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旅拍二三事:旅行,如何改变了我的摄影观
日惹、英国等8地

旅拍二三事:旅行,如何改变了我的摄影观

2022新年伊始,与一群徕卡影友网上侃摄影,翻出自己在不同年代用Leica ME LeicaQ拍摄的照片,发现自己在旅行摄影中的变化也是挺大的。在新年第一天,看着老照片说出旅拍的故事,与爱摄影的旅行者一起探讨旅拍的方法与意义,如何既能跟随自己的内心,又避免重蹈覆辙,不进入自己曾经走入的坑,摆脱还在的挣扎。



旅行与摄影的莫逆之交

旅行与摄影是生死两兄弟。假如没有摄影,随着时间的流逝,时间、地点、人物慢慢都会从记忆中淡去,旅行或许只剩下一丝模糊的痕迹。假如没有旅行,不走出去,摄影或局限于某个地域,止步于某种风格,甚至停滞于自我感觉爆棚,成为家中拍玩偶,门前拍垃圾桶,街头拍自行车的器材党发烧友。



不再自以为是

想当年,买了半专业相机,意气风发,背着上三脚架,用上超广角,拧到最小光圈,以为就这样能拍到世界上最好的风光大片。纠结于所谓的画面“纯净”,取景框里容不下一个人,不惜等待一个小时,也要让画面中的游客离开。拍张无人的“完美”风景照,处理成锐利、艳丽的风格,放大到100%去洋洋自得。也不知道最小光圈不仅有“大景深”,还有影像画质的“衍射”,也不知道过度锐利的同时,也许会少了层次与质感,更不知道艳丽也许会让人腻味。



简单好用并非最好

最有意思的是,刚开始拍摄的时候,最爱方正、对称的构图,不喜欢倾斜或者曲线的线条。其实,那是自己不太懂如何拍,也不知道该怎么构图,工整与对称这种简单的入门方法,被自己奉为圭臬,直到拍了无数张照片之后,不经意之间,自己觉得照片好呆板。摄影常会有一段时间停滞不前,却茫然不知所措,却尝试着拍不同的风景,去到更远的地方,更小众的景点,拍更少见的风景,试图有所改变。



竭尽全力并非会改变

那年穿越七藏沟、则藏海,无人区穿越了四五天。第六天在则藏海营地,凌晨六点多钟,大伙都累到在帐篷里沉睡不想动了,我却跟着向导在四千多米海拔的山上徒步了一个多小时,赶到了源海子,就为了拍张日朝金山的照片,又徒步一个多小时返回到营地跟大家会合,继续在无人区雪地里徒步一天,半夜走到黄龙的时候,浑身都是泥,背着相机包的肩膀已经毫无知觉。去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拍摄,更有挑战性,能拍到很少人能拍到的景象,确实曾带给自己一丝满足感。



撒点“文化遗产”的胡椒面

有时候,风景实在是不知道拍啥了,就去寻找去各地的古迹,凡是有历史的地方我都爱,觉得世界文化遗产让风景附加了一点文化内涵,就当是撒点“胡椒面”。经常为了等候日出日落前后半小时的魔幻时光,在景点景区忍冻挨饿坚守,只要能拍到,什么也在所不惜。在印度尼西亚的日惹,凌晨四点起床去婆罗浮屠(Borobudur),拍东方四大奇迹的日出,在普兰巴南(Prambanan),为了拍摄印度尼西亚最大的湿婆神庙建筑群,从下午三点坚守到黑夜。付出了,确实有回报,但只是光影上的回报,自己的拍摄理念也许并无变化。



避免陷入“无人之境”

真正的风光摄影需要十分专业,难度并不小,风光摄影师偏执般的专注也是非常值得的。但对于普通旅行者来说,旅途中只拍风光就有点狭隘。很早的时候,有位旅游杂志编辑曾对我说,每张照片像是在“无人之境”拍摄的,那时已意识到是缺了“人”。在苏格兰的外赫布里底群岛拍刘易斯岬角的时候,刻意将站在岬角上的两位旅行者拍了进去,像两根小草般的人,正好显示岬角的巨大。但我也发现,风景中添加一点人,往往只是作为点缀,不是照片的主体部分,如果照片想要更多的视觉冲击力,还是要拍旅途中人的特写,而且纯粹的风景即使少见,也没有比人更能吸引人的了。



等候佳“影”

慢慢地喜欢风景中有人了,甚至不惜布置摄影“陷阱”,调整好光圈、速度,按着快门,在某个地方刻意等待人的出现。在斯里兰卡的马特勒(Matara ),有一座海上寺庙,一直是旅行者眼中的网红庙宇,一个人搭班车到了马特勒,在海边简陋的客栈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清晨,就沿着海滩走到寺庙连接陆地的桥前,静候日出时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晨光中,一位披着红色袈裟的僧人,走过小桥,步入寺庙,当他走到桥中央,一缕霞光照在他身上………



