乎还没有一个精确的统计。《嘉靖澧州志》卷三地理纪澧州水附录栏目中,记载城中有名称的井就有十口之多,它们分别是八角井、汲胜井、蔡家井、祝家井、善利井、汪家井、班家井、分市街井、州后井、姚公井(姚公井有两口,一在丹桂坊,一在迎宾坊)。
在《澧纪》里,除了上面所列的外,还有大井、城外的社坛井、螺蛳井、状元井、龙井等,可惜的是这些井并没有都留存下来。我们如今还能看见的,大概就只剩下八角井和分市街井了,其他的几乎都淹没在城市不断改造建设的历史里了。
我们今天要特别说一说八角井,它虽然只不过是一口井,却从明代《澧纪》以来的地方志一直列入“内八景”之一。一口井有什么稀奇,还会被特别列出来,做为一处景致呢?这其中,一定是有些什么值得一看,也值得一说的地方。但可惜的是,除了它的历史悠久之外,如今我们对它的了解,却并不是太多。即使在浩繁的历史资料里去仔细寻觅,所得到的也还是很少。
《嘉靖澧州志》对于八角井,专门有一条资料是这样记录的:“在州千户所左,比他水独甘冽。相传立春日郡人以鹅毛投井中,应时飞起。谚云:常德更鼓澧州春,盖谓其可以正时候气也。”随着时间不断推移,到了清代,《直隶澧州志·景物志》的记载也只是改换了街道名称:“在棚场街,每立春日先以鹅毛掷下,届时毛自上升,郊迎以为候。楚谚云:常德更鼓澧州春。”后来的记载,都不过是照抄这条资料而已,并没有什么新的东西。
州千户所改为了棚场街,这个名字一直叫到如今,很多人并不清楚八角井所在的地方改名棚场街究竟是怎么回事,其实它跟古时候的科举考试密切相关。这里以前是读书人参加考试的考场所在,澧州的学院考棚就设在这里,澧州地区的学子考试,也自然就在这里举行。康熙五十三年从岳州分棚,免得澧州学子要渡过波涛汹涌的洞庭湖,遭受生命危险去岳阳考试。从明代州千户所到清代棚场街,建筑不断改变,但是那口八角井,一直就在那里,成了一个地理坐标。
它的神奇之处,不仅仅是井水比其他地方的要甘甜清冽,而且它还有一个神秘的功能,就是在立春节气这一天,预报春天那微妙的气息的到来,这就是所谓的“正时候气”。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向井里投掷鹅毛,可能被投掷的鹅毛先是慢慢向井里降落,但不一会儿,鹅毛就似乎被一股微微的风托浮着升腾起来,并且最后徐徐飘上了天空。
每当看见这种情景,人们就清楚了,春天的气息,已经来临,这时节,古代的官员会举行一种仪式,就是所谓的“郊迎”,也就是到城市的东郊迎接象征春神的勾芒神,根据澧州志里的风俗记载,是很隆重而且热闹的。
立春的前一天,官长们会穿戴整齐,到一处集合后,一起到城东去迎春。这时候百姓会载歌载舞,表演故事,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欢迎官长,主要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预先会用泥巴塑造一头牛的形象,官长会手执牛鞭,鞭打土牛,象征开始驱赶牛耕田播种,预示着春种秋收的开始。
仪式举行完毕,人们会将土牛和勾芒神(也就是象征春天的东方之神)一起抬回城里,根据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变化,来占卜当年的收成如何。到立春日这一天,有人扮演春官,头戴乌纱,身穿蟒袍,牵着五彩颜色的春牛,到处报春,用牛鞭击打牛背,叫做“打春”。这些活动的举行,据说都要先在八角井这里投掷鹅毛观察春气来临与否再进行。那句著名的“常德更鼓澧州春”说的所谓“澧州春”,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
八角井位于澧州棚场街南端,在原来的澧县农机局宿舍围墙东侧,也就是今天的龙凤居东面,南边就是县政协大院,八角井在2012年被常德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常德市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井在明代就有,井台呈八方形,由规整的条形块石铺就,井口直径大约1.2米,井深据说有20多米,井内壁用毛石砌筑,井口上方横有一块约0.3米宽的条石,居民可以站在上面打水。据说以前井口上方建有木质辘轳,方便取水,井上方还盖有八角古亭,为打水人遮风挡雨。
八角井设计独特,井台为何设计成八角形,其中奥妙,不得而知,有没有可能跟八卦有某种联系呢?我们今天在八角井前观赏流连的时候,也仅仅只能是猜测当初设计者的隐秘用心,穿越了数百年的岁月,它依然还在这里。虽然它早就被废弃不用,但“改邑不改井”它始终是澧州城这一精神故乡永恒不变的地理标志,指引那无数的游子,返回那些永不可能出现的历史时空,并固守他们心目中的故园。
