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这帖子我写不好。
以色列,太过于复杂和纵横交错,以至于让你觉得有点畏惧。
所以之前常常想,现在去以色列和西藏这种地方是不是会太年轻了点。
可向往已久。
2004年,在新华社做图编的朋友说他要去以色列做战地记者2年。他说:我等待已久,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对于新闻人来说,再危险也这是梦想吧。
后来,我和张老师看到背心老师以色列的照片,我默默的想,要是真的到这样的地方去看一看,会是什么心情呢?
那时候还未走出国门,也从未知道世界其实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今年的七月,本来也想着要去法国看薰衣草,阿维尼翁戏剧节,阿尔勒摄影节和metallica的演唱会。
但是中东的吸引力致命。
相比起那些莺莺燕燕的浪漫而言,它直击我心。
旅程就这样开始了。
先贴几张合影吧。因为感谢喳喳一直忙活,帮我们拍了这么多好看的合影。我认为她已经具备开影楼的资格了。哈哈
橄榄山的黄昏。张老师写在微博上的原话是:在你身后,总有迷人的风景和我注视的目光。
我们始终牵手旅行。瓦迪拉姆沙漠,约旦。
好了,旅行开始吧。
行程:
D1 Sep 8th Thu
Jerusalem.
D2 Sep 9th Fri
Jerusalem-Bethlehem-dead sea
D3 Sep 10th Sat
Jerusalem
D4 Sep 11th Sun
Jerusalem
D5 Sep 12th Mon
Jerusalem - Wadi Rum
D6 Sep 13th Tue
Wadi Rum--Petra
D7 Sep 14th Wed
Petra
D8 Sep 15th Thu
Petra-AQABA
D9 Sep 16th Fri
AQABA -特拉维夫
D10 Sep 17th Sat
特拉维夫
D11 Sep 18th Sun
特拉维夫-上海
签证
以色列驻上海总领事馆
地址: 上海市娄山关路55号新虹桥大厦7楼
邮编:200336
电话: 86-21-61264500
传真: 86-21-61264555
电子信箱: Info@shanghai.mfa.gov.il
网址:shanghai.mfa.gov.il
辖区: 上海市和江苏、浙江、安徽三省
领事受理时间: 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午9点到中午12点
提供申请表 照片2张 护照 签证费140人民币。
旅游签证:航班/酒店预订,行程单,3个月银行存款明细,单位担保函,5-7个工作日
签证签出后3个月有效
两次往返的要在申请表上注明,行程上体现,签证时要和签证官说明。
约旦落地签证,免费。但有离境税。 行程的安排上纠结了很久,以色列可以去的景点还有海法、加利利湖等圣地,但是主要考虑喳喳他们请假比较困难,为了凑四个人一起,真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最后把总天数控制在12天左右。
主要是首先保证耶路撒冷的拍摄。所以住了四晚。其中有一天去了伯利恒和死海。约旦主要是瓦迪拉姆沙漠和佩特拉两个地方。
而且还要权衡犹太人的安息日、基督教和阿拉伯人的休息日等各种原因。所以到临走前的几天还推翻了之前的全部线路重新安排。住宿
耶路撒冷
Abraham Hostel
地址:67 Hanevi-im Street | Davidka Square, +972-26502200,http://www.abraham-hostel-jerusalem.com
liba上的半个西瓜mm推荐的,我和喳喳也看了好几家,最后确定这家。因为我们租车,所以对距离并不是非常care。当然离开老城近一些更好。 这家走路到老城20-30分钟,但是好在门口有电车,搭乘两三站就可以到达,很方便。旁边还有一个最大的market。我们定了四人间,平均一人500人 民币左右。以以色列的物价来说,总是差不多吧。
WADI RUM
喳喳订的Aodeh Abdullah,听说很多台湾人追捧
他们的网站是http://www.bedouinwhispers.com/index.htm
35jd/人,全包价,包括早中晚饭。骑骆驼10jd
PETRA
Saba‘a Hotel
sabaahotel@hotmail.com
20dj每晚,如果到了那里再定的话是18jd。就是我们房间窗子朝着走廊,有点热。这个价格,不能要求太高吧。只能随便住住咯。相比下耶路撒冷的那家更好一些。
AQABA
