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注
广东梅州大埔:偏远的小县城却是人间的世外田园
大埔

广东梅州大埔:偏远的小县城却是人间的世外田园

出发时间

12

行程天数

3

人均花费

2.0千

和谁出行

和朋友

大埔人文底蕴最深厚,有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5个中国传统村落,2个中国古村落,文保单位更是多达113处。大埔是全省景区最多、客家民居最多、小吃品种最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长寿资源最丰富、红色旅游景区多达80多处、被称为陶瓷之乡的一个县。

这个隐蔽在人间的世外田园,有太多的美食可吃,有太多的风景可看,有太多的人文可知。

入住:大埔县最好的酒店  瑞锦酒店

梅州市大埔县瑞锦酒店是按照国际四星级标准精心打造的集客房、餐饮、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综合性高档商务酒店。位于县城内环西路龙山二街,西眺双髻,南屏五虎,东望伞岭,北挹梅潭。酒店以典雅时尚的设计风格,精心打造了近200间宽敞舒适的各类型豪华商务客房,高中优雅的用餐场所,富丽堂皇充满神秘色彩的俱乐部。布局完美,可同时容纳500人的多功能宴会厅及豪华商务会议室以及一流的健身、商务配套设施和大型室外游泳池...

房价约:300+

吃饭:美食推荐大埔小吃文化城,大埔县三河镇三农富贵庄园

【位置】在大埔县城“西湖公园”对面,免费停车位多,距离泰安楼非常近。

【环境】一楼的一些小吃可以购买带走,有包间有大厅,环境不错。

大埔县三河镇富贵庄园以水上船家的造型打造。这里的美食特别特别好吃。一定不能错过。

我们所到的大埔小吃文化城老板娘曾以30秒炒出一盘七星猪大肠而闻名,猪大肠并不只是卤的好吃,老板娘炒出来的猪大肠又爽又脆,富有嚼劲,咬在嘴里咯吱咯吱响,吃一次就再也忘不了。

实际上,大埔的小吃达到200多种,如:艾粄、薄饼、鸡血粄、笋粄、忆子粄、珍珠粄、鸭松羹、糊糖粄、酢叶粄、酵粄、算盘子、仙人粄等都是农村人常吃的食物。大埔小吃以其品种繁多,口味纯正、做工精良、绿色健康而被评为中国小吃名县,有10种中华名小吃,15种广东省名小吃。我第一顿便吃到了诸如苦笋、黄酒焖鸡等。

这也是我第一次吃苦笋,第一次吃大埔的黄酒焖鸡,苦笋虽然吃的时候第一口有些苦,但它回甘的时候,会有一种特别的感觉。黄酒焖鸡被大埔人戏称为“月子鸡”,一般女人生完孩子后,家里都会给做上黄酒焖鸡,比较滋补养身。

又比如大埔的各种粄,以大米或木薯粉做成粉皮,再包以各种类型的馅料,制成各种名称的小吃。潮汕人称为“粿”,客家人则称之为“粄”。粉皮弹滑并富有嚼劲,吃的时候蘸上一些特制的粉料,别提有多好吃了。

当然,大埔也以长寿闻名,别的地方以70岁以上为长寿,大埔县以百岁以上为长寿,县内100岁以上长寿老人都有10多位,全县人平均寿命达到80周岁。遇到重大节日或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做上一桌长寿宴。

大埔长寿宴的食材均取自于大埔的天然食物,蒸、煮、炒、焗、烩、炖,虽然做法不同,风格各异,但每道菜都是大自然给于大埔人的馈赠。为了发扬客家小吃文化,大埔瑞锦酒店同时又是广东名厨培训基地,为大埔和全国各地输出了各种有特色的客家名厨。

