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齐鲁大地,拜谒古圣先贤(临沂篇1)
王羲之故居
王羲之故居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洗砚池街20号,是一座古典园林式建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王羲之故居始建于晋代琅琊郡境内(今山东临沂市兰山区),是书圣王羲之出生并生活过的地方,内有洗砚池、普照寺、集柳碑、晒书台、王右军祠、左公祠、四宝台、五贤祠、琅琊书院等历史古迹。王羲之故居中的“普照夕阳”曾经作为古代“琅琊八景”之首名扬九州。1989年临沂市政府对其修缮,1990年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完成拓建。现作为中国十大文化节之一的书圣文化节永久承办地名扬海内外。
2021年9月15日上午10:30,离开泰安市,经过3小时的行车,来到了临沂市。入住临沂鲁班国际酒店后,来临沂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看看王羲之故居。
王羲之(公元303年—公元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大臣、书法家,丹阳尹王旷的儿子,太尉郗鉴的女婿,有“书圣”之称。
凭借门荫入仕,历任秘书郎、江州刺史、会稽太守,累迁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组织兰亭雅集。撰写的《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称病弃官,迁居于绍兴金庭。升平五年(公元361年)去世,安葬于瀑布山。
善于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在书法史上,与钟繇并称"钟王",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二王”。
【乾隆题五贤祠碑】据《熙朝新语》记载: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辛末南巡过鲁,时值正将明嘉靖年间修建的景贤祠移建于洗砚池旁,并更名为“五贤祠”,巡抚准泰奏请题字,以纪念临沂的五位名人,分别是:王祥、王览、诸葛亮、颜真卿、颜杲卿。释文:孝能竭力王祥览,忠以捐躯颜杲真,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题琅琊五贤祠乾隆御笔
【五贤祠】原名“景贤祠”,明嘉靖辛亥年(公元1551年)临沂知府何格所建,内祀诸葛亮、王祥、王览、颜杲卿、颜真卿五文古代名贤。民国十年重修,今据原貌重建。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位全国军政高官,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
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得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而《兰亭集序》也被称为“禊帖”。
【兰亭序】
【毛泽东书兰亭序】该碑为毛泽东书写的《兰亭序》,作品原件藏于中央档案馆。书法豪放刚劲,上下错落,节奏起伏,自然天成。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28行,324字。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书,宋代书法家米芾誉之为“天下行书第一”。真迹据传殉葬唐太宗之墓昭陵,现有摹本、临本传世,以“神龙本”最佳。《兰亭序》亦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崇高地位。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夏历的三月上巳日人们举行祓禊(fúxì)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意为除去灾祸不吉。这种传统历史非常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初年,据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昔周公卜城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流波’。”
“曲水流觞” 主要有两大作用,一是欢庆和娱乐,二是祈福免灾。
【普照禅寺】原为琅琊王氏故宅。晋永嘉年间王氏南迁,舍宅为佛寺。唐朝称“开元禅寺”,宋崇宁初改称“天宁万寿禅寺”,后称“普照禅寺”。金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和尚觉海重修该寺并集唐柳公权的正楷字刻成了集柳碑《沂州普照禅寺兴造记》。碑文中记述了普照寺为书圣王羲之的故宅和该寺的沿革。寺内的大雄宝殿为琅琊八景之首“普照夕阳”的自然景观。此殿西壁有窗,夕阳西下时阳光自窗射入殿内,照在金色的佛像上,金光四射蔚为壮观。
【洗砚池碑及晋王右军洗砚池碑】该碑相传为沂州钱达道所书,因刻制于王羲之故居,不敢留其姓名。原碑遗失,该碑根据民国照片复原
【鹅池碑】该碑相传为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共书,王羲之书“鹅”,王献之书“池”,又称父子碑。
在历史上,古代人有著名的“四爱”即“周敦颐爱莲,陶渊明爱菊,孟浩然爱梅,王羲之爱鹅”的说法。
【快雪时晴帖】
“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是梁武帝对王羲之书法的赞誉。
【集柳碑】金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普照禅寺主事觉海集唐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墨迹,刻制《沂州普照禅寺兴造记》,公计1261字,为中国知名的石刻。
书圣故居文化气息非常浓厚,每年举办书法节,各种笔墨纸砚,晋墨坊欣赏到琅琊古墨也称沂州古墨,还有书圣墨宝拓片,浓浓的墨香,饱了眼福。
王羲之博物馆
游览完王羲之故居,想去王羲之博物馆看看。于是在9月16日上午驱车前往,很不巧王羲之博物馆闭馆。问了问隔壁临沂市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回答说已关了好久了,也不知啥原因,或许是疫情吧。
王羲之博物馆位于临沂书法广场书圣阁一层,与临沂市美术馆比邻。主要展现“书圣”王羲之的传奇一生和书法艺术成就的造就历程。
我们只能围着王羲之博物馆转了一圈,拍了几张照片就离开了。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评钟繇则“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论献之则贬其“翰墨之病”,论其他书家如子云、王蒙、徐偃辈皆谓“誉过其实”。通过比较,唐太宗认为右军“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王羲之真迹早于不存于世,唐代的精摹本历来已被当作真迹看待。由于年代久远,且本帖享盛名久,和王羲之其它墨迹一样,对它的摹刻年代就有不同推断。有称为宋摹的,也有疑为米芾所摹的,而更多的则定为唐摹。它著录极多,并一再被刻入各种丛帖中,元以后的公私藏印及流传历历可考与可靠,其珍贵性不言而喻。
推荐阅读
品赏风景1.1万24
品赏风景1.1万22
品赏风景1.3万22
品赏风景1.2万22
品赏风景1.2万25
品赏风景6.8千22
气象台说有暴雨6.4千9
M43****97413.7千12
小羊爱旅行4.2千9
M30****43535.8千19
小羊爱旅行3.5千12
糖奇子4.2千9
糖奇子7.9千11
沂蒙山龟蒙景区2.1万19
颜如珏7.1千17
沂蒙山龟蒙景区6.8千16
小羊爱旅行5.8千12
M45****8606.3千13
小羊爱旅行7.2千11
沂蒙山龟蒙景区4.9千9
南风伴旅7.3千20
么么锐7.5千12
竹泉村红石寨景区3.8千19
竹泉村红石寨景区3.5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