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13:30从定州博物馆出来时已经是饥肠辘辘了,拿出手机上大众点评网搜索附近的美食餐馆,找到几家过去一看,还处于关门时期。最后反复打听后,在开元寺塔旁边找到了一家在大众点评网上口碑不错的“龙龙生煎”,两个人点了两碗馄饨和一份生煎包。趁着店家做饭的时间,走出餐馆就近观赏一下这座开元寺塔。
(在繁华的街区找了好长时间,总算找到了一间不错的快餐馆)
定州开元寺塔塔建于北宋初年,至今已有过千年的历史,因建于开元寺内而得名,因它位于定州城内,民间又称之为“定州塔”。开元寺塔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古代砖塔,也是全世界同时期同结构建筑物中最高的建筑物,有“中华第一塔”之称,也因此在1961年被评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元寺塔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塔基外围周长128米,高83.7米,十一层。塔身为砖木结构,八角形,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一改宋以前早期塔的四方形式,显得雄伟大方,秀丽丰满。
(不能进去只能在院外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一下这座第一批国保单位的名塔了)
这座塔神奇之处还在于“塔中有塔”,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6月发生大地震,当时塔的东北面自塔顶至塔座之间垮塌、剥落了一角,露出了塔中塔。之后一直就没有维修,直到103年后的1987年,国家文物部门投巨资对残塔进行了整体加固和维修,2001年年底基本竣工,2002年底向社会开放。
(网上扒了一张图,驴友们可以看看当年的“塔中塔”)
开元寺塔既具有的宗教功能,又具有军事上瞭望敌情的作用,因此又被称为料敌塔。从景点介绍的情况来看,原来游客可以登临塔顶,亲身感受“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开元寺塔主要看点是塔中的壁龛、壁画、泥塑、碑刻等,精致美丽。其壁画规模宏大,描绘人物众多,内容丰富,技艺精湛,为存世古代道教壁画之最佳作品。曾有诗赞叹“每上穹然绝顶处,几疑身到碧虚中”,可见此塔之美之独特。
(绕着塔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院子的入口)
(向南绕到院子的西墙)
(站在西墙边的一堆青砖上,可以看到院内的一些景象)
(走了三百多米绕到南墙在看到景区的入口)
(但入口外的铁栅栏门紧锁,墙上告示中显示正在建设“安全监测系统”,工期到2020年10月)
开元寺的北侧是一个广场,站在广场上可以看到开元寺外墙上“定县开元寺塔”六个楷体大字。但从这边进不去开元寺,沿着寺墙绕了三百多米,在南侧才找到了景点的进口,门前告示显示“内部维修不开放”,这次也只能遗憾地错过了这座与沧州铁狮子、正定隆兴寺菩萨像并称为“河北三宝”,以及与沧州狮子、正定隆兴寺菩萨、赵州桥并称的“华北四宝”了。
(开元寺塔北侧是一个广场,广场边上有一条红色的回廊)
午餐后漫步在开元寺塔北侧广场边环绕的长廊中,长廊中有几十块现代的石刻作品,雕刻着与定州相关的成语故事,像我们耳熟能详的负荆请罪、人面桃花、闻鸡起舞等。
(成语故事——负荆请罪)
(成语故事——络绎不绝)
(成语故事——护架挡熊)
(成语故事——披坚执锐)
(成语故事——感激涕零)
(成语故事——多难兴邦)
(马路北侧的仿古建筑,这是一间餐馆)
向北过马路走中心北街转进刀枪街,大约300多米就到了定州文庙。定州文庙保留了明代以前的建筑格局和孔庙常规建筑,是目前河北省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孔庙,历史上曾有“中山庙学甲天下”之誉。2013年5月定州文庙被评为第七批,也是到目前最新的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刀枪街街口的定州文庙,高德楼阁建筑是东院的魁星阁)
(定州文庙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州文庙的棂星门)
定州文庙是国家3A级景区,占地面积12600平方米,现存建筑分南北两部分,主要建筑在刀枪街北侧,南院的原来的泮池和照壁已经不存在了,只有四合院形状的节孝祠,我们推了一下门打不开,看来目前并不开放。
(棂星门内有关于定州和文庙的介绍)