比如长寿宴,寿桃是一定要做的,面皮松软,味道香甜,有一个好的寓意和兆头。

大埔的药膳汤也很知名,汤底浓郁,据说汤色越深,用的滋补料越丰富。大埔人每顿必喝汤,药膳汤与他们的长寿不无关系。

大埔的鸡也名扬天下,把个五指毛桃鸡做得出神入化,鸡肉丝丝入味,很多人来了吃不够走时还打包一只走。

大埔腌面绝对不可错过,不仅味道绝,而且经济实惠,有时候人们为赶时间,来上一碗腌面就好。

大埔的鱼,尤其是鳗鱼被大埔人称为长寿鱼,味道特别入味爽口。简单一条鱼,可以被大埔人做成好几味。

大埔小吃文化城为把大埔小吃文化发扬光大,每年也都会举办美食旅游文化节,不仅能吃到大埔的知名小吃,也能看到大埔的文化表演。

例如大埔的汉乐、汉剧,还有花龙,都是在大埔旅游时不可错过的表演。

只有吃过,看过大埔的这些小吃、表演,才能对大埔有更深的了解,这个广东与福建交界的偏僻小县,是最不容错过的一生体验,大埔作为美食之乡,也并非徒有虚名。

展区内设有千年古邑、人文秀区、红色土地、民居大观、客风奇葩、粤东瓷都、华侨之乡、绿色希望等8个展厅

为什么小小的一个镇上却出了这么多的“国家栋梁”呢?其实梅州大埔县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它是第八个世界长寿乡,而且还是广东省内古村落最多、最为集中的一个县城,甚至有的古村落历史达到千年以上。县内传统小吃、传统习俗源远流长,民风淳朴,灵山秀水,历史古迹繁多,自古曲水清流哺育才子佳人,百侯镇自然也是佼佼者之一了。

百侯古镇现存的明清古建筑特别多,大约有126座,几乎家家户户都还有后人居住。保存完好的建筑中,最有名的当属敬修衍庆,又名肇庆堂。肇庆堂从建成到现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是屋主远赴南洋经商赚钱后回来所建,据说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杨敬修。

经常有游客看到“肇庆堂”三个字都会在心底产生一个疑问,这栋房屋叫做肇庆堂,是不是与广东肇庆有关?其实非也。屋主父亲杨敬修,号肇堂,肇庆堂中间一个“庆”字代表都来庆祝的意思,因“肇”字也有开始之意,因此肇庆堂即含了父亲杨敬修的名号,也有开始庆祝的寓意,可谓一语双关。

因大埔曾归属潮州管辖,因此房屋的建筑风格更偏向潮州化,尤其表现在房屋的四雕一画上。无论是泥雕、瓷雕、木雕、石雕亦或是粱画,个个做工精美细致,蕴味十足。

肇庆堂屋梁上的画多取自于三国演义里的小故事,比较难得的是用螃蟹木雕作为承重作用非常少见,为什么屋粱会用螃蟹木雕呢?他家本是商户,但厅堂的门槛设置得特别高,这在当时是有些超越规矩的,为了避免被人垢病,因此在房粱上雕上螃蟹,有甲第高升之意,与门槛呼应,巧妙的把高门槛的含义给转移了。除了螃蟹,肇庆堂屋粱上的木雕还有龙虾、乌贼、鱿鱼,每一只都雕刻精美,无与伦比。据说当时造房子花了8万5千块大洋,花费的钱是作为世界屋脊之称的广州陈家祠的3分之1。

肇庆堂屋顶上造型优美的瓷雕非常引人注目,几乎一抬头就能见到,保存如新,外面如同被镀上了一层马赛克,据说是屋主亲自上山制窑烧制而成,然后再一小块一小块拼贴而成。其用心程度可谓把细节做到了极致。

由于屋主曾下过南洋经商,他把自己的生平经历也体现在了房屋的建筑上,在肇庆堂的旁边建有一座西洋楼,屋顶有一只展翅的飞鹰,门楼有一口西洋大钟,这口大钟自房屋建成之后便从来没有走过,指针一直指向4和6的数字。这口钟虽然从未走过,却被屋主当成了宝贝,4和6主要取自潮汕地方的寓意------事事如意和六六大顺,被作为整栋房屋的风水宝地。

这幢西洋楼最出奇的地方还不止这口大钟,还包括它的下水管设计,假如不被提醒的话,还真误以为会是房屋整体的一部分。

客家人注重风水,在二院里还设有一口水井,俗话说“山主人丁水主财”,水代表财富之意,之所以放在二院而非外院,也有财不露眼的意义。

百侯镇以前被称为白侯,后来才被本地进士杨之徐改名为百侯,大多数人都认为百代表此地多侯,其实它还有另外一种含义。百侯镇全镇有3.1万人口,百岁老人便有11位,因此,“百”也蕴含了长寿镇之意。