兰江秀水
兰江,又叫栗河,为澧州外八景之一,即“兰江秀水”。以仙眠洲为界,外河为澧水,里河为栗河(兰江),现在的兰江桥,也就是过去的栗河渡口。上世纪70年代末期,栗河渡迎来了千军万马,人们肩挑手扛,挖河泥、填路基,修建了兰江桥,让栗河的古渡口天堑变通途,见证了沧海桑田的巨变。
江河因为一种植物而命名,在世界上都不常见。而澧水在澧县城东南一段名兰江,为什么叫做兰江?传说由于这一段到处都生长着一种兰草,而后与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和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兰江这个名字里面,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文化信息,它和这两位历史伟人,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内在渊源?让我们一起来慢慢探索一番。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孔子,鲁国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人。他曾带着弟子周游列国,他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各国君主的赏识,很不得意。有一次,他游历到卫国,拜见卫国国君,被国君名声不好的夫人南子召见,弄得很狼狈,甚至被他的弟子怀疑他失了格。
在《论语》里面,如今还可以看见孔夫子为自己辩解的记载,说自己如果因为拜见国君夫人南子,改变了自己的气节,那么就让自己遭到老天厌弃,这看起来真是有点理屈词穷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听闻鲁国国君病危,就沮丧地返回自己的祖国。在经过一个山谷时,他看见山崖上生长着茂密的兰花,整个山谷里香气弥漫,让人精神为之一振。孔夫子闻到浓郁的花香,不禁发出一番感叹:“这样清香的兰花,应该为国君奉献出自己美妙的香气,但是现在却这样生长在偏僻的山谷里面,和一些杂草在一起,这就像身具贤德和才能的人,生不逢时,只能与一些粗鄙无能的人搅在一起一样!”于是孔夫子就取过随身带着的古琴,即兴弹了一曲,取名为《猗兰操》。
这其实就是孔夫子为自己的命运抱不平,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就像生长在山谷里的兰花,不能向国君奉献自己的才干,所以后来的人称兰花为王者香,就是从这个典故里来的。
也正因为孔夫子对兰花的喜爱和赞誉,千百年来,兰花就成了文人雅士喜好的一种香草,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文化内涵,是文化人的精神寄托和品格象征。
屈原也很喜欢兰草,在他的长诗《离骚》里,他甚至将他的学生们比喻成兰,说自己“树兰九畹”,也就是栽培了九畹的香草嫩苗。这个说法,甚至成了一个典故。屈原是楚国贵族,出任过三闾大夫,掌管过国家的内政外交,但是因为奸人的挑拨离间,国君疏远了他,他渐渐被排斥出政治中心,最后竟然被流放到了湖南。他在《九歌·湘夫人》里写道:“沅有芷兮澧有兰”,应该是地理写实的,由此可见他是来过澧州的。
正是因为以上两个人物对于兰的推崇和赞美,所以,澧州的先贤们,自然就因为屈原的这一诗句,顺理成章地将澧水在澧州城东南一段,命名为兰江。这个名字,虽与澧水两岸生长的兰有关,但是,更多的是透过孔子和屈原赋予它的精神和文化内涵,让这条河流具有了传统文化的深度。也让我们在漫步澧水河边,观赏那粼粼波光时能够感受到我们家乡和国家的历史、文化之间那种密切、不可割断的血脉联系。它维系着我们作为澧州人、作为中国人的独特世界观,而这也正是我们共同传承、永不消逝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家园。
讲了兰江和两位历史名人间的关系,但有一个疑问,很多人养在家中的兰花,大多采自山中,这种被孔夫子和历代文人雅士称为“王者香”的香草,依旧被很多人追捧,摆放在书房显眼位置,彰显自己的不凡品味。
屈原所说的“沅芷澧兰”里的兰花,如果说是生长在我们如今称作水乡泽国的澧城周围,似乎是不大可能的。那么,为什么偏偏是这一段低湿平坦的江段被称为兰江,而不是澧水上游穿越崇山峻岭可能生长兰花的地方?