定州文庙坐北朝南,北侧有东、中、西三个相邻的院落,主要建筑包括中院的棂星门、名宦祠、乡贤祠、戟门、大成殿、东西庑殿,东院有崇圣祠、魁星阁,这些建筑是对游客开放的。西院的明伦堂、大门、仪门现为冀中职业学院院内,并不对外开放。除了这些古代建筑,葱郁繁茂的东坡双槐,自天面降的落星石,使文庙成为环境典雅,集休闲、游览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购买10元门票进入定州文庙后,首先看到的是一左一右两颗古槐树,西侧的古槐似龙,东侧的古槐似凤,这就是传说苏东坡任职定州时,亲手种下的“东坡双槐”)
(西侧的龙槐)
(东侧的凤槐)
(西侧的房间是乡贤祠,里面介绍了定州本土的历史人物)
(乡贤祠前面展示着一块石头,名“落星石”,以现代科学来解释这就是一块陨石。这块陨石在清代地方志《定州录》中有明确的记载,当时当地百姓将其奉为神物)
(东侧的房间是“名官祠”,介绍在定州任职的贤能官员)
(名官祠里当然要有苏东坡老夫子了)
(墙上还有介绍苏东坡在此地为官的事迹)
(在名官祠北面角落处有一通石碑,碑额书“文庙坛祠树木碑记”)
(定州文庙的中院第一重院落)
(定州文庙第一重院落正北对着文庙棂星门的是文庙的“戟门”。按照古代礼制,庙社宫殿之门前插戟,不同级别插数量不一的戟以示品阶,所以此门称为“戟门”。大成殿、明伦堂、戟门、棂星门、泮池是各地孔庙的固定规制)
(进入戟门后就是文庙的主院落了,在戟门东侧首先能够看到两棵抱在一起的古树——槐抱椿)
(从“槐抱椿”东侧的小月亮门进去就是东院,东院的南侧是一座多层三重檐的建筑,这就是魁星阁,也有介绍说是“文昌阁”。走到这里不禁双手合十,心中默默为今年升学的女儿祈祷,祝其学业有成)
(魁星阁东侧墙上有七个佛龛,但佛像全无,只留下彩绘在墙上的背光和残损的莲座)
(东院两重院落之间有一座双拱垂花门,但年久失修,门顶的灰瓦摇摇欲坠,为了游客安全,管理部门拉上红绳禁止游客靠近)
(东院第二重院落的正殿是崇圣殿,现在这里好像已经成为了文物管理部门的办公场所)
(在东院第二重院落的角落里立着一尊石像,应该是现代人制作的孔子像)
(角落里还发现了一个断了头的赑屃残件,背上的碑已经没有了)
(重新回到中院内)
(中院的正北就是文庙的正殿——面阔五间的大成殿,文庙即是孔庙,是祭拜孔子的庙宇,孔老夫子被历代皇帝奉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所以祭殿就称为“大成殿”)
(大成殿的内部场景)
(大成殿正中供奉着孔老夫子的金身塑像)
(西侧龛中并排供奉着孟子和曾子)
(东侧龛中并排供奉着颜回和子思)
(在大成殿东西墙上各立三个龛,里面供奉着十二位儒家学派的先贤,其中大多数是孔子的弟子,但也有朱熹这样的后世儒家领袖)
(正院东西两侧有各有一间配殿,称为“东庑”和“西庑”,现在里面用图文介绍孔老夫子的生平事迹。定州文庙曾经也作为定州市博物馆使用,这些房间曾经是展示精美文物的场所)
大约下午15:25走出定州文庙,沿着崇文街向东步行大约400米就到达了定州贡院。
(崇文街两端街口的石牌楼)
(崇文街是一条仿古街道,两边店铺售卖一些小吃和文创产品)
(街道上还有一些反映清代民间生活的青铜雕像)
(走过仿古街道,再穿过一个红灯笼搭成的通道就到了定州贡院)
定州贡院为清代科举考场,是举行乡试和会试的地方,是我国北方目前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封建社会选拔秀才和贡生的考场。贡院的建筑气势雄伟壮观,显示了清代建筑风格与高超的设计技巧,行置其中,既可领略雄伟壮观的建筑群落,又可想象当年宏大的考试场面,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历史见证。定州贡院也因此于2001年6月被评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州贡院大门前是一个广场,时值大年初二,广场上有一些民俗表演)
(广场南侧是定州贡院中轴线最南端的是高2丈、长6丈气势雄伟的影壁,这也是当年揭榜之处)
(广场的东西有两个辕门)
(贡院大门口与游客拍照的“孙悟空”和“猪八戒 ”,这里的人比较朴实,与游客拍照好像并不收费)
(定州贡院的正面,挺朴素,三开间,单檐硬山顶。门前廊柱上有两幅对联,外侧廊柱上是当代书法家欧阳中石写的,内容是勉励考官的:为国为民遴萃拔秀,弘文弘德选贤举能。内侧大门两边是祝福考生的:文运通天笔卷风云开凤翼,魁星点斗才倾江海占鳌头)
(贡院大门的内侧也有一幅对联:才儁出门墙翥凤腾龙高天励志风云远,文章兆笔墨齐家治国至善亲民襟拘清)
定州贡院建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之后历经多次扩建、修缮,目前占地面积达到2.21公顷。贡院平面呈方形,建筑面积1547平方米。现保存有中轴线上文场部分的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5座主体建筑,展示了科举的历史、文物,复原考场实景,两棵枝干虬劲的古槐传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驻跸定州亲手所植。整个建筑布局有张有弛,富于变化,别具一格。