百侯镇的太史第是屋主中举时所建,太史是文职,并无实质权利,明清两朝时主要负责修史。在这座宅子里流传着“一腹三翰林”的故事:妈妈所生的三个儿子都被钦点为翰林,一时流传为地方佳话。

虽然百侯镇的明清建筑大多建得很分散,可是每一幢老房子都各具特色。居住在此地的基本都是客家人,他们从光州(今河南省潢川县)开始一路迁徙,途经鄱阳(今江西)、石城、石壁到达义招(大埔),最终选择在百侯安家,一住就是千年。太史第建于清朝乾隆年间,占地面积约2000多平方米,现在主要被用作农耕文化展示。

客家美食繁多,一般最具代表特色的是各种粄类,像发粄、笋粄,还有忆子粄、算盘子,家里添男丁时还会吃人丁粄。太史第天井的地板用鹅卵石镶嵌成人字形与铜钱形,这也是屋主对自己家族的美好想法:多财多子。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也让百侯镇频出名人。太史第正堂悬挂有一幅对联:同榜题名十秀七魁三进士,合门著节一廉二孝两忠臣。这幅对联基本可以总结太史第家族的光辉历史,上联提到有一年同年出了10个秀才,后来在堂兄弟之间还产生过同堂七魁,1745年一张榜中还同中三个进士。下联的两忠臣指屋主杨缵绪与父亲,屋主的父亲便是那位提议将白侯改为百侯的杨之徐。

杨之徐告老还乡后,朝廷拨款给他建了座房屋,这座房屋目前能看到的就是被作为书房的企南轩。

百侯古镇的人历来像杨之徐一样多以文人居多,像代表性建筑青箱世业,建于清光绪初年,屋主世代以读书、教书为主。

远处青山绿林,近处已收割的稻田被黄昏的金色浸染,燕子攸忽,柚子林里瓜果累累,人人安居乐业,那些诸如乾隆末年修建的渊雅公祠、清光绪33年兴建的通议第、民国初年所建的景足东南......在一片时光静好中,每天都在无声的诉说着它们曾有的荣光。

其实,除了百侯古镇的特色明清建筑,假如在镇里的老街走一走,建于民国期间的骑楼大街一样让人产生时光转移的错觉。

与城里的车水马龙不同,这里的时光格外静好。

门票:30元

在中国历史上,因下南洋讨生活而成为首富的人,世界上只有一个,那就是张弼士。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建有一座他的故居。

其实,张弼士故居在世界各地都有,面积最大的是马来西亚的蓝屋,在中国面积最大、建立最早的要数大埔县的张弼士故居------光禄第了。

在光禄第也有五间蓝屋,不过那是佣人的住所。整个光禄第面积约4000多平方米,在张弼士马来西亚蓝屋建成的2年后,大埔的光禄第开始兴建。在故乡建一座祖屋,对张弼士可谓用意明显,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因此,在建造的用度和施工上绝不马虎。故居有多豪华气派,光看看他家门上的木雕就能知道,每只木雕都被渡上了金粉。虽然这些门距离现在年代久远,期间也曾被人刮过,但现在依然能看出没有刮掉的金粉闪亮的金光,并能因此而想象出它曾经辉煌和富丽堂皇的模样。

张弼士小时候家里特别穷,父亲是个教书先生,清末时期,客家人常结伴下南洋讨生活,16岁的张弼士也跟着去了印尼。其实,大埔县的人早在7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出海谋生了,在明朝1632年至清朝1648年的16年间,大埔人因兵祸、天灾人口税减,他们纷纷逃到南洋去做苦工。张弼士做的第一份工作是米工,但让他人生发生转变的却是一位纸行老板。

纸行老板很喜欢张弼士的人品,不仅把女儿嫁给了他,死后,还让张弼士继承了他的家产,这也成为最终让张弼士走向成功的第一桶启动资金。张弼士利用这笔钱并充分发挥了他的经商才能,在此后30多年的经商资本积累中让他最终成为南洋首富。

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名气也随之而来。张弼士因为太有钱而出名了,不仅在南洋有名气,在当时的大清朝也很有名气。在他最有钱的时候,他的资产已经达到了8000多万两白银,比整个清朝朝廷的收入都要高。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接见了他,据说还找他借了白银30万两,并给他任命了官职,成为当时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