克服旅拍心理障碍

刚开始不敢去拍人,特别是用28mm、35mm定焦一镜走天下的时候,不敢与陌生人面对面。尤其是在国外,语言不太流利,除了害怕怕被拒绝、厌恶和鄙视,更怕被警察带走,因为有人在大街上拍美女时,被人报警而带走。突破这个心理障碍的疗法就在东南亚。经常去东南亚旅行,当地人的淳朴热情,让我敢于去面对面拍他们,有的孩子甚至成人都主动让我给他们拍照。如果你有一个拍摄的冲动,主动提出拍他们,即使有极少数人不太愿意,但他们不会粗暴地拒绝你。所以,这些热心的人们帮我克服内心的障碍,走出了拍人的第一步。



勇于直面陌生人

拍人的心理素质强了,脸皮也厚了,敢于直面拍美女。在以色列的马哈尼耶胡达市场,看见一位温柔而美丽的女子拿着手机钱包逛市场,用生硬的英文,加上拿着相机比划,她同意了,站在餐桌边微笑着等我拍。另一次在土耳其帕姆卡克莱(Pamukkale),想拍棉花堡水池里的当地人,先主动找了一位美女,她还主动用手“托”着背景的雪山让我拍,又发现一位男士带着比基尼女友在戏水,我用英文说他女朋友很美,我想拍她,他刚开始没太听懂,搂着女友给我拍,拍了一张合影之后,我请他走开,女友在水中还摆了一个很酷的姿势给我拍。



别有非分之想

不过,当别人答应你拍摄请求的时候,不要有“非分”的要求。例如,让被拍摄者做一些你想要的动作,拿着什么,怎么笑、怎么摆姿势等等,更不能要求他们做超出他认知的范围或者工作范围的事。在美国洛杉矶英迪格酒店参加中美自媒体交流活动,在吧台喝咖啡,想拍调酒师,但他刚好没有客人需要调酒,只能自掏腰包,让他调制了一杯最拿手的鸡尾酒,趁机拍他调酒。当然,有时候你认为请求商家拍张照片是帮他们宣传,但人家就是不理你;或者即使你没有“非分”要求,但一样会被拒,必须有这种心理准备。在日本京都,想拍街上的和服美女,被拒绝了几次。



拍不拍要小费的人

在一些贫困地区,有人让你拍,可能是为了要“小费”。带着金钱交易的摆拍,总让我喜忧参半。忧,以为人家热情,开心拍完后,被强制索要不菲的小费,让人心里不是个滋味;喜,给了小费,放心大胆拍,还可能抓拍到意外的好照片。租车环游菲律宾的薄荷岛,司机带我们去到路边一处专门针对游客表演的小棚屋,就几个孩子费力地表演着,游客给了小费,会摆各种笑脸让游客拍,或者与他们合影。我在他们摆拍完毕的瞬间,拍到了孩子疲惫又迷茫的眼神………拍不该拍?至今内心没有答案。



别用侵略性摄影伤人

在菲斯古城,两位摩洛哥街头艺人敲锣打鼓在巡街唱曲,拍摄需要给小费。跟着他们一路走,拍了好几张照片,其中一张记忆深刻。老艺人摇晃着贝壳帽子上的樱子,唱着本土歌谣。过于专注于拍照,忽视了距离感,回看照片时,对于我28mm镜头近距离的特写拍摄,感受到了这位老人一种对生活妥协和被拍的无奈。更无法想象,那种没有事前告知的侵略性摄影,会带来什么样的伤害?日本著名街头摄影师铃木达夫(Tatsuo Suzuki),因为其对行人采取的一种侵略式拍摄,而遭人反感与批评,最终富士胶片不得不与其解约。



偷拍会犯错

拿着长焦远远地拍,侵略性很小,当事人也不知道,其实也是偷拍。遇到过有朋友在街头拍当地人,被追上来要求删除的时候,那种尴尬无法形容,觉得长焦偷拍还不如公开明示拍摄。在国外旅行,孩子可不能偷拍,被抓到涉嫌违法就麻烦大了。在美国环球影城参观时,看到一个可爱的小女孩,用一个她根本够不着的望远镜看风景,我拿着相机给她父亲明示,同意之后抓拍一张。这时向导走过来,严肃地警告我不能偷拍未成年人,解释已经告知孩子的父亲,她才说了对不起。