这个疑问并不是今天才有人提出来,早就有人对此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因此还产生了许许多多荒诞不稽的传说。譬如在明朝的时候,著名的诗人,文学史上“公安派”开创者之一、“公安三袁”最小的那位才子袁小修,就在他的《澧游记》里说道:“涉兰江,观于绣水,遂放舟往游彭山,江底有兰,居民常有见之者。”不管怎么说,那时的人们,可能认为这一段澧水被叫做兰江,一定是有一种奇异叫做兰的植物生长在这里。但这种叫做兰的植物究竟长什么样,他们其实并不了解,因为文人雅士们养的那种兰花,显然在兰江两岸并没有发现,即使是彭山一带,恐怕也难觅踪迹。
袁小修的这一记载,让数百年后依然能窥见这个传说,人们一直都在纠结于兰江并不生长兰花,为什么却叫兰江,这样的疑惑得不到解答,不过是误解了屈原的意思。诗歌里提到的那种叫兰的香草,在那地势低下的平原,是如今都处处可见的。它确实叫做兰,而且一直都存在,从没有消失过,只是因为有了孔老夫子灌输的“王者香”——兰花的唯一印象,人们就将这另一种兰给忽略掉,并且似乎完全遗忘了,其实,这才是兰江一带蓬蓬勃勃生长的香草!
《直隶澧州志· 艺文志》里有一篇文章,是一个叫辜漟的人写的,题目就叫《澧兰辨》,是专门辨别兰江之兰是哪一种植物的,写得很有道理,当然可以采信。
文章开头就说:有人问,《离骚》里面称澧有兰,为什么如今在澧城一带却没有发现呢?他幽默地笔锋一转说,澧城一直都是有兰的,只是你们不认得而已。有的人会愤愤不平地说,兰哪里会不认识!春天开花的就是春兰,秋天开花的就是秋兰,叶片细长茂密,花清幽扑鼻,一看就能辨别出来,哪里会不认识?
于是辜漟就在一波三折之后,终于抖出了实情:澧兰,不过是一种常见的草,并非号称王者香的山兰,屈原所说“沅芷澧兰”,实际上就是泽兰,紫色的茎,有红色的节,叶片细长,边缘有锯齿,对生,因为生长在潮湿低地,所以叫泽兰。
其实在明朝的时候,医学家李时珍早就对泽兰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可以确定泽兰就是澧兰,如今很多乡下的老人,都认得这种香草,并且懂得它的药性,把它当做一种草药。这个问题到此就让人恍然大悟了,其实持有这一看法的,还有好几个学者,他们都认为屈原所说的澧兰,就是泽兰,并不是出自山谷的兰花。
所以辜漟在文章的最后,感慨万分地说:说澧城没有兰,对澧城没有什么损害,但是让人可惜的是,先贤们经历过的足迹,和他们在这里采摘过的香草,不幸都会泯灭在荒凉的江岸,寂寞地沉没于悠远的历史之中。我们作为后来者,能够通过留存下来的文字,再重新认识我们脚下的这片古老土地上面曾经发生过丰富厚重的历史,寻找出那些可能永不磨灭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的细微事物上面的精神,是不是也是我们对于故乡的一种精神上的寻觅、开拓和恒久守望呢?兰江滔滔,它本身就是流动着的、不会停止的悠远历史。它和年年蓬勃生长的兰草,构成了我们内心里那丰盈而温馨的精神家园。
东府堰
在我们澧县芬司街,有一个沧堰小区,之所以叫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辖区内有一口堰塘叫做沧堰,就在如今的弘毅小学,以前的城关中学旁边。沧堰是城内屈指可数的几个堰塘之一,如今依然存在,2013年被核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沧堰不过就是一口小小的堰塘而已,乍看起来,似乎平淡无奇,为什么却成为了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究竟有些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值得我们去对它如此珍视?