也许你看到此处,依然不知道张弼士这个人,但是张裕解百纳干红葡萄酒的广告,相信每个人都看过,张裕酒的品牌便是张弼士创立的。张弼士小时候太穷了,穷苦的时光给他留下了很难忘却的烙印,因此,他立志要成为一个富裕的人,同时也带动那些穷人们一起富起来,在他做商会会长或商部商务大臣或外交官或其他官职的时候,给中国,包括国外都做了很多的善事、好事、益事、大事。他给自己的酒品牌起名为“张裕”,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张望。虽然我国酿葡萄酒早在古代便已经开始,但是把葡萄酒工业化生产,张弼士是第一人。

张弼士在山东烟台创办酿酒公司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诸多的产业,他还是中国第一辆拖拉机的创造者、第一批工业化国产机器制砖厂、玻璃制造厂、机器织布厂的创始人,此时,他又成为了中国葡萄酒酿酒第一人。为了把中国的葡萄酒酿好,他不惜花重金从国外引进优质葡萄树、聘请国外优质酿酒师,最终,让中国的葡萄酒名扬天下。

其实,在1914年刚刚酿造出葡萄酒和白兰地的时候,如何让人家知道他的酒并且来购买他的酒,广告宣传推广这一块,他也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他的推广方式到目前仍然被诸多商家效仿。

他宣传推广的第一种方式是:免费送酒。

酒香最怕巷子深,让人家花钱购买就要先让人家知道酒好喝并且值得购买,因此,他使出的第一招是免费送酒给客人喝,并且配备一只打着“张裕”品牌的酒杯。这种推广方式为张裕品牌积累了原始的第一批客户。

他宣传推广的第二种方式是:打广告、做分销。1914年的《申报》和1918年的《小说月报》上都有张裕的广告,广告走的是美女和酒的路线,他们不仅在纸媒上做广告,还将公司设立了总部和分销处。这种宣传推广方式是不是很眼熟?

第三种推广方式是一个悬案,那就是出赏金征对联。以“五月黄梅天”为下联,当时胜出的上联是“三星白兰地”。说它是个悬案,是因为关于这幅对联民间流传着三种说法,一说是张裕酒的炒作方式,因为1916年,《申报》登出的张裕第二期广告提到:白兰地已运到,并加三星为证。二说是郭沫若为重庆一酒家出的对联,三说是汪精卫的宴上妙对。这幅对联事件到底有多火爆? 它甚至还用在了郑少秋和邓萃雯主演的《御用闲人》里。

在大埔的张弼士故居有一条河道,这条河道上建有三个码头,据说就是专为运酒而打造。至今,在这条河岸依然设有张裕酒的免费品尝之处,只要来到张弼士故居,都能免费品尝到这个百年品牌所打造出来的酒。

张弼士去世后,在遗体运回故乡大埔时,途经新加坡、荷兰、英国等地时均以下半旗默哀。他带走了一段传奇,却也留下了一段传奇故事,永久回响在生他养他的中华大地上。

这里是茶阳镇,这条河叫汀江,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的永定土楼仅相隔40公里。镇上的房子依茶山而建,处于茶山之南,因此取名茶阳。旧时,福建的商人常渡船而来与广东商人进行贸易。1961年前,它还是大埔的县治,就是因为这条河道里的水常喜怒无常,1961年后,设县为大埔,这里便慢慢萧条了下来。

我们是因为一张图片找来这里的。图片里的房子古朴苍桑,连成一片,挨挨挤挤的很是好看。有人曾说过,那种带瓦的屋檐给人一种人生即视的丰富感,心情不好时落雨,心情好时落叶,当然,还有阳光挥洒在瓦上时产生的光辉,以及云朵在屋顶飘移的光影。那种美,是在城市里无法感知也无法体会到的。

河道上修建了好几座桥,虽然这里早已不再有水灾,但是,过去的繁华是再也找不回来了。也恰恰是因为这样,那些保存下来的老建筑更加发挥出它们迷人的魅力来,从前来的是商人,现在来的是游客。

我们用手机调出照片一路问人,询问照片是从哪个角度拍摄的,可是没有人说得清。

这天的阳光有点强,阳光打在手机上有些晃眼。只有一位老人,把我们拉到树的阴影下,好好的看了一会儿照片,然后摆出一副恍然大悟和胸有成竹的样子,跟我们指了指方向,说:“第二道桥,转右。”