又爱又怕的街拍

某个周末,在泰晤士河边的波若市场(Borough Market)拍了一个下午,波鞋、短裤、T恤和棒球帽,都是型男们的标配,女士们背着购物袋,穿梭在美食市场,卸下西装后的伦敦人,行走在略显杂乱的老街古巷,体现着周末伦敦古老而现代的两面。有时候很痴迷街拍的感觉,但无法绕过“人”这关,可谓又爱又怕,离不开人,却又不敢拍人。一般近距离的街拍,我都会让被拍者知道,即使瞬间即逝的拍照,也会事后告诉被拍摄人。但依然冒一定的风险,如果还来不及告知就被人发现,轻则尴尬,重则违法,有国家甚至明令禁止街拍未经同意的人像。



即使有些国家没有禁止,也不能用于商业用途,甚至不能发表在书刊上,你如果要发表,会让你提供肖像权许可协议。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每拍一个人,都会拿出一张肖像权许可协议书,让被拍摄者签字。我街拍时,虽说没带着肖像权协议,但除了明示、口头告知,尽量选择拍大景,让单独的个体不能明显被识别。给盖蒂图片社(Getty Images)传过可商业用照片的摄影师都知道,如果你上传可用于商业性的照片里,出现一个人,都必须有肖像权协议,即使是你本人。



尽量别拍演出

在世界各地看过不少的演出秀和各种表演,但几乎都是禁止现场拍摄的,更别说开着闪光灯去拍。记得我们去德国柏林弗里德里希皇宫剧院(Friedrichstadt-Palast),拍摄“The One”的表演秀,拍摄前取得了剧院官方的许可,但是明确告诉我们,不能在现场拍照。剧院的人带我们参观了剧场、舞台、后台和化妆间,甚至请了主演的演员让我们拍摄,但就是不能拍现场表演。当天晚上去看秀,演出时有职员巡查,有人只拿手机偷拍了一下表演,他们都会拿一个平板,上面一个禁止拍摄的巨大图案,无声地站在偷拍者的面前。



让快乐感染他人

不管这些人贫穷与否,快乐总是最有感染力的。刚开始拍人时,都免不了会被乞讨者、流浪者等最底层的人所吸引。衣不蔽体、满脸皱纹,表现未经历过的人和事,从来都很有震撼力。曾经拍过不少纪录片,但拍多了,更爱拍主流的普通人,喜欢记录他们快乐的表情。在柬埔寨暹粒,开车拍电影《古墓丽影》的拍摄地,路上遇到骑电动车带着孩子的母亲,给他们打招呼,孩子和妈妈开心地给我们挥手,场景真让人温暖,忍不住停车拍了下来。



不拍过于世故的人

旅行拍人并不能“饥不择食”,我喜欢观察、挑选被拍摄对象;尽量不选择过于世故、很灵光的人,爱选择淳朴又不过于拘谨的人。过于世故的人愿意给予你想要的表情,为了迎合你,更多是虚情假意,而非他们的本色;过于拘谨的人也未必最佳,因为紧张,也不容易显示出自己的真实状态。在斯里兰卡坐绿皮火车看高山茶园,在Ella火车站等火车,看见一位老人坐在地上候车,虽然衣服破旧,但目光炯炯有神,桑沧的脸,坚毅的眼神不卑不亢,我认定要拍他。他不会说英文,我不会说僧伽罗语,就跟他一起坐在地上,递给他香烟,一起抽完烟,然后拿出相机示意拍他,他同意了,表现果然恰到好处,不夸张又出彩。



记录非凡时刻

艰难旅途中的人和事,拍摄记录意义非凡,拍摄与自己同行的人,更加真实而简单。在云南登哈巴雪山,一位登山协作帮我背着登山鞋上的冰爪,饱经风霜的样子让人记忆深刻,他携带简陋的装备,却帮我们顺利地登上了5396米的哈巴雪山顶峰。当时走在在哈巴雪山雪线下的陡坡,飘着小雪花,山间云雾弥漫。我有点走不动了,停下来喘气,拿出相机拍他。手都冻僵了,手动对焦比较慢,他笑着说,他脸黑,不会拍成一片漆黑吧?我说一定不会。多少年过去了,他那瞬间的表情,就是我所想要的传神。



贵在坚持

旅途摄影坚持也不易,放弃却很简单。距离哈巴雪山顶峰只有几百米,五千米的雪山上严重缺氧,有队友实在走不上去,只有放弃登顶下撤了。大家都是一步一歇,我也有几次想放弃登顶,更想放弃拍摄,但想着大家相机都冻死机了,没有人记录这个艰苦而有意义的时刻,就咬着牙拿出相机沿途拍照;零下十几度寒冷之下,相机包冻得像冰棍般的硬,电池拍几张就没有电,经常要取出电池,塞进羽绒服里的胳肢窝处,暖和了才能再拍。事后反复看雪山之巅的照片,觉得弥足珍贵,但也有后悔的时候。环游太平洋46天的时候,一会儿换车换船,一会儿又要下海游泳,嫌弃相机太麻烦,只拿个手机拍,后来写了十万多字的游记,有杂志想发,却没有相机拍的照片。