其实,这口波澜不惊的堰塘,曾经映照了澧州古城悠久灿烂的人文风貌,见证了古城深邃厚重的历史。
我们首先来看看这个堰塘的现状,要了解它有些什么不同凡响的地方,需要我们从一些细节去一一讲起。
沧堰的形状,大体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呈现八方形,它的面积并不是太大,据说约有1600平方米。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做“东府堰”,为什么叫东府堰呢?这就要从清代一个参将的衙门说起。清代参将是绿营中正三品武官,他手下的营兵编制为营,参将的位置低于副将,高于游击,是镇守一方的军事头领。据《直隶澧州志武备志》记载,澧州营有参将一员,驻地就在澧州城,他的办公场所,就叫做参府署。从清代澧阳治图上,可以看见前人标示得非常清楚,其地址就在沧堰北面,靠近澧州古城的东面。和西面的其他一些衙门相比,它也是位居东面,东府堰就正是由于参府署而得名,但是它的历史,显然不是仅仅局限于清代。
《嘉靖澧州志·名胜纪》记载有遇仙桥,只说在遇仙楼北十余步,而这个位置,就正是沧堰。那么至少在明代嘉靖时期,沧堰就是存在的。因为所说的遇仙桥,正是澧州一段非常有名的历史传说的发生地,如果照这传说来推测,至少在宋代,沧堰这一片水面就是存在的了,至于那时候是一条河流,还是仅仅是一个堰塘,由于地貌的改变,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其实,沧堰之所以被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正与这座桥大有关系,而这座桥,我们从这个名字,就能够得知一定是有故事的。
澧州一直被称赞为“神仙窟宅”,在这里,很多神仙或者经过,或者修炼,留下了很多让后人想象凭吊的踪迹。譬如八仙里的铁拐李、吕洞宾。我们在第一期仙眠洲的传说中就讲过吕洞宾的故事,其实,我们今天讲的沧堰和里面的遇仙桥,也与他有关。
话说宋代的时候,澧州有一任太守乔逊,有一天,他出行的仪仗队恰好走到沧堰这里的桥上,所有的行人听见金鼓齐鸣,看见威严整齐的队伍,都知道是长官来了,纷纷避让。却有一个老道士,还在那桥上,走避不及,被乔太守手下抓住,一顿打骂推搡。乔太守听闻动静,不免动怒,喝问何人挡道,衙役将老道押到他面前时,他不禁更加生气:小小一个乞丐一样的道士,居然也目无尊长,先下到大牢里去!
第二天,乔逊想起此事,心里不免好奇,就升堂要亲自审问,他是为何要冲撞仪仗队的。衙役将那老道押到堂下,只见他脸色不变,还面露微笑,都担心他不免要受一顿皮肉之苦。乔太守见他生得骨骼不凡,很有一种仙气,又慈眉善目,并不是狡猾之辈,心里的气就消了几分,便问他昨天事情的原由。
老道说他昨天喝醉了,他愿意作诗一首来陈情。乔逊心里更奇怪,于是命人给他磨墨铺纸,只见那老道略微一思索,拈笔就写,一气直下,笔走龙蛇,只见满纸墨迹淋漓,龙飞凤舞。就在大家面面相觑,大为惊讶之时,却只见那老道朗声大笑,脚底云生风起,腾身冉冉升上了天空,一眨眼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乔逊看得目瞪口呆,惊惶起身,望空便拜,知道自己得罪了神仙,也恨自己有眼不识神仙。
乔逊看那满纸文字,竟然是一首诗,写道:
暂别蓬莱到澧州,偶逢太守问踪由。
家居北斗星杓下,剑挂南宫月角头。
道我醉时真个醉,知他愁是怎生愁。
世间俗事难分别,身跨白云归去休。
乔逊恍然大悟,知道是遇见了八仙中的吕仙人,惟有叹息自己当面不识仙,错过了问道的大好机会。
沧堰遗迹,是曾经在1969年文革期间兴建毛主席敬仰馆的时候维修过的。当时为了修缮沧堰,集中收集了文庙和其他庙宇里的各种碑碣石材,将这些石材差不多都用在了对沧堰的修缮维护上,所以很多澧州早期的石刻,就汇聚在这里。我们今天依然可以看见沧堰堰塘四周,都是用整整齐齐的石头修砌好的。堰塘之中,一共有14个桥墩,用古朴的条石垒砌而成,中间有四个特别大的墩子,是古时候在桥上修建过亭子的。依照遗留至今的古迹,几年前,澧县相关部门重新维修了旧址,并按照以前的样子,恢复了旧貌,使得沧堰焕发了新的生机。亭台掩映,绿波照影,一座古朴的九曲折桥,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让我们为之惊艳。
《直隶澧州志》描述沧堰风景,说:“春冰初解,池面竹叶梅花,如缕如绘,底有神鳢,每游泳时,则波纹如绣。且柳漪罥风,荷馨袭月,仙楼倒影,清笛远音,最足生人遐想。”遥想当年,池边种满了竹子和梅花,还有柳树,池塘里有荷叶荷花,那情景,一定是一幅优美的江南庭园风情。只是这里面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就是池中有一条“神鳢”。什么是鳢?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说的黑鱼,财鱼,也有叫七星鱼的。据说黑鱼头顶有北斗七星一样的纹理,所以道教中人视为神奇之鱼,不会食用。这条神鳢出没在沧堰中,似乎也正暗合了那个道士冲撞太守的故事,引起我们无尽的遐思。
曾几何时,沧堰里的那一尾神鳢,变成了鲤鱼。我们都知道鲤鱼跃龙门的故事,那是鼓励莘莘学子苦学,成就自己的励志传说。这一改,就将这一片如今已经属于学校的文脉之地,赋予了与学校环境相当切合的意义,但愿我们澧县的学子,从这一片灵秀之地出发,将来能够谱写新时代的传奇!