从第二道桥转右便进入一条民国时期的骑楼街,房子已经显得很旧了,有些新加了些水泥柱子进行加固,那些原来的柱子早已斑驳,缠绕的电线也分不清到底是哪家哪户的。一楼的商铺稀稀落落有一家没一家的开着,骑楼街很宁静,时光在墙壁上凝固,却又在楼上的住户家被稀释,然后被吹进风里吹到很远的地方不见了。 偶尔有一两片树叶在空中打着旋儿舍不得落下,孩子偶尔出现在某一家商铺前一个人蹲着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小农车不慌不忙的停靠在楼前等待主人……

骑楼街似乎很长,又似乎很短。但是我们没有时间去辨别它的长短。我们只想找到图片上的那片建筑。

凭着感觉拐了个弯儿,一栋更豪华的建筑出现在眼前,它叫旋庐,建于1930年。据说“旋庐”二字是中山大学第一任校长所题,屋主是一位马来西亚华侨。

旋庐一共有四层,高大气派的西式建筑看不出有没有住人。我们心里惦记着那张照片,便绕过一棵大树往上走了。

树下坐着几个人闲聊,有老有少,好像瞄了我们几眼,又好像没有。已经有人在催着我们离开赶往下一处地方了,而我们所找的地方还没有找到。

越往上,便越看得真切。背依着茶山的那挨挤的紧密密的楼,那白墙、青砖、黑瓦,还有那斜垂的屋檐……整整齐齐的呈现在我们的面前。虽然没有找到和图片一模一样的楼,但就是这种感觉。那被被遗望在时光里的古老的模样,慢慢在眼前绽放,让这个冬天竟有了些春天的模样。

假如时间允许的话,我会从这头走向那头,那种穿梭在时光里的感觉让人有经受洗礼般的很舒服,很干净。

田地在那片老建筑的脚底下漫延,地里种着菜,也长着草啊花啊,有人在地里忙活着,似乎并没有注意到我们,又或者是早已见怪不怪了。

离开茶阳镇之前,我们又去了趟父子进士牌坊,它就在大埔中学的门口,不巧的是它正在进行维修,我们无缘看清它的原貌。

父子进士牌坊建于1610年,是为纪念父亲饶相和儿子饶舆龄同中进士所建。它的旁边同样有一幢老建筑,据说是民国时期的老学校。

当我们离开茶阳古镇的时候,心里真不舍得。

从茶阳古镇返回大埔县城的路上,看到一片青砖乌瓦的房子,那一瞬间便一下子被它吸引住了。

怎么形容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呢?它让人有一种立马想返璞归真的念头。假如现在是春天,它就是那一丛想釆的花,假如现在是夏天,它就是那一条想跳的河,假如现在是秋天,它就是让人想捧的落叶,假如现在是冬天,它就是让心想化的雪。总之,我们停了下来,只为一睹它的真容。

等走近了,才知道这里是西河镇北塘村,也是一个榜上有名的传统村落。村子从宋末元初就有了,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村里的老房子保留下来的大概有20多座,有的还住着人,有的空着。

有妇人挑着担在给田间浇人工肥料,村里闲闲散散的人不多,像我们这样的游客也没几个,我们便在村里随意的闲逛。

村子好像有一种神奇的魔法,它能让人不自觉得放松下来。也许是向往这种农村生活已经很久了,所以,会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

尤其是即将天黑的那阵子,天色逐渐暗下来,村子里却飘起了烟雾,这是因为家家户户要开始烧柴做饭了,那种烟弥漫在村子周围,给村子增添了一股人间烟火气和飘渺的仙境之气。

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三河镇住着一位叫廖果的老人,老人已经100岁了,她一生养育了10个子女,整个大家族里有130多口人,属于五世同堂。每到春节,130多号人都会回家来给她拜年,热热闹闹的简直比一个村里的人都要多。

我们见到廖果奶奶的时候,她正在厨房里洗碗,背不驼,腰不弯,并且手脚利落,虽然耳朵有点背,但完全不像一位已经100岁的老人。据说,她的身体年龄只有70岁。

廖奶奶嫁过来已经70年了,在出嫁前,她的丈夫已经结过一次婚,并且养育着三位子女,而廖奶奶当时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在丈夫的前妻去世后,廖奶奶嫁了过来,虽然自己的丈夫有三个孩子,可是奶奶依然视这三个孩子为己出,从不曾有过半分亏待。其中一个孩子还是捡来的。