难在与众不同

极限旅行的拍摄虽难,但更难的却是普通的旅行,无数人拍过的地方,要拍出与众不同,往往难上加难。极限旅行难拍难在身体承受的极限,身体感受比较痛苦,但精彩之处也多,旅拍容易呈现。而在旅行的日常,看似悠闲自在,却不易用与众不同的照片去表现。数不清多少次去香港维多利亚湾,有白天也有夜晚,香江边高楼大厦林立,夜晚灯光璀璨,但至今没有一张与众不同的照片去描述它。



不停探索

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旅行方式的改变,器材与摄影技术的更迭,旅拍观念也不断在变。旅行摄影时而进步,时而停滞不前,甚至还会退步,讨论摄影技术的时候,更多的还是要跟随自己的内心,摄影理念也好,拍摄技术也好,都是辅助到达这个目的。旅行与摄影都无法停止,旅行也许只有无法到达的目的地,旅行摄影也许会是一个无尽的探索历程。



2022-07-31发布 阅读量2.0千

热门推荐

  • 重点推荐
  • 目的地
  • 景点
  • 美食
  • 购物
  • 地标
  • 行程
  • 文章
  • 问答
  • 玩法
13
6
6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印尼 日惹 普兰巴南寺庙群在199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
世界遗产评定委员会1991年的评语说,建于10世纪的普兰巴南寺庙群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

chinadesk11.9千5

印尼 日惹 在婆罗浮屠佛教圣殿观日落
我们在抵达当天,蓝天白云。十月下旬开始是雨季,当地人说经常每天会有一场雨,雨后天晴,

chinadesk12.5千5

印尼 日惹的婆罗浮屠佛教圣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婆罗浮屠佛教圣殿高十层, 500多座佛像, 2600多块浮雕, 都是火山石刻制。 这

chinadesk14.0千9

印尼 日惹 婆罗浮屠博物馆
日惹是印尼的一个特区,因为有世界闻名的庞大的的佛教建筑婆罗浮屠和精美的印度教古庙普兰

chinadesk11060

印尼 日惹 皇宫里依然居住着原皇族家眷,仆人和工作人员都穿着古时候的衣服
日惹是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特区,也是印尼重要的文化中心和展示爪哇传统文化的窗口。因为有婆

chinadesk13.4千5

印尼 日惹 水宫 皇室花园
日惹的两项世界遗产地婆罗浮屠和普兰巴南吸引了众多的世界各地的游客。日惹市内皇宫和水宫

chinadesk16060

第825回:苏蛤坨家族打喷嚏,印度尼西亚患感冒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Jumbo Heritage

黃劍博采風追影3.5千6

印尼的皮影戏至今是爪哇文化重要部分,当地人称之国粹
在日惹旅行,在工艺品商店和街边地摊都能看到不同的皮影戏傀儡,人物各异,有凶神恶煞的,

chinadesk12.5千5

印尼 日惹 马里奥波罗购物中心 Malioboro Mall 日惹市中心最热闹的购物中心
马里奥波罗购物中心位于市中心,在马里奥波罗大街上,现在在装修,门脸盖住了,很容易错过

chinadesk12.5千5

印尼 日惹 热闹非凡的马里奥波罗大街
马里奥波罗大街在日惹市中心,过了铁道口,街面热闹非凡。火车很频繁,我们两次碰到过火车

chinadesk12.3千7

印尼 日惹 HARTONO MALL 当地最大的购物中心
印度尼西亚的日惹是个不大的城市。日惹有婆罗浮屠和普兰班南两个世界遗产景点,游客不少。

chinadesk12.4千5

印尼 日惹国际机场 机场不大 设施功能齐全
日惹阿迪苏特吉普机场离开日惹市中心40分钟车程,机场不大,设施功能齐全。出租车在马里

chinadesk12.0千5

日惹 菲尼克斯美憬阁酒店 五星级 白菜价
位于日惹市繁华的马里奥波罗大街附近的The Phoenix Hotel Yogyak

chinadesk11.8千3

日惹 婆罗浮屠萨拉斯瓦蒂酒店 优雅华丽 温馨舒适
走进日惹的萨拉斯瓦蒂酒店(Sarasvati Borobudur),真想不到不到50

chinadesk11.9千3

日惹 曼诺哈拉酒店 Manohara Resort 价格贵,性价比高
印度尼西亚的日惹有两处景点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城市不大,游人如织, 婆罗浮屠 Boro

chinadesk12.5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