清风岭
澧州城内有一处景点叫做清风岭,是澧州内八景之一。既然是岭,那么城内以前一定是有一座不小的山,只是如今遍寻澧县县城,也看不见一个山头,这清风岭,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像传说里的飞来峰一样,凭空就突然消失了?
由于如今留存的资料很少,要细细的考究清风岭,确实有一定的难度。不过好在年纪大一点的澧县人,都能很清楚地说出清风岭的位置,虽然在文字典籍里前人没有为我们留下很多资料,可以让我们一点一滴地去慢慢发掘,但我们可以通过地图和走访,还原和想象那一座早就已经消失了的所谓“山岭”。
在明代嘉靖年间编的《澧州志》里面,并没有发现所谓的清风岭,当时比较简括的澧阳县图上,虽然标出了金牛池,但是其他的形胜之地都一概不见,那么可以推测,至少在明代时,清风岭是并不怎么有名的。
它作为一个名胜出现,应该是在清代。康熙澧州志里,只是非常简单地提了一下,说清风岭在北门,此外并无其他的文字描述。后来的《直隶澧州志·景物》里,就开始特意记载它的环境地貌,说它的位置在北门内,地势很高,形状像山岭一样,所以得到了这样一个名字。每当盛夏非常炎热的时候,到了晚上,登上岭头,清风徐徐吹来,披着衣襟迎风站立,暑热全然消失,通身凉爽无比,让人感到就像神仙一样逍遥快活。而那个时候留下来的澧州治图也可以清楚地看见,在古城墙北门内稍东一点是火神庙,也就是我们今天称呼的水德庙,如今还有一条小街巷,一直叫作水德庙街,从这里往东,就是清风岭旧址所在了。
居住在澧州的文史学者高守泉老师,对于清风岭了如指掌。在他的印象里,这座所谓的“岭”并非是我们想象的高山,而只不过是文字记载的绵延高耸的地段而已,比周围其他地方要高出很多,大体位置在县信用联社东南方向,通往津市的旧公路从它的旁边经过。那里一是地势高耸,二是树木茂密,三是附近还有一条注入澹水的潺潺小溪流环绕,再加上附近人家稀疏,登上去自然就具有一种人在山林里的感觉。尤其是天气炎热的时候,清风徐徐吹来,栖息在浓密的树荫里,感觉环境非常清凉,舒适宜人。
清风岭应该是一直到八十年代都还存在,澧县人民政府1982年9月编制的澧县县城街道地图,我们仍然能清清楚楚看见清风岭。按照当时的城市规划,清风岭可能已经不是原来的老样子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多,建筑势必相应增加,在清风岭的西面,就是物资局,北面是观音阁和当时的糕点厂,东面是县供销社和省棉机厂。它的大体位置就在如今的解放北路最北端的东面一点,通往津市去的旧公路就是从它的北面绕过,穿过多安桥往东而去。繁多的单位和机构,逐渐地瓜分了它原有的面积,在新建筑不断破土动工而起的同时,大面积的土地平整就不可避免,这一片绵延的高地,终于就消失在人们的眼前了。到如今,只有这个名称,还留在老一辈人的印象里,而年轻人,已经完全不知道它的存在——于是这一座岭,就像从地图上飞走了一样。
老实说,清风岭其实并没有什么深厚的人文历史,它纯属于自然景观,历代文人墨客似乎都没有留下一点题咏它的诗文或者画卷,但是在平旷的澧州州城里面,它是一个特别的存在。澧县县城作为曾经的州府所在地,是建立在一望无际平平坦坦的澧阳大平原边上的,地势一直都非常低洼,加上四面环水,历史上可以说有着十年九涝的灾患。
在历代描绘澧州州城的地图中,称得上山岭的地方,似乎只有三处:一处是我们上一期节目里面说过的三凰山,如今依然存在;另一处就是北门外龙潭寺边的斗笠山,如今已随着龙潭寺一起消失了;还有一处就是也已经消失了的清风岭。当洪水泛滥的时候,也许这一片稍微突出地表的所谓山岭,对于那些望洋兴叹的澧州城里的灾民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最后的避难所?当然,这纯属一种想象而已,它的存在,主要还是因为可以使人们避免炎炎夏日的酷热,作为一个避暑胜地而闻名。