奶奶生活了一辈子的三河镇是一个历史名镇,至今,她所在的村子里还保留着一段明朝时期的古城墙,村子里民国时期的老建筑也有不少,三江汇流的三河坝就在她家附近。著名的三河坝战役让三河镇这个地方名闻天下,因为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南昌起义。奶奶居住的地方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

廖奶奶自己生育了7个子女,无论是她亲生的子女亦或是丈夫与前妻遗留下来的子女,廖奶奶都把他们当成是自己亲生的,一视同仁,不分高低。也许正因为奶奶从来都是一碗水端平,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非常要好,彼此间即团结又友爱。虽然廖奶奶身体很好,100岁了依然能够生活自理,有时候还给子女做饭,在她家的楼上供着一尊佛像,奶奶每天都会自己从斜梯上去供奉,从不要人帮扶。但家里的儿女们还是担心老母亲的身体,在照顾和赡养老人的问题上,奶奶的几个子女只要谁有空了谁就会回来陪着奶奶住上一阵子,从来不会因为不想赡养或者借口没时间不回来。

廖奶奶虽然年龄大了,但身体非常棒,腿脚也特别利索,90岁时还被女儿带着去登了长城。她家里有一本相册,相册里装着她到处旅游的照片。儿子们说准备带她去欧洲旅游一次,奶奶听了可开心了。

每当有人问廖奶奶多大年龄的时候,她都开玩笑说自己80岁了,因为她觉得80岁还年轻,说100岁会被人感觉很老。

问到奶奶为什么可以长寿,为什么100岁了还能如此活力四射,她总结了5点。

奶奶在农村住了一辈子,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年轻时农活没少干,孩子没少生,即使嫁的老公是个二婚,还拖着三个别人生的孩子,可奶奶从来不计较这些。只要跟奶奶说话,奶奶都在笑,性格开朗,不计得失,是奶奶长寿的第一法宝。

奶奶一生助人为乐,并与人为善,邻居家只要有人需要帮忙,奶奶能拉扯一把是一把,能帮上一个是一个,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得到快乐。乐于助人是奶奶长寿的第二个法宝。

在廖奶奶的家族里,也有几位长寿的老人,包括儿子的岳父,也有90多岁了。廖奶奶把这个归入基因,可能她的家族里自带长寿基因。

长寿的第四个法宝则是子女团结、孝顺。要是一个家庭不和睦,子女们之前的关系四崩五裂,这个家庭就别想好过。廖奶奶的儿孙们彼此之间关系都特别好,尤其是在赡养老人的事情上,儿女们根本不用商量,都是自觉回家来陪伴老母亲。

客家人爱喝酒,尤其钟爱客家娘酒,喝娘酒的时候,要先温酒,不仅暖身而且暖胃,手脚冰凉的女人喝点娘酒还能活血,每天临睡前喝点娘酒是廖奶奶保持了好几十年的习惯。这也是她为自己长寿总结的第五个法宝。

我们离开廖奶奶家的时候,为她的五个法宝深深折服,90岁登长城,100岁打算游欧洲,廖奶奶已经活成了榜样。看来,想要健康长寿,不仅要少生闷气、多做善事,还要多生孩子多喝酒啊!

文中提到广西梧州将会对建设最早的中山纪念堂进行一次维修。三河坝的村民一看到“建设最早”四个字就不淡定了。“建设最早?三河不称第一,没人敢称第一!”并且,他们拿出了一个证据。

在三河中山纪念堂所在的中山公园有一块石碑,这块碑已经存在很多年了,在破四旧时期碑上被人涂抹上白灰,碑也被深埋在了地下,但是有些老人还记得有过这么一件事,有过这样一块碑。看到文章后,村民重新把碑从地底下找了出来,并还原了碑上的字迹。用石证来证明了三河的中山纪念堂才是中国建造最早的中山纪念堂,建造年代比广州中山纪念堂早两年,比梧州中山纪念堂早一年。

其实,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人们都误认为梧州中山纪念堂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中山纪念堂,甚至在1981年出版的《中国名胜词典》里也仅收录了梧州中山纪念堂,对于三河的名胜只收录了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三河镇的村民听到梧州称第一,坐不住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并非为了争短长,而是为了让历史复原真相。