说ELIAT比AQABA要贵一倍,看得上的要2500rmb左右。而aqaba的便宜一半,而且凯宾斯基的牌子我也是信任的。迷你吧免费享用,还有免费wifi,走的时候,饮料都顺走了:o
特拉维夫
Arbel Suites Hotel
地址 Hulda Street 11
酒店式公寓,有小厨房。在居民区,所以闹中取静,地段不错。门口就是热闹的大街。停车费11美金每晚。特拉维夫的价格真的死鬼。这个也要100+美金。好在有厨房,我们还自己坐了一顿,jw的厨艺不错。
攻略之租车(摘自喳喳的帖子,因为租车都是她搞的)
这次中东我们全程是租车行,主要动因1是行李太多,背不动,2是我们太懒不高兴开成堆的公共交通攻略。看背包客栈和穷游都有人租车玩,加上考虑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提高了危险系数,所以我们全程租车。
不过以色列和约旦租车是不能过边境的,所以我们这次分了3段租
全部都是安 飞 士网上预订,不用押信用卡,蛮靠谱的。
特拉维夫提车,就在到达的3号航站楼机场。还车在埃特拉机场附近,埃特拉不大,开进城的必经之路肯定不会错过。
埃特拉过边境到阿喀巴后阿喀巴提成租4天,还回原地。
再回以色列后还是ELIAT提车,特拉维夫机场还车。
约旦的租车行不是很正规,我租的车型没有,给我降级小车,我不同意后,他们经理给我电话,竟然把自己的私车给我。后来弄坏了手刹车,人家老大度的,根本没关系。不过AQABA我们住的凯宾斯基里面就有EUROCAR的租车行,早知道租他们的了,还车也方便。
以色列就正规的多,正规预订信息、机打发票。看机场好像各大租车公司都有点。车子上的伤痕检查得非常仔细,所以我就买了全险。
总共11天租车,由于分了3段,花了大约900美金。
攻略部分,剩下的请参考喳喳的帖子:http://bbs.sh.libaclub.com/t_33_6761520_1.htm
偷懒了
D1 到达特拉维夫,特拉维夫租车前往耶路撒冷,69公里。圣墓教堂&老城闲逛
特拉维夫机场的安 飞 士 提车点
这是我第一次坐土耳其航空,感觉位子还挺舒服的。我在飞机上至少睡了八个小时,所以下来后精神满满。这就将开始我的中东之行了。
租车还送球拍
自从我05年和喳喳去了希腊后,还没独自出游。这次为了凑一起也真不容易,和好朋友在一起非常开心
和她出去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有外事活动的时候,我就在一边发呆就行了,不用上去和人家讲英文。于是,张老师就开始对着鞋子自拍了。
提车等了很久,大概有半个小时。
旁边的一些车身上贴着以色列的国旗。
正式出发已经快11点。路上标识很清楚,并没有出现我们原来想象的全是扭扭文的情况。再加上有gps带路,对喳喳和张老师的认路水平,我还是 很有信心的。所以我就放空去了。
耶路撒冷我们来了。
路上有个化工厂还是晒盐场,很像外星人基地
从特拉维夫到耶路撒冷并不是很远,开车更加是来去自由。所以我觉得租车其实是不错的选择,只是费用较高。这次一共大概是900多美金,两家平分性价比会高一些。好处就是,不用等公车,随便什么时候,想去哪儿都可以。
最后一段堵车,不过倒是看到这样精致的壁画,一下让我想起了德国的上阿莫高,可是这画分明是立体感更强,那个阳台都分辨不清楚真假。
不用开车这件事情让作为副驾驶的张老师很爽,这样他就可以腾出手来拍照了。堵车也未必坏事,周围有什么细节都可以看看。
突然出现的大帽子让他很是兴奋,终于有了点到耶路撒冷的感觉了吧。
就算不能下车,逮啥拍啥,但算是个不赖的开始。
我和喳喳等在hostel里办理入住手续。jw和张老师去市场里换钱。美元兑以色列谢克尔我们换的大概是3.5-3.6,北部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较高,南部埃特拉较低。机场还有15%手续费。所以能花玩的就不要去机场再换回来了。
真是没想到书上说的市场离开hostel这么近,这下吃喝不愁了。
张老师拍回来这样的照片给我看,让我这种每日一石榴的石榴控情何以堪。以至于我走到街上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买了石榴汁。
一上来,并不知道当地人对拍摄的态度如何。在这个充满宗教矛盾的地方,低调一点比较妥当。张老师先选择盲拍以观后效。
用喳喳的话来说就是,左手急不可耐的冲进了一家店,要了一杯石榴汁……
用一张她相机里的照片
结果,我悲剧了,这个石榴汁好酸呀。
来看看张老师喝的反应
看来点吃的,还是必须跟着j总啊。他的橙汁就好吃多了
某人和某人甜蜜地喝一杯橙汁
这时候已经有点饥肠辘辘的,赶紧找地方吃饭吧。