说起来,清风岭和澧州古城墙的北城门还是有点关系的。如今留存下来的古城墙,最早是明朝洪武年间修建,后来历经加修,才变成今天的样子。澧州古城有一个特别之处,曾经一共有六个城门,而其中的北门,就叫做清风门。为什么叫清风门呢?是不是仅仅就因为旁边有一座清风岭那么简单?其实我们翻看《直隶澧州志·城池》,就会发现,从明朝嘉靖一直到康熙四十五年,北门都是叫做松滋门,到了乾隆二十六年,才将北门更名为清风门,显然,古人对每一座城门的命名,都有一个相应的出处或者说法,是含有一定深刻用意的。
清风门恰好就在清风岭边,以清风岭来命名,显然只是其中的第一层用意。为什么这样说呢?古人做事,讲究名正言顺,要合乎文化传统,并且有其寓意。清风除了清风岭外,还有一层文化含义,清风这一个词语,最著名的莫过于出自《诗经·大雅》里面的一篇诗歌,叫做《烝民》。这篇诗歌据说是周宣王时代的大臣尹吉甫赠给他的同僚仲山甫的,里面用“吉甫作诵,穆如清风”的句子来赞美仲山甫。
后来的人们,就用“穆如清风”来比喻官员施行自己的政治方案,教化一方百姓,就像是和煦温婉的清风化育万物一样,这其实是赞美官员“勤政爱民”的一个文雅说法。当澧州北门边有一座天然的清风岭时,官员们自然就会联想到《诗经》里的这一个典故,这一经典出处和自然景观恰好合二为一,将北门命名为清风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澧州古城墙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保存完好的澧州古城墙,东起敌柺楼,西南达澧县一中长约2000米。城墙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明永乐二年(1404)更为砖城,高一丈五尺,上加女墙,周九里十三步,置东、南、西、北、金牛五门。城墙均用条石、青砖和石灰桐油材料叠砌而成,基脚条石凿有束腰深槽,浇铸铁水加固,墙体填土夯实。清代扩建了小南门,女墙加高至1米,新修垛口1142个,炮台添至12座。至清末,城垣完整,六门俱在,城墙西北为人工城壕,东南则以澧水为壕,门楼前架有吊桥。民国时期,由于水患战乱,城垣毁损严重,至今只剩下东南城墙。
洗墨池
我们都知道,在澧县一中校园内,也有一个洗墨池,传说和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息息相关。不过它折射出来的文化,虽然也和书法有关,但更多的是激励后人刻苦读书。这个人就是北宋时期写出了《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家和政治家——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在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已去世,家里非常贫困,没有什么依靠,他的母亲只好改嫁到长山朱氏家,他也改名叫做朱悦。长大后,他知道了自己原来并不是朱家的人,非常羞愧难过,于是就哭着辞别了自己的母亲,进入学堂去学习。由于他想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宏大的理想和抱负,便日日夜夜刻苦学习,据说有五年之久不曾解开衣服好好睡过一觉。读书疲倦了就用冷水冲洗头脸,提醒精神。吃得也很简朴,只有稀粥,还不能吃饱。据说他隔几天都会煮一小锅稀粥,等凝结后划分成四块,每天要等到中午时分,才会开始吃其中一块来度日。
安乡人俗传范仲淹母亲下堂,带着年幼的他改嫁到长山朱氏家,朱曾经当过安乡县令,于是将范仲淹母子带到了安乡。还有人说范仲淹是在黄山头一座庙宇里读书,生活艰苦,画粥而食。范仲淹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终于学有所成,最后中了进士,出将入相,做了后人称赞的“第一流人物”。