(进入贡院大门,首先看到两侧汉白玉围栏中的两棵古树,枝干虬劲,郁郁葱葱,在笑迎宾客,)
(这就是乾隆皇帝下江南,至此手栽的两棵槐树——乾隆双槐)
(贡院正中的主殿称为“魁阁号舍”,坐北朝南,面阔七间,进深九间,是考试的正式场所,可容纳上百人)
(魁阁号舍连在一起,但却是两个建筑。魁阁在号舍南面,半四角攒尖结构,殿脊叠涩四层出檐,翘起的翼角如鸟似翼,如翼似飞,结构严谨复杂。从正中攒尖顶向两侧依次降低,形成奇特外观,成为定州贡院的突出特点。魁阁中的二层阁楼,供奉着“魁星”的塑像)
(从魁阁的这个门走进去就是出三檐硬山卷棚顶形式的“号舍”了)
(号舍的内部很大,可想象当年宏大的考试场面,这是封建科举制度的历史见证)
(现在在号舍的大厅里摆放着展板,详细介绍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号舍大厅里还摆放着两块匾,一块是“状元”匾,一块是“进士”匾)
(魁阁号舍的北门,两侧的龙柱很气派)
(魁阁号舍北侧是大堂和二堂,这也是连在一起的建筑,是考官休息和判卷的地方)
(从这个角度能看出连在一起的大堂二堂有两个屋脊)
(现在的大堂里空空如也,只有这个一个桌案)
(再向后是一座三层楼,名为“揽胜楼”,是考官的住宿之地,楼廊上的对联很大气。登临其上,俯瞰贡院全景,更能体味出学子们金榜题名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喜悦心情)
(揽胜楼的东墙侧面,还留有当年的革命标语)
(揽胜楼西侧有一石碑,四面都刻有文字)
(定州贡院西北角和东北角各有一间三开间的房屋)
定州贡院为国家2A级景区,原来的门票价格为20元/人,但现在景区里面加了一个“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的声光电演示项目,就将门票强行提高到60元/人,我问售票人员有没有不看“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的门票,答复是只有一种门票。既然来了,无奈之下也只能这样吧,但一想到花了与故宫博物院一样的门票钱,却只看到这些,总有一种被“宰”的感觉。
(从揽胜楼向回走,这里是魁阁号舍的东墙,整个定州贡院的参观内容就算结束了。由这里向东进入到比邻的院落中有一个人工临时搭建的大棚,这里就是观看“流动的清明上河图”的地方)
(东侧的这个院落没有什么古迹,有一些售卖小吃的摊位,好友一些儿童娱乐的项目)
(孙悟空和猪八戒这时已经转战到了这里)
(院落东侧的空场上,人工搭起了一座长约四十米,宽约十米的大棚,在里面的墙上用声光电演示出动态的清明上河图的场景)
(展现出的清明上河图中的人物都是走动的,必须另花钱请讲解员详细讲解各幅画面的内容才能明白个中滋味)
(这里展示的清明上河图既有白天的场景,也凭作者的想象,展示出了夜晚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场景)
在定州贡院转了一小时,16:45离开。
(贡院前的停车位挺多的)
离开定州贡院,在附近又盘桓了半个小时,看了韩琦雕像、土地庙等景点。对了,这里还重修了定州署,但平时不开放,问了门口的保安,告知大年初六对游人开放。
(定州贡院这里正对着南面的定州博物馆)
(这一片的街道好像都叫做“崇文街”,这里还有个崇文街的砖木牌楼)
(牌楼西侧有一座戏台,这里的民众似乎喜欢这种套圈游戏,到处都有摆摊套圈的)
(西侧位于定州署前有一尊韩琦的立身塑像)
(韩琦立像后面的牌坊,铜雕的骆驼让人想起了丝绸之路)
(重建后的定州署还是很气派的)
(前面有城门楼)
(东西有辕门,而且这个辕门比定州贡院的辕门气派多了)
(定州署的仪门)
(定州署的仪门紧闭,进不去,但从门缝里望进去,还是能够感受到的气派)
(定州署旁边有一个小土地庙,我们到的时候,里面的管理人员整准备关门,看到我们,马上热情地邀请我们入内游览,还送给我们一本关于佛陀戒言的书)
(土地庙中供奉的土地爷和土地奶奶)
17:10,我们在黄昏时分告别了定州这座中山古城,开车前往古中山国立国后的第二个都城——灵寿古城。行驶了近一百公里后,18:40到达灵寿县尚客优快捷酒店,里程表数318.6公里。办理完毕入住手续后,出门找地方吃饭。酒店所在位置也算是县城中心了,周边有不少餐馆,但今天是大年初二,各个餐厅的厨师都放假回家过年,走了几百米,就没有找到一家营业的餐馆。
(没找到餐馆,到是欣赏了一下灵寿县的节日夜景)
最后回到酒店,本想回房间泡方便面,但酒店老板董女士热心地邀请我们一起吃火锅,帮助我们解决了晚餐的问题。而且我给她钱,她坚决不收,这顿饭吃得很温馨,很开心,在瑟瑟寒风中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给点赞!【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