三河中山公园入口的牌坊其实并非三河中山纪念堂所有,它早已经存在300多年了,先有牌坊后才有中山纪念堂,就连中山纪念堂也是建立在明朝一位兵部尚书的墓道上。这位兵部尚书不是别人,而是被称为岭南第一名臣的翁万达。

翁万达死后为什么会葬在这里呢?这跟三河的地理位置有关。在中山公园附近有一个被称为三河坝的地方,是梅江、汀江、梅潭河三江汇流之地,梅潭河和梅江在此地汇流为韩江河,兵部尚书翁万达是潮汕人,每次都从韩江河乘船回潮汕。有一次乘船经过这里,看到此地有山有水不仅风景秀丽,而且风水极佳,便产生了一个念头:死后一定要安葬在此处。

翁万达死后,后人果然根据他的意愿将他安葬在三河,至今,凤翔山之阳依然保留着他的墓穴。至于为什么孙先生去世后人们在这位明朝兵部尚书的墓道位置建了一座中山纪念堂,主要也是看中了此地的风水,与翁尚书的墓道刚好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若干年后,在中山公园附近三江汇流的对岸建立了一座火电厂,当地为了减少对空气的污染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让它最终成为极为环保的一座火电厂。这座火电厂刚好有两个大烟囱一个小烟囱,当烟囱冒出白烟的时候,人们便说,那是为故人点了三柱清香。

中山纪念堂虽然面积小,但它的建筑一直保存的很完整。在它存在的历史中,也曾被作为学校使用过一段时间,一楼作为教室,二楼作为老师的办公室。虽然也曾经历过一些风雨飘摇,外观看起来有些复古,但它依然是三河的一段记忆,一个地标。

简单的来说,这场战役主要是为了掩护红军撤退,留下来的人所打的最后一场战役,此次战斗只有一个人活了下来。

可以说,没有三河坝战役也就不有南昌起义。在历史上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纪念馆的广场立着几排铜像,分为牺牲了的以及活下来的。从这里也是俯瞰三河镇的最佳地理位置。

看,风景不错吧!战争年代,这都是烈士们换回来的盛世和平!

我特别喜欢大埔,尤其是大埔的传统小吃以及传统的古村落,假如世上有田园,这里就是世外桃源。值得每一个人前去打卡。

2019-11-29发布 阅读量4.0万
38
12
13

推荐阅读

全部
亲子
和父母
和朋友
一个人
夫妻
情侣
那些让人记忆深刻的夏日时光——梅州雁山湖

M44****35014.3千12

广州周边自驾游 | 享受生态田园小城的家人相聚时光
新的一年,拿着这份自驾行程来做计划吧,周末时间和家人一起出行,在距离广州不远的周边旅行地散散心,看看

晨侑慢伴拍7.5千12

开着我们心爱的大威,驰聘在粤湘赣的大地上 - 韶关、郴州、井冈山、赣州、梅州、河源自驾游
最近,我们开着心爱的大威,在粤湘赣的大地上画了一个小圈儿。一路幸有青山绿水相伴,蓝天

喜欢闲游的小资女人9.9千24

慢游梅州,住进江南水乡
不知不觉已经立冬,南北方也开始了明显的季节差!

紫荆__2.8万19

兴宁观江南园林,享温泉水滑,看云淡风轻
对我来说,泡温泉是我一直以来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温泉水能促进血液循环,能消除疲劳,更

乐游生活志4.8千11

梅州玖崇湖凤悦·凤颐温泉酒店——客家院落与天然温泉融为一体,人文雅士的诗意居所
玖崇湖温泉特色小镇是 广东梅州 市致力主打的一个度假旅游村,距离酒店的不远处还有不少