正因为有这样的传闻,所以范仲淹在澧州大地上,就留下来很多遗迹,澧州的洗墨池,就正是其中之一。我们从明代《嘉靖澧州志.名胜纪》里可以看见有“洗墨池”的记载,说得很清楚“在溪东书院傍,为范公游咏之地。”当时洗墨池旁边,有一所书院,叫溪东书院,也大概正是由于看中了这样一处励志的地方而兴修起来的吧。只是那时候情况并不太理想,所以也不能算是一个名胜,志书记载“今污废,未治。”意思就是池水污染严重,已经被废弃,而且也没有进行任何治理。
溪东书院兴建有一个过程。嘉靖志里提到有一位董提刑建了一座祠堂纪念范仲淹。这件事在明代天顺版《大明一统志》里说得更加清楚,应该就是南宋宝庆2年(也即1226年)的时候,湖右常平使者兼澧守科院董侯,因为非常崇敬范仲淹,仰慕他的为人,所以就在他游玩学习过的洗墨池畔兴建了一座祠堂,专门来纪念和供奉他。据说这就是溪东书院的前身,还是澧州最早的书院之一。
然而根据李如圭在《溪东书院记》里面的说法,书院的历史并没有那么早。大概在元代至元年间,有一些好古之人,才兴建书院来纪念范仲淹。不管怎么说,这里都是因为范仲淹这位伟人而建立的,虽经历数百年的兴废,它一直都是作为澧州历史上的一个文脉之地被重视并保存下来。清代乾隆五十四年,(也即1789年),人们在这里重新兴建了澧阳书院,到了1902年,又改为了新式中学,即“澧州官立中学堂”。几经辗转,最后成为了澧县第一中学所在地。
范仲淹小时候曾来到澧州求学,在洗墨池旁边刻苦学习过,每一次学习结束后,他都会将毛笔和砚台拿到池塘边清洗干净。据说他“工书耽诵”,日日清洗笔砚,于是“池中水石草虫尽为墨色”,因为清洗次数太多,墨水竟然把池水染黑,这还罢了,池塘里面的石头和水草、虫子都变成了黑色。后来,人们就把这口池塘叫做“洗墨池”,成为澧州城的“内八景”之一。有点神奇的是,直到如今我们去看那池水,依然是黑色的,就好像是真的被墨水染过一样。这一奇观,常常令人感叹自然造化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那种神奇,令人充满了遐想。
洗墨池作为澧州的一处具有悠久历史的人文名胜,如今风光更加引人入胜,池岸遍植垂柳,四季风光秀丽。尤以春季为佳,柳色新绿,如烟如云,垂条依依,随风摇曳。池中石桥曲折,小亭侧立,飞檐翘角,倒影迷离,水中鱼群嬉戏,牵波逐浪,粼粼闪烁。到了夜晚,月色烟雨,朦朦胧胧,风情无限,呈现出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天然图画。“洗墨池”中有一座小岛屿名为“聚贤”(又称“潜龙岛”),因为岛上树立有车胤、范仲淹、陶澍三人的雕像,通往岛上的桥就叫“三公桥”。
在这所百年名校里,这些名人的雕像并不是陡然点缀在其间,而是要凸显出洗墨池那来自历史深处的深厚文化和不息传承。据《直隶澧州志》记载,1923年澧州镇守使唐荣阳为弘扬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在池岛上曾建有“后乐碑亭”,后来被毁。2004年澧县一中修缮洗墨池时,在岛上复建纪念亭,名曰后乐亭。
推荐阅读
黄三十6.3千11
小木板的纪念册8.5千11
M44****45242.8千12
🌸Boboji.7900
超级Lynn8.6千18
饭团karenchow5.9千11
M44****75151830
韦苡珊3.3万16
sukeytong2.3万0
M32****2894.5千11
M32****2894.9千9
M32****2892.3千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