走着去往老城的路途也并不太近,但是有很多岔口,其中一条巷子放着桌子,很像欧洲的小镇。所以我们就派膳食大臣jw同志前往打探,主菜比如牛排在 五六十,也就是百把人民币。咱心理觉得有点小贵,和西欧的消费水平接近了嘛。而之后在以色列的经历告诉我们,这家点的性价比已经算是很高的了。
牛肉鲜嫩多汁,配的牛肉盖浇米饭更是让我的中国胃瞬间满足。所以后面我们又来了一次,就只点了两份主食,我和喳喳各吃一份配饭就够了。
吃饱喝足,再走一阵。
老城的城墙在眼前终于出现了。
之前做过的梦,看过的电影和书,研究过的攻略,都一一退去。触手可得的耶路撒冷,不知道真相如何。
有喳喳在另外一大好处就是,她经常给我们整合影,不管留念照还是环境人像,都好过两个人独自出门。但是我和张老师对旅伴之挑剔,能搭档的人也的确不多。
从雅法门走进老城的那瞬间,心里是特别感动的。
放佛就是从一个世界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安静,古老,穿梭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宗教信仰。
那然后呢?那然后我们就一头扎进了小商品市场。
这些是什么印度啦,尼泊尔啦,土耳其啦,都见过的廉价纪念品。
还有嘈杂的人声。
我不是教徒,之前对耶路撒冷的了解也很是模糊。搞不清楚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之间的共通和不同之处。也不知道耶路撒冷到底对他们来说各自意味什么,又 对谁来说更重要一些。为此,我翻阅了一些书籍,看了《耶稣受难记》,还参考了维基百科上关于耶路撒冷历史和亚伯拉罕诸教的资料。
旅行的意义也在于此,不停的学习,看到听到,或者感受到各种未知的世界。
自1975年起,耶路撒冷超过特拉维夫,成为以色列最大的城市。2006年,耶路撒冷的面积为126平方公里,人口724,000人,这两项指标均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各城市之首。而且无论是犹太人数量还是非犹太人数量,都居以色列各城市的首位。
耶路撒冷老城分为4个宗教与种族聚居区:犹太区、基督徒区、亚美尼亚区和穆斯林区。
耶路撒冷最重要的也引起重大争议的宗教圣地,均位于此处:
犹太教的西墙和圣殿山
穆斯林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
基督徒的圣墓教堂和苦路
老城里有生活的百态,也有旅游景区的光鲜亮丽
突然出现带着大帽子的犹太人,或者一身黑衣的伊斯兰妇女,又或者是东正教的大胡子神父,都不必太过于惊讶,习惯习惯就好了
平心而论,如果你在老城区问路,大多都还是愿意指明方向的。当然会加上几句请你进去看看他的商品之类的话,也有遭拒后骂人的,虽然我听不懂。这也就不错了,在东方书报亭问个路,人家还不见得愿意搭理你。
指路的方向也各有高低,像我这种路盲没有什么发言权,当然发了也是遭人嫌弃。我对喳喳、千里和jw同志们组成的信鸽董事会很有信心。
这一路上找去圣墓教堂,带小帽的犹太人逐渐被披着白头巾穿着黑纱裙的阿拉伯人代替了。我们已经走到了穆斯林区。于是再问路,再回头,绕了好大一个圈子。不过没有关系,景色自在路途中。带着我这种废物出门有一点好,我从来不为迷路而埋怨的。
为这次的以色列之行,我专门请教了篱笆上信基督的朋友一些宗教问题,也去看了网上推荐的《耶稣受难记》。虽然他们说这是一部惊悚片,不过对于理解苦路来说,还是很有帮助的。至少,带着感情和思考走上这里。这也是必须的。
最终,我们踏着阿訇的古兰经歌声中,走进了清真寺隔壁的圣墓教堂。
四面八方涌来的信徒们,在这里怀念为他们受苦的主。
教堂门口的神父
令我非常惊讶的是,这个和耶稣血肉相关的教堂,和罗马那些个相比简直天壤之别。
这里朴素而简陋,但是却充满了虔诚的气氛,和厚重的历史感。
而罗马那些个,不是为神而建,而是为人而建
顶上有一些壁画,但是并不是奢华风的那种
耶稣咽气后,玛利亚在这里为他抹上香油。信徒们跪拜在这里祈祷缅怀。也有人在这里痛苦流泪。
耶稣的圣墓参观的人太多,排队很久,每个人都上前跪拜,亲吻和祈祷,所以速度很慢。而且旅行团很多,我们等了一会儿等不及就没有进去。更重要的是,对于我们外人来说,不知道该做什么样的举动才是合适。
侧面的小洞里可以依稀看到里面的场景。
最早在公元336年建成。但经过多次的战争和大火破坏,现在我们见到的,都是在1808年重建的。它主要分为古罗马长方形教堂,殉教教堂和内有耶稣墓的复活教堂,还有地下的,怀念最初的建筑制造者海伦娜的圣海莱娜教堂。
在耶稣墓前面的礼拜堂中,有一个卵形的很大的石杯,这就是当时“世界的中心(也叫世界的肚脐)”
虽然也有很多画作挂在那里,金光灿灿,但就是感觉很朴实
从二楼看巨大的红色大理石,是为耶稣抹香油的地方。上面是9盏有十字记号的乳白色的灯。背后还有一幅巨大的表达当时情景的马赛克画。