唐七七Aria2.7万13

客家胜地梅州,玖崇湖凤悦·凤颐温泉酒店的“小江南”
前言:总有一些地方,会让你觉得,人间值得。选择一个地方,忠于自己,让旅行给我带来心灵

肖希泽7.4千11

自驾游龙岩连城
一群认识了十几年的朋友经常说让我设计个线路一起去玩,由于还有疫情的风险,

想歌9.6千16

#周边游#在梅州体验乡村之美
去年的暑假,很开心能跟着小伙伴回到他的家乡,梅州。没想过梅州这么美,就在小伙伴的家门

situ野猪8.2千0

客家文化寻踪(闽粤赣游记)
读大学时就听广东同学谈起潮汕如何如何,客家如何如何。潮汕很好理解,就是潮州汕头哪一带

milemilefall5.3千12

客家风情自驾八天游
临近新春佳节,人们都忙于年底的琐事或忙于准备年货,这个时候各旅游景点基本

晓鸣祥铃2.1万27

世界客都 | 魅力梅州
世界客都 | 魅力梅州

雅峻旅拍6.2千12

客家民居不都土得掉渣 洋盘起来就是金枝玉叶 如肇庆堂 建造者脑回路清奇
文图/勒克儿

勒克儿9.0千11

春节广东自驾线路:品算盘子,吃老鼠粄,看鲤鱼灯舞,逛客家围屋
自驾走完了广东的海岸线,便开始深入内陆,一路上找景色寻美食。最后才发现在广东最爱的美

行者老湖6.3千11

客家人不唱最炫门神风 而是一张红纸撕成5片贴门上 风俗脑洞大开
文图/勒克儿

勒克儿6.2千11

走读李光耀祖居 新加坡总理父子俩为啥不回乡祭祖?原来症结在这儿
如果说大埔高陂镇党溪村“壁合楼”是客家地方人文风貌及风俗的代表,那“光宗耀祖”四个字,则在党溪村一座

勒克儿5.7千12

戴安澜将军的同班同学 黄埔三期优秀毕业生 三河坝战死才24岁 他是谁?
自驾广东梅州大埔,首选之地便是该县三河镇。

勒克儿7.6千11

大埔北塘邂逅一百岁老人 听她讲红军小学讲张弼士 我承认 被震惊了!
文图/勒克儿

勒克儿8.7千11

粤东自驾十日游
朋友相约,一起自驾去粤东游玩。12.8早7:00乘专车前往机场,乘航班从西安飞往广州

木易真人3.2万27

过两天世外桃源生活,深山幽处品茶香,享受夕阳美如画
清晨,拉开窗帘就能看到远处山谷渐渐升起晨雾,金色的阳光洒在山谷里,一副天然的画卷就这

墨墨黎爱旅行7.6千11

梅州雁南飞|青山茶园,绵密温情相彰宜
客家人,四海作客,四海为家。这三个字,念起来很有动感,听起来也非常浪漫,从中却又充满了酸甜苦辣。客家

妖妖旅记2.4万12

梅州看北雁南飞,看茶田千亩,来这里过一个暖冬吧~
写在前面梅州 ,曾走出过叶帅这样的伟人,汇聚和留存了丰富的客家文化,但这个位于粤闽赣

乐游生活志1.2万11

慢城梅州的周末慢生活
听说梅州终于通高铁了,一直很喜欢这座有着世界客都之称的城市,它有深厚的客家文化,也有

笑飞雪1.8万12

青山隐隐茶田绵绵,难忘的雁南飞之行
说到梅州,是会想到热情好客的客家人 ?色香味俱全的客家菜?清甜可口的柚子?层层叠叠的茶田?还是那

莫晚悠悠7.4千11

茶田叠翠客家围龙,梅州最美丽的世外桃源
小时候曾听我的祖母说起她祖籍是客家人,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跟着父母漂洋过海到马来西亚定居生活。十几年过去

星球漫游6.0万12

3天2夜自驾游大埔,探秘长寿秘诀
序言了解认识 大埔 ,还是无意中在电视看到的《美丽 中国 乡村行》之 长寿 之乡 大

鱼不惊人7.9千11

客都梅州,人文大埔,美景与美食的自然享受
客都梅州 人文大埔广东梅州,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是全世界客

行走de世界7.3千12

大埔|长寿之乡,小吃之城,3天深度游大埔!
世界第八个长寿之乡,广东省大埔县,在三河镇上探访了一位百岁老寿星,腰干笔直,还下田种菜,在家做饭,看

猪唛9.0千0

人文大埔,客家的香格里拉丨走近大埔的古镇田园,感受诗意生活
前言对于梅州大埔的印象,始于大埔娘酒。第一次喝到的时候,就被这种呈红褐色、气味芬芳、

食色公子1.5万0

广东梅州大埔:偏远的小县城却是人间的世外田园
大埔人文底蕴最深厚,有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5个中国传统村落,2个中国古村落,文保单位更是多达113处。大

开心菜菜4